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高华君(&+#&—),男,山东昌乐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理研究。,-.:"(’))!%%%((,/0123.:4567 893:; <= ! 通讯作者 ,-.:"(’))!*+’"*,/0123.:5>?2=47 892@; -9@; <=
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和
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高华君&,杨洪强!!,杜方岭’,赵海洲!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 !("&"")
摘要:研究了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根、茎、叶和子叶精氨酸、精氨酸酶、一氧化氮(AB)、一氧化氮合酶(ABC)水
平的变化及其与幼苗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精氨酸含量和精氨酸酶活性子叶中最高,且随幼苗生长发育逐
渐下降,其次为叶片和茎,根中最低。幼苗生长第 ( 9的子叶中 AB含量及 ABC活性均最高,此后迅速下降至较低
水平。除子叶外,AB含量和 ABC活性在茎中较高,生长第 && 9均达到最高,与茎的快速生长相适应;叶片居中,在
第 &# 9达到高峰,与叶片的快速生长有关;根中最低,在第 ) 9达到最高,与主根的快速生长相对应。这些结果表
明,AB在快速生长的器官中含量高,可能与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关;而子叶中的精氨酸可能是平邑
甜茶幼苗早期生长主要的氮素贮藏营养物质之一。
关键词:精氨酸;精氨酸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平邑甜茶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E(!""))"*"##*"( !"#%&’ ( #)%((& #* (+)(, -.(*& /&0&/’ ( !"#% &’(&()%*% 1&"*2
’&&*/(%’ *3)(% 4/#+ *&0&/-45&+
FDB G@206@=&,HDAF GI=40>32=4! !,JK L2=40.3=4’,MGDB G230N5I@!
(! "#%&’%( )%*+,+-+. ’/ 0’1’2’(3,4,’%,"#%&’%( 56!777,8#,%;5 8’22.(. ’/ 9’:+,;-2+-:. ";,.%;. %& <%(,%..:,%(,
"#%&’%( =(:,;-2+-:2 >%,?.:*,+3,"++. @.3 AB’:+’:3 ’/ 8:’C D,’2’(3,4,’%,"#%&’%( 56!7!E,8#,%; F "#%&’%( =;&.13 ’/ =(:,;-2+-:2 ";,.%;.,G,%% 5H7!77,8#,%)
67’+)#,+:O52=4-8 3= 2P43=3=-,2P43=28-,=3QP3< IR39-(AB),=3QP3< IR39- 8?=Q528-(ABC).-S-.8 3= PIIQ8,8Q-18,.-2S-8
2=9
4PIVQ5,
8&9 :-)*’:2P43=3=-;2P43=28-;=3QP3< IR39-;=3QP3< IR39- 8?=Q528-;I2-* #-C.#.%*,* U-5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
Z.2=Q A@QP3Q3I= 2=9 L-PQ3.3N-P C<3-=<-
精氨酸是植物体内 ! " #比最高的氨基酸之一,
它能够以较少的碳结合较多的氮,是苹果树体中主
要氮素贮藏营养物质之一[]。一氧化氮(!%&’%( )*+ %,-,!.)广泛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外源和内源 !.均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作用和信使 功能已成为近年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 一[/]。精氨酸是很多植物种子的主要贮藏氮形态, 可占到种子贮藏蛋白氮含量的 012和发芽后幼嫩 组织可溶性氮的 312[456]。精氨酸作为一种氮素贮 藏形态,其分解利用首先通过精氨酸酶催化生成鸟 氨酸和尿素,再用于其他含氮化合物的生成[4],植物 精氨酸酶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发芽的种子和萌发后早 期幼苗的生长[0]。精氨酸能够转化为多胺、!.等重 要物质,并通过这些代谢产物行使其更广泛的生理 功能[7];其中 !.是一种多功能信使分子,参与植物 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859],被认 为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3]。动物细胞 !.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一氧化氮合酶(!%&’%( )*%,- :;<&=>:-,!.?),而植物细胞存在酶促和非酶促反应 两类途径,其中也存在以 @5精氨酸为底物的类 !.? 活性[15/]。 平邑甜茶是原产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木本植物资 源,常用作苹果和观赏海棠的砧木,并有重要观赏价 值。同时,平邑甜茶具有高度无融合生殖能力,实生 后代个体差异非常小,是很好的试验材料。 近年来,植物中 !.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 多集中在外施 !. 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上 (如抗逆性等),而 !.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植物生长 发育的关系报道很少。种子萌发和萌发后幼苗的快 速生长是一个植物个体早期形态建成的复杂过程, 其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其中包括作 为贮藏氮素营养的精氨酸的分解和再利用。由于 !.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而精氨酸是其产生 的供体氨基酸,因此通过研究平邑甜茶种子萌发后 幼苗早期快速生长过程中根、茎、叶和子叶精氨酸和 !.水平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 识精氨酸和 !.的生理作用以及相互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方法 将低温层积至露白的平邑甜茶种子播于洗净的 石英砂中,室温、自然光照培养。分别于第 0、9、、 6、8和 /1 ,选取长势一致的幼苗,分为根(胚根)、 茎(包括下胚轴和上胚轴)、叶(真叶)和子叶 6部分, 液氮速冻保存供测定用;同时测量植株根和茎的长 度,作为幼苗生长情况的指标。 !"# 测定项目与方法 A/A 精氨酸含量、精氨酸酶活性测定 按 B 1 (C " D)的比例用 12(C " D)三氯乙酸冰浴研磨提取
植物材料中的精氨酸,6E 4 111 F G离心 1 H%<,然
后根据 ?>I>GJ(=%[4]的方法测定。精氨酸酶活性按 照 #=-<等[6]的方法测定。 A/A/ 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 的测定采用
鲁米诺5K/./化学发光法[657]。植物材料按 B0(C " D)的比例用无氧水冰浴研磨,6E / 111 F G离心 /1
H%<,上清为 !. 提取液,立即用于化学发光测定。
仪器采用 LM#@超微弱发光测量仪(中国科学院生
物物理研究所)。测量参数:调节高压为 911 N,标
准光源发光强度 8 111 ()J<&: " :,本底强度 0
()J<&: " :,采样间隔时间 :,测定温度 41E。向发光 管中加入 71!@发光液(01 HH)O " @碳酸盐缓冲液,
含 $1!H)O " @鲁米诺、/1 HH)O " @ K/./、/ HH)O " @ PQ+
RS,48E时 TK 3A8/),快速注入 61!@提取液,记录
波长 740
UV)。
A/A4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测定 !.?的提取 按照 WJ) 等[]的方法,酶的反应测定参照徐顺清 等[8]的化学发光法,有改动。反应体系 611!@,包
括 11!@ 酶液和 411!@ !.? 反应液(01 HH)O " @ KPMP?,TK 8A6,含 1A0 HH)O " @ #>#O/, HH)O " @ QRR,
!H)O " @ USQ, !H)O " @ UV!,1A !H)O " @ #>V,
HH)O " @"5 !SQMK,/ HH)O " @ @5精氨酸),41E水浴
反应 41 H%<,按以上的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成的 !.
量,以反应前的化学发光量作为空白。!.?活性以
每分钟每克鲜重产生的化学发光量表示[ F 14
()J<&: "(H%<·G),UV]。
# 结果与分析
#"! 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含量和精氨酸酶活性
的变化
图 为平邑甜茶种子萌发后幼苗早期生长过程 中根、茎、叶和子叶精氨酸含量的变化动态。图中看 出,不同器官精氨酸含量差异很大。子叶中含量远 远高于根、茎和叶,其次为叶片,根中最低。子叶精 氨酸含量以生长第 0 ,尚未展开时最高,以后随幼 苗生长发育逐渐降低。与子叶相比,根、茎和叶中精 氨酸含量随幼苗生长发育变化较小。 0886期 高华君,等: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图 ! 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精氨酸含量的变化 "#%! &’()*+ #) (,#)#)* -.)/*)/ #) 0#11*,*)/ .,()+ .1 !"#% &’(&()%*% 2*’0% +**03#)+ 04,#) 53()/ 0*6*3.57*)/ 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精氨酸酶活性的变化 (图 !)看出,精氨酸酶活性与精氨酸含量有着基本 相同的变化规律,即两者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子叶 中精氨酸酶活性远高于根、茎和叶,以生长第 " #尚 未展开时活性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至第 # 时下 降了 "!%"&,此后基本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直到生 长的第 !’ #。与精氨酸类似,根、茎、叶中精氨酸酶 活性明显低于子叶(三者中又以叶片最高,根最低), 且随幼苗生长发育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幼苗 生长第 " # 时子叶尚未展开,幼叶还未出现(见图 "),此时精氨酸含量和精氨酸酶活性均为最高。而 精氨酸是一种贮藏氨基酸,表明子叶中高水平的精 氨酸含量和精氨酸酶活性可能主要与精氨酸作为氮 素贮藏营养的分解利用有关,精氨酸是平邑甜茶种 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主要贮藏营养之一。 图 8 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精氨酸酶活性的变化 "#%8 &’()*+ #) (,#)(+* (-/#6#/9 #) 0#11*,*)/ .,()+ .1 !"#% &’(&()%*% 2*’0% +**03#)+ 04,#) 53()/ 0*6*3.57*)/ 8:8 幼苗生长过程中 ;<含量和 ;<=活性的变化 平邑甜茶种子萌发后早期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 器官 ()含量及变化规律不同。图 * 看出,幼苗生 长第 " #尚未展开的子叶中 ()含量最高,但到第 + #时迅速下降为第 " #的 !’%&,此后基本维持在较
低的水平,一直持续到生长的第 !’ #。根中 ()含
量在第 " #时已有较高的水平,到第 + #时升至最
高,此后迅速下降,基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第 , # 时稍有升高),在所有器官中其含量是最低的。除幼 苗生长第 " #的子叶外,茎中 ()含量在各类器官中 是最高的。从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的变化来看,茎 中 ()含量在生长前期("! #)较后期高,并在第 # 时达到最高,此后基本呈下降趋势。叶中 () 含量高于根但低于茎,并在幼苗生长第 , #时达到
最高。
图 > 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 ;<含量的变化
"#%> &’()*+ #) )#/,#- .?#0* -.)/*)/ #) 0#11*,*)/
.,()+ .1 !"#% &’(&()%*% 2*’0% +**03#)+
04,#) 53()/ 0*6*3.57*)/ 图 -表明,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 ().活性 除生长第 " #的幼苗外,以茎中 ().活性最高,其次 为叶,根中最低,这与 ()含量的分布基本一致,说 明平邑甜茶幼苗中 ().是 ()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从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来看,(). 活性与 ()含量 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 " #时子叶中 ().活性最高, 但到第 + #时已下降为第 " #的 -,%/&,此后基本维 持在这一水平,一直持续到生长的第 !’ #。与 () 类似,根、茎和叶中 (). 活性也分别在第 + #、 # 和 , #时达到最高。
结合图 "和图 /发现,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
中不同器官 ()和 ().水平的这种变化特点与各器
官的生长发育状态密切相关。叶片中 () 含量和
().在幼苗生长的第 , #均较高,而此时正是叶片 加速生长的时期,此时 ()含量的升高可能与叶片 的快速生长相联系(图 ")。根和茎中 ()含量和 ().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图 ! 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 "#活性的变化 %&’(! )*+,’-. &, ,&/0&1 23&4- .5,/*+.- +1/&6&/5 &, 4&77-0-,/ 20’+,. 27 !"#% &’(&()%*% 8-*4( .--49&,’. 4:0&,’ ;9+,/ 4-6-92;<-,/ 图 = 生长 =、>、?@ 4的平邑甜茶幼苗 %&’(= !"#% &’(&()%*% 8-*4( .--49&,’. +7/-0 =,> +,4 ?@ 4 ’02A/* 图 B 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根、茎长度的变化 %&’(B )*+,’-. &, 022/ +,4 ./-< 9-,’/* &, !"#% &’(&()%*% 8-*4( .--49&,’. 4:0&,’ ;9+,/ 4-6-92;<-,/ 活性在幼苗生长的前期(!!"" #)较高,而此时正是 根和茎伸长生长最快的时期(图 )。茎中 %&含量
和 %&’活性则均在第 "" #达到最高,这很可能与茎
的生长分化密切相关(图 )。由图 可以看出,第 !
#至第 "" #是茎伸长生长最快的时期,第 "" #之后
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幼苗生长的第 "" #正是茎由快
速伸长生长转为缓慢生长的转折点。
C 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平邑甜茶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早
期生长过程中,子叶中精氨酸含量和精氨酸酶活性
远远高于根、茎和叶,且随幼苗生长发育逐渐降低。
可见,子叶中丰富的精氨酸是幼苗植株形成建成(包
括根系、茎、叶片等器官的发生、分化)所必需的。种
子开始萌发后,贮藏蛋白水解生成大量精氨酸,精氨
酸酶催化其生成鸟氨酸和尿素。尿素被尿素酶分解
为二氧化碳和氨,后者进一步合成谷氨酰胺,再用于
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形成,鸟氨酸可进一步生成多胺、
脯氨酸和谷氨酸等[(,!,")]。
精氨酸在体内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生理以及精氨
酸代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在植物上,精氨酸
除作为一种重要的氮素贮藏营养外,还具有其它氨
基酸不具备的一些特殊生理功能[]。精氨酸的这些 特殊生理功能可能与精氨酸代谢有关,%&即是精氨 酸代谢产物之一。 +,-./0.和 123244.02[*]曾提出,%&类似植物激素 的作用,参与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发育。精 氨酸是 %&产生的供体氨基酸,鉴于种子萌发后幼 苗中丰富的精氨酸含量,本试验进一步检测了平邑 甜茶种子萌发后幼苗不同器官的 %&及 %&’水平与 各器官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平邑甜茶种子 萌发后幼苗生长过程中不同器官 %&、%&’水平的变 化与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根和茎中 %&、 %&’水平在幼苗生长的前期(!!"" #)较高,与根、 茎的快速伸长生长相对应。茎中 %&、%&’在生长的 第 "" #达到最高,此时正是茎由快速伸长生长向缓 慢伸长生长转变的时期。567829 等[:;]在豌豆幼苗 上也观察到 %&’ 与茎伸长相关的现象。本试验还 观察到,除播种后第 ! #的子叶外,茎的 %&含量在 所有器官中是最高的,这可能与 %&在植物器官中 主要定位于维管组织(木质部)有关[:;<:"]。根中 %&、%&’水平在第 ) #达到最高,可能与主根的快速 生长有关。已有研究表明,%& 是新根(不定根、侧 根)发生的关键信号分子[::<:(]。叶片中 %&、%&’在 幼苗生长的第 "= #出现一个小高峰,与叶片的快速 生长相对应。+,-./0.和 123244.02[*]认为,%&作为一 种非传统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激素),具有明 ===>期 高华君,等: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显的促进叶片生长、延缓衰老的效果。最近,!"#""
等[%&]研究表明,拟南芥内源精氨酸水平降低影响到
’()活性,从而 ’(生成减弱,也证明 ’(的生成与
精氨酸有关。考虑到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使
分子作用,可以认为精氨酸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的早
期形态建成过程中可能不只是氨素贮藏营养的作
用,其代谢产物之一的 ’(很可能参与幼苗的早期
形态建成。
本研究还看出,生长第 * #的幼苗子叶中具有
极高的 ’(和 ’()水平,与子叶中极高的精氨酸含
量呈正相关。+,-" 和 ./01,-/"[%*]在大豆上也曾观 察到子叶中大量形成 ’(的现象。但子叶中高浓度 ’(的生理功能和生成途径尚不清楚,’()可能是其 生成途径之一,因为生长第 * #的子叶中 ’()活性 亦很高,但很可能还有其他生成途径,这有待于进一 步深入研究。除 ’(外,精氨酸也可用于合成多胺, 而多胺也是与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的生物活性 分子。萌发的种子及早期幼苗丰富的精氨酸含量为 此类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如本试验中幼苗生 长第 * #的子叶中精氨酸、精氨酸酶、’(以及 ’() 水平均相当高,而子叶也是多胺的产生源之 一[%23%4]。可见,植物体内丰富的精氨酸并不仅仅作 为贮藏营养,精氨酸的代谢转化也不仅仅是作为一 般营养物质利用,它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有待研究发 掘。 参 考 文 献: [5] 杨洪强,接玉玲,黄天栋,束怀瑞 6 苹果幼树根系越冬期氮代谢 及覆膜效应研究[7]6 园艺学报,5882,%9(&):9%83999: ;,0< = >,7?@ ; A,=/,0< B C,)D/ = E6 E""1 0?1-"<@0 F@1,G"?HF
,0# I?FJF/KD?0< @II@K1H ?0 L"/0< ,MM@ 1-@@ #/-?0< "N@-O?01@-?0< M@-?J "#[7]6 PK1, ="-1 6 )?06,5882,%9(&):9%83999: [%] ’@? ),=,0K"KQ 7,C@H?Q,0 E6 .-@I,K@ 1" 0?1-?K "R?#@ H?<0,?0<: M,01 <-"O1D ,0# #@N@"MF@01[7]6 7 6 SRM6 T"1 6,%UU2,*4(9): &2%: [9] +,01V0 W E,)/X-@Y ! W,+X0"N,H W !6 !"@K/,- ,HM@K1H "I 0?1-"<@0 F"G??Y,1?"0 ,0# -@KLK?0< ?0 1-@@H[7]6 .D"1"HL01D6 E@H6,%UU*,Z9: %2*3%4Z: [&] +D@0 =,!K+,?< T +,!@"11" ! !" # % E@$,1?"0 "I M$,01 ,-<?0,H@<brGL O"/0#?0<,[,HF"0,1@,,0# 1D@ MDL1"1"R?0 K"-"0,1?0@[7]6 7 6 T?" 6
+D@F6,%UU&,%48:&*88Z3&2UU4:
[*] B"## + C,+""Q@ 7 S \,!/@0 E B,]?II"-# C 76 E@$,1?"0 "I<br$"G$"L M?0@(&’()* "#!+# A6),-#/-?0< <@-F?0,1?"0 ,0# M"H1J<@-F?0,1?N@ <-"O1D[7]6 .,01 !" 6 T?J
" 6,%UU5,&*:***3*2*: [2] 杨洪强,高华君 6 植物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7]6 植 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UU4,99(5):53Z: ;,0< = >,]," = 76 .DLH?""F@1,G"?1@H ?0 M,01H[7]6 7 6 .,01 .DLH?" 6 !" 6 T?" 6,%UU4,99
(5):53Z:
[4] A,F,11?0, A,],-K^,J!,1, +,]-,Y?,0" !,.,<0/HH,1 ]6 ’?1-?K "R?#@:
BD@ N@-H,1??1L "I ,0 @R1@0H?N@ H?<0, F"@K/@[7]6 P006 E@N6 .,01 T?" 6,%UU9,*&:5U83592:
[Z] ’@? ) 7,C@H?Q,0 E,=,0K"KQ 7 B6 ’?1-?K "R?#@ H?<0,?0< ?0 M,01H [7]6 ’@O .DL1" 6,%UU9,5*8:5539*:
[8] T@?<0? ! _,A,F,11?0, A6 ’?1-?K "R?#@:, 0"0J1-,#?1?"0, -@M,01 <-"O1D[7]6 B-@0#H .,01 )K? 6,5888,2:*UZ3*U8:
[5U] #@ E‘" A P,+"-M,H W 7,T,--"H" 7 T6 ’?1-?K "R?#@ ,0# 0?1-?K "R?#@ HL01D,H@ ,K1?N?1L ?0 M,01H[7]6 .DL1"KD@F6,%UU&,2*:4Z9348%:
[55] ]/" W >,(Q,F"1" !,+-,OI"-# ’ !6 a#@01?I?K,1?"0 "I , M,01 0?1-?K "R?#@ HL01D,H@ <@0@ ?0N"N@# ?0 D"-F"0, H?<0,?0<[7]6 )K? 6,%UU9,
9U%:5UU35U9:
[5%] +-,OI"-# ’ !,]/" W >6 ’@O ?0H?
[59] ),Q,0?0@[7]6 7 6 T?"KD@F6,58*U,94:%953%92:
[5&] 周宜开,朱勇飞,柏正武,孙雅亮 6 鲁米诺 3 =%(% 体系化学发
光检测一氧化氮的研究[7]6 分析科学学报,5888,5*(2):&42
3&48:
bD"/ ; \,bD/ ; W,T,? b c,)/0 ; A6 )1/#L "0 1D@ #@1@-F?0,1?"0
"I 0?1-?K "R?#@ /H?0< /F?0"J=%(% KD@F?/F?0@HK@01 F@1D"#[7]6 7 6 P0, 6 )K? 6,5888,5*(2):&423&48:
[5*] \?Q/KD? \,’,<,0" B,=,L,Q,O, = !" # % C@1@K1?"0 "I 0?1-?K "R?#@ M-"#/K1?"0 I-"F , M@-I/H@# "-<,0 GL , /F?0"J=%(% HLH1@F[ 7]6 P0, 6 +D@F6,5889,2*:548&35488:
[52] E,#? E,+"H<-"N@ B .,T@KQF,0 7 ),W-@@F,0 T P6 .@-"RL0?1-?1@J
?0#/K@# /F?0" KD@F?/F?0@HK@0K@[7]6 T?"KD@F6 76,5889,%8U: *53*4: [54] 徐顺清,舒柏华,周宜开,朱遂强 6 化学发光法测定脑组织中 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7]6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5884,4(9):595 3599: d/ ) >,)D/ T =,bD"/ ; \,bD/ ) >6 C@1@-F?0,1?"0 "I ,K1?N?1?@H "I 0?1-?K "R?#@ HL01D,H@ I-"F -,1 G-,?0 GL KD@F?/F?0@HK@01 ,HH,L[7]6
+D?06 76 =@, 6 A,G6 B@KD6,5884,4(9):5953599: [5Z] )/,-@Y ! W,PN?, +,],$$,-#" W !" #$ % !"$@K/$,- ,0# @0YLF,1?K
,0,$LH?H "I ,FF"0?/F ,HH?F?$,1?"0 ?0 O""#L M$,01H[ 7]6 7 6 SRM6
T"1 6,%UU%,*9:Z8538U&:
[58] !"--?H ) ! 7- 6 E@K@01 ,#N,0K@H ?0 ,-(M?06 +$?0 6 ’/1- 6 !@1,G6 +,-@,%UU&,4:&*3*5:
[%U] +"-M,H W 7,T,--"H" 7 T,+,--@-,H P !" #$ % +"0H1?1/1?N@ ,-M@0#@01 0?1-?K "R?#@ HL01D,H@ ,K1?N?1L ?0 #?II@-@01 "-<,0H "I M@,
H@@#$?0
[%5] +"-M,H W 7,T,--"H" 7 T,+,--@-,H P !" # % +@/,- ,0# H/GK@/$,- $"K,$?Y,1?"0 "I @0#"<@0"/H 0?1-?K "R?#@ ?0 L"/0< ,0# H@0@HK@01 M@, M$,01H[7]6 .$,01 .DLH?"$ 6,%UU&,592:%4%%3%499: [%%] .,<0/HH,1 ] +,)?F"01,KKD? !,./01,-/$" ),A,F,11?0, A6 ’?1-?K "RJ ?#@ ?H -@e/?-@# I"- -""1 "-<,0"<@0@H?H[ 7]6 .$,01 .DLH?"$ 6,%UU%, 5%8:8*&38*2: [%9] +"--@,JP-,0#@ ’,]-,Y?,0" !,A,F,11?0, A6 ’?1-?K "R?#@ M$,LH ,<brK@01-,$ -"$@ ?0 #@1@-F?0?0< $,1@-,$ -""1 #@N@$"MF@01 ?0 1"F,1"[7]6 .$,01,,%UU&,%5Z:8UU38U*: [%&] !"#"$" A _,P/,0# 0?1-?1@ $@N@$H ?0 0?1-,1@ -@#/K1,H@J#@I?K?@01 ,-#.’+/0*’* "1#$’#(# M$,01H ?FM,?- 0?1-?K "R?#@ HL01D@H?H ,0# 1D@ DLM@-H@0H?1?N@ -@HM"0H@ 1" &*!)+/2/(#* *3-’(4#![7]6 .$,01 )K? 6,%UU2,545:9&3&U: [%*] +,-" P,./01,-/$" )6 ’?1-?K "R?#@ <@0@-,1?"0 GL H"LG@,0 @FG-L"0?K ,R@H:."HH?G$@ @II@K1 "0 F?1"KD"0#-?,$ I/0K1?"0[ 7]6 W-@@ E,#6 E@H6,5888,95()/M6):%U*3%5%: [%2] .,$ T,?H =,E,N?HD,0Q,- ] P6 E"$@ "I M"$L,F?0@H ?0 1D@ "01"<@0L "I M$,01H ,0# 1D@?- G?"1@KD0"$"?K,$ ,MM$?K,1?"0H[7]6 .$,01 +@$$ B?HH6<br(-<6 +/$1 6,%UU%,28:539&: [%4] ],,-#" !,T/@0" !,P0<"H1" B !" # % W-@@ M"L,F?0@H ?0 5’6!- #7
-’!"’()2 H@@#H #/-?0< 1D@ "0H@1 "I <@-F?0,1?"0[ 7]6 .DL1"KD@F6,
588%,95:%%Z93%%Z4:
Z44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