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H
一
l
’
) : ’ C
一
NM R : 着元 部分 : l4() . 9 , 22 2 . 9 , 7 8 . 1 , 56 . 9 ,
56
.
3
,
5 0
.
4
,
46
.
1
,
4 2
.
5
,
40
.
4
,
39
.
4
,
3 7
.
5
,
37
.
0
,
3 6
.
4
,
34
.
3
,
3 2
.
2
,
3 2
.
1
,
30
.
3
,
29
.
5
,
2 8
.
5
,
2 6
.
5
,
24
.
5
,
2 3
.
4
,
2 1
.
3
,
2 0
.
0
,
19
.
5
,
19
.
2
,
19
.
0
,
12
.
2
,
12
.
0
, 糖 部 分 :
一0 2 . 6 , 7 8 . 6 , 7 8 . 5 , 7 5 . 4 , 7 2 . 8 , 6 2 . 9 。 据此该化合物
的结构鉴定为 p一谷街醇 一 3一。 一p一 D 一葡萄毗喃糖昔 , 即
胡萝 卜昔 。 其 , H N M R 和 `3 C NM R 数据与文献报道
完全一致 。
注 : 本研 究系石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 (编号 0l H 245 ) )
参 考 文 献
李琦 , 等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l望拓 , 17( 12) : 1 886
2 、讹坛k a aw M , e o al . C h e m l卜a n l】 B山 . 19 7 , 4 5 ( 6 ) : 105 6
3 M a W G
, e t al
.
P l
l yt , he 而 s tyr , 1夕关〕 , 52 : 1 13 3
4 窦德强 ,等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l望刃 , 16 (2) : 巧 1
5 夏 丽娟 , 等 . 药学学报 , 19% , 31 ( 10 ) : 7 4 2
6 Y哪 T R , e t al . hP yt oc he 而sytI , 198 3 , 2 2 ( 6 ) : 147 3
7 李海舟 , 等 . 药学实践杂志 , 2侧1〕, 18 (5) : 354
8 陈英杰 , 等 . 药学学报 , 1987 , 2 ( 9) : 68 5
9 H ideo H
, e t 习 , 1飞了I, I n t A刚 W o , 19 7 : 97 3
10 吕永俊 ,等 .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85 , 2 ( l ) : 6 3
1 丛登立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2侧刃 , 35 ( 2) : 82
( 2X() l 一 12 一 以 收稿 )
Sa op n
l璐 诫ht L O w S gu a r C ho i n fr ol l l hte 】丈级 v es of F h n a x on ogt 如心稗g ( B u r k ) F . H . C h e n
C l
l e n
eY aos
,
Zh
a n
yrE i
,
C h
e n H o n沙 n , n . n 兀呷o n g
( eD l邓山 11e nt of c ha 而卿 , Y~
N O n l l习 U ivn esr iyt , K l u in `ng 65 仪刃2 )
G
u o b qU
n
(Y
una
G
u a l l g d
e
il aC l粥 u le Co l l l l犯 Il y , K
un
n g 砧姗 2 )
A b盆邝以 旅鞘亩 ns 杭 ht low s t l gar e ha n we o i sol a tde 伽m het Ie va es of 八 Z, u议 。 衣咨尹“ 曰堵 ( Bkur ) F . H . C h e n . hT e i r st ur e t。 。 s
wer
e
l
u e id
a tde as 20 ( R )
一邵
sne
n os i de Rh
Z
( I )
, 加 ( R ) 一 ig nse n os id e 肠 ( 1 ) , ig nse nos id e M e ( 1 ) , ig nse n os ide F . ( VI ) , ignse no s i由 R h l
( V ) an d da uc
o s t
eolr (砚 ) by s伴 e~
o p ie 田 l al y is s and
e o m l , a l l so n iw ht au het
n t ie 洲 n p leS . Co ll l l洲〕 un ds l 一 VI we er if sr t i sol a比 d 6、〕 1l l th e
Plan r
.
K e y w o n如 I£ a、 e s of aP ~ 爪瓜咨 r议了嚼 ; S a lxJ 城 sn : 为 ( R )一 G i sne osn id e l讥 ; 20 ( R )一 ic sne n , ide 贩 ; G isen , i ( le Me
糙叶败酱活性成分的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上海 2X(孙 33 ) 顾正兵 陈新建 杨根金 李廷钊 刘文庸 张卫东
摘要 采用硅胶柱层析技术从中药糙叶败酱 ( atP ir、 5硬翅劝 ar B l l l l g e )的根中分离得到了 5个化合物 , 经理化常数
测定和波谱分析 , 鉴定其分别为落叶松脂醇 ( I ) 、丁香树脂醇 ( 1 ) 、东蓑蓉内醋 ( 1 ) 、 棚皮素 (W ) 、阿魏酸 ( V ) 。 所
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关键词 糙叶败酱 化学成分 丁香树脂醇
糙叶败酱 ( aP itr nuz sc ab ar uB n ge )为败酱科败酱
属植物 ,药用其根和根茎 。 常与其 同属植物异叶败
酱 ( atP ir n讯 户砚d e 八 )}劝yl lo Bim ge )混用 ,俗称墓头 回 , 因
其治疗崩中带下疗效显著有 “ 起死 回生之功效 ” 故取
该名 。 民间使用墓头回治疗伤寒 、 温症 、跌 打损伤 、
妇女崩中 、赤白带下等症 。 国内对糙 叶败酱的药理
作用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 发现糙叶败酱具有免疫
调节 、 抗肿瘤 、 治疗白血病 、止血 、 抗菌等多方面的药
理作用〔’ 〕。 我们在对糙叶败酱的免疫调节活性进行
研究时发现 ,糙叶败酱的脂溶性部位在体外能显著
增强 T 、 B 淋 巴细胞 的增殖 。 为寻找糙 叶败酱的活
性成分 ,我们对其脂溶性部位进行 了化学成分的研
17 8
·
究 ,从 中分离 并鉴定 了 5 个化合物 : 落 叶松脂 醇
( I )
、 丁香 树脂醇 ( n ) 、 东蓑 若 内醋 ( 1 ) 、 棚皮 素
( W )
、 阿魏酸 ( V ) 。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
中分得 。 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 化合物 n 在
一定浓度下能显著增强 T 淋 巴细胞或 B 淋巴 细胞
的增殖 。
, 仪器与材料
药材由洛阳 53 4 医院韩广轩老师采 一于河南省洛
阳市 ,经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郑水庆讲师鉴定为败
酱科植物糙 叶败酱 aP itr n记 cs ab ar Bu gne 的干燥根
茎 。
测熔点用 MI D 83 一 l 型电热熔点仪 (温度十十未校
中药材第 25 卷第 3 期 2X() 2 年 3 月
DOI : 10. 13863 /j . i ssn1001 -4454. 2002. 03. 012
正 ) ;测红外用 日立 7 20 一0 5 P型红外光谱仪 ;测 N R M
用 B ru ke卜 s p edro s Pi n AC一30 P型核磁共振仪 ;测 M S
用 V面 a n M A咒 1 2型质谱仪 。
柱层析用硅胶 ( 10 一 2田 目 )与 H r L P〔 :为青岛
海洋化工厂产 品 ;显色剂为 5%H Z S仇 乙醇溶液和
碘蒸气 ;除药材提取用工业乙醇外 ,其它试剂均为分
析纯 。
2 提取分离
糙叶败酱根 or k g , 晾干 , 粉碎 , 用 95 % 乙醇渗滤
提取 ,渗滤三次 , 每次 50 L 。 滤出液减压浓缩得到乙
醇浸膏 , 以热水混悬 , 依次用氯仿 、 正丁醇萃取并浓
缩得到氯仿浸膏和正丁醇浸膏 。 氯仿浸膏经硅胶柱
层析 ,依次用石油醚 、 石油醚 一乙 酸 乙醋 、 氯仿一甲醇
洗脱得到不同组分 ,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反复分离
得到单体化合物 工 一 V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I : 白色粉末 , m p 120 一 12 1℃ 。 E IM s 显
示分子离子峰为 3印 , 结合碳谱 、 氢谱确定分子式为
20C 24H 氏 。 ’ H NM R 中 a 3
.
84 ( 3 H
, S )
,
3
.
8 5 ( 3 H
, S )示有
2个 o e H 3渗 6 . 6 一 6 . 87 示有 6 个芳氢 ; D E盯 谱显
示该化合物从 a 108 . 3 一 146 . 6 含 8 个季碳 、 4 个叔
碳 ,表明有 2 个四取代苯环 , 己 3 . 2 一 82 . 7 有 2 个甲
氧基 ;3 个 C玩 , 3 个 C H , 故推测该化合物为木脂素
类 。 在 ’ H 一 , HC OSY 谱中 C H怕 2 . 3 9 )与 C H ( a 2 . 7 1 ) 、
连氧的 C姚 ( a 3 . 8 6 , 3 . 7 5 )和 C H ( 6 4 . 7 8 )相关 , 提示
存在一个 “ 一O 一C H 一C H 一 C玩一 0 一 ” 的结构 ; C H ( a 2 . 7 1 )与
C H Z怕 2 . 5 2 , 2 . 9() ) 、 C H ( a 2 . 3 9 ) 、 连氧的 C姚临 3 . 7 4 ,
4
.以 )相关 , 提 示 存 在一 个 吮O 一C姚 一C H一 C H Z一 ” 的结
构 , 并且位于这两个片段 中间的 C H 是相连 的 。 对
照文献 〔2〕确定该化合物 的结构为落叶松脂醇 ( l iar -
c i代 s ino l ) 。
化合物 1 : 白色粉末 , m p 17 4 一 17 5℃ , E xM s 显
示分子离子峰为 41 8 , 结合 ’ H NM R 谱 、 D E盯 谱认为
该化合物结构完全对称 。 ’ HNM R 中 己 3 . 8 9 ( 12 H , S )
示有 4 个 o e 3H ; 6 6 . 5 9 ( 4 H , S )示有 4 个芳氢 ; 由 ’ 3
C
一 , HCOS Y谱显示 a 102 . 5 的碳为 4 个叔碳 , 且为芳
环碳 , 判断 含两 个 苯环 ; 在 高场 还 有一 个 C H : ( a
7 1
.
6 )与两个 e H ( a 5 4 . 1 , 55 . 7 ) 。 对照文献〔3〕确定 该
化合物的结构为丁香树脂酚 ( s州 n g a l’e s ino l ) 。
化 合 物 m : 白 色 针 状 结 晶 , m p Z以 -
20 5℃ , ’ H NM R谱显示有一个 甲氧基信 号 (古 3 . 9 6 ) ,
还有四个质子信号 :其 中 己6 . 24 ( I H , d , J = 9 . 7 H z ) ,
6 7
.
6 1( I H
,
d
,
J = 9
.
7 )为 JI匝式双键的两个氢 : a 6 . 9 2
( I H
, S )
, 古6 . 85 ( I H , S )为四取代苯环的对位 2 个芳
中药材第 25 卷第 3 期 2侧〕2年 3 月
香质子信号 。 DE盯谱显示有一个 甲氧基 , 一个 。 ,俘
不饱和醋轶基 ( a 161 . 7 ) 。 对照文献川确定该化合
物结构为东蓑若内醋 ( cs o po let in ) 。
化合 物 W : 黄色针状 结 晶 , m p 31 3 一 31 4℃ , 遇
eF cl : 醇液呈绿色 , H CI 一M g 反应呈橙红色 ,错 一柠檬酸
反应呈黄色 , 加 酸后黄色不褪去 。 ’ HN MR ( a , DM SO -
d6 )
: 6
.
87 ( I H
,
d
,
J = 8
.
5
,
5
`一
H )
,
7
.
5 3 ( I H
,
d d
,
J =
8
.
5
,
2
.
I zH
,
6
`一
H )
,
7
.
6 ( I H
,
d
,
J = 2
.
I zH
,
2
, 一
H )
,
6
.
17 ( I H
,
d
,
J = 1
.
8 H z
,
6
一
H )
,
6
.
3 9 ( I H
,
d
,
J = 1
.
8
H z
,
8
一
H )
。 该化合物的 IR , ’ HN M R 和 ’ 3 C NM R 与懈皮
素标准品一致 。
化合物 V : 白色针状结晶 。 mP 173 一 175 ℃ 。 该
化合物的 mP 、 IR 、 ` HN M R 与文献 5j[ 报道的阿魏酸一
致 。
4 免疫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4
.
1 样品准备 化合物以 DM SO 溶解 , 配成 0 . 1 、
1
、
or ~
l/ 间 三个浓度梯度溶液 , 4℃保存待用 。
4
.
2 筛选方 法 T 淋 巴细胞在有丝分 裂原 oC nA
的刺激下 、 B 淋巴细胞在有丝分裂原 L邢 的刺激下 ,
细胞形态和代谢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 转化为母细
胞 , 并分化增殖 。 本实验对 照组加人 oC nA S # g /耐
诱导 T 淋 巴细胞增殖 (或 日5 10 拜留间 诱导 B 淋巴
细胞增殖 ) ;样品组加入 co nA S 拌岁 inl (或 H s or 拼岁
间 )的同时加人不同浓度的样品 。 以 M T 法测定细
胞的增殖 。
4
.
3 评价方法 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 t 检验 :
P > 0
.
0 5 为 “ 无效 ” , P < 0 . 0 5 为 “ 增强 ” 或 “ 抑制 ” 增殖
反应 。
4
.
4 实验结果 化合物 1 在 1 、 or nm o F L 浓度下
能 4卜常显著增强 T 淋巴细胞的增殖 ( P < 0 . 01 ) , 0 . 1
~
l/ 耐 浓度下能显著增强 T 淋 巴细胞的增殖 ( P <
0
.
05 ) ;在 1 、 10 ~ F 时 浓度下能显著增强 B 淋 巴细胞的增殖 ( P < 0 . 05 ) 。
致谢 : 质谱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王惠敏老师测定 ,药理委托上
海浦 东张江国家新药筛选 中心筛选 。
参 考 文 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华本草 》编 委会 . 中华本草 . 上
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l创更〕: 567
B
.
V e mr
e s , e * al
.
hP yt oc h
e而 st 叮 , 19 1 , 30 ( 9 ) : 3 0 8 7
叶苹 ,等 . 贵阳医学院学报 , 1燮熟4 , 19( 4 ) : 327
丁德泉 , 等 . 分析化学手册 . 北京 :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1(尧刃 : 45 4
罗永明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l望〕4 , 29( l2 ) : 71 4
( 2X() l
一 12 一 18 收稿 )
17 9
234
S ot id es on h . nr nU co om ep
et n t C o sn it ot e n st of 尸at 减九勿 s “ 功用 B u n g e
uG Zhe妙 ign , Che n 儿 inj an , Y al l g eG inj n , U iT n 郎ha o , h u We n yo ng , 劝 a n g We id o n g
( Col
e罗 of p han na c y , th e 阮。 nd M il i铆 M e山 e习 tJ而 v e o i却 , hS a l lgh a i Z仪又3 3 )
A加 t r aC t iF ve co n l l洲〕山记 s we 祀 150 】a det fm m het 耐 s of OP 之r i脱 scab ar Bun ge se l祖 r a tde an d p t川 if de on is il ca ge l co l~ c腼am ot g -哪h y · hT e i r s tr’cU tuer s we o e l u e idat e d on ht e phy s ie o e he im e al p r 0 IM { t ie s an d s衅阔 dat as lan e i麟 ino l ( I ) , S州 n毋功 es in ol ( 11 ) , sc呷 -
l
e t i n ( m )
, 明e o e t in ( W ) , fe祖由e ac id ( V ) . 汕 c O l l l即 n山 we , 山 t由 n司 介朋 1 尸 . £仪功ar of r 山 e 6srt t i m e . I n ~ 肠一卿 e目 t e s t of thes
C
om op
u
dsn
s
l
l o w e (
l t l
l a t s州 n g a r e s ion l ~ abl et o ist n l d aet T an d B l” l d l、 yet p or l流撤 io n
.
K e y ow
l侧坛 八双八二 S C动 ar B山 l g e ; Che 而 c al c on ist ut en ;st s打 i l l g a r e s in ol
化橘红化学成分的 G c 一 M s 分析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湛江 5 24( 刃 l) 吴万征 陈华萍 马晓鹤 曾荣仕
摘要 采用 G C一 M 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正毛化橘红和副毛化橘红超声萃取产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正毛化橘红 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
化橘红是广东化州产地道药材 , 具有理气化痰 、
健脾消食的作用 。 化橘红从果实表面的绒毛看 , 可
以分为正毛和副毛两种 , 当地药农公认正毛者质量
最优 。 为了全面 、 客观地评价二者的品质 ,笔者采用
G C
一
M S
一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正毛化橘红和副毛化橘
红超声萃取产物化学成分进行 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
1 材料与仪器
样品 : 化州中药厂药材基地提供 ,样品 1 、 2 、 3 为
正毛化橘红 ,样品 4 、 5 为副毛化橘红 。
仪器 : H巧8 90 1 GC / H 5P 972 M S 气相色谱一质谱
联用仪 ; KQ32 0 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超声仪器有限
公司 ) , 功率 40 k珑 。
2 方法与结果
2
.
1 样品萃取 取样品粉末 10 9 , 用无水乙醚超
声提取 三次 , 每 次提取 溶剂 10 耐 , 提取 时 间 巧
m in 。 过滤 ,合并乙醚液 , 挥干乙醚得黄绿色粘稠液
体 。 用无水乙醇 : 正 己烷 ( 1 : l) 混合溶剂 3 而 溶解 ,
得样品溶液 。
2
.
2 C C
一
M S 分析 采用 B -P 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 60 m x o
.
2 2
m
x 2
.
5 胖m ) ;进样 口温度 2 8 0℃ : 不分
流 ;载气为氦气 , 流速 1 . 0 1记/而川 升温程序 : 柱温
80 ℃ ,保持 6 m in , 以 2℃ / m in 升 至 180 ℃ , 保持 20
m i n
,再以 l℃ / m i n 升至 26() ℃ ,保持 8 0 m i n 。 E l 电离
方式 , 电离电压 19 7 3 vm , 离子源温度 175 ℃ 。 检索
谱库为 W il ey 13 8 . L 。 共鉴定出 26 个组分 , 采用峰
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 结果见
图和表 〕
3 讨论
G C
一
M S 总离子流图
A
. 正毛化橘红 (样 品 1) B . 副毛化橘红 (样品 5)
正毛化橘红与副毛化橘红在外观上有 一 定差
异 ,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上
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 目前 ,我们正在研究用计算机
识别的指纹 图谱技术对化橘红进行鉴别和质量评
价 ,有关研究结果将在今后陆续报道 。
注 : 本研究系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
中药材第 25 卷第 3 期 2《X)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