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scussion on the Natural Mortality and Its Mechanism of Lac Insect (Kerria lacca)

紫胶虫自然死亡率及其死亡机理探讨



全 文 :第 4 卷 第 5 期
1 9 9 1 年1 0月
林业 科学研 究
FO R EST R E SE A R CH
V o l

4
O e t
。 ,
,
N o

5
1 9 9 1
紫胶虫自然死亡率及其死亡机理探讨
陈晓鸣 冯 领
(
‘卜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关份词 紫胶虫 , 自然死亡率 , 死亡机理
紫胶虫的自然死亡率体现了紫胶 虫的种群生态学和遗传学特征 , 对于研究紫胶虫的生态
学和数量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国内外对紫胶虫的生物学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 但对紫
胶虫的自然死亡率、 死亡机理的研究未见报道 。 本文在研究紫胶虫死亡率的基础上 , 拟讨论
紫胶虫的自然死亡率 、 主要死亡因素及其死亡机理等问题 。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虫种 : 紫胶虫[ K e : : ia la c c a (K e r r . )〕, 寄主植物 : 南岭黄植 (D a lb。: g 了a 西a la , sa e
Pr a in )

试验地点 . 云南景东 , 世代 : 1 9 8了~ 1 9 8 8年冬夏两代。
方法 : 紫胶虫的死亡率按龄期分阶段调查 , 在幼虫期用手持扩大镜观察每 c m Z 单位面积
上紫胶虫的数量变化 , 在成虫期 , 胶被极盖虫体后 , 采用雌成虫群体密度测算公式 N = 4 + 刁
2二D [’]来描述单位面积上紫胶虫的数量变化 , 计算其死亡率。
紫胶虫进入成虫后 , 每十天抽一次样, 所有观察和抽样的样本数量均大于50 个。
紫胶虫的泌胶量 、 怀卵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
1 9 8 7 ~ 1 9 8 8年试验地点景东的生态环境在紫胶虫的适生范围内, 无灾变性气候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

1 续胶虫种群的自然死亡率
紫胶虫的死亡率 , 在自然界中受气候、
生物(种内和种间)等诸因素的影响。 图 1 是
在适宜生态条件下 , 紫胶虫种群各阶段的自
然死亡率 。
从图 1 可看出 , 紫胶虫的自然死亡率较
高 , 一般在85 %左右 。 紫胶虫冬夏两代的死
亡率虽然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 , 但到成虫末
期 , 冬夏两代的死亡率差异不大。 一般地 ,
紫胶虫的幼虫死亡率高于成虫。
为了综合地描述紫胶虫种群的自然死亡
本文于 1任匀0年1 1月 1 日收列。
口C
之O
7口
一一 ·- ~ I 代一 冬代
叙40劝ƒ你„并妇以
幼虫固定
孕叭!
.又了气岸芍荻仁丽八二该蔺布期曳肠
紫胶虫种群的自然死亡率
右期 陈晓鸣等 : 索胶虫白然死亡率及其死亡机理振衬 弓8李
率 , 在胶被连片 、 胶虫生长正常的原胶中分
三个档次 , 分别测定其死亡率、 生殖力、 泌
胶量等生物学指标 , 结果归纳在表 1 中。
从表 1 可知 , 生长发育正常的紫胶虫种
群的自然死亡率在83 % ~ 8 %之间 , 可以认
为紫胶虫的死亡率在90 % 以下均属于正常死
亡 , 不影响紫胶虫的泌胶和生殖 , 紫 胶虫种
群能正常繁衍。 紫胶虫种群自然死亡率高是
紫胶虫种固有的特征。
在紫胶生产和研究中 , 紫胶虫的死亡率
表 1 生长发, 正常旅胶生的一些生钧举指标
(雌成虫孕卵 5 ~ 6 期 )
胶 被 军 死 亡 率 泌 胶 盈 怀 卵 置
世 代
(
e m ) (% ) (m g /头 ) (粒/ 早)
冬 < 0 . 3 8 5 . 79 9 . 1 8 2毛2
0
.
3 ~ 0
.
4
> 0
.
4
8 4
.
2 1
8 6
. 忿4
8 7

2 2
8 5

0 0
8 3

8 9
8
.
6 3 2 5?
1 0
.
6 0 3 1 1
1 4
.
6 5 2 9 2
1 5
.
6 4 4 20
1 4
.
2 4 4 6 3
,一口Ž甲口745
代夏
常用作判别虫种优劣和寄主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笔者认为 , 在运用紫胶虫的死亡率时 ,
应该考虑紫胶虫的自然死亡率 , 因为在自然死亡率范围 内( 即死亡承受能力内) 的某一阶段来
比较紫胶虫的死亡率 , 进而判断虫种和寄主的优劣是不准确的 , 难以反映真实规律 。
2
.
2 紫胶虫主要死亡因素及其死亡机理分析
紫胶虫是群居性昆虫 , 在寄主植物上呈聚集性分布川 。 紫胶虫幼虫一经固定后终生不能
再移动。 在成虫末期 , 紫胶虫口针刺入树皮 , 尾部抬起 , 整个虫体与树表皮几乎垂直 , 虫体
间彼此紧密排列 , 虫体断面近似于圆形。 由于紫胶虫不能移动, 单位面积上所能容纳的虫数
与虫体的大小密切相关 [lJ 。 一般地 , 虫体宽则单位面积上能容纳的 虫数 少 , 表 2 实 测 了
1 9 8了~ 1 9 8 8年冬夏两代生长发育良好的紫胶虫成虫末期的虫体宽 , 并根据 公式 : N = 4 十习
2万D Z 计算出单位面积上所能容纳的虫数 。
表 2 生长发育良好的簇胶虫单位面积所挂容纳的虫教 (寄主 : 南岭黄植 )
世 代 序 号
成被状况
(
e m )
> 0
.
4
0
.
3 ~ 0
.
4
< 0
.
3
样本数
(头 )
曳体宽 可容纳虫效
( m m ) (头/ e m Z )
可 常性
死 亡 率
(% )
Ž”口J目舀沙尸」O曰90口⋯2 . 1 3 2 51 . 9 7 2 92 。 0 5 2 7
1
.
9 9 2 9
2
.
0 4 2 7
2
_
2 2 2 3
里信区间
(头 le m Z )
2 3
.
5 ~ 2 6

7
2 7
.
5 ~ 3 1

0
2 5
.
4 ~ 2 8

7
2 7
.
3~ 3 0
.
3
2 5
.
2~ 2 9
.
8
2 1
_
7 ~ 2在. 6
8 6
.
8 4
8 4
,
2 1
8 5
_
7 9
冬代
8 3
.
8 9
8 5
.
0 0
8 7
_
2 2
,占n”八甘”U‘IŽ
7曰‘51勺亡口
月‘一Ž,曰7一勺4代夏
由表 2 可知 , 生长发育良好的紫胶虫在成虫末期每单位面积上所能容纳的虫数均在30 头
以上 , 死亡 率 为 85 % 左 右。 试 验表明 , 在最佳生态条件下 , 生长发育最好的紫胶虫的存
活都在15 % 以下 , 换言之 , 绝大多数胶虫死于种内自然调节。 显然 , 紫胶虫的种内自然调节
是紫胶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
紫胶虫的种内自然调节贯穿着紫胶虫的整个生活史 。 在幼虫期 , 紫胶虫自身的保护机制
较差 , 种内自然调节主要通过环境因素来进行。 由于紫胶虫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了紫胶虫种
群内部表现型的多样性 , 造成了种群中个体间的差异 , 一部份先天不足 , 适应环境能力较差
的紫胶虫在环境的作用下被淘汰 , 这部份死亡约占种群死亡的一半 , 遗传素质较好的紫胶虫
存活下来, 进入成虫期,
弓感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紫胶虫在成虫期 , 种内自然调节表现为种群中个体对有限空间资源的竞争。 实际上 , 紫
胶虫种群中个体对有限空间资源的竞争贯穿在紫胶虫的整个世代中 , 只不过在幼虫期不占主
导地位 , 而在成虫期表现得更为明显 , 竞争更激烈。
一般来说 , 紫胶虫寄主在寄生植物上 , 除寄生过量导致寄主植物长势衰弱或死亡外 , 紫
胶虫的食物资源是丰富的 。 紫胶虫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 , 又有充足的食物资源 , 随着种群生
长发育 , 种群中个体体积不断增大 , 单位面积上能容纳的虫数越来越少 , 由于紫胶虫固定在
寄主植物上后终生不能再移动 , 种群中个体对有限空间资源的需求就成了紫胶虫生存的必要
条件。 在对有限空间资源的竞争中 , 种群中竞争力较弱的个体被淘汰 , 只有少数健壮的紫胶
虫能完成整个世代。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紫胶虫的高死亡率是紫胶虫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种群自我调
节机制, 是紫胶虫固有的特征 , 紫胶虫以较高的繁殖力来补偿较高的死亡率 , 使种群得以繁
衍和发展 。
, 考 文 献
〔1 〕陈晓呜等 , 1 9 89 , 紫胶虫雌成虫群体密 度洲算公式及其侧算结果分析 , 动物学研究 , 1 0 (2) : 1 2 9 ~ 1 32 .
[ 2 ] 陈晓鸣 , 1 9 8 7 , 信 位萦胶虫 种群增推的最佳生态值初 探 , 林业科技通 讯 , (7 ) : 3 1 ~ 3 3 。
D ise “ss fo ” o n r丙e N a t“r a l M or ta lit夕 a”d Its M e eha”fs汁:
o
f L
a c In s e e t (K
e r r ia la e e a )
Che n X ia o m ilig F
e
lg Y i
n g
(T h e R e : e a r e h I n : ti*“口e o j E c o n o , ie I o s e e *: C A F )
A加 tr ac * T h e p o Pu la t io n n a tu ra l m o r ta lity 15 a n im Po r ta n t ind e x o f
e e o lo g y a n d b io lo g y fo r o tu d yin g la e in se e t
.
T he n a tu r a l m o r ta lity a n d its
m e c ha n ism o f la e in se c t Po Pu la tio n a r e d ise u ss e d in this Pa Pe r

T h e r e su lts
ha v e Sh o w n tha t th e n a t u r a l m o r ta lity o f la e in se e t 15 a bo u t 8 5 %
, a n d h ig h
m o r t a lity 13 o n e o f SP e e ifie eh a r a e t e r o f la e in se c t
.
T h e m a in fa ta l fa e to r
o f la c in se c t 15 th e n a tu r a l r e g u la t io n o f Po Pu la tio n
.
In the la r v a l s ta g e
,
the la c in o e e t iud i
v id u a ls w ith w e a k a d a Pt iv e a b ility to th e e n v ir o m e n t a r e
e lim in a ted b e e a u日e o f in d iv id u a l va r ia t ion d e te r m in e d by g e n e t ie e h a r a e te r ,
w h ie h e o n fo r m s th e th e o ry “sPr e a d in g o f r isk
” .
In th e a d u lt s ta g e
, the
n a tu r a l r e g u la t io n o f la e ius e e t po Pu la tio n i昌 tha t ind iv idua lity e o n tend fo r
1im ited sPa e e r e so u r e e

K ey 贾o r血 la e in s e e t : n a tu r a l m o r ta lity ; d e a th m e eha n 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