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0+#"""($"!)+!"#$+"#+"#$%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1
基金项目$云南省创新人才专项基金"
!"#"23"*1
#&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基金"
4
/5.!"#!"!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专项资金"
2678(!"(#(#
#&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
!"#"99"##
!
"#!99"#$
#
作者简介$覃
!
伟"
#1*&
#!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甘蔗遗传育种生理与分子研究(
:(;<.=
$
>?.
@
.0!"#""*"*
!
#,%+AB;
"
通信作者$吴才文!学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甘蔗遗传育种研究(
:(;<.=
$
C
D/D
4
)
>A>
!
#,%+AB;
甘蔗宿根萌发期
!
源激素变化
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覃
!
伟#!吴才文#"!姚
!
丽#!陈学宽#!赵培方#!曾千春!
"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云南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开远
,,#,
&
!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
明
,)"!"#
#
摘
!
要$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茎基部取样的方式!以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
!!
号+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同
一组合"*粤糖
*(!"
+
E7F2!)
#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
",($"*
+*云蔗
",($#)
+#和弱宿
根甘蔗品"种#系"*云蔗
",($"1
+*云蔗
",($#,
+#宿根萌发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结果显
示$"
#
#宿根萌发过程中!强宿根与弱宿根甘蔗茎基部
366
含量
G7
含量和
G7
%
366
比值的变化波动大!但差异不
显著("
!
#强宿根与弱宿根甘蔗茎基部
H6
%
和
696
含量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
696
含量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的差异显著!是与甘蔗宿根性关系密切的
%
个重要参数("
%
#强宿根甘蔗
696
含量高于弱宿根甘蔗!而其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小于弱宿根甘蔗!且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
随甘蔗宿根性的减弱而增大(研究认为!在宿根萌发期!甘蔗宿根性越强!
696
含量越高!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越小&而这
%
个重要参数均与
696
有关!进行甘蔗宿根性评价应着重参考
696
含量!同时结合
366
%
696
和
H6
%
%
696
比值再进行深入分析鉴定(
关键词$甘蔗&宿根性&宿根萌发期&内源激素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志码$
6
$%&(#")*+#
,
-%(.%%)(+%$("")/-#(
0
)!(+%1+)
2
%"3
4)!"
2
%)"5*6"78")%#)95
2
7:)%(9
,
7"5(#)
2
9(
2
%
I3J K?.
#
!
KL2<.>?0
#
"
!
M6FN.
#
!
2O:JPQ?DQ<0
#
!
GO6FR?.S<0
C
#
!
G:JHI.<0ATQ0
!
"
#8Q
C
<5A<0?7?/?<5AT30/U.UQU?BSMQ00<06A
BS6
C
5.AQ=UQ5<=8A.?0A?/
!
MQ00<0W?
4
N
BS8Q
C
<5A<0?H?0?U.A3;(
Y
5BZ?;?0U
!
W<.
4
Q<0
!
MQ00<0,,#,
!
2T.0<
&
!8ATBB=BS6
C
5.AQ=UQ5?<0V9.B=B
C
.A<=[?AT0.A
!
MQ00<06
C
5.AQ=UQ5<=L0.Z?5/.U
4
!
WQ0;.0
C
,)"!"#
!
2T.0<
#
/-*(7:(
$
\Q5.0
C
UT?/
Y
5BQU.0
C
/U<
C
?.05
BS/Q
C
<5A<0?
!
>.UTUT?;?UTBV/BS:N386<0VXBUUB;
Y
<5U/<;
Y
=.0
C
!
>?/UQV.?VUT?5?=
BSAT<0
C
?/.0?0VB
C
?0BQ/TB5;B0?X?U>??0
C
BBV
"*
2MG",($"*
+
<0V
*
2MG",($#)
+#
<0V
Y
BB5
"*
2MG",($"1
+
<0V
*
2MG",($#,
+#
5
/Q
C
<5A<0?=.0?/
C
?0?5S5B;B0?S<;.=
4
*
2M[*(!"
+
E7F2!)
!
>T?5?
!
C
BBV5
/Q
C
<5A<0?AQ=U.Z<57F2!!>U5B=+[T?5?/Q=U.0V.A$"
#
#
[T?AT<0
C
?/.0AB0U?0UBS366
!
AB0U?0UBSG7<0VUT?5
366.0
XBUUB;
Y
<5UBS/U<=DSB5
C
BBV
%
Y
BB55
=.0?/>?5?/U5B0
C
VQ5.0
C
/
Y
5BQU.0
C
/U<
C
?+JB/.
C
0.S.A<0U
V.SS?5?0A?>?5?SBQ0VX?U>??0
C
BBV<0V
Y
BB55
=.0?/+
"
!
#
6UXBUUB;
Y
<5U/BSA<0?/U<=D
!
UT?AT<0
C
?/
.0AB0U?0UBSH6
%
!
AB0U?0UBS696
!
5
696<0V5
696X?U>??0
C
BBV<0V
Y
BB55<(
UBB0.0
C
=.0?/V.SS?5?V/.
C
0.S.A<0U=
4
+[T?;B/U/.
C
0.S.A<0UV.SS?5?0A?>?5?SBQ0V.0AB0U?0UBS696
!
5
%
696<0V5
696
!
>T.AT>?5?.;
Y
B5U<0U
Y
<5<;?U?5/
&"
%
#
O.
C
T?5AB0U?0UBS696.0
C
BBV
5
=.0?/UT<0UT
BB5B0?/
!
=B>?55
696<0V5
696UT<0UT
BB5
B0?/
!
>.UTUT?V?A=.0?/.05
!
UT?5
696<0VH6
%
696.0A5??V+[T?5?/Q=U/Q
C
(
C
?/U?V
C
BBV5
>C
TAB0U?0UBS696<0V=B>5
696<0VH6
%
696
!
<;B0
C
>T.AT
!
AB0U?0UBS696./UT?;B/U.;
Y
B5U<0U
Y
<5<;?U?5SB5?Z<=Q
5
+^ ?<0(
>T.=?
!
BUT?5U>B.;
Y
B5U<0U
Y
<5<;?U?5/366
%
696<0VH6
%
6965
;%
0
."7!*
$
/Q
C
<5A<0?
&
5
U5<.U/
&
/
Y
5BQU.0
C
/U<
C
?
&
?0VB
C
?0BQ/TB5;B0?
!!
宿根甘蔗具有节约种苗节省劳动力提早熟
期调节农事和抗逆性强!以及为糖厂早期榨季提供
原料等优点,#(%-&可减少种植的循环过程!使作物能
更好地利用自然气候条件!从而延长生产周期,$-&且
同一甘蔗品种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宿根蔗的品质和
糖回收率均比新植蔗高,)-(所以!宿根蔗在生产中
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为主要蔗糖生产国家所重视,-(
迄今对甘蔗宿根性的分析主要依赖于田间性状的表
现,*(#"-!而田间表现的观察及数据收集时间长!使用
土地面积大!工作量大!因此!通过生理生化手段进
行甘蔗宿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源激素含量及
其平衡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且在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过程往往不
是某一种激素的单独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对于受顶端优势影响很大的甘蔗而言
也是如此!顶端产生极性向下运输的生长素"
366
#
是这种相对抑制的最初信号!它直接或者间接地抑
制侧芽的生长,#)-(
甘蔗宿根性与宿根蔗芽的萌发密切相关!而宿
根蔗萌发实际上是母茎基部侧芽萌发的结果!这一
过程受甘蔗体内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与调节(已有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
2[W/
#处理甘蔗侧芽可诱
导芽的生长,#,-!茎尖产生的
366
和萘乙酸"
J66
#
能明显抑制茎中
!
源
2[W/
含量的增加!同时也抑
制侧芽的生长,#)!#*-(不同部位芽
!
源激素研究结
果表明!侧芽的生长速率很可能是由
2[W/
%
366
的
比值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一种激素"
2[W/
或
366
#
决定的,#1-(同时!通过研究脱落酸"
696
#对生长的
抑制作用表明!
696
具有对抗
366
的作用!使甘蔗
茎基部
366
含量下降!增加
2[W/
%
366
比值!并抑
制茎的伸长而促进茎的增粗和茎基部侧芽的萌
发,#-(也有研究发现!侧芽中
696
含量没有变化!
但能明显看到侧芽的伸长生长!因此!一般认为
696
并未直接参与植物顶端对侧芽的控制(
696
的作用可以用来解释
2[W/
%
366
比值与生长速率
不一致的情况,!"-(同时!高水平的
696
可以调节
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蔗糖向葡萄糖的转化,!#-!
为蔗芽的萌发提供能量(虽然
!
源激素与蔗芽萌发
的关系已有报道,!!(!$-!但内源激素在宿根萌发期的
变化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
宿根性强弱不同的
)
份甘蔗品种"系#为材料!分析
宿根萌发期内源激素的变化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
为强宿根甘蔗的筛选和宿根性评价提供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
!
试验材料
参试强宿根甘蔗*云蔗
",($"*
+和*云蔗
",(
$#)
+!以及弱宿根甘蔗*云蔗
",($"1
+和*云蔗
",(
$#,
+等
$
个品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
育的同一杂交组合*粤糖
*(!"
+
E7F2!)
杂交的遗
传稳定后代材料&对照品种*新台糖
!!
号+为生产上
主推的强宿根品种!由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提供(
<+=
!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
%
次重复! 行区!
行距
#+!;
!行长
$+);
!重复"小区#间走道宽
"+%
;
!小区面积
##+)!;
!
(于
!"##
年
%
月
##
日下种!
蔗种采用三芽种茎!下种量为
#!+)
万芽%
T;
!
&栽后
地膜覆盖!试验管理同大田旱地生产(新植蔗与宿
根蔗分别于
!"#!
年
!
月
,
日和
!"#%
年
%
月
#%
日
收获!收获后清理蔗叶!平整蔗桩并浇水后盖膜保水
保温促进宿根蔗的萌发(新宿根蔗均遭受特大干旱
的影响!生长期间均未人为浇水(
<+>
!
样品采集
从
!"#!
年
!
月
,
日新植蔗砍收时开始取样!每
隔
#"V
"宿根蔗萌发期间#采集宿根蔗茎基部!共采
集
$
次(取样日期分别为收获后
"V
"新植蔗收获
时!宿根蔗芽未萌发出土#
#"V
"宿根蔗芽萌发但未
出土#
!"V
"除*云蔗
",($"1
+外!其它材料宿根蔗芽
开始出土#
%"V
"所有材料均已有宿根蔗芽出土#(
采样于上午
1
$
""
"
#"
$
""
进行!每个重复于
!
丛随
机蔗蔸上各取
#
个无病虫害茎基部!共
,
个茎基部
混合为一份样品(将样品外部洗净!去皮后用快刀
切成小颗粒混匀!用于提取测定
!
源脱落酸"
696
#
生长素"
366
#赤霉素"
H6
%
#和细胞分裂素"
2[W/
#含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量(其中!细胞分裂素测定玉米素核苷"
G7
#(
<+?
!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新鲜甘蔗茎基部组织材料
#+""""
C
!
用
!;N1"_
预冷甲醇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转入
#";N
塑料离心管!再用
!;N1"_
预冷甲醇分次
将研钵冲洗干净!一并转入试管中!摇匀后
$`
提取
$T
(
%)""5
%
;.0
离心
1;.0
!取上清液(然后再向
沉淀中加
#;N
提取液!搅匀!置
$`
下再提取
#T
!
离心!合并上清液(将上清液样品转入
);N
塑料
离心管中!真空浓缩干燥或用氮气吹干!除去提取液
中的甲醇!以样品稀释液"含
"+#_ [>??0(!"
和
"+#_
明胶的磷酸盐缓冲液!
Y
O*+)
#溶解即得样品
激素提取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N386
#测定
!
源
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核苷含量!酶联免疫
试剂盒购于中国农业大学!使用
:NP1"1
酶标仪测
定!每样品重复测定
%
次!取平均值(
<+@
!
田间数据收集
新植与宿根蔗分别于
!"##
年
,
月和
!"#!
年
,
月"甘蔗收获前#调查小区总苗数!
!"##
年
#!
月和
!"#!
年
##
月调查有效茎数!
!"#!
年
!
月
,
日和
!"#%
年
%
月
#%
日收获时称取实称产量!并计算单
位面积总苗数有效茎数蔗茎产量(
<+A
!
数据处理
用
.^A5B/BSU:aA?=
和
8R88#+"
软件分析数
据!用
\Q0A<0
+
/
新复极差法检验显著性(
!
!
结果与分析
=+<
!
甘蔗品种"系#宿根性比较
甘蔗宿根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新植和宿根的总
苗数有效茎数和产量
%
个重要参数!只有新植和宿
根蔗的
%
个参数均较高!且优于对照种时!才说明甘
蔗的宿根性强!反之则弱(表
#
显示!*云蔗
",($#)
+
和*云蔗
",($"*
+的总苗数有效茎数蔗茎产量在
新植与宿根中均显著大于*云蔗
",($#,
+和*云蔗
",($"1
+!同时也大于对照种*新台糖
!!
号+(其中!
*云蔗
",($#)
+的各参数略高于*云蔗
",($"*
+!但差
异不显著&*云蔗
",($#,
+宿根的宿根参数高于*云
蔗
",($"1
+!但差异也不显著(由此可知!*云蔗
",(
$#)
+和*云蔗
",($"*
+宿根性强!且较强于对照种
*新台糖
!!
号+!而*云蔗
",($#,
+和*云蔗
",($"1
+宿
根性较弱(各甘蔗品种"系#的宿根性强弱顺序应为
*云蔗
",($#)
+
#
*云蔗
",($"*
+
#
*新台糖
!!
号+
#
*云蔗
",($#,
+
#
*云蔗
",($"1
+(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萌发期内源激
素含量比较
=B=B<
!
C/
>
含量
!
图
#
表明!试验中所有甘蔗品
"种#系在宿根萌发过程中茎基部内源
H6
%
含量均
随收获后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但在同一时间各
品"种#系间含量的差异显著(其中!弱宿根甘蔗*云
蔗
",($"1
+和云蔗*
",($#,
+的
H6
%
含量在甘蔗收获
后的
!"V
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甘蔗收获
"V
时!
强宿根甘蔗*云蔗
",($#)
+*云蔗
",($"*
+和*新台
糖
!!
号+的
H6
%
含量显著高于弱宿根甘蔗*云蔗
",($"1
+和*云蔗
",($#,
+&随着时间的延长!因*云蔗
",($"*
+的
H6
%
含量增幅较小!而*云蔗
",($"1
+在
收获后
%"V
时的
H6
%
含量较高!导致强宿根与弱
宿根甘蔗间
H6
%
含量差异的显著性波动较大(以
上结果说明宿根萌发期所有甘蔗品"种#系茎基部内
源
H6
%
含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但弱宿根
甘蔗
H6
%
含量相对较低&强宿根与弱宿根甘蔗间
H6
%
含量的差异仅在甘蔗收获时达显著水平(
=B=B=
!
/D/
含量
!
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品
"种#系间内源
696
含量变化的差异较大"图
!
#(
其中!强宿根甘蔗*云蔗
",($#)
+*云蔗
",($"*
+和
*新台糖
!!
号+茎基部
696
含量在甘蔗收获后的
!"V
内一直处于升高趋势!收获后
!"V
分别较
"V
时高出
$+!_
##+*_
和
+,_
!虽然
%"V
较
!"V
时
有少量降低或基本不变!但强宿根甘蔗
696
含量
表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新植和宿根的总苗数有效茎数及蔗茎产量
[
[T?
@
Q<0U.U
4
BS/??V=.0
C
/
!
;.=
.?=V.0/Q
C
<5A<0?AQ=U.Z<5
"
=.0?/
#
Y
=<0U<0V5
材料名称
<^U?5.<=/0<;?
总苗数
8??V=.0
C
0Q;X?5
%"万.
T;
&!
#
!"##
新植
R=<0UA5B
Y
!"#!
宿根
7
有效茎数
8U<=D/0Q;X?5
%"万.
T;
&!
#
!"##
新植
R=<0UA5B
Y
!"#!
宿根
7
蔗茎产量
2<0?
4
.?=V
%"
U
.
T;
&!
#
!"##
新植
R=<0UA5B
Y
!"#!
宿根
7
云蔗
",($#)2MG",($#) ##+1",< #)+!*1< +%",< +*!!< *%+%%< )$+,1<
云蔗
",($"*2MG",($"* ##+#< #$+"*< 1+#$
!!
号
7F2!!
"
2W
#
,+%$%
",($#,2MG",($#, $+"*$X ,$+%)"X $+#!"A $+%1XA %#+)*A %"+)#X
云蔗
",($"12MG",($"1 $+%",X $+)%*X $+%)!A %+#$A $+,%X !$+#X
)$#
#
期
!!!!!!!!!!!!
覃
!
伟!等$甘蔗宿根萌发期
!
源激素变化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在收获后的
#"
!"
%"V
都显著高于弱宿根甘蔗&而
弱宿根甘蔗*云蔗
",($"1
+和*云蔗
",($#,
+的
696
含量则随着宿根蔗芽的萌发而不断降低(这说明宿
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在宿根蔗芽萌发过程中
696
含量差异显著!且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强
宿根甘蔗品"种#系
696
含量大于弱宿根甘蔗品
"种#系!且前者含量增加而后者含量降低的趋势(
=B=B>
!
E//
和
F$
含量
!
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
品"种#系宿根萌发期茎基部
366
含量和
G7
含量
的变化差异不明显"图
%
#(随宿根蔗芽的萌发生
图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萌发期
H6
%
含量变化
同期不同字母表示品种间"系#
"+")
水平显著性差异&下同
b.
C
+#
!
[T?AT<0
C
?BSH6
%
AB0U?0U.0/Q
C
<5A<0?
=.0?/
"
AQ=U.Z<5/
#
AT<5
5
5BQU.0
C
/U<
C
?
[T?V.SS?5?0U0B5;<==?UU?5/>.UT.0UT?/<;?U.;?
.0V.AC
0.S.A<0UV.SS?5?0A?<;B0
C
AQ=U.Z<5/
"
=.0?/
#
&
[T?/<;?
图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
萌发期
696
含量变化
b.
C
+!
!
[T?AT<0
C
?BS696AB0U?0U.0/Q
C
<5A<0?
=.0?/
"
AQ=U.Z<5/
#
AT<5
5
5BQU.0
C
/U<
C
?
长!所有试验材料茎基部的
366
含量均表现出持续
升高的趋势!其中!强宿根甘蔗*云蔗
",($#)
+*云蔗
",($"*
+和*新台糖
!!
号+在甘蔗收获后
%"V
的
366
含量较
"V
分别升高
#1+1_
!"+%_
和
!#+_
!而弱
宿根甘蔗*云蔗
",($#,
+和*云蔗
",($"1
+则分别升
高
#1+,_
和
+%_
(在甘蔗收获后的
!"V
和
%"V
!
除*云蔗
",($#)
+在
!"V
的
366
含量低于*云蔗
",(
$#,
+外!两时间段均以弱宿根甘蔗的
366
含量低于
强宿根甘蔗!但差异未完全达显著水平"图
%
!
6
#(
说明宿根蔗萌发期茎基部
366
含量在不断升高!并
随着收获时间的推移在强宿根甘蔗与弱宿根甘蔗上
的差异逐渐增大!表现为弱宿根甘蔗
366
含量低于
强宿根甘蔗(
同时!所有试验甘蔗品种"系#茎基部的
G7
含
量虽在甘蔗收获后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但波
动较大!各时间段的表现均不一样!强弱宿根甘蔗间
仅在甘蔗收获后
#"V
比
"V
的升高幅度上存在差异
"图
%
!
9
#(其中!强宿根甘蔗*云蔗
",($#)
+*云蔗
",($"*
+和*新台糖
!!
号+在
#"V
时分别升高
!"+)_
图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
萌发期
366
和
G7
含量变化
b.
C
+%
!
[T?AT<0
C
?BS366<0VG7AB0U?0U/.0/Q
C
<5A<0?
=.0?/
"
AQ=U.Z<5/
#
AT<5
5
5BQU.0
C
/U<
C
?
,$#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
和
#%+"_
!而弱宿根甘蔗*云蔗
",($#,
+和*云
蔗
",($"1
+则仅分别升高
#+_
和
%+%_
(即表现为
甘蔗收获后的短时间内!强宿根甘蔗的
G7
含量升
高幅度大于弱宿根甘蔗(
=B>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萌发期内源激
素比值的比较
=B>B<
!
E//
!
/D/
比值
!
由图
$
!
6
可看出!宿根性
强弱不同的甘蔗品"种#系间
366
%
696
比值的变化
差异较大(虽然甘蔗收获时!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
蔗间
366
%
696
比值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时间的延
长!在甘蔗收获后
#"
!"
和
%"V
!均表现出弱宿根甘
蔗*云蔗
",($#,
+和*云蔗
",($"1
+的比值显著大于
强宿根甘蔗的趋势(这说明强宿根与弱宿根甘蔗在
图
$
!
不同宿根性甘蔗品"种#系宿根
萌发期内源激素比值的变化
b.
C
+$
!
[T?AT<0
C
?BS?0VB
C
?0BQ/TB5;B0?5
C
<5A<0?=.0?/
"
AQ=U.Z<5/
#
AT<5
V.SS?5?0U5
5BQU.0
C
/U<
C
?
宿根萌发期的
366
%
696
比值差异显著!有望成为
评价甘蔗宿根性的重要生理参数(
=B>B=
!
C/
>
!
/D/
比值
!
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
品"种#系间
H6
%
696
比值结果"图
$
!
9
#表明!甘
蔗收获后随时间的推移!强宿根甘蔗的
H6
%
696
比值增大幅度较小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弱
宿根甘蔗的比值持续快速增大&在甘蔗收获后
#"
!"
和
%"V
!弱宿根甘蔗*云蔗
",($"1
+的比值均最
高!且
!
个弱宿根甘蔗的
H6
%
696
比值在收获
!"
和
%"V
均显著大于强宿根甘蔗水平(说明甘蔗宿
根萌发期!随宿根萌发时间的推移!强宿根与弱宿根
甘蔗间
H6
%
696
比值差异显著性逐渐明显!并表
现为
H6
%
696
的比值大的材料宿根性弱!比值小
的则宿根性强(
=B>B>
!
F$
!
E//
比值
!
甘蔗茎基部
G7
%
366
比值
测定结果"图
$
!
2
#表明!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品
"种#系
G7
%
366
比值大小在宿根蔗萌发过程中波
动较大!变化差异不明显(仅可看出
G7
%
366
比值
在甘蔗收获后
#"V
!随甘蔗宿根性的减弱而变小&在
甘蔗收获后
%"V
!则反之&甘蔗收获后
#"
"
%"V
里!
强宿根甘蔗*云蔗
",($#)
+和*云蔗
",($"*
+的
G7
%
366
比值逐渐变小!最后显著小于其它甘蔗水平!
这一变化现象可能与
G7
向蔗芽运输导致茎基部含
量的降低有关(
%
!
讨
!
论
宿根蔗芽的萌发是宿根甘蔗生产的基础!而蔗
芽的好坏!萌发的快慢多少对宿根产量的影响尤为
重要(影响宿根蔗芽萌发的主要因素除温度湿度
等环境条件外!还包括蔗蔸中茎基部
!
源激素等生
理生化物质含量等因素(因此!通过宿根蔗萌发期
茎基部
!
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
了解内源激素对宿根蔗萌发的影响及其与甘蔗宿根
性的关系(
H6
已被广泛证实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其含量的高低决定着种子能否萌发,!)(!*-!且
H6
种
类中以
H6
%
的研究和应用更为深入(甘蔗上也有
研究证实
H6
%
对蔗芽的萌发生长和蔗茎的伸长有
促进作用,!$!1-(
696
被普遍认为是抑制种子萌发
侧芽生长分蘖产生的重要物质,#!(%#-(本研究表
明!强宿根甘蔗的高
H6
%
含量可促进宿根蔗芽的萌
发!强宿根甘蔗宿根萌发前期的
696
含量会先升
高达到一个高峰期!然后降低!这与叶燕萍对甘蔗分
蘖期内源
696
含量的研究结果有相似性,#-(再结
*$#
#
期
!!!!!!!!!!!!
覃
!
伟!等$甘蔗宿根萌发期
!
源激素变化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合
2T.SSB5V
,
!#
-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内源
696
含
量的升高可能起到调节酸性磷酸酶活性!促进蔗糖
向葡萄糖转化!为蔗芽的萌发提供能量基础(然而
696
在强宿根甘蔗中的含量却一直高于弱宿根甘
蔗!但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的蔗芽萌发情况好!
说明
696
含量的高低对宿根蔗芽萌发的抑制作用
并非绝对!而与
696
在甘蔗中的相对含量有关(
生长素主要在茎端生长点产生!通过韧皮部向
基部极性流动!而在根部产生的细胞分裂素通过木
质部向上流动!促进基部侧芽萌发!对抗生长素的抑
制作用,%!-(李经勇等,%%-研究发现!稻株叶鞘茎秆
和再生芽中
366
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再生芽的萌发(
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诱导侧芽生长的重
要物质!在宿根蔗芽的萌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
作用,#,-(本研究表明!在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
品"种#系中!内源
366
和
G7
含量的变化差异幅度
不如
H6
%
和
696
大&宿根萌发期!茎基部
366
含
量处于升高趋势!且波动较大!强宿根与弱宿根甘蔗
间差异不明显&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品"种#系间
G7
含量的差异波动大!仅可看出强宿根甘蔗
G7
含
量在甘蔗收获后近
#"V
内的增幅较弱宿根甘蔗大(
这与甘蔗根尖合成
G7
的能力有关!同时也反映出
甘蔗收获后!强宿根甘蔗的根系生命力和生理功能
在一定时期内强于弱宿根甘蔗!为宿根蔗芽的萌发
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不是某一
种激素的单独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芽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依赖
于细胞生长和增值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并伴随着生
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等
激素的产生和感应而发生剧烈变化,%$(%)-(同时!特
定激素的内源平衡能有效地调节侧芽的外长,%,-(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分蘖的发生和衰亡侧芽的萌发
等过程都受到激素间比值的影响,#1(#!%*(%-(本研究
结果表明!甘蔗茎基部
366
%
696
H6
%
696
和
G7
%
366
比值在宿根蔗芽萌发过程中以前两者的变
化差异最显著!在所有参试甘蔗品种中都有增大趋
势!但以弱宿根甘蔗增速最快增幅最大!表现为弱
宿根甘蔗的
366
%
696
和
H6
%
696
比值普遍大于
强宿根甘蔗!且随甘蔗宿根性的减弱而逐渐变大(
综上所述!宿根蔗芽的萌发受多种内源激素的
调节(在宿根萌发期!宿根性强弱不同的甘蔗品
"种#系间
H6
%
和
696
含量
366
%
696
和
H6
%
696
比值变化的差异较大!表现为强宿根甘蔗品
"种#系
H6
%
和
696
含量高于弱宿根甘蔗品"种#
系!而其
366
%
696
和
H6
%
696
比值小于弱宿根
甘蔗品"种#系!且随甘蔗宿根性的减弱而变大(
$
个差异较大的参数中!
696
含量
366
%
696
和
H6
%
696
比值的差异最明显!且均与
696
有关!
说明在进行甘蔗宿根性评价时
696
含量应是最重
要的参数!同时还应结合
366
%
696
和
H6
%
696
比值进行分析(这些内源激素参数有望成为判断甘
蔗宿根性强弱的有效生理指标(
参考文献"
,
#
-
!
GOFLWM
"周可盠#
+[T?XQV<0VUT?5BBUY
5BVQAU.B0
,
c
-
+!"#$!
%
&()*"$+*(*"$
"作
物学报#!
#,%
!
=
"
$
#$
%*&$)"
"
.02T.0?/?
#
+
,
!
-
!
OLJ83H3H+R=<0U.0
C
BS5
/Q
C
<5A<0?
,
c
-
+,-#./(!
%
&*"-.#-&0
!
#1
!
$
#$
#*,$+
,
%
-
!
^6N
"马
!
丽#!
M3JHP^
"应雄美#!
N3LPN
"刘新龙#!
0#$.+:Z<=Q
.?=V<0V/QA5B/?AB0U?0UUBSB5?.
C
05
<5A<0?/
,
c
-
+
+-
%
$&1&
2
3
4
15*($
"中国糖料#!
"#"
!"
!
#$
%#&%!
"
.02T.0?/?
#
+
,
$
-
!
OLJ83H3HW7
!
W738OJ6+8A.?0A?BSS.?=VA5B
Y
/
,
^
-
+J?>\?=T.
$
FaSB5Vd39ORQX=./T.0
C
2B
!
#1
$
%!1&%)!+
,
)
-
!
M6\6e7N+R?5.
C
<00?;<.0Q5Z<5
<5X<0VT
,
c
-
+65$78$#&*/$
!
#1)
!
=A
"
)
#$
!)&!1+
,-
!
c36JHM
"江
!
永#!
2O:JW
"陈
!
凯#!
OL6JHMb
"黄毓芬#
+2T<5
5B>.0
C
<0V
4
.?=V.0
C
AB;
Y
B0?0U/.0/Q
C
<5A<0?5
c
-
9
+-
%
$&1&
2
3
4
15*($
"中国糖料#!
""$
!"
!
#$
!!&!*
"
.02T.0?/?
#
+
,
*
-
!
c3JHMb
"经艳芬#!
2OLN9
"楚连璧#!
[6FN6
"桃联安#!
0#$.+[T?/UQV
4
5
BSUT?0?>/Q
C
<5A<0?Z<5.?U.?/
%
A=B0
C
/
X5??V.0
C
>.UTAB0/<0
C
Q.0.U
4
/
Y
B0U<0?Q;
,
c
-
+-
%
$&1&
2
3
4
15*($
"中国糖料#!
""1
!"
!
#$
&*
"
.02T.0?/?
#
+
,
1
-
!
^6N
"马
!
丽#!
263I
"蔡
!
青#!
M3JHP^
"应雄美#!
0#$.+6
YY
5<./?;?0UBS
4
.?=V<0V/QA5B/?AB0U?0UUBUT?S.SUT
4
?<55
<5A<0?
,
c
-
+-
%
$&1&
2
3
4
15*($
"中国糖料#!
""1
!"
!
#$
%%&%$
"
.02T.0?/?
#
+
,
-
!
^6N
"马
!
丽#!
263I
"蔡
!
青#!
M3JHP^
"应雄美#!
0#$.+b
/./B0
/Q5Z.ZB5
@
Q<=.U
4
BS/Q
C
<5A<0?/??V=.0
CC
?0?5S5B;/U?;U.
Y
X
4
U.//Q?AQ=UQ5?
,
c
-
+-
%
$&1&
2
3
4
15*($
"中国糖料#!
"#"
!"
#
#$
!&$%
"
.02T.0?/?
#
+
,
#"
-
!
I3JK
"覃
!
伟#!
KL2K
"吴才文#!
G:JHI2O
"曾千春#!
0#$.+7
U5<.U/.0/Q
C
<5A<0?
Y
5B
C
?0.?/BS7F2Z<5.?U.?/Y
<5?0U/
,
c
-
9:-&($.
4
;-($(!
%
&*"-.#-&$.<(*=0&3*#
>
"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G
"
#
#$
#&*
"
.02T.0?/?
#
+
1$#
西
!
北
!
植
!
物
!
学
!
报
!!!!!!!!!!!!!!!!!!!
%$
卷
,##
-
!
2O:JcK
"陈俊伟#!
P3:^
"谢
!
鸣#!
I3JIR
"秦巧平#
+2B00?AU.B0/BS/Q
C
<5<0VTB5;B0?/.
C
0<=.0
C
.0
Y
=<0U/
,
c
-
+8.$(#85
>
3*.
%>
1))-(*"$#*(3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
"
%
#$
!*&!1)
"
.02T.0?/?
#
+
,
#!
-
!
GOLMc
"朱云集#!
N3PM
"李向阳#!
HLF[2
"郭天财#!
0#$.+2T<0
C
?/.0?0VB
C
?0BQ/TB5;B0?AB0U?0U/BS>.0U?5>T?"
?&*#*"-)$03@
#*=-)N+
#
AQ=U.Z<5/>.UTV.SS?5?0UA<0B
Y4
U?;
Y
?5
5<.0S.=.0
C
/U<
C
?
,
c
-
+8.$(#85
>
3*.
%>
1))-(*"$#*(3
"植物生理
学通讯#!
"")
!
?<
"
,
#$
*!"&*!$
"
.02T.0?/?
#
+
,
#%
-
!
王
!
忠!王三根!李合生
+
植物生理学,
^
-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
,
#$
-
!
b6Jcc
"樊金娟#!
N3P^
"李雪梅#!
7L6JMM
"阮燕哗#!
0#$.+2T<0
C
?/.0?0VB
C
?0BQ/TB5;B0?AB0U?0U/VQ5.0
CC
5<.0S.=.0
C
.0T
4
X5.V
5.A?<0V.U/
Y
<5?0U/
,
c
-
+8.$(#85
>
3*.
%>
1))-(*"$#*(3
"植物生理学通讯#!
""$
!
?H
"
!
#$
#$,$1
"
.02T.0?/?
#
+
,
#)
-
!
N32Oc
"李春俭#
+7B=?BS?UT
4
=?0?.0<
Y
.A<=VB;.0<0A?BS
Y
?<
Y
=<0U/
,
c
-
9!"#$85
>
#
2
5
>
3*.
%
*"$+*(*"$
"植物生理学报#!
#*
!
=>
"
%
#$
!1%&!1*
"
.02T.0?/?
#
+
,
#,
-
!
K3NW3J8FJcI
!
N6J6O6J^9
!
2N67W\H+6VB;.0<0U;QU
UB5S5B;!&$A*7
2
3*3AB0S?5/?UT
4
=?0?.0/?0/.U.Z.U
4
.0T?U(
?5B=B
C
BQ/
Y
=<0U
,
c
-
+B$#-&0C*#0"59
!
#*
!
#)
$
$$&$$*+
,
#*
-
!
R3N6[:H
!
8F88FLJ[GFeN
!
3^H3J382:+OB5;B0?=?Z?=/<0V<
Y
.A<=VB;.0<0A?.0UT?<
@
Q
c
-
+
8.$(#85
>
3*.9
!
#1
!
IH
"
%
#$
"*!+
,
#1
-
!
: :^JM7c
!
NFJHJ:2W:7J:
!
6[W3J826+95<0ATV?Z?=B
Y
;?0U.0E-
2
*(-3$(
%
-3#*
4
.*(3N+337?=
>.UT?0VB
C
?0BQ/
696
!
366<0VA
4
UBD.0.0/.0
<0V;<.0/U?;XQV/
,
c
-
+:-&($.
4
FG
2
0&*)0(#$.C#$(
>
!
#1
!
?I
"
%!"
#$
)))&),!+
,
#
-
!
叶燕萍
+
乙烯利促进甘蔗有效分蘖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
+
南宁$广西大学!
"",+
,
!"
-
!
WJFPR
!
K67:3JHRb+6
Y
.A<=VB;.0<0A?.0
Y
T?B=Q/H-.
%
$&*3N
$
[T?
Y
B//.X=?5B=?BS
c
-
+:9
FG
2
9C#9
!
#1$
!
>=
"
!
#$
!%&!$$+
,
!#
-
!
2O3bbF7\R:
!
FbbN:72:
!
R6[732WcK+H5B>UT5?
C
Q=
.V?SS?AU/B0
Y
TBUB/
4
0UTC
S5B;/??VAB85$30.-3=-.
%
$&*3N+
,
c
-
98.$(#85
>
3*.
%>
!
#1,
!
GH
"
,
#$
,%)&,%*+
,
!!
-
!
P36FHN
"肖关丽#!
M6JHIO
"杨清辉#!
N3b8O
"李富生#!
0#$.+H?5;.0
XQV/.0/B=QU.B0AQ=UQ5?<0V.0/5?=
>.UT
?0
C
B
C
?0BQ/TB5;B0?/
,
c
-
+:-&($.
4
+-#5I03#!
%
&*"-.#-&$.<(*=0&3*#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
=>
"
,
#$
)%1&)$#
"
.02T.0?/?
#
+
,
!%
-
!
N3NP
"李丽霞#!
N36JHG8
"梁宗锁#!
O6J7N
"韩蕊莲#
+:SS?AUBS/B.=V5BQ
C
TUB0?0VB
C
?0BQ/TB5;B0?<0V/
Y
5BQUAT<5
4
<0V/
Y
5BQU
Y
?5.BVBS/?
/
,
c
-
9+"*0(#*$+*.=$0+*(*"$
"林业科学#!
""#
!
>J
"
)
#$
%)&$"
"
.02T.0?/?
#
+
,
!$
-
!
76\O6c63J
!
83JHO8J
!
8FNF^FJ8
!
0#$.+RBU?0U.<=5?
C
Q=
5B=?BS
C
.XX?5?=.A
5BQU.0
C
<0V?<5=
4
/U<=D
C
5B>UTBS/Q
C
(
<5A<0?
,
c
-
+J-$(
%
G*!
%
&*"-.#-&$.+"*0("03
!
"#"
!
?<
"
#$
#"!)"!1+
,
!)
-
!
WFF7JJ::b^
!
e6J\:7e::JcO+30VQAU.B0<0V<0<=
4
/./BS
C
.XX?5?=.0/?0/.U.Z?;QU<0U/.0!&$A*7
2
3*3#5$.*$($
"
N+
#
O?
4
0T
,
c
-
+?50&9!
22
.9J0(0#9
!
#1"
!
@G
"
,
#$
!)*&!,%+
,
!,
-
!
J6 9^676:
!
6W6G6K6[
!
2^2FL[R+:SS?AU/BSUT?
C
.XX?5?=.0X.B/
4
0UT?U.A.0T.X.UB5Q0.AB0<]B=B0;QU<0U/BS!&$A*7
2
3*3
,
c
-
+
8.$(#85
>
3*.9
!
##
!
IJ
"
!
#$
*%,&*%1+
,
!*
-
!
M6^6HL2O38
!
W6 3^M6M+H.XX?5?=.0/<0V=.
C
TU/U.;Q=C
?5;.0
c
-
+8.$(#J&I#5K0
%
-.9
!
""#
!
=H
"
$
#$
%,&%*,+
,
!1
-
!
KLc^
"吴建明#!
N3M7
"李杨瑞#!
M6JHN
"杨
!
柳#!
0#$.+7?=
X?U>??0
C
.XX?5?=.0(.0VQA?V.0U?50BV??=B0
C
?(
0BQ/TB5;B0?AT<0
C
?/.0/Q
C
<5A<0?
,
c
-
915*(030:-&($.
4
?&
2
*"$.1&
2
3
"热带作物学报#!
""
!
>H
"
#"
#$
#$)!$)*
"
.02T.0?/?
#
+
,
!
-
!
W6788:J2
!
973JWOF78[(e6J\:78!
97::WN6J\6+30VQAU.B0BSVB5;<0A
4
VQ5.0
C
/??VV?Z?=B
Y
;?0UX
4
?0VB
C
?0BQ/
/UQV.?/BS
?0BU
4Y
?/BS!&$A*7
2
3*3#5$.*$($
"
N+
#
O?
4
0T
,
c
-
+8.$(#$
!
#1%
!
<@J
"
!
#$
#)1,)+
,
%"
-
!
b3JW:N8[:3J7
!
[:J967H:W
!
0#$.+7B=?BS
?/??V?;X5
4
B/
,
c
-
+8.$(#85
>
3*.9
!
#1)
!
JG
"
%
#$
,%"&,%,+
,
%#
-
!
GOLMc
"朱云集#!
HLF7N
"郭汝礼#!
HLF[2
"郭天财#!
0#$.+7?=
X?U>??0U.=?5/>.UTB5>.UTBQU
Y
<0.A=?<0VUT?.5?0VB
C
?0BQ/TB5(
;B0?/.0U>B>.0U?5>T?
Y
.D?U
4Y
?
,
c
-
9!"#$!
%
&()*"$+*(*"$
"作物学报#!
""!
!
=G
"
,
#$
*1%&*11
"
.02T.0?/?
#
+
,
%!
-
!
GOFL2Ob
"周传凤#!
N3M7
"李扬瑞#!
M6JHN[
"杨丽涛#
+2T<0
C
?/BS366<0V2[W.0/Q
C
<5A<0?/
Y
5<
4
?V>.UT?UT?
Y
TB04
U.=?5.0
C
/U<
C
?
,
c
-
+-#5I03#15*($:-&($.
4
!
%
&*"-.#-&$.+"*0("03
"西南农业学报#!
""*
!
=H
"
%
#$
%11&%#
"
.02T.0?/?
#
+
,
%%
-
!
N3cM
"李经勇#!
[6JHMI
"唐永群#!
KLM
"吴
!
毓#
+7?=
=<0U<0V
C
?5;.0
5B>UTBS
5
XQV/.0T
4
X5.V5.A?
,
c
-
+-#5I03#15*($:-&($.
4
!
%
&*"-.#-&$.+"*0("03
"西南农业学报#!
""%
!
"
!
#$
##$#,
"
.02T.0?/?
#
+
,
%$
-
!
N:M8:7F+[T?AB0U5B=BS/TBBUX5<0AT.0
C
$
<0?a<;
Y
=?BS
Y
=<0U.0SB5;
5BA?//.0
C
,
c
-
+8.$(#10..$(7F(=*&()0(#
!
""
!
>=
"
,
#$
,$&*"%+
,
%)
-
!
K6JHMO
!
N3cM+^ B=?AQ=<5XY
=<0U<5AT.U?AUQ5?
,
c
-
+!((-$.K0=*0I
4
8.$(#C*.
%>
!
""1
!
)
$
!)%&!*+
,
%,
-
!
b6L8[F6
!
7:J6[Fe32:J[3J3
!
H:76N\Fbb
!
0#$.+H=BX<=<0<=
4
/./BSUT?/Q
C
<5A<0?;.A5BU5<0/A5.
Y
UB;?5?Z?<=/
Q?AB;
Y
B(
/.U.B0BS/;<=7J6//BA..UT
XQVBQU
C
5B>UT
,
c
-
9:-&($.
4
FG
2
0&*)0(#$.C#$(
>
!
"#%
!
A?
"
1
#$
!%"*&!%!"+
,
%*
-
!
^6PN
"马兴林#!
N36JHGOP
"梁振兴#
+8UQV.?/B0UT??SS?AU/BS?0?B
C
?0BQ/TB5;B0?/.0>.0U?5>T?
UT?ABQ5/?BS/?(
0?/A?0A?
,
c
-
+!"#$!
%
&()*"$+*(*"$
"作物学报#!
#*
!
=>
"
!
#$
#&!"*
"
.02T.0?/?
#
+
,
%1
-
!
N36JHGOP
"梁振兴#!
^6PN
"马兴林#
+8UQV.?/B0UT??SS?AU/BS?0?B
C
?0BQ/TB5;B0?/B0U.=?5V?Z?=B
Y
;?0U
Y
5BA?//BS>.0U?5>T?,
c
-
+!"#$!
%
&()*"$+*(*"$
"作物学报#!
#1
!
=?
"
,
#$
*11&*!
"
.02T.0?/?
#
+
,
%
-
!
PLNJ
"徐丽娜#!
b:JHK
"冯
!
伟#!
8O:JHW
"盛
!
坤#!
0#$.+\.SS?5?0A?BS?0VB
C
?0BQ/TB5;B0?/.0=?
U.=?5/<0V.U/?SS?AUB0/
Y
.D?SB5;
?/
Y
.D?>.0U?5>T?
=<0UV?0/.U.?/
,
c
-
+!"#$!
%
&@
()*"$+*(*"$
"作物学报#!
"#"
!
>A
"
"
#$
#),,"$
"
.02T.0?/?
#
+
$#
#
期
!!!!!!!!!!!!
覃
!
伟!等$甘蔗宿根萌发期
!
源激素变化与其宿根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