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沿江地区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研究
刘才宇1,朱培蕾1,伍厚春2,马荣花3,赵贵云1,杨龙斌4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 芜湖县农
业委员会,安徽芜湖 241100;3.芜湖县能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199;4.安徽省怀远县菜篮子办公室,安徽怀远 233400)
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于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的瓠瓜品种。[方法]比较分析 2种类型 6个瓠瓜供试品种在安徽省沿江地区早春
大棚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供试的 6个品种中,中短棒形瓠瓜南秀公主的熟性早、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
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短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长棒形瓠瓜台湾巨龙 F1 的抗病性强,果实外观性状优良,前期产量和总
产量表现突出,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长棒形瓠瓜类型的首选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沿江地区瓠瓜种植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
依据。
关键词 瓠瓜;大棚;品种比较
中图分类号 S64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5)25 -057 -02
Variety Test of Bottle Gourd in Early Spring Plastic Greenhouse along River Areas
LIU Cai-yu1,ZHU Pei-lei1,WU Hou-chun2 et al (1.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Anhui
230031;2. Wuhu County Agriculture Committee,Wuhu,Anhui 241100)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creen out the best suitable bottle gourd variety for cultivating in early spring plastic greenhouse along
river areas. [Method]Growth condition and yield traits of 2 types(6 tested cultivars)bottle gourds which cultivated in early spring plastic
greenhouse along river area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hort rod bottle gourd‘Nanxiu Gongzhu’was the fist choice to cultivate,
because of its early maturity,highly yield and bes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 Long rod bottle gourd‘Taiwan Julong F1’could be used as re-
serve varieties ,because of its good appearance characters and outstanding yield. [Conclusion]The study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hoo-
sing the suitable bottle gourd variety for the riverside area.
Key words Bottle gourd;Plastic greenhouse;Variety comparison
基金项目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资助项目(12C0306)。
作者简介 刘才宇(1964 -) ,男,安徽长丰人,副研究员,从事蔬菜栽培
与采后处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15-07-13
瓠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攀缘植物,原产热带,是我国
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1]。在安徽省沿江地区的早春期间利
用塑料大棚栽培瓠瓜,具有产量高、质量优、上市期早、经济
效益显著等优点。近年来,安徽省沿江地区大棚瓠瓜的生产
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
费者对瓠瓜类型、品质的需求也趋向多样性。为筛选出适宜
于安徽省沿江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瓠瓜优良品种,丰富品种
类型,该试验选取长棒形和中短棒形 2 种类型瓠瓜,在安徽
省芜湖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考察了不同类型瓠瓜品种植
物学性状和产量表现,以期为该地区瓠瓜种植品种的选择提
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
在芜湖县能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进行,基地地势平
整,试验大棚规格 55 m ×6 m,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瓠瓜前茬
栽培作物为莴笋,莴笋收获后土壤取样分析结果为:pH 5. 9,
偏酸性,有机质 2. 48 g /kg,全氮 1. 10 g /kg,有效磷 8. 60
mg /kg,速效钾 70. 57 mg /kg,氮肥肥力中等,磷、钾肥缺乏;试
验棚土壤重复间肥力无差异。
1. 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 6个:南京面条瓠瓜(南京绿领种
业有限公司)、台湾巨龙 F1 瓠瓜(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
司)、三江口瓠子(江西南昌地方品种)、南秀公主(武汉蔬博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孝感瓠瓜(武汉蔬菜科技发展总公司)、
浙蒲 2号(浙江浙农种业有限公司)。以南京面条瓠瓜为对
照(CK) ,南秀公主、孝感瓠瓜为中短棒形品种,台湾巨龙 F1
瓠瓜、三江口瓠子、浙蒲 2号、南京面条瓠瓜为长棒形品种。
1. 3 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每
小区 60 m2,6 m宽的大棚整成 4畦,采用深沟高畦栽培,沟深
20 cm。生长期调查主蔓长度、茎粗、叶片数、叶片大小等生
物学性状,采收期调查前期产量与总产量[2 -3]。
1. 4 数据分析 采用 DPS7. 05 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
分析。
1. 5 管理措施 供试品种于 2014 年 12 月 24 日播种,在塑
料薄膜连栋温室内采用电热线加温穴盘育苗;2015 年 3 月 8
日定植,大棚内每畦定植 2行,株距 50 cm,定植密度为22 500
株 /hm2 左右。基肥每棚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1 000 kg,
腐熟菜饼180 kg,硫基复合肥50 kg。定植后保持大棚内白天
温度 25 ~30 ℃、夜间温度15 ~17 ℃,晴天温度超过28 ℃时,
开棚通风,下午温度降至 28 ℃以下时,再关闭大棚。
植株 20 cm高时搭“人”字架,引蔓、绑蔓。主蔓上架后
未进行打顶摘心管理,主侧蔓均结瓜。开花后,于每天上午 7
~8时采摘当日开放的雄花,将雄花花粉,直接涂抹于当日开
放的雌花上。第 1 个瓠瓜坐果后,追施 1 次促蔓促花肥,施
尿素 75 ~150 kg /hm2 或硫基复合肥 150 ~ 225 kg /hm2,以后
每隔 7 ~10 d追施 1 次促瓜肥,用量同第 1 次追肥。生产后
期温度回暖时,揭去大棚底部四周边膜[4]。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瓠瓜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4月 25日的调查结果
表明(图 1) ,参试瓠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存在一定差异,通
过比较各瓠瓜品种的主蔓长度和茎粗,发现南京面条瓠瓜的
主蔓长度位处第 1,平均长度 215 cm,随后依次为台湾巨龙
F1、三江口瓠子和浙蒲 2号,平均长度均超过 195 cm;而中短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5,43(25):57 - 58 责任编辑 高菲 责任校对 况玲玲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5.25.163
棒形品种孝感瓠瓜、南秀公主的长度均低于 175 cm,其中南
秀公主长度不足 165 cm。相对于主蔓长度,参试瓠瓜品种的
茎粗差异较小,各品种茎粗相差在 0. 1 cm左右。
注:数据为供试品种 3 个小区所有植株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下同。
图 1 不同瓠瓜品种主蔓长度和茎粗差异
就叶片数来看(表 1) ,南京面条瓠瓜叶片数最多,平均
叶片数为 21片;其次为台湾巨龙 F1,平均叶片数为 20片;叶
片数最少的为南秀公主和浙蒲 2号,平均叶片数均为 18 片。
从叶片大小来看,叶片最大的品种为南秀公主,为 33. 2 cm ×
24. 9 cm,其次为三江口瓠子、浙蒲2号、孝感瓠瓜和南京面条
瓠瓜,分别为 31. 5 cm ×24. 6 cm、29. 0 cm ×22. 4 cm、28. 5 cm
× 22. 1 cm和26. 2 cm ×22. 0 cm,叶片最小的为台湾巨龙 F1,
仅为 26. 0 cm ×21. 8 cm。
表 1 不同瓠瓜品种叶片性状差异
品种 叶片数∥片 叶长∥cm 叶宽∥cm
南京面条瓠瓜(CK) 21 26. 2 22. 0
台湾巨龙 F1 20 26. 0 21. 8
三江口瓠子 19 31. 5 24. 6
南秀公主 18 33. 2 24. 9
孝感瓠瓜 19 28. 5 22. 1
浙蒲 2号 18 29. 0 22. 4
2. 2 早熟性与产量比较
2. 2. 1 第 1次采摘期。参试品种的第 1 次采摘期以南秀公
主最早,采摘日期为 2015年 4月 15日,比对照南京面条瓠瓜
早采收 14 d;随后陆续采摘的品种是孝感瓠瓜、三江口瓠子
和台湾巨龙 F1,3 个品种的第 1 采摘期分别为 4 月 19 日、4
月 24日和 4月 27日,6 个瓠瓜品种的熟性以浙蒲 2 号为最
晚,第 1次采摘期 2015年 5月 1日,比对照晚 2 d采收。
2. 2. 2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以对照品种南京面条瓠瓜第 1
次采收后的 10 d,即 5月 9日前(含 5月 9日)的产量为前期
产量,6月 10日前结束采摘,计算总产量。不同品种瓠瓜产
量结果比较见表 2。
从表 2可以看出,6个供试瓠瓜品种前期产量差异较显
著,其中南秀公主前期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 67. 9%;其次为
孝感瓠瓜,前期产量与对照南京面条瓠瓜相比增产 53. 7%;
比较而言台湾巨龙 F1的前期产量增幅较少,仅 9. 0%。浙蒲
2号瓠瓜的前期产量比对照减少 32. 2%。6个供试瓠瓜品种
中,台湾巨龙 F1总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 46. 9%;其次为南
秀公主、孝感瓠瓜和三江口瓠瓜,3 种瓠瓜总产量差异不显
著;而浙蒲 2号的总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 0. 6%。
表 2 不同瓠瓜品种产量比较
品种
前期产量
kg /hm2
较对照
±∥%
总产量
kg /hm2
较对照
±∥%
南秀公主 12 900a 67. 9 43 740b 17. 8
孝感瓠瓜 11 805b 53. 7 43 425b 17. 0
三江口瓠子 9 555c 24. 4 42 255b 13. 8
台湾巨龙 F1 8 370d 9. 0 54 525a 46. 9
浙蒲 2号 5 205f -32. 2 36 885c -0. 6
南京面条瓠瓜(CK) 7 680e - 37 125c -
2. 2. 3 不同瓠瓜品种果实商品性和抗病性比较。比较供试
瓠瓜果实外观性状,发现除孝感瓠瓜瓜条中间部分和南京面
条瓠瓜瓜条的脐部稍细外,其他供试瓠瓜果实上下均匀度都
比较好。从瓠瓜果实性状的实际测量结果看,台湾巨龙 F1
瓠瓜的瓜条最长,平均瓜条长度为 56. 4 cm,南京面条瓠瓜次
之,平均瓜条长为 51. 8 cm,南秀公主的果长最短,平均瓜条
长度比对照短 24. 2 cm。各供试瓠瓜品种的果实横径比均比
对照粗,平均果实横径以南秀公主最大,达 6. 2 cm,孝感瓠瓜
次之,为 6. 1 cm,比对照粗 1. 9 cm。单瓜质量以台湾巨龙 F1
最高,平均单瓜质量 1. 7 kg,依次为南秀公主、孝感瓠瓜、三
江口瓠子和南京面条瓠瓜;平均单瓜质量最小的是浙蒲 2
号,比对照南京面条瓠瓜轻 0. 1 kg。5月 30日田间调查情况
表明,供试的瓠瓜品种均未发生枯萎病、炭疽病,但有 2 个品
种发生了白粉病,其中以孝感瓠瓜发病最重,平均发病率高
达 87. 9%,浙蒲 2号发病率达 36. 5%。
3 结论与讨论
(1)从该试验结果看,综合熟性、产量、瓜型、抗病性等因
素分析,中短棒形品种南秀公主熟性早,产量高,果实的外观
形状好,可作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首选品种。与南秀公
主同属于中短棒形的孝感瓠瓜,虽然在产量上比南秀公主稍
次,但果实外观形状上较匀称,且熟性早,前期产量高,可作
为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的备选品种。需要说明的是,若选
择孝感瓠瓜品种,生产上要采用膜下供水方式,以减少大棚
空气湿度,降低白粉病的发生。
(2)台湾巨龙 F1虽然熟性处在参试 6个品种的中间,但
在长棒形瓠瓜品种中总产量最高,前期产量第 2,且果实外观
性状美观、抗病性较强,可作沿江地区大棚早春栽培选择品
种,若在生产上采用打顶摘心等技术措施,则可以弥补熟性
缺陷,实现提早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邹宜静,袁得明,张淑芳,等.瓠瓜高山栽培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蔬
菜,2014(20):28 -30.
[2]孙娟,蒋玲.铜陵地区瓠瓜品种露地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J].长江蔬
菜,2011(15):52 -53.
[3]许端祥,高山,林碧英,等.福州早春大棚瓠瓜品种比较试验[J].长江
蔬菜,2014(18):22 -23.
[4]吕家龙.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85 -187.
85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