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s and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Eastern Qilian Mountains

祁连山东段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全 文 :书祁连山东段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刘晶1,刘学录1,王哲锋2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摘要:综合利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祁连山东段地区1994-2008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
因素。结果表明,1)在斑块类型水平上,与1994年相同,2008年研究区整体景观仍属于粒级结构。微小型斑块数
量多,面积占比小;中斑块、大斑块和巨斑块面积占比大,斑块数量少。1994-2008年,研究区景观发生了较大变
化。森林保存了原有面积的78.2%,灌木保存了原有面积的66.7%,28.1%的灌木面积由森林景观演化而来;草
地保存了原有面积的86.3%,4.8%的草地面积退化为裸地;12.7%的冰雪面积转化为裸地,森林与灌木、冰雪与裸
地之间转化演变剧烈。森林、冰雪和水域景观斑块形状朝简单、规则方向变化。2)与1994年相比,2008年祁连山
东段地区景观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指数增大,景观优势度、分离度减小。研究区景观整体多样性水平升高,异质
性增大,优势斑块在景观中控制作用减弱,景观向着多元化、均匀化方向发展。3)自然因素中气温升高是导致冰雪
景观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增加则遏制了水域面积减少的趋势。人为因素特别是过度砍伐是导致研究区森
林面积减少,森林退化为灌丛的根本因子。
关键词: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子
中图分类号:P901;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1)06002608
  景观格局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嵌体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它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者,同时又是各
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作用的最终结果[1]。近年来,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已经成为景观生
态学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领域[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是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是反映景观结构组成、空间
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并且是研究景观格局构成、特征的最常用的静态定量分析方法[3]。进行区域景观格局
及其变化的研究可以直接揭示其演变是有利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功效的良性发展或是促使区域生态系统低能化
而导致环境恶化,有助于充分识别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对认识区域景观行为,制定合理的景
观生态管理与保育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现有研究多涉及湿地,绿洲或农业生态系统。Abdulah和Na
kagoshi[5]通过量化分析马来西亚农业景观时空格局的变化,认为重要的是要理解各景观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定
量描述农作物对土地发展的影响。李明阳[6]运用平均斑块面积等评价指标分析了1983-1994年浙江临安森林
景观格局的变化。李忠锋等[7]选用适当的景观指数研究了榆林市农业景观格局变化以及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转化
情况。孙尚华等[8]以千阳县冉家沟流域为例,选取斑块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指数等10个指标对该流域近10年的
景观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该区域的主要景观生态系统及干扰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张明亮和王
海霞[9]研究发现,当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降低,小流域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时,表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
提高,土地利用向着多元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祁连山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南,青海高原东北部,是河西走廊乃至内蒙古西部、青海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1012]。目前,国内对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的案例还比较少,对景观格局变
化的方向和速率,未来景观变化的趋势,以及到目前为止已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该区域景观变化中的成效如
何,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1994-2008年期间,祁连山东段各景观类型之间的面积转化情况和
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特征,旨在揭示外界干扰与该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区
26-33
2011年1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0卷 第6期
Vol.20,No.6
 收稿日期:20100607;改回日期:20100730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090209)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刘晶(1977),女,吉林松原人,在读博士。Email:ccliujing@163.com
通讯作者。Email:liuxl@gsau.edu.cn
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今后制定各种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西部边境与青海省东北部,面积127102hm2,地理位置为93°30′~103°00′E,36°45′~
37°40′N。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乌鞘岭,大通山-达坡山,青海南山-拉背山3列平行山系,其间夹有大通
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地。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而剧烈褶皱。同时流水地质作用的强烈侵蚀下,
大幅度下切,形成陡峻的“V”型河谷。山峰海拔为3000~5500m,平均海拔4000m左右,海拔4700m以上的
山地终年积雪,广泛发育为现代冰川。区内自然气候条件复杂、水热条件差异大,一般山前低山属荒漠气候,年均
温6℃左右,年降水量约150mm。中山下部属半干旱草原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250~300mm。中山
上部为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年均温0~1℃,年降水量400~500mm,植被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差异和垂直梯
度变化。河流水系发育良好,分属于河西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流域[13]。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源及景观类型的确定 采用祁连山东段地区1994年6月8日和2008年7月8日2个时相的TM
影像数据。首先用FRDAS9.1将TTF格式遥感图像转换为栅格格式,融合7,4,2三个波段以获得具有最大光
谱多样性的多波组合图像,对这2个时相的融合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研究区域的分类栅格图像。利用Arc
VIEWGIS中的SpatialAnalyst扩展模块将FRDAS分类栅格图像转换为网格图(Grid)格式,用FRAGSTATS
计算景观指数。为了便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景观要素划分以生态要素为基础,结合全国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系
统,本研究共确定区分了森林、灌木、草地、冰雪、水域、裸地6种景观类型,这6种生态景观类型代表了祁连山东
段地区主要生态环境的表现体系,其空间格局变化集中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
1.2.2 斑块粒级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区景观的斑块组成特征,结合研究区域特点,根据斑块面积(S)
将斑块划分为:微斑块(minipatch),S≤1hm2;小斑块(smalpatch),1hm2<S≤10hm2;中斑块(middle
patch),10hm2<S≤100hm2;大斑块(largepatch),100hm2<S≤1000hm2;巨斑块(hugepatch),S>1000
hm25种类型[14]。
1.2.3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选取与计算 景观指数是指能够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
置等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但在实际的运用中,有些指数具有相同的生态学意义,有些不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
义,甚至有些指数之间相互矛盾,因此本研究排除了一些易产生冗余的景观指数,在斑块水平(patchlevel)上选
取了1)斑块数(patchnumber),计算公式为犖狆=犖,表示整个景观或单一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取值N≥1,当N
=1,整个景观只有1个斑块组成;2)平均斑块面积(averagepatcharea),计算公式为犕狆犃=


犻=1
α犻犼
犖 ×10
-4,式中,α犻犼
表示某一单一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犖 表示斑块数量,用于描述景观粒度,在一定意义上揭示景观破碎化;3)平
均斑块周长(averagepatchperimeter),计算公式为犈=犈犻/犖犻,式中,犈犻为第犻类斑块的总周长,犖犻为第犻类斑块
个数,是景观格局最基本的特征之一;4)斑块形状指数(patchshapeindex),计算公式为犐犾狊=0.25犈犻/ 犃槡 犻,式中,
犈犻为第犻类斑块的总周长,犃犻为第犻类斑块个数,它反映了各种扩散过程的可能性;5)分维数(fractal),计算公式
为犉犱=2log(犘/4)/log2犃,式中,犃为斑块的总面积,犘为斑块的周长,它是对不规则图形进行定量描述,反映了
景观形状在空间尺度上的复杂程度。在景观水平(landscapelevel)上选取了6)多样性指数(diversityindex),计
算公式为犎=-∑

犽=1
(犘犽)ln(犘犽),式中,犘犽是犽种景观占总面积的比,犿是研究区中景观类型的总数,景观是由单
一要素构成时,景观是均值的,其多样性指数为0,由2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景观,当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相等
时,其景观多样性为最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则景观的多样性下降;7)优势度指数(dominancein
dex),计算公式为犇=犎max+∑

犽=1
(犘犽)ln(犘犽),式中,犘犽是犽种景观占总面积的比,犿是研究区中景观类型的总数,
72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犎max为研究区各类型景观所占比例相等时,景观拥有的最大的多样性指数,用来表示景观受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
类型控制的程度;8)均匀度指数(evennessindex),计算公式为犈=-∑

犻=1
(狆犻)ln(狆犻)/ln犿,式中,狆犻是景观类型犻
所占面积的比例,犿是景观要素类型个数,描述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的分配均匀程度;9)破碎度指数(fragmenta
tionindex),计算公式为犉=[(犖-1)/犆]×100%,式中,犖 为景观中各类斑块体总数,犆为研究区内景观的总面
积与最小的斑块体面积的比值,用来描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10)分离度指数(isolationindex),计算公式为犉犽=
犇犽/犛犽,式中,犇犽 为景观类型犽的距离指数,犛犽 为景观类型犽的面积指数,表示某一景观中不同斑块的分离程度,
其值越大,表明景观在地域分布上越分散,景观越复杂[1519]。
2 结果与分析
2.1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变化分析
2.1.1 斑块的粒级结构 祁连山东段地区斑块粒级分布以小斑块和微斑块为主(表1)。10hm2 以下微小斑块
的数量,在1994年占总斑块数的98.18%,到2008年则占总斑块数的96.57%,整体景观属于粒级结构。微小型
斑块数量多,面积占比小,是造成景观破碎的重要原因。中斑块、大斑块和巨斑块面积占比在1994年为78.43%,
2008年为77.52%,但斑块的数量少,所占比例甚微,对景观粒级结构影响小。与1994年相比,2008年微斑块数
量明显减少,表明微斑块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差,受外界干扰后易发生转化。
表1 祁连山东段景观斑块粒级结构
犜犪犫犾犲1 犃狉犲犪犪狀犱狆犪狋犮犺狅犳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狋狔狆犲犻狀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
斑块粒级
Patchgrade
斑块数目
Patchnumber
1994 2008
数目比例
Percentageofnumber(%)
1994 2008
斑块面积
Area(hm2)
1994 2008
面积比例
Percentageofarea(%)
1994 2008
微斑块 Minipatch 48078 34654 86.97 80.66 10229 8702 7.86 6.68
小斑块Smalpatch 6200 6835 11.21 15.91 17850 20565 13.71 15.79
中斑块 Middlepatch 927 1286 1.68 2.99 23715 43524 18.21 30.35
大斑块Largepatch 63 185 0.11 0.43 13323 43578 12.61 18.96
巨斑块 Hugepatch 10 2 0.02 0.00 61985 10733 47.61 28.21
2.1.2 斑块类型结构特征变化 1994-2008年,斑块结构总体变化较大,平均面积和平均周长变化相似,平均
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则基本一致(图1)。灌木、草地、冰雪和裸地的斑块平均面积和平均周长均增大,而森林和水
域的则减小;森林、冰雪、水域的分维数降低,灌木和裸地的分维数增大,草地的分维数变化不大。反映了森林、冰
雪和水域景观小斑块消失或融合,景观斑块形状朝简单、规则方向变化,受人为干扰强烈。对于具有分维结构的
景观,其斑块性在不同尺度上应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其大小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其值介于1~2。分
维数越接近1,斑块的自相似性越强,斑块形状越有规律,几何形状越简单,说明斑块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越大,因
为人为干扰形成的斑块一般几何形状较规则,易出现相似的斑块形状[20]。
2.1.3 斑块动态演变分析 在祁连山东段地区,占主要优势的景观类型一直为草地,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5%左
右。14年间,研究区内森林、冰雪和水域面积分别减少4.97%,2.78%,2.01%,灌木和裸地面积分别增加6.82%
和4.97%(表2)。1994-2008年,森林保存了原有面积的78.2%,灌木保存了原有面积的66.7%,有将近30%
的灌木面积由森林景观演化而来;草地保存了原有面积的86.3%,变化幅度相对较小,4.8%的草地面积退化为
裸地;12.7%的冰雪面积转化为裸地,森林与灌木、冰雪与裸地之间转化演变剧烈(表3)。木材买卖、矿产开发、
生活用材造成祁连山森林植被的大幅度减少,并且呈分层递阶逆向演替,乔木林演变成灌木林或疏林地,灌木林
和疏林地演变为草地,草地被开垦为耕地或直接退化成裸地,过度砍伐和放牧是导致森林和草地转化的主要原
因。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冰雪线上升,加速了冰雪融化从而退化成荒漠或裸岩。
8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图1 祁连山东段景观类型斑块特征变化
犉犻犵.1 犜犺犲狆犪狋犮犺犮犺犪狀犵犲狅犳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狋狔狆犲犻狀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
A:森林Forest;B:灌木Shrub;C:草地Grassland;D:冰雪Glacier;E:水域River;F:裸地Bareland.
表2 祁连山东段景观面积动态变化
犜犪犫犾犲2 犞犪狉犻犪狋犻狅狀狊狅犳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犻狀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犳狉狅犿1994狋狅2008
年份
Year
景观类型
Landscapetype
斑块数量
Patchnumber
斑块数量百分比
Rationofpatchnumber
(%)
景观面积
Landscapearea
(hm2)
景观面积百分比
Rationoflandscapearea
(%)
斑块最大面积
Largestpatcharea
(hm2)
1994 森林Forest 11487 19.09 27444.81 21.08 1540.15
灌木Shrub 11787 19.58 11798.77 9.06 847.98
草地Grassland 12510 20.79 59150.68 45.43 1952.45
冰雪Glacier 2432 4.04 13247.82 10.17 2003.21
水域River 17058 28.34 16566.96 12.72 12.69
裸地Bareland 4910 8.16 1998.88 1.54 414.35
2008 森林Forest 9728 17.95 20973.60 16.11 942.86
灌木Shrub 13880 25.61 20681.82 15.88 889.92
草地Grassland 10039 18.52 56511.63 43.40 1895.52
冰雪Glacier 1745 3.22 9617.97 7.39 1745.23
水域River 14947 27.58 13943.88 10.71 8.14
裸地Bareland 3855 7.11 8479.02 6.51 782.51
2.2 景观水平上景观变化分析
2.2.1 景观优势度、多样性与均匀度 多样性指数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景观中斑块的多度和异质性;优势度
92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反映景观受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控制的程度,二者从不同侧面反映区域空间的丰富度和受一种或几种景观
要素支配程度,或反映不同景观要素的均匀性和复杂程度。均匀度指数描述景观中各组分分配均匀程度,其值越
大,表明景观各组成成分分配越均匀[21]。1994-2008年,祁连山东段地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有所增大
(表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大说明景观整体多样性水平升高,异质性增大。景观优势度减小,反映了优
势斑块在景观中控制作用减弱,景观向着多元化、均匀化方向发展。这与研究区草地景观面积大,其他景观面积
相对较小,由于草地、森林面积减少,冰雪消融,灌木、裸地面积增加进而导致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有关。
优势度高而多样性低也正反映了研究区草地资源丰富、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特点。
2.2.2 景观破碎度与分离度 研究区的破碎指数由1994年的0.705增加到2008年的0.748,分离度指数由
2.43降低到2.25(表4)。景观的破碎度和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分离度指数与人类活动强
度呈负相关关系,开发利用程度越高,分离度越小。破碎度增大和分离度减小则反映了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
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草地退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消融,部分景观斑块被其他一种或几种景观类型所
代替,致使巨型和大型斑块破碎成中小斑块造成的。
表3 祁连山东段地区景观元素转移概率矩阵
犜犪犫犾犲3 犜狉犪狀狊犳犲狉犿犪狋狉犻狓狅犳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犲犾犲犿犲狀狋狊犻狀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犫犲狋狑犲犲狀1994犪狀犱2008
1994年
Year
2008年 Year
森林Forest 灌木Shrub 草地 Grassland 冰雪 Glacier 水域River 裸地Bareland
森林Forest 78.2 15.3 0.5 0.0 2.4 3.6
灌木Shrub 28.1 66.7 0.4 1.4 2.8 0.6
草地Grassland 4.6 4.6 86.3 0.1 3.7 0.7
冰雪Glacier 0.0 0.0 0.0 85.4 1.9 12.7
水域River 0.8 0.5 0.7 3.4 86.3 7.3
裸地Bareland 5.0 0.1 4.8 0.4 0.0 89.7
表4 祁连山东段地区景观特征值
犜犪犫犾犲4 犜犺犲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狏犪犾狌犲狊狅犳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犫犲狋狑犲犲狀1994犪狀犱2008犻狀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
年份
Year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index
优势度指数
Dominanceindex
均匀度指数
Evennessindex
破碎度指数
Fragmentationindex
分离度指数
Isolationindex
1994 2.126 3.134 0.463 0.705 2.43
2008 2.837 3.022 0.485 0.748 2.25
变化Change 0.711 -0.112 0.022 0.043 -0.18
2.3 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景观格局、功能和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包括气温、降水、地质地貌、土壤
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技术水平、政策导向等。在几十年甚至百年尺度上,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幅度相对较
小,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变化在强度上超过了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是引起景观结构、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
2.3.1 自然因素 由于本研究的时间尺度为14年,相对较短,研究区的地质、地貌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发生变
化不大,气温和降水相对表现活跃,对景观变化亦影响相对较大。近年来该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
温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缓慢上升。1990年后,祁连山区异常偏暖、显著偏暖和偏暖年
发生频率显著增加[22]。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祁连山区的冰川后退,雪线上升,致使该地区冰雪景观面积减少,
部分转化为裸地。祁连山区的地表径流、河川径流量逐年减少。但近50年来,祁连山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20
世纪90年代末至今增幅最大[23]。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祁连山区地表径流,减弱了该地区水域面积减少的趋
0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势。
2.3.2 人为因素 研究区处于林牧交错地带,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该区森林植被多分布于阴坡、半阴坡,且呈斑
块状,树种多为青海云杉(犘犻犮犲犪犮狉犪狊狊犻犳狅犾犻犪)纯林,结构简单,生长缓慢[10]。加之独特的地貌特征,限制了区域经
济的发展。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开荒、放牧、砍伐木材等活动从来就没有终止过,有些地区甚至有日渐严重的趋
势。这是导致该地区森林面积萎缩,森林退化为灌丛的主要原因。
1998年,祁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紧接着,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此背景下,近年来该地区
重点实行封山育林政策。但由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恢复起来难度相当
大。加之政策实施与见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本研究的时间尺度内,该地区的森林退化、面积减少,冰川、
水域面积萎缩的趋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必须制定长期政策,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和重建,遏制
森林覆盖率下降和冰川、水域萎缩的态势。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从斑块和景观2个水平研究了祁连山东段地区1994-2008年的景观格局变化,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
因素2个方面探讨了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在斑块类型水平上,1994-2008年,研究区整体景观属于粒级结构,微小型斑块数量多,面积占比小,是造成
景观破碎的重要原因。中斑块、大斑块和巨斑块面积占比大,但斑块的数量少,所占比例甚微,对景观粒级结构影
响小。与1994年相比,2008年微斑块数量明显减少,表明微斑块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差,受外界干扰后易发生
转化。与1994年相比,2008年研究区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森林保存了原有面积的78.2%,灌木保存了原有面
积的66.7%,28.1%的灌木面积由森林景观演化而来;草地保存了原有面积的86.3%,变化幅度相对较小,4.8%
的草地面积退化为裸地,12.7%的冰雪面积转化为裸地,森林与灌木、冰雪与裸地之间转化演变剧烈。森林、冰雪
和水域景观斑块形状朝简单、规则方向变化。木材买卖、矿产开发、生活用材造成祁连山森林植被的大幅度减少,
并且呈现分层递阶逆向演替,乔木林演变成灌木林或疏林地,灌木林和疏林地演变为草地,草地被开垦为耕地或
直接退化成裸地,过度砍伐和放牧是导致森林和草地转化的主要原因。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冰雪线上升,加
速了冰雪融化从而退化成荒漠或裸岩。马瑞等[24]对生态过渡带的研究表明,景观变化不是单纯地由一种景观类
型向另一种景观类型的转换,而与人类干扰方式和强度息息相关。本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
在景观水平上,与1994年相比,2008年祁连山东段地区景观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指数增大,景观优势度、
分离度减小。反映研究区景观整体多样性水平升高,异质性增大,优势斑块在景观中控制作用减弱,景观向着多
元化、均匀化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区草地景观面积大,其他景观面积相对较小,草地、森林面积减少,冰雪
消融,灌木、裸地面积增加进而导致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人类活动引起草地退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消
融,部分景观斑块被其他一种或几种景观类型所代替,致使巨型和大型斑块破碎成中小斑块等因素造成的。张明
亮和王海霞[9]研究发现,当斑块数量明显减少,破碎度指数降低,小流域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时,表明景观的异质
性程度提高,土地利用向着多元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而本研究中
则出现多样性与破碎度同时增大。
对研究区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表明,自然因素中气温升高是导致冰雪景观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量
增加则遏制水域面积减少的趋势。人为因素特别是过度砍伐是导致研究区森林面积减少,森林退化为灌丛的根
本因子。近年来,该地区重点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政策,但由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
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恢复起来难度相当大。在本研究的时间尺度内,该地区的森林退化、面积减少,冰川、水
域面积萎缩的趋势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必须制定长期政策,通过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和重建,遏制森
林覆盖率下降和冰川、水域萎缩的态势。
13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
参考文献:
[1] 李传哲,于福亮,刘佳.分水后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生态学报,2009,29(11):58325842.
[2] 高小红,王一谋,杨国靖.基于RS和GIS的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68171.
[3] 张宏斌,杨桂霞,黄青,等.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海拉尔及周边地区为例[J].草业学报,2009,
18(1):2529.
[4] 王根绪,郭晓寅,程国栋.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02,22(10):15871598.
[5] AbdulahSA,NakagoshiN.Changesinagriculturallandscapepatternanditsspatialrelationshipwithforestlandinthestate
ofSelangor,PeninsularMalaysisa[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8,87(2):145147.
[6] 李明阳.浙江临安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2):7174.
[7] 李忠锋,王一谋,冯毓荪.榆林市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04,24(5):553557.
[8] 孙尚华,刘建军,康博文.综合治理下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3):6265.
[9] 张明亮,王海霞.山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水土流失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51253.
[10] 杨国靖,肖笃宁.中祁连山浅山区山地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269272.
[11] 王启基,王发刚,周华坤,等.三江源区东北部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策略[J].草业科学,2010,27(2):5965.
[12] 任继周,侯扶江.山地-绿洲-荒漠的系统耦合是祁连山水资源保护的关键措施[J].草业科学,2010,27(2):47.
[13] 王旭丽,刘学录.基于RS的祁连山东段山地景观稳定性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24(5):665669.
[14] 林洋,张文辉.黄土丘陵沟壑区燕沟流域的景观构成及功能类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
145153.
[15]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6]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 王雪军,程春满,杨建新,等.生态环境脆弱区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4):3943.
[18] 梁天刚,崔霞,冯琦胜,等.2001-2008年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与载畜量遥感动态监测[J].草业学报,2009,18(6):
1222.
[19] 李建林,王燕,郭巧玲,等.绿洲分布比例的分形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3):6369.
[20] 白军红,欧阳华,崔保山,等.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008,28(5):22452252.
[21] 李建平,赵江洪,张柏,等.吉林省西部草地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1):126130.
[22] 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等.祁连山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3):257269.
[23] 尹宪志,张强,徐启运,等.近50年来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高原气象,2009,28(1):8590.
[24]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等.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3):
714722.
2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6
犆犺犪狀犵犲狊犻狀犾犪狀犱狊犮犪狆犲狆犪狋狋犲狉狀狊犪狀犱狋犺犲犱狉犻狏犻狀犵犳狅狉犮犲犻狀狋犺犲犈犪狊狋犲狉狀犙犻犾犻犪狀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
LIUJing1,LIUXuelu1,WANGZhefeng2
(1.TheCo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2.TheColegeof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Science
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BasedonthetechniquesofRS& GISandmethodsoflandscapeecology,changesinlandscapepat
ternsandthedrivingforceintheEasternQilianMountainswereanalyzed.1)Atthepatchlevel,theresearch
arealandscapewasagraingradestructurein1994and2008.Therewerelargenumbers,butasmalareaof
miniandsmalpatcheswhileincontrast,therewerefewmiddle,largeandhugepatchesbuttheyoccupieda
largearea.ThereweregreatchangesintheEasternQilianMountainslandscapefrom1994to2008.Theareas
offorest,shrubandgrasslandremainedat78.2%,66.7%and86.3%oftheoriginalarearespectively,and
28.1%oftheshrubareacamefromtheforestlandscape.Additionaly,4.8%oftheoriginalgrasslandareaand
12.7%oftheoriginalsnowareahaddegeneratedintobareland,andtherewasadramatictransformationbe
tweenforestsandshrubs,snowandbareareas.Theshapeofpatchesofforest,snowandwaterbecamemore
simpleandregularized.2)Theanalysisoflandscapediversityshowedthatevennessandfragmentationindexes
oftheEasternQilianMountainsin2008increasedcomparedwiththosein1994,whilelandscapedominanceand
isolationindexesdecreased.Theoveralleveloflandscapediversityandheterogeneityincreased,thedominant
roleofmainplaquecontroldecreasedinthelandscapewhichdevelopedtowardsdiversificationandhomogeniza
tion.3)Naturalfactorswerethemainreasonfortemperatureriseandthereductionofsnowarea,whileprecip
itationincreasinglyinfluencedthedeclineinwaterarea.Humanfactors,especialyexcessivelogging,wasfun
damentalforthereductionofforestareaandforthedegradationtoshrubland.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landscapepattern;change;drivingforce
33第20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