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exogenous substrates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全 文 :
摇 摇 摇 摇 摇 生 态 学 报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 载哉耘月粤韵冤
摇 摇 第 猿猿卷 第 圆员期摇 摇 圆园员猿年 员员月摇 渊半月刊冤
目摇 摇 次
前沿理论与学科综述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院概念尧核算方法与案例研究 欧阳志云袁朱春全袁杨广斌袁等 渊远苑源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国栋袁张俊华袁焦耿军袁等 渊远苑远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好氧甲烷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 贠娟莉袁王艳芬袁张洪勋 渊远苑苑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氮沉降强度和频率对羊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云海袁何念鹏袁张光明袁等 渊远苑愿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世界蜘蛛的分布格局及其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 申效诚袁张保石袁张摇 锋袁等 渊远苑怨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风向因素对转基因抗虫棉花基因漂移效率的影响 朱家林袁贺摇 娟袁牛建群袁等 渊远愿园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个体与基础生态
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尧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孟昭翠袁徐奎栋 渊远愿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长江口横沙东滩围垦潮滩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吕巍巍袁马长安袁余摇 骥袁等 渊远愿圆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沣河沿岸土壤和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 杨摇 阳袁周正朝袁王欢欢袁等 渊远愿猿源冤噎噎噎噎噎噎
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李摇 玲袁仇少君袁檀菲菲袁等 渊远愿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
短期夜间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碳氮代谢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郑春芳袁刘伟成袁陈少波袁等 渊远愿缘猿冤噎噎噎噎
猿圆个切花菊品种的耐低磷特性 刘摇 鹏袁陈素梅袁房伟民袁等 渊远愿远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年龄和环境条件对泥蚶富集重金属镉和铜的影响 王召根袁吴洪喜袁陈肖肖袁等 渊远愿远怨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李摇 杨袁杨子祥袁陈晓鸣袁等 渊远愿苑远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 宰杂鄄云允怨对草甘膦的降解特性 李冠喜袁吴小芹袁叶建仁 渊远愿愿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金龟甲对蓖麻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李为争袁杨摇 雷袁申小卫袁等 渊远愿怨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种群尧群落和生态系统
白洋淀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徐摇 菲袁赵彦伟袁杨志峰袁等 渊远怨园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王摇 卉袁钟摇 山袁方展强 渊远怨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典型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呼吸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朱先进袁于贵瑞袁王秋凤袁等 渊远怨圆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下大型真菌的影响 陈摇 晓袁白淑兰袁刘摇 勇袁等 渊远怨猿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 遭藻贼葬多样性 谭珊珊袁叶珍林袁袁留斌袁等 渊远怨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土霉素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陈智学袁谷摇 洁袁高摇 华袁等 渊远怨缘苑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景观尧区域和全球生态
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变化及其光合能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季子敬袁全先奎袁王传宽 渊远怨远苑冤噎噎噎噎
盐城海滨湿地景观演变关键土壤生态因子与阈值研究 张华兵袁刘红玉袁李玉凤袁等 渊远怨苑缘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半干旱区沙地芦苇对浅水位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 马赟花袁张铜会袁刘新平 渊远怨愿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宰粤栽模型融雪模块的改进 余文君袁南卓铜袁赵彦博袁等 渊远怨怨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常学礼袁赵学勇袁王摇 玮袁等 渊苑园园圆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贝壳堤岛 猿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分形及水分生态特征 夏江宝袁张淑勇袁王荣荣袁等 渊苑园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
三峡库区古夫河着生藻类叶绿素 葬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述园袁葛继稳袁苗文杰袁等 渊苑园圆猿冤噎噎噎
资源与产业生态
煤炭开发对矿区植被扰动时空效应的图谱分析要要要以大同矿区为例 黄摇 翌袁汪云甲袁李效顺袁等 渊苑园猿缘冤噎噎
学术信息与动态
叶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曳新书推介 刘某承 渊苑园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期刊基本参数院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鄢员怨愿员鄢皂鄢员远鄢猿园园鄢扎澡鄢孕鄢 预 怨园郾 园园鄢员缘员园鄢猿园鄢圆园员猿鄄员员
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室
封面图说院 百山祖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要要要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处袁由福建武夷山向东北伸展而成袁
主峰海拔 员愿缘远援苑皂袁为浙江省第二高峰遥 其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袁
保存着十分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袁尤其是 员怨愿苑年由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世界
最濒危的 员圆种植物之一的百山祖冷杉袁是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袁素有野活化石冶之称遥 随着海拔的升高袁其植被为
常绿阔叶林尧常绿鄄落叶阔叶混交林尧针阔混交林尧针叶林尧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丛遥
彩图及图说提供院 陈建伟教授摇 北京林业大学摇 耘鄄皂葬蚤造院 糟蚤贼藻泽援糟澡藻灶躁憎岳 员远猿援糟燥皂
第 33 卷第 21 期
2013年 11月
生 态 学 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3,No.21
Nov.,2013
http: / / www.ecologica.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220, 41101277);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BS2011HZ001);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
目(J13LE58);滨州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210449127);滨州学院博士基金项目(2008Y05)
收稿日期:2012鄄06鄄27; 摇 摇 修订日期:2012鄄10鄄26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鄄mail: shjunqiu@ 163.com
DOI: 10.5846 / stxb201206290914
李玲, 仇少君, 檀菲菲, 杨红军, 刘京涛, 陆兆华.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生态学报,2013,33( 21):
6844鄄6852.
Li L, Qiu S J, Tan F F, Yang H J, Liu J T, Lu Z H.Effects of salinity and exogenous substrates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1):6844鄄6852.
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
与转化的影响
李摇 玲1, 仇少君2,*, 檀菲菲3, 杨红军1, 刘京涛1, 陆兆华1,3
(1.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摇 25660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北京摇 100081;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恢复生态研究所,北京摇 100083)
摘要:土壤盐碱化能抑制微生物活性,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 以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
法,设置 3个 NaCl盐分梯度(S1:0.1%;S2:0.5%;S3:0.9%),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底物(CK:不添加底物;N:添加氮;C:添加
碳;C+N:添加碳+氮),研究该土壤释放 CO2 鄄C 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呼吸商( qCO2)及溶解性有机碳
(DOC)对盐分和底物的响应。 结果表明:在 45 d的培养期内,CK、N处理中 S1盐分土壤释放 CO2 鄄C量最高,S2和 S3明显低于
S1,降低幅度分别为 18.3%—23.7%和 24.3%—39.8%。 C、C+N处理中 3个盐分土壤释放 CO2 鄄C量差异较小,特别是在 C+N处
理中,3个盐分土壤释放 CO2 鄄C差异不显著。 4个底物处理中,SMBC均在 S1和 S2盐分中含量较高,S3盐分最低。 与 CK相比,
N处理并不能提高 SMBC含量,C、C+N 处理可明显提高 SMBC,但 S1 和 S2 盐分土壤提高的幅度(80.4%—80.5%、58郾 0%—
58郾 7%)明显高于 S3(68.9% 、49.7%)。 4个底物处理中,qCO2均在 S1 盐分土壤中最高,C、C+N 处理可明显提高 qCO2。 CK、N
处理中 3个盐分土壤 DOC差异不显著,C、C+N处理中 S3盐分土壤 DOC较高。 说明在无碳源输入条件下,增加盐分含量能明
显抑制土壤释放 CO2量。 添加碳源后,盐分含量对土壤释放 CO2的影响变小。 微生物对碳源和盐分胁迫的响应较快,添加碳源
能明显提高微生物数量及其活性。 但较高盐分(含盐量>0.5%)可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对外源碳的利用率,导致较高盐
分 SMBC及 qCO2较低而 DOC较高。
关键词:土壤盐分;底物;CO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呼吸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exogenous substrates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LI Ling1, QIU Shaojun2,*, TAN Feifei3, YANG Hongjun1, LIU Jingtao1, LU Zhaohua1,3
1 Sh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Eco鄄enviromental Science for Yellow River Delta,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256603, Shandong, China
2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3 Institute of Restoration Ec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early 50 percent of soils are saline and alkaline. Soil salinization can suppress
microbial activity and thus affect the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hile little information was
found about the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exogenous C and N amendment on the de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il organic
http: / / www.ecologica.cn
carbon in this area.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il salinity and exogenous substances
on the turnover of organic carbon under conditions with 25益 and 60%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ver 45 days. Three levels of
salinity (S1: 0.1%; S2: 0.5%; S3: 0.9%) using NaCl (w / w) were imposed in the saline鄄alkaline cultivated soil in
Yellow River Delta. Soil was amended with or without C (750 mg / kg) or inorganic N (30 mg / kg) as glucose or NH4Cl,
and 4 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Control: no substrates addition, N: NH4Cl addition, C: glucose addition, C
+N: glucose and NH4Cl addition) . The CO2鄄C emissi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espiratory quotient ( qCO2 ) were determined. Without glucose addition,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CO2鄄C emission was highest in S1 during the incubation, and it was decreased by 18.3%—23.7% and 24.3%—
39.8% in S2 and S3 compared with S1, respectively. After glucose addition,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CO2鄄C emission little
changed among the three salinity soils, and especially i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salinity soils in C+N
treatment. SMBC was higher in S1 and S2 than that in S3 under the four treatments with substrates addition. Addition of
NH4C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but addition of glucos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MBC, and SMBC increased by 80.4%—80.
5% or 58.0%—58.7% in S1 and S2 in C or C+N treatment, and only 68.9% or 49.7% in S3. The qCO2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S1 than that in S2 and S3,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glucose addition. Compare with the control,
DOC reminded unchanged in the N treatment, but it increased in S3 with glucose addit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2
emission could be depres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salinity without C addition, and soil salinity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CO2
emission after C addition. Microorganism was more sensitive to exogenous carbon and soil salinity. The size and the activity
of microbial biomass would be improved with C addition, but higher salinity (>0.5%) could depress the microbial activit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exogenous carbon, resulting in higher SMBC and qCO2 and lower DOC in higher salinity soil.
Key Words: Soil salinity; exogenous substrate; CO2;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microbial respiratory quotient;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总计约 10 亿 hm2,其中我国有近 1 亿 hm2 [1],且次生盐渍化土地面积仍在不断扩
大。 盐碱化是引起土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制约盐碱地的土地生产力。 土壤碳素
是维持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生物学特性及保肥供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土壤微生物
是土壤碳循环的主要驱动力,土壤的盐碱化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碳素的循环过程。 因此,加强
盐碱地土壤碳循环过程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盐碱地及盐碱化过程在全球碳贮存及排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
意义。
盐碱化土壤在碳循环中扮演“汇冶、“源冶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一部分学者指出较高的盐分含量抑制土壤
释放 CO2量[2鄄3],外源碳在高盐分土壤中的矿化率明显低于低盐分土壤,甚至仅为低盐分土壤的 50%左右[3],
但也有学者发现加入外源碳后盐碱地土壤释放 CO2量高于非盐碱地 16%—31%[4],特别是最新研究表明盐碱
地能吸收大气中的 CO2 [5],因此盐碱化土壤有机碳分解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
溶解性有机碳是有机质转化为活性碳的主要形式,土壤微生物呼吸商是衡量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三者均
是反映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参数。 目前盐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如在澳大利亚新南
威尔士州的高原土壤中添加盐分后,高盐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低盐分条件下的 3 倍多[6],而对印度
孟加拉湾沿海地区盐碱地的研究发现,土壤含盐量最高的夏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最低[7]。 另外,盐分含量
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及微生物呼吸商的影响报道较少[6]。 因此,盐分含量对土壤碳素分解与转化的影响有
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探明盐分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机理。
黄河三角洲地区近 50%的土地为不同程度的盐碱化[8],且相当一部分盐碱地尚未得到有效的改良与利
用。 目前我国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化土的形成、调查、改良和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8鄄10],但对该区盐碱地土
壤生物化学过程的研究鲜有报道。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黄河三角洲盐碱耕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盐分
5486摇 21期 摇 摇 摇 李玲摇 等: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梯度,同时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底物,研究底物添加后盐分含量对土壤释放 CO2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
物呼吸商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明确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转化对盐分胁迫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揭示该区
盐碱化土壤有机碳的循环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1摇 材料与方法
1.1摇 供试土样
采样点位于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乡刘古良村的棉花种植区,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温为 12.3益左右,
年降水量约 600 mm,年蒸发量约为 2000 mm,土壤类型为滨海潮土。 2011年 10月采集低盐分棉花地(37毅36忆
06.8义N,117毅49忆19.8义E)的表层(0—20 cm)土样,新鲜土样除去可见动植物残体,过 2 mm孔径筛,用于测定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碳、pH,同时风干一部分用于测定土壤含盐量。 另取少量土样风干,过 0.149 mm 孔径,用于
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 土样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 17.67 g / kg、全氮为 1.07 g / kg、可溶性盐 0.10%(Na+
270.5mg / kg、Ca2+ 71. 3 mg / kg、Mg2+ 36. 2 mg / kg、Cl- 196. 5mg / kg、SO2-4 159. 9 mg / kg、NO
-
3 120. 5 mg / kg)、pH
7郾 58、田间持水量 22.9%。
1.2摇 试验设计
1.2.1摇 土壤盐分处理
设置 3个 NaCl盐分梯度:(1)对照,土壤含盐量为 0.1%(S1);(2)土壤含盐量为 0.5%(S2);(3)土壤含盐
量为 0.9%(S3)。 具体操作如下:称取 12.80 kg新鲜土样 3份,测定土壤含水量。 按照烘干样计算出含盐量为
0郾 5%所需的 NaCl,使之溶解于 170 mL蒸馏水中,均匀喷洒到土样中,即得含盐量为 0.5%的土样;含盐量为
0郾 9%的土样处理同上;对照处理(含盐量为 0郾 1%)同样喷洒 170 mL蒸馏水。 3个盐分土样于 25益、黑暗条件
下预培养 14 d。 预培养后的土壤特性见表 1。
表 1摇 土样添加盐分预培养 14 d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Table 1摇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incubated for 14 days with NaCl addition
土壤盐分 Soil salinity pH 电导率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ms / cm)
S1 7.59依0.10 a 102依8 c
S2 7.66依0.12 a 446依15 b
S3 7.61依0.10 a 847依18 a
摇 摇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差,字母不同表示各个盐分土壤间差异达到 P<0.05显著水平;S1、S2、S3分别代表 0.1%、0.5%和 0.9%的土壤盐
分含量
1.2.2摇 底物处理
底物添加为 4个处理:(1)对照(CK),不添加底物;(2)添加氮(N);(3)添加碳(C);(4)添加碳+氮(C+
N)。 分别以 NH4Cl和葡萄糖作为氮源和碳源,其添加量分别为 30 mg N / kg、750 mg C / kg。 具体操作如下:取
上述预培养后的 3个盐分土样,把每个盐分土样分成 4等份(每份土样为 3.2kg),添加不同底物。 按照不同底
物处理称取葡萄糖和 NH4Cl,每个处理中的底物溶解于蒸馏水中,均匀喷洒在土样中,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
持水量的 60%。
1.2.3摇 测定指标
(1)土壤释放 CO2鄄C
称取每个处理土样 50.00 g(鲜土重)于 50 mL 烧杯中,置于 1 L 广口瓶内,瓶底加 10 mL 蒸馏水以保持
100%空气的相对湿度,另在广口瓶内放置一个盛有 20 mL 1 mol / L NaOH溶液吸收瓶,用橡胶塞密封广口瓶,
于 25益、黑暗条件下培养 45 d。 每个处理重复 3次。 培养过程中,每 3 d称重广口瓶以定期补充损失的水分,
且每 3 d通气 15 min。 分别于 0、2、5、10、20、30、45 d取出 NaOH溶液吸收瓶,并换一个新的 NaOH 溶液吸收
瓶,测定 NaOH吸收液中 CO2鄄C含量。
(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溶解性有机碳(DOC)
648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称取每个处理土样 150.00 g(鲜土重)于 1 L广口瓶内,用封口膜封口,膜上用针扎若干小孔以保证好气
培养,于 25益、黑暗条件下培养 45 d。 每个处理重复 3 次。 培养过程中,每 3 d 称重广口瓶,以定期补充损失
的水分,且每 3 d通气 15 min。 分别于 0、2、5、10、20、30、45 d破坏性取样测定 SMBC、DOC含量。
1.4摇 分析方法
SMBC的测定采用氯仿熏蒸法:于每个培养瓶内称取相当于烘干重 25.00 g的土样,用氯仿熏蒸24 h,除去
氯仿,加入 100 mL 0.5 mol / L K2SO4 溶液振荡 30 min,过滤。 同时称取相同量土样做不熏蒸处理,浸提方法同
上。 浸提液中有机碳含量采用 TOC / TNb自动分析仪(Liquid TOC II,Elementar,德国)测定。 SMBC = 2.22 伊
(熏蒸土样浸提的有机碳鄄不熏蒸土样浸提的有机碳),式中以不熏蒸土样浸提的有机碳作为溶解性有机碳
(DOC) [11鄄12]。
NaOH吸收液中 CO2鄄C含量的测定采用滴定法:吸取 5 mL NaOH 吸收液于 100 mL 三角瓶中,然后加入
2 mL 1 mol / L BaCl2溶液及 5滴酚酞指示剂,用 0.1mol / L标准酸(HCl)滴定至红色消失,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
吸收液中 CO2鄄C含量。
土壤微生物呼吸商 qCO2 = (CO2鄄C) i / SMBC i [6,13],式中(CO2鄄C) i为第 i 天土壤释放 CO2鄄C 的速率(mg
CO2鄄C·kg
-1土壤·d-1)),SMBC i为第 i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g SMBC / kg土壤)。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14]。 全氮的测定采用干烧法,用元素分析仪( varioEL III,
Elementar,德国)测定。 土壤含盐量的测定采用质量法[14],其中 Na+、Ca2+、Mg2+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仪(AA鄄
6800,Shimadzu,日本)测定, Cl-、SO2-4 、NO
-
3 采用离子色谱仪(ICS鄄2000,Dionex,美国)。 土壤 pH值的测定:称
取相当于烘干重 10.00 g的土样,加入 25 mL蒸馏水浸提 15 min,用 pH计(Sartorious PB鄄2)测定。 土壤电导率
的测定:称取相当于烘干重 10.00 g的土样,加入 50 mL蒸馏水浸提 3 min,用电导仪(Mettler toledo)测定[14]。
田间持水量采用环刀法测定[14]。
数据为 3次重复的平均值,以烘干土壤量计。 采用 Excel 2003、Spss 12.0 进行制图与统计分析,采用
Anova法和 Univariate法进行单因素和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
2摇 结果与分析
2.1摇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变化
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以土壤释放 CO2鄄C 量来计算。 不同底物处理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均存在两个分解
阶段:培养前 10 d的快速分解阶段和接下来的慢速并趋稳定的分解阶段(图 1)。 培养 45 d 内,CK、N处理中
盐分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相同。 土壤释放 CO2鄄C 量均在 S1 盐分条件下最高,S2、S3 盐分条件下土
壤释放 CO2鄄C量较低,且差异不显著。 CK处理 45 d内 S1 盐分条件下土壤释放的 CO2鄄C 量高于 S2 和 S3 盐
分 18.3%和 23.7%。 添加 N处理 45 d 内 S1 盐分条件下土壤释放的 CO2鄄C 量高于 S2 和 S3 盐分 24.3%和
39郾 8%。 添加 C处理中,S2盐分土壤释放 CO2鄄C量最高,S1和 S3较低,且差异不显著。 45 d 内 S2 盐分条件
下土壤释放的 CO2鄄C量高于 S1和 S3盐分 6.9%和 9.8%。 添加 C+N处理,S1、S2 和 S3 盐分条件下土壤释放
CO2鄄C量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各个盐分土壤中添加底物均可以提高土壤释放 CO2鄄C 量,但不同盐分条件下土壤释
放 CO2鄄C量的增幅不同。 与 CK相比,添加 N处理整个培养期内 S1和 S2盐分条件下土壤释放 CO2鄄C的增加
幅度(61.4%—62.3%)明显高于 S3盐分条件下的增加幅度(37.4%)。 添加 C处理 S2盐分土壤释放 CO2鄄C的
增加幅度为 331.5%,明显高于其余 2个盐分土壤的增加幅度(226.3%—275.8%)。 添加 C+N 处理,S2、S3 盐
分条件下土壤释放 CO2鄄C量的增加幅度(311.1%—313.4%)明显高于 S1盐分条件下的增加幅度(243.1%)。
2.2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变化
CK处理和添加 N处理,3个盐分条件下 SMBC均在培养第 2天出现最低值,此后出现升高趋势。 培养结
束时,CK处理 SMBC含量高于初始值 37.5%—52.3%,添加 N处理 SMBC含量高于初始值 44.4%—46.3%。 而
添加 C及 C+N处理,3个盐分条件下 SMBC均在培养 2 d 时迅速升高,且在培养第 10—20 天达到最大值,培
7486摇 21期 摇 摇 摇 李玲摇 等: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图 1摇 不同处理下土壤释放 CO2的动态变化
Fig.1摇 Dynamic Changes of CO2 emission from soil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差,图中短竖线(I)表示不同盐分土壤在 P<0.05水平上的 LSD值; S1、S2、S3分别代表 0.1%、0.5%和 0.9%的土
壤盐分含量,CK、C、N和 C+N分别代表不添加底物、添加碳、添加氮和添加碳+氮处理
养结束时 3个盐分条件下 SMBC含量均高于初始值,增加幅度达 78.5%—121.1%(图 2)。
图 2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Fig.2摇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由 45 d培养期内 SMBC的平均值来看,CK处理 S1和 S2盐分条件下 SMBC的均值较高,且差异不显著,
但两个盐分条件下 SMBC明显高于 S3(P<0.05)。 添加 N处理,S1盐分条件下 SMBC最高,与 S2 相比差异不
显著,但明显高于 S3。 与 CK相比,添加 N处理 S1 盐分条件 SMBC 略有增加,增幅为 6.6%,而 S2、S3 盐分条
件下 SMBC均值与 CK处理相比基本一致。 添加 C及 C+N处理,S1 和 S2 盐分条件下 SMBC 均值较高,且差
异不显著,但两个盐分条件下 SMBC明显高于 S3(P<0.05)。 与 CK 相比,添加 C 处理 S1、S2 和 S3 盐分条件
848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下 SMBC的增加幅度为 80.5%、80.4%和 68.9%,添加 C+N处理 S1、S2和 S3盐分条件下 SMBC 的增加幅度为
58.7%%、58.0%和 49.7%。
2.3摇 土壤微生物呼吸商(qCO2)的变化
整个培养期内,不同处理值均表现为培养前 2 d最高,此后开始降低并趋于稳定(图 3),这与土壤有机碳
的分解动态表现一致(图 1)。 不同底物处理,qCO2均在 S1 盐分条件下较高,随着盐分的增加 qCO2出现降低
趋势。 CK和添加 N处理,在培养的前 2 d内 S1盐分条件下 qCO2明显高于 S2和 S3,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其差异逐渐变小。 添加 C及 C+N处理,在培养最初的 2 d 内,S1 和 S2 盐分条件下 qCO2值较高,但 2 d 后 S3
盐分条件下 qCO2值明显高于其余盐分处理。 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添加底物后可明显提高 qCO2值。 整
个培养期内与不添加底物相比,添加 N、C 及 C+N 后,不同盐分条件下 qCO2的增加幅度分别为 24.6%—
43郾 1%、164.6%—263.7%及 248.5%—312.4%。
图 3摇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呼吸商的动态变化
Fig.3摇 Dynamic changes of metabolic quotient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2.4摇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变化
整个培养期内,盐分含量对土壤 DOC的影响相对较小(图 4)。 CK 及添加 N 处理,3 个盐分条件下土壤
DOC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 3个盐分土壤 DOC差异不显著。 添加 C及 C+N处理,培养 2 d 后土壤 DOC 含
量迅速增加,且 S3盐分条件下土壤 DOC的增加幅度(433.3%及 90.1%)明显大于 S1和 S2盐分条件下的增加
幅度(34.1%—190.5%及 22.1%—33.5%)。 此后,S1、S2和 S3盐分条件下土壤 DOC 含量差异变小,且在培养
结束时均低于初始值。
3摇 讨论
盐分含量影响土壤释放 CO2量,但不同底物处理下盐分含量对 CO2释放量的影响不同。 不添加底物和只
添加氮处理,土壤释放 CO2量均在低盐分条件下较高,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壤释放 CO2量出现降低趋势,这与
Elgharably等在无外源底物添加处理中的研究结果一致[15]。 而 Beltr佗n鄄Hern佗ndez等研究发现,不添加底物处
理高盐分条件下土壤释放 CO2量是低盐分条件下的 1.6—2.7 倍[16],这可能是因为其高盐土壤有机碳含量
(26.8—30.3g / kg)明显高于本研究中的土壤。 添加碳后本研究 0.5%盐分土壤释放 CO2量最高,添加碳+氮后
3个盐分土壤释放 CO2量无明显差异。 说明在碳源输入条件下,增加一定量的土壤盐分可能产生正激发作
用,从而引起土壤释放 CO2量的增加[17]。 有研究者在土壤中添加葡萄糖,同样发现较高的盐分含量并没有抑
9486摇 21期 摇 摇 摇 李玲摇 等: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图 4摇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Fig.4摇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制土壤释放 CO2量,且高盐土壤释放 CO2是低盐土壤的 2 倍多[18]。 这主要是因为葡萄糖是活性较高的碳源,
其加入到土壤后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及其周转速率,进而使土壤微生物对 CO2释放的贡献率远远掩盖了盐分
对土壤 CO2释放的影响。 而在土壤中添加植物残体+氮后,土壤释放 CO2量仍以低盐分条件下最高[12],这是
因为植物残体木质素含量较高、碳源有效性较低,土壤盐分含量仍是影响 CO2释放的因子之一。 本研究还表
明不添加底物及只添加氮条件下,高盐和低盐土壤释放 CO2量的差异较大,而添加碳及碳+氮后差异较小。 同
时,与不添加底物相比,添加氮处理低盐分(0.1%)土壤释放 CO2量的增加幅度高于较高盐分(0.5%、0.9%)土
壤,而添加碳及碳+氮后,0.1%盐分土壤土壤释放 CO2量的增加幅度并不是最高的。 说明在无碳源而只有氮
源输入的条件下,土壤盐分是影响土壤释放 CO2的重要限制因子。 添加碳源后盐分对土壤释放 CO2的影响
减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在低盐分条件下最高,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出现降低趋势。
说明增加土壤盐分含量可明显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引起微生物数量的降低[7,15]。 但 Vanessa 等采用
盐溶液对土壤进行淋洗表明,高盐溶液淋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高于低盐[6],并且证实较高的盐分通
过破坏土壤团聚体等过程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且有机碳有效性的增加弥补了盐分对土壤微生物的抑
制,从而使高盐分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较高。 但本研究中所设置的土壤盐分(0.5%和 0.9%)较高,且盐
分完全与土壤混合,从而可能导致盐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抑制作用较强。 不添加底物和只添加氮处理,3 个
盐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培养第 2 天均出现最低值,而添加碳及碳+氮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迅速增加,
这可能是在底物添加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扰动,加速土壤活性碳的释放,从而导致无碳源添加的土壤随着土壤
自身活性碳源量的减少,引起土壤微生物的能量供应减少,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使培养第 2 天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较低,但两天后随着微生物对外源底物的慢慢适应与同化,微生物数量得到缓慢增加。
而添加碳源后,由于葡萄糖本身是微生物易于利用的有机碳,因此微生物能快速吸收利用此碳源,从而使土壤
微生物的数量增加。 与不添加底物相比,添加氮源后 3个盐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变化较小,说明单施
氮源并不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而添加碳及碳氮共同施用条件下可提高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尽管髙盐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
土壤微生物呼吸商是指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呼吸速率,用于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
058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物呼吸商高,一方面说明微生物呼吸消耗的碳量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说明外界环境条件使微生物产生胁迫,可
导致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发生变化,使微生物的活性升高而不稳定[19]。 本研究不同盐分与底物处理中,培养前
2 d土壤微生物呼吸商是最高的,说明培养前 2 d微生物对土壤中的碳源消耗较高,这与此时土壤释放 CO2的
速率较高一致(图 1)。 次后,土壤微生物呼吸商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说明微生物对土壤中的碳源消耗较
慢[17]。 另外,不同底物处理中,低盐分(0.1%)土壤微生物呼吸商最高,而高盐分土壤较低,也说明盐分含量
是抑制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子之一。 尽管添加碳及碳+氮处理,在培养第 5 天时高盐分土壤微生物呼吸商仍
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盐分含量使微生物产生胁迫,导致微生物在短时间内活性升高[19]。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是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指标[20鄄21]。 不添加底物和只添
加氮处理,各盐分间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盐分含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小,
同时也证实单施氮肥并不能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21鄄22]。 但添加碳及碳+氮后,由于葡萄糖本身就是溶
解性有机碳,因此短时间内引起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但较高盐分土壤(0.5%、0.9%)增加的幅度较
大,说明短时间内高盐分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由图 1、图 3 可明显看出培养的前
2 d,高盐分土壤(0.9%)释放 CO2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商均较低,这也更好地证实了上述观点。
4摇 结论
(1)在无碳源输入的条件下,增加土壤含盐量可明显降低土壤释放 CO2量。 添加碳源后,增加土壤含盐
量对土壤释放 CO2量的影响变小。 说明在无碳源输入条件下,土壤盐分是影响土壤释放 CO2的重要限制
因子。
(2)土壤含盐量(<0.5%)较低时,盐分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小,增加土壤含盐量(0.9%)
可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且在无碳源输入条件下,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降
低幅度较小;添加碳源后,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降低幅度变大。
(3)较高的盐分含量可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呼吸商,但添加碳源后短时间内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呼
吸商。
(4)盐分含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尽管添加碳源后短时间内可明显提高较高盐分土壤溶解
性有机碳。 说明微生物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较快,较高盐分(含盐量>0.5%)可明显降低土壤微对外源碳的利
用率。
致谢:感谢薛同同、王军才、刘庆在样品测定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References:
[ 1 ]摇 Yang J S.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geochemical study of soil salinity. Soil, 1991, 23(4): 206鄄209, 173.
[ 2 ] 摇 Farshid N, Ahmad R S. A kinetic approach to evaluate salinity effects on carbon mineralization in a plant residue鄄amended soi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2006, 7(10): 788鄄793.
[ 3 ] 摇 Pathak H, Rao L N. Carbon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from added organic matter in saline and alkali soil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8,
30: 695鄄702.
[ 4 ] 摇 Rasul G, Appuhn A, M俟ller T, Georg Joergensen R. Salinity鄄induced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use of sugarcane filter cake added to soil. Applied
Soil Ecology, 2006, 31: 1鄄10.
[ 5 ] 摇 Xie J,Li Y, Zhai C, Li C, Lan Z. CO2 absorption by alkaline soil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9,
56: 953鄄961.
[ 6 ] 摇 Vanessa N L W, Ram C D,Richard S B G. Salinity and sodicity effects on respirati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of soil.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医,
2008, 44: 943鄄953.
[ 7 ] 摇 Tripathi S, Kumari S, Chakraborty A, Gupta A, Chakrabarti K, Bandyapadhyay B K. Microbial biomass and its activities in salt鄄affected coastal
soil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6, 42: 273鄄277.
[ 8 ] 摇 Guan Y X, Liu G H, Liu Q S, Ye Q H. The study of salt鄄affected soils in the Yellow Rriver Delt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1, 5(1): 46鄄53.
[ 9 ] 摇 Liu Q S, Liu G H, Xue K,Song H W. Element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alinization of geomorpholoty units with different scales in the
1586摇 21期 摇 摇 摇 李玲摇 等:盐分和底物对黄河三角洲区土壤有机碳分解与转化的影响 摇
http: / / www.ecologica.cn
neoteric and moder Yellow River Delta.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6, 22(11):353鄄359.
[10] 摇 Xia J B, Xu J W, Li C R, Liu J T, Wang Y H, Lu Z H. Effect of different road protection forests on soil improment in saline land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1, 25(6): 72鄄75.
[11] 摇 Lou Y, Li Z, Zhang T, Zhang T, Liang Y. CO2 emissions from subtropical arable soils of China.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1835鄄1842.
[12] 摇 Li L, Zhu H H, Su Y R, Xiao H A, Huang D Y, Wu J S. Effects of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in situ and ex situ on soil organic C and active organic
C in agricultral soils in red soil hilly region.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9, 42(3):926鄄933.
[13] 摇 Li G T, Zhang B G, Li B G. Effect of straw pretreatment on soil micribial biomass and respiration activity.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3, 14(12): 2225鄄2228.
[14] 摇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ze ( In Chinese ) .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Press, 1978.
[15] 摇 Elgharably A, Marschner P. Microbial activity and biomass and N and P availability in a saline sandy loam amended with inorganic N and lupin
residu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11, 47: 310鄄315.
[16] 摇 Beltr佗n鄄Hern佗ndez R L,Coss鄄Mu觡oz E, Luna鄄Guido M L, Mercado鄄Garc侏a F, Siebe C, Dendooven L.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alkaline
saline soil of former lake Texcoco (Mexico) as affected by application of sewage sludge.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9, 50: 601鄄608.
[17] 摇 Li X G, Shi X M, Wang D J, Zhou W. Effect of alkalized magnesic salinity on soil respiration changes with substrate availability and incubation
time.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12, 48: 597鄄602.
[18] 摇 Dendooven L, Alc佗ntare鄄Hern佗ndez R J, Valenzuela鄄Encinas C, Valenzuela鄄Encinas C, Luna鄄Guido M, Ferez鄄Guevara F, Marsh R. Dynamic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an extreme alkaline saline soil: A review.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10, 42: 865鄄877.
[19] 摇 Chen W W, Li Y M, Guo P.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hemical forms of heavy metals and the microbial biomass, microbial quotient, metabolic
quotient of soils in Changchun City. 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42(4): 144鄄149.
[20] 摇 Wang C, Butterbach鄄Bahl K, Han Y, Wang Q, Zhang L. The effect of biomass removal and N additions on microbial N transformations and biomass
at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an old鄄field ecosystem in northern China. Plant and Soil, 2011, 340: 397鄄411.
[21] 摇 Li L, Qiu S J, Liu J T, Liu Q, Lu Z H. Roles of soil dissoved organic carbon cycling of terrrestrial ecosystems: A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2, 23(5): 1407鄄1414.
[22] 摇 Adams A B, Harrison R B, Sletten R S, Strahm B D, Turnblom E C, Jensen C M. Nitrogen鄄fertilization impacts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flux in
managed coastal Douglas鄄fir stand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 220: 313鄄325.
参考文献:
[ 1 ]摇 杨劲松. 土壤盐渍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土壤, 1991, 23(4): 206鄄209, 173.
[ 8 ] 摇 关元秀, 刘高焕, 刘庆生, 叶庆华.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遥感调查研究. 遥感学报, 2001, 5(1): 46鄄53.
[ 9 ] 摇 刘庆生, 刘高焕,薛凯,宋红伟. 近代及现代黄河三角洲不同尺度地貌单元土壤盐渍化特征浅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11):353鄄359.
[10] 摇 夏江宝, 许景伟, 李传荣, 刘京涛, 王月海, 陆兆华.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6):
72鄄75.
[12] 摇 李玲, 朱捍华, 苏以荣, 肖和艾, 黄道友, 吴金水. 稻草还田和易地还土对红壤丘陵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
学, 2009, 42(3):926鄄933.
[13] 摇 李贵桐, 张宝贵, 李保国. 秸秆预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2): 2225鄄2228.
[14] 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 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 1978.
[19] 摇 陈薇薇, 李悦铭, 郭平. 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和代谢商之间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2010, 42(4): 144鄄149.
[21] 摇 李玲, 仇少君, 刘京涛, 刘庆, 陆兆华.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5): 1407鄄1414.
2586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33卷摇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灾燥造援猿猿袁晕燥援圆员 晕燥增援袁圆园员猿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冤
悦韵晕栽耘晕栽杂
云则燥灶贼蚤藻则泽 葬灶凿 悦燥皂责则藻澡藻灶泽蚤增藻 砸藻增蚤藻憎
郧则燥泽泽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责则燥凿怎糟贼院 贼澡藻燥则赠 枣则葬皂藻憎燥则噪 葬灶凿 糟葬泽藻 泽贼怎凿赠 韵哉再粤晕郧 在澡蚤赠怎灶袁在匀哉 悦澡怎灶择怎葬灶袁再粤晕郧 郧怎葬灶早遭蚤灶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源苑冤噎噎噎
粤凿增葬灶糟藻泽 蚤灶 蚤皂责葬糟贼泽 燥枣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 燥灶 蚤灶枣藻糟贼蚤燥怎泽 凿蚤泽藻葬泽藻泽 燥怎贼遭则藻葬噪 蕴陨 郧怎燥凿燥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允怎灶澡怎葬袁允陨粤韵 郧藻灶早躁怎灶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远圆冤噎噎
耘糟燥造燥早赠 燥枣 葬藻则燥遭蚤糟 皂藻贼澡葬灶藻 燥曾蚤凿蚤扎蚤灶早 遭葬糟贼藻则蚤葬 渊皂藻贼澡葬灶燥贼则燥责澡泽冤 再哉晕 允怎葬灶造蚤袁宰粤晕郧 再葬灶枣藻灶袁 在匀粤晕郧 匀燥灶早曾怎灶 渊远苑苑源冤噎噎噎噎噎
晕蚤贼则燥早藻灶 凿藻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葬灶凿 蕴藻赠皂怎泽 糟澡蚤灶藻灶泽蚤泽 造藻葬枣 糟澡造燥则燥责澡赠造造 糟燥灶贼藻灶贼 蚤灶 陨灶灶藻则 酝燥灶早燥造蚤葬灶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在匀粤晕郧 再怎灶澡葬蚤袁 匀耘 晕蚤葬灶责藻灶早袁 在匀粤晕郧 郧怎葬灶早皂蚤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苑愿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宰燥则造凿憎蚤凿藻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葬灶凿 皂怎造贼蚤增葬则蚤葬贼藻 泽蚤皂蚤造葬则蚤贼赠 糟造怎泽贼藻则蚤灶早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泽责蚤凿藻则泽
杂匀耘晕 载蚤葬燥糟澡藻灶早袁在匀粤晕郧 月葬燥泽澡蚤袁 在匀粤晕郧 云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苑怨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蚤灶枣造怎藻灶糟藻 燥枣 憎蚤灶凿 凿蚤则藻糟贼蚤燥灶 燥灶 责燥造造藻灶鄄皂藻凿蚤葬贼藻凿 早藻灶藻 枣造燥憎 蚤灶 贼则葬灶泽早藻灶蚤糟 蚤灶泽藻糟贼鄄则藻泽蚤泽贼葬灶贼 糟燥贼贼燥灶
在匀哉 允蚤葬造蚤灶袁 匀耘 允怎葬灶袁 晕陨哉 允蚤葬灶择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园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粤怎贼藻糟燥造燥早赠 驭 云怎灶凿葬皂藻灶贼葬造泽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遭藻灶贼澡蚤糟 凿蚤葬贼燥皂泽袁 责则燥贼燥扎燥葬 葬灶凿 皂藻蚤燥遭藻灶贼澡燥泽 蚤灶 贼澡藻 泽藻凿蚤皂藻灶贼泽 燥枣 贼澡藻 悦澡葬灶早躁蚤葬灶早 耘泽贼怎葬则赠 葬灶凿 耘葬泽贼 悦澡蚤灶葬
杂藻葬 蚤灶 泽责则蚤灶早 酝耘晕郧 在澡葬燥糟怎蚤袁 载哉 运怎蚤凿燥灶早 渊远愿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酝葬糟则燥遭藻灶贼澡蚤糟 枣怎灶糟贼蚤燥灶葬造 早则燥怎责泽 葬贼 贼澡藻 则藻糟造葬皂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灶葬贼怎则葬造 贼蚤凿葬造 枣造葬贼泽 燥枣 匀藻灶早泽澡葬 耘葬泽贼 杂澡燥葬造袁 贼澡藻 耘泽贼怎葬则赠 燥枣 悦澡葬灶早躁蚤葬灶早 砸蚤增藻则
蕴灾 宰藻蚤憎藻蚤袁 酝粤 悦澡葬灶早忆葬灶袁 再哉 允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圆缘冤
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灶则蚤糟澡皂藻灶贼 葬灶凿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蚤泽噪 燥枣 澡藻葬增赠 皂藻贼葬造 蚤灶 泽燥蚤造泽 葬灶凿 凿燥皂蚤灶葬灶贼 责造葬灶贼泽 蚤灶 贼澡藻 则蚤责葬则蚤葬灶 燥枣 贼澡藻 云藻灶早澡藻 砸蚤增藻则
再粤晕郧 再葬灶早袁 在匀韵哉 在澡藻灶早糟澡葬燥袁 宰粤晕郧 匀怎葬灶澡怎葬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猿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泽葬造蚤灶蚤贼赠 葬灶凿 藻曾燥早藻灶燥怎泽 泽怎遭泽贼则葬贼藻泽 燥灶 贼澡藻 凿藻糟燥皂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葬灶凿 贼则葬灶泽枣燥则皂葬贼蚤燥灶 燥枣 泽燥蚤造 燥则早葬灶蚤糟 糟葬则遭燥灶 蚤灶 贼澡藻 再藻造造燥憎 砸蚤增藻则
阅藻造贼葬 蕴陨 蕴蚤灶早袁 匝陨哉 杂澡葬燥躁怎灶袁 栽粤晕 云藻蚤枣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源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泽澡燥则贼鄄贼藻则皂 凿葬则噪 糟澡蚤造造蚤灶早 燥灶 造藻葬增藻泽 糟葬则遭燥灶 葬灶凿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皂藻贼葬遭燥造蚤泽皂 葬灶凿 蚤灶增燥造增藻凿 葬糟贼蚤增蚤贼蚤藻泽 燥枣 藻灶扎赠皂藻泽 蚤灶 皂葬灶早则燥增藻 运葬灶凿藻造蚤葬
燥遭燥增葬贼葬 泽藻藻凿造蚤灶早 在匀耘晕郧 悦澡怎灶枣葬灶早袁 蕴陨哉 宰藻蚤糟澡藻灶早袁 悦匀耘晕 杂澡葬燥遭燥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缘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则藻造蚤皂蚤灶葬则赠 藻增葬造怎葬贼蚤燥灶 燥灶 贼燥造藻则葬灶糟藻 贼燥 责澡燥泽责澡燥则燥怎泽 凿藻枣蚤糟蚤藻灶糟赠 燥枣 猿圆 糟怎造贼蚤增葬则泽 燥枣 糟怎贼 糟澡则赠泽葬灶贼澡藻皂怎皂
蕴陨哉 孕藻灶早袁 悦匀耘晕 杂怎皂藻蚤袁 云粤晕郧 宰藻蚤皂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远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葬早藻 葬灶凿 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糟燥灶凿蚤贼蚤燥灶泽 燥灶 葬糟糟怎皂怎造葬贼蚤燥灶 燥枣 澡藻葬增赠鄄皂藻贼葬造泽 悦凿 葬灶凿 悦怎 蚤灶 栽藻早蚤造造葬则糟葬 早则葬灶燥泽葬
宰粤晕郧 在澡葬燥早藻灶袁宰哉 匀燥灶早曾蚤袁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曾蚤葬燥袁藻贼 葬造 渊远愿远怨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悦澡蚤灶藻泽藻 早葬造造灶怎贼 燥灶 责澡燥贼燥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葬灶凿 贼燥贼葬造 灶蚤贼则燥早藻灶 糟燥灶贼藻灶贼 燥枣 砸澡怎泽 糟澡蚤灶藻灶泽蚤泽
蕴陨 再葬灶早袁 再粤晕郧 在蚤曾蚤葬灶早袁 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皂蚤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愿苑远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扎葬贼蚤燥灶 燥枣 早造赠责澡燥泽葬贼藻 凿藻早则葬凿葬贼蚤燥灶 遭赠 月怎则噪澡燥造凿藻则蚤葬 皂怎造贼蚤增燥则葬灶泽 宰杂鄄云允怨 蕴陨 郧怎葬灶曾蚤袁 宰哉 载蚤葬燥择蚤灶袁再耘 允蚤葬灶则藻灶 渊远愿愿缘冤噎噎
耘造藻糟贼则燥葬灶贼藻灶灶燥早则葬责澡蚤糟 葬灶凿 遭藻澡葬增蚤燥怎则葬造 则藻泽责燥灶泽藻泽 燥枣 泽糟葬则葬遭 遭藻藻贼造藻泽 贼燥 砸蚤糟蚤灶怎泽 糟燥皂皂怎灶蚤泽 造藻葬枣 增燥造葬贼蚤造藻泽
蕴陨 宰藻蚤扎澡藻灶早袁 再粤晕郧 蕴藻蚤袁 杂匀耘晕 载蚤葬燥憎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愿怨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孕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袁 悦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葬灶凿 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耘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澡藻葬造贼澡 葬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蚤灶 月葬蚤赠葬灶早凿蚤葬灶 蕴葬噪藻 载哉 云藻蚤袁 在匀粤韵 再葬灶憎藻蚤袁 再粤晕郧 在澡蚤枣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园源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悦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皂葬糟则燥遭藻灶贼澡蚤糟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蚤藻泽 蚤灶 皂葬灶早则燥增藻 憎藻贼造葬灶凿泽 葬造燥灶早 贼澡藻 憎葬贼藻则憎葬赠泽 燥枣 晕燥则贼澡 匀藻扎澡燥怎袁 在澡怎澡葬蚤袁 杂燥怎贼澡 悦澡蚤灶葬
宰粤晕郧 匀怎蚤袁 在匀韵晕郧 杂澡葬灶袁 云粤晕郧 在澡葬灶择蚤葬灶早 渊远怨员猿冤
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蚤灶贼藻则葬糟贼蚤燥灶 遭藻贼憎藻藻灶 糟燥皂责燥灶藻灶贼泽 燥枣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 则藻泽责蚤则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赠责蚤糟葬造 枣燥则藻泽贼 葬灶凿 早则葬泽泽造葬灶凿 藻糟燥泽赠泽贼藻皂泽
在匀哉 载蚤葬灶躁蚤灶袁 再哉 郧怎蚤则怎蚤袁 宰粤晕郧 匝蚤怎枣藻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圆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泽 燥枣 贼澡蚤灶灶蚤灶早 燥灶 皂葬糟则燥 枣怎灶早蚤 葬灶凿 贼澡藻蚤则 则藻造葬贼蚤燥灶泽澡蚤责 憎蚤贼澡 造蚤贼贼藻则 凿藻糟燥皂责燥泽蚤贼蚤燥灶 蚤灶 孕蚤灶怎泽 贼葬遭怎造葬藻枣燥则皂蚤泽 责造葬灶贼葬贼蚤燥灶泽
悦匀耘晕 载蚤葬燥袁 月粤陨 杂澡怎造葬灶袁 蕴陨哉 再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猿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月藻贼葬 凿蚤增藻则泽蚤贼赠 燥枣 责造葬灶贼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蚤藻泽 蚤灶 月葬蚤泽澡葬灶扎怎 晕葬贼怎则藻 砸藻泽藻则增藻 栽粤晕 杂澡葬灶泽澡葬灶袁 再耘 在澡藻灶造蚤灶袁 再哉粤晕 蕴蚤怎遭蚤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源源冤噎噎噎噎
耘枣枣藻糟贼 燥枣 韵曾赠贼藻贼则葬藻赠藻造蚤灶藻 渊韵栽悦冤 燥灶 贼澡藻 葬糟贼蚤增蚤贼蚤藻泽 燥枣 藻灶扎赠皂藻 葬灶凿 皂蚤糟则燥遭蚤葬造 糟燥皂皂怎灶蚤贼赠 皂藻贼葬遭燥造蚤糟 责则燥枣蚤造藻泽 蚤灶 糟燥皂责燥泽贼蚤灶早
悦匀耘晕 在澡蚤曾怎藻袁 郧哉 允蚤藻袁 郧粤韵 匀怎葬袁 藻贼 葬造 渊远怨缘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蕴葬灶凿泽糟葬责藻袁 砸藻早蚤燥灶葬造 葬灶凿 郧造燥遭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灾葬则蚤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造藻葬枣 葬灶葬贼燥皂赠 燥枣 蕴葬则蚤曾 早皂藻造蚤灶蚤蚤 则藻枣造藻糟贼 葬凿葬责贼葬贼蚤燥灶 燥枣 蚤贼泽 责澡燥贼燥泽赠灶贼澡藻贼蚤糟 糟葬责葬糟蚤贼赠 贼燥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泽
允陨 在蚤躁蚤灶早袁 匝哉粤晕 载蚤葬灶噪怎蚤袁 宰粤晕郧 悦澡怎葬灶噪怎葬灶 渊远怨远苑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栽澡藻 泽贼怎凿赠蚤灶早 燥枣 噪藻赠 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枣葬糟贼燥则泽 葬灶凿 贼澡则藻泽澡燥造凿 燥枣 造葬灶凿泽糟葬责藻 藻增燥造怎贼蚤燥灶 蚤灶 再葬灶糟澡藻灶早 悦燥葬泽贼葬造 憎藻贼造葬灶凿
在匀粤晕郧 匀怎葬遭蚤灶早袁 蕴陨哉 匀燥灶早赠怎袁 蕴陨 再怎枣藻灶早袁藻贼 葬造 渊远怨苑缘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耘糟燥鄄责澡赠泽蚤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则藻泽责燥灶泽藻 燥枣 孕澡则葬早皂蚤贼藻泽 糟燥皂皂怎灶蚤泽 贼燥 憎葬贼藻则 贼葬遭造藻 糟澡葬灶早藻泽 蚤灶 贼澡藻 匀燥则择蚤灶 杂葬灶凿 蕴葬灶凿
酝粤 再怎灶澡怎葬袁在匀粤晕郧 栽燥灶早澡怎蚤袁 蕴陨哉 载蚤灶责蚤灶早 渊远怨愿源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陨皂责则燥增藻皂藻灶贼 燥枣 泽灶燥憎皂藻造贼 蚤皂责造藻皂藻灶贼葬贼蚤燥灶 蚤灶 贼澡藻 杂宰粤栽 澡赠凿则燥造燥早蚤糟 皂燥凿藻造 再哉 宰藻灶躁怎灶袁晕粤晕 在澡怎燥贼燥灶早袁在匀粤韵 再葬灶遭燥袁藻贼 葬造 渊远怨怨圆冤噎
砸藻泽责燥灶泽藻泽 燥枣 造葬噪藻 枣造怎糟贼怎葬贼蚤燥灶 贼燥 糟造蚤皂葬贼藻 糟澡葬灶早藻 蚤灶 匀燥则择蚤灶 杂葬灶凿赠 蕴葬灶凿
悦匀粤晕郧 载怎藻造蚤袁 在匀粤韵 载怎藻赠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宰藻蚤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园圆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宰葬贼藻则 藻糟燥造燥早赠 葬灶凿 枣则葬糟贼葬造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泽燥蚤造 责葬则贼蚤糟造藻 泽蚤扎藻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燥枣 贼澡则藻藻 贼赠责蚤糟葬造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泽 蚤灶 杂澡藻造造 陨泽造葬灶凿
载陨粤 允蚤葬灶早遭葬燥袁 在匀粤晕郧 杂澡怎赠燥灶早袁 宰粤晕郧 砸燥灶早则燥灶早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员猿冤
噎噎噎噎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杂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凿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蚤燥灶 燥枣 藻责蚤造蚤贼澡蚤糟 葬造早葬造 糟澡造燥则燥责澡赠造造 葬 蚤灶 则藻造葬贼蚤燥灶 贼燥 贼澡藻 责澡赠泽蚤糟燥鄄糟澡藻皂蚤糟葬造 枣葬糟贼燥则泽 燥枣 郧怎枣怎 砸蚤增藻则 蚤灶 栽澡则藻藻 郧燥则鄄
早藻泽 砸藻泽藻则增燥蚤则 宰哉 杂澡怎赠怎葬灶袁 郧耘 允蚤憎藻灶袁 酝陨粤韵 宰藻灶躁蚤藻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圆猿冤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砸藻泽燥怎则糟藻 葬灶凿 陨灶凿怎泽贼则蚤葬造 耘糟燥造燥早赠
郧则葬责澡蚤糟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泽责葬贼蚤燥鄄贼藻皂责燥则葬造 藻枣枣藻糟贼 枣燥则 增藻早藻贼葬贼蚤燥灶 凿蚤泽贼怎则遭葬灶糟藻 糟葬怎泽藻凿 遭赠 糟燥葬造 皂蚤灶蚤灶早院 葬 糟葬泽藻 燥枣 阅葬贼燥灶早 悦燥葬造 酝蚤灶藻 粤则藻葬
匀哉粤晕郧 再蚤袁 宰粤晕郧 再怎灶躁蚤葬袁 蕴陨 载蚤葬燥泽澡怎灶袁 藻贼 葬造 渊苑园猿缘冤
噎噎噎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远源园苑 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猿猿卷摇
叶生态学报曳圆园员源年征订启事
叶生态学报曳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袁中国生态学学会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学
高级专业学术期刊袁创刊于 员怨愿员年袁报道生态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遥 坚持野百花齐放袁百家
争鸣冶的方针袁依靠和团结广大生态学科研工作者袁探索生态学奥秘袁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搭建交流平台袁
促进生态学研究深入发展袁为我国培养和造就生态学科研人才和知识创新服务尧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遥
叶生态学报曳主要报道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遥 特别欢
迎能反映现代生态学发展方向的优秀综述性文章曰研究简报曰生态学新理论尧新方法尧新技术介绍曰新书评价和
学术尧科研动态及开放实验室介绍等遥
叶生态学报曳为半月刊袁大 员远开本袁圆愿园页袁国内定价 怨园元 辕册袁全年定价 圆员远园元遥
国内邮发代号院愿圆鄄苑袁国外邮发代号院酝远苑园
标准刊号院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摇 摇 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袁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购买遥 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尧科研单位尧高等院校尧图书
馆等订阅遥
通讯地址院 员园园园愿缘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摇 电摇 摇 话院 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曰 远圆愿源猿猿远圆
耘鄄皂葬蚤造院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摇 网摇 摇 址院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本期责任副主编摇 余新晓摇 摇 摇 编辑部主任摇 孔红梅摇 摇 摇 执行编辑摇 刘天星摇 段摇 靖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渊杂匀耘晕郧栽粤陨摇 载哉耘月粤韵冤渊半月刊摇 员怨愿员年 猿月创刊冤
第 猿猿卷摇 第 圆员期摇 渊圆园员猿年 员员月冤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摇渊杂藻皂蚤皂燥灶贼澡造赠袁杂贼葬则贼藻凿 蚤灶 员怨愿员冤摇灾燥造郾 猿猿摇 晕燥郾 圆员 渊晕燥增藻皂遭藻则袁 圆园员猿冤
编摇 摇 辑摇 叶生态学报曳编辑部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主摇 摇 编摇 王如松
主摇 摇 管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摇 摇 办摇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院北京海淀区双清路 员愿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愿缘
出摇 摇 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地址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印摇 摇 刷摇 北京北林印刷厂
发 行摇
地址院东黄城根北街 员远号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苑员苑
电话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订摇 摇 购摇 全国各地邮局
国外发行摇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院北京 猿怨怨信箱
邮政编码院员园园园源源
广告经营
许 可 证摇 京海工商广字第 愿园员猿号
耘凿蚤贼藻凿 遭赠摇 耘凿蚤贼燥则蚤葬造 遭燥葬则凿 燥枣
粤悦栽粤 耘悦韵蕴韵郧陨悦粤 杂陨晕陨悦粤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圆怨源员园怨怨
憎憎憎援藻糟燥造燥早蚤糟葬援糟灶
泽澡藻灶早贼葬蚤曾怎藻遭葬燥岳 则糟藻藻泽援葬糟援糟灶
耘凿蚤贼燥则鄄蚤灶鄄糟澡蚤藻枣摇 宰粤晕郧 砸怎泽燥灶早
杂怎责藻则增蚤泽藻凿 遭赠摇 悦澡蚤灶葬 粤泽泽燥糟蚤葬贼蚤燥灶 枣燥则 杂糟蚤藻灶糟藻 葬灶凿 栽藻糟澡灶燥造燥早赠
杂责燥灶泽燥则藻凿 遭赠摇 耘糟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杂燥糟蚤藻贼赠 燥枣 悦澡蚤灶葬
砸藻泽藻葬则糟澡 悦藻灶贼藻则 枣燥则 耘糟燥鄄藻灶增蚤则燥灶皂藻灶贼葬造 杂糟蚤藻灶糟藻泽袁 悦粤杂
粤凿凿院员愿袁杂澡怎葬灶早择蚤灶早 杂贼则藻藻贼袁匀葬蚤凿蚤葬灶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缘袁悦澡蚤灶葬
孕怎遭造蚤泽澡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摇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孕则蚤灶贼藻凿 遭赠摇 月藻蚤躁蚤灶早 月藻蚤 蕴蚤灶 孕则蚤灶贼蚤灶早 匀燥怎泽藻袁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愿猿袁悦澡蚤灶葬
阅蚤泽贼则蚤遭怎贼藻凿 遭赠摇 杂糟蚤藻灶糟藻 孕则藻泽泽
粤凿凿院员远 阅燥灶早澡怎葬灶早糟澡藻灶早早藻灶 晕燥则贼澡
杂贼则藻藻贼袁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苑员苑袁悦澡蚤灶葬
栽藻造院渊园员园冤远源园猿源缘远猿
耘鄄皂葬蚤造院躁燥怎则灶葬造岳 糟泽责早援灶藻贼
阅燥皂藻泽贼蚤糟 摇 摇 粤造造 蕴燥糟葬造 孕燥泽贼 韵枣枣蚤糟藻泽 蚤灶 悦澡蚤灶葬
云燥则藻蚤早灶 摇 摇 悦澡蚤灶葬 陨灶贼藻则灶葬贼蚤燥灶葬造 月燥燥噪 栽则葬凿蚤灶早
悦燥则责燥则葬贼蚤燥灶
粤凿凿院孕援韵援月燥曾 猿怨怨 月藻蚤躁蚤灶早 员园园园源源袁悦澡蚤灶葬
摇 陨杂杂晕 员园园园鄄园怨猿猿悦晕 员员鄄圆园猿员 辕 匝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 愿圆鄄苑 国外发行代号 酝远苑园 定价 怨园郾 园园元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