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4 卷 第 1 期
1 9 9 1 年 2 月
林业 科 学研 究 V o l。
Fe b
4
,
N o
。
1
FO R E ST R ESE A R CH 。 , 1 9 9 1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 , 林业研究所 )
摘典 本文利用M 。二 i分层切翻法 , 对平均年龄为20 年的木揽林不同径阶立木地上部分进行
生物盆侧定 ,并按立木平均营养面积侧定地下部分生物t 。用相关生长侧定法和平均木法换 算成全
林和立木各器官的生物盆。 侧定了叶面积 , 并算出叶面积指数 , 用以评定林分生产力。 分析了 木
榄的平均和连年净生产盆的年动态变化以及净同化率随年漪的变化趋势。 为合理经营和利用 木榄
林提供依据。
关. 阅 木桅林 , 生物t , 净生产t
红树林是热带 、 亚热带海湾何口地区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第一性生产者 , 对保护海湾河口
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木榄(价 : gu iela g脚: 盯rh iza )林是红树林中的一个群
落 。 测定木榄林生物量 , 研究其产量结构和生产力 , 为合理 经 营 和 利用木榄林提供理论基
础 , 对于进一步研究木榄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迄今 , 木
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在国内尚无报道。 因此 , 笔者于1 9 8 9年 6 ~ 7 月对其生物里进行
了测定 ,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海南省文昌县红树林区内 , 19 0 2 2 ‘~ 19 0 3 5 ’ N , 1 1 0 “4 0 ‘~ 1 1 0 0 4 8 ‘ E , 属于
热带季风气候1 。 土壤为深厚的淤泥 (厚度约 l m ) , l m 以下为黑色的细砂 , 呈酸性反应 。
试验地为天然更新的木榄林 , 未经抚育 。 乔木层以木榄占绝对优势 , 伴生极少盘木果株
(X 梦lo e a rp : 5 g r a , a tu 。)和红树(R hiz o pho r a 即ic : lat a ) , 平均胸径9 。 0 c m (变动范围 3 ~ 1 9 · o
c m )
, 平均树高 4 . 4 m , 平均年龄20 年 , 密度 1 9 6 7 株/ ha , 郁闭度 。. 8 。 灌木层有尖叶卤蔽
(A c : o s tichu m sp e cio s。二 )、 角果木(C e rio p s ta g a l)、 老 鼠拐 (A c a , thu s flicif o 厅u s ) 和木榄、
木果株及红树的幼树 , 平均高40 ~ 12 o c m , 盖度5 % 。 还有少盘的层间植物。
2 研究方法
2
.
1 样地及标准木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段设置样地 , 样地面积 60 O m , (10 m x 10 m 样方6个) , 并进行每木
检尺。 对优势树种木榄 , 采用胸径径阶分级 , 每级选标准木 1 株 , 对数量很少的木果株和红
树则各选平均木 1 株 , 共挖取 9 株标准木。
本文于1 9 8 9年12 月2 2 日收到 。
* 本研究是广东省林业斤资助红树林研究项目的部分内容。 承泉黄全侧研究员审阅本文 , 诬致谢盆。
1 妨 廖宝文等 : 木榄林生物盆和生产力的研究
2
.
2 生物里洲定
2
。
2
.
1 乔木层 采用相关生长测定法测定木榄的生物量 , 采用平均木法测定木果谏和红 树
的生物量。 标准木选定后 , 将其伐倒 , 按照 M o ns i 分层切割法直接测 定 每一伐倒木的树干
(带皮 )、 带叶枝和花果三个组份的鲜重 。树叶的测定是采用数取各区分段叶的总簇数(叶聚生
于枝顶 , 一般 8 一12 片叶 ) , 再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称叶鲜重 , 以此求出枝、 叶比率再行换算 .
在现场 , 立即分别从各组中抽取小样品称重。 然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 , 并在 10 5 ℃恒温下烘
至恒重 , 求出各组的干鲜比 , 再把各组的鲜重换算成干重 , 最后按平 = aD .或平 二 a( D 2 H )‘和
平 = N 石 (N—样地上某一树种的株数 , 石—某一树种平均 木的生物量)方程式推算立木的生物量 。 同时对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
按立木平均营养面积将标准木的根系挖出 , 然后分别按根颈 、 粗 根 ( 2 c m 以上 )、 中根
( 1 一 2 c m ) 、 细根( 1 c m 以下 )称其鲜重。 抽样烘干 , 计算含水率 , 据此算出单位面积的生
物量 。
2
。
2
。
2 灌木层 在样地内随机设置 2 m x Z m 样方 8 块 , 统计灌木层的种类和数 量 后 , 全
部连根挖出 , 按茎、 叶和地下部分称其鲜重 , 并抽样洪干 , 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
2
。
2
.
3 凋落物 随机设置 1 m X l m 样方 8 块 , 收集样方内全部凋落物并称其鲜重 , 然后抽
样烘干 , 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2
.
3 全树叶面积的河定
按区分段抽取样叶称重 , 然后采用剪纸法 [l1 测定全树叶面积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生长关系的建立
本文利用在样地上伐倒的不同径阶的木榄标准木 , 按公式平 = aD “和平 = 。(D ZH )“, 采
用最小二乘法求出 a 、b 参数值。 表 1 列出木榄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式。 其相关系数
在O。 9 04 1~ 0 . 998 9 , 回归关系达极显著 (P ( 0 . 。。1 )或显著 (p ( 0 . 01 )水平 , 相对误差最大为
一 10
。
91 %
。用此种方法推算木榄林的生物量 , 一般精度在90 %以上 , 可见所测定的生物量是
比较可靠的。
对树高和胸径的关系 , 用各种方程拟合 , 结果用数学式去=了1 击+ c 可得 到较 好 的 表
达 [l, “] 。 关于木榄单枝叶重与枝基径(D 。)和枝长(L )的关系 , 测定了21 个标准枝 , 拟合结果见
方程(1 5 )、 (1 6) , 回归关系很密切 , 达极显著水平。 因此在木榄中可利用枝径法 求 算枝条的
叶量。
3
。
2 林分生物且及各器官比例
3
。
2
.
1 乔木层生物量 同一林分内, 木榄树高差异不大 , 用一个自变量D 的回归方程进行测
算。 将样地上木榄每木胸径代入方程(1 )、 (3 ) 、 (5 )、 (7 )、 (9) 和 (1 1) , 计算出木榄各 器 官
的生物量 , 累加 , 换算后便可得单位面积木榄的现存量 。 分别将木果辣和红树平均木各器官
的生物量干重用 W “ N 奋式计算出它们的生物量 , 然后再换算成单位面积的生物量(表 2 )。
由表 2 看出 , 乔木层总生物量为 g o . i i 7 t/ h a 。 主要由优势种木榄构成 , 木榄占其总生物
量的9 5 . 4 7 % , 而伴生树种木果棣和红树仅占4 . 53 % 。
2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衰 1 木橄各. , 生物, 与 D 或 D ZH 的目归方程
依 变 盆 自变盆 回 归 方 程 相关 系数
相对误差
(% )
方程序号
干 重
D
D : 产了
0
.
, , 5 5 »
0
.
, , s , »
一 0 . 9 9
一 1 21
几舀月“
皮 重
D
D Z H
0
.
9 20 5 º
0
.
9 3 0 Լ
一 9 . 29
一 8 . 9 8
枝 重 D
D 艺产了
0
.
9 7吕s »
0
.
9 6 7 0 »
一 8 . 7 5
10
.
9 1
D
叶 重 D Z H
1
.
6 4
1
.
0 7
花 果 重
D
D 2 1了
一 6
.
8 0
一 8 . 6 2
1
:
12根 重
D
D 2 11
一 4 . 7 7
一 5
.
5 9
134叶 面 积
D
D Z H
0
.
9 0 2 2 »
0
.
9 , 3 3 »
0
.
9 2‘3 º
0
.
0 1了 g º
0
.
0 19 6 º
0
.
, 0 4 1 º
0
.
, 9 3 。»
0
.
, , 5 2 »
0
.
49
一 0 . 0 8
巧l6»单枝叶重 马
D Z L
0
.
9 0 7 1
0
.
8 7 3 6
0
.
37 0 2
0 35 6 5
树 高 D
10 9 牙s = 2 . 3e , i lo g D 一 1 . 17 0 2
10 9 甲 s = o . 9 6 g 7 lo g D Z H 一 1 . 3吕0 2
10 9 平丑。 二 2 . 6一i 一 Io g D 一 1 . ‘, 5 6
10 9 甲 B a 二 0 . 6 7 6 o lo g D Z H 一 1 . 6 5 7 0
10 9 甲B = 3 . i 27 5 lo g D 一 1 . 9, 1 5
10 9 附刀 , 1 . 25 o 6 lo g D Z H 一 2 . 215 5
10 9 邢乙 = 2 . 6 3‘ s lo g D 一 1 . 。。0 2
10 9 附上 = 1 . 0 7 屯 6 Io g D Z H 一 2 . 217 1
10 9 砰尸 ! 3 . 36 9 , lo g D 一 3 . 9 0 7 1
10 9 附尸 = 一 36 0 6 lo g D ZH 一 4 . 16 0 7
10 9 牙左 = 1 . 5 5一 s lo g D 一 0 . 32 8 2
10 9 甲月 = 0 . £22‘10 9 D Z H 一 0 . 弓32 2
10 9 5 二 2
.
5魂1 i lo g D 一 1
.
0 ‘6 7
10 9 5 = 1
.
o 36 7 lo g D Z H 一 1
.
25‘ 2
10 9 附尸‘ = 1 . g s g i lo g D o一 620 6
10 9 班 , , ‘ , 0 . 7心5 7 10 9 ;D ZL 一 1 . 5‘0 7
六= “· ‘, 2 。去+ 。. 。。。 1 0 . 9 27 6 º 17
¹ P ‘ 0 . 0 5 , º P ‘ 0 . 0 1 , » P ‘ 0 . 0 0 1 。
裹 2 林 分 弄 木 层 生 物 t
树 种 树 干 材 皮 树 枝 树 叶 花 果 根 系 总 计
木 榄 :::
2
.
0 9 4
(2
.
43 )
25
.
18 3
(29
.
27 )
7
.
4 0 4
( 8
.
6 1 ) ( 0
5 6 4
石6 )
25
.
26 6
(29
.
36 )
竺叹1 0 0 )
木 果 株 ::{
0
.
0 8 2
(3
.
8 9 )
0
。
35 8
( 16
.
9 9 )
0 2 9 5
( 14
.
0 0 )
0
.
6 40
( 30
.
38 )
2
.
( 10 0 )
035
10 7
红 树 :::
0
.
0 7 7
(3
.
9 0 )
0
。
344
( 17
.
42 )
0
.
10 5
( 5
.
32 )
0
.
0 0 3
( 0
.
15 )
0
.
9 24
(46
.
7 8 )
1
.
9 7 5
( 100 )
::{
2
.
25 3
(2
.
5 0 )
25
.
8 8 5
(28
.
7 2 )
7
.
8 0 4
( 8
.
6 6 )
0
.
5 6 7
( 0
.
6 3)
26
.
8 30
( 29
.
7 8 )
9 0
.
117
( 10 0 )
一On口,6只U,曰比舀内‘‘咋
了、、.‘产‘、
合 计
注 : 各栏中的上 方值单位为 t ,‘ha , 下方值单位为 % , 下同 。
木榄总生物量为 86 . 0 35 t/ h a 。 地上部分生物 量 占 7 0 . 6 4 % , 其中树 干 与 树 枝 生物量
( 2 9
.
67 %
、
29
.
2 7 % )近似相等 , 主要是木榄分枝甚多。 根系生物量占29 . 36 % , 比海桑林 根
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大 i‘玉, 是由于木榄根系甚为发达和具有粗壮的膝状呼吸根 所 致 。
木榄无明显主根 , 大部分根系集中在 O ~ 70 c m 土层。 根桩 和 粗根约占全部根 系 生 物
量的7 . 98 % , 它们主要用以支撑地上部分的全部重量 , 膝状根约占12 . 8 % , 用于呼 吸 和
贮存空气 ; 而 中根和细根仅占全部根系生物量的8 . 84 % , 主要用于吸收土壤营 养 物 质 , 供
1 期 廖宝文等 :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生长发育的需要(表 3 )。
表 3 林分乔木层地下部分生物,
树 种 粗 根 中 根 细 根 膝 状 根
1 3
.
3 28
(5 2
.
7 5 )
6
.
4 5 0
(2 5
.
2 3 )
1 5 7 4
(6
.
2 3 )
0
.
6 5 9
(2
.
6 1 )
3
.
2 5 5
(1 2
.
8 8 )
2 5
.
2 66
(1 0 0 )
木 果 株 0
.
1 45
(2 2
.
6 6 )
0
.
2 98
(峨6 . 6 1 )
0
.
1 0 3
(1 6
.
1 5 )
0
.
0 9 4
(14
.
5 8 )
0
.
6 40
( 10 0 )
红 树 0
.
2 4 6 (地下根 )
(26
.
6 2 )
0
.
6 7 8 (支柱 根)
(7 7
.
3 8 )
0
.
9 2 4
(1 0 0 )
3
.
2
.
2 灌木 、 幼树层生物量 由于林分上层完全郁闭 , 林内透光甚少 , 因此灌木和林 下 幼
树都不旺盛 , 每公顷生物量仅 1 . 4 2 0 七, 其中茎 、 枝占29 . 86 % , 叶占26 。 69 % , 根占43 . 4 5 %
(见表 4 )。
表 4 泊 木 层 生 物 盆
树 种 尖叶卤获 角果木 木 榄 木果株 老 鼠筋 红 树 合 计
茎 枝 0 06 2
(1 4
.
09 )
0
.
1 4 3
(3 6
.
7 6 )
0
。
17 8
(3 6
.
18 )
0
.
0 07
(1 2
.
9 6 )
0
.
0 2 8
(6 2
.
2 2 )
0
.
0 07
(1 5
.
5 6 )
0
.
0 0 6
(3 3
.
3 3 )
0
.
42 4
(2 9
.
8 6 )
0
.
1 4 8
(3 3
.
6 4 )
0
.
1 18
(30 33 )
0
。
09 1
(1 8
.
5 0)
0
.
0 3 0
(55
.
5 6 )
0
。
0 0 3
(1 6
.
6 7 )
0
。
3 7 9
(2 6
.
69 )
0 2 3 0
(52
.
2 7 )
0
.
12 8
(32
.
9 1 )
0
。
2 2 3
(4 5
.
3 2 )
0
.
0 1 7
(3 1
.
4 8 )
0 0 1 0
(2 2
.
2 2 )
0 0 0 9
(5 0
.
0 0 )
0
。
6 1 7
(4 3
.
45 )
合 计 0
.
4 魂0
( 10 0 )
0
。
38 9
(1 00 )
0
.
4 9 2
(1 00 )
0
.
05 4
(1 00 )
0
.
0 4 5
(1 0 0 )
0
.
0 1 8
(1 0 0 )
1
。
42 0
(1 00 )
3. 2. 3 凋 落物生物量 木榄生长于潮滩带 , 枯枝落叶物受潮水影响大 , 以及部分被鱼 类 取
吃和水生微生物所分解 , 因此不同的时间调查得到的生物量变化较大 。 据本次调查现存凋落
物为o . 4 1 t / h a , 其中半分解的为。。 2 3 t/ h a , 未分解的为。。 ls t/ h a 。
3. 3 产里结构
研究产量结构 川 , 可进一步了解木榄的生物学特性和与环境的关系 , 为配置合理的林分
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
3
.
3. 1 不同层次林木产量的垂直结构 从各器官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看 , 各层次林木树 干 和
树皮的生物量都是随树高增加而减少 , 但递减速度不 同 , 上层木快 , 下层木慢。 树枝 、 树叶
分布差异较大 , 上层木最大树枝和叶量分布在树体的中下部 , 中层木分布在树体的中部 , 下
层木整个树冠枝 、 叶差别不很明显 (图 l )。 从生物量的积累 、 分配和外观表现比较可看出下
层木的产量结构不合理 , 是抚育间伐的对象 。
3
.
3
.
2 不同驹径木榄各器官生物量的比例 虽然不 同径阶的立木在生物量的绝对量上 存 在
着很大的差别 , 各器官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却不尽相同 。 图 2 表明 , 枝、 叶 (果 )生物量的
比例随胸径的增大而逐渐上升 , 根 、 皮生物量的比例则随胸径 的增大而逐渐下降。 树干生物
2 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卷
最的比例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甚明 显 (枝、 叶 、
皮和树干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在一些文献 Is] 中也有
类似的报道 ) , 但根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 却 与之
相反 , 这与木榄生长的特殊环境有关 , 在生长的
初期阶段就必须具有发达的根系 , 才能植根于常
受风浪袭击的沿海滩涂。
~ ~ ~ ~ 一~ 一—~一二叶〔果 )
口
‘
L物暇 ( 1 0 kg / c m , )树 二「
. 团 目
树皮 树 伎 树叶
卜火 伎、、 , 、召‘ ~ 度
IU090肋讨6u勃村孙J川圳|训
(忿乍于自泰洲如目确
~ 于
\~
根
撇且翻以曰区
木层f,
(日公.一裸
中懊术
图 1 不同层次林木的产盈结构
4 6 吕 1 0 1 2 1 - 一石 l‘
脚径 (c m )
图 2 不同脚径木榄各器官生物 t 的比例 (相邻两曲线
之间的空间大小代表各器官生物盆比例变化)
3
.
4 木棍林分的净生产 t
3
.
4
.
1 木榄净生产量的年动态变化 净生产盘是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 除去 呼
吸消耗外所生产的有机物质【‘J。 在实际应用中 , 净生产量又分为平均和连年净生产量两种 。
平均净生产是反映的是有机物质积累的平均速率 , 而连年净生产量则表示有机物质积累的实
际速率。 现以木榄的树干为例 , 对其净生产量进行某些剖析。
由树干解析得到各龄阶的胸径数据代入方程( 1) , 即得各龄阶的树干生物量 , 其平 均 净
生产量( O二 )和连年净生产量 ( Z , )分别按下式计算 :
。 W .
V 平 = 一 Z 甲 = W
。 一 平。一
式中: a —年龄 , W 。—在 a 年龄时的树干生物篮 , W 。- .— , 年前的生物量。为了便于分析比较 , 同时计算出上层木 、 中层木和下层木的净生产量 (表 5 ) 。 从表 5 和
图 3 可知 , 上层木、 中层木和下层木除了绝对量上的差别外 , 三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 平均 、
连年净生产量都呈现上升的势头 。 说明木榄林仍处于生长旺盛期。 下层木的平均 、 连年净生
产量都明显小于上层木和中层木 , 因此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应适时进行下层疏伐 , 调整密度 ,
扩大营养空间 , 加速林木生长。
从图 3 可明显地看到 , 各层次林木的连年净生产量都在调查前 4 ~ 6 年间出现一个低谷 ,
这显然是一种异常现象。 经查询 , 是当地群众为了获得薪柴 , 曾进行过强度修枝所致。
3. 4
·
2 叶 面积指数与林分生产 力的关系 测定叶面积的目的在于分析林分生产力与叶 面 积
之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 6 个样方的木榄胸径检尺数据分别代入方程 ( 1 3) , 得各样方的叶面积 ,
再换算成叶面积指数 (表 6 ) 。 从表 6 看出 , 乔木层的叶面积指数大时 , 其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也大 , 反之则小 , 可见叶面积指数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十分紧密 ,
1 期 廖宝文等: 木榄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2 7
衰 5 革株木砚树干净生产, . 积过程
, 。 上 层 木 中 层 木 下 层 木
, ~ 月了
均盘产生平净(a )
生物盈
(k g ) (k g /a )
连年净
生产爱
(k g /
a )
生物t
(k g )
平 均净生产t
(kg /
a )
连年净
生产童
(k g / a )
生物t
(k g )
均盈生产平净
(k g /
a )
连年净生产量
(k g / a )
0
.
7 11
1
。
6 9 9
2
。
9 1 7
4 7 1 3
7
.
2 5 9
1 0
.
3 1 3
1 4
.
1 7毛
1 8
.
7 6 3
2 4
.
8 3 1
2 9
.
4 3 1
3 5
.
6 7 8
4 2
.
6 2 9
0
.
1 7 8
0
.
2 8 3
0
。
3 6 5
0
,
4 71
0
.
6 0 5
0
.
7 37
0
.
8 86
1
.
0 42
1
.
2 4 2
1
.
3 3 8
1
。
4 8 7
1 6 40
0
。
4 , 4
0
.
6 09
0
. 已9 8
1
.
2 7 3
1
.
5 2 7
1
.
9 3 0
2
.
2 9 4
3
.
0 3魂
2
.
3 0 0
3
.
12 4
3
.
4 7 5
0
.
1 2 6
0
.
3 2 9
0
. 吕0 8
1
.
6 4 3
2
.
5 7 7
4
.
26 1
5
.
5匀4
8
。
77 5
12
.
31 7
0
.
0 3 2
0
.
0 5 5
O
。
1 0 1
0
。
16 5
0
。
2 1 5
0
。
3 0 4
0
。
3 5 0
0
.
4 88
0
.
6 16
0
.
10 2
0 2心0
0
.
4 2 0
0
.
4 6 5
0
.
8名2
0
.
6 6 7
1
.
5 9 1
1
.
7 7土
0
。
1 7 7
0
。
4 8 6
0
。
9 8 6
1
。
3 1 5
1
。
9 1 2
3
.
0 6 0
O
。
0 2 9
0
。
0 6 1
0
。
0 9 9
0
.
1 1 0
0
.
1 3 7
0
.
1 9 1
0
.
1 5 5
0
.
2 5 0
0
‘
1 6 4
0 2 9 9
0
.
5 7 4
468102468加筋
上甚木J口
‘.口百.
,
l
口.
.0巨否
:
6舀导
2
一名 一 - 一连年
-
乎均
Jz,,;
,
,,!!卜: . 4
忍一0
乙 6
, 中映禾
,
-
翻
一 8
(0. 4
‘七层水
1o
一妞 匀 久皿 一 雌 郊
年角润
图 3 木榄树千净生产t 曲线
3
.
4
.
3 木榄叶片的净同 化 率 叶
的数量及其同化能力直接决定着林
分的产量。 实践上常用叶的净同化
率 , 来评定其生产效率 。 为 了评价
不同年龄阶段木榄叶片 的 净 同化
率 , 用树干的连年净生产量(寿)与
叶面积(S) 的比例关系 (Z , / s) , 可
求出 1 平方米叶面积生成干材的净
同化率(表 7 )。从表 7 看出 , 6 年生
时 , l 平方米叶面积树干净同化率
最高 , 以后随着木榄年龄的增加 ,
叶面积逐渐增大 , 叶片的净同化率
却逐渐下降 。 这是由于 林分 郁 闭
后 , 大部分阳光被树冠上层叶片吸
收或反射 , 而树冠中下层的叶片 ,
光照条件差 , 光合作用效率低 , 甚
至产生 “寄生叶”的缘故 。 从叶片的
光能利用效率看 , 6 一 8 年间适度
疏伐是必要的。
3
。
4
。
4 与其它林分净生产量 的 比
(耸,长州介
较 从表 8可以看出木榄林的净生产量比马来西亚 M at a 立g 红树林的净生产量低得 多 , 比湖
南会同同龄马尾松 ( Pl’、 : m as son fo na ) 林的净生产量也低。 这说明海南省文 昌县木榄林的净
生产量是不高的?
28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4 卷
衰 6 木a 林分生物一、 净生产. 与叶百积招橄
箱 号 树 干 村 皮 树 核 树 叶 花 果 根 系 合 计 叶面积指戮
3 3
。
4 0 2
1
.
6 7 0
2 3
.
5 3 5
1
。
1 7 7
1 6
.
7 9 9
0
.
8 4 0
2 0
.
9 3 9
1
.
0屯7
1 6
.
7 9 5
0
.
8 4 0
1 7
.
1 8 4
0
.
8 6 0
2 7 9 5
0
。
1 4 0
2
.
1 1 5
0
.
1 0 6
1
.
5 3 3
0
.
0 7 7
1
.
9 8 7
0
.
0 9 9
1
.
7 0 5
0
.
0 8 5
1
.
7 9 3
Q
.
0 9 0
3 0
.
4 21
1
.
5 21
1 9
.
8 94
0
.
9匀5
13
.
9 7 9
0
.
6 9 9
1 6
.
7 2 4
0
.
8 3 6
1 2
.
5 0 0
0
.
6 2 5
1 2
.
4 3 3
0
.
6 2 2
9
. 魂名魂 0 . 6 5 6
0
.
4 7 4 0
.
0 3 3
6
.
5 1 0 0
.
4 19
0
.
3 2 5 0
.
0 2 1
通、 6 2 2 0 . 2 9 3
0
.
2 3 1 0
.
0 15
5
.
6 7 8 0
.
3 4 6
0
.
2 8 4 0
。
0 1 7
4
.
4 4 3 0
,
2 5 3
0
.
2 2 2 0
.
0 13
4
.
5 0 1 0
.
2 4 9
0
.
2 2 5 0
。
0 1 2
3 3 石5 7
1
.
6 8 3
2 5
.
6 8 1
1
.
2 8 4
1扭. 6 5 0
0
.
9 3 3
2 4
.
2 9 1
1
.
2 1 5
2 1
.
0 1 6
1
.
0 5 1
2 2
.
1 6 9
1
.
1 0 8
1 1 0
.
41 5
5
.
5 2 1
7 8
.
1 5 4
3
.
9 0吕
6 5
. 扭76
2
.
7 95
6 9
.
9 6 5
3
.
4 9 8
5 6
.
7 12
2
。
8 36
5 8
.
3 29
2
.
91 7
6
.
3 7
4
. 峨1
3
.
04
3二7
3
.
0 6
3
.
1 1
注 : 各栏中板线的上方遭单位为t/ ha , 下方值单 位为 t/ ha. ao
衰 了 木扭中层木叶的材千净阅化率 衰吕 不两林分平均净生产皿
年 龄
( a )
叶面积
(m Z )
连年净生产 t
(g /
a )
净同化率
(g / m
Z a )
林
0
.
1 6 8
0
.
4 6 8
1
.
2 2 8
2
.
6 3 6
4
.
2 6 0
了. 3 06
9
.
78 4
1 5
.
8 49
2 2
.
80 3
3 2
1 0 2
2 4 0
4 2 0
4 6 5
8 4 2
6 6 7
1 5 9 1
1 77 1
1 9 0
2 1 公
1 9 5
1 5 9
10 9
1 1 5
木植林 (海南文昌)
年岭 生钧t 净生产 t分
( a ) (t /h
a ) (t / h
a
·
a )
2 0 9 1
.
9 4
.
6
红树林(马来西亚M ‘ta n g t‘ ] ) x吕
马尾松林(湖南会 同 [ “] ) 2 0
1 7 5
.
5
IQ9
.
5
9 吕
5
.
5
‘吕¹
10 0
7 8
‘6.102468
¹ 此数据伯低是人为强度 . 枝所致 。
4 . 2 木榄林分平均净生产量为4 . 6 t / h a ·a,
4 结论
4 . 1 平均年龄为2。年的木榄林分总生 物 量
为9 1 。 94 7 t / ha , 其中乔木层 9 0 . 117 t / h a ,
灌木层 i . 420 t / h a , 凋落物 0 . 410 t / h a 。
比马来西亚 Mat a n g ls 年生的红树林净 生 产量
低 l 倍多。
4
. 3 木榄林的上层木和中层木的连年 、 平均净生产里显著高于或高于下层木 , 因此对 于 过
密林分应进行下层疏伐 , 扩大乔木层树种的营养空间 , 提高林分生产力 。
4 . 4 从木榄叶片的净同化率看 , 6 年生时叶片的净同化率最高 , 第 7 年开始下降 , 此 时 应
进行适当的疏伐 , 提高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
4 . 5 木榄根系的生物量占其总生物量的29 . 36 % , 相当于全林总生物量的27 。 48 % 。 这说明
木榄之所以能够牢固地生长于常受风浪袭击的沿海滩涂 , 主要是因为具有极其发达的根系。
因此 , 木榄可作为热带沿海滩涂造林绿化树种之一。
今 考 文 橄
仁1 〕 赓宝文等 , 19 9 0 , 海桑林生物盆的研究 , 林业科学研究 , 3 ( 1) : 47 ~ 5‘
〔2 〕 s h泣g e n o b u T a m a i e t a l. , 29 5 6 , S ta n d i n g b io m a s s o f m a n 尽r o v e fo r e s ts i n s o u t he rn T ha i la n d
J
·
J P。
·
F o r
.
S O e
·
, 6 8 ( 9 ) : 3. 4~ 38 8
·
1 期 廖宝文等 : 木揽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3 〕 冯宗炜等 , 1 9 8 2 , 湖南会同地 区马尾 松林生物盈的侧定 , 林业科学 , 1 8( 2 ) : 1 2 7 ~ 1 3‘。
仁‘〕 FA O , i , 3 5 , M a n g r o v e m a n a g e m e n t in T h a 主la n d , M a la y s宜a a n d In d o n e s ia , 1 ~ 55 .
B io m a s s a n d P r o d u e tiv it夕 o f B r 。夕u ie r a g 夕m n o r rhfz a S ta o d
L ia o B a o w e n Zh e n g D e z ha n g Z h e n g S on g fa
(T he R e s e o r。人I o st‘to te o f T r o 夕l’c a I F o r e str梦 C A F )
A b str a et T h e Pa Pe r d e a ls w it h t h e b io m a ss o f a v e r a g e 2 0 二a g e d B r“g “fe r a
g尹打。: , hfz a s ta n d . T h e v e r t ie a l s tr a t ifie a t io n m e th o d w a s a d0 P te d to me as u r e
th e a bo v e g r o u n d b io
ma
3 s o f d iffe r e n t s iz e
一e la ss t r e e s 又n th e s ta n d 。 T he
tr e e m e a n g r o w in g a r e a m e t ho d w a s a d0 P te d fo r me
a s u r in g the ro o t b io rn a s 3
.
T h e to ta l b io m a s s and th
e b io ma
ss o f d iffe r e n t tr e e o r g a n s w ithin the s ta n d
w e r e o b ta in e d b y us in g bo t h a llo m e t r ie m e t h o d a n d the m e a n tr e e m e th o d
.
B e s id e s
, the le a f a r e a o f the st a n d w a s m e a s u r e d a n d th e le a f a r e a in d e x
w a s e a le u la te d 5 0 a s t o e v a lu a te th e P ro d uc t iv ity o f th e s ta n d
.
In o r d e r to
P r o v id e a t h e o r e t ie a l b a s is fo r m a n g r o v e s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u t iliz a tio n
, th e
y e a r ly dy n a m ie v a r ia t io n o f th e m e a n a n d a n n u a l n e t Pr o d 往e tio n a n d th e
v a r ia t io n te n d e n e y o f t h e n e t a s s im ila t io n r a t e w it h t h e in e r e a s in g o f the
s ta n d a g e h a v e b e e n a n a lys e d
.
K e y w o r d s B邝g o ie : a g 夕m 左。: ; hi: a s t a n d : b io m a s s : n e t p r o d u e t io n
声、产、 目‘一 、 、 . 、, .、 内叼. 、曰 , 叼尸 、户、护 ~ r 、 护、, ‘尸、了、曰户、产、产、产
中国林业科技代表团访问苏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和苏联国家林业委员会于1 9 9 。年 8 月1 日共同签署的“关于林
业合作的协定” , 以部科技司吴博同志为团长的中国林业科技代表团一行 6 人(成员有 : 中国林
科院副院长张久荣高级工程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王世绩研究员、 该所昆虫三室主任陈
昌洁副研究员 、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朱之佛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采运系李
光大教授 。 这是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 , 我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林业科技代表团 , 其任务
是 , 通过访 问和实地考察 , 较全面地了解苏联林业科技的现状 、 存在的间题和发展合作关系
的前景 , 为 1 9 91 年在中国接待苏方代表团的回访和签署林业科技合作协议提供背景材料和建
议 。 此外通过两国科学家之间的接触 , 恢复中断了30 年的合作关系 , 为发展今后的林业科技
合作奠定基础 。 根据苏方安排 , 代表团重点访问了 4 个研究所 , 即全苏林业与林业机械化研
究所、 中央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 白俄罗斯林业研究所和远东林业研究所 , 还参观了一些实
验室和试验基地 , 其中包括树木园 、 苗圃、 种源试验林 、 母树林和种子园 、人工林栽培试验 、
采伐与更新 、 非木质产品(浆果 、 食用菌等 ), 林机场 , 木材加工厂 、 林化厂等。 从而对苏联
林业科研的现状有 比较详细的了解。 代表团与苏方分别签订了意向性的备忘录 , 深信 中苏两
国之间科技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乐观的 , 同时也是互利的 , (林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