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科学发展计划(!""("!");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
作者简介:乜兰春(&%’’—),女,河北故城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蔬菜生理生态研究。+,-./0:112034567.89 6:89 32,;60:"<&!(=!#<<br芦笋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 乜兰春&,孟庆荣!,李英丽&,罗双霞&,詹文彬&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 "(&""&;!保定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北保定 "(&""&)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芦笋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积累和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芦笋在采笋期干物质 积累占全年总积累量的 !’>!?。嫩茎为该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中心,积累量占采笋期积累量的 ’%>(?。母茎生长期 干物质积累占全年总积累量的 (<>#?,母茎为该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中心,积累量占这一时期积累量的 (">%?。在 各种矿质元素中,芦笋植株吸收钾最多,其次为氮。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例为 <><< @ & @ )>(( @ ">=! @ ">!<。钾 在采笋期和母茎生长期的积累量基本相同;氮、铜、锌主要在采笋期积累;磷、钙、镁、铁、锰则主要在母茎生长期积 累。根据芦笋矿质元素吸收特性提出了芦笋不同生育阶段的施肥建议。 关键词:芦笋;矿质元素;吸收特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B(!""%)"=&!<’")
!"#% &’ ()*&+,"-&’ ,+&,.+"-.* &/ 0-’.+(1 .1.0.’"* &/ (*,(+(2#* CD+ E.2,3582&,F+CG H/2I,JK2I!,ED L/2I,0/&,EMN A58.2I,O/.&,PQ*C R62,7/2& (! "#%&% #’ (#)*+,-*-)%,.&)+,-*-)/ 01+2%)3+*4 #’ (%+5%+,6/#7+1&,(%+5%+ 89!88!,":+1/;
; .&)+,-*-*/ <,+%1,% =13*+*-*% #’ 6/#7+1&,6/#7+1&,(%+5%+ 89!88!,":+1/)
3)*"+(4":;56 SJKS6JT/6U KV :J1 -.TT6J .338-80.T/K2 .2: -/26J.0 606-62TU .7UKJST/K2 KV .US.J.I8U(W.J 9 *SS0K)X6J6
UT8:/6: /2 . V/60: 6OS6J/-62T 9 ;56 J6U80TU U5KX T5.T :J1 -.TT6J .338-80.T/K2 KV .US.J.I8U S0.2T .T T56 US6.J 5.JW6UT UT.I6
.33K82TU .7K8T !’>!? KV T56 TKT.0,.2: .-K2I T5/U,’%>(? KV T56 :J1 -.TT6J /U .338-80.T6: /2 US6.J 9 R5/06 :J1 -.TT6J
.338-80.T/K2 .T T56 V6J2 IJKX/2I UT.I6 .33K82TU (<>#? KV T56 TKT.0,.2: .-K2I T5/U,(">%? :J1 -.TT6J /U .338-80.T6:
/2 V6J2 9 *US.J.I8U .7UKJ76: Y -KUT,.2: T562 C9 ;56 .7UKJST/K2 J.T/K KV C@ Z@Y@ [.@FI /U <><< @& @)>(( @">=! @">!< 9
Y /U .338-80.T6: 6\8.001 .T T56 US6.J 5.JW6UT UT.I6 .2: T56 V6J2 IJKX/2I UT.I6 9 FKUT KV C,[8 .2: P2 .J6 .338-80.T6: .T
T56 US6.J 5.JW6UT UT.I6,X5/06 -KUT KV Z,[.,FI,]6 .2: F2 .J6 .338-80.T6: .T T56 V6J2 IJKX/2I UT.I6 9 A8II6UT/K2U VKJ
J6.UK2.706 V6JT/0/^.T/K2 /2 :/VV6J62T :6W60KS-62T.0 UT.I6U KV .US.J.I8U .J6 SJKSKU6:9
5.% 6&+*:.US.J.I8U;-/26J.0U 606-62TU;.7UKJST/K2 SJKS6JT/6U 芦笋(.3>/)/&-3 #’’+,+1/+3 E/22),学名石刁柏,为
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为多年生蔬
菜,以嫩茎供食,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近年
来,我国芦笋发展迅速,全国种植面积已超过 &"万
公顷,为世界第一大芦笋生产国[!]。
芦笋每年春季萌芽,是采收嫩茎,形成产量的关
键时期;夏季开始留母茎,停止采收,让嫩茎生长为
母茎进行光合作用,为第二年产量奠定营养基础。
合理施肥是保证芦笋持续高产的关键之一。但由于
对芦笋矿质营养吸收特点缺乏了解,我国芦笋生产
盲目施肥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有的春季采笋期间不
追肥;有的全年仅施用氮肥[<)]。为此,本试验通过 对芦笋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和矿质元素吸收特点的 研究,明确芦笋需肥特性,为芦笋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和依据。 7 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 <年生的芦笋,品种为“阿波罗”,株行 距为 ">< - _ &>= -。试验地土壤为中壤,有机质含 量 &#>!) I ‘ aI,全 C &>!( I ‘ aI,速效 C、Z、Y分别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Z0.2T C8TJ/T/K2 .2: ]6JT/0/^6J A3/6236
!"、#、%&% ’( ) *(,交换态 +,、-(含量分别为 &%.、#/ ’( ) *(,有效 01、-2、+3、42 含量分别为 ".、""、"、5 ’( ) *(。试验田面积 6 ’5,春季采笋期施尿素 " *( ) 7’5;夏季留母茎后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 *( ) 7’5。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同一般生产田。 为准确计产,试验田分为 % ’5 的取样区和 " ’5 计产区。 5#年 %%月 %&日,芦笋地上部枯黄,进入休眠 状态时,在取样区随机取 %株,挖出地下根系和茎
盘,洗净,烘干,称重,为上一年地下部干重。
5/年 6月萌芽后,在计产区随机划出 "个小 区,每小区 5/ ’5,共 #$株。计录采笋量,并于 &月 5 日(采收盛期),将采下的嫩茎称重后烘干,称干重, 再根据采笋量计算嫩茎干物质积累量。 5/年 #月 %日采笋结束,开始留母茎。此时 在取样区随机取 %株,挖出地下根系和茎盘,洗净,
烘干称重,此时的干重减去上一年地下部干重即为
当年采笋期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量。
5/年 %%月 %&日,芦笋休眠前,分别将 "个小 区的地上部母茎和雌株上的果实称重后再烘干称 重,得到地上部和果实的干物质积累量。再在取样 区随机取 %$株,挖出地下根系和茎盘,洗净,烘干称 重,此时的地下部干重减去采收结束时的地下部干 重即为当年母茎生长期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量。 植株各部分干样粉碎后用于矿质元素含量分 析。氮用凯氏定氮法;磷用 859:6;85:5 消煮,钒钼 黄比色法;钾用 859:6;85:5消煮,火焰光度计法测 定[6]。钙、镁、铁、锰、铜、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取 "次重复的平均值。 ! 结果与分析 !"# 芦笋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 芦笋植株不同部位各种矿质元素含量不同(表 %)。<、=、>均以嫩茎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嫩茎 ?地下部 ?果实 ?母茎;嫩茎中 <含量分别是地下 部、果实和母茎的 5@.5、5@.6 和 !@"" 倍。=、>含量 为嫩茎 ?果实 ?母茎 ?地下部;嫩茎中 =含量分别 是果实、母茎和地下部的 %@.!、5@5"和 5@!"倍,>含 量分别是果实、母茎和地下部的 5@.5、"@&" 和 #@.. 倍。+, 含量依次为母茎 ? 嫩茎 ? 地下部 ? 果实; -(、01、-2均为地下部 ?母茎 ?嫩茎 ?果实。地下 部 01的含量是其他部位的 6!%% 倍。+3 和 42 的 含量以嫩茎最高,嫩茎中 +3的含量是其他部位的 & !%"倍;42含量是其他部位的 "!.倍。 表 # 芦笋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 $%&’( # )*+,(+-.%-/*+0 *1 2/+(.%’ (’(2(+-0 /+ 3/11(.(+- 4%.-0 *1 %04%.%560 4’%+- 部位 =,ABC < = > +, -( 01 -2 +3 42 (( ) *() (’( ) *() 地下部 D2E1A(AF32E %5@& G %@%% 5@& G $@5% #@! G $@&# %@6 G $@%5 %@% G $@$! /#5 G &$@% %! G %@& %" G %@$ "& G 5@/ 母茎 01A2 6@6 G $@6% "@5 G $@5. %"@& G %@%% 5@" G $@%. $@. G $@$& %!/ G %&@5 %/ G %@6 & G $@6 %5 G $@! 嫩茎 9H1,A "#@& G $@"% /@% G $@#& 6/@# G "@.! 5@$ G $@%6 $@& G $@$" %#% G %6@/ %# G %@6 ## G &@# %%$ G .@! 果实 0A3IB %5@6 G %@$% "@# G $@"% %#@" G %@%# $@. G $@$/ $@" G $@$5 #! G &@. %$ G $@. ! G $@& 5/ G 5@% !"! 芦笋植株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 从不同时期芦笋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表 5)看 出,全年干物质积累 65.@/ ( )株。其中采笋期积累 %$! ( )株,占全年总积累量的 5#@5J。嫩茎和地下 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占该期的 #.@/J和 "$@"J;嫩 茎为该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中心。母茎生长期干物质 积累占植株全年干物质积累量的 /"@!J,此期母 茎、地下部和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占这一时期的 /$@.J、5&@"J和 "@!J。母茎为这一时期的干物质 积累中心。 !"7 芦笋植株不同时期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特性 从表 "和表 6看出,本试验条件下,芦笋全年平 均每株需要 < &@"5、= %@#$、> /@#"、+, $@!6、-( $@"/ (和 01 %65、-2 /@5、+3 /@#、42 %&@% ’(。在各种元 素中芦笋对 >吸收最多。<、=、>、+,、-(吸收比例 为 "@"" K% K6@// K$@&5 K$@5"。 芦笋不同生长期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分配特 性不同。采笋期和母茎生长期对 > 的积累量几乎 相同。<、+3、42则主要在采笋期积累,积累量分别 占全年的 &.@"J、/$@!J和 #5@&J,这些元素主要向 嫩茎分配。=、+,、-(、01、-2 则主要在母茎生长期 积累,母茎生长期积累量分别占全年的 #%@%J、 /#@/J、!$@6J、/"@!J和 /&J。此期间吸收的 =、 >、+,、-(、-2主要向母茎分配,01则主要向地下部分 /"5%&期 乜兰春,等:芦笋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 表 ! 芦笋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 ! ’() *#++&( #,,-*-%#+./0 #01 1.2+(.$-+./0 .0 1.33&(&0+ 4#(+2 /3 #24#(#5-2 4%#0+ #+ 1.33&(&0+ 2+#5&2 时期 !"#$% 部位 &#’" 干物质积累量($ ( )*#+") ,’- .#""%’ #//0.0*#"12+ 分配率(3) ,14"’150"12+ ’#"% 采笋期 地下部 6+7%’$’20+7 89:; < 9:= >:; !)%#’ ?#’@%4" 4"#$% 嫩茎 !)%#’ ;A:8 < =:; B;:A 总计 C2"#* BD>:D 9=:9 母茎生长期 地下部 6+7%’$’20+7 >B:A < ;:> B;:E F%’+ $’2G1+$ 4"#$% 母茎 F%’+ 99>:B < B>:H A8:B 雌株果实 F’01" B9:B < B:B 9:> 总计 C2"#* 89B:; ;8:> 全年总计 F0**I-%#’ "2"#* H9E:; — 表 6 芦笋不同生长时期植株不同部位大、中量元素吸收分配特性 "#$%& 6 7$2/(4+./0 #01 1.2+(.$-+./0 /3 *#,(/8 #01 2&,/01 &%&*&0+2 .0 1.33&(&0+ 4#(+2 /3 #24#(#5-2 4%#0+ #+ 1.33&(&0+ 2+#5&2 时期 !"#$% 部位 &#’" 积累量 J//0.0*#"12+ #.20+"(.$ ( )*#+") 分配率 ,14"’150"12+ ’#"%(3) K & L M# N$ K & L M# N$ 采笋期 地下部 6+7%’$’20+7 HD>:H >9:H 999:H H;:B 8A:= ;:; A:9 9:E A:= E:; !)%#’ ?#’@%4" 4"#$% 嫩茎 !)%#’ 9;H;:; A8;:= 8A>B:8 BH=:> 8=:B AB:= 88:= H;:D B;:= E:E 总计 F0**I-%#’ "2"#* 8BA=:B =9D:D 8>D8:; BE8:E ;B:; AE:8 8>:> HE:E 98:9 BE:= 母茎生长期 地下部 6+7%’$’20+7 BDB;:E 9DA:H AAH:9 BB;:H >>:> BE:B B9:> ;:8 BH:D 9H:9 F%’+ $’2G1+$ 4"#$% 母茎 F%’+ EEE:B ;9E:E 8D;D:9 AB8:9 9D8:D B>:> HA:= HD:8 =B:H AA:8 果实 F’01" BAD:D H8:; BE=:E BD:E 8:B 9:> 9:; 9:= B:8 D:E 总计 C2"#* 9B=;:D E;E:D 8>9B:8 =HB:A 9EH:E HD:; =B:B AD:9 ;=:; >D:H 全年总计 F0**I-%#’ "2"#* A898:B BAEE:D ;=9A:D >8A:H 8==:= 表 9 芦笋不同生长时期植株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吸收分配特性 "#$%& 9 7$2/(4+./0 #01 1.2+(.$-+./0 /3 *.,(/&%&*&0+2 .0 1.33&(&0+ 4#(+2 /3 #24#(#5-2 4%#0+ #+ 1.33&(&0+ 2+#5&2 时期 !"#$% 部位 &#’" 积累量 J//0.0*#"12+ #.20+"(.$ ( )*#+") 分配率 ,14"’150"12+ ’#"%(3) F% N+ M0 O+ F% N+ M0 O+ 采笋期 地下部 6+7%’$’20+7 9H:E D:= D:H B:B B;:A >:9 A:= ;:= !)%#’ ?#’@%4" 4"#$% 嫩茎 !)%#’ B9:B B:9 A:D >:8 >:A B=:> =A:9 AH:E 总计 C2"#* 8;:D B:> A:H E:H 9=:D 9A:D ;D:> =9:A 母茎生长期 地下部 6+7%’$’20+7 =9:B B:A B:B 9:E H8:; 9D:A B8:E B>:E F%’+ $’2G1+$ 4"#$% 母茎 F%’+ H9:; 8:E B:B 9:; 8D:D AH:B BA:D B>:B 果实 F’01" D:BE D:D8 D:D9 D:D> D:B D:H D:8 D:A 总计 C2"#* BDH:EE A:H8 9:99 A:=> ;8:> ;A:D 9E:9 8;:A 全年总计 F0**I-%#’ "2"#* BHB:EE ;:98 ;:=9 BA:D> 配。母茎生长期 K 的积累量占全年积累量的 HD:;3,此期 K向母茎和地下部的分配率相近。 6 结论 B)芦笋在采笋期积累较多的 K、L及 O+、M0。因 此,春季萌芽后,施萌芽肥应以 K、L肥为主,并补充 微量元素 M0和 O+。母茎生长期积累较多的 &、L、 M#、N$、F%、N+以及 K。因此,每年采收结束后,应注 意 K、&、L配施,并补充 M#、N$及 F%、N+,以促进母 茎旺盛生长,为第二年积累更多的养分。 9)芦笋全年生长吸收 L最多,是 K的 B:H8倍, 芦笋施肥应注重钾肥的施用。 8)在本试验条件下,计算得出,芦笋新鲜嫩茎的 干物质含量为 ;:A3,因此形成 BDDD P$嫩茎需要 K 9:;H P$、& D:AH P$、L 8:A; P$、M# D:BA P$、N$ D:DH P$ 和 F% B9:DA $、N+ B:BE $、M0 H:EH $、O+ >:9> $,可作 芦笋配方施肥的参考。 >89B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BA卷 参 考 文 献: [!] 陈益忠 " 芦笋芦荟高产栽培与加工[#]"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 0 1" 234565783 5/9 5:;. -<7- 46;98=><;/ 5/9 46;=.337[#]"<br?.<@7:,-</5 276<=8:865: A6.33,$%%&’ !(!),*%(*+’ [$] 乜兰春,李保会,黄瑞虹 " 中国绿芦笋栽培研究进展[B]" 中国 农学通报,$%%C,(!):%D($%E’
F<. G ,,G< ? H,H85/7 I H" 29J5/=.
[&] 陆锡康,陈忠,陈泉生,黄祖才 " 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的影响
[B]" 上海农业学报,%%),!(D):+)(++’
G8 L M,,-./ 1,,-./ N K,H85/7 1 ," OPP.=> ;P 5Q;8/> ;P /<>6;7./
P.6><:
[D] 李少勇,王有芳,李书华,王东红 " 芦笋合理施肥试验[B]" 中国
蔬菜,$%%D,(&):&E’
G< K 0,S5/7 0 T,G< K H,S5/7 U H" OV4.6
P.6><:
术出版社,%%%’ &%(&!C’
G8 I M" 2/5:Y3<3 Q.>-;9 ;P 3;<: 576;=-.Q<3>6Y[#]" ?.<@276<=8:>865: K=<./>.=- A6.33,%%%’ &%(&!C’
[C] 史瑞和 " 土壤农化分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C’ & (&$D’ K-< I H" K;<: 5/9 576<=8:>865: =-.Q<3>6Y 5/5:Y3<3[#]" ?.<@7:,-<Z<br/5 276<=8:>865: A6.33,!**C’ &(&D’ *&!)期 乜兰春,等:芦笋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