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Studies on the Results of Improving the Low yield Stands of Camellia oleifera by means of Grafting Clon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t′s Clones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及其无性系测定的研究



全 文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
及其无性系测定的研究*
熊年康 吴孔雄 陈祥平 高学琴 邹示炎
  摘要 1986~1993年在闽侯桐口林场完成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面积 30. 13 hm2。本文
对 1986 年首批改造的 0. 13 hm2 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991~1994 年平均产油量
261. 756 kg / hm2, 比改造前增产 6. 76 倍; 比对照增产 5. 98 倍。结合嫁接无性系改造进行的无性系
测定, 新筛选出闽 15, 闽 75—8,闽 75—7, 闽 84 四个优良无性系, 其平均年产油量 567. 000~716.
400 kg / hm2, 果油率 7. 26%~9. 22% ;比参试平均值增产 23. 28%~55. 76% ;而且没有发现炭疽病
危害果实。据对 10 个无性系间可配性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成果率 21. 1% ,比对照成果率16. 7%提
高 4. 4% ;若按第一批无性系测定筛选出的闽 43、闽 48、闽 60 三个优良无性系互交组合统计, 平均
成果率 27. 4% ,比对照成果率提高 10. 7%。同时,还筛选出闽 43×闽 48、闽 48×闽 49、闽 48×闽
56、闽 48×闽 62 四个最佳组合,其成果率在 50%以上。再次证明优良无性系具有可配性强的特点,
而且各品系之间可配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可通过选择来提高油茶无性系的可配性。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效果测定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分布范围广,全国面积近 400万 hm 2, 但单位
面积产量很低,年平均产油量不足 45 kg / hm2。福建省现有油茶林平均单产约 37. 5 kg ,还低于
全国的平均水平。导致油茶林单位面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的实生繁殖使其品种类型混
杂,优劣混生;造林用种不加选择和不注意适地适树;老、残、疏林多;经营管理粗放。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油茶种质和产量,笔者于 1986年开始在福建省闽侯县国营桐口林场对
油茶低产林用嫁接无性系的改造方法进行试验, 至 1993 年止已完成嫁接改造面积 30. 13
hm
2 ,现将 1986年 6月首批嫁接改造的 0. 13 hm 2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福州市郊西北部闽侯县国营桐口林场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油茶低产林
内, 26°05′N , 119°17′E,气侯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油茶生长。据福州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 19.
6 ℃, 一月最冷气温 10. 2℃,七月最高气温 28. 7℃, 年降水量 1 342. 5 mm,相对湿度 77% ,≥
10℃年积温 6 457℃,日照时数 1 888 h,无霜期 326 d。试验地坡向北,坡度 25度左右,海拔高
170 m, 土质为轻粘土, pH 值 5. 6。对照设在该林场的寨三林班,立地条件与经营水平与试验地
基本一致,面积 5. 47 hm2。
1995- 03- 24收稿。
  熊年康高级工程师(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福州 350012) ;吴孔雄,陈祥平,邹示炎(福建省闽侯县国营桐口林场) ;
高学琴(福建省林业厅造林经营处)。
* 本文为福建省林业厅下达“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课题的部分内容,参加试验的还有赵淑英,薛燕玉,林明珍,薛玉珍,
严贤峰等诸同志,谨表感谢。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9( 2) : 184~188
For est Resear ch     
1. 2 材料
接穗材料选自福安、宁化、漳平、大田、闽
侯 5个县市的油茶重点产区,经选择与三年测
定达到油茶优树规定指标, 并通过第一批无性
系测定筛选出的闽 43、闽 48、闽 60三个优良
无性系和 15株优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表
1)。砧木是选择生长较整齐林分中生长较一致
地段上的植株。
1. 3 试验设计
采用单株小区, 10次重复的完全随机排列。
表 1 参试品系与产地
顺序号 参 试品系号 产 地 顺序号
参 试
品系号 产 地
1 闽 43 福安墩头 10 6 大田早兴
2 闽 48 福安墩头 11 15 大田早兴
3 闽 60 福安墩头 12 16 大田早兴
4 39 宁化田背 13 17 大田早兴
5 40 宁化田背 14 19 大田早兴
6 73 漳平党口 15 75- 7 闽侯桐口
7 70 漳平党口 16 75- 6 闽侯桐口
8 85 漳平党口 17 75- 9 闽侯桐口
9 84 漳平党口 18 75- 8 闽侯桐口
1. 4 观测统计方法
断砧前对产果量进行过称, 并随机抽取果实样品测定含油量, 作为改造前的基数产量。嫁
接成活率观察于嫁接后2个半月后进行。1989~1994年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逐年对改造后的油
茶林进行产果量验收, 并对植株的树高、冠幅乘积(即左右×前后)等项目进行调查, 随机取各
参试品系的果实样品, 进行含油量测定。
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和 Q 检验。
1. 5 抚育管理
嫁接后第二年春季进行一次施肥,每年秋季进行一次全面锄草抚育, 并及时除蘖,对于死
芽于第二年 6月份进行补接。
2 结果与分析
2. 1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的改造效果
无性系嫁接改造的嫁接成活率高达 96. 66%。从1989年投产后,产果量不断提高, 据1991
~1994年连续 4 a测定,果油率除 1991年 6. 65%外, 一般稳定在 7%左右, 平均年产油量为
261. 756 kg / hm
2
, 比基数年产油量( 33. 723 kg/ hm2 )增产 6. 76倍, 比对照平均年产油量( 37.
477 kg/ hm
2
)增产 5. 98倍(表 2)。经方差分析和 Q检验表明:改造后的平均年产果量、产油量
与嫁接前基数产量和对照产量相比都达到极显著的差异(表 3)。
表 2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的比较
年  份   1986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1~1994合 计 年平均
总产果量(k g) 75. 20 48. 10 58. 45 274. 30 312. 50 465. 80 909. 20 1 961. 80 490. 45
 产果量(k g/ hm2) 578. 46 370. 00 449. 62 2 110. 00 2 403. 85 3 583. 08 6 993. 85 15 090. 78 3 772. 70
 果油率( %) 5. 83 7. 11 7. 15 6. 65 7. 06 7. 01 6. 95 6. 94 6. 94
 产油量(k g/ hm2) 33. 723 26. 362 32. 160 140. 315 169. 712 250. 923 486. 073 1 047. 023 261. 756
比 1986 年增减产油幅度( % ) 0 - 21. 83 - 4. 68 + 316. 08 + 403. 25 + 644. 07 + 1 341. 37+ 3 004. 77 + 676. 20
对照总产果量( k g) 4 505. 00 3 035. 00 4 015. 00 2 510. 00 14 065. 00 3 518. 25
  产果量(k g/ hm2) 823. 58 554. 84 734. 00 458. 87 2 571. 29 642. 82
  产油量(k g/ hm2) 48. 015 32. 347 42. 792 26. 752 149. 906 37. 477
比对照增产油幅度( % ) + 192. 23 + 424. 79 + 486. 38 + 1716. 96 + 598. 45 + 598. 45
  注:对照果油率按低产林的平均值 5. 83%计算。
1852 期       熊年康等: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及其无性系测定的研究
表 3 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方差分析及 Q 检验
(单位: kg/ hm2)
处 理 年平均产果量 年平均产油量
改造后 3 772. 695 aA 261. 756 aA
对 照 642. 82 bB 37. 477 bB
改造前 578. 46 bB 33. 723 bB
F值 2 386. 28* * 177. 26* *
  注: 平均值后面不同英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小写, <
0. 05)或差异极显著 (大写, < 0. 01 ) ; * * 表示在
1%水平上显著。
2. 2 无性系测定结果
结合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试验,进
行无性系测定。据参试 18个无性系 1991~
1994年的连续调查、测产和果实样品含油量
测定结果(表 4) ,闽 15、闽 75—8、闽 75—7、闽
43、闽 48、闽 84、闽 60七个无性系已达到或者
超过了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评选标准,其果
油率 6. 23%~9. 22%; 冠幅乘积年平均产油
量 67. 61~95. 52 g / m2 ,按冠幅乘积 7 500 m2
折合 1 hm 2推算(冠幅投影面积等于冠幅乘积的 0. 785 4乘以 7 500 m 2/ 10 000 m 2, 即相当于
郁闭度为 0. 588 5)平均年产油量 507. 075~716. 400 kg / hm 2,比参试品系平均值 459. 929 kg /
hm2增产 10. 25%~55. 76%, 而且这七个无性系的果实均未发现炭疽病危害。在这七个无性
系中,闽 15、闽 75—8、闽 75—7、闽 84四个无性系是本批新筛选出来的优良无性系,平均年产
油量分别为 716. 400、685. 500、633. 225、567. 00 kg / hm2, 除闽 84外,均高于第一批筛选的闽
43( 617. 100 kg/ hm
2 )、闽 48( 616. 350 kg/ hm 2)和闽 60( 507. 075 kg / hm2 )三个优良无性系。
表 4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测定
顺序号 参 试品系号
样本株数
1991~1994年合计
冠幅乘积
( m2)
 产果量
 ( kg)
 果油率
 ( % )
 总产油
 ( kg )
单位冠幅乘
积年产油量
( g /m 2)
年平均
产油量
( kg/ hm 2)
比参试品系
平均值增产
幅度( % )
1 闽 43 9 83. 710 95. 80 7. 19 6. 888 82. 28 617. 100 + 34. 17
2 闽 48 8 72. 430 75. 35 7. 90 5. 953 82. 18 616. 350 + 34. 01
3 闽 60 10 112. 650 122. 25 6. 23 7. 616 67. 61 507. 075 + 10. 25
4 39 10 171. 765 67. 95 10. 59 7. 196 41. 89 314. 175
5 40 9 106. 064 52. 25 11. 52 6. 019 56. 75 425. 625
6 73 9 209. 070 129. 85 9. 08 11. 790 56. 39 422. 925
7 70 10 148. 725 118. 10 6. 24 7. 369 49. 55 371. 625
8 85 9 119. 120 68. 10 10. 12 6. 892 57. 86 433. 950
9 84 10 133. 656 124. 60 8. 11 10. 105 75. 60 567. 000 + 23. 28
10 6 10 117. 315 92. 08 4. 69 4. 319 36. 81 276. 075
11 15 10 121. 020 135. 20 8. 55 11. 560 95. 52 716. 400 + 55. 76
12 16 10 141. 630 109. 15 5. 85 6. 385 45. 08 338. 100
13 17 10 150. 784 156. 05 5. 04 7. 865 52. 16 391. 200
14 19 10 130. 752 137. 25 5. 13 7. 041 53. 85 403. 875
15 75- 7 10 105. 924 97. 00 9. 22 8. 943 84. 43 633. 225 + 37. 68
16 75- 6 10 153. 780 136. 30 3. 18 4. 334 28. 19 211. 425
17 75- 9 10 114. 240 87. 00 6. 55 5. 699 49. 88 374. 100
18 75- 8 10 128. 744 155. 70 7. 26 11. 304 87. 80 685. 500 + 43. 17
 合计 (平均)  174 2 321. 379 1 959. 98 137. 278 61. 32 459. 929
2. 3 油茶无性系可配性测定结果
于 1981、1982两年, 以年度为重复对油茶优树 10个无性系间所组成的 90个互交组合进
行可配性测定,两年共完成控制授粉花朵 3 555个, 成果 750个,平均成果率为 21. 1% ,共完成
自由授粉(对照)花朵 1 249个,成果 209个,平均成果率 16. 7%,即控制授粉成果率比对照提
18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9 卷
高4. 4% ,相当于提高油茶产果量的26. 3%。若按油茶闽 43、闽48、闽 60三个优良无性系所组
成的 6个互交组合统计,平均成果率可达 27. 4% ,比对照提高 10. 7%,相当于提高油茶产果量
的 64. 1%。同时, 还筛选出与闽 43、闽 48、闽 60三个优良无性系有关的四个最佳组合,它们是
闽 43×闽 48、闽 48×闽 49、闽48×闽 56、闽 48×闽 62, 其可配性的成果率高达 50%以上。再
次证明油茶优良无性系具有可配性强的特点[ 3] ,且各品系之间可配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可以通
过选择来提高油茶无性系的可配性。
3 小 结
  ( 1)油茶低产林通过嫁接无性系改造,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改造后的 1991~1994年平均年
产油量与嫁接前基数产油量和对照产油量相比,达极显著差异。
( 2)结合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试验进行的无性系测定, 新筛选出闽 15、闽 75—8、闽
75—7、闽 84四个优良无性系。
( 3)油茶优良无性系具有可配性强的特点, 而且各品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通过选择
来提高油茶无性系的可配性。试验筛选出的与闽 43、闽 48、闽 60三个优良无性系有关的四个
最佳组合是: 闽 43×闽 48、闽 48×闽 49、闽 48×闽 56、闽 48×闽 62, 其可配性的成果率在
50%以上。
参 考 文 献
  1 庄瑞林主编.中国油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8. 10.
  2 熊年康,任恢康.用盖皮枝接法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福建林业科技, 1981, ( 1) : 30~31.
  3 熊年康.油茶优树无性系间的控制授粉(可配性)试验报告.福建林业科技. 1986, ( 2) : 23~25.
  4 熊年康,任恢康,陈祥平.油茶闽 43、闽 48、闽 60三个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福建林业科技, 1986, ( 1) : 1~6.
  5 熊年康,吴火和,陈祥平,等.油茶闽 20、闽 79、闽 81、闽 7415四个优良无性系的选育.福建林业科技, 1991, ( 1) : 14~
18.
  6 庄瑞林,黄爱珠,董汝湘,等.油茶 19个高产新品种的选育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992, 5( 6) : 619~627.
The Studies on the Results of Improving the Low-yield Stands
of Camellia oleif era by means of Grafting Clon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t′s Clones
X iong N iankang Wu K ongx iong Chen X iangp ing Gao Xueqin Zou Shiyou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1986~1993, 30. 13 ha o f low-y ield stands of Camell ia
oleif era were tr ansformed by g raf ting clones at the Tongkou Fo rest Farm , Fuji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 the results of the 0. 130 ha low-y ield stands refo rmed in 1986 w ere analysed.
The r esults show 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o il yield w as 261. 756 kg/ hm
2
during 1991~
1994, 6. 76 t imes than that befo re t ransfo rmat ion and 5. 98 folds than the controls. M 15,
M 75—8, M75—7, M 84 excellent clones were selected once mo re in the light of t ransforma-
tion of g raft ing clones. T heir average o il y ield w as 567. 000~716. 400 kg / hm2 , the rate o f
1872 期       熊年康等: 油茶低产林嫁接无性系改造效果及其无性系测定的研究
oil w as 7. 26%~9. 22%, 23. 28%~55. 76%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test ing stands and the
fr uit s w er e no t harmed by the anthraconse. The results of compat ibility test ing o f 10 clones
and the mutual cro ss combination of 3 excel lent clones ( M 43, M 48, and M 60) show ed that
the aver age set t ing rat ios were 21. 1% and 27. 4% , 4. 4% and 10. 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 In the meant ime the four optimum combinat ions ( M 43×M48, M 48×M49, M 48×
M56, M 48×M62) w er e selected. Their set ing rat io s were over 50% . All these show ed that
st rong mat ing capability was the majo r char acter ist ics of the excellent clones, and the var ia-
tion ex isted in mat ing capability of st rains. The mat ing capability of clones could be raised by
select ion.
  Key words Camell ia oleif era, low-y ield, g raft ing clones, ef fect test ing
  Xiong Niankang, Senior E ngineer (Fuj ian Research Ins t itu te of Fores t ry  Fuzh ou  350012) ; Wu Kongxiong, Ch en Xi-
ang ping, Zou Sh iyou ( S tate-ow ned T ongkou Forest Farm, Minho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 Gao Xueqin ( Sect ion of Af-
forestat ion M anagem ent of Fujian Provincial Forest ry Departm ent ) .
ASARDL项目正式运行
  “退化土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手段研究 ALTERNATIVE SOCIOECONOMIC APPROACHES T O RE-
CLAIM ING DEGRADED LANDS”(简称 ASARDL )项目经近两年的准备,已于 1995 年 10 月 1 日正式运行。
该项目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IDRC)和国际林业研究中心( CIFOR )提供资助,中国林科院国际农用林
业培训中心( INFORTRACE)管理协调。项目第一期计划为 3 年,总项目预算为 365 989 美元。
ASARDL 是一个集技术手段和社会经济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项目, 特别强调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自
然资源利用研究与发展中的作用。ASARDL 的核心是一个围绕 TRI—D方法论的综合乡村发展研究,企图从
生物物体、社会和经济各方面寻求退化土地利用的答案。
TRI—D 是由以蔡满堂等人为主,通过总结国内外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与发展经验, 根椐我国具体情况,提
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方法论。其主要内容是一个由诊断( Diagno sis)、设计( Design)和推广( Deliv er y )三部分组
成的逻辑框架,由参与、基本需求、可持续发展、政治生态学、系统理论、生物物体与社会经济界面、劳动力 (性
别)分工等基本理论所支持。此方法论适合于所有乡村发展中的自然资源管理研究。
ASARDL 的研究任务由协作单位共同完成。根据研究内容的性质,可分成三种基本类型: ( 1)主体研究由
设立的四个研究点完成, 分别设置在浙江省的临安县、湖南省的会同县、云南省的元谋县和遂江县以及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苍梧县; ( 2)专题研究:对退化土地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设立专题研究; ( 3)研究基
金: ASARDL 设立研究基金制度,对全国年轻科研人员开放,从事与 ASARDL 项目有关的专题研究。
ASARDL 项目总负责人为 INFOTRACE 主任竺肇华。热带林业研究所蔡满堂为 ASARDL 项目的研究
协调员, 主持 ASARDL 的日常管理工作, 需了解 ASARDL 详细情况的同志可与设在热带林业研究所的 IN-
FORT RACE 联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蔡满堂)
18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