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mutagenic effect of the validamycin producing strain implanted by titianmium(Ⅰ)ion

钛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效应



全 文 :Mar.2008
· 56·
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第6卷第2期
2008年3月
钛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效应
安 肖,虞 龙
(南京工业大学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探讨了利用金属Ti+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茵的生物学效应,比较了不同的注入能量与注入剂量对茵株突
变效果的影响。在注入能量为15keV,剂量为1.5×10坫个/cm2离子的诱变条件下,筛选到一株井冈霉素高产菌株
C3-6,其发酵生产井冈霉素A组分的效价为19684p。g/mL,比出发菌株提高41.3%。经多次传代实验表明该菌株
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离子注入;诱变;钛;井冈霉素
中图分类号:Q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8)02—0056—05
Themutagenicffe tof hevalidamycinproducing
strainimplantedbytitianmium(I)ion
ANXiao,YULong
(CollegeofLifeScience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Nam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Themutagenicffe tsofimplantedtitianmiumionofdifferentenergyandosageonthevali—
damycinproducingstrainStreptomyceshygroscupicusvar.JingganggensisYenwasinvestigated.Theoptimi—
amconditionoftitianmiumionmplantationwasat15KeVwithdosageof15X1014ions/era2.Ahigh-yield-
ingstrainWasobtainedwhichproducingvalidamycinAwithtiterof19684.whichWas41.3%highert an
thatoftheoriginalstrain.Furtherexperimentresultshowedthathegeneticstabilityof hestrainwasgood.
Keywords:ionimplantation;mutation;titianium;validamycin
井冈霉素是我国科学家沈寅初院士于20世纪
70年代发现并成功开发的第一个微生物农药,由吸
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hygroscupicusvar.
JingganggensisYe .)代谢产生¨。。井冈霉素能有效
抑制水稻纹枯病菌,是目前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成
本最低、最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旧。3J。井冈霉素的
主要成分是井冈霉素A、B、E、F,井冈羟胺A、B以及
少量的井冈霉素C、D,其中含量最多、活性最强的
是A组分H曲J。 .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创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
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改良07。9I。经过
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对离子注入诱变的生物
学效应和作用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对N+
离子等有机离子注入生物体的作用规律有了较为
系统的总结¨¨11J。但是,利用金属离子对微生物进
行诱变改良的研究目前还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尝
试利用金属Ti+离子注入对井冈霉素生产菌株进行
诱变选育,以期探索其基本作用规律和机理,为研
究金属离子与微生物间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的
实践。
收稿日期:2007-05-28
作者简介:安 肖(1982一),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离子束生物工程。
联系人:虞龙,副教授。E-mail:y-lo-sTo@126.com
万方数据
2008年3月 安肖等:钛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效应 ·57·
1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hygroscupicus
varoJingganggensisYe ),本实验室保藏。
1.2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葡萄糖10g/L,£-天冬酰胺O.5
g/L,K2HP040.5g/L,琼脂15g/L,pH自然。
摇瓶发酵培养基:大米粉90g/L,黄豆粉20
∥L,花生粉10∥L,酵母粉10g/L,KH2P040.85
g/L,NaCI1.5g/L,pH自然。
1.3培养方法
将实验室保存的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的孢子
悬液以不同的稀释度在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分
离,38℃培养3—4d,挑选形态圆整的单菌落至斜
面培养2—3d,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92~96h,
测定井冈霉素A的效价。摇瓶装液量为40mL,接
种量为一环孢子,培养温度38℃,摇床转速220
r/mino
1.4井冈霉素A效价测定
井冈霉素A效价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I。
1.4.I发酵液处理方法
培养92—96h的发酵瓶称重后,将发酵液
9000r/min离心,取上层清液1mL,蒸馏水稀释定
容至50mL,0.45斗m微孑L滤膜过滤后用HPLC
测样。
1.4.2发酵效价计算方法
井冈霉素效价定量计算采用标准曲线法。
HPLC测得井冈霉素A组分含量,所得效价乘以50,
再乘以摇瓶发酵失水系数,即为40mL发酵液的
效价。
1.5离子注入与样品处理
取待诱变菌株斜面,倒人10mL无菌水,刮下孢
子及斜面培养物,用玻璃珠打散,双层纱布漏斗过
滤,得到孢子悬液,吸取0.1mL,均匀涂布于无菌培
养皿上。以无菌风吹干。镜检无细胞重叠者进行离
子注入。
1.6存活率的计算
将经过离子注入的培养皿以及未接受辐射的
培养皿中的孢子用1mL无菌水洗脱,再进行适当的
稀释后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置于38℃培养箱中培
养3—4d。统计在不同的诱变能量和剂量下,接受
离子注入诱变的菌株的存活单菌落数与不接受注
入的对照菌株的存活单菌落数,两者的比值即为存
活率。
1.7突变率的计算
经过多次平行实验的结果统计,同一株吸水链
霉菌井冈变种的发酵效价变化幅度在4-4%左右。
所以,在诱变选育研究中,将突变株效价相比于出
发菌株变化幅度在4-5%的菌株视为无义突变株或
实验误差,效价低于出发菌株5%以上的视为负突
变菌株,效价高于出发菌株5%以上的视为正突变
菌株。
负突变率是指负突变菌株占全部被考察菌株
的比率,正突变率是指正突变菌株占全部被考察菌
株的比率,总突变率是指正、负突变率之和。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注入能量的诱变效应
2.1.1 注入能量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
分别采用10keV,15keV,20keV的离子注入
能量,将注入剂量设定为1.5×1015A--/cm2离子,对
出发菌株进行Ti+离子注入,考察注入能量对菌体
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g

圈1 不同能量下Ti+注入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
Fig.1TheinfluenceofTi+implantationenergy
onthesurvivalrate
由图1可见,在10keY注入能量下,菌体存活
率较高,达到29%;当注入能量为15keV和20keV
时,菌体的存活率显著下降。
这种生物学效应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能量沉积
效应[131的结果。能量沉积可使注人离子直接作用
于细胞的DNA靶位上,使其产生损伤;同时,在此过
万方数据
· 58· 生物加工过程 第6卷第2期
程中产生的大量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基也会导致
DNA损伤。一般来说,能量越大,其沉积所造成的
损伤也越大,较大能量的离子注入除了导致DNA损
伤外,对细胞壁、细胞质的刻蚀损伤也比低能离子
要强烈得多。
2.I.2注人能量对菌体突变率的影响
将出发菌株分别以10keV,15keY,20keV的
注人能量进行Ti+离子注入,各能量下分别选取3
个诱变剂量5×10141"/cm2、10×1014个/cm2、15×
10“爪/cm2离子。每个剂量下随机挑取20个诱变
菌落进行摇瓶发酵,测定井冈霉素A效价。考察
Ti+离子注入菌体后,各注入能量下的总突变率与
正、负突变菌株比率,见图2。
图2不同能量下Ti+注入诱变的突变菌株比率
Fig.2Thepositivemutantra ioofdifferent
Ti+implantationenergy
由图2可以看出,在15keV的注入能量下,所
得到的总突变菌株和正突变菌株比率均较高,分别
达到63%和25%,对提高筛选效率和获取优良突变
菌株比较有利。在10keY的注入能量下,正突变率
也比较高,但是总突变率仅有48%,给后续的筛选
工作造成了障碍。在20keV的注入能量下,正突变
菌株比率较低,负突变菌株比率明显增高,对选育
高产菌株的意义不大。
所以,从提高筛选效率和获取高产突变株的概
率方面综合进行考虑,选取15keV为钛离子注入井
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能量比较合适。
2.2不同注入剂量的诱变效应
2.2.1注入剂量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
设定Ti+离子注入能量为15keV,考察不同注
入剂量的菌体存活率,结果见图3。
离子注入微生物的剂量一效应曲线一般呈现“马
鞍”型,这是离子注入诱变所特有的诱变效应的重
图3 Ti+离子注入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的存活率曲线
Fig.3ThesurvivalrateofStreptomyceshygroscupicusvat.
JingganggensisY . mplantedbyTi+ions
要表现¨4。。但是,由图3可发现,金属Ti+离子注入
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存活率曲线呈现“双马鞍”型,
菌体的存活率分别在10×1014+/cm2和20x1014
1/cm2的剂量下出现了两次回升,但第二次回升的
幅度小于第一次。
存活率的两次回复峰的出现有可能是注入的
Ti+离子与菌体内的修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
用机理可能非常复杂。在相关的报道u纠中也发现
了类似的现象,这是否是Ti+离子或金属离子注入
微生物的共性特征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从图3可以看出,存活率的第一次下降不是缓
慢的,而是在很低的剂量下就出现了存活率的骤
降。在实验中,多次试图通过减小Ti+离子注入剂
量以得到较高的菌体存活率,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
效果。
相关研究旧1指出,离子注入细胞的射程较短,
低剂量时只对细胞表面进行损伤和刻蚀。可以认
为,在这一剂量范围内造成存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是能量沉积效应和动量传递效应[1¨17J。因此可推
测,在较低剂量下对井冈霉素生产菌株进行Ti+离
子注入时,存活率骤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动量传递
效应。由于Ti+离子质量较大,注入时所产生的动
量相对较强,其动量传递效应对菌体细胞造成的损
伤也较为严重,从而导致菌体在低剂量下产生了较
高的致死率。
2.2.2注入剂量对菌体突变率的影响
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经Ti+离子注入后,将每个
剂量下存活的菌株及出发菌株各挑取一定数量的
单菌落,摇瓶发酵测定其井冈霉素A效价,考察菌
株的产素水平。统计注入剂量与正负突变率的关
系,以探索最佳注人剂量。结果见图4。
万方数据
2008年3月 安肖等:钛离子注入井冈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效应 ·59·
图4不同剂量下Ti+离子注入吸水链霉菌
井冈变种的突变率
Fig.4ThemutationrateofStreptomyceshygroscupicus
v她JingganggensisYen.implantedby
Ti+ionswithdifferentdoses
由图4可以看出,在较低的注入剂量下,菌株发
生负突变与无义突变比率较高;随着注入剂量的增
大,正突变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进而出现
全负突变。可见,过大或过小的注入剂量均不利于
菌株的正向突变。
发生正突变的菌株集中在15×1014/?"/cm2左右
的注入剂量下,而且在该剂量下,几乎所有的接受
辐照的菌株都发生了正、负突变;在10×1014/f/cm2
的剂量下,负突变与无义突变率略高于正突变率;
在20×1014个/cm2剂量下,菌株的正、负突变率与无
义突变率基本持平。
所以,在对井冈霉素生产菌株进行Ti+离子注
入诱变选育中,故选取15×1014/l-/cm2为最佳注入
剂量。
2.3高产菌株发酵性能考察
2.3.1发酵曲线
将高产菌株的发酵曲线与出发菌株对比,考察
Ti+离子注入得到的高产突变株C3-6的发酵性能,
结果见图5。
由图5知,发酵初期出发菌株的发酵水平略高
于高产菌株C3-6;发酵时间超过45h之后,出发菌
株发酵效价增长趋势明显低于高产菌株;出发菌株
在90h后基本上效价水平维持在13900左右,而
C3-6的发酵效价在100h后才逐渐稳定在19600
左右。
可以看出,高产菌株的发酵周期比出发菌株略
长,但是,其优势在于发酵迟滞期较短,产物积累的
速度快,达到了预期的选育目的。





图5高产菌株C3-6发酵曲线与出发菌株对比
Fig.5Thefermentationcalveofthehish·yielding
mutantC3-6andtheoriginalstrain
2.3.2遗传稳定性
通过Ti+离子注入对井冈霉素生产菌株进行多
轮诱变后,在最佳注入能量和剂量下,筛选到一株
比诱变出发菌株的效价提高41.3%的变异株,命名
为C3-6(A组分效价19684斗g/mL)。
将高产菌株C3-6和诱变出发菌株分别传代3
次,进行发酵效价测定,考察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见表1。
表1高产突变株C3_6的遗传稳定性
Table1 Thegeneticstabilityofhigh-yieldingmutantsC3-6
由表1可知,高产菌株C3-6经传代3次后,效
价略有下降,且代间波动较大。平均效价相对于出
发菌株的增幅为39.4%,比第一代突变株略有
降低。
有研究¨副推测,注入离子的种类主要影响其与
微生物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质量沉积效应。Ti+
离子注入细胞后,除以各种无机离子的形式沉淀下
来以外,还可以通过与靶分子或自由基结合成络合
物的形式沉淀u8。,其生理生化机制更加复杂。因此
推测,由于金属Ti+离子相对于微生物细胞而言,属
于无机离子,非生命活动所必需,且微生物细胞本
身也具有一定的修复损伤能力,使部分被Ti+离子
万方数据
·60· 生物加工过程 第6卷第2期
注入的细胞不能稳定地保留其突变特征,出现了一
定的回复突变。
3结论
利用金属Ti+离子对井冈霉素生产菌株进行诱
变选育,观察和统计了Ti+离子注入对该菌株的生
物学效应。在优选的诱变条件下,筛选到了一株井
冈霉素高产菌株,其发酵生产井冈霉素A组分效价
比出发菌株提高41.3%,经传代实验证明该突变株
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以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为考察对象,对金属离
子注入诱变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离子
束生物工程研究中,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间的内
在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被揭示,使其在工业微生物
育种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寅初.井冈霉素研究开发25年[J].植物保护,1996,22
(4):44-45.
E2]上海农药研究所农用抗菌素组.井冈霉素[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77:1-23.
[3]沈寅初.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发新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7,17(6):35-37.
[4]1wsaT.Studiesonvalidamycins,newantibiotics.1V.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ofvalidamyeinAandB[J].Antibiotics,
1971,24(2):119—123.
[5]1wsaT,HigashideE,YamamotoH,eta1.Studies011validamy·
cins.newantibiotics.Ⅱ.Productionanbiologicalpropertiesof
validamycinAandB[J].AntibiotiCS。1971。24(2):107.113.
[6]SatoshiH,YukihikoK,KunioK.Studiesonvalidamycins,new
antibiotics.ⅧIsolationandch racterizationofv l damycinsC,D,
EandF[J].Antibiotics,1972(24):48.53.
[7]吴跃进,余增亮,吴家道,等.离子注入在生物改良上的应用
[J].核农学报,1990,11(4):154-156.
[8]YuZengliang。DangJianguo,HeJianjan.MutationBreedi gby
IonImplantation[j].NudI strMethPhysRes,1991,B59/60:
705-708.
[9]YuZengliang.Ionbeamapplicationingenenticmodification[J].
IEEETransactionsonPla mascience,2000,28(1):128—132.
[10]songDaojun,YuXun,YuZengliang.Studyonthedirectandin-
directactionofN+ionimplantationonDradioduransandEcoil
[J].HighTechnologyLetters,1999(1):47-50.
[11]SongDaojun,YaoJi nming。$haoChunlin.Apossiblemechanism
ofdoserelatedsurvivalofmicroorganismimplantedbyN+ions
[J].HighTechnologyLetters,1999,22(3):129-13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_f19553—93.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一井冈霉素水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3]宋道军,余增亮.低能离子束对微生物细胞的直接作用与间接
作用的研究[J].科学(中译本),1996(11):48-52.
[143宋道军,姚建铭,邵春林,等.离子注入微生物产生“马鞍型”
存活曲线的可能作用机制[J].核技术,1999,22(3):129—132.
[15]张宁,虞龙,杨立峰.利用金属钛离子注入天冬氨酸转氨酶生
产菌诱变筛选高产菌株的初步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
学报,2006,24(2):125—128.
[16]JoinerMC,BarryDM,OlegVB,eta1.Low—dosehypersensitivity:
currentstatusandpossiblemechanisms[J].IntJRediatOncolBi-
olPbys,2001,49(2):379-389.
[17]宋道军,余汛,姚建铭,等.低能离子束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
与损伤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30(6):
570-574.
[18]余增亮.离子柬生物技术引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176.190.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