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核 农 学 报 2010,24(3):532 ~ 536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0-8551(2010)03-0532-05
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高频增殖的优化
洪森荣 尹明华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摘 要: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和
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增
殖的最佳培养基为 MS + KT 2. 0mg /L + 6-BA 2. 0mg /L + NAA 0. 1mg /L,最佳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 40
和 7. 5g /L,最佳 pH 值 6、培养温度 25℃,培养条件为光培养。证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香果树
带芽茎段不定芽的高频增殖,为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简单 .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高频增殖;培养因素优化
THE OPTIMIZATION FOR HIGH-FREQUENCY PROLIFER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HONG Sen-rong YIN Ming-hu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Jiangxi 334001)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proliferation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adventitious buds was studied using
orthogonal and single-factor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medium for the proliferation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stem was MS + KT 2. 0mg /L + 6-BA 2. 0mg /L + NAA 0. 1mg /L,the best sugar and agar
concentration were 40 and 7. 5g /L,respectively,the appropriate pH value,temperature and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6,
25℃ and light culture,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proved that high-frequency proliferation of E. henryi Oliv.
adventitious buds could be achieved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which provided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for rapid
proliferation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Key words:Emmenopterys henryi Oliv.;stem with a bud;adventitious buds;high-frequency proliferation;optimization
of culture factors
收稿日期:2009-09-28 接受日期:209-12-28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技项目(GJJ09617),上饶师范学院 2009 - 2010 年度院级科技项目(SR0910)
作者简介:洪森荣(1974-),男,江西永新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物技术。E-mail:hongsenrong@ 163. com
通讯作者:尹明华(1973-),女,江西永新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E-mail:yinminghua04@ 163. com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隶属茜草科
(Rubiaceae)香果树属(Emmenopterys Oliv.),是第四纪
冰川孑遗植物之一,为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1]。该树
种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等海拔 400 ~ 1400m、土壤湿
润肥沃的山坡、谷地。香果树树姿优美,花色艳丽,
也是很好的观赏植物[2]。香果树在自然条件下种子
萌发力极低,天然更新能力差,种群日趋衰落[1]。因
此,在保护好现有野生资源的同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
方法对香果树这一珍贵稀有植物资源进行离体快繁就
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对香果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
成分分析[3]、幼苗生理特性[4]、群落结构[5]和组织培
养[6]等方面,而对其带芽茎段不定芽高效增殖有关因
子的优化缺乏系统的报道。本研究以香果树的带芽茎
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方法对香果树
不定芽的高频增殖进行优化,以期在短时间内繁育出
香果树种苗,为快速繁殖香果树种苗提供技术支持和
理论基础。
235
3 期 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高频增殖的优化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香果树(E. henryi Oliv.)成熟果实采集于武夷山
国家自然保护区。
1. 2 方法
1. 2. 1 香果树无菌材料的获得 将香果树的成熟果
实用洗洁净浸泡 30min,自来水冲洗 2h,剥去果皮取出
种子,用 75% 酒精灭菌 60s,再用 0. 1% HgCl2 灭菌
15min,无菌水清洗 5 ~ 6 次。接种到 MS 培养基上发
芽。发芽 30d 后,取其带芽茎段接种至宿静等[7]提供
的增殖培养基(MS + KT 2. 0mg /L + NAA 0. 1mg /L)
上,建立香果树的无菌体系。
1. 2. 2 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高频增殖的优化 切
取香果树试管苗的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定芽
高频增殖的优化。增殖培养基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 3 种生长调节剂(KT、6 - BA 和
NAA)。KT 浓度分别为 0、1. 0、2. 0mg /L,6 - BA 浓度
分别为 0、1. 0、2. 0mg /L,NAA 浓度分别为 0、0. 1、
0. 5mg /L。按照正交表 L9(3
4)设计成 9 种不同的试验
处理,所用培养基中蔗糖含量均为 30g /L,琼脂含量均
为 7. 5g /L,pH 为 6. 0,光照条件光强为 1000 ~ 2000 lx;
光照时间为 12h /d;温度为 25℃ ± 1℃。最佳增殖培养
基筛选后再以它为增殖培养基进行其他单因子试验。
后续试验筛选最佳蔗糖浓度时,所用培养基中蔗糖含
量设计分别为 0、20、40、60、80g /L,培养基琼脂含量均
为 7. 5g /L,pH 均为 6. 0,培养条件均为光强 1000 ~
2000 lx;光照时间 12h /d;温度 25℃ ± 1℃;后续试验筛
选最佳 pH 值时,pH 设计分别为 3. 0、6. 0、9. 0、12. 0,
培养基蔗糖和琼脂含量均为 40g /L 和 7. 5g /L,培养条
件均为光强 1000 ~ 2000 lx,光照时间 12h /d,温度为
25℃ ± 1℃;后续试验筛选最佳培养条件时,培养条件
设计为光培养(光强为 1000 ~ 2000 lx;光照时间为
12h /d;温度为 25℃ ± 1℃;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含量
分别为 40g /L 和 7. 5g /L,pH 均为 6. 0)和暗培养(温度
为 25℃ ± 1℃;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含量分别为 40g /L
和 7. 5g /L,pH 均为 6. 0);后续试验筛选最佳琼脂浓度
时,所用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为 0、2. 5、5、7. 5、10g /L,培
养基中蔗糖含量均为 40g /L,pH 均为 6. 0,培养条件均
为光强 1000 ~ 2000 lx;光照时间 12h /d;温度 25℃ ±
1℃;后续试验筛选最佳培养温度时,培养温度设计为
5、15、25、35℃,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含量分别为 40g /
L 和 7. 5 g /L,pH 均为 6. 0,培养条件均为光强 1000 ~
2000 lx;光照时间 12h /d。以上各单因子试验每处理
为 10 瓶。每瓶接种 5 个材料,设 3 次重复,均在 40d
时统计试管苗的新生芽数。繁殖系数为 3 次重复处理
中新生芽数的平均值。
1. 3 统计方法
以上试验数据均以 Mean ± SE 表示。试验数据采
用 SPSS 10. 0 软件进行 One-Way ANOVA 分析,再进行
LSD 法或 T-student 检验,P < 0. 05 为有统计学差异显
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 1 KT、6-BA 和 NAA 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
定芽增殖的影响
比较了 KT、6-BA 和 NAA 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
段增殖的影响,结果见表 1。经过 KT、6-BA 和 NAA 3
水平 9 个浓度组合的正交试验,发现各种组合对香果
树试管苗带芽茎段增殖的影响差异很大,对试验结果
进行极差分析(见表 1),通过直观分析可以得出各因
素内各水平之间的极差(R)。极差的大小反映了该因
素的影响程度,极差大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也大。
从 R 的大小可知,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增殖影响
因素的主次为:KT = NAA > 6-BA。从表 1 还可得出,
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增殖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
A3B3C2,即 KT 浓度为 2. 0mg /L,6-BA 浓度为 2. 0mg /
L,NAA 浓度为 0. 1mg /L,该组合对香果树带芽茎段的
增殖系数可达 3. 9。但极差分析给不出误差的估计
量,没有作误差分析,无法估计各因子各水平之间的差
异是由于试验误差造成,还是水平间实质性变化。为
了进一步反映各因子之间的差异,以便寻求香果树带
芽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须进一步进行分析。
用 SPSS 10. 0 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 2),结果表明,因素 A、因素 B 和因素 C 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 01)。这说明在
香果树带芽茎段的增殖过程中,因素 A、因素 B 和因素
C 对其影响均占主导作用。方差分析的结果与直观分
析的结果一致。
对 A、B、C 3 个因子的各个水平进行多重比较(见
表 3),结果表明,因素 A 不同水平中,A3 和 A2 相对于
A1 对香果树带芽茎段增殖有明显提高,在方差分析水
平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 01),而 A3 也显著高于
A2,且达到了显著水平(P < 0. 05)。这说明 2. 0mg /L
KT 相对于其余 2 种浓度更有利于香果树带芽茎段的
增殖。B 因素不同水平中,B3 相对于 B1 和 B2,达到了
335
核 农 学 报 24 卷
极显著水平(P < 0. 01),B1 和 B2 比较未达到显著水平
(P > 0. 05),表明 2. 0mg /L 6-BA 对促进香果树带芽茎
段增殖效应最大。C 因素不同水平中,C2 和 C3 显著
高于 C1,在方差分析水平上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 01),C2 和 C3 比较未达显著水平(P > 0. 05),表明
0. 1mg /L NAA 对促进香果树带芽茎段增殖效应最大。
表 1 KT、6-BA 和 NAA 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正交试验结果和直观分析
Table 1 The orthogonal test result and intuitionstic analysis of KT,6-BA and NAA on adventitious
bud proliferation of E. henryi Oliv. stem with a bud
试验序号
test No.
因素 A factor A 因素 B factor B 因素 C factor C
水平
level
KT 浓度
KT concentration
(mg /L)
水平
level
6-BA 浓度
6-BA concentration
(mg /L)
水平
level
NAA 浓度
NAA concentration
(mg /L)
增殖系数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1 1 0 1 0 1 0 0
2 1 0 2 1. 0 2 0. 1 1. 3
3 1 0 3 2. 0 3 0. 5 2. 2
4 2 1. 0 1 0 2 0. 1 2. 3
5 2 1. 0 2 1. 0 3 0. 5 2. 6
6 2 1. 0 3 2. 0 1 0 1. 6
7 3 2. 0 1 0 3 0. 5 3. 0
8 3 2. 0 2 1. 0 1 0 1. 4
9 3 2. 0 3 2. 0 2 0. 1 3. 9
T1 3 . 5 5. 3 3. 0
T2 6 . 5 5. 3 7. 5
T3 8 . 3 7. 7 7. 8
X1 1 . 17 1. 77 1. 00 T = 18. 3
X2 2 . 17 1. 77 2. 50
X3 2 . 77 2. 57 2. 60
R 1. 60 0. 80 1. 60
注:T1、T2、T3 表示 1、2、3 水平上的总和;X1、X2、X3 表示 1、2、3 水平上的平均值。
Note:T1,T2,T3 means the sum of level 1,2 and 3;X1,X2,X3 means the average of level 1,2 and 3.
表 2 KT、6-BA 和 NAA 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 of KT,6-BA and NAA on adventitious bud proliferation of
E. henryi Oliv. stem with a bud
变异来源 variation source 自由度 df 平方和 sum of squares 均方 mean square F F0. 05 F0. 01
因素 A factor A 2 4. 57 2. 285 15. 408 3. 11 4. 88
因素 B factor B 2 4. 28 2. 140 14. 430 3. 11 4. 88
因素 C factor C 2 4. 67 2. 335 15. 745 3. 11 4. 88
试验误差 test error 2 0. 2966 0. 1483
总计 total 8 13. 8166
注:表示在 0. 01 水平上差异显著。
Note: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 01 level.
表 3 因素 A、B、C 各水平的差异显著性
Table 3 The significant of factor A,B and C
水平 level A 均值 A means P0. 05 P0. 01 B 均值 B means P0. 05 P0. 01 C 均值 C means P0. 05 P0. 01
1 1. 17 c B 1. 77 b B 1. 00 b B
2 2. 17 b A 1. 77 b B 2. 50 a A
3 2. 77 a A 2. 57 a A 2. 60 a A
注:同列数据中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 0. 01 和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Note:The different capital and small letters in each column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 01 and 0. 05 level,respectively.
435
3 期 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高频增殖的优化
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香果树带
芽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 A3B3C2,即 MS + KT
2. 0mg /L + 6-BA 2. 0mg /L + NAA 0. 1mg /L。用筛选出
的最佳增殖培养基进行验证试验,香果树带芽茎段丛
生芽诱导既快又多。切取丛生芽进行生根和移栽试验
后,其再生苗表现为生长正常。
2. 2 蔗糖和琼脂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
殖的影响
从表 4 可知,蔗糖浓度和琼脂浓度对香果树试管
苗带芽茎段不定芽的增殖具有显著影响。培养基上不
添加蔗糖或使用液体培养基(即不添加琼脂),香果树
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系数较低,但随着蔗糖浓度和
琼脂浓度的增加,其增殖系数也显著提高,当蔗糖浓度
和琼脂浓度分别达到 40 和 7. 5g /L 时,香果树试管苗
带芽茎段的增殖系数最大。当蔗糖浓度和琼脂浓度分
别超过 40 和 7. 5g /L 时,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
系数又开始显著下降。所以,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增
殖的最佳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 40 和 7. 5g /L。
表 4 蔗糖和琼脂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4 The effect of sucrose and agar on adventitious bud proliferation of E. henryi Oliv. stem with a bud
因素
factor
蔗糖浓度 sucrose concentration(g /L) 琼脂浓度 agar concentration(g /L)
0(CK) 20 40 60 80 0(CK) 2. 5 5 7. 5 10
增殖系数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1. 8 ± 0. 5
cB
2. 8 ± 0. 4
bAB
4. 0 ± 0. 6
aA
2. 6 ± 0. 6
bcB
2. 1 ± 0. 5
bcB
1. 7 ± 0. 5
cB
2. 1 ± 0. 4
bcB
2. 8 ± 0. 4
bAB
3. 7 ± 0. 6
aA
2. 7 ± 0. 5
bAB
注:不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在 0. 01 和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Note:The different capital and small letters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 01 and 0. 05 level,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following tables.
2. 3 pH 值和培养温度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
定芽增殖的影响
从表 5 可知,pH 值和培养温度对香果树试管苗带
芽茎段不定芽的增殖也具有显著的影响。pH 值和培
养温度过低,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系数较低,
但随着 pH 值和培养温度的增加,其增殖系数也显著
提高,当 pH 值达到 6 或培养温度达到 25℃时,香果树
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系数最大。当 pH 值超过 6 或
培养温度超过 25℃时,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
系数又开始显著下降。所以,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
增殖的最佳 pH 值和培养温度分别为 6 和 25℃。
表 5 pH 值和培养温度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pH value and culture temperature on adventitious bud proliferation
of E. henryi Oliv. stem with a bud
因素
factor
pH 培养温度 culture temperature(℃)
3 6 9 12 5 15 25 35
增殖系数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0 ± 0
cC
3. 9 ± 0. 7
aA
1. 8 ± 0. 6
bB
0 ± 0
cC
1. 2 ± 0. 4
dC
1. 6 ± 0. 5
cdBC
3. 9 ± 0. 6
aA
2. 6 ± 0. 5
bB
2. 4 培养条件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
的影响
从表 6 可知,培养条件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
不定芽的增殖同样具有显著影响。香果树试管苗带芽
茎段在黑暗中培养时,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增殖
表 6 培养条件对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Table 6 The effect of culture conditions on adventitious
bud proliferation of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stem with a bud
因素
factor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
光培养
light culture
暗培养
dark culture
增殖系数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3. 8 ± 0. 4 aA 2. 5 ± 0. 7 bA
系数较低,但如果将培养物置于常规光照条件下培养,
其增殖系数则显著提高。所以,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
段增殖的光照条件为光培养。
3 讨论
目前研究表明,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外植体通常选
择其幼嫩部位[10,11],而带芽茎段有较强的分生能力,
是比较理想的外植体[12],并且生长调节物质对带芽茎
段的再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本试验表明,在较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6-BA 和 KT 与低浓度的生长素
NAA 组合的培养基上,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繁殖
系数高,反之,则繁殖系数低。这与 Taylor 和 Dukic[12]
在 Saccharum spp. 上的试验结果一致。本试验表明,
只有蔗糖和琼脂的浓度、pH 值以及培养温度适中,并
535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0,24(3):532 ~ 536
且给予一定时间的光培养,香果树试管苗带芽茎段的
增殖系数才能达到最大值。这与 Borges 等[14]在
Dioscorea alata 上的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结果表明,
以香果树的带芽茎段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
法可以实现对香果树不定芽高频增殖的优化,这为农
业生产上快速繁殖香果树种苗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
基础。
参考文献:
[1 ] Li Junmin,Jin Zexin. Genetic structure of endangered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based on ISSR polymorphism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conservation[J]. Genetica,2008,133:22 - 34
[2 ] Hong Senrong,Yin Minghua. High - efficiency vitrification protocols
for cryopreservation of in vitro grown shoot tip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9,99(2):217 - 226
[3 ] 马忠武,何关福 .我国特有植物香果树化学成分的研究[J].植物
学报,1989,31(8):620 - 625
[4 ] 刘 鹏,康华靖,张志详,徐根娣,张争艳,陈子林,廖承川,陈卫
新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幼苗生长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对
不同光强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8,28(11):5656 - 5663
[5 ] 陈子林,康华靖,刘 鹏,韦福民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群落
结构特征[J].云南植物研究,2007,29(4):461 - 466
[6 ] 熊 丹,陈发菊,梁宏伟,王玉兵,李晓玲 .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
生过程中 4 种同工酶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0):
2011 - 2016
[7 ] 宿 静,汤庚国,万 劲,汤诗杰,武文婷,李玉萍 .香果树茎段和
叶片的组织培养[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1):71 - 74
[8 ] 张志良主编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9 - 128
[9 ] 杨敬元,熊 丹,梁宏伟,王玉兵,廖明尧,陈发菊 .珍稀濒危植物
香果树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
(3):279 - 283
[10] 范爱丽,张鲁刚,武云霞,屈会玲,张明科,惠麦侠 .大白菜子叶段
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J].核农学报,2009,23(4):581 - 586
[11] 杜敏华,杨建伟,杨柯金 .虎杖茎尖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J].核农学报,2008,22(5):600 - 606
[12] Taylor Paul W J ,Dukic Snezana. Development of an in vitro culture
technique for conservation of Saccharum spp. hybrid germplasm[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4:217 - 222
[13] 尹明华,洪森荣 .黄独脱毒苗叶片和茎段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
物研究,2009,29(4):492 - 499
[14] Borges M,Ceiro W,Meneses S,Aguilera N,Vazquez J,Infane Z,
Fonseca M. Regener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of Dioscorea alata
germplasm maintained in vitro [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4,76:87 - 90
(责任编辑 王媛媛
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櫀
)
(上接第 604 页)
[2 ] 姚 拓,龙瑞军,王 刚,胡自治 .兰州地区盐碱地小麦根际联合
固氮菌分离及部分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04(3):444 - 448
[3 ] Steenhoudt O,Vanderleyden J. Azospirillum,a free-living nitrogen-
fixing bacterium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rasses: genetic,
biochemic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J ].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000,24:487 - 506
[4 ] Asis CA Jr,Kubota M,et al. Isol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endophytic diazotrophs associated with japanese sugarcane cultivar
[J]. Soil Sci Plant Nutr,2000,46(3):759 - 765
[5 ] 韩文星,姚 拓,席琳乔,孙红阳,刘雯雯,孙丽娜 . PGPR 菌肥制
作及其对燕麦生长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 草业学报,2008,17
(2):75 - 84
[6 ] 郭海龙,马春梅,董守坤,金喜军,龚振平 . 春大豆生长中对不同
氮源的吸收利用[J].核农学报,2008,22 (3):338 - 342
[7 ] 范亚宁,李世清,李生秀 . 半湿润地区农田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
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4):799 - 806
[8 ]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 . 中国
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
45(5):915 - 924
[9 ] 姚 拓,蒲小鹏,张德罡,李金花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联合固氮菌
研究Ⅲ固氮菌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固氮量测定[J]. 草业学
报,2004,13(5):101 - 105
[10] 席琳乔,张德罡,姚 拓 . 15 N 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燕麦根际固氮
菌固氮量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7,21(4):417 - 420
[11] 施振云,王德君 .联合固氮菌剂拌种对玉米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
响[J].玉米科学,2000,8(1):69 - 71
[12] 方 萍,张丽梅,贾小明,Omar M N A. 固氮螺菌(Azosprillum
brasilense)NO40 在红壤性水稻土上的接种效应[J]. 浙江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1,27(1):33 - 36
[13] Galal Y G M,El-Ghandour I A,Aly S S, et al. Non-isotopic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and wheat
production under field conditions[J]. Biol Fertil Soils,2000,32:47
- 51
[14] 郝 晶,刘 冰,谢英荷,洪坚平 . 不同氮素水平下生物菌肥施
用效果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50 - 52
[15] 张丽梅,方 萍,朱日清 . 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研究及其应用现
状展望[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650 - 1654
[16] 张国霞,茅 庆,何忠义,谭志远 . 陵水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内生菌的固氮及溶磷特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12(4):457 - 460
[17] Hafeez F Y,Malik K A. Manualon biofertilizer technology[M].
Pakistan:N IBGE,2000
[18] 赵记军,徐培智,解开治,严 超,谭志远 . 内生固氮菌在水稻上
的应用效果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8,(1):35 - 37
(责任编辑 邱爱枝)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