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的遗传分析
郭海林1,2,陈宣1,薛丹丹1,2,郑轶琦1,2,王志勇1,2,刘建秀1
(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 南京210014;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摘要:选用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2个极端类型材料Z136和Z039相互杂交,获得正反交F1 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
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 群体青绿期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
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正反交后代的青绿期变异范围均较大,正交的变异范围为178~261d,反交的变异范围
为188~253d,均远远超出了双亲的青绿期(248和231d),正反交后代的平均值分别为223.6和216.8d,两者存
在显著差异,结缕草属植物的青绿期有母体遗传效应。2)正反交的遗传模型差异较大,母体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
对青绿期的影响明显,正交F1 群体青绿期的最适遗传模型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而反交F1 群体青绿期的
最适遗传模型为B4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等加性遗传模型,且反交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94.35%。
关键词:结缕草属;青绿期;遗传分析
中图分类号:S543+.903;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9)04014707
结缕草属(犣狅狔狊犻犪)植物是禾本科画眉草亚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结缕草属植物因
具有厚硬而近革质的叶片、较深的根茎系统以及双细胞的盐腺等优良特征,导致其具有耐磨、耐寒、耐旱、耐盐以
及耐粗放管理等优良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观赏草坪、运动草坪、休憩草坪以及庭院草坪等各种草坪草的建设
中,深受人们的喜爱[1~6]。然而,由于其青绿期较短,尤其是粗叶型结缕草绿期较短,极大地限制了其在气候过渡
带的广泛应用。
青绿期是草坪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坪用性状,是主导我国草坪草种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培育抗寒性强
且青绿期也长的草坪草新品种,是育种者的理想目标。结缕草属植物的青绿期与其他性状一样,也存在较大的变
异,最长的达250~260d,而最短的一般仅有170~180d,结缕草属植物的青绿期呈连续的变异,表现为数量性状
遗传的特征[7]。Yaneshita等[8]对结缕草属植物的冬季叶色进行0~5记分,其中0为枯萎,5为深绿,在构建
RFLP(restrici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冬季叶色进行
QTL(quantitativetraitlocus,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找到了4个与冬季叶色相关的QTL位点,可见,冬季叶色存
在一些效应较大的基因。这是唯一一项与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遗传有关的研究报道,要从遗传的角度对结缕草
属植物的青绿期进行改良,还需要大量的关于青绿期遗传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有研究提出了植物数量性状的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理论,认为多数性状由主基因加多基因共同控制是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模型,而纯主基因或
纯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只是特例,并建立了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9~11],该模型自
开发以来,已在小麦(犜狉犻狋犻犮狌犿犪犲狊狋犻狏狌犿)[12,13]、水稻(犗狉狔狕犪狊犪狋犻狏犪)[14]、大豆(犌犾狔犮犻狀犲犿犪狓)[15]、油菜(犅狉犪狊狊犻犮犪
狀犪狆狌狊)[16]等多种植物的遗传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植物的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上
述思想的启迪,本研究试图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2份结缕草属种源的正反交F1 分离群
体的青绿期进行遗传分析,以明确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的遗传特性,为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相关基因的分子标
记、定位以及品种改良、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的准备及青绿期观测
2004年对结缕草属植物109份种源的青绿期进行评价,从中选育出抗寒性强且青绿期较长的材料Z136[犣.
第18卷 第4期
Vol.18,No.4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147-153
2009年8月
收稿日期:20080806;改回日期:20081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307)和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06339)资助。
作者简介:郭海林(1975),女,内蒙古乌盟人,助理研究员,在职博士。Email:ghlnmg@sina.com
通讯作者。Email:turfunit@yahoo.com.cn
japonica,半致死温度(LT50)为-9.1℃,青绿期为232d]为母本,与抗寒性弱且青绿期较短的材料Z039(犣.狊犻狀
犻犮犪,犔犜50为-3.3℃,青绿期为199d)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2006年进行正反交杂交,获得F1 杂交后代287
株,2007年对杂交后代通过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技
术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其中正交后代中有168份被鉴定为真杂种,反交后代中99份被鉴定为真杂种(未发表资
料)。本研究于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季分别对这些真杂种及其亲本的枯黄期和返青期进行观测,其中枯黄期
指植株叶片80%枯黄的日期,返青期指早春草坪绿度达50%的日期,然后根据返青期和枯黄期计算青绿期。
1.2 数据分析
结缕草属植物为常异交植物,亲本材料存在高度的异质性,F1 世代就产生性状分离现象。本研究的遗传数
据分析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采用单个分离世代F2 群体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方
法[10,13~15]对正交Z136×Z039及反交Z039×Z136的F1 群体青绿期进行分析,由模型的似然函数值计算出犃犐犆
(Akaike’sinformationcriterion)值,犃犐犆值最小的模型为相对最佳模型,通过比较无主基因、1对主基因(A)和2
对主基因(B)共11种遗传模型的犃犐犆值,并进行遗传模型的适合性测验,包括均匀性检验(犝12,犝22 和犝32),
Smirnov检验(狀犠2)和Kolmogorov检验(犇狀),综合考虑极大似然函数、犃犐犆值和适合性检验的结果确定最优模
型。在此基础上,估计最优模型的遗传参数包括加性遗传效应(犱)和主基因遗传率(犺2犿犵)。
2 结果与分析
2.1 F1 群体的青绿期遗传特征
对Z136×Z039的168份杂交后代和反交Z039×Z136的99份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青绿期观测结果发现,
正反交杂交后代的青绿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连续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表1和2)。正反交的变异
范围均较大,正交的变异范围为178~261d,反交的变异范围为188~253d,而双亲的青绿期均与2004年的观测
结果有差距,分别为248和231d,正反交的变异范围均远远超出了双亲当年观测值的范围,表明控制青绿期的增
效和减效基因在双亲中呈分散分布,通过基因重组可产生正向和负向的超亲后代。正反交后代的平均值分别为
223.6和216.8d,相差6.8d,狋检验结果表明(表3),正反交后代的青绿期存在显著差异,狋统计值3.194大于狋
单尾临界值1.6506和狋双尾临界值1.9690。因此结缕草属植物的青绿期有母体遗传效应,即青绿期的长短受
胞质影响。从次数分布表及偏态系数可以看出(表4),正反交F1 代青绿期的变异均表现出连续的偏态分布,符
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
2.2 F1 群体的青绿期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检验的各种模型中,正交Z136×Z039是A0模型的犃犐犆值最小(表5),反交Z039×Z136是B4模型的
犃犐犆值最小,分别为1438.99和822.18,被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结果(表6)也表明,正反交F1 群体中青绿期的
分布与理论分布是一致的(犘>0.05),因此,认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是正交Z136×Z039的最适遗传模
型,也就是说在正交F1 群体中,青绿期表现出由误差或误差+多基因所修饰的单一正态分布特征;认为B4模
型,即“2个主基因,等加性遗传模型”在被测的11个模型中是反交Z039×Z136青绿期的最适遗传模型。在反交
F1 群体B4模型中2个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均为0,该群体表现为5个不同的正态分
布按1∶4∶6∶4∶1混合,在该群体中加性效应(犱)为15.06,主基因遗传率为94.35%(表7)。正反交的遗传模
型不一致,这可能是受到了母体遗传效应影响的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青绿期是草坪草品种选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将青绿期极端类型的2份结缕草种源进行杂
交,获得了正反交杂交后代267份,正反交杂交后代的青绿期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正交的变异范围为178~
261d,反交的变异范围为188~253d,正反交青绿期最长的和最短的分别相差83和65d,并且最高值和最低值
均超过了双亲当年观测值的范围248和231d,这些结果说明了通过杂交的手段可以提高结缕草属植物的青绿
期,同时,本研究为结缕草属植物选择青绿期长的优良杂交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植物的各种性状分为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这些性状均直接或间接地由基因所控制,质量性状一般由主基因
84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4
所控制,数量性状则有各种情况:个别或少数主基因组成、若干微效基因组成,以及个别或少数主基因与若干微效
基因组成,后者是数量性状遗传普遍情况,而前二者可看为后者的特殊情况。本研究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
传模型[9~11]对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的正反交F1 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发现,正交的最适遗传模型为 A0模
型,即表现为由误差或误差+多基因所修饰的单一正态分布;而反交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4模型,即表现为2对
主基因的等加性遗传模型。同一杂交组合的正反交杂交后代群体,遗传模型却截然不同,且差异较大,究其原因
可能是受母体效应和环境效应同时影响的结果。对于纯合亲本来说,母体遗传效应的研究一般通过正反交F1 的
表1 犣136×犣039(正交)杂交后代青绿期
犜犪犫犾犲1 犌狉犲犲狀狆犲狉犻狅犱狅犳狆狉狅犵犲狀犻犲狊犻狀犣136×犣039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192 261 87 241 23 231 194 224 178 217 81 206
26 260 129 240 24 231 205 223 185 217 111 205
176 258 151 240 137 230 3 223 68 217 112 205
150 257 182 240 157 230 43 223 168 216 50 205
184 255 201 240 36 230 124 221 5 216 77 204
97 255 145 239 59 230 62 221 79 216 107 203
25 254 181 239 6 230 174 220 17 215 61 203
95 252 193 238 64 230 203 220 183 215 122 202
138 251 84 238 117 229 209 220 76 215 180 202
130 250 118 237 70 229 33 220 109 214 44 201
179 249 136 237 71 229 96 220 171 214 156 200
196 249 144 237 74 229 101 219 207 213 159 200
200 249 198 237 189 228 126 219 110 212 169 200
128 248 153 235 31 228 167 219 1 211 175 200
133 248 162 235 120 227 63 219 10 211 85 200
135 248 199 235 134 227 116 218 155 211 113 199
146 248 20 235 19 227 127 218 18 211 114 199
93 248 108 234 66 227 16 218 191 211 56 199
152 247 132 234 7 227 69 218 186 210 47 196
187 247 142 234 94 227 103 217 115 208 88 196
195 247 160 234 172 226 104 217 177 208 125 194
208 247 2 234 212 226 105 217 202 208 89 194
75 247 119 233 190 225 121 217 58 208 92 194
143 245 22 233 28 225 123 217 106 206 42 190
82 245 188 232 32 225 13 217 11 206 52 188
91 244 211 232 139 224 140 217 141 206 163 184
197 242 164 231 147 224 148 217 166 206 73 184
21 241 170 231 154 224 165 217 48 206 57 178
注:后代以青绿期从高到低排列。
Note:Progeniesorderinaccordancewiththegreenperiodfromhightolow.
941第18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09年
表2 犣039×犣136(反交)杂交后代青绿期
犜犪犫犾犲2 犌狉犲犲狀狆犲狉犻狅犱狅犳狆狉狅犵犲狀犻犲狊犻狀犣039×犣136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后代
编号
No.
青绿期
Greenperiod
(d)
29 253 47 233 84 221 69 215 115 206 53 200
30 253 57 233 87 221 97 215 22 205 55 200
31 253 75 231 89 221 103 215 27 205 77 200
43 247 91 230 26 220 11 214 73 204 94 200
6 245 33 229 39 220 92 214 114 204 107 200
23 241 3 227 64 220 96 213 40 203 81 199
37 241 32 227 82 220 35 211 66 203 19 197
45 240 51 227 99 220 38 210 7 202 46 197
86 240 52 227 42 219 56 209 15 202 67 196
61 238 76 227 83 219 65 209 17 202 70 194
20 237 95 227 101 219 106 209 24 202 72 194
21 237 104 227 102 219 100 208 41 202 8 192
50 237 109 227 105 219 58 207 74 202 62 192
85 237 71 226 49 218 59 207 9 201 112 188
78 235 25 224 88 217 60 207 13 200
18 234 111 224 90 217 80 207 36 200
108 234 4 223 93 217 98 206 48 200
注:后代以青绿期从高到低排列。
Note:Progeniesorderinaccordancewiththegreenperiodfromhightolow.
表3 正反交犉1 青绿期差异显著性的狋检验
犜犪犫犾犲3 犛犻犵狀犻犳犻犮犪狀犮犲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犮犲狅犳犵狉犲犲狀狆犲狉犻狅犱犫犲狋狑犲犲狀犣136×犣039犪狀犱犻狋狊狉犲犮犻狆狉狅犮犪犾犮狉狅狊狊犫狔狋狋犲狊狋
组合
Cross
平均
Average
方差
Variance
观测值
Sample
合并方差
Pooled
variance
假设平均差
Hypothesis
difference
自由度
df
狋统计值
狋stat.
狋单尾临界值
Criticalvalueof
singletail
狋双尾临界值
Criticalvalueof
doubletail
Z136×Z039(正交Directcross) 223.59 301.78 168 279.11 0 265 3.194 1.6506 1.9690
Z039×Z136(反交Reciprocalcross) 216.83 240.49 99
表4 犣136×犣039正反交犉1 代青绿期次数分布及偏度系数与峰度系数
犜犪犫犾犲4 犜犺犲犱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狅犳犵狉犲犲狀狆犲狉犻狅犱狅犳犉1狆狅狆狌犾犪狋犻狅狀狊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狅犳狊犽犲狑狀犲狊狊犪狀犱犽狌狉狋狅狊犻狊
组合
Cross
青绿期 Greenperiod(d)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犳样本量
Samplesize
狓均值
Mean(d)
偏度系数
Skewness
峰度系数
Kurtosis
Z136×Z039
(正交Direct
cross)
4 4 5 11 13 10 26 14 17 19 12 8 15 4 6 168 223.6±1.34-0.06801 -0.46914
Z039×Z136
(反交 Recip
rocalcross)
1 4 4 19 12 5 12 11 10 6 6 4 2 3 99 216.8±1.56 0.38293 -0.62396
A:178~190;B:190~195;C:195~200;D:200~205;E:205~210;F:210~215;G:215~220;H:220~225;I:225~230;J:230~235;K:235~240;
L:240~245;M:245~250;N:250~255;O:255~261.
05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4
表5 不同遗传模型下的极大似然函数值和犃犐犆值
犜犪犫犾犲5 犕犪狓犻犿狌犿犾犻犽犲犾犻犺狅狅犱狏犪犾狌犲(犕犔犞)犪狀犱犃犽犪犻犽犲’狊犻狀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犮狉犻狋犲狉犻狅狀(犃犐犆)狌狀犱犲狉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犲狀犲狋犻犮犿狅犱犲犾
Z136×Z039(正交Directcross)
模型代号 ModelCode 极大似然函数值 MLV 犃犐犆值犃犐犆value
Z039×Z136(反交Reciprocalcross)
模型代号 ModelCode 极大似然函数值 MLV 犃犐犆值犃犐犆value
A0 -717.50 1438.99 A0 -411.37 826.74
A1 -715.70 1439.40 A1 -408.68 825.36
A2 -717.49 1440.97 A2 -409.85 825.71
A3 -717.35 1442.70 A3 -411.37 830.73
A4 -717.50 1443.00 A4 -408.74 825.49
B1 -715.13 1450.26 B1 -402.04 824.07
B2 -715.70 1443.40 B2 -405.64 823.27
B3 -715.70 1439.40 B3 -409.85 827.71
B4 -717.49 1440.98 B4 -408.09 822.18
B5 -717.29 1442.58 B5 -411.37 830.74
B6 -717.29 1440.58 B6 -411.37 828.74
表6 入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犜犪犫犾犲6 犜犲狊狋狊犳狅狉犵狅狅犱狀犲狊狊狅犳犳犻狋狅犳狊犲犾犲犮狋犲犱犿狅犱犲犾
杂交组合Crosscombination 模型 Model 犝12 犝22 犝32 狀犠2 犇狀
Z136×Z039(正交Directcross) A0 0.002(0.9662) 0.035(0.8510) 0.345(0.5570) 0.0510(>0.05)0.0480(>0.05)
Z039×Z136(反交Reciprocalcross) B4 0.023(0.8789) 0.000(0.9873) 0.277(0.5987) 0.0529(>0.05)0.0672(>0.05)
注:犝12、犝22、犝32、狀犠2和犇狀是适合性检验的5个统计量,其中犝12、犝22、犝32为均匀性检验,狀犠2 为Smirnov检验,犇狀 为Kolmogorov检验,括号
内均为概率值。
Note:犝12、犝22、犝32、狀犠2and犇狀arefivestatisticvaluesforfitnesstest,犝12、犝22、犝32arethevaluesofhomogeneitytesting,狀犠2isthevalueof
Smirnovtest,犇狀isthevalueofKolmogorovtest,thevalueinparenthesesafter犝12、犝22、犝32、狀犠2and犇狀meansprobability.
表7 犣039×犣136(反交)入选模型下遗传参数估计
犜犪犫犾犲7 犈狊狋犻犿犪狋犲狊狅犳犵犲狀犲狋犻犮狆犪狉犪犿犲狋犲狉狊犻狀狊犲犾犲犮狋犲犱犿狅犱犲犾狊犳狅狉犣039×犣136(狉犲犮犻狆狉狅犮犪犾犮狉狅狊狊)
杂交组合
Crosscombination
模型
Model
遗传参数 Geneticparameter
犿犪(d) 犱 σ2狆 σ2犿犵 犺2犿犵(%)
Z039×Z136(反交Reciprocalcross) B4 218.73 15.06 240.491 226.903 94.35
犿犪:F1平均数;犱:加性效应;σ2狆:表型方差;σ2犿犵:主基因方差;犺2犿犵:主基因遗传率。
犿犪:MeanofF1;犱:Additiveeffects;σ2狆:Phenotypicvariance;σ2犿犵:Majorgenevariance;犺2犿犵:Majorgeneheritability.
表型值与双亲进行比较来确定,而结缕草属植物的杂交F1 代即发生分离,无法通过单个的F1 数据来与亲本进行
比较,因此,本研究通过狋测验的方法,根据正反交后代群体间的差异显著性来推测不同性状是否有母体遗传效
应,对正反交杂交后代青绿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后代青绿期的方差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结缕草属植物
的青绿期很可能存在母体遗传效应现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环境的影响,数量性状基因数目有多有少,各对基
因效应的大小也不同,而且其表现受环境的影响,可能在反交后代群体中控制青绿期的基因在已有的环境条件下
主基因效应明显,而在正交后代群体中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效应较弱,表现为微效基因,关于A0模型的遗传机
制,须通过同质群体提供误差方差以鉴别其有无遗传变异存在。
虽然正交后代群体的遗传模型表现为无主基因模型,但反交后代的遗传模型表现为2个等加性的主基因遗
传模型,并且主基因的遗传率很高,为94.35%,这说明控制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的基因,本身存在主效基因,只
151第18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09年
是受环境及遗传组合的影响,使主基因的遗传效应表达受到了影响,这个结果为研究与青绿期相关联的分子标记
以及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的遗传机制还很复杂,一些遗传背景信息
较缺乏,还有待于通过分子标记等不受环境影响的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结缕草属植物为常异交植物,亲本异质性很高,因此在F1 代即发生分离现象。本研究借助于纯合亲本杂交
的F2 群体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结缕草属植物青绿期进行了遗传分析,初步明确了正反交杂交后代
的遗传模型,但遗憾的是,因模型的限制在只有单个亲本和F1 群体的表型值的情况下,只能对主基因的存在情况
和主基因遗传效应与遗传率进行检验,关于多基因的存在和效应以及其他的遗传参数均无法鉴别,并且在本研究
中对于正交的无主基因遗传模型‘A0’,要弄清楚其遗传机制,须通过同质群体(即亲本和F1)提供误差方差以鉴
别其有无遗传变异存在,这是本试验无法实现的。其实象结缕草属植物这种遗传背景高度杂合的植物还有很多,
草坪草、林木植物这些多年生的常异花授粉植物基本上都属于这一类,可是目前在遗传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遗
传学方面没有一套合适的生物学研究体系可以利用[17],基本上都是借助于农作物等这种遗传背景高度纯合的植
物的一些分析方法,因此要对上述植物的遗传机制进行更全面的分析,还有待于建立更完善的分析方法。
致谢: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及分析得到了南京农业大学章元明教授和王金社博士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EngelkeMC,AndersonS.Zoysiagrasses(犣狅狔狊犻犪spp.)[A].In:MichaelDC,RonnyRD.TurfgrassBiology,Geneticsand
Breeding[M].NewJersey:JohnWileyandSons,Inc.,2002.271285.
[2] 董厚德,宫莉君.中国结缕草生态学及其资源开发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郭海林,刘建秀.结缕草属植物育种进展概述[J].草业学报,2004,13(3):106112.
[4] 胡化广,刘建秀,宣继萍,等.结缕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初步评价[J].草业学报,2007,16(1):4751.
[5] 杜永吉,于磊,孙吉雄,等.结缕草三个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J].草业学报,2008,17(3):616.
[6] 郭海林,刘建秀,高鹤,等.结缕草属优良品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J].草业学报,2007,16(2):5359.
[7] 宣继萍,周志芳,刘建秀,等.结缕草属(犣狅狔狊犻犪Wild)植物物候期变异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3):5357.
[8] YaneshitaM,KanekoS,SasakumaT.Geneticanalysisofthewinterleafcolourof犣狅狔狊犻犪spp.facilitatedbymolecularmark
ers[J].InternationalTurfgrassSocietyResearchJournal,1997,8:401408.
[9] 章元明,盖钧镒,王建康.利用B1 和B2 或F2 群体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J].生物
数学学报,2000,15:358366.
[10] 盖钧镒,章元明,王建康.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 王建康,盖钧镒.利用杂种F2 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参数[J].遗传学报,1997,
24:432440.
[12] 侯北伟,窦秉德,章元明,等.小麦雌性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遗传,2006,28(12):15671572.
[13] 张立平,赵昌平,单福华,等.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BS210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2007,33
(9):15531557.
[14] 王庆钰,朱立宏,盖钧镒,等.水稻广亲和性遗传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J].遗传,2004,26(6):898902.
[15] 罗庆云,於丙军,刘友良,等.栽培大豆耐盐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J].大豆科学,2004,23(4):239243.
[16]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等.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
227232.
[17] 王晓娟,孙月华,杨晓莉,等.苜蓿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应用[J].草业学报,2008,17(3):119127.
251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09) Vol.18,No.4
犌犲狀犲狋犻犮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犵狉犲犲狀狆犲狉犻狅犱狅犳犣狅狔狊犻犪
GUOHailin1,2,CHENXuan1,XUEDandan1,2,ZHENGYiqi1,2,WANGZhiyong1,2,LIUJianxiu1
(1.InstituteofBotany,JiangsuProvinceandChineseAcademyofSciences,Nanjing210014,China;
2.ColegeofHorticulture,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wo犣狅狔狊犻犪F1segregatingpopulationsofthereciprocalcrossesofZ136andZ039wereobtained,and
theheredityofthegreenperiodintwoF1populations(Z136×Z039andZ039×Z136)wasanalyzedbythemajor
geneandpolygenemixedgeneticmodeltoshowtheunderlyinggenetic.Thevariationinrangeofgreenperiod
ofbothcrosseswas178-261and188-253d,welbeyondthatofeitheroftheirtwoparents(248and231d).
Theaveragegreenperiodofreciprocalcrosseswere223.6and216.8dandth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
thetworeciprocalcrossesfurtherindicatedthreewerematernalgeneticeffectsforthegreenperiodin犣狅狔狊犻犪.
Second,therewasalargedifferenceinthegeneticmodelsbetweenthetworeciprocalcrosses:Theeffectofma
ternalgeneticandofenvironmentwerebothsignificanttothegreenperiod.Nosinglemajorgenemodel(A0)
wasthemostsuitableforthegreenperiodofZ136×Z039,butthegreenperiodofthereciprocalcrossZ039×
Z136werecontroledbytwoequaladditivemajorgenes.ThemostsuitablemodelisB4andtheheritabilityof
majorgenesofthegreenperiodofreciprocalcrosseswas94.35%.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犣狅狔狊犻犪;greenperiod;geneticanalysis
351第18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