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Consecutive 8 year Effect of Fertilizer to Juvenile Masson Pine Plantation

马尾松幼林施肥持续8年的生长效应



全 文 :  收稿日期: 1999-12-22
基金项目: 国家“九五”攻关专题“纸浆材林微生物应用及施肥技术研究”( 96-011-01-07)、NAP 第 1~3期项目( 1991~
2000年)、福建省林业厅及南平市林业科技示范区项目“马尾松丰产培育”( 1998~2002年)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胡炳堂( 1963-) ,男,湖北天门人,副研究员.
* 承蒙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杨承栋研究员、李贻铨研究员等给予指导;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委员会关志山、涂乐群、李
禄官、姜发强、沙小滨等参加部分野外工作,邵武市水北镇四都林场负责护林管理,谨此致谢.
  文章编号: 1001-1498( 2000) 03-0286-04
马尾松幼林施肥持续 8年的生长效应*
胡炳堂1, 王学良2 , 蔡宏明2 , 洪顺山1 , 封剑文2 , 伊加生2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 311400;
2.福建省邵武市林业委员会,福建邵武 354000)
摘要: 1992~1999 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花岗岩发育的低丘红壤上, 对马尾松幼林施肥进行了持续 8
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在第 8年时, 无论是施P 还是其它肥料, 其对总生长量或连年生长量的增
长效应已不显著; 单施钙镁磷肥或再配合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至少可以持续到第 6年, 至第 7
年仍维持一定的增长效应; 而单施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一直均无明显表现。
关键词: 马尾松; 施肥; 施肥持续效应; 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25. 3    文献标识码: A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是我国的重要乡土树种,也是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树种
之一,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特点,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近年
来对以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为目的的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1, 2]。李贻铨等
在总结我国“八五”及以前的林木施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乡土树种(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 Hook. )、马尾松等)与外来树种(桉树( Eucalyp tus spp. )、湿地松( Pinus
ell iot tii Engelm )等国外松)的施肥效果比较表明, 乡土树种马尾松的肥效明显差于加勒比松
( Pinus caribaea Mor elet )和湿地松;通过对不同立地的比较,肥效反应与土壤的主要养分, 特
别是与磷的含量密切相关[ 2, 3]。张建国等对杉木幼林施肥的时效性研究表明, 在立地条件略差
的板页岩发育的黄红壤上,连续施肥 5 a 后施肥效应能延续到第 10~13年 [ 4]。作者在“八五”
研究的基础上 [ 5, 6] , 进行了马尾松幼林施肥后较长时间(第 4~8年)的生长效应观测研究,现将
结果予以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林设在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的邵武市水北镇四都林场, 27°45′N , 117°40′
E。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 17. 7 ℃, 年降水量 1 786. 0 mm ,蒸发量 1 206. 5 mm ,相对湿
度 82%。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低丘红壤。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见参考文献[ 5]。1992年春
造林,密度 3 600株·hm- 2 ,未间伐, 1999年春进行了树体下部的修枝抚育。试验林面积共2. 0
hm
2。对试验各处理分别按设计于 1992年 1月底(造林时)、1993年 4月、1994年 4月进行了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 3) : 286~289
Forest Resear ch      
施肥。连续 8 a每年底进行林分生长因子(树
高、胸径)观测。
1. 2 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其因子水平见表 1。共设
置 2个试验内容: ( 1)施肥量及配比试验, 设
11个处理(参见表 2) , 重复 4次。( 2)施肥时
表 1 试验因子、水平 kg·hm- 2
水平 因  子
N P2O 5 K 2O
1 100 50 100
2 100 200
3 200
间试验,设 10个处理(参见表3) ,重复 3次。小区长方形,面积 111. 1 m2 ,植树 40( 4×10)株,中
间 16株为生长量调查株。每区组外围设有 2行以上保护行, 各小区植杉木作标志。
2 结果与分析
2. 1 马尾松幼林施肥后第 8年的林分总生长量
表 2、3分别为 1999年 10月底(第 8年底)对施肥量及配比试验和施肥时间试验的林分进
行生长观测的结果。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 F 值均不显著。直观分析可见, 在施肥后第8年时,
尽管单施 P(钙镁磷肥)处理的胸径( DBH )、树高( H )、蓄积( V )总生长量分别达到 9. 12 cm、
6. 51 m、80. 701 m3·hm- 2 ,较对照( CK)仍增长 5%左右; 单施 N(尿素)、K (氯化钾)及施 P 配
合 N、K 的生长虽较单施 P 略低,但无论是与CK, 还是与单施P 肥处理均无差异。即至第 8年
时,马尾松幼林施肥的效应,尤其是前期施 P 肥具有较大的增长效应的现象 [ 5]已经消失。
表 2 马尾松施肥量及配比试验第 8 年生长后效
处 理 H / m DBH / cm V / ( m3·hm- 2)平均值 相对 CK/ % 平均值 相对 CK/ % 平均值 相对 CK/ %
P1 6. 40 98. 4 8. 76 98. 7 73. 061 97. 2
P2 6. 51 100. 0 9. 12 102. 7 80. 701 107. 3
P3 6. 46 99. 3 8. 85 99. 7 72. 565 96. 5
N 6. 33 97. 3 8. 50 95. 8 66. 593 88. 6
K 1 6. 35 97. 6 8. 70 98. 0 71. 351 94. 9
K 2 6. 23 95. 7 8. 77 98. 8 70. 654 94. 0
NP2 6. 59 101. 2 8. 86 99. 8 73. 467 97. 7
P1K 1 6. 47 99. 5 8. 99 101. 3 77. 309 102. 8
P2K 1 6. 48 99. 6 8. 81 99. 3 72. 609 96. 6
NP2K 1 6. 77 104. 1 8. 72 98. 2 72. 697 96. 7
CK 6. 51 100. 0 8. 88 100. 0 75. 194 100. 0
F值 1. 08ns 0. 47 ns 0. 64 ns
  注: ns为不显著。表 3、4同。
2. 2 马尾松幼林施肥后第 4~8年的连年生长量效应
对施肥量及配比试验和施肥时间试验第 4~8年的林分连年生长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
的推移, DBH、H、V 指标的方差分析处理间F 值逐渐变为不显著(表 4)。以单施 P 肥处理的
为例,第 4年时, DBH、H、V 各连年生长量均较 CK 有显著增长;第 5年时,则 DBH、H、V 连
年生长量较 CK 增长分别达到 9. 6% (方差分析不显著)、4. 1%(方差分析不显著)、19. 9%(方
差分析 F 检验达 = 0. 1显著) ;第 6年时, DBH、H、V 较 CK 增长分别达到 8. 4%(方差分析
不显著)、3. 7% (方差分析不显著)、20. 5%(方差分析 F 检验达 = 0. 1 显著) ; 第 7 年时,
DBH、H、V 连年生长量较 CK 增长分别达到 7. 2%、3. 0%、12. 9%, 但方差分析均不显著; 到
287第 3 期        胡炳堂等: 马尾松幼林施肥持续 8 年的生长效应
第 8年底,各施肥处理的 DBH、H、V 连年生长量与CK 均无显著差异。单施 N、K 的生长量虽
均较单施P 低,施 P 配合 N、K 的生长量与单施 P 不相上下或略低,但在多重比较时与 CK 和
单施P 肥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数据略)。
表 3 马尾松施肥时间试验第 8 年生长后效
施肥时间 H /m DBH / cm V / ( m3·hm- 2)平均值 相对 CK / % 平均值 相对CK / % 平均值 相对 CK / %
P(第 1年即造林时施) 6. 34 100. 7 9. 14 98. 2 79. 504 98. 0
P(第 2年施) 6. 45 102. 6 9. 33 100. 3 82. 475 101. 6
P(第 3年施) 6. 49 103. 1 9. 54 102. 6 87. 573 107. 9
P(第 1、3年各施一半) 6. 41 101. 8 9. 32 100. 2 81. 213 100. 1
P(第 2、3年各施一半) 6. 38 101. 4 9. 74 104. 8 91. 494 112. 7
N(第 2年施) 6. 30 100. 1 9. 03 97. 1 77. 629 95. 7
N(第 3年施) 6. 33 100. 6 9. 28 99. 8 82. 584 101. 8
K(第 2年施) 6. 32 100. 4 9. 19 98. 8 80. 909 99. 7
K(第 3年施) 6. 36 101. 0 9. 30 100. 0 80. 866 99. 6
  CK 6. 29 100. 0 9. 30 100. 0 81. 157 100. 0
  F值 0. 85 ns 0. 87 ns 0. 79 ns
表 4 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连年生长量方差分析 F 值
时 间 施肥量及配比试验 施肥时间试验
H DBH V H DBH V
第 4年 0. 69 ns 2. 62* 2. 13  1. 38 ns 2. 00  2. 61*
第 5年 1. 02 ns 2. 88* 2. 32  1. 58 ns 1. 88 ns 2. 10 
第 6年 0. 97 ns 2. 21  2. 17  0. 89 ns 1. 64 ns 2. 23 
第 7年 1. 21 ns 1. 78 ns 1. 62 ns 0. 62 ns 1. 71 ns 1. 42 ns
第 8年 0. 91 ns 1. 86 ns 1. 79 ns 1. 43 ns 1. 05 ns 1. 07 ns
  注: * 、 分别为方差分析检验= 0. 05、= 0. 1水平差异显著。
2. 3 马尾松幼林施肥后持续生长效应的动态分析
图 1 马尾松施肥量及配比试验蓄积连年生长
对试验林第 8年时的总生长量各指标的方
差分析(表 2、3) ,结果虽均无显著差异, 但根据
各试验的施肥处理连年生长量相对 CK 的百分
数(图 1, 以施肥量及配比试验的几个代表性处
理的蓄积连年生长量为例)的直观分析可见,在
第 4年比CK 增幅较明显的情况下, 单施 P 处理
的持续效应基本在第 6年时结束,到第 7年时仍
维持有一定的效应;单施 N、K 处理在本试验的
各年中均未见到增长效应, 但单施 N 在初期较
CK 生长略差的现象已经消失; N、P 配合的处
理,其持续效应与单施 P 处理的基本一致, 但略
早 1 a 左右; P、K 配合的处理,其持续效应亦与
28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13卷
单施P 处理的基本一致, 但增长的幅度要低; N、P、K配合的处理,其持续效应较单施 P 处理要
差,可能是在早期受到虫害影响之故[ 6] (这一点在树高生长指标上表现更为明显, 参见表 4)。
3 小 结
  ( 1)在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较肥沃低丘红壤上 [ 5] ,马尾松幼林施肥的生长效果, 在第 8年
时,无论是施 P 还是其它肥料,施肥对总生长量或连年生长量的增长效应已不显著。说明在进
行马尾松幼林施肥时, 应充分考虑立地条件 [ 2, 3] , 否则施肥的生长效应将不易长期保持。因此有
必要开展马尾松幼林施肥的经济效益研究。
( 2)对马尾松施肥的连年生长量变化状况和肥料的持续效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单施钙镁
磷肥或再配合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至少可以持续到第 6年,至第 7年仍维持一定的增长效
应;而单施尿素、氯化钾肥料的效应一直均无明显表现。本试验结果反映出的施肥时效性,与杉
木的研究结果 [ 4]相比, 肥效持续的时间明显要短。
参考文献:
[ 1] 秦国峰.马尾松速生丰产培育技术[ M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7.
[ 2] 李贻铨.主要用材树种施肥技术[ M ]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15.
[ 3] 主要树种施肥课题协作组.速生人工林施肥效应相关因素[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林木施肥与营养专刊) : 1~10.
[ 4] 张建国,李贻铨,纪建书,等.杉木幼林施肥的时效性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林木施肥与营养专刊) : 27~33.
[ 5] 胡炳堂,洪顺山,关志山,等.马尾松造林施肥两年生长反应[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 2) : 215~220.
[ 6] 蔡宏明,胡炳堂.马尾松幼林施肥的综合效应[ J] .林业科技通讯, 1997, ( 9) : 15~17.
Study on Consecutive 8-year Effect of Fertilizer
to Juvenile Masson Pine Plantation
H U Bing-tang
1
, WA N G Xue-liang
2
, CA I H ong-ming
2
,
HON G S hun-shan
1
, FEN G J ian-w en
2
, YI J ia-sheng
2
( 1. T he Research Inst itute of S ubt ropical Fores t ry, CAF, Fu yang 311400, Zhejian g, China;
2. Fores t Comm ittee of Sh aow u City of Fu jian Province, Sh aow u 354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T he research into consecut ive 8-year ef fect of fert ilizer to juvenile masson pine
( P inus massoniana) plantat ion w as conducted in hilly red soil deriv ed from gr anite at Shaowu
City o f Fujian Province f rom 1992 to 1999. 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 icant
effect both for P ( calsium-magnesium phosphate) and other fer tilizers to total growth or
average annual g row th in young masson pine plantat ion at the eighth year af ter t reatment .
The ef fect of P lonely or it s mix ture w ith N ( urea) and K ( po tassium chlo ride) could be
observed at least unt il the six th year and the seventh year to some ex tent . And single ur ea
t reatment or potassium chloride did no t signif icantly influence the grow th.
Key words : masson pine; fert ilizing; cont inued inf luence of fert ilizing ; increment
289第 3 期        胡炳堂等: 马尾松幼林施肥持续 8 年的生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