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大丁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毛大丁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陈旭冰,刘晓宇,陈光勇* ,刘光明 (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研究毛大丁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对毛大丁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
用薄层色谱和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从毛大丁草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分
别鉴定为 β-谷甾醇、琥珀酸、伞形花内酯、异山柑子萜醇、熊果苷和瑞香素-8-O-葡萄糖苷。[结论]为毛大丁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
供了参考。
关键词 毛大丁草;柱层析;薄层色谱;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67.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1)24 -14628 -01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Gerbera piloselloides
CHEN Xu-bing et al (Faculty of Pharmacy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roots of Gerbera piloselloides.[Method]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silica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RA polystyreneresin,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means of spectral analysis.[Re-
sult]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β-sitostero,succinic acid,umbelliferone,isoarborinol,arbutin and daphnetin-8-O-β-D-glu-
copyranoside.[Conclusion]The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furth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bera piloselloides.
Key words Gerbera piloselloides;Column chromatography;TLC;Chemical constituents
基金项目 大理州科技局科研项目(2060402)。
作者简介 陈旭冰(1978 - ) ,女,云南大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
药物化学研究,E-mail:abing780113@ 163. com。* 通讯作
者,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物化学研究,E-mail:
chengy997@ sina. com。
收稿日期 2011-05-10
毛大丁草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 Gerbera piloselloides Cass.
的全草,是多年生被毛草本植物,又名白薇、白眉、白头翁等。
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
江西等地[1]。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血的功效。治痈肿、乳
蛾、痄腮、瘰疬结核、胸肋痞气、疝气、下血[2],临床报道其具
有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3]。为此,笔者采用柱色谱方法对
毛大丁草根部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薄层色谱和光谱法对
其进行了结构鉴定,旨在为毛大丁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供试植物。毛大丁草采自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经大
理学院药学院周浓老师鉴定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毛大丁草。
1. 1. 2 主要试剂与仪器。薄层层析用硅胶 GF254和柱层析用
硅胶(100 ~200目)均由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RA型
大孔树脂由北京化工七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RD1
型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经校正)由天津国铭医药设备有限
公司生产;GCMS-QP2010 型色质联用仪由日本岛津公司生
产;Varian UNITY INOVA-400 型高分辨核磁共振仪(TMS 内
标)由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
1. 2 方法 称取毛大丁草根 7. 5 kg,粉碎,用 70%乙醇加热
回流提取 4次,每次 3 h,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
浸膏 0. 9 kg。向浸膏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依次用石油醚、
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乙酸乙酯部位浸膏 120 g 和
正丁醇部位浸膏 235 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120 g)经硅胶柱
层析,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甲醇进行洗脱,分段收集
得到 4个洗脱组分。再反复经硅胶柱层析,得化合物 1(25
mg)、2(40 mg)、3(10 mg)、4(7 mg)。正丁醇萃取部分(235
g)经 RA 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 0%(水)、30%、50%、
70%、95%乙醇溶液梯度洗脱。水洗部分得到化合物 5(210
g)。30%乙醇溶液洗脱部分(20 g)再经 RA型大孔吸附树脂
柱,依次用 0%(水)、5%、10%、20%、30%、50%、95%乙醇溶
液进行洗脱。各部分经硅胶柱层析,用氯仿 -甲醇梯度洗
脱,得到化合物 6(65 mg)。通过与标准品对照、理化性质检
测及相关波谱学方法分析,对 6个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从毛大丁草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
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理化性质检测及相
关波谱学方法分析,结构鉴定如下。
化合物 1:无色针状结晶(石油醚 - 醋酸乙酯) ,mp:
136. 5 ~138. 5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Molish反应
阴性[4]。不溶于水、甲醇和丙酮,易溶于石油醚、乙醚和氯
仿。经 TLC试验,用不同的展开系统氯仿∶甲醇(10∶1)、石油
醚∶乙酸乙酯(5∶1)、石油醚∶丙酮(7∶1)试验,试样与 β -谷甾
醇对照品的 Rf 值相同;与对照品混合后测熔点,不下降,从
而确定该化合物为 β-谷甾醇。
化合物 2:白色结晶,mp:190. 5 ~ 192. 0 ℃,不溶于石油
醚和四氯化碳,溶于水、甲醇、乙醇及丙酮,在薄层板上显有
机酸反应[5]。经 TLC试验,试样与琥珀酸对照品的 Rf 值相
同,与对照品混合后测熔点,不下降,从而确定该化合物为琥
珀酸。
化合物 3:白色针状结晶(甲醇) ,mp:224. 0 ~ 226. 5 ℃,
ESI-MS m/z:163[M + H]+ (100) ,134(72) ,106(5) ,51
(22)。1H - NMR(CD3OD,400 MHz)δ:2. 92(1H,s,OH) ,6. 14
(1H,d,J = 9. 6 Hz) ,6. 71(1H,d,J = 2. 1 Hz) ,6. 82(1H,dd,J
= 8. 4,2. 1 Hz) ,7. 46(1H,d,J = 8. 4 Hz) ,7. 85(1H,d,J = 9. 6
Hz)。以上数据与文献[6 -7]报道基本一致,从而确定该化合
物为伞形花内酯。
化合物 4:无色针状结晶(氯仿 -甲醇)。mp:262. 7 ~
264. 5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ESI-MS m/z:427
[M +H]+(92) ,411(100) ,393(22) ,341(14) ,273(25) ,259
(82) ,247(36)。1 H-NMR(CDCl3,400MHz)δ:0. 74,0. 75,
(下转第 14678页)
责任编辑 乔利利 责任校对 况玲玲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24):14628,14678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4.140
下旬至 10月下旬三峡水库蓄水对鄱阳湖有显著降低作用,其
降幅最大值达 0. 91 m[14]。有研究表明,三峡工程使鄱阳湖在
枯水季节水位降低 2. 5 m[17]。
2. 4 工农业用水量的影响 在鄱阳湖区,主要农作物的生
长期一般在 4 ~10月,其中 4 ~ 6 月为主要降水期,一般不缺
水,缺水期通常在 7 ~10月。而 7 ~10月蒸发强盛,由于水分
的补充远小于支出,当地农民从湖中开沟放水,以满足农作
物对水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湖区水位[7]。此外,鄱阳
湖区工业用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湖区的入湖
流量。
2. 5 其他原因 1998 年特大洪涝灾害过后,江西实施了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治水战略,导致湖面面积
增大而引起水位下降;近几年湖区无序采砂,湖底形态发生
变化,导致湖区水位下降。
3 小结与讨论
从鄱阳湖干旱现象入手,对其 10 年前及近 10 年的干旱
状况进行了剖析,具体地分析了鄱阳湖干旱产生的原因。结
果表明,鄱阳湖区干旱出现的频率高,连续发生严重干旱的
次数也较多,21世纪以来鄱阳湖低水位日益加剧。鄱阳湖干
旱主要成因是降雨减少,长江和赣江、抚河、信江、修水以及饶
河五大水系低水位,水利工程,工农业用水增多以及其他方
面等。为了减轻鄱阳湖干旱程度,可以从其干旱原因着手采
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如积极开展利用空中水资源,早日完成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加强防灾体系建设和增强灾害防御能
力,从而减少由鄱阳湖干旱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
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蔡海生,朱德海,赵小敏. 1998年前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88 -93.
[2]江辉,周光文,刘成林.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J].江西农
业学报,2007(1):103 -106.
[3]钟业喜,刘影.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
2003,25(11):93 -94.
[4]闵骞,闵聃.鄱阳湖区干旱演变特征与水文防旱对策[J].水文,2010,30
(1):84 -88.
[5]闵骞.鄱阳湖区干旱与变化[J].江西水利科技,2006,32(3):125 -128.
[6]顾中宇.鄱阳湖水文特征分析及水体形态特征的遥感提取[D].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7.
[7]闵骞.鄱阳湖区干旱的定量判别与变化特征.水资源研究,2007,28(1):
5 -7.
[8]闵骞.本世纪初江西省旱情与抗旱分析[J].水资源研究,2007,28(3):
33 -35.
[9]胡振鹏,葛岗,刘成林,等.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及湖水位对其
影响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6):597 -605.
[10]周扬.鄱阳湖遭建国以来最大干旱,水位终于开始回升[EB/OL].
(2007 -04)http:/ /news. sohu. com/20070403 /n249161093. shtml.
[11]胡遥云,欧阳青.鄱阳湖生态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导
报,2010(1):15 -16.
[12]王树东,陈曦,刘素红,等.区域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进展[J].遥感
信息,2006(6):72 -78.
[13]闵骞,芦应根,郭玉银.近 12年江西省雨水情特征与防汛抗旱形势分
析[J].中国防汛抗旱,2008(1):41 -46.
[14]李世勤,闵骞,谭国良,等.鄱阳湖 2006 年枯水位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水文,2008,28(6):73 -76.
[15]吴敦银,喻中文,王凤.江西省水资源分布与旱灾发生规律初探[J].江
西水利科技,2005,31(1):31 -33.
[16]许继军,桑连海.面向生态水利的鄱阳湖洪水资源利用方案探讨
[C]/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
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9.
[17]刘晓东,吴敦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汛期水位影响的初步分析[J].江
西水利科技,1999,25(2):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71 -74.
(上接第 14628页)
0. 80,0. 81,0. 84,0. 87,0. 96,1. 02 (各 3H,8 × CH3) ,3. 17
(1H,dd,J = 6. 6,11. 7 Hz) ,5. 22(1H,m)。以上数据与文
献[6,8]报道基本一致,从而确定该化合物为异山柑子萜醇。
化合物 5:白色针状结晶(甲醇) ,mp:198. 5 ~ 200. 0 ℃。
ESI-MS m/z:295[M +Na]+。1H-NMR(CD3OD,400 MHz)δ :
6. 97(2H,d,J = 8. 8 Hz) ,6. 68(2H,d,J = 8. 8 Hz) ,4. 73
(1H,d,J = 6. 4 Hz) ,3. 89 ~ 3. 30 (6H,m)。以上数据与文
献[9]报道基本一致,从而确定该化合物为熊果苷。
化合物 6:白色针状结晶(甲醇 - 水) ,241. 0 ~ 243. 0
℃。ESI-MS m /z:341[M + H]+(32) ,302 (30) ,274 (100) ,
179 (63)。1H-NMR(CD3OD,400 MHz)δ:4. 96(1H,d,J =
8. 0 Hz) ,6. 23(1H,d,J = 10 Hz) ,6. 87(1H,d,J = 8. 0 Hz) ,
7. 31(1H,d,J = 8. 0 Hz) ,7. 94(1H,d,J = 10 Hz)。以上数据
与文献[10]报道基本一致,从而确定该化合物为瑞香素-8-O-
葡萄糖苷。
3 结论
通过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对毛大丁草根
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薄层色谱和光谱法对其进
行结构鉴定,从毛大丁草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
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6 个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理化性质
检测及相关波谱学方法分析,分别鉴定为 β-谷甾醇、琥珀酸、
伞形花内酯、异山柑子萜醇、熊果苷和瑞香素-8-O-葡萄糖苷。
参考文献
[1]程用谦.中国植物志:第七十九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4.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448.
[3]张世武,刘国雄.毛大丁草“平喘”作用的实验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
报,1980,4(1):7.
[4]付晓丽,张立伟,林文翰,等.满山红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0,
41(5):704 -707.
[5]曾宪仪,李玉云,徐晓艳,等.毛冬青酸性、酚性及皂苷类成分分离鉴定
[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2002 -2004.
[6]肖瑛,李建北,丁怡.毛大丁草根和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
杂志,2002,27(8):594 -596.
[7]马燕燕,伏劲松,单晓庆,等.香柏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0,41
(1):32 -36.
[8]MARCELLE G B,CORDELL G A,FARNSWORTH N R,et al.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Ectopopterys soejartoi[J]. Plantamedica,1982,46:190.
[9]李晓强,张培芬,段文达,等.白花泡桐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
2009,32(8):1227 -1229.
[10]肖瑛,李建北,丁怡.毛大丁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
(2):109 -111.
[11]于海芹,张谊寒,焦芳婵,等.烤烟新品种 PVH19生育特性和主要化学
成分的含量特点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31 -33.
[12]杨艳艳,王丽,杨继飞,等.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
纯化及鉴定[J].华北农学报,2010(3):28 -31.
[13]李波,倪志勇,范玲.棉花 GhCOMT3 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J].华北农学报,2010(S1):12 -16.
[14]张小梅,韩念法,张美祥,等.拟南芥 Alpha-dioxygenase 1的原核表达、
纯化及活性的检测[J].华北农学报,2008(3):9 -12.
87641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