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的生长速度研究



全 文 :98  草 业 科 学 24卷 9期
9/2007 PRAT ACULT URA L SCIENCE Vol.24 , No.9
中国结缕草属植物的生长速度研究
宣继萍1 ,刘建秀2
(1.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中山植物园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以盆栽法对中国结缕草属 4 个种的 64 份野生种源的匍匐茎生长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结缕草
属植物不同种源利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时 , 变异很大 , 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78.97%和 33.00%;不同种间的匍匐茎总长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 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缕草 Zoysia
j aponica 的种内变异最大 , 细叶结缕草 Z.tenui folia的种内变异最小。
关键词:结缕草属;生长速度;匍匐茎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07)09-0098-03
*  结缕草属植物为多年生 C4 型禾本科植物 ,广
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岸和北岸沿海地区 ,在非洲
和澳洲等温暖地区也有分布 。结缕草属植物作
为多年生暖季型草坪草 ,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如
耐磨 、耐高温 、耐寒 、耐旱 、耐盐碱 、耐病虫害以
及有一定的耐荫性等[ 1 , 2]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草
坪草 ,但与其他暖季型草坪草相比 ,其开发利用
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其生长速度缓慢 ,成坪
速度明显低于狗牙根 Cynodon dacty lon 和假俭
草 Eremochlon ophiuroides 等暖季型草坪草[ 3] 。
因此选择生长速度快的结缕草优良品系(种)很
有必要 。
刘建宁等[ 4] 研究了 25个引进牧草品种的生
育期 、产草量 、生长速度和土壤含水量等 ,选出 10
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王建丽
等[ 5] 研究了苜蓿 Medicago sativa 和无芒雀麦
Bromus inerm is混播对 2个草种的生长速度的影
响 ,结果发现在整个生育期内 ,2 个草种混播和单
播的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鲁为华等[ 6] 对国内
外种植比较广泛的 17个苜蓿品种生长速度 、生物
量 、生长高度 、叶茎比 、粗蛋白等 10个指标综合评
价后 ,初步选出了爱博 、金皇后 、WL 一 323 、美国
8920 、阿尔冈金 、WL一 232 、三得利7个品种可在
石河子乃至新疆北疆绿洲区种植。罗旭辉等[ 7] 对
22个苜蓿品种的物候期 、越冬 、越夏 、产草量 、生
长速度 、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筛选出苜蓿王 、猎
人河 、得龙 、CW787 、丰叶 721 、阿瑞博等适宜于福
建中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高产品种。翁仁宪[ 2] 将台
湾原生结缕草 Zoysia japonica 与日本结缕草 、马
尼拉 Z.matrella及中华结缕草 Z.sinica 的杂交
后代以及对照品种斗六草 Z.matrel la 、高丽草
Z.tenui folia及台北草 Z.tenni f ol ia 分成宽叶
(≥3 mm)与狭叶(≤3 mm)2类进行扩张速率的
比较研究 ,结果发现经过杂交后代选育出的结缕
草宽叶及狭叶品系的扩张速率及覆盖度都高于市
场上常用的品种 。刘建秀等[ 8] 对 60份结缕草的
生长速度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结缕草属植物不
同种源其生长速度差异很大 , 变异系数达
43.8%。但是并未见对结缕草属不同种和种内种
源间生长速度变异进行分析研究的报道 ,也未见
对其生长速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的
报道 。
为此选取了原产中国结缕草属的 4种 64份
结缕草种源 ,以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 ,分析研究中
国结缕草属植物的繁殖速度变异 ,为草种选择和
育种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收稿日期:2006-05-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371011);江苏省自然科学
基金(BK2005073)
作者简介:宣继萍(1976-), 女 ,浙江东阳人 ,助理研究员 , 在
职博士生。
E mai l:xuanjiping0077@yahoo.com.cn
通讯作者:刘建秀 E m ail:tu rfuni t@yahoo.com.cn
9/2007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4 , No.9) 9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苏省中
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苗圃 ,地处南京市紫金山南
麓 ,北纬32°01′,东经 118°48′,海拔 55 m 。属北亚
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 ,年均温 15.3 ℃(最高和
最低月均温分别为 27.7和 2.2 ℃),年均降水量
为 1 013 mm 。
1.2 试验材料 选取课题组的结缕草 Z .ja-
ponica 、中华结缕草 Z.sinica 、沟叶结缕草 Z .ma-
trel la 、细叶结缕草 Z .tenui folia 4 个种的 64 份
野生种源(见表 1)。
表 1 结缕草属待试材料及其地理分布
种名 取样数 纬度分布 经度分布
结缕草   42 26°05′~ 41°10′ 113°08′~ 123°00′
中华结缕草 17 20°02′~ 42°02′ 106°33′~ 121°30′
沟叶结缕草 3 29°02′~ 32°06′ 106°33′~ 120°12′
细叶结缕草 2 22°15′~ 23°06′ 113°12′~ 114°06′
1.3 试验方法 采用盆栽法 ,基质为沙 ,pH 值
8.0 ,有机质(0.42±0.08)%,全 N 含量(0.08±
0.04)%,速效磷质量分数(37.68±2.70)×10-6 ,
速效钾质量分数(82.77±8.21)×10-6 。2005年
7月 ,每个花盆栽种 4 枝含 3个节的匍匐茎 ,覆土
3 ~ 5mm , 4个重复 ,保湿到 10月 ,测匍匐茎总长度
和地上部生物量 ,计算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用 Excel和 S tst统计软件对试
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缕草属植物繁殖速度变异分析 从
表 2和表 3可看出 ,结缕草属 4个种的匍匐茎经
过近 3个月的生长 ,其匍匐茎总长度的平均值为
26.23 cm ,标准差为20.72 ,变异系数为 78.97%,
变异幅度相当大;而地上部生物量的平均值为
4.43 g , 标准差为 1.46 ,变异系数为 33.00%,
其变异系数远低于匍匐茎总长度的变异系数 。
但从数据上看 ,这 2 个指标的变异系数都很大 ,
即结缕草属内不同种源植物的营养繁殖速度变
异很大 。
表 2 结缕草属植物匍匐茎总长度变异分析
植物种类 范围(cm)
平均值
(cm) 标准差
变异系数
(%)
结缕草属 0.92~ 88.03 26.23 20.72 78.97
结缕草 0.92~ 88.03 24.13a 20.61 85.44
中华结缕草 9.83~ 86.23 34.98a 19.50 55.74
沟叶结缕草 4.34 ~ 7.01 6.27b 1.68 26.87
细叶结缕草 4.78 ~ 5.12 4.95b 0.24 4.85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相同字母
表示差异不显著。下表同。
表 3 结缕草属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变异分析
植物种类 范围(cm)
平均值
(g) 标准差
变异系数
(%)
结缕草属 1.97~ 9.22 4.43 1.46 33.00
结缕草 1.97~ 9.22 4.33ab 1.57 36.26
中华结缕草 3.12~ 7.09 4.85a 1.15 23.77
沟叶结缕草 2.65~ 4.39 3.43bc 0.88 25.66
细叶结缕草 2.20~ 2.63 2.42c 0.31 12.63
2.2 结缕草属内不同种间繁殖速度变异分析
2.2.1不同种匍匐茎总长度变异分析 从表 2和
表 4中可看出 ,4个供试种中 ,匍匐茎总长度的变
异范围和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结缕草>中华
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 ,而匍匐茎总
长度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华结缕草>结缕草
>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 。方差分析后发现 ,
F=3.03>F0.05(2.76),即不同种的匍匐茎总长
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其进行多重比较后 ,可知中
华结缕草和结缕草间无显著差异 ,沟叶结缕草和
细叶结缕草间无显著差异 ,但中华结缕草和结缕
草的匍匐茎总长度显著大于后 2种 。
表 4 结缕草属不同种匍匐茎总长度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F0.05 F0.01
处理间 3 3 560.15 1 186.75 3.03 2.76 4.13
误差  60 23 509.96 391.83
总变异 63 27 070.11
  由以上结果可知 , 2个宽叶种利用其匍匐茎
进行营养繁殖时其扩张速度远高于后 2种。
2.2.2不同种地上部生物量变异分析 由表 3和
表 5可以看出 , 4个供试种其地上部生物量的变
异范围为结缕草>中华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
叶结缕草 ,变异系数为结缕草>沟叶结缕草>中
华结缕草>细叶结缕草 ,而平均值为中华结缕草
100  草 业 科 学(第 24卷 9期) 9/ 2007
>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但方差分
析后发现 ,F=2.29其地上部生物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
2.3 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 2个指
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对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
部生物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后发现 , 匍匐茎总长
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回归分析的 R 值为 0.729 ,
达极显著水平 ,即结缕草属植物在利用匍匐茎进
行营养繁殖时 ,匍匐茎总长度大的种源 ,其地上部
生物量也大 ,在进行营养繁殖速度研究时可以选
择其中的一个指标来衡量其生长速度的快慢 。
表 5 结缕草属 5个种地上部生物量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F0.05 F0.01
处理间 3 14.23 4.74 2.29 2.76 4.13
误差  60 124.28 2.07
总变异 63 138.51
3 结论
中国结缕草属内种源营养繁殖速度变异很大 ,
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的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分别
为78.97%和 33.00%,说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
利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时 ,扩张速度差异很大。
本研究中 ,结缕草属植物匍匐茎经过近 3个
月后 ,其匍匐茎总长度为 26.23 cm , 而刘建秀
等[ 8] 报道 , 60 份结缕草的生长速度是 99.2
cm/月 ,其变异系数为 43.8%。本研究的生长速
度远低于刘建秀等[ 8] 的报道 ,可能是本研究中的
培养基质是沙 , pH 值 8.0 ,各养分含量很低 ,肥力
很差 ,因此匍匐茎生长量很小 ,但结缕草属植物生
长速度变异很大与刘建秀等[ 8] 的研究结果一致 。
在本研究中 ,除了对匍匐茎长度进行统计分
析外 ,还对地上部的生物量进行了分析 ,对 2个指
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发现 ,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
部生物量 2个指标间呈显著正相关 ,由于结缕草
是以匍匐茎等营养器官繁殖为主 ,且生物量相对
匍匐茎而言更为复杂 ,所以一般不用生物量来衡
量结缕草生长速度的快慢 ,而是以匍匐茎在一定
时间内的生长量即一段时间内匍匐茎的总长度来
衡量结缕草的生长快慢。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种内变异系数大小与其
采集地经纬度分布范围的大小是一致的 ,即分布范
围广的种 ,如结缕草、中华结缕草 ,其变异系数也大。
参考文献
[ 1]  李亚 , 刘建秀 , 向其柏.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研究进
展[ J].草业学报 , 2002 , 11(2):7-14.
[ 2]  翁仁宪 , 林正斌 , 许福星.结缕草扩张速率之研究
[ J].中华民国杂草学会会刊 , 1998 , 19:63-72.
[ 3]  Engelke M C , Ander son S.Zoy sia g rasses(Zoysia
spp.)[ M] .New Jersy:John Wiley and Sons , Inc.
2003.271-285.
[ 4]  王建丽 , 朱占林 , 张永亮 , 等.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
草地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J] .作物杂志 ,
2005 ,(6):18-21.
[ 5]  刘建宁 ,毛杨毅 ,梁全忠.高产优质牧草引种筛选及栽
培技术研究[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7 , 25(2):69-72.
[ 6]  鲁为华 ,于磊 ,李艳霞.石河子绿洲区不同苜蓿品种
生产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J] .草业科学 , 2007 , 24(3):
65-70.
[ 7]  罗旭辉 ,李春燕,应朝阳 ,等.福建中亚热带区紫花苜蓿
的引种筛选研究[ J] .草业科学, 2007 , 24(1):31-35.
[ 8]  刘建秀 , 郭海林 , 朱雪花 , 等.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综
合评价[ J] .草地学报 , 2005 , 13(3):219-222 , 256.
The study on growth rate of Zoysia in China
XUAN Ji-ping1 , LIU Jian-xiu2
(1.College of Li fe and Science , Nanjing A gricul tural Universi ty , Nanjing 210095 , China;
2.Institute o f Bo tany ,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of Jiang su Province , N anjing 210014 , China)
Abstract:The stolon grow th rate of 64 accessions of Zoysia including 4 species w 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undant variation was existed in the total stolon leng th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different ac-
cessions of zoy siagrass w ith the coef ficient of variation as 78.97% and 33.00%, respectively.Siginificant
difference and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w as existed in the total stolon leng th and aboveg round biomass among
species.The variation of Z.japonica was the highest among 4 species , and that of Z.tenui folia was the low-
est among 4 species.
Key words:Zoysia;grow th rate;sto 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