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utting management of Medicago sativa in the Lhasa river valley, Tibet

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的刈割管理



全 文 :书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的刈割管理
余成群1,钟华平1,邵小明2,郭米娟2,樊江文1,欧阳克蕙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
3.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摘要:通过对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的刈割试验,构建了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刈割生长动态模型,并分析了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干鲜草积累量、刈割高度、干鲜比、营养成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西藏拉萨河
谷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管理措施保障条件下,紫花苜蓿刈割1次的干草年积累量可达1645g/m2,刈割2
次达2128g/m2,刈割3次达2201g/m2;多次刈割可提高紫花苜蓿鲜草年积累量90%以上,而对干草年积累量提
高约55%;同时,建议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宜采用分枝期一年刈割3次的刈割方案,分别于5月下旬、7月中旬
和9月初实施,可获得干草积累量最大,草产品质量最好的紫花苜蓿干草。
关键词:西藏;紫花苜蓿;刈割管理
中图分类号:S551+.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1)01003808
  草地刈割管理作为草地生产系统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倍受国内外关注。主要通过刈割的时间、频
度和强度,探讨刈割对草地群落结构、功能、生产力和草产品品质的影响,并确定草地的合理刈割制度,提出草地
可持续利用的刈割管理措施[17]。刈割管理研究虽然涉及部分天然草地方面的研究[811],但更多关注的是人工草
地刈割管理,包括牧草生产力及生长动态[1216]、牧草再生性[1720]、草地刈割演替[2123]、牧草品质[2426]等研究,系统
反映出我国草地刈割管理研究的状况和水平。
苜蓿(犕犲犱犻犮犪犵狅)是遍布全球而以温带国家为重点的优质豆科饲料作物,富含蛋白质,号称“饲草之后”,与
“饲料之王”———玉米(犣犲犪)并驱齐驾,成为世界两大饲料来源之一。我国是苜蓿生产大国,苜蓿从公元前126年
引入我国,至今已成为我国最早引入并广泛栽培的当家牧草。2000多年来,苜蓿作为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已植
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之中,成为现代草业的重要成分,并在现代牧业发展、保护天然草地资源中扮演重
要角色[27]。紫花苜蓿(犕.狊犪狋犻狏犪)作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栽培牧草[28],同时也
是我国品种最多[29],种植规模最大,草业优势明显、草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景最好的牧草品种[30]。随着我国苜蓿产
业的发展,科学家、生产者和企业家对紫花苜蓿的关注在迅速提高,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紫花苜蓿的引种、栽培、利
用、管理等技术研究,更涉及苜蓿光合生理、水分利用效率、碳蓄积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根据维普中文全文期
刊网近十年论文统计分析,紫花苜蓿相关论文发表从2000年每年约50篇,到2005年250篇左右,目前每年发表
紫花苜蓿相关论文超300篇,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牧草。
有关紫花苜蓿刈割管理研究有大量的报道,包括刈割期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研究[3136],刈割对紫花苜蓿种
子生产的影响[37,38],刈割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3948],以及紫花苜蓿最佳刈割期研究等[49,50],为
我国苜蓿产业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西藏人工草地建设发展很快,人工草地的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
全区人工草地面积已达2万hm2,其中紫花苜蓿草地占有很大比重,对缓解当地冷季饲草不足,促进草地畜牧业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51]。但有关西藏地区紫花苜蓿的系统研究还很薄弱,在20世纪80年代的引种试验证实了
紫花苜蓿在西藏河谷地区潜力巨大[52];1998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设立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科技攻关项目,对
包括紫花苜蓿在内的157份牧草品种进行了牧草物候期、越冬能力、生长速度、产草能力、种籽繁殖能力等的系统
引种试验,是对紫花苜蓿在西藏河谷地区的生产性能比较全面认识的开始[53]。随着西藏草产业的迅速发展,国
38-45
2011年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0卷 第1期
Vol.20,No.1
 收稿日期:20100115;改回日期:2010042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80B03,2007BAD63B04)资助。
作者简介:余成群(1964),男,江苏溧阳人,副研究员。Email:yucq@igsnrr.ac.cn
通讯作者。Email:zhonghp@igsnrr.ac.cn
家“十一五”设立“优质牧草与饲料作物规模化栽培技术示范”科技支撑课题,开展西藏河谷地区优质牧草和饲料
作物规模化种植技术集成研究。本刈割管理试验是西藏人工草地高效生产管理技术集成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
系统揭示紫花苜蓿在西藏河谷地区的物质生产过程机理,制定西藏河谷地区紫花苜蓿刈割制度,提出合理利用的
措施,有效指导当地农牧民的草地畜牧业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紫花苜蓿刈割试验点位于拉萨河谷中国科学院拉萨生态试验站,地处东经91°17′,北纬29°40′,海拔3688
m,属高原季风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试验站年均温7.7℃,年降水量425mm,6-9月占全年的94%,≥5℃年积
温2743℃(4月3日-11月4日)。生态站地处山地灌丛草原土地带,土壤发育于洪冲击物质,粗骨性强,矿化分
解程度低,土壤机械组成以细沙粒为主,多为粉沙壤土。
1.2 试验设计
刈割试验安排在拉萨试验站2007年建植的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进行,试验区5000m2。紫花苜蓿人工草
地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播种量为2g/m2,播种前施牛粪和适量的磷肥作为底肥,出苗后在壮苗期和每年牧草返青
后追施尿素7.5g/m2,二铵3.75g/m2。在整个生长期过程中进行除杂,并根据土壤的墒情进行灌溉,一般在返
青后的旱季每月至少灌溉2次,以保证刈割试验的顺利进行。
刈割试验主要根据紫花苜蓿生育期设置不刈割(结实末期)、刈割1次(开花期)、刈割2次(现蕾期)、刈割3
次(分枝期)、刈割4次(分枝前期)5个刈割处理。当紫花苜蓿达到同一生育期后,每个处理全刈割,然后再进行
每10d的样方测定,样方面积1m×1m,3次重复,记录相关的群落特征指标,并采集全刈割期的牧草分析样品,
分析各生育期牧草的营养成分。
1.3 观测与分析
紫花苜蓿的高度采用在样方测定10株植株的高度取其平均值来确定;盖度采用样方目测法进行估算;鲜草
产量和干草产量采用样方收获法进行测定,样方面积1m×1m,齐地面剪取,称样品鲜重,并将样品风干称干
重[54]。
紫花苜蓿营养分析样品分别在结实末期、开花期、现蕾期、分枝期、分枝前期进行刈割取样,留茬高度5cm,
并将样品置于烘箱105℃烘30min后,在65℃下24h烘干,混和均匀,称取粉碎样品250g以备分析。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GB/T643294[55];粗脂肪含量测定采用GB/T643394[56];粗纤维含量测定采用GB/
T64342006[57];粗灰分含量测定采用GB/T64382007[58]。
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并分析紫花苜蓿刈割后每茬的生长动态,以及对不同刈割处理
的年产草积累量、牧草含水量、营养成分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高度及其动态
紫花苜蓿达到预设生育期时,在不同刈割处理下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生长高度会有不同的表现,表1给出了不
同处理各茬次紫花苜蓿根据生长天数的生长高度动态方程。在不刈割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高度在85cm左右;
在刈割1次(开花期)条件下,第1茬和第2茬高度平均70cm左右;在刈割2次(现蕾期)条件下,第1茬和第2
茬高度平均为55~60cm,第3茬由于气候条件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现蕾期,生长高度为30cm;在刈割3次(分
枝期)条件下,第1茬45cm,第2茬和第3茬处于夏季水热条件最好的季节,高度平均可达60cm以上,第4茬不
能达到分枝期盛期,生长高度为15cm;在刈割4次(分枝前期)条件下,第1茬、第2茬、第3茬和第4茬高度平均
为35~55cm,第5茬生长高度仅为6cm。
2.2 产草量及其动态
刈割对紫花苜蓿干草积累量影响很大,刈割可以提高牧草鲜草积累量45%~90%,提高干草积累量30%~
55%。刈割次数对于紫花苜蓿鲜草积累量提高明显,但对于干草积累量相对有限,刈割3次干草积累量可达高
值,但再提高刈割次数,干草积累量将出现下降的趋势(表2)。
93第20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11年
表1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生长高度及其生长方程
犜犪犫犾犲1 犌狉狅狑狋犺犺犲犻犵犺狋犪狀犱犲狇狌犪狋犻狅狀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狊狋狌犫犫犾犲狋犻犿犲狊狅犳犕.狊犪狋犻狏犪
刈割次数
Cuttingfrequency
刈割时间
Cuttingtime
再生茬次
Regrowthtimes
生长高度
Growthheight(cm)
回归方程
Regressionequation
犚2
不刈割Nocutting 9月20日On20September 1茬 Normalgrowth 85.67±1.15 狔=-0.0049狓2+1.3223狓-8.6693 0.9615
刈割1次 7月20日 On20July 1茬 Normalgrowth 74.67±0.58 狔=-0.0003狓2+0.7995狓-1.269 0.9919
Cuttingonce 9月20日On20September 2茬Firstregrowth 61.33±0.58 狔=-0.0131狓2+1.9071狓-8.381 0.9968
刈割2次 6月20日 On20June 1茬 Normalgrowth 61.00±1.00 狔=0.001狓2+0.6631狓+0.1939 0.9927
Cuttingtwice 8月20日On20August 2茬Firstregrowth 53.67±2.31 狔=-0.0143狓2+1.8194狓-5.0333 0.9736
9月20日On20September 3茬Secondregrowth 29.00±1.00 狔=-0.06狓2+3.5狓-22 1.0000
刈割3次 5月20日 On20May 1茬 Normalgrowth 45.33±1.15 狔=0.0003狓2+0.694狓+0.9881 0.9850
Cuttingthrice 7月10日On10July 2茬Firstregrowth 63.00±0.80 狔=0.009狓2+1.0038狓-6.4667 0.9478
8月30日 On30August 3茬Secondregrowth 63.33±2.89 狔=-0.0086狓2+1.881狓-10.8 0.9884
9月20日On20September 4茬 Thirdregrowth 14.00±1.73 狔=0.8333狓2-2.6667 1.0000
刈割4次 5月20日On20May 1茬 Normalgrowth 41.00±0.87 狔=0.0104狓2+0.277狓+0.9702 0.9936
Cuttingfourfold 6月30日On30June 2茬Firstregrowth 55.00±0.00 狔=0.02狓2+0.5333狓+0.6667 0.9835
8月10日On10August 3茬Secondregrowth 35.00±0.00 狔=-0.005狓2+1.05狓+0.8333 0.9983
9月10日On10September 4茬 Thirdregrowth 33.00±1.73 狔=-0.0108狓2+1.465狓-8.0833 0.9984
9月20日On20September5茬Fourthregrowth 6.01±0.50
 生长时间短 meansshortgrowthtime.
表2 不同刈割处理紫花苜蓿年积累产量比较
犜犪犫犾犲2 犆狅犿狆犪狉犲狅犳犳狅狉犪犵犲狔犻犲犾犱犫犲狋狑犲犲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狋狋犻狀犵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狅犳犕.狊犪狋犻狏犪
生育期
Growthperiod
刈割次数
Cuttingfrequency
鲜草积累量Fresh
forageyield(g/m2)
增加比例Increased
proportion(%)
干草积累量Dried
forageyield(g/m2)
增加比例Increased
proportion(%)
结实末期Fruitingterminalstage 不刈割 Nocutting 4704.67 - 1645.73 -
开花期Bloomingstage 刈割1次Cuttingonce 6837.00 45.32 2128.66 29.34
现蕾期Squaringstage 刈割2次Cuttingtwice 7149.67 51.97 2201.97 33.80
分枝期Branchingstage 刈割3次Cuttingthrice 8698.33 84.89 2518.48 53.03
分枝前期Earlierstageofbranching 刈割4次Cuttingfourfold 8892.21 89.01 2363.40 43.61
在拉萨河谷地区,不刈割条件下紫花苜蓿鲜草约4700g/m2,干草1600g/m2;在刈割1次(开花期)时,鲜草
积累量6800g/m2,比不刈割提高45%,干草积累量2100g/m2,比不刈割提高29%;在刈割2次(现蕾期)时,鲜
草积累量7100g/m2,比不刈割提高51%,干草积累量2200g/m2,比不刈割提高33%;在刈割3次(分枝期)时,
鲜草积累量8700g/m2,比不刈割提高85%,干草积累量2500g/m2,比不刈割提高53%;在刈割4次(分枝前
期)时,鲜草积累量8900g/m2,比不刈割提高89%,干草积累量2100g/m2,比不刈割提高43%(表2)。
图1是紫花苜蓿鲜草和干草的产量动态,它们有相同的动态趋势。在不刈割条件下,紫花苜蓿于8月10日
左右鲜草产量达到最大,约4900g/m2,8月20日左右干草产量最高约1600g/m2,随后产量有所下降;在刈割1
次(开花期)条件下,第2茬比第1茬鲜草产量减少约30%,干草产量减少约20%;在刈割2次(现蕾期)条件下,
第1茬、第2茬、第3茬干鲜草产量也有以30%递减的趋势;在刈割3次(分枝期)条件下,第1茬、第2茬和第3
茬干鲜草产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鲜草产量在2500~3000g/m2,干草产量在750~850g/m2,而第4茬生长
期只有20d左右,产草量很低;在刈割4次(分枝前期)条件下,各茬产草量趋势与刈割3次的情况相似,前4茬
鲜草产量在2000~2500g/m2,最末茬只有10d左右生长时间,产量较低。表3是不同处理各茬次紫花苜蓿干
草产量动态方程。
0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1
图1 不同刈割处理和不同茬次紫花苜蓿鲜草、干草产量动态
犉犻犵.1 犜犺犲犱狔狀犪犿犻犮狅犳犳狉犲狊犺犪狀犱犱狉犻犲犱犳狅狉犪犵犲狔犻犲犾犱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狋狋犻狀犵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犪狀犱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狉犲犵狉狅狑狋犺
14第20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11年
表3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其生长方程
犜犪犫犾犲3 犇狉犻犲犱犳狅狉犪犵犲狔犻犲犾犱犪狀犱犲狇狌犪狋犻狅狀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狉犲犵狉狅狑狋犺狅犳犕.狊犪狋犻狏犪
刈割次数
Cuttingfrequency
刈割时间
Cuttingtime
再生茬次
Regrowthtimes
干草产量Dried
forageyield(g/m2)
回归方程
Regressionequation
犚2
不刈割Nocutting 9月20日On20September 1茬 Normalgrowth 1645.73±90.97狔=-0.0433狓2+16.81狓-45.012 0.9635
刈割1次 7月20日On20July 1茬Normalgrowth 1170.70±39.65狔=-0.003狓2+10.817狓+21.08 0.9723
Cuttingonce 9月20日On20September 2茬Firstregrowth 957.96±44.74狔=-0.1836狓2+29.398狓-217.12 0.9869
刈割2次 6月20日On20June 1茬Normalgrowth 1111.09±14.29狔=0.0387狓2+10.231狓+5.9136 0.9745
Cuttingtwice 8月20日On20August 2茬Firstregrowth 711.11±18.64狔=0.1432狓2+2.177狓+64.108 0.9988
9月20日On20September 3茬Secondregrowth 379.77±11.78狔=0.0988狓2+10.614狓-27.533 1.0000
刈割3次 5月20日On20May 1茬Normalgrowth 736.92±57.07狔=0.1548狓2+6.5951狓+20.176 0.9903
Cuttingthird 7月10日On10July 2茬Firstregrowth 853.03±83.98狔=0.3561狓2-1.0666狓+19.271 0.9995
8月30日On30August 3茬Secondregrowth 750.61±94.26狔=0.2645狓2+1.1297狓+19.442 0.9912
9月20日On20September 4茬 Thirdregrowth 177.92±35.36狔=10.313狓-28.35 1.0000
刈割4次 5月20日On20May 1茬Normalgrowth 670.00±51.96狔=0.0627狓2+10.23狓-0.1786 0.9983
Cuttingfourth 6月30日On30June 2茬Firstregrowth 615.00±25.98狔=0.1167狓2+13.2狓-84.167 0.9742
8月10日On10August 3茬Secondregrowth 510.00±17.32狔=-0.125狓2+21.95狓-150 0.9503
9月10日On10September 4茬 Thirdregrowth 518.17±24.76狔=0.5454狓2-11.959狓+119.46 0.9970
9月20日On20September5茬Fourthregrowth 30.54±8.50
 生长时间短 meansshortgrowthtime
2.3 不同刈割措施紫花苜蓿干鲜比变化
不同刈割处理收获紫花苜蓿的牧草干鲜比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图2),不刈割(结实末期)的紫花苜蓿为
39.34%,刈割1次(开花期)为31.71%,刈割2次(现蕾期)为30.72%,刈割3次(分枝期)为29.55%,刈割4次
(分枝期)为26.85%。这实质反映的是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的干鲜比情况,可以用狔=0.6913狓2-6.8609狓+
44.612(犚2=0.9188)表达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干鲜比趋势。
2.4 不同刈割措施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变化
试验分析表明,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含量,粗蛋白在15%~25%,粗脂肪6%~12%,粗纤维30%~41%,无
氮浸出物30%~35%,粗灰分为3%~4.2%。然而,不同刈割处理实质反映的是不同生育期可能刈割次数,图3
实际反映的是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变化的趋势。刈割次数增加(结实末期-开花-现蕾-分枝-分枝
前),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增加,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下降,而粗脂肪单峰曲线趋势,在现蕾期呈现峰值(图
3)。紫花苜蓿的回归方程,粗蛋白狔=-0.3138狓2+4.1258狓+11.717(犚2=0.9981);粗脂肪狔=-0.6082狓2
+4.3708狓+2.778(犚2=0.7756);粗纤维狔=0.1895狓2-2.297狓+36.836(犚2=0.9823);无氮浸出物狔=
0.7295狓2-7.2005狓+47.881(犚2=0.9747);粗灰分狔=0.0046狓2+0.3226狓+2.531(犚2=0.9488)。
以刈割次数来表达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水平虽然是一种尝试,但对于刈割对牧草营养成分影响模
型的构建和刈割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基础的分析,对于牧草刈割管理的评价,以及牧草刈割措施的制定和决策
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潜力是巨大的,这进一步证实王振飞等[52]和陈裕祥等[53]早期牧草引种试验
的观点。同时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32,38,47,49],虽然各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紫花苜蓿生
产能力差异较大,但西藏拉萨河谷地区发展紫花苜蓿具有很大的潜力。
2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1
图2 不同刈割处理紫花苜蓿干鲜比变化趋势
犉犻犵.2 犜犺犲狉犪狋犻狅狅犳犱狉犻犲犱犪狀犱犳狉犲狊犺犳狅狉犪犵犲狔犻犲犾犱犻狀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犮狌狋狋犻狀犵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狅犳犕.狊犪狋犻狏犪
图3 不同刈割处理紫花苜蓿营养成分变化趋势
犉犻犵.3 犆犺犪狀犵犲狅犳犮狅犿狆狅狀犲狀狋犮狅狀狋犲狀狋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
犮狌狋狋犻狀犵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狅犳犕.狊犪狋犻狏犪
紫花苜蓿单茬生物量动态、刈割累积产草量的研究很多[3543,4749],但均无法刻画出紫花苜蓿各茬次的生长情
景。本研究对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进行系统的刈割试验,并构建了紫花苜蓿生长高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的
刈割回归模型,可以系统反映紫花苜蓿在拉萨河谷地区的生长情景。
刈割对紫花苜蓿生产影响很大,本试验显示,刈割可以提高牧草鲜草积累量45%~90%,提高干草积累量
30%~55%,刈割次数对于紫花苜蓿鲜草积累量提高明显,但对于干草积累量是有限。刈割3次紫花苜蓿干草年
积累量可达最高值,但再提高刈割次数,干草积累量将出现下降的趋势。对于生产者而言,采用多次刈割利于青
贮生产,而出于青干草的生产目的,可以一年刈割2~3次可以尽可能获取最大的干草积累产量。
通过本试验分析,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不同利用目标应有不同的刈割方案。建议拉萨河谷紫花苜蓿采用
分枝期刈割,一年可刈割3次,分别于5月下旬、7月中旬和9月初实施,可获得干草积累量最大,草产品质量最
好的紫花苜蓿干草。
4 结论
1)通过对西藏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刈割试验分析,紫花苜蓿在西藏拉萨河谷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
内地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出特殊的高原优势和潜力。在管理措施保障下,紫花苜蓿刈割1次的干草年积累量可达
1645g/m2,刈割2次达2128g/m2,刈割3次达2201g/m2。
2)刈割是提高紫花苜蓿年积累量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鲜草年积累量最大可提高90%以上,有利于青贮生
产;而对紫花苜蓿干草年积累量提高相对较小,最高提高约55%;同时过多的刈割将可能增加劳动力成本,而生
产效率并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3)通过试验分析,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不同利用目标有不同的刈割方案,建议拉萨河谷地区紫花苜蓿宜采
用分枝期一年刈割3次的刈割方案,可获得干草积累量最大,草产品质量最好的紫花苜蓿干草。
4)对紫花苜蓿刈割模型的构建、刈割次数对干鲜草积累量、刈割高度、干鲜比、营养成分影响分析,是西藏紫
花苜蓿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研究的基础,对西藏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指导当地农牧民种草养畜
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HarrisW.Temperatureandcuttingeffectsonthegrowthandcompetitiveintaractionofryegraasandpaspalum[J].NewZeal
and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1981,24:299307.
34第20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11年
[2] FanJW,HarrisW.Effectsonselfertilityandcuttingfrequencyoninterferenceamong犎犻犲狉犪犮犻狌犿狆犻犾狅狊犲犾犾犪,犎.狆狉犪犲狉
犪犺狌犿,犚狌犿犲狓犪犮犲狋狅狊犲犾犾犪and犉犲狊狋狌犮犪狀狅狏犪犲zeadandiae[J].NewZealand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1996,39:132.
[3] AikenGE,SladdenSE,BransbyDI.Cuttingheightandfrequencyeffectsoncomposition,yieldandqualityofaBurmuda
grassCrabgrasmixture[J].JournalofProductionAgriculture,1995,8(1):7983.
[4] ForwoodJR,MagaiM M.Clippingfrequencyandintensityeffectsonbigbluestemyield,qualityandpersistence[J].Journal
ofRangeManagement,1992,45(6):554559.
[5] GrantSA,BarthramGT.Theeffectsofcontrastingcuttingregimesonthecomponentsofcloverandgrassgrowthinmicro
swards[J].GrassandForageScience,1991,46(1):113.
[6] 李文建,韩国栋.草地刈割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草业,1991,(4):13.
[7] 钟秀琼,钟声.刈割对牧草影响的研究概况[J].草业与畜牧,2007,(5):2225.
[8] 仲延凯,包清海,孙维.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地区天然草场合理割草制度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1,11(3):242249.
[9] 仲延凯,赖广东,王美萍,等.割草对羊草种群叶片数和株高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4):414
420.
[10] 白可喻,卫智军,韩国栋,等.刈割对荒漠草原几种牧草贮藏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6,(2):126133.
[11] 仁青吉,罗燕江,王海洋,等.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的恢复———施肥刈割对草地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
2004,13(2):4349.
[12] 曾明义.刈割次数对人工割草地牧草收获量和持续生产力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1989,2(3):8287.
[13] 樊江文.在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刈割频度和强度对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6,13(3):23
28.
[14] 于应文,蒋文兰.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分蘖与叶片生长动态及生产力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4):900906.
[15] 邱正强,马玉寿,施建军,等.刈割频次与留茬高度对人工草地生产力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12
13.
[16] 王文,苗建勋,常生华,等.刈割对混播草地种群生长与产量关系及种间竞争特性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3,20(9):20
23.
[17] 夏景新,樊奋成.刈割对禾草草地的再生和生产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1994,29(1):4555.
[18] 樊江文.红三叶再生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1,18(4):1823.
[19] 许志信,曲永全,白飞.草甸草原8种牧草再生性的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1,(1):15.
[20] 何树斌,刘国利,杨惠敏.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刈割后残茬的光合及其机制[J].草业学报,2009,18(6):192197.
[21] 钟华平,孙庆国,杜占池.川东中高山地区红三叶-黑麦草人工草地刈割演替研究[J].自然资源,1996,(5):5259.
[22] 樊江文.在不同压力和干扰条件下鸭茅和黑麦草的竞争研究[J].草业学报,1997,6(3):2331.
[23] 仲延凯,朴顺姬.羊草草原割草演替试验结果的分析[A].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第2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58
171.
[24] 贵荣,夏明,玉兰.主要栽培牧草营养动态及适宜利用时期[J].中国草地,1998,(2):3845.
[25] 杨发林.连续刈割对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J].草与畜杂志,1994,(4):37.
[26] 何玮,张新全,杨春华.刈割次数、施肥量及混播比例对牛鞭草和白三叶混播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6,
23(4):3942.
[27] 洪绂曾.苜蓿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3.
[28] 黄文惠,苏加楷,张玉发,等译.牧草-草地农业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7879.
[29] 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120150.
[30] 杨茁萌,李胜利.中国苜蓿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奶牛杂志,2009,(7):2124.
[31] 田玉民,龚月生.刈割期对紫花苜蓿叶粉营养成分含量、茎叶比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4):8688.
[32] 张静,李长慧,许新新,等.不同刈割期紫花苜蓿产量及营养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2627.
[33] 姜慧新,沈益新,翟桂玉,等.磷肥对紫花苜蓿再生过程中根茬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
18(3):136141.
[34] 田玉民,何丽涛.刈割期对紫花苜蓿叶粉营养成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7,24(1):3840.
44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1) Vol.20,No.1
[35] 耿智广,韩建国,刘荣堂,等.刈割时期及高度对紫花苜蓿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J].牧草与饲料,2009,3(2):1317.
[36] 王显国,韩建国,刘富渊,等.刈割对紫花苜蓿生殖生育期的调控及对种子产量和质量性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5,
13(4):274277.
[37] 史纪安,刘玉华,贾志宽.紫花苜蓿第1茬地上部干物质生长过程与有效积温的关系[J].草业科学,2009,26(8):8186.
[38] 张谋草,赵满来,王宁珍,等.陇东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水分利用率分析[J].草业科学,2006,23(1):5558.
[39] 王亚琴,孙红霞,鲍明道,等.浙江地区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期二茬性状表现[J].草业科学,2005,22(9):3941.
[40] 吴勤,宋杰,牛芳英.紫花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规律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7,(6):2124.
[41] 郭正刚,刘慧霞,王彦荣.刈割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2):215220.
[42] 孙德智,李凤山,杨恒山,等.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翌年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5,27(5):3337.
[43] 尹东.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不同茬次生物量动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178183.
[44] 张国利.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产量影响的对比[J].草业科学,2009,26(10):181183.
[45] 王俊,刘文兆,钟良平,等.长期连续种植苜蓿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性[J].草业学报,2009,18(4):
4146.
[46] 马彩琴.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研究[J].牧草与饲料,2007,1(2):4648.
[47] 欧阳延生,于徐根,徐桂花,等.播种量与刈割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7,15(2):196198.
[48] 胡守林,顾明德,王汉全,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营养价值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217219.
[49] 武瑞鑫,孙洪仁,孙雅源,等.北京平原区紫花苜蓿最佳秋季刈割时期研究[J].草业科学,2009,26(9):113118.
[50] 杜文华,曹致中.紫花苜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控[J].草地学报,2005,13(4):354355.
[51] 魏学红,郑维列.浅谈西藏人工草地的建设[J].西藏科技,2006,(5):5354.
[52] 王振飞,扎西,刘仕俊.优良牧草引种试验报告[A].西藏草地研究文集[C].西安:天则出版社,1992:157162.
[53] 陈裕祥,杰布,拉巴,等.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J].西藏科技,2002,(8):4048.
[54] 姜恕.草地生态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7180.
[55]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43294,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S].
[56]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43394,饲料粗脂肪测定方法[S].
[57]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S].
[58]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64382007,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S].
犆狌狋狋犻狀犵犿犪狀犪犵犲犿犲狀狋狅犳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犻狀狋犺犲犔犺犪狊犪狉犻狏犲狉狏犪犾犲狔,犜犻犫犲狋
YUChengqun1,ZHONGHuaping1,SHAOXiaoming2,GUOMijuan2,
FANJiangwen1,OUYANGKehui3
(1.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Academy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2.ColegeofBiologicalSciences,Chinese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193,
China;3.Co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Jiangxi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45,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roughsystematicresearchofthecuttingareasintheLhasarivervaley,dynamicmodelsof犕犲犱犻
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growthwerestructuredtosimulateandforecasttheaccumulationofdrymatterandfreshforageof
犕.狊犪狋犻狏犪indifferentcuttingschemes.Theeffectsofcuttingtimesonaccumulationofdrymatterandfresh
forage,height,dryweight/freshweightratio,nutrientcomponentof犕.狊犪狋犻狏犪werestudiedanddifferentcut
tingschemesweredevelopedtosuitdifferentobjectives.Cuttingthreetimesayearatbranchingfor犕.狊犪狋犻狏犪
pasturegavethemaximumdrymatterandbestqualityof犕.狊犪狋犻狏犪hayintheLhasarivervaley.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Tibet;犕犲犱犻犮犪犵狅狊犪狋犻狏犪;cuttingmanagement
54第20卷第1期 草业学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