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王俊华1 ,林先贵1 * ,尹 睿1 ,褚海燕1 ,陈梅生1,2 ,戴 珏1,2 ,钦绳武1
期 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年 15卷 2期 页码:352-357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 ;腐植酸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转化酶活性 ;土壤质量 ;长期定位施肥 ;腐植酸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转 ;
摘 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秋两季土壤腐植酸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单施NK或单施PK对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单施有机肥、施NPK化肥、1/2 OM + 1/2 NPK有机无机配施以及施NP等4种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pH的升高,提高了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其中单施有机肥还显著提高了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转化酶活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次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与健康质量。
Abstract:
A long-term located field for nutrients equipoise experiment in Fengqiu National Agro-ecological Experiment Station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soil humic acid concentration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invertase activities of fluvo-aquic soils. There are seven treatments of the experiment: organic manure (OM), half organic manure plus half fertilizer (1/2OMN), fertilizer NPK, fertilizer NP, fertilizer NK, fertilizer PK, and the control (CK, without fertil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a similar pattern among fertilization regimes, and the order from high to low is OM, 1/2OMN, NPK, NP, PK, NK, which was just contrary to soil pH. Generally speaking, only organic manure increased soil humic acid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OM had highes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invertase activitiy, while 1/2OMN took the second place. It indicated that, long-term organic fertilization would be better on elevating soil fertility and health properties.
全 文 :收稿日期:!""#"% "& 接受日期:!""#"’ !(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0"#)与重大项目(12345-67-"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395!55"#)资助。 作者简介:王俊华(58&%—),女,江苏南京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与生物化学及酶学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 FG>:"!’$#&##5’#8,:-;<=>:,B>=AC =DD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腐植酸含量及其 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俊华5,林先贵5!,尹 睿5,褚海燕5,陈梅生5,!,戴 珏5,!,钦绳武5 (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 土壤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南京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5"""08)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试验地,研究不同施肥处理 对春秋两季土壤腐植酸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单施 H1或单 施 I1对土壤 JK和有机碳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单施有机肥、施 HI1化肥、5 L ! MN O 5 L ! HI1有机无机配施以及 施 HI等 0种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 JK的升高,提高了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其中单施有机肥还显著提高了土 壤腐殖质中胡敏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转化酶活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次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 有机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与健康质量。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腐植酸;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质量 中图分类号:25’0P%& 文献标识码:Q 文章编号:5""# ’"’4(!""8)"!"%’! "& !"#%&’ ( ’)(* "+,(- #-(.,,(-/)0(#* 0(),#’’ -#/0) # . (1&/2#’& #-2(1(23 ( /&’4)’& 2) 5&/2(*(6#2() /&%(,&’ ( # *) %72&/, 5(&*. &84&/(,&$2 7QHR STA-@T<5,UVH 4=(! "#%& ’()% *+,#-+&#-. #/ 0# 1 +%2 &3) 4%5-#%6)%&,7%8& &9&) #/ 0#1 0: )%:) +%2 ;#%<=#%< >+(&8& ?% 5)-8&. @ A). *+,#-+&#-. #/ 0# 1 4%5-#%6)%& +%2 B#119& #% C)6)2+& #%,D3%)8) E:+2)6. #/ 0: )%:)8 @ 0&+&) A). *+,#-+&#-. #/ 0#1 +%2 098&+ %+,1) E<-:91&9-), 7%8& &9&) #/ 0#1 0: )%:),D3%)8) E:+2)6. #/ 0: )%:)8,F+%G%< H!IIIJ,D3 %+; H K-+29+&) ?%5)-8 &. #/ D3%)8) E:+2)6. #/ 0: )%:)8,>)G %< !IIILM,D3$%+) 90’2/#-2:Q >[AB-\G]; >[+<\G^ _=G>^ _[] AT\]=GA\D G‘T=J[=DG G,JG]=;GA\ =A aGAB‘=T H<\=[A<> QB][-G+[>[B=+<> :,JG]=;GA2\<\=[A /=*<\=[A [A D[=> @T;=+ <+=^ +[A+GA\]<\=[AD,D[=> ;=+][c=<> c=[;Tb[-<‘T=+ D[=>D E F@G]G /G]G DGbGA \]G<\;GA\D [_ \@G G,JG]=;GA\:[]B(MN),@<>_ []B TD @<>_ _G]\=>=*G](5 L !MNH),_G]\=>=*G] HI1,_G]\=>=*G] HI,_G]\=>=*G] H1,_G]\=>=*G] I1, (31,/=\@[T\ _G]\=>=*<\=[A)E F@G ]GDT>\D D@[/G^ \@<\ D[=> []B A=\][BGA +[A+GA\]<\=[AD <]G D=BA=_=+ . ^=__G]GA\ /=\@ < D=;=><] J<\\G]A <;[AB _G]\=>=*<\=[A ]GB=;GD, [/ /MNH,HI1,HI,I1,H1,/@=+@ / JKE RGAG]<>>. DJG<)=AB,[A>. []B @T;=+ <+=^ D=BA=_=+. E VA <^^=\=[A,MN @<^ @=B@GD\ D[=> ;=+][c=<> c=[;
G 5 L ! MNH \[[) \@G DG+[A^ J><+G E V\ =A^=+<\G^ \@<\,>[AB-\G]; []B=*<\=[A /[T>^ cG cG\\G] [A G>Gb<\=AB D[=> _G]\=>=\. @G<>\@ J][JG]\=GD E :&3 ;)/.’:>[AB-\G]; >[+<\G^ _G]\=>=*<\=[A;@T;=+ <+=^;;=+][c=<> c=[; =A\G]bD[=> ‘T<>=\.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8,5’(!):%’!$%’( """""""""""""""""""""""""""""""""""""""""""""""""""""""""""""" I>=*G] 2+=GA+G 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往往导致土壤营养元素缺 乏、肥力下降,影响了作物产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 益[!]。施肥已成为保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但也 对土壤性质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长期施 肥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显得非 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保育 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自然形 成的土壤中,植物的根叶残体随成土过程转变为腐 殖质[%],而施肥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且有机 肥比无机肥效果更明显[ ]。研究发现,土壤腐殖质 含量的增加是因为施有机肥增添了肥料自身和植物 残体的有机质,而施无机肥则可能是因为提高了植 物残体的腐殖化系数;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 响因土壤类型、肥料种类和作物轮作方式等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而正确的施肥措施可以促进土壤腐殖 质的累积[]。 土壤腐殖质由胡敏酸(&’()* +*),)、富里酸(-.’/ 0)* +*),)和存在于残渣中的胡敏素(&’()1)等组 成[2]。目前关于腐植酸(&’()* +*),)的界定主要有 单指胡敏酸[%]和同时包括胡敏酸与富里酸[ ]两种观 点。依据其英文名称一般是指胡敏酸[3],它的含量 变化一般可被用于评价土壤肥力水平和环境健康状 况。例如,土壤腐植酸能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 强植物的生理活性[%];对农药和重金属具有很高的 吸附性,减少残留农药进入植物组织,并减轻重金属 离子对作物的毒害[3]。国内目前关于不同施肥处理 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腐植酸含量的影响报道较少, 单就沈阳棕壤而言,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 的腐植酸含量[]。然而,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植 酸的影响规律是否与土壤有机质一样,因土壤类型 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尚不明确。 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活动与碳循环有密 切关系[4],许多微生物参数可应用于评估土壤肥力 质量与健康质量,包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各种酶 活性等[5]。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库的任何变化 都会影响土壤养分的循环和有效性[!6],并能够较早 地指示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土壤酶活 性作为生物活性指标,可用于评价土壤营养物质的 转化状况以及施肥等农业措施的效果[!!]。本研究 以河南封丘的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农田生态系统 养分平衡长期试验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腐植 酸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旨在 为改善土壤肥力质量与健康质量及合理制定施肥策 略提供科学依据。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区概况 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实验站(#%76 8 9,!!#7!68 :)位于河南省封丘县,属半干旱半湿润的 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 26% ((,主要集中于 3 !5 月。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长期定位施 肥试验始于 !545年秋季,采用小麦 ;玉米一年两熟 轮作制度,种植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试验灌水视 当年降水情况而定,一般小麦灌水 "!#次,玉米灌 水 !!"次,每次灌水量 566!!"66 (# < =("。土壤为 轻质黄潮土,试验初始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4# ? < @?、全 9 6>% ? < @?、全 A 6>%6 ? < @?、全 B !4>2 ? < @?、速效 9 5>%! (? < @?、有效 A 6>4# (? < @?、速效 B 2%>$ (? < @?、C& 4>2%,土壤缺氮、磷,富钾。 !"# 试验设计 试验在 "663年进行,分为 $ 个区组,每个区组 设 3 个施肥处理:DB(不施肥对照)、9B、AB、9A、 9AB、EF(有机肥)、! < "EF9(即 ! < " EF G ! < " 9AB),组内随机排列。其中,9、A、B化肥分别为尿 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肥料用量见表 !。有机肥以 粉碎的麦秆为主,加入适量粉碎后的大豆饼和棉仁 饼,以提高有机肥的含 9 量,每季用量约 $%66 @? < =("。有机肥经堆制发酵后再施用,施用前先分 析 9、A、B养分含量,以等 9量为标准,有机肥中的 A、B不足部分用 A、B化肥补足到等量。与当地农 户当时所种大田的施肥量相比,试验地的施肥量为 中等水平。 表 ! 试验地肥料施用量($% & ’(#) )*+,- ! .-/01,12*0134 /*0-5 14 0’- -67-/1(-40*, 81-,9 作物 DHICJ 施肥方式 -KHL).)M+L)I1 (KL=I,J 9 A B 小麦 基肥 N+JK OKHL).)MKH 56 3% !%6 P=K+L 追肥 QIC ,HKJJ)1? 26 6 6 玉米 基肥 N+JK OKHL).)MKH 26 26 !%6 F+)MK 追肥 QIC ,HKJJ)1? 56 6 6 !": 测定项目与方法 于春季(#月 "2 日)和秋季(!6 月 2 日)两次采 集耕作层(6—"6 *()土样,分别根据分析需求进行 预处理,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碳含量,半微量凯 氏法测定全氮含量,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测定有效磷含量,醋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测定速 效钾含量,! R ">%水浸提法测定 C&[2];焦磷酸钠浸 #%#"期 王俊华,等: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腐植酸含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提—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腐殖质组成(以各组 分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比计)[!"];氯仿熏蒸法测定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测定土壤转化酶活性(以葡萄糖计)[!&]。 试验数据用 ’(’’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使 用 +,-./-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0 *)*$)。 ! 结果与分析 !"# 土壤基本化学性质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表 ")显 示,与试验开始时的 12 3)4$相比,不施肥土壤(56) 的 12 值趋于升高(12 3)74! 3)3"),但 89、! : "89;、;(6等均衡施肥土壤的 12值均显著低于对 照(! 0 *)*$),即有抑制碱化或降低 12的功效;且 春季的作用效果比秋季更为突出,其中又以单施有 机肥(89)效果最显著。缺素施肥处理中 ;6、(6对 土壤 12无显著影响,但 ;(处理因土壤富 6而与均 衡施肥处理近似,土壤 12也显著低于不施肥对照 (! 0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表现 为:89 < ! : "89; < ;(6、;( < (6、;6、56;土壤 全氮与有效磷的变化规律与有机碳基本一致,其中 (6处理较高的有效磷残留是因为土壤缺 ;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作物对 (的大量吸收,施 6则因土壤 富 6而导致土壤速效钾的累积。本研究结果与试 验地 "**$ 年["]、"**4 年[!$]的测定结果在整体规律 上完全一致,表明长期定位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对 土壤 12和养分的影响已经达到比较显著稳定的水 平。 表 ! 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后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的比较(! %年) &’()* ! +,-.’/01,2 ,3 1,0) 45*-04’) ./,.*/60*1 ’36*/ ),2786*/- ),4’6*9 3*/60)0:’60,2 6/*’6-*261(!%;/) 采样时间 ’/=1>?-@ A?=B 施肥处理 CBDA?>?E/A?F- ADB/A=B-A 12 有机碳 8D@/-?. 5 (@ : G@) 全氮 HFA/> ; (@ : G@) 有效磷 IJ/?>/K>B ( (=@ : G@) 速效钾 IJ/?>/K>B 6 (=@ : G@) #月 "4日 56 3)74 L *)*& . 3)M* L *)$* / *)#7 L *)** / *)"# L *)*! / M*) L )3& K "4AN 9/D.N ;6 3)4M L *)*7 . 3)74 L !)"# / *)&! L *)*! K *) # L *)!# / #M)# L 3)3& B (6 3)4 L *)!* . M)&3 L !) * / *)& L *)*" . "7)3M L ")&3 B #&3)!7 L &)&" O ;( 3)&& L *)*3 K !!) " L *)7& K *)& L *)*! O !")4* L *)7M K 7&)4! L #)3# / ;(6 3)& L *)*" K !")7* L *)7" K *)4 L *)*" B !") " L *)# K ""!)M! L !*)!" . ! : "89; 3)#3 L *)*7 K !4)7" L !)44 . *)7& L *)** P !7)"M L !)" . "#&)44 L M)4# . 89 3)!" L *)*3 / "!)!3 L !)"4 O !)** L *)*# @ "*)M4 L #)&& O ""M)4 L !")33 . !*月 4日 56 3)3" L *)*& . 7)4 L *)3! / *)&* L *)*" / *)"" L *)*! / 3!)#* L &)3! K 4AN 8.AFKBD ;6 3)77 L *)!! K. 3)*! L *)M / *)&" L *)*! / *)## L *)* / #!)MM L !*)!" P (6 3)3! L *)* . M)#3 L *)&* K *)* L *)** K "M)"4 L ")3M B #"4)!7 L !*)MM B ;( 3)44 L *)*4 /K !*)&4 L *)"3 . *) 7 L *)*! . 3)M# L *)M" K 4&)*M L !)M! / ;(6 3)4 L *)!" /K !!)&" L *)3M . *)4& L *)*" O 3)#" L *)# K !47)*7 L ")"! . ! : "89; 3)4# L *)*4 /K !&)"* L *)&7 O *)3& L *)*# B !#)M7 L !)" . ! )M! L 4) # . 89 3)4* L *)*M / !3)7# L *)3* B !)!* L *)*& P !4) L *)M* O !77)M! L ")"! O 注(;FAB):同一采样时间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达 $Q显著水平,下同。R/>,BS PF>>FTBO KU O?PPBDB-A >BAABDS ?- / .F>,=- /DB S?@-?P?./-A /A $Q >BJB> /=F-@ ADB/A=B-AS /A ANB S/=B S/=1>?-@ O/ABV HNB S/=B KB>FTV !"! 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及胡敏素含量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及胡敏素 含量的影响(图 !)看出,不同施肥处理相同组分间 的差异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 以 89、! : "89;、;(6、;(、(6、;6 的顺序递减。其 中,胡敏酸含量只有施有机肥(89)与有机无机配施 (! : "89;)"个处理显著高于 56;富里酸含量也是 以有机肥 89 和 ! : "89; 处理最高,而施化肥的 ;(6与 ;(处理在秋季显著高于 56;胡敏素含量表 现为 89 < ! : "89; < ;(6、;(,(6、;6、56处理最 低。表明 ;(6平衡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很大 程度上只是因为增加了胡敏素的含量,当然在秋季 也会表现在富里酸上,但只有含有机肥的处理才能 显著提高土壤中胡敏酸的含量。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富里酸及胡敏素含量的比较 "#$%! &’()*+#,’-, ’. ,’#/ 01(#2 *2#3,.1/#4#2 *2#3 *-3 01(#- 2’-25-6+*6#’-, 1-35+ 605 3#..5+5-6 .5+6#/#7*6#’- 6+5*6(5-6, [注(!"#$):柱上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 ! % &’&(水平差异显著 )*++$,$-# .$##$,/ 01"2$ #3$ 10,/ *-4*50#$ 0 /*6-*+*50-# 4*++$,$-5$ 07"-6 4*++$,$-# #,$0#7$-#/ 0# #3$ ! % &’&( .$2$. ’] 89: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转化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和最 易变化的部分[89],对植物养分具有贮存和调节作 用,它的大小和活性直接影响养分的矿化、固定[8:] 以及土壤酶的活性[;]。其中,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土 壤有机质含量和呼吸强度等有关,是表征土壤生物 活性强度和评价土壤熟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8<]。 由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与转化酶活 性(图 ;)看出,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碳最高,单施有机肥处理又显著高于 8 = ;>?!处理; 施化肥处理中只有 !@A处理显著高于不施肥对照, !A处理在秋季甚至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施肥处理 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基本一 致,但缺素施肥中除 !A处理有低于对照的趋势外, 其余处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而 !@A、!@处理在秋 季也显著高于 @A处理。 图 8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转化酶活性的比较 "#$%8 &’()*+#,’-, ’. ,’#/ (#2+’;#*/ ;#’(*,, 2*+;’- *-3 #-45+6*,5 *26#4#6< 1-35+ 605 3#..5+5-6 .5+6#/#7*6#’- 6+5*6(5-6, : 讨论 土壤的腐植酸含量是其肥力质量与健康质量的 一个重要标志。刘小虎等[<]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棕 壤腐植酸组成和性质的影响发现,施用有机肥对土 壤胡敏酸的培肥作用更明显一些,其中有机无机肥 配施处理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松结态胡敏酸的比例, 而减低松结态富里酸的比例。本试验在潮土地区的 研究也发现,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显著提高 了土壤腐植酸含量,而施化肥处理中即使是 !@A平 衡施肥也没有检测到腐植酸的明显增加,即只有通 过包含一定量有机肥的施肥措施才能起到本质意义 上的地力培肥作用。整体来看,单施有机肥或有机 无机配施处理主要通过肥料带入、增加植物根系分 泌和植株残体含量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腐殖能力的 方式增加土壤腐殖质尤其是腐植酸的含量。 ((B;期 王俊华,等: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腐植酸含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有机肥和 !"#平衡施肥 (土壤富 #,!"处理也比较接近平衡施肥)能有效抑 制土壤进一步碱化并调节土壤酸碱度向中性靠近 (表 $),这一方面是因为肥料的有效性能直接影响 土壤 %&值,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植物根系分泌物 增加尤其是有机酸增多造成的结果[’()’*]。显然,土 壤 %&对微生物生命活动具有很大影响[$+],而土壤 微生物生物量又与土壤养分含量有直接关系。土壤 养分尤其是有机肥的施入也大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 的营养源,结果促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理活 性的提高,而施化肥特别是缺素施肥处理的作用效 果则较为有限。本试验结果也显示,不同施肥处理 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 植酸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 土壤转化酶对于驱动土壤碳循环及增加易溶性 营养物质有重要作用[’,]。孙瑞莲等[$’]研究证实,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存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有机 碳含量对转化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外源养分,如有 机肥的施入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这为转化 酶提供了更多的酶促基质,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转化 酶活性,加快了有机质的分解[ ]。各化肥处理间, 施 "处理(!"#、!"、"#)土壤的转化酶活性普遍高 于缺 "处理(!#),因为供试土壤缺 !"而富 #,所以 缺 !、"的施肥处理相比之下是不利于增强土壤转 化酶活性的,其中又以缺 "最为严重,因为缺 !可 以通过生物固氮或者大气沉降等途径得到一定程度 的缓解[]。 本研究通过长达 ’(年的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 验看出,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差异已达到较为显著 和稳定的水平,其中单施有机肥(-.)、平衡施化肥 (!"#)或有机无机配施(’ / -.!)均能有效地调节 土壤 %&、增加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而且又以单 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腐植酸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 含量及转化酶活性最高,有机无机配施效果次之,说 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最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与健 康质量。 参 考 文 献: [’] 周修冲,刘国坚,"01234 56 平衡施肥在广东“三高”农业中的作 用[7]6 广东农业科学,’**(,(’):8)8,9 :40; < =,>?; @ 7,"01234 56 ABBC32D 0B EFGFH3C BC12?G?IF2?0H 0H @;FHJK0HJ 241CCL4?J4LFJ1?3;G2;1C[7]6 @;FHJK0HJ MJ1?36 53? 6,’**(, (’):8 )8,9 [] 王俊华,尹睿,张华勇,等 6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 其相关因素的影响[7]6 生态环境, ++N,’O(’):’*’)’*O9 PFHJ 7 &,Q?H R,:4FHJ & Q !" # 6 =4FHJCD ?H D0?G CHISTCD,T?L 310E?FG E?0TFDD,FHK D0?G H;21?2?0H D2F2;D ?H 1CD%0HDC 20 BC12?G?IF2?0H 1CJ?TCD ?H F G0HJL2C1T B?CGK CU%C1?TCH2[7]6 A30G 6 AHV?10H6, ++N, ’O(’):’*’)’*O9 [8] 范晓晖,林德喜,沈敏,钦绳武 6 长期试验地潮土的矿化与硝化 作用特征[7]6 土壤学报,++W,, ():8,+)8,89 XFH < &,>?H Y <,54CH .,Z?FH 5 P6 =4F1F32C1?D2?3D 0B T?HC1FGL ?IF2?0H FHK H?21?B?3F2?0H ?H 24C 3FG3F1C0;D D0?GD B10T F G0HJ 2C1T BC12?G?IFL 2?0H CU%C1?TCH2FG B?CGK[7]6 M32F "CK0G 6 5?H6, ++W,,( ):8,+ ) 8,89 [,] 刘小虎,贾庆宇,安婷婷,等 6 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腐殖酸组成 和性质的影响[7]6 土壤通报,++W,8O(8):8 ()889 >?; < &,7?F0 Z Q,MH [ [ !" # 6 ABBC32D 0B BC12?G?IF2?0H 0H D0?G 4;L T;D 30T%0HCH2D FHK E10\H D0?G %10%C12?CD[7]6 =4?H6 76 50?G 53? 6,++W,8O(8):8 ()889 [W] 刘康怀,李纯,兰俊康,张力 6 广西主要类型土壤腐植酸的环境 化学特征[7]6 农业环境保护, ++, ’(’):,*)W’,O9 >?; # &,>? =,>FH 7 #,:4FHJ >6 AHV?10HTCH2FGGS =4CT?3FG BCFL 2;1CD 0B 4;T?3 F3?K ?H TF?H 2S%CD 0B D0?GD ?H @;FHJU? :4;FHJ M;L 20H0T0;D RCJ?0H[7]6 MJ10LAHV?10H6 "102 6, ++, ’(’):,* )W’, O9 [O]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6 土壤理化分析[.]6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9 O )’,9 ]HD2?2;2C 0B 50?G 53?CH3C,=M56 MHFGS2?3FG TC240KD 0B D0?G %4SD?3D FHK 34CT?D21S[.]6 54FHJ4F?:54FHJ4F? 53?CH2?B?3 FHK [C34H?3FG ";EG?D4L C1D,’*(’9 O )’,9 [N] 卢静,朱琨,侯彬,赵艳锋 6 腐植酸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机理研究概况[7]6 腐植酸, ++O,(W):’)W9 >; 7,:4; #,&0; ^,:4F0 Q X6 @CHC1FG D?2;F2?0H 0B 24C 1CF32?0H TC34FH?DTD 0B 4;T?3 D;EF2FH3CD \?24 4CFVS TC2FG ?0HD ?H D0?G[7]6 &;L T?3 M3?K,++O,(W):’)W9 [(] 胡曰利,吴晓芙 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土壤质量生物指标的 研究[7]6 中南林学院学报, ++, (8):W’)W89 &; Q >,P; < X6 Y?D3;DD?0H 0H D0?G T?310E?FG E?0TFDD FD F E?0L?HK?L 3F201 0B D0?G _;FG?2S B01 GF20D0G CF124[7]6 7 6 =CH21FG 50;24 X01 6 ‘H?V6, ++, (8):W’)W89 [*] PF1CH2?H ^ "6 [4C 30H3C%2 0B D0?G _;FG?2S[7]6 7 6 50?G,>FHK PF2C1 =0HDC1V6,’**W,W+: O) (9 [’+] R0S 5,5?HJ4 7 56 =0HDC_;CH3CD 0B 4FE?2F2 4C2C10JCHC?2S B01 FVF?GFE?GL ?2S 0B H;21?CH2D ?H F K1S 210%?3FG B01CD2[7]6 7 6 A30G 6,’**,,( :W+8 )W+*9 [’’] 许光辉,郑洪元 6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6 北京:农业 出版社,’*(O9 O)$W’9 <; @ &,:4CHJ & Q6 .FH;FG 0B D0?G T?310E?0G0J?3FG FHFGS2?3FG TC24L 0KD[.]6 ^C?a?HJ:MJ1?3;G2;1FG "1CDD,’*(O:$,*)$W’9 [’$] 刘光崧 6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6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O9 ’O()’N+9 >?; @ 56 50?G %4SD?3FG FHK 34CT?3FG FHFGSD?D b KCD31?%2?0H 0B D0?G %10B?GCD[.]6 ^C?a?HJ:52FHKF1KD "1CDD 0B =4?HF,’**O9 ’O()’N+9 [’8] 褚海燕,曹志洪,谢祖彬,等 6 镧对红壤微生物碳、氮及呼吸强 度的影响[7]6 中国稀土学报,$++’,’*($):’W()’O+9 =4; & Q,=F0 : &,?C : ^ !" #$ 6 ABBC32D 0B GFH24FH;T 0H T?310L<brOW8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W卷 !"#$ !"%&#’’ (#)!%*,*"+)%,-* #*. )-’/")#+"%* "* )-. ’%"$[0]1 0 1 2#)-3 4#)+5’,6778,89(6):8:;<8=7> [8?] 郑洪元,张德生 1 土壤动态生物化学研究法[@]1 北京:科学 出版社,89;6> 8AB<6=:> C5-*, D E,C5#*, F G1 2-’-#)(5 &-+5%.’ %H ’%"$ .I*#&"( !"%(5-&3 "’+)I[@]1 J-"K"*,:G("-*(- L)-’’,89;6> 8AB<6=:> [8:] M5N D E,ONK"" P,@%)"&%+% G !" #$ 1 M%&&N*"+I ’+)N(+N)- %H #&&%3 *"#3%Q"."R"*, !#(+-)"# N*.-) $%*,3+-)& #//$"(#+"%* %H &"*-)#$ H-)+"$"R-) #*. %),#*"( &#*N)- "* # ’#*.I $%#& ’%"$[0]1 S//$ 1 4*T")%*1 @"3 ()%!1,677A,AB(6):?;:?98 [8=] 李杨,黄国宏,史奕 1 大气 MU6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及 其相关因素的影响[0]1 应用生态学报,677B,8?(86):6B68 < 6B6:> V" E,DN#*, W D,G5" E1 4HH-(+ %H #+&%’/5-)"( MU6 -*)"(5&-*+ %* ’%"$ &"()%!-’ #*. )-$#+-. H#(+%)’[0]1 M5"*1 01 S//$ 1 4(%$ 1,677B, 8?(86):6B68<6B6:> [8A] 殷士华 1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与养分循环的关系研究进展[0]1 土壤学进展,899B,(?):8<;> E"* G D1 2-’-#)(5 /)%,)-’’ "* ’%"$ &"()%!"#$ !"%&#’’ #*. "+’ (%))-$#3 +"%* X"+5 *N+)"-*+ (I($"*,[0]1 L)%,1 G%"$ G(" 1,899B,(?):8<;> [8;] 付慧兰,邹永久,杨振明,等 1 大豆连作土壤 /D与土壤酶活 性[0]1 大豆科学,899A,8=(6):8:=<8=8> ON D V,C%N E 0,E#*, C @ !" #$ 1 G%"$ /D %H (%*+"*N%N’ ()%//"*, ’%I!-#* #*. ’%"$ -*RI&- #(+"T"+I[0]1 G%I!-#* G(" 1,899A,8=(6): 8:=<8=8> [89] 田秀平,李玉梅,韩晓日 1 大豆长期连作及施肥对白浆土 /D 和铁、锌、铜、锰形态的影响[0]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77B, 9(6):6:B<6::> P"#* E L,V" E @,D#* Y 21 4HH-(+ %H $%*,3+-)& ’N((-’’"T- /$#*+"*, %H ’%I!-#* #*. H-)+"$"R#+"%* %* /D #*. H%)&’ %H O-,C*,MN #*. @* "* #$!"( ’%"$[0]1 L$#*+ ZN+) 1 O-)+ 1 G(" 1,677B,9(6):6:B<6::> [67] 黄昌勇 1 土壤学[@]1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6777> ::<:;> DN#*, M E1 G%"$ ’("-*(-[@]1 J-"K"*,:M5"*# S,)"(N+N)#$ L)-’’, 6777> ::<:;> [68] 孙瑞莲,赵秉强,朱鲁生,等 1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 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0]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677B,9(?):?7=?87 GN* 2 V,C5#% J [,C5N V G !" #$ 1 4HH-(+’ %H $%*,3+-)& H-)+"$"R#+"%* %* ’%"$ -*RI&- #(+"T"+"-’ #*. "+’ )%$- "* #.KN’+"*,3(%*+)% "*, ’%" H-)+" 3 "+I[0]1 L#*+ ZN+) 1 O-)+ 1 G(" 1,677B,9(?):?7=?87 [66] 蒋和,翁文钰,林增泉 1 施肥十年后的水稻土微生物学特性和 酶活性的研究[0]1 土壤通报,8997,68(=):6=:<6=;> 0"#*, D,\-*, \ E,V"* C [1 @"()%!"% %,"(# /)%/-)+"-’ #*. -*3 RI&- #(+"T"+"-’ %H /#..I ’%" #H+-) +-* I-#)’ %H H-)+""R#+"%*[0]1 M5"*1 01 G%" G(" 1,8997,68(=):6=:<6=;> A:B6期 王俊华,等: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腐植酸含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