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牡蒿药学研究概况



全 文 :牡蒿药学研究概况
马媛媛1,赵 洁1,姚 默1,赵稳操1,巩 江2,倪士峰1
(1.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2.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摘要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牡蒿的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关键词 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成分;药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1)34 -20986 -02
Overview o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
MA Yuan-yuan et al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Biology and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Western China,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9)
Abstract Based on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the composition,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 japonica have been review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A. japonica;Composition;Pharmacology;Clinical application
基金项目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
金(KH09030)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20091012)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2010JK862)
资助。
作者简介 马媛媛(1989 -) ,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专业:生
物。* 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导师,从事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现代化、中医学研
究,E-mial:nsfstone@ 126. com。
收稿日期 2011-08-29
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nb.)为菊科(Asteraceae)蒿
属(Artemisia L.)植物,又名香青蒿、狭叶牡蒿、南牡蒿、东北
牡蒿、滨海牡蒿、西南牡蒿、蔚(《诗经》)、牡荍(《毛诗传》)、
齐头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铁菜子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柴胡(《陆川本草》)、猴掌草
(《江西民间草药》)、流尿蒿(《四川中药志》)、臭艾、碗头青、
油艾(《闽东本草》)、油蒿、油蓬、奶疳药、花艾草、六月雪、老
鸦青、马莲蒿、马根柴、鹅草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脚板
蒿(《湖南民间药物资料》)、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等[1 -2]。
1 成分研究
每 100 g牡蒿鲜菜中含胡萝卜素 5. 25 mg、VB2 1. 12 mg
及 VC 55 mg;每 1 g 干样品中含钙 10. 5 mg、磷 2. 24 mg、钾
40. 5 mg、铁 0. 16 mg、镁 2. 53 mg、锌 0. 04 mg、钠 0. 75 mg、锰
0. 07 mg及铜 0. 02 mg[3]。Avula Bharathi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法、紫外吸收和质谱检测方法对牡蒿等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
合物进行定量测定,用于分析蒿属植物的品种[4]。张德华报
道了牡蒿总黄酮提取的方法[5]。张德华报道牡蒿含多糖、青
蒿素、挥发油、黄酮类、多酚类及皂苷类等成分,并分别用硫
酸 -苯酚法和 Folin-Ciocalteu法对其多糖及多酚含量进行了
测定[6]。
Kwon报道牡蒿地上部分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炔类、萜
类以及酚类[7]。王慧采用室温浸渍提取、超声波提取、索氏
提取和超临界提取 4种方法,从牡蒿中提取到了 1,8-桉叶油
素、α-蒎烯、β-蒎烯、莰烯、月桂烯、芳香醇、樟脑、龙脑、β-榄
香烯、α-松油醇、β-石竹烯、β-氧化石竹烯、青蒿乙素、古巴
烯、青蒿酸和长叶烯等化合物[8]。
陈伟明报道牡蒿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α-姜黄烯、δ-榄香
烯、γ-杜松油、葛蒲烯、γ-衣兰油烯、钴钯烯等[9]。尚凤杰报
道牡蒿挥发油中含胡椒烯、麝子油醇、石竹烯及 β-蒎烯、桉油
精等[10]。郑维发在对牡蒿等 8 种蒿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
进行萜类成分分析时,发现牡蒿含有薄荷烷、烷型、蒎烷型单
萜、金合欢烷型、蛇麻烷型、石竹烷型及卡丹烷型等链状、单
环和二环倍半萜等[11]。李宝灵报道了牡蒿的植物精油主要
成分为含氧的单萜及含氧倍半萜类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
含量较低[12]。
顾玉诚报道了牡蒿乙醚提取物的成分主要有 β-香树脂
醇、三十烷酸、β-谷甾醇和豆甾醇的混合物、7,8-二甲氧基香
豆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8,4’二羟基-3,7,
2’-三甲氧基黄酮、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等。
牡蒿乙醇提取物用乙醚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分得 3个结晶,依
次为桂皮酸、对甲氧基苯甲酸和阿魏酸[13]。
2 药理研究
2. 1 活血、止血及抗炎作用 采用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分别对牡蒿对凝血时间影响以
及其抗炎作用进行评价,发现其具有较好地活血、止血及抗
炎作用[14]。
2. 2 抗氧化作用 张德华等人通过小鼠灌胃试验对牡蒿
提取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一定浓度下有较强地
抗氧化作用,而且无遗传毒性[15]。
3 临床应用
3. 1 古籍介绍 《名医别录》中记载:“充肌肤,益气,令人
暴肥”;《本草纲目》中记载:“擂汁服,治阴肿”;《医林纂要》
中记载:“治口疮,除疳,去虫匿”;《分类草药性》中记载:“治
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痨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陆
川本草》中记载:“驱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江西民间草药》中记载:“小儿食积痞块发热”;《四川中药
志》中记载:“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小便
不通”。
3. 2 代表性的临床方剂 ①疟疾寒热:齐头蒿根、滴滴金根
各 1把,擂生酒 1钟,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海上名方》)。
②妇人血崩:牡蒿 1 两,母鸡 1 只,炖熟后去渣,食鸡肉与汁
(《闽东本草》)。③喉蛾:牡蒿鲜全草 100 ~ 200 g,切碎水煎
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④疥疮湿疹:牡蒿煎水洗患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感冒:李彦连曾报道牡蒿为外感、
责任编辑 石金友 责任校对 傅真治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34):20986 - 20987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4.168
风寒及风热药物的有效成分[16]。杨国明曾报道用其作为药
物的一种成分治疗家兔的感冒[17]。牛玉兰报道了用牡蒿治
疗猪丹毒的方法[18]。卢自昌报道用鲜牡蒿嫩叶治愈风疹 8
例、皮肤瘙痒4例[19]。张世友报道了用牡蒿根治愈传染性肝
炎 1例[20]。夏朝渠报道了“夏氏”蛇药药方,药方中包括田
边菊,白芷、齐头蒿、扑地蜈蚣、黄荆叶等,将其洗净晒干,碎
成粉末,用于消毒,内服外用皆可[21]。
3. 3 生物农药 ①生产蚊香。利用牡蒿等植物的驱虫及杀
虫功效,可制作蚊香[22 -24]。②提取杀虫剂。牡蒿体内含有
的化学成分可以用来杀虫,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进
行提炼加工可制成一种植物源杀虫剂[25]。
4 资源学研究
谢永刚报道了长白山牡蒿的引种及周年高产优质栽培
技术[26]。张德华报道了以牡蒿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
快速繁殖的技术[27]。这些研究可逐渐解决目前牡蒿资源量
不足,种质资源匮乏等问题。
5 小结与展望
牡蒿分布十分广泛,其抗炎、抗菌及抗氧化等功效已被
人们所接受;但目前利用率很低,成分研究不深入,尚无相关
高附加值的医药保健产品问市。对牡蒿进行深入研究和开
发,将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有润.中国古本草书艾蒿类植物的初步考订[J].植物研究,1991,11
(1):1 -24.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二分
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41 -242.
[3]谢永刚,关丽霞,韩德伟.长白山野生蒿菜 -牡蒿引种及周年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5):6 -7.
[4]AVULA BHARATHI,WANG Y H,SMILLIE TROY J,et al.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by Colum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
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d Ultraviolet Absorption Detection in
Artemisia afra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with Various Species of Artemisia
Plants[J].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2009,92(2):633 -644.
[5]张德华,王玲,赵宁.牡蒿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
2008,25(3):59 -61.
[6]张德华.牡蒿茶加工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B,34(1):168 -
171.
[7]KWON H C,LEE K R. Phyt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japonica
[J].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01,24(3):194 -197.
[8]王慧.六种蒿属植物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的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08.
[9]陈伟明.青海几种蒿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与用途[J].青
海科技,2004(4):7 -9.
[10]尚凤杰,杜晓琪,刘桂杰.我国东北蒿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1997(3):58 -59.
[11]郑维发,谭仁祥,刘志礼,等.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
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1996,32(4):706 -712.
[12]李宝灵,朱亮锋,林有润,等.中国蒿属植物化学分类的初步研究 -精
油化学成分与系统分类的相关性[J].华南植物学报,1992(00):87 -
100.
[13]顾玉诚,屠呦呦.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93,24(3):122 -
124.
[14]黄婷慧,卢先明,陈素兰,等.民间药“牡蒿”的安全性评价及药效学研
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77 -79.
[15]张德华,程鹏飞,凌玲.牡蒿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遗传毒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23(1):39 -42.
[16]李彦连.曲阜孔林药用维管植物资源及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1(9):24 -33.
[17]杨国明.家兔疾病食疗法[J].畜牧兽医,1999(23):31.
[18]牛玉兰.猪丹毒的中药疗法[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8(4):12.
[19]卢自昌.风疹、皮肤瘙痒症[J].广西中医药,1981(6):10.
[20]张世友.牡蒿根治疗传染性肝炎[J].中原医刊,1977(5):60.
[21]夏朝渠.“夏氏”蛇药[J].蛇志,1998,10(1):60.
[22]潘跃华.用野生植物生产蚊香[J].生意通,2008(7):59.
[23]倪世俊.用野生植物生产蚊香[J].农村新技术,2006(9):31.
[24]金玉松.野生植物制蚊香[J].农村新科技,1999(1):36.
[25]赵荒.用野生植物生产蚊香[J].致富之友,1995(4):25.
[26]王慧,马玲,韩小冰,等.东北地区蒿属植物杀虫剂的提取工艺[J].东
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4):42 -44.
[27]张德华,邓辉,刘祥峰,等.牡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09(3):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39 -40.
(上接第 20937页)
应分配给结构变动部分的平均数为:
| - 35 |
350 + | - 35 | ×(-5)=
35
385 ×(-5)= -0. 5(元)
应分配给结构变动部分的相对数为:
-35
350 + | - 35 | × (- 0. 32%)=
35
385 × (- 0. 32%)=
-0. 03%
考虑共变部分的分解及水平变动、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
指标的影响具有以下数据关系:
相对数关系:[(122. 58% - 1)+(- 0. 29%) ]+[(97. 74%
-1)+(-0. 03%) ]=120% -1
即:22. 29% +(-2. 29%)=20%
平均数关系:
[350 +(-4. 5) ]+[(-35)+(-0. 5) ]=1 860 -1 550
=310
即:345. 5 +(-35. 5)=310
或 1 550 ×22. 29% +1 550 ×(-2. 29%)=1 550 ×2%
所以该企业全体职工平均工资上升了 20%即增加 310
元,是各部分水平变动使平均工资上升 22. 29%,增加 345. 5
元(1 550 × 22. 29%) ;各部分结构变动使平均工资下降
2. 29%,减少 35. 5元(1 550 ×2. 29%)同时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黄书田,刘娟.国民经济统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34 -153,153 -158.
[2]卢瑜.对指数因素影响精确分解的理论探讨[J].统计教育,2007(11):
20.
[3]吴明礼,黄立山.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48 - 156,
163 -170.
7890239 卷 34 期 马媛媛等 牡蒿药学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