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inding of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and Its Virulence Test

南华松叶蜂病毒DnNPV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


One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was separated from the died D. nanhuaensis, the virus belongs to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 in inclusion body appears SNPV(single nucleocapsid polyhedrosis viru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tructure of inclusion body appears polyhedron and close to rotundity, and the length of diameter of inclusion body ranges 0.5~1.0 μm, a little proportion of them shows anomalistic form. There are many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s in one inclusion body. Six virus particles in one inclusion body take up a large proportion and one virus particle in one inclusion body only takes up a small proportion, the length of virus particle ranges 125~200 nm,and the length of diameter of virus particle ranges 25~30 nm. Meanwhile,the virus can infect the 2~3 instars Neodiprion xiangyunicus and the 2~3 instars D. nanhuaensis in laboratory.


全 文 :第 wv卷 第 z期
u s s z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1wv o‘²1z
∏¯ qou s s z
南华松叶蜂病毒 ⁄±‘°∂ 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 3
杨苗苗t ou 李孟楼t 曲良建u 王玉珠u 苏 琴v 张永安u
kt q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 ztutss ~ u q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tsss|t ~ v q宁夏隆德县张程乡人民政府 隆德 yvxwssl
关键词 } 南华松叶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形态 ~祥云新松叶蜂 ~南华松叶蜂
中图分类号 }≥zyv1vsy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z p stv{ p sw
收稿日期 }ussy p sz p ux ∀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 |w{0项目松叶蜂病毒 !杀虫虫霉菌种和真菌制剂生产技术引进kussx p w p vsl和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林用昆虫病
毒杀虫剂开发0kussx p s|l ∀
3 张永安为通讯作者 ∀
Φινδινγ οφ Νυχλεαρ Πολψηεδροσισ ςιρυσ οφ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
ανδ Ιτσ ςιρυλενχε Τεστ
≠¤±ª ¬¤²°¬¤²tou ¬ ±¨ª¯²∏t ±∏¬¤±ª­¬¤±u • ¤±ª≠∏½«∏u ≥∏±¬±v «¤±ª≠²±ªπ¤±u
kt1 Χολλεγε οφ ΦορεστρψoΝορτηωεστ Α&Φ Υνιϖερσιτψ Ψανγλινγ ztutss ~
u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 ΧΑΦ ΚεψΛαβ q οφ Φορεστ Προτεχτιον οφ Στατε Φορεστρψ Αδµινιστρατιον Βειϕινγ tsss|t ~
v q Πεοπλε. σ Γοϖερνµεντ οφ Ζηανγχηενγ Τοων o Λονγδε o Νινγξια Λονγδε yvxwssl
Αβστραχτ} ’±¨ √¬µ∏¶²©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 º¤¶¶¨³¤µ¤·¨§©µ²° ·«¨ §¬¨§ ∆ q νανηυαενσισo·«¨ √¬µ∏¶¥¨ ²¯±ª¶·² ±∏¦¯¨ ¤µ
³²¯¼«¨ §µ²¶¬¶√¬µ∏¶o¥¤¦¬¯¯¬©²µ° √¬µ∏¶³¤µ·¬¦¯¨ ¬±¬±¦¯∏¶¬²± ¥²§¼ ¤³³¨¤µ¶≥‘°∂k¶¬±ª¯¨±∏¦¯¨ ²¦¤³¶¬§³²¯¼«¨ §µ²¶¬¶√¬µ∏¶l ¥¼ ¨¯ ¦¨·µ²±
°¬¦µ²¶¦²³¼q׫¨ ¶·µ∏¦·∏µ¨ ²©¬±¦¯∏¶¬²± ¥²§¼ ¤³³¨¤µ¶³²¯¼«¨ §µ²± ¤±§¦¯²¶¨ ·²µ²·∏±§¬·¼o¤±§·«¨ ¯¨ ±ª·«²©§¬¤°¨ ·¨µ²©¬±¦¯∏¶¬²±
¥²§¼µ¤±ª¨¶s1x ∗ t1s Λ°o¤ ¬¯·¯¨³µ²³²µ·¬²± ²©·«¨ °¶«²º¶¤±²°¤¯¬¶·¬¦©²µ°q׫¨µ¨ ¤µ¨ °¤±¼ ¥¤¦¬¯¯¬©²µ° √¬µ∏¶³¤µ·¬¦¯¨ ¶¬± ²±¨
¬±¦¯∏¶¬²± ¥²§¼q≥¬¬√¬µ∏¶³¤µ·¬¦¯¨ ¶¬± ²±¨ ¬±¦¯∏¶¬²± ¥²§¼·¤®¨ ∏³¤ ¤¯µª¨ ³µ²³²µ·¬²± ¤±§²±¨ √¬µ∏¶³¤µ·¬¦¯¨ ¬± ²±¨ ¬±¦¯∏¶¬²± ¥²§¼
²±¯¼·¤®¨¶∏³¤¶°¤¯¯³µ²³²µ·¬²±o·«¨ ¯¨ ±ª·«²©√¬µ∏¶³¤µ·¬¦¯¨ µ¤±ª¨¶tux ∗ uss ±°o¤±§·«¨ ¯¨ ±ª·«²©§¬¤°¨ ·¨µ²©√¬µ∏¶³¤µ·¬¦¯¨
µ¤±ª¨¶ux ∗ vs ±°q  ¤¨±º«¬¯¨ o·«¨ √¬µ∏¶¦¤± ¬±©¨¦··«¨ u ∗ v ¬±¶·¤µ¶ Νεοδιπριον ξιανγψυνιχυσ ¤±§·«¨ u ∗ v ¬±¶·¤µ¶ ∆ q
νανηυαενσισ¬± ¤¯¥²µ¤·²µ¼q
Κεψ ωορδσ}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 ¤µ³²¼«¨§µ²¶¬¶√¬µ∏¶~∏¯·µ¤¶·µ∏¦·∏µ¨ ~ Νεοδιπριον ξιανγψυνιχυσ~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
南华松叶蜂k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l属膜翅目k‹¼°¨ ±²³·¨µ¤l广腰亚目k≥¼°³«¼·¤l叶蜂总科k× ±¨·«µ¨§¬±²§¨¤l松
叶蜂科k⁄¬³µ¬²±¬§¤¨ l松叶蜂属k ∆ιπριονl o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松树的重大害虫之一 ∀主要发生在海拔u sss ∗ u
yss °的云南松k Πινυσ ψυννανενσισl林内k萧刚柔等 ot||t ~周淑芷等 ot||wl o幼虫取食针叶的叶肉或全叶 o危
害严重时针叶几乎全部被吃光 o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o亦可导致部分植株枯死 ∀在云南省 o祥云新松
叶蜂k Νεοδιπριον ξιανγψυνιχυσl !南华松叶蜂k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l !会泽新松叶蜂k Νq ηυιζεενσισl !楚雄腮扁叶蜂
kΧεπηαλιχα χηυξιονγνιχαl等从 t|{{年至今一直严重危害云南k赵秉义等 ot||{l ∀目前 o我国防治该类害虫主
要采用化学防治 o而化学防治不仅杀伤天敌 !污染环境 o还使害虫产生了抗性 o导致害虫呈周期性频繁发生 o
最终不能可持续控制害虫 o所以寻找致病力强的病原对该类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
笔者在云南楚雄对松叶蜂病原微生物进行采集 o发现了一种南华松叶蜂病毒 o现将其鉴定结果 o以及对
祥云新松叶蜂和南华松叶蜂的感染研究报道如下 ∀
t 材料与方法
t qt 南华松叶蜂死虫来源 !病毒的初鉴定及分离 tl死虫来源 ussx年 ts月中旬在云南楚雄采集 w ∗ x龄
南华松叶蜂的老熟幼虫 o并带回实验室饲养 ow §后开始死亡 oy ∗ z §后大量死亡 ots §后全部死亡 ∀ul病毒
的初鉴定 取少许死虫脓液涂在干净的薄片上 o采用伊红染色法k什维佐娃染色法l和次甲基蓝染色法染色 o
油镜下观察 ∀vl病毒的分离 ≠ 收集以上死虫 o经表面消毒处理后加入适量无菌水研磨 o用两层纱布中央
加一薄层脱脂棉过滤 o滤液与死虫的体积比约为 tsΒt ∀  先将滤液在 w ε !{ sss µ#°¬±pt下离心 vs °¬±o弃
上清液留沉淀 o以上程序重复 v次 ∀ ≈ 无菌水悬浮沉淀 ow ε !xssµ#°¬±pt下离心 x °¬±弃沉淀留上清 ~w ε !
{ss µ#°¬±pt下离心 v °¬±弃沉淀留上清 ~w ε !t sssµ#°¬±pt下离心 v °¬±弃沉淀留上清 ~w ε !t xssµ#°¬±pt下
离心 u °¬±弃沉淀留上清 ∀ …最后将上清液合并 ow ε !ts sss µ#°¬±pt下离心 ws °¬±o收集沉淀 o将所得到的
沉淀用适量的无菌水悬浮后k沉淀Β无菌水约为 tΒxl静置 ∀
t qu 电镜观察 tl病毒多角体形态的电镜观察 将离心后收集到的病毒用适量的无菌水悬浮成溶液 o涂于
干净的载玻片上 o自然干燥 o喷金 o⁄≥ p yvys型扫描电镜观察 ∀ul病毒多角体超薄切片的制备及电镜的
观察 ≠ 取米粒大小的南华松叶蜂病毒样品置于 t1s °的离心管底部 o用 u h戊二醛固定 y «o然后用 ³‹ €
y1{的磷酸缓冲液清洗 u ∗ v次 !在 w ε 冰箱中过夜 ∀  用 u h的锇酸固定 t1x «o³‹ € y1{的磷酸缓冲液清
洗 u ∗ v次 o在 w ε 冰箱中过夜 ∀ ≈ 然后在 w ε 冰箱中用体积分数 zs h !{s h !|x h的酒精逐次脱水各 tx °¬±
后 o再用体积分数 tss h的酒精脱水 u次 !各 ts °¬±o丙酮脱水 t次 !ts °¬±∀ …用环氧树脂 ∞³²±{tu浸透包
埋 o于 vx !wx !ys ε 中分别聚合 tu !uw !w{ «∀   最后用 ˜×• „≤˜× 型超薄切片机切片 o切片厚度为 xs ∗ ys
±° o经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染色 o在 ∞tuvs型透射电镜下观察 ∀
t qv 南华松叶蜂病毒毒力测试 tl 室内感染 u ∗ v龄祥云新松叶蜂幼虫试验 用适量无菌水悬浮离心所
得南华松叶蜂病毒备用 o微生物记数器计数浓度为 v1| ≅ ts{ °Œ…#°pt o设空白为对照 ∀挑选 u ∗ v龄取食活
泼的健康幼虫为试虫 o试验前采集新鲜的油松枝条 o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o晾干后用毛笔涂抹南华松叶蜂病毒
于松针上 o等松针上的病毒溶液自然干燥后和幼虫一起放入干净的玻璃养虫缸内k圆柱形 ots ¦° ≅ tx ¦°l ∀
每缸放入幼虫 ws头 o用白纱布罩住 o处理及对照各重复 u次 ∀处理后放置在 ux ε 和相对湿度在 zs h ∗ {s h
下的恒温培养箱中 o每 v §换 t次新鲜松叶 o每隔 u §定时检幼虫的死亡情况 o观察死亡状况 o并做记录 o拣出
死虫 o解剖死虫后取出组织脓液 o丙酮处理后伊红染色法k什维佐娃染色法l和次甲基蓝染色法染色 o镜检感
染情况 ∀ul室内感染 x ∗ y龄祥云新松叶蜂幼虫试验 挑选健康的祥云新松叶蜂 x ∗ y龄幼虫作为试虫kvs
头l o浓度为 v1| ≅ ts{ °Œ…#°pt o试验重复 u次 ∀在 tx ∗ us ε 室温下沙埋试验过程中幼虫结的虫茧 o观察其
羽化率 o其他试验方法和条件同上 ∀vl室内感染 u ∗ v龄南华松叶蜂幼虫试验 悬浮南华松叶蜂病毒 o配制
其为 u1s ≅ ts{ !u1s ≅ tsz °Œ…#°pt u浓度 o试验条件和方法同上 ∀试验重复 v次 ∀
t1w 数据分析 采用 ∞¬¦¨¯¯ 和 ≥°≥≥统计分析软件 ∀
2 结果与分析
适量无菌水悬浮离心所得沉淀 o静置数日后容器底部出现灰白色物质 o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o灰白色物
质的悬浮液中有大小均匀的小颗粒 o液体状态下病毒多角体呈同心圆并做布朗运动 ∀伊红染色后油镜下观
察小颗粒呈粉红色 o即初步鉴定该灰白色物质为核型多角体病毒 ∀
u qt 南华松叶蜂病毒的形态特征 tl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南华松叶蜂多角体病毒表面平坦 o形状为多面体
结构 o近似圆球形 o直径在 s1x ∗ t1s Λ°之间 o少数形状不规则k图 tl ∀ul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 透射
电镜的观察表明k图 ul }该病毒为核型多角体病毒 o多角体切片在透射电镜呈圆形 o少数为不规则形状 o病毒
粒子呈杆状 o为单核衣壳多角体类型k单粒包埋 ¶¬±ª¯¨±∏¦¯ ²¨¦¤³¶¬§³²¯¼«¨ §µ²¶¬¶√¬µ∏¶o≥‘°∂l o没有发现多核衣
壳多角体类型k多粒包埋 °∏¯·¬³¯¨±∏¦¯¨ ²¦¤³¶¬§³²¯¼«¨ §µ²¶¬¶√¬µ∏¶o‘°‘l ~一个多角体包涵体中有多个病毒粒
子 o极少数为 t个 oy个的居多 ~杆状病毒粒子两端平截 o大小大约为kus ∗ uxl±° ≅ ktux ∗ ussl±° o在多角体
中零散分布 o排列方式无规律 ∀
u qu 病毒鉴定 根据伊红染色多角体呈粉红色 o电镜观察包涵体为不规则的多面体 !近球形 o病毒粒子杆状
等一系列特征 o参照国际病毒分类和命名原则k吕鸿声 ot|{ul o这株病毒属于无脊椎动物病毒中的杆状病毒
科k…¤¦∏¯²√¬µ¬§¤¨ l杆状病毒属k Βαχυλοϖιρυσl „亚组k Βαχυλοϖιρυσ¶∏¥ªµ²∏³ „l的一个种 o定名为南华松叶蜂核型
多角体病毒k ∆ιπριον νανηυαενσισ ±∏¦¯¨ ¤µ³²¯¼«¨ §µ²¶¬¶√¬µ∏¶o⁄±‘°∂l ∀
u qv 对祥云新松叶蜂低龄幼虫的感染致死作用 祥云新松叶蜂幼虫感染该病毒后的试验结果见表 t和表
u ∀对表 t中总校正死亡率和对照进行 Λ测验 o发现祥云新松叶蜂感染 ⁄±‘°∂k浓度为 v1| ≅ ts{ °Œ…#°ptlty
§后 o校正死亡率和对照在 Π s1st显著水平上呈极显著 ~表 u中接毒处理组中死亡虫数为 v o接茧数为 uz o
对照组中死亡虫数为 v o接茧数为 uz o同时发现沙藏的虫茧全部羽化 ∀即 }⁄±‘°∂ 对祥云新松叶蜂 u ∗ v龄幼
虫有一定的致死作用 ∀
|vt 第 z期 杨苗苗等 }南华松叶蜂病毒 ⁄±‘°∂ 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
图 t 南华松叶蜂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
扫描电镜图谱kus sss ≅ l
ƒ¬ªqt ׫¨ ²¥¶¨µ√¤·¬²± º¬·« ∞q q²©¬±¦¯∏¶¬²±
¥²§¼ ²© ⁄±‘°∂ kus sss ≅ l
图 u 多角体超薄切片的透射电镜图谱k在多角
体中病毒粒子为单核衣壳多角体类型lkys sss ≅ l
ƒ¬ªqu ׫¨ ²¥¶¨µ√¤·¬²± º¬·«∞q q²©·«¨ ·«¬±±¨ ¶·¶¯¬¦¨ ²©
¬±¦¯∏¶¬²± ¥²§¼ k¥¤¦¬¯¯¬©²µ° √¬µ∏¶³¤µ·¬¦¯¨¬±¬±¦¯∏¶¬²±
¥²§¼ ¤³³¨¤µ¶≥‘°∂lkys sss ≅ l
表 1 南华松叶蜂病毒对 2 ∗ 3 龄的祥云新松叶蜂幼虫的室内感染情况
Ταβ . 1 Τηε ρεσυλτ οφ ∆νΝΠς ινφεχτινγ τηε 2 ∗ 3 ινσταρ λαρϖαε οφ Ν . ξιανγψυνιχυσ
浓度
≤²±¦¨±·µ¤·¬²±Πk°Œ…#°ptl
试虫数
‘∏°¥¨µ²©¬±¶¨¦·
校正死亡率
≤²µµ¨¦·¨§ °²µ·¤¯¬·¼¬± §¬©©¨µ¨±··¬° Π¨h
u § w § y § { § ts § tu § tw § ty §
校正死亡率
≤²µµ¨¦·¨§
°²µ·¤¯¬·¼
v1| ≅ ts{ ws s u1y {1t tx1{ ty1u tv1x u1y s x{1{33
≤Ž ws s u1x z1x x z1x z1x x u1x vz1x
≠ 3 } π  s1sx显著 π  s1sx ¶¬ª±¬©¬¦¤±·~33 } π  s1st极显著 π  s1st √¨ µ¼ ¶¬ª±¬©¬¦¤±·q
表 2 南华松叶蜂病毒对 5 ∗ 6 龄祥云新松叶蜂幼虫的室内感染情况
Ταβ . 2 Τηε ρεσυλτ οφ ∆νΝΠς ινφεχτινγ τηε 5 ∗ 6 ινσταρ λαρϖαε οφ Ν . ξιανγψυνιχυσ
试虫数
‘∏°¥¨µ²©¬±¶¨¦·
不同时间的平均死亡数和结茧数
׫¨ ¤√¨ µ¤ª¨ ±∏°¥¨µ²©§¨¤·«¤±§¦²¦²²±¶¬± §¬©©¨µ¨±··¬°¨
浓度
≤²±¦¨±·µ¤·¬²±Πk°Œ…#°ptl w § y § { § ts § tu § tw § ty §
总计
≥∏°
死亡数 ws v1| ≅ ts
{ s s t t s s t v
⁄¨ ¤·«±∏°¥¨µ ≤Ž s t s s t s t v
结茧数 ws v1| ≅ ts
{ s t v x ts tu y vz
≤²¦²²±¶±∏°¥¨µ ≤Ž t t w w tt ts y vz
u qw 对南华松叶蜂 u ∗ v幼虫的感染致死作用 对表 v中的累计死亡率逐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o结果发现 }
处理 tku1s ≅ ts{ °Œ…#°ptl从第 w天起到第 ts天 o与对照在 π  s1sx显著水平上呈极显著差异 ~处理 u从第
w天起到第 y天内 o与对照在 π  s1sx显著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o从第 y天起到第 ts天内与对照在 π 
s1sx显著水平上呈极显著差异 ∀ ⁄±‘°∂ 对南华松叶蜂 u ∗ v龄幼虫有一定的致死作用 ∀
表 3 2 ∗ 3 龄南华松叶蜂幼虫室内感染 ∆νΝΠς 后的死亡情况 ≠
Ταβ . 3 Τηε ρεσυλτ οφ ∆νΝΠς ινφεχτινγ τηε 5 ∗ 6 ινσταρ λαρϖαε οφ ∆ . νανηυαενσισ
浓度
≤²±¦¨±·µ¤·¬²±Π
k°Œ…#°ptl
累计死亡率
„¦¦∏°∏¯¤·¬√¨ °²µ·¤¯¬·¼Πh
t § u § v § w § x § y § z § { § | § ts §
u1s ≅ ts{ s s v1vv ¤ ts1{v ¥ us1wu ¥ vw1tz ¦ xw1tz ¦ y{1vv ¦ z|1x{ § |s1ss ¦
u1s ≅ tsz s s v1vv ¤ ts1ss ¤¥ tz1xs ¤¥ u{1vv ¥ wx1wu ¥ ys1ss ¥ zs1{v ¦ {s1wu ¥
≤Ž s s t1yz ¤ z1|u ¤ tw1x{ ¤ uw1x{ ¤ ws1wu ¤ xu1|u ¤ yv1vv ¤ zs1wu ¤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π  s1sx水平差异显著 o相同字母表示不显著 ∀׫¨ ¯¨ ·¨µ¶µ¨³µ¨¶¨±·π  s1sx ¶¬ª±¬©¬¦¤±·§¬©©¨µ¨±¦¨ o¤±§·«¨ ¶¤°¨¯¨ ·¨µ¶
µ¨³µ¨¶¨±·±²¶¬ª±¬©¬¦¤±·§¬©©¨µ¨±¦¨ q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王用贤等kt||vl的报道 o在云南昆明呈贡县云南松林中采集到的自然罹死的 u ∗ v龄南华松叶蜂虫
swt 林 业 科 学 wv卷
体上分离到的南华松叶蜂 ‘°∂ o在电镜观察下病毒粒子为单粒包埋 o多角体直径大约为 s1w ∗ u1w Λ° o病毒粒
子大小约为 zy ±° ≅ vsz ±°∀昆明分离到的多角体直径和病毒粒子大小与本研究从楚雄分离得到的多角体
直径和病毒粒子大小有较大的差距 o楚雄分离到的多角体直径大约为 s1x ∗ t1s Λ° o病毒粒子大小大约为kux
∗ vsl±° ≅ ktux ∗ ussl±°∀所以 o以上 u地的南华松叶蜂 ‘°∂ 是否为同一种病毒有待于生化技术的分析
鉴定 ∀
因本次试验中所得南华松叶蜂病毒数量有限 o未进行蔗糖梯度离心 o如果要对该病毒的其他特性进行深
入的探讨和研究 o还需要进行蔗糖剃度离心得到纯净的病毒 ∀该病毒对祥云新松叶蜂低龄幼虫有一定的感
染致死作用 o对高龄的祥云新松叶蜂幼虫没有致死作用 o原因可能是大龄幼虫的抵御机制较强 o也可能是该
病毒对大幼虫感染的诱发条件不充分 o也有待近一步的试验验证 ∀
本次试验发现 }⁄±‘°∂ 对祥云新松叶蜂 u ∗ v龄幼虫和南华松叶蜂 u ∗ v龄幼虫钧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o这
为我国松叶蜂利用病毒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宝贵的病原资源 o而目前所得到的 ⁄±‘°∂ 数量非常少 o有
待对其进一步扩增 ∀
参 考 文 献
郭 郛 o忻介六 qt|{{ q昆虫学实验技术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vx| p vys
吕鸿声 qt|{u q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wx p xu
石木标 o戴冠群 o钟士清 qt||x q昆虫病毒包涵体电镜样品的制备及其超微结构观察 q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otzkvl }|u p |w
吴 敏 o徐旭士 o王晓芳 o等 qussu q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电镜观察 q蚕业科学 ou{kvl }utx p utz
王用贤 o卢 南 o梁东瑞 o等 qt||v q云南发现的几种昆虫病毒资源 q西南林学院学报 otvkvl }tzt p tzx
萧刚柔 o黄孝运 o周淑芷 o等 qt||t q中国经济叶蜂志k ´l q北京 }天则出版社
赵秉义 o陈国发 o仝 英 o等 qt||{ q我国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对策 q森林病虫通讯 okvl }v| p wt
周淑芷 qt||w q我国松叶蜂研究 q林业科技通讯 okttl }ts p tu
…¬µ§ƒ × qt|xv1׫¨ ∏¶¨ ²©¤√¬µ∏¶§¬¶¨¤¶¨ ¬±·«¨ ¥¬²¯²ª¬¦¤¯ ¦²±·µ²¯ ²©·«¨ ∞∏µ²³¨¤± ³¬±¨ ¶¤º©¯¼ o Νεοδιπριον σερτιφερkŠ¨ ²©©µql q≤¤±¤§¬¤± ∞±·²°²¯²ª¬¶·o{x }wvz p
wwy
k责任编辑 朱乾坤l
twt 第 z期 杨苗苗等 }南华松叶蜂病毒 ⁄±‘°∂ 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