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Woody Populations in Quercus aquifoliodesShrubCommunity in Balangshan Mountain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以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川滇高山栎灌丛在整个资源位中占绝对优势; 川滇高山栎、平枝栒子、牛头柳、甘肃瑞香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sw(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594 9,0.452 4,0.551 1和0.451 6,其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56 0,0.570 3,0.783 4和0.571 1; 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典型负相关; 生态位宽度较大的2个种的相似性比例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2个种间也能产生较大的相似性比例; 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为0~0.7,以0.4~0.6最多,共占全部种对的36.37%; 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有112对,占总对数的84.85%,有39对的重叠值>0.2,约占29.55%; 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之间一般能产生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也能产生较大的重叠值,而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一般不会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间产生较大的重叠值; 大于0.08的Lih(物种i与物种h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Lih(物种h与物种i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重叠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2.74%和65.16%,表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相对稳定。

With the elevation gradient as one-dimension resource states, and with the important values as the resource state descriptor of the niche, the niche breadths, niche proportional similarity and overlaps of the dominant shrub populations in a Quercus aquifoliodes shrub community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were measured using Levins, Hurlbert and Schoener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ercus aquifoliodes shrub community was predominant in the dimension resource states.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two methods,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The niche breadths of Quercus aquifoliodes, Cotoneaster dielsianus,Salix dissa and Daphne tangutica were relatively greater. The Levins and Hurlberts niche breadths were respectively 0.594 9,0.452 4,0.551 1,0.451 6 and 0.956 0, 0.570 3, 0.783 4, 0.571 1. There was a typical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iche breadths and the variance coefficient of the important values of the species. The two species with broader niche breadths or the two species with narrower niche breadths had greater similarity in niche proportion. The niche proportional similarity of most species ranged from 0 to 0.7, mostly between 0.4 to 0.6, accounting for 36.37% of total species pairs. The number of species that had niche overlaps was 112 pairs, accounting for 84.85%; and 39 pairs overlapped more than 0.2, making up 29.55%. Two populations with broad niche breadth could result in greater overlap with each other, and one population with broad niche could also had greater overlap with one population with narrow niche; On the contrary, the niche overlaps between a populations with narrow niche breadth and another population with broad niche breadth were much smaller. The proportions of Lhi and Lhi whose value exceeded 0.08 were 72.74% and 65.16% respectively, tho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rend of resource sharing was relatively obvious and the Quercus aquifoliodes shrub community was relatively stable.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6,$ % & %
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
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陈俊华&,$ 7 刘兴良$ 7 何7 飞$ 7 刘世荣#
(&2 成都理工大学 7 成都 "&%%89;$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7 成都 "&%%:&;#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7 北京 &%%%9&)
摘 7 要:7 以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
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灌丛在整个资源位中占绝对优势;川滇高山
栎、平枝栒子、牛头柳、甘肃瑞香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 !"#( .;<=>? 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2 89! 9,%2 !8$ !,
%2 88& &和%2 !8& ",其 !$(@A51B;5C 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2 98" %,%2 8D% #,%2 D:# !和%2 8D& &;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
重要值变异系数呈典型负相关;生态位宽度较大的 $ 个种的相似性比例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 $ 个种间也能
产生较大的相似性比例;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为 % E %2 D,以 %2 ! E %2 " 最多,共占全部种对的
#"2 #DF;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有 &&$ 对,占总对数的 :!2 :8F,有 #9 对的重叠值 G %2 $,约占 $92 88F;生态
位宽度大的种群之间一般能产生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也能产生较大的重叠
值,而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一般不会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间产生较大的重叠值;大于 %2 %: 的 %&’(物种 & 与物种
’ 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 %’&(物种 ’ 与物种 & 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重叠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D$2 D!F和 "82 &"F,表
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相对稳定。
关键词:7 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木本种群;生态位宽度;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
中图分类号:’D&:7 7 7 文献标识码:-7 7 7 文章编号:&%%& H D!::($%&%)%# H %%$# H %"
收稿日期:$%%9 H %& H &$。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I-J%#-&%);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D#”项目)($%%$(I&&&8%!);国家林
业局重点项目($%%: H &");国家林业局四川森林生态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四川重点实验开放课题“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
育”。
!刘世荣为通讯作者。
!"#$% &$’(’#)%("*)"#* +, -+."/’/) 0++12 3+456’)"+/* "/ !"#$%"& ’(")*+,)+-#&
7$(58 &+..5/")2 "/ 9’6’/:*$’/ ;+5/)’"/ "/ 0+6+/: !’)5(% <%*%(=%
(K;> LA>KA4&,$ 7 .=A M=>N1=4>N$ 7 @; O;=$ 7 .=A ’K=50>N#
(&2 (’)*+,- .*&/)0"&12 34 5)6’*373+27 (’)*+,- "&%%89;$ 8 9&6’-$* :6$,);2 34 <30)"1027 (’)*+,- "&%%:&;
# 8 (’&*)") :6$,);2 34 <30)"1027 !)&=&*+ &%%%9&)
>8*)(’#):7 P=CK CK; ;1;<4C=0> N54Q=;>C 4? 0>;RQ=S;>?=0> 5;?0A5T; ?C4C;?,4>Q U=CK CK; =SV05C4>C <41A;? 4? CK; 5;?0A5T;
?C4C; Q;?T5=VC05 0W CK; >=TK;, CK; >=TK; B5;4QCK?,>=TK; V50V05C=0>41 ?=S=145=CX 4>Q 0<;514V? 0W CK; Q0S=>4>C ?K5AB
V0VA14C=0>? => 4 >-)06-" $?-&437&3,)" ?K5AB T0SSA>=CX => P010>N +4CA5; Y;?;5<; U;5; S;4?A5;Q A?=>N .;<=>?,@A51B;5C
4>Q ’TK0;>;5 S;CK0Q?6 ,K; 5;?A1C? ?K0U;Q CK4C CK; >-)06-" $?-&437&3,)" ?K5AB T0SSA>=CX U4? V5;Q0S=>4>C => CK;
Q=S;>?=0> 5;?0A5T; ?C4C;?6 ,K; 5;?A1C?,0BC4=>;Q U=CK CK; CU0 S;CK0Q?,U;5; B4?=T411X T0>?=?C;>C6 ,K; >=TK; B5;4QCK? 0W
>-)06-" $?-&437&3,)",(313*)$"1)0 ,&)7"&$*-",9$7&@ ,&""$ 4>Q A$B’*) 1$*+-1&6$ U;5; 5;14C=<;1X N5;4C;56 ,K; .;<=>? 4>Q
@A51B;5C$ ? >=TK; B5;4QCK? U;5; 5;?V;TC=<;1X %2 89! 9,%2 !8$ !,%2 88& &,%2 !8& " 4>Q %2 98" %,%2 8D% #,%2 D:# !,
%2 8D& &6 ,K;5; U4? 4 CXV=T41 >;N4C=<; T055;14C=0> B;CU;;> CK; >=TK; B5;4QCK? 4>Q CK; <45=4>T; T0;WW=T=;>C 0W CK; =SV05C4>C
<41A;? 0W CK; ?V;T=;?6 ,K; CU0 ?V;T=;? U=CK B504Q;5 >=TK; B5;4QCK? 05 CK; CU0 ?V;T=;? U=CK >4550U;5 >=TK; B5;4QCK? K4Q
N5;4C;5 ?=S=145=CX => >=TK; V50V05C=0>6 ,K; >=TK; V50V05C=0>41 ?=S=145=CX 0W S0?C ?V;T=;? 54>N;Q W50S % C0 %2 D,S0?C1X
B;CU;;> %2 ! C0 %2 ",4TT0A>C=>N W05 #"2 #DF 0W C0C41 ?V;T=;? V4=5?6 ,K; >ASB;5 0W ?V;T=;? CK4C K4Q >=TK; 0<;514V? U4? &&$
V4=5?,4TT0A>C=>N W05 :!2 :8F;4>Q #9 V4=5? 0<;514VV;Q S05; CK4> %2 $,S4Z=>N AV $92 88F 6 ,U0 V0VA14C=0>? U=CK B504Q
>=TK; B5;4QCK T0A1Q 5;?A1C => N5;4C;5 0<;514V U=CK ;4TK 0CK;5,4>Q 0>; V0VA14C=0> U=CK B504Q >=TK; T0A1Q 41?0 K4Q N5;4C;5
0<;514V U=CK 0>; V0VA14C=0> U=CK >4550U >=TK;;[> CK; T0>C545X,CK; >=TK; 0<;514V? B;CU;;> 4 V0VA14C=0>? U=CK >4550U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 /./01+-%.$ 2%-’ )*.+, $%&’( )*(+,-’ 2(*( 30&’ 43+11(*5 6’( /*./.*-%.$4 .7 !"# +$, !#" 2’.4(
8+10( (9&((,(, :; :< 2(*( =>; =!? +$, "@; A"? *(4/(&-%8(1B,-’.4( *(401-4 ,(3.$4-*+-(, -’+- -’( -*($, .7 *(4.0*&(
4’+*%$C 2+4 *(1+-%8(1B .)8%.04 +$, -’( $%&’(%) *+%",-."-/&) 4’*0) &.330$%-B 2+4 *(1+-%8(1B 4-+)1(5
!"# $%&’(:# D.1.$C E+-0*( F(4(*8(;$%&’(%) *+%",-."-/&);2..,B /./01+-%.$4;$%&’( )*(+,-’;/*./.*-%.$+1 4%3%1+*%-B;
$%&’( .8(*1+/
# # 自 G*%$$(11(AHA=)提出生态位概念以来,生态位研
究成了生态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世纪 H: 年代,生态
位这一概念在生态学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I(%).1,,
AHH@)。生态位理论在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
性及种群进化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J+*/(*,AH==;苏
志尧等,>::K),对生态位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现代生
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尚玉昌,AH<<;钟章成,AH<<)。
川滇高山栎( $%&’(%) *+%",-."-/&)),又称巴朗
栎,喜光、耐寒、抗风且耐干旱瘠薄土壤,特产于横断
山区海拔> ::: L ! ::: 3的地带,形成了我国西部
独特的高山硬叶常绿阔叶林。在分布区内,当纬度
或海拔较低时,川滇高山栎多为高大乔木,而当纬度
或海拔较高时,则多为矮小灌丛。川滇高山栎灌丛
根系发达,萌生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
涵养作用。近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川滇高山栎
作过生物量(刘兴良,>::")、种 M 面积关系以及遗
传方面(李进等,AHH=;AHH<)的研究,但对其群落生
态位的研究未见报道。开展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
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川滇高山
栎群落各物种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其他物种与川滇
高山栎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川滇高山栎灌丛
的群落稳定性、演替和天然林种间关系提供理论基
础,为正确评价与合理经营川滇高山栎灌丛提供技
术支撑。
A#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皮条河上游巴
朗山的阳坡( A:>N @>O—A:KN >!O P,K:N !@O—KAN >@O
E)。气候干湿季分明。据该区卧龙亚高山暗针叶
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海拔 > =:: 3 处)无林地气
象观测资料表明:该区年平均气温 @; K Q,> 月最低
气温 M A!; H Q,= 月最高气温 >" Q,年降水量 =AA
33,年蒸发量 <>= 33,年均相对湿度 =H?,年日照
时数A !>A ’。林下土壤主要为山地棕褐土,较贫瘠、
干燥,石砾含量多。川滇高山栎灌丛集中分布于巴
朗山海拔> !:: L K ":: 3处。该群落灌木层主要植
物有川滇高山栎、平枝栒子(0-1-2&*)1&’ /"&.)"*2%))、
木帚栒子( 0-1-2&*)1&’ /"&.)"*2%))、牛头柳( 3*."4
/"))*)、甘肃瑞香( 5*6#2& 1*27%1"(*)和鞘柄菝葜
(38".*4 )1*2))等;草本层主要植物有光柄糙野青茅
(5&9&%4"* .&:"6&))、高山冷蕨(09)1-61&’") ;-21*2*)和
小花金挖耳(0*’6&)"%8 8"2%))等。
># 研究方法
)* +, 样地调查
在川滇高山栎灌丛分布地带进行全面线路踏
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分别在> !::,> <::,K >::和
K @@: 3 ! 个海拔梯度各设 A 个 >@ 3 R >@ 3 的典型
样地,样地概况见表 A。将每个样地划分为 >@ 个
@ 3 R @ 3 的小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的木本植物种
类、株数或丛数、高度、冠幅和地径等指标。
)* ), 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乔木层重要值 S(相对密度 T相对频度 T 相对
高度)U K。
表 +, 样地概况
-./0 +, 12&3"# %4 (.567" 67%8(
样地
V+3/1( /1.-
海拔
P1(8+-%.$ U 3
坡向
W4/(&-
坡度
V1./( U( N)
坡位
V1./( /.4%-%.$
郁闭度
X+$./B &.8(*
Y > !:: 东南 >:NV.0-’(+4- >:N >: 下 Z.2$ :; H:
YY > <:: 东南 K@NV.0-’(+4- K@N >: 下 Z.2$ :; <@
YYY K >:: 东南 @:NV.0-’(+4- @:N >@ 中 [%,,1( :; =@
Y\ K @@: 东南 !@NV.0-’(+4- !@N !: 上 ]/ :; <:
# # 生态位宽度采用 I(8%$4( AH"<)和 J0*1)(*-
(AH=<)的生态位宽度公式计算。I(8%$4 生态位宽度
<)=计算公式为
<)= > ?#

@ > A
A"@ 1.CA"@, (A)
式中:<)=为种 " 的 I(8%$4 生态位宽度;A"@为种 " 对
第 @ 个资源的利用占它对全部资源利用的频度,即
A"@ >
2"@
B"
,B" > #

@ > A
2"@,2"@为物种 " 在资源 @ 上的优势
度(本研究用样地中物种的重要值来代替),’ 为资
!>
! 第 " 期 陈俊华等: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源等级数。公式(#)具有值域[$,%&’!]。生态位相
似比例公式为
"# $
"% & #
! & #
, (()
式中:"% $ # ’#
!
( $ #
)(%(,"# 为 )*+%,-+. 生态位宽度,公
式(()值域为[$,#]。
生态位相似比例指 ( 个物种利用资源的相似性
程度,其计算公式(吴刚等,#///)为
*%+ $ # & # ’ (#
!
( $ #
,%( & ,+( $ #
!
( $ #
012(,%(,,+()。
(")
式中:*%+为物种 % 与物种 + 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值,显然 *%+ 3 *+%,具有值域[$,#];,%(和 ,+(分别为
物种 % 和物种 + 在资源位 ( 上的重要值。
生态位重叠指一定资源序列上,( 个物种利用
同等级资源且相互重叠的情况。生态位重叠值采用
4-5126 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吴刚等,#///;史作
民等,#///;吴大荣,($$#;余树全等,($$";赵永
华等,($$7;冶民生等,($$8)。其计算公式为:
-%+ $ "-%#
!
( $ #
,%( . ,+(; (7)
-+% $ "-+#
!
( $ #
,+( . ,%(; (9)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式中:-%+为物种 % 与物种 + 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为
物种 + 与物种 % 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和 -+%具有域
值[$,#],"-%和 "-+分别为物种 % 物种 + 的 4-5126 生态
位宽度指数,它们都具有域值[# ; !,#]。
将原始调查数据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
库,在 <1=+&6&>. ?16*@% A&BC+&D 8E $ 中编制程序计算
各种群的重要值,在 FB=-% ($$" 中计算生态位宽度
及生态位重叠指数。
"! 结果与分析
!" #$ 主要木本植物重要值
根据川西山地巴朗山 7 个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
的样地资料计算了主要木本植物重要值(表 ()。结
果表明,在每一个资源位(海拔梯度)中,川滇高山
栎种群都占绝对优势,7 个资源位中川滇高山栎重
要值之和为 "77E :G,占所有种群重要值之和的
9"E $H。在 7 个资源位中,川滇高山栎矮林在海拔
" ($$ 0 梯度处重要值最大,占整个资源位重要值之
和的 "(E 78H。此外,平枝栒子种群也具有较大的
优势,其重要值之和占全部种群重要值的 #8E 87H。
而其他种群则占较小的优势,且重要值之和都相差
不大。
表 %$ 主要木本植物的的重要值
&’() %$ *+,-./’0/ 1’234 -5 6-+70’0/ 8--69 :,4;74:
物种 IJ-=1-6
样地 K
I@0J%-
J%&. K
样地 KK
I@0J%-
J%&. KK
样地 KKK
I@0J%-
J%&. KKK
样地 K?
I@0J%-
J%&. K?
川滇高山栎 /01!203 #40%567%6813 8GE 7: G$E ": ###E /" G7E $#
平枝栒子 *696:1#391! 8%173%#:03 — ($E 7: 7GE /" "GE G8
牛头柳 ;#7%< 8%33# #$E #9 #"E 8G #7E /8 "E $/
绵穗柳 ;#7%< 1!%639#2+=# — — — "#E "#
鞘柄菝葜 ;>%7#< 39#:3 GE /G #/E #G — $
鲜黄小檗 "1!?1!%3 8%#@+#:# #E /" #"E ( — :E G(
四川栒子 *696:1#391! #>?%A0603 #$E "G ##E /9 — $
秀丽莓 B0?03 #>#?%7%3 — — #GE 77 $E G:
木帚栒子 *696:1#391! 8%173%#:03 /E 7# GE #7 — $
甘肃瑞香 C#@+:1 9#:A09%2# 9E :( (E 9( — 9E :9
红花蔷薇 B63# >6=13%% (E / :E "7 — $
桦叶荚" D%?0!:0> ?1907%567%0> 8E $G $E 9/ — —
!" %$ 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宽度是度量植物种群对资源环境利用状
况的尺度,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它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越 强,对 资 源 的 利 用 越 充 分。用 4-5126 和
)*+%,-+.( 种计测生态位宽度的公式计算川滇高山
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其结果基本一
致(表 ")。在所有种中,川滇高山栎和牛头柳的生
态位宽度较大,在每个资源位(海拔梯度)中均有出
现。表明川滇高山栎、牛头柳在林内分布范围较广、
数量较多、利用资源较为充分,对所在环境具有较强
的适应能力。#( 个物种的 4-5126 生态位宽度大多
集中在 $E ( L $E 8 之间,占 :9E $H。
!" !$ 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相似性
比例计算结果表明(表 7),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在
$E 9 以上的共有 (8 对,占全部对数的 "/E "/H,这说
明川滇高山栎主要木本植物种群之间的相似性比例
值较大。川滇高山栎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相似性比例
均较大,## 对相似性比例值中大于 $E 7 的就有 G
对,大于 $E 9 的有 7 对:与平枝栒子、牛头柳、鲜黄
小檗("1!?1!%3 8%#@+#:#)和甘肃瑞香的相似性比例
值分别为 $E :9:,$E G"$,$E 98# 和 $E 8((,尤其是跟牛
头柳的相似性比例达到了 $E G"$。从生态位相似性
比例分配格局可见,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
例值为 $ L $E :,其中 $E 7 L $E 8 的最多,共占全部种
对的 "8E ":H。
9(
林 业 科 学 !" 卷 #
表 !" 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值!
#$%& !" ’()*+ %,+$-.* /0 -/1(2$2. 3//-4 5/567$.(/28
物种 $%&’(&)
公式(*)
+,-./01(*)
公式(2)
+,-./01(2)
* 34 56! 6 34 65" 3
2 34 !52 ! 34 573 8
8 34 55* * 34 798 !
! 34 333 3 34 333 3
5 34 27* 6 34 25" 3
" 34 897 6 34 !33 6
7 34 833 3 34 883 *
9 34 376 9 34 38* !
6 34 266 6 34 826 6
*3 34 !5* " 34 57* *
** 34 259 9 34 227 9
*2 34 *26 9 34 3"! *
# # ! *:川滇高山栎 !"#$%"& ’(")*+,)+-#&;2:平枝栒子 .+/+0#’&/#$
-)#,&)’0"&;8:牛头柳 1’,)2 -)&&’;!:绵穗柳 1’,)2 #$)+&/’%34’;5:鞘柄
菝葜 15),’2 &/’0&;":鲜黄小檗 6#$7#$)& -)’83’0’;7:四川栒子
.+/+0#’&/#$ ’57)9"+"&;9:秀 丽 莓 :"7"& ’5’7),)&;6:木 帚 栒 子
.+/+0#’&/#$ -)#,&)’0"&;*3:甘肃瑞香 ;’830# /’09"/)%’;**:红花蔷薇
:+&’ 5+4#&));*2:桦叶荚" <)7"$0"5 7#/",)*+,)"5= 下同 :;& )1.&
<&0,=>
!9 :" 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重叠分析
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重叠计算
结果表明(表 5),具有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共有
**2 对,占总对数的 9!4 95?。有 92 对的重叠值 @
34 *,约占 "24 *2?,有 86 对的重叠值 @ 34 2,约占
264 55?。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之间一般能产生较
大的重叠值,如川滇高山栎与平枝栒子、牛头柳的
>)3重叠值分别为 34 2"6 和 34 253。生态位宽度大的
种群与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也能产生较大的重叠
值,如川滇高山栎与秀丽莓的 >)3重叠 值为 34 8*3,
甚至比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之间的重叠值还大。而
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一般不会与生态位宽度大的种
群 间 产 生 较 大 的 重 叠 值,如 绵 穗 柳( 1’,)2
#$)+&/’%34’)与其他种群间的 >)3生态位重叠值均不
超过 34 *。从生态位重叠分配格局来看,主要木本
植物的 >)3重叠值集中在 3 A 34 82,>3)重叠值集中在
3 A 34 29,大于 34 39 的 >)3 和 >3) 重叠值分别占
724 7!?和 "54 *"?,表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
较为明显,显示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相对稳定。
表 :" 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 :" ’()*+ 5,/5/,.(/2$7 8(1(7$,(.4 /0 -/1(2$2. 3//-4 5/567$.(/28
物种 $%&’(&) 2 8 ! 5 " 7 9 6 *3 ** *2
* 34 757 34 983 34 2!! 34 !82 34 5"* 34 !82 34 873 34 !82 34 "22 34 !82 34 297
2 34 "23 34 856 34 *96 34 583 34 *96 34 !67 34 *96 34 586 34 *96 34 399
8 34 37! 34 5"6 34 !95 34 5"6 34 !32 34 5"6 34 !6" 34 5"6 34 88*
! 34 333 34 8!* 34 333 34 3!5 34 333 34 !** 34 333 34 333
5 34 "56 34 95! 34 333 34 798 34 !66 34 6"! 34 !37
" 34 "*6 34 3!5 34 5!9 34 "35 34 "56 34 *78
7 34 333 34 626 34 596 34 9*9 34 558
9 34 333 34 3!5 34 333 34 333
6 34 596 34 7!7 34 "25
*3 34 !"8 34 !67
** 34 872
表 ;" 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重叠
#$%& ;" ’()*+ /<+,7$5 /0 -/1(2$2. 3//-4 85+)(+8
物种
$%&’(&)
>)3
* 2 8 ! 5 " 7 9 6 *3 ** *2
* 34 2"6 34 253 34 28" 34 2*5 34 22" 34 2*3 34 8*3 34 239 34 2*" 34 2*" 34 *65
2 34 *96 34 *"6 34 2!8 34 397 34 *57 34 3"6 34 838 34 356 34 *28 34 362 34 3**
8 34 2*" 34 236 34 3"2 34 25* 34 *65 34 2!* 34 299 34 28" 34 *59 34 25! 34 236
! 34 3"* 34 363 34 3*9 34 333 34 395 34 333 34 3** 34 333 34 *38 34 333 34 333
5 34 369 34 357 34 *88 34 333 34 *95 34 227 34 333 34 2*5 34 **2 34 25" 34 *55
>3) " 34 *26 34 *27 34 *26 34 *99 34 283 34 *6* 34 339 34 *72 34 *58 34 2!3 34 373
7 34 *39 34 353 34 *!8 34 333 34 255 34 *78 34 333 34 2!9 34 *!8 34 25" 34 28!
9 34 399 34 *22 34 36! 34 3*2 34 333 34 33! 34 333 34 333 34 335 34 333 34 333
6 34 *37 34 3!! 34 *!3 34 333 34 2!2 34 *55 34 2!7 34 333 34 *5* 34 2!* 34 2"!
*3 34 *5* 34 *28 34 *29 34 276 34 *72 34 *96 34 *6! 34 3*8 34 235 34 *"" 34 2"!
** 34 36! 34 357 34 *27 34 333 34 2!8 34 *9! 34 2*7 34 333 34 23! 34 *38 34 *85
*2 34 3"3 34 335 34 37! 34 333 34 *35 34 389 34 *!3 34 333 34 *59 34 **" 34 36"
"2
! 第 " 期 陈俊华等: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 #$ 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
分别将卧龙巴朗山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
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进行线性回
归。结果表明(表 #),!"#与 !$ 均与重要值变异系
数呈典型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 %& ’() #和
$ %& ’*" *。表明各物种在各资源位中分布的重要值
变异系数越小,其生态位宽度越大。
表 %$ 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回归方程!
&’() %$ *+,-+../01 +23’4/01 (+45++1 46+ 1/76+ (-+’846. ’18 9’-/’17+ 70+::/7/+14 0: 46+ /;<0-4’14 9’=3+.
项目
+,-.
回归方程
/-01-22345 -678,345
相关系数
/-98,3:- ;4-<<3;3-5,2
% =>
?-:352 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
?-:352’53;@- A1-8B,@2 85B :81385;- ;4-<<3;3-5, 4< ,@-
3.C41,85, :897-2
& D E F& ’G% )’ $ F& %’H % %& ’() # #(F& ’#G H!! %& %#( #
I719A-1, 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
I719A-1,’2 53;@- A1-8B,@2 85B :81385;- ;4-<<3;3-5, 4< ,@-
3.C41,85, :897-2
& D E %& )G% G’ $ H& %%# G %& ’*" * "*%& F"’ H!! %& %’F %
! ! ! !!:! D %& %HJ
G! 结论与讨论
通常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大小决定于其对资源的
利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重要值之和大且在资源
位中分布频度大生态位宽度也较大,而重要值之和
大但分布频度小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不一定大,例如
牛头柳在 G 个资源位中均有分布,而平枝栒子只在
海拔F (%%," F%%和" #%% .这 " 个资源位中分布,平
枝栒子的重要之和(H%(& F#)比牛头柳(GH& (()大 F
倍多,而平枝栒子的 !"#值(%& G)F H)却比牛头柳
(%& ))H H)小。种群的生态度宽度还与重要值在资
源位中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关,重要值之和大且在各
资源位中分布均匀,其生态位宽度大。如秀丽莓和
木帚栒子均分布于 F 个资源位中,但前者在海拔
" F%%和" )%% .资源位中的重要值分别为 H(& GG 和
%& (*,相差非常大,而后者在海拔F G%%和F (%% .的
重要值分别为 ’& GH 和 (& HG,差别较小。秀丽莓的
重要值之和(H’& "H)比木帚栒子(H*& )))大,但 !()
值(%& %*’ ()却比木帚栒子(%& F’’ ’)小。还可以看
出,只在 H 个资源位中分布的种群,无论重要值之和
多大,生态位宽度都最小,!"#和 !$ 都为 %。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有一定关系,
一般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相似性比
例较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相
似性比例较小,如绵穗柳和秀丽莓的生态位宽度较
小,它们跟其他种群间的相似性比例值均没有大于
%& ) 的(表 G)。
生态位宽度的测定方法较多(王刚等,H’(G;李
意德,H’’G;杨远兵等,F%%H;张远东等,F%%H;郑元
润,H’’’;刘家珍等,F%%G;沈泽昊等,F%%H)。但计
测方法都是基于单一资源轴的,随着多维生态位计
测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所
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今后多维生态位研究将会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今后计算各个种群的生
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将会采用多种指标的综
合分析和比较,而不仅限于目前样地的个体数、胸高
断面积、生物量和重要值等指标。
参 考 文 献
李 ! 进,陈可咏,李渤生 J H’’(J不同海拔高度川滇高山栎群体遗传多
样性的变化 J植物学报,G%(():*#H E *#*J
李 ! 进,陈可咏,李渤生 J H’’*J 川滇高山栎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研
究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H’(F):’" E ’(J
李意德 J H’’GJ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研
究 J林业科学研究,*H(H):*( E ()J
刘家珍,陈亚宁,张元明 J F%%GJ塔里木河中游植物种群在四种环境梯
度上的生态位特征 J应用生态学报,H)(G):)G’ E )))J
刘兴良 J F%%#J川西巴郎山川滇高山栎林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J 北京林
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J
刘兴良,刘世荣,宿以明,等 J F%%#J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灌丛地上生物
量及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J林业科学,GF(F):H E *J
刘兴良,岳永杰,郑绍伟,等 J F%%)J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
梯度变化 J四川林业科技,F#(G):’ E H)J
沈泽昊,方精云 J F%%HJ基地种群分布地形格局的两种水青冈生态位
比较研究 J植物生态学报,F)(G):"’F E "’(J
史作民,程瑞梅,刘世荣 J H’’’J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J
应用生态学报,H%("):F#) E F#’J
尚玉昌 J H’((J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 J 生态学进展,)(F):**
E (GJ
苏志尧,吴大荣,陈北光 J F%%"J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应
用生态学报,HG(H):F) E F’J
王 ! 刚,赵松岭,张鹏云,等 J H’(GJ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
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J生态学报,G(F):HH’ E HF*J
吴大荣 J F%%HJ福建罗卜岩闽楠(*+,-.- .,/01-2)林中优势树种生态位
研究 J生态学报,FH()):()H E ())J
吴 ! 刚,梁秀英,张旭东,等 J H’’’J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主要树种高度
生态位的研究 J应用生态学报,H%("):F#F E F#GJ
*F
林 业 科 学 !" 卷 #
杨利民,周广胜,杨国宏 $ %&&’$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维持机制的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 ")+$
杨远兵,刘玉成,钟单成 $ %&&’$重庆缙云山不同龄级植物种群生态位
宽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
冶民生,关文彬,吴 # 斌,等 $ %&&"$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
位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
余树全,李翠环 $ %&&)$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北京
林业大学学报,%((%):’+—%)$
赵永华,雷瑞德,何兴元,等 $ %&&!$ 秦岭锐齿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研
究 $应用生态学报,’(("):-’) * -’+$
张远东,潘晓玲,顾峰雪,等 $ %&&’$ 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
生态位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 ,!($
郑元润 $ ’---$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研究 $ 植物
生态学报,%)(():!,( * !,-$
钟章成 $ ’-++$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研究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011233 4$ ’-’,$ 562 107628/239:0;1<60= ;> :62 ?930>;@09 56/9<62$ ABC,
)!:!%, * !))$
D9/=2/ 4 E$ ’-,,$ F;=B39:0;1 G0;3;HI ;> =391:$ J2K L;/C:A79M2@07
F/2<<$
DB/3G2/: N D$ ’-,+$ 562 @29 10762 ;O2/39= 91M <;@2
/239:0O2<$ P7;3;HI,(-(’):"" * ,,$
E20G;3M Q A$ ’--($ 562 10762 7;172=: /2O0<0:2M:@276910<0:07 @;M23<
91M 7;@@B10:I 7;1:2R:$ P7;3;HI,,"(():’),’ * ’)+%$
E2O01< S$ ’-"+$ PO;3B:0;1 7691H01H 21O0/;1@21:: <;@2 :62;/2:0793
2R=3;29:0;1<$ F/0172:0;1:F/0172:0;1 T10O2/<0:I F/22<<$
(责任编辑 # 于静娴)
更# # 正
本刊 %&’& 年第 % 期《遮光对牡丹光合及其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作者顺序更改为:孔祥生,周
曙光,张妙霞,王丽亚,王福云,周桂勤,不设通讯作者;项目资助增加“河南科技大学 NS5F 资助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