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disturbance i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in ecological study. In this paper, human disturbances in the Songshan National Level Nature Reserve were distinguished into three types:the dot form, the line form and the patch form.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disturbances on th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which were the conservation objects in Songshan National Level Natural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The dot form disturbance occured near the hostels,hotels and administrative buildings in the reserve. It was caused by strong trampling and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intensity and small areas of damages. The vegetation had changed thoroughly into pioneer communities dominated by some androphiles. These places become the source of the androphiles to invade the other part of the reserve. The line form disturbance occured along the roads and tr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s had changed the vegetation into pioneer communities in a range of 3 m outside of the roads. The human disturbance near the trails for tourism had a range of effect up to 1~2 m.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at the roadside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coverage in the shrub layer had been demonstrated. But a positive effect occured in the herbaceous layer, which was probably due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habitat caused by boundary effect.The patch form disturbance was referred to the cut of the forests by the residents of a village inside of the reserve. The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was damaged and changed into shrublands under this type of disturbance. Although the cutting activities had been forbidden, the existence of the village inside of the reserve had other negative effects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e. Strategies for decreas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Songshan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as well as those for a real ecotourism were also discussed.
全 文 :第 v{卷 第 w期
u s s u年 z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v{ o²1w
∏¯ qou s s u
人为干扰对松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 3
于澎涛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l
刘鸿雁 陈 杉
k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tss{ztl
关键词 } 人为干扰 o松山自然保护区 o植被
收稿日期 }t|||2s|2u{ ∀
基金项目 }中国林科院院基金项目/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管理对策研究0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wussul共
同支持 ∀
3 资料的收集得到了松山自然保护区刘振玉和北京大学分校崔志平的协助 o特此致谢 ∀
ΙΝΦΛΥΕΝΧΕΣ ΟΦ ΗΥΜΑΝ ∆ΙΣΤΥΡΒΑΝΧΕΣ ΟΝ ς ΕΓΕΤΑΤΙΟΝ
ΟΦ ΣΟΝΓΣΗΑΝ ΝΑΤΙΟΝΑΛ ΛΕς ΕΛ ΝΑΤΥΡΕ ΡΕΣΕΡ ς Ε
≠∏°¨ ±ª·¤²
k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oΧΑΦ Βειϕινγtsss|tl
¬∏²±ª¼¤± ≤«¨ ± ≥«¤±
k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Υρβαν ανδ ΕνϖιρνµενταλΣχιενχεσoΠεκι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tss{ztl
Αβστραχτ} ∏°¤± §¬¶·∏µ¥¤±¦¨ ¬¶²±¨ ²©·«¨ ®¨ ¼ ¦²±¦¨³·¶¬± ¦¨²¯²ª¬¦¤¯ ¶·∏§¼q±·«¬¶³¤³¨µo«∏°¤± §¬¶·∏µ¥¤±¦¨¶¬±·«¨
≥²±ª¶«¤± ¤·¬²±¤¯ ¨√¨ ¯¤·∏µ¨ ¶¨¨µ√¨ º¨ µ¨ §¬¶·¬±ª∏¬¶«¨§¬±·²·«µ¨¨·¼³¨¶}·«¨ §²·©²µ°o·«¨ ¬¯±¨ ©²µ°¤±§·«¨ ³¤·¦«©²µ°q
׫¨ ¬±©¯∏¨±¦¨¶²©§¬©©¨µ¨±··¼³¨¶²©«∏°¤±§¬¶·∏µ¥¤±¦¨¶²±·«¨ §¨¦¬§∏²∏¶¥µ²¤§¯ ¤¨√¨ §©²µ¨¶·¶¤±§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o
º«¬¦« º¨ µ¨ ·«¨ ¦²±¶¨µ√¤·¬²± ²¥¨¦·¶¬± ≥²±ª¶«¤± ¤·¬²±¤¯ ¨√¨ ¯ ¤·∏µ¤¯ ¶¨¨µ√¨ oº¨ µ¨ ¬±√¨ ¶·¬ª¤·¨§q
׫¨ §²·©²µ° §¬¶·∏µ¥¤±¦¨ ²¦¦∏µ¨§±¨ ¤µ·«¨ «²¶·¨¯¶o«²·¨¯¶¤±§¤§°¬±¬¶·µ¤·¬√¨ ¥∏¬¯§¬±ª¶¬±·«¨ µ¨¶¨µ√¨ q·º¤¶¦¤∏¶¨§¥¼
¶·µ²±ª·µ¤°³¯¬±ª¤±§¦«¤µ¤¦·¨µ¬½¨ §¥¼¶·µ²±ª¬±·¨±¶¬·¼ ¤±§¶°¤¯¯¤µ¨¤¶²©§¤°¤ª¨¶q׫¨ √¨ ª¨·¤·¬²± «¤§¦«¤±ª¨§·«²µ²∏ª«¯¼
¬±·²³¬²±¨ µ¨¦²°°∏±¬·¬¨¶§²°¬±¤·¨§¥¼¶²°¨ ¤±§µ²³«¬¯¨ ¶q׫¨¶¨ ³¯¤¦¨¶¥¨¦²°¨ ·«¨ ¶²∏µ¦¨ ²©·«¨ ¤±§µ²³«¬¯¨ ¶·²¬±√¤§¨ ·«¨
²·«¨µ³¤µ·²©·«¨ µ¨¶¨µ√¨ q
׫¨ ¬¯±¨ ©²µ° §¬¶·∏µ¥¤±¦¨ ²¦¦∏µ¨§¤¯²±ª·«¨ µ²¤§¶¤±§·µ¤¬¯¶q׫¨ ¦²±¶·µ∏¦·¬²±²©·«¨ µ²¤§¶«¤§¦«¤±ª¨§·«¨ √¨ ª¨·¤·¬²±
¬±·²³¬²±¨ µ¨¦²°°∏±¬·¬¨¶¬± ¤µ¤±ª¨ ²©v ° ²∏·¶¬§¨ ²©·«¨ µ²¤§¶q׫¨ «∏°¤± §¬¶·∏µ¥¤±¦¨ ±¨ ¤µ·«¨ ·µ¤¬¯¶©²µ·²∏µ¬¶° «¤§¤
µ¤±ª¨ ²© ©¨©¨¦·∏³·²t ∗ u °q ±¨ ª¤·¬√¨ ©¨©¨¦·²±·«¨ µ¨ª¨ ±¨ µ¤·¬²± ²©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µ²¤§¶¬§¨ ¤¶º¨ ¯¯ ¤¶
·«¨ ±∏°¥¨µ²©¶³¨¦¬¨¶¤±§·«¨ ¦²√¨ µ¤ª¨ ¬±·«¨ ¶«µ∏¥ ¤¯¼¨ µ«¤§¥¨ ±¨ §¨ °²±¶·µ¤·¨§q
∏·¤³²¶¬·¬√¨ ©¨©¨¦·²¦¦∏µ¨§¬±·«¨ «¨µ2
¥¤¦¨²∏¶ ¤¯¼¨ µoº«¬¦«º¤¶³µ²¥¤¥¯¼ §∏¨ ·²·«¨ §¬√¨ µ¶¬©¬¦¤·¬²± ²©·«¨ «¤¥¬·¤·¦¤∏¶¨§¥¼ ¥²∏±§¤µ¼ ©¨©¨¦·q
׫¨ ³¤·¦«©²µ° §¬¶·∏µ¥¤±¦¨ º¤¶µ¨©¨µµ¨§·²·«¨ ¦∏·²©·«¨ ©²µ¨¶·¶¥¼·«¨ µ¨¶¬§¨±·¶²©¤√¬¯¯¤ª¨ ¬±¶¬§¨ ²©·«¨ µ¨¶¨µ√¨ q׫¨
Θυερχυσ µονγολιχα2©²µ¨¶·º¤¶§¤°¤ª¨§¤±§¦«¤±ª¨§¬±·²¶«µ∏¥¯¤±§¶∏±§¨µ·«¬¶·¼³¨ ²©§¬¶·∏µ¥¤±¦¨ q ¯·«²∏ª«·«¨ ¦∏·¬±ª
¤¦·¬√¬·¬¨¶«¤§¥¨ ±¨©²µ¥¬§§¨±o·«¨ ¬¨¬¶·¨±¦¨ ²©·«¨ √¬¯¯¤ª¨ ¬±¶¬§¨ ²©·«¨ µ¨¶¨µ√¨ «¤§²·«¨µ±¨ ª¤·¬√¨ ©¨©¨¦·¶·²·«¨ °¤±¤ª¨ °¨ ±·
²©·«¨ µ¨¶¨µ√¨ q
≥·µ¤·¨ª¬¨¶©²µ§¨¦µ¨¤¶¬±ª·«¨ ±¨ ª¤·¬√¨ ©¨©¨¦·¶²©«∏°¤± §¬¶·∏µ¥¤±¦¨ ¬± ≥²±ª¶«¤± ¤·¬²±¤¯ ¤·∏µ¤¯ ¶¨¨µ√¨ o¤¶º¨ ¯¯ ¤¶
·«²¶¨ ©²µ¤µ¨¤¯ ¦¨²·²∏µ¬¶° º¨ µ¨ ¤¯¶²§¬¶¦∏¶¶¨§q
Κεψ ωορδσ} ∏°¤± §¬¶·∏µ¥¤±¦¨ o≥²±ª¶«¤± ¤·¬²±¤¯ ¨√¨ ¯ ¤·∏µ¨ ¶¨¨µ√¨ o∂ ª¨¨·¤·¬²±
干扰是指可以部分或全部地破坏植物生命活动的产物的现象kµ¬°¨ ot|z|l ∀它是生态学研究的一
个重要内容 ∀干扰可以来自自然界 o也可以来自人类活动 ∀自然干扰包括火 !风灾 !病虫害爆发 !土壤侵
蚀等 ∀人类的采食 !践踏等也是干扰 ∀
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涉及多个方面 ∀特别是旅游活动的开展 o旅游设施的修建以及保护区内的
村庄 o均可能对保护区内的保护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k刘鸿雁 ot||wl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工作均涉
及到旅游造成的生态破坏k
∏µ§¨± ετ αλqot|z{ ~≤²¯¨ot|{z ~¤¯¯ ετ αλqot|{| ~刘鸿雁等 ot||z ~t||{l o也有
人将人为干扰作为保护区评价的指标k宋秀杰等 ot||zl ∀但探讨不同方式人为干扰特点的研究工作较
少 ∀随着我国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广泛开展 o如何评价人为干扰对保护对象的影响是保护区面临的重要
任务 o也是更好地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提 ∀
本文以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o尝试根据干扰的方式将其分为点状干扰 !线状干扰和面
状干扰 o分别评价它们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 ) )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天然油松林的影响 o并进一步探讨
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
1 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松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境内 o距离市区 |s多 ®° o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和赤
城县毗连 o保护区内最高峰海拔 ut||1| °∀
松山具有暖温带北段典型的自然景观 o在海拔 tsss °以上的中山保存了天然次生的落叶阔叶林 o
并有北京地区保存完好的天然油松林 o面积达 uss多 «°u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 o有维管束植物
tsx科 !v{s属 !ztv种k含变种和亚种l ∀有脊椎动物 t{w种 o其中哺乳动物 us多种 o鸟类 tux种k含亚种l
k施光孚 ot||tl ∀
图 t 野外调查方法示意图
ƒ¬ªqt ≥®¨·¦« °¤³²©©¬¨ §¯¶∏µ√¨ ¼
1 样地序列 °¯ ²·¶¨µ¬¨¶q
1 交叉路口附近的网格式样方
°¯ ²·ªµ¬§±¨ ¤µ·«¨ ¬±·¨µ¶¨¦·¬²± ²©µ²¤§¶q
图 u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图
ƒ¬ªqu ≥®¨·¦« °¤³²©≥²±ª¶«¤± ¤·¬²±¤¯ ¨√¨ ¯ ¤·∏µ¨ ¶¨¨µ√¨
松山在 t|{x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自然保
护区 ot|{y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
面积 wyys «°u o其中核心区面积 yys «°u ∀保护对象
为天然油松林和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
2 研究方法
为了系统地分析人为干扰对松山自然保护区的
影响 o我们首先对区内的人为干扰状况进行分析 o根
据人为干扰的特点将其分为点状干扰 !线状干扰和
面状干扰 ∀运用样方法对不同干扰状况下的植被进
行调查 o并与自然状况下的植被进行对比 ∀
在旅游小路和公路附近 o采用系列样方法 o即垂直于道路的走向做连续相邻的小样方 o每个小样方
的面积为 t ° ≅ t °∀记录每个样方的生境特征 o样方
内出现的植物种类的名称 !多度与盖度值 ∀在交叉路
口附近 o以两条相交的道路为边 o采用网格式小样方 o
每个小样方的面积也为 t ° ≅ t °k图 tl ∀
3 结果
v1t 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状况 松山的人为
干扰包括旅游干扰和来自保护区内村庄的居民的干
扰 ∀
旅游干扰表现为旅游设施的修建以及游客的干
扰 ∀松山具有由山 !石 !水 !林和古迹组合而成的旅游
资源 ∀t||v年正式开展旅游 o开辟了如图 u所示的旅
游路线 o并修建了停车场 !餐厅 !度假别墅等旅游设施 ∀
松山旅游旺季是每年 w月至 ts月底 o游客主要来
自京 !津地区 ∀以周末旅游为主 o占游客总数的 ys h以
上 ∀图 v是 t||x年游客的逐月分布 ∀
vyt 第 w期 于澎涛等 }人为干扰对松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
保护区范围内还有一个村庄 ) ) ) 西大庄科村 o属于延庆县张山营乡 ∀全村共有人口约 tus人 o耕地
主要分布在村庄前的台地上 ot||w年新修了一条公路从村庄前穿过进入河北境内 ∀
图 v 松山自然保护区 t||x年游客人数统计
ƒ¬ªqv ²±·«¯¼ ±∏°¥¨µ²©·²∏µ¬¶·¶¬± ≥²±ª¶«¤±
¤·¬²±¤¯ ¨√¨ ¯ ¤·∏µ¨ ¶¨¨µ√¨ ¬± t||x
v1u 线状干扰及其影响 线状干扰主要发生在旅游
小路及公路两侧 ∀本文对这两类线状干扰分别进行了
调查 ∀
旅游小路周围的人为干扰及生态效应 通过对旅
游小路两侧 tw个地点的调查 o这一类人为干扰的生态
效应可以总结如下 }
影响范围 表 t是旅游道路两旁样地序列的一般
特征 ∀从表 t可以看出 o游客的践踏对路旁植被的最
大影响范围是 u °∀影响范围与海拔 !坡度 !坡向等环
境因子 o群落类型以及道路宽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
以上 tw个序列均位于松山最主要的旅游道路两旁 o几乎所有的游人都希望完成并且有能力完成这一路
线的旅游 o因此可以认为这 tw个序列所受的人为干扰强度大致相同 ∀
表 1 旅游道路两旁样地序列的一般特征
Ταβ .1 Γενεραλ αττριβυτεσ οφτηε πλοτ σεριεσ νεαρ τηετραιλσφορ τουρισµ
序列号
≥ µ¨¬¨¶²q
群落名称
¤°¨²©¦²°°∏±¬·¬¨¶
海拔
∞¯ √¨¤·¬²±k°l
坡度
≥¯ ²³¨ kβl
坡向
¶³¨¦·
道路宽度
•¬§·«²©·«¨ µ²¤§
k°l
路旁植被受影响的宽度
•¬§·«²©µ²¤§¶¬§¨ √¨ ª¨·¤·¬²±
¶∏©©¨µ¨§©µ²° «∏°¤± ©¨©¨¦·¶k°l
t 灌丛 ≥«µ∏¥¯¤±§ yxs wu ∞ u qu t
u 灌丛 ¶«µ∏¥¯¤±§ yxs t
v 灌丛 ¶«µ∏¥¯¤±§ y|s ws ≥• t qy u
w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zys ws ≥∞ t qy u
x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xs ts ≥∞ t qy t
y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ss x ∞ t qu t
z 杂木林 ¬¬¨ §¥µ²¤§¯ ¤¨√¨ §©²µ¨¶· tsts vs ∞ t qu u
{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ttws ws ≥ v qx u
|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tt{s ux ∞ t t
ts 山杏疏林 Πρυνυσ αρµενιαχα ²³¨ ±©²µ¨¶· tvts vs ∞ s qz u
tt 山杨林 Ποπυλυσ δαϖιδιανα©²µ¨¶· tvys ws s q| t
tu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tvzs wx ∞ v u
tv 蒙古栎林 Θυερχυσ µονγολιχα©²µ¨¶· twss wx t qt u
tw 油松林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²µ¨¶· twus s ∞ u
对于交叉路口附近人为干扰对植被的影响范围 o从网格式小样方之间的相似度以及多度和盖度的
变化可以发现 o沿两条道路对角线方向的影响范围可达 x ∗ z °∀
对乔木层的影响 从野外调查的结果来看 o干扰对乔木层本身的直接影响不大 o但对立木更新层的
影响较大 ∀在穿过油松林的道路两旁受干扰的范围内 o只有一半的样地出现了油松k Πινυσταβυλαεφορµισl
幼苗 ∀在一些样地中 o大叶白蜡k Φραξινυσρηψνχοπηψλλαl和五角枫k Αχερ µονοl的幼苗较多 o但缺少油松的
幼苗 ∀
对灌木层的影响 在受人为干扰的范围内 o灌木层的种数 !种类多样性和盖度明显低于未受干扰的
区域 ∀柔毛绣线菊k Σπιραεα πυβεσχενσl !三桠绣线菊k Σ q τριλοβαταl和二色胡枝子kΛεσπεδεζα βιχολορl的抗干
扰能力较强 o在受干扰和未受干扰的范围内均普遍出现 ∀其它种类 o如雀儿舌头k Ανδραχηνε χηινενσισl !
wyt 林 业 科 学 v{卷
小叶鼠李k Ρηαµνυσ παρϖιφολιαl !毛叶丁香k Σψρινγα πυβεσχενσl等 o在受干扰区域较少出现 ∀形成这一现象
的原因在于人为干扰影响了乔木层的盖度 o同时由于道路的存在使得路旁的光照充足 o影响了一些喜阴
的和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灌木种类的生长 ∀
对草本层的影响 在受干扰的范围内 o一些喜阳植物 o如牡蒿k Αρτεµισια ϕαπονιχαl !祁州漏芦
k Ρηαποντιχυµ υµιφλορυµl !甘菊k ∆ενδραντηεµαλαϖανδυλιφολιυµl !秋苦荬菜kΙξερισ δεντιχυλαταl等较多出现 o可
能与道路两旁较好的光照条件有关 ∀在一些样地中出现了常见的伴人植物如马唐k ∆ιγιταρια αδσχεν2
δενσl !狗尾草kΣεταρια ϖιριδισl !茵陈蒿kΑq χαπιλλαρισl和平车前k Πλανταγο δεπρεσσαl等 ∀除此以外 o旅游小路
没有对道路两旁草本层的种类组成造成明显的影响 ∀
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干扰区的多样性稍高于未干扰区 o可能与边缘效应引起的干扰区生境的
多样化有关 ∀
草本层盖度的变化则有两种情况 o一种情况是干扰区草本层盖度高于未受干扰区 o另一种情况是干
扰区的盖度偏低 o盖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干扰区和未受干扰区的交接部位 ∀形成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与人为干扰导致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盖度降低有关 ~形成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则在于道路附近较平坦 o游客
的践踏直接影响到路旁的草本层 ∀
公路的影响 公路对路旁植被的影响范围可达 v ° o高于旅游小路 ∀在受影响的范围内没有乔木
层 o灌木层的种数少 o盖度低 ∀从影响范围内植被和未干扰区植被的比较来看 o二者的相似性指数极低 o
多在 s1v以下 ∀在影响范围内通常出现的种类有狗尾草 !平车前 !铁杆蒿k Αρτεµισια γ µελινιιl !牡蒿 !野艾
蒿kΑρτεµισιαλαϖανδυλαεφολιαl和鬼针草k Βιδενσ βιπινναταl ∀这些植物除野艾蒿和铁杆蒿外 o在林下均无出
现 ∀
v qv 点状干扰和面状干扰 点状干扰主要发生在保护区内各招待所附近 ∀受干扰的面积小 o强度大 ot
¤生草本植物大量出现 o植被覆盖程度低 ∀表 u是各旅社和招待所附近的主要植物种类组成 ∀这些植
物均为伴人植物 o竞争力强 o在北京地区分布很广 ∀
表 2 各旅社与招待所附近的主要植物种类 ≠
Ταβ .2 Μαϕορ πλαντ σπεχιεσιν τηε ϖιχινιτψ οφ ηοτελσ ανδ ηοστελσ
种名 ≥³¨¦¬¨¶±¤°¨
地点 ≥¬·¨¶
t u v w x
藜 Χηενοποδιυµ αλβυµ n n n n n
马唐 ∆ιγιταρια αδσχενδενσ n n n n n n n n n n
画眉草 Εραγροστισ πιλοσα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反枝苋 Αµαραντηυσρετροφλεξυσ n n n n
平车前 Πλανταγο δεπρεσσα n n n n
狗尾草 Σεταρια ϖιριδισ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冬葵 Μαλϖα ϖερτιχιλλατα n n n n n
蟋蟀草 Ελευσινε ινδιχα n n n n n n n
黄蒿 Αρτεµισια αννυα n n n n n
麻叶荨麻 Υρτιχα χανναβινα n
鬼针草 Βιδενσ βιπιννατα n
≠表中地点 }t1 温泉招待所院内 ~u1温泉招待所废弃的小垃圾场 ~v1 消防队院内 ~w1 林场招待所院内 ~x1 北方旅社墙外 ∀≥¬·¨¶¬±·«¨ ·¤¥¯¨}
t q≠¤µ§²©·«¨ • ±¨´ ∏¤± ²¶·¨¯ ou q¨¤µ·«¨ µ∏¥¥¬¶««¨¤³²©·«¨ • ±¨´ ∏¤± ²¶·¨¯ ov q≠¤µ§²©·«¨ ©¬µ¨ ¥µ¬ª¤§¨ ow q≠¤µ§²©·«¨ ƒ²µ¨¶·ƒ¤µ° ²¶·¨¯ ox q∏·2
¶¬§¨ ²©·«¨
¨ ¬©¤±ª ²·¨¯ qn n n n n }很多 ¦²³qv ~n n n n }多 ¦²³qu ~n n n }尚多 ¦²³qt ~n n }散见 ¶³q~n }稀少 ¶²¯ qq
面状干扰主要位于保护区内的西大庄科村周围 ∀长期以来 o当地居民为了取得薪炭砍伐了森林 o造
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 o使得原来的蒙古栎林逆向演替为灌丛 ∀建立保护区以后 o村庄附近的地区仍然属
xyt 第 w期 于澎涛等 }人为干扰对松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影响
于集体林范围 o然而这片集体林处于保护区的两个核心区之间 o不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 ∀
在大庄科村附近的集体林 o尽管经过了 v ∗ w ¤的恢复 o过去的蒙古栎林仍然处于萌生丛阶段 o灌木
种类繁多 o有二色胡枝子 !柔毛绣线菊 !大花溲疏k ∆ευτζια γρανδιφλοραl !薄皮木kΛεπτοδερµισ οβλονγαl !毛叶
丁香 !小叶鼠李 !蚂蚱腿子k Μψριποισ διοιχαl !三桠绣线菊 !山杏k Πρυνυσ αρµενιαχα √¤µq ανσυl !大果榆k Υλ2
µυσ µαχροχαρπαl !照山白 !六道木kΑβελια βιφλοραl !红花锦鸡儿k Χαραγανα ροσεαl等 o草本层则以铁杆蒿和披
针叶苔草k Χαρεξ λανχεολαταl占优势 ∀
v qw v种干扰类型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o线状干扰由于其距离长 o因此影响的范围广 o特别
是公路的修建 o对路旁一定范围内植被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点状干扰的强度虽大 o但影响范围小 o可能
成为外来植物进入保护区的种源地 ∀面状干扰的发生能够整体改变植被的性质 o使植被出现逆向演替 ∀
这 v种形式的人为干扰结合起来 o对保护区的自然植被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o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人为干扰主要来自旅游开发和保护区内的村庄 ∀目前 o村庄
对保护区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v个方面 }t是深入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偷伐 ~u是为大庄科村修
建的公路也造成了植被的直接破坏 ~v是大庄科村还在公路旁修建渡假别墅进一步破坏了植被 ∀植被
的恢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o以保护区内废弃了的小庄科村为例 o原始植被的恢复经历了几十年的时
间 ∀由于行政体制 o保护区无法干预村民的活动 o因此 o大庄科村的迁出或整体转变为保护区职工 o为生
态旅游服务 o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
由于旅游开发的时间较短 o游客人数相对较少 o旅游开发还没有对松山造成大规模的影响 ∀但一些
问题已经出现 o如旅游设施k包括公路和招待所l的修建对植被的破坏 o旅游道路对油松林的影响等不容
忽视 ∀特别是油松林内坡度较缓处成为游客的休憩地点 o对油松林的破坏较为严重 ∀解决这一问题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t是专修一条旅游小路从油松林旁边穿过而不是直接进入油松林内部 ~u是改
进管理 o建议采用导游将游客分批带上山 o边游览边讲解 o既避免了拥挤 o又达到了环境教育的目的 ∀应
当使每个游客明白他们是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 o而决非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 ∀
通过以上措施 o松山自然保护区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o即/通过旅游为保护区积累资金 o
为当地人民提供就业机会 o给旅游者以环境教育从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0k
²²ot||tl ∀
参 考 文 献
刘鸿雁 q旅游生态学 ) ) ) 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方向 q生态学杂志 ot||w otvkvl }vx ∗ v{
刘鸿雁 o张金海 q旅游干扰对香山黄栌林的影响 o植物生态学报 ot||z outkul }t|t ∗ t|y
刘鸿雁 o崔海亭 o张金海等 q旅游干扰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的影响 q生态学杂志 ot||{ otzkvl }yv ∗ yy
宋秀杰 o赵彤润 q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q环境科学 ot||z ot{kwl }zy ∗ z{
施光孚 q松山自然保护区考察综述 q见 }北京市林业局主编 q松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专集 q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ot||s ot ∗ tv
²² ∞q°¯ ¤±±¬±ª©²µ ¦¨²·²∏µ¬¶° q°¤µ®¶ot||t oukvl }w ∗ {
∏µ§¨± ƒ ¤±§ ¤±§¨µ¶²± ° ƒ q ±∏¤±·¬·¤·¬√¨ ¶·∏§¬¨¶²©·«¨ ©¨©¨¦·¶²©«∏°¤±·µ¤°³¯¬±ª²± √¨ ª¨·¤·¬²± ¤¶¤± ¤¬§·²·«¨ °¤±¤ª¨ ° ±¨·²©¶¨ °¬2±¤·∏µ¤¯ ¤µ¨¤¶q
²∏µ±¤¯ ²© ³³¯¬¨§∞¦²¯²ª¼ ot|z{ otx }u{t ∗ u{y
≤²¯¨ ⁄ q∞©©¨¦·¶²©·«µ¨¨¶¨¤¶²±¶²© ¬¨³¨µ¬° ±¨·¤¯ ·µ¤°³¯¬±ª²±©¬√¨ °²±·¤±¨ ©²µ¨¶·¦²°°∏±¬·¬¨¶¤±§¤ªµ¤¶¶¯¤±§¬± º ¶¨·¨µ± ²±·¤±¨ q
¬²¯²ª¬¦¤¯ ≤²±¶¨µ√¤2
·¬²±ot|{z ows }ut| ∗ uww
µ¬°¨ ° q°¯¤±·¶·µ¤·¨ª¬¨¶¤±§√¨ ª¨·¤·¬²± ³µ²¦¨¶¶¨¶q≤«¬¦«¨¶·¨µo²«± • ¬¨¯¨ ¼ ¤±§≥²±¶ot|z|
¤¯¯ ≤ ¤±§∏¶¶ƒ q ∂ ª¨¨·¤·¬²± ¤¯·¨µ¤·¬²± ¤¯²±ª·µ¤¬¯¶¬± ≥«¨ ±¤±§²¤« ¤·¬²±¤¯ °¤µ®o ∂¬µª¬±¬¤q
¬²¯²ª¬¦¤¯ ≤²±¶¨µ√¤·¬²±ot|{| ow{ }utt ∗ uuz
yyt 林 业 科 学 v{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