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ienia hodginsi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in south of China. However, the natrual forest of Forkienia hodginsii nearly does not exist now in China because of disorderly cut and bad management. For this reason, a large area of plantation of Forkienia hodginsii was planted in Fujian Province since 1950‘s, but the study on it was very little. In 1997, we studied the biomass of Forkienia hodginsii plant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ther studies and management about it. We set the plots on the continuous slope and used the usual methods to study the biomass of Forkienia hodginsii pla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1) We could estimate the biomass of F. hodginsii plantation with both models W=aDb and W=a(D2H)b; (2) 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on the continuous slope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bottom to top of the slope and the biomass had the smallest value on the top of the slope; (3) The biomass of trunk and bark went obviously down from base to top of tree, and did the ratio of branch to leaf so; (4) The proportion of photosynthetic yield that used to make up the trunk increased with the growth of stands, however, the proportion that used for other organs of tree decreased; (5) The ratio of root to whole tree almost always was same,about 20%; (6)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ameter grade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the diameter grade of biomass maximum was always larger one diameter class than that of number maximum.
全 文 : 第 vy卷 专刊 tu s s s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
∂ ²¯1vy o≥³qt
¤± qou s s s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杨宗武 谭芳林 肖祥希
k林业部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o福建省林科院 福州 vxsstul
陈林生
k福建省安溪半林林场 泉州 vyusssl
卓开发
k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 泉州 vyusssl
关键词 } 福建柏人工林 o生物量 o生产力 o福建省安溪县
收稿日期 }t||{2sz2uv ∀
Α ΣΤΥ∆Ψ ΟΝ ΒΙΟΜΑΣΣ ΟΦ ΦΟΚΙΕΝΙΑ ΗΟ∆ΓΙΝΣΙΙ ΠΛΑΝΤΑΤΙΟΝ
≠¤±ª²±ªº∏ פ± ƒ¤±ª¯¬± ÷¬¤² ÷¬¤±ª¬¬
( Σουτηερν Μουνταιν Τιµβερ Φορεστ Χυλτιϖατιον Λαβορατορψ, τηε Μινιστρψοφ Φορεστρψ, Φυϕιαν Αχαδε µψοφ Φορεστρψ Φυζηουvxsstu)
≤«¨ ± ¬±¶«¨ ±ª
( Βανλιν Φορεστ Φαρµ οφ Ανξι Χουντψ, Φυϕιαν Προϖινχε Θυανζηουvyusss)
«∏² ¤¬©¤
( Φορεστρψ Βυρεαυ οφ Θυανζηου Χιτψ, Φυϕιαν Προϖινχε Θυανζηουvyusss)
Αβστραχτ : Φορ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鬶²±¨ ²©·«¨ °²¶·¬°³²µ·¤±··µ¨¨¶³¨¦¬¨¶¬±¶²∏·«²© ≤«¬±¤q ²º √¨ µ¨o·«¨ ±¤·µ∏¤¯
©²µ¨¶·²© Φορ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 ¤µ¯¼ §²¨ ¶±²·¨ ¬¬¶·±²º¬± ≤«¬±¤¥¨¦¤∏¶¨ ²©§¬¶²µ§¨µ¯¼¦∏·¤±§¥¤§°¤±¤ª¨ ° ±¨·qƒ²µ
·«¬¶µ¨¤¶²±o¤ ¤¯µª¨ ¤µ¨¤²©³¯¤±·¤·¬²± ²© Φορ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º¤¶³¯¤±·¨§¬± ƒ∏¬¤± °µ²√¬±¦¨ ¶¬±¦¨ t|xs. ¶o¥∏··«¨
¶·∏§¼ ²±¬·º¤¶√ µ¨¼ ¬¯··¯¨ q± t||z o º¨¶·∏§¬¨§·«¨ ¥¬²°¤¶¶²© Φορ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³¯¤±·¤·¬²±¬± ²µ§¨µ·² ³µ²√¬§¨
¶¦¬¨±·¬©¬¦¥¤¶¬¶©²µ·«¨ ²·«¨µ¶·∏§¬¨¶¤±§°¤±¤ª¨ ° ±¨·¤¥²∏·¬·q • ¨¶¨··«¨ ³¯²·¶²±·«¨ ¦²±·¬±∏²∏¶¶¯²³¨ ¤±§∏¶¨§·«¨
∏¶∏¤¯ ° ·¨«²§¶·²¶·∏§¼·«¨ ¥¬²°¤¶¶²© Φορ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³¯¤±·¤·¬²±q׫¨ µ¨¶∏¯·¶¶«²º §¨}ktl • ¨¦²∏¯§ ¶¨·¬°¤·¨
·«¨ ¥¬²°¤¶¶²© Φ. ηοδγινσιι ³¯¤±·¤·¬²± º¬·«¥²·« °²§¨ ¶¯ Ω α∆β ¤±§ Ω α( ∆u Η) β ; kul ׫¨ ¥¬²°¤¶¶§¬¶·µ¬¥∏2
·¬²± ²±·«¨ ¦²±·¬±∏²∏¶¶¯²³¨ §¨¦µ¨¤¶¨§ªµ¤§∏¤¯ ¼¯ ©µ²° ¥²··²° ·²·²³²©·«¨ ¶¯²³¨ ¤±§·«¨ ¥¬²°¤¶¶«¤§·«¨ ¶°¤¯¯¨¶·
√¤¯∏¨ ²±·«¨ ·²³²©·«¨ ¶¯²³¨ ~kvl ׫¨ ¥¬²°¤¶¶²©·µ∏±®¤±§¥¤µ® º ±¨·²¥√¬²∏¶¯¼ §²º±©µ²° ¥¤¶¨ ·²·²³²©·µ¨¨o¤±§
§¬§·«¨ µ¤·¬²²©¥µ¤±¦«·²¯¨ ¤©¶²~kwl ׫¨ ³µ²³²µ·¬²± ²©³«²·²¶¼±·«¨·¬¦¼¬¨ §¯·«¤·∏¶¨§·² °¤®¨ ∏³·«¨ ·µ∏±®¬±2
¦µ¨¤¶¨§ º¬·«·«¨ ªµ²º·«²©¶·¤±§¶o«²º √¨ µ¨o·«¨ ³µ²³²µ·¬²±·«¤·∏¶¨§©²µ²·«¨µ²µª¤±¶²©·µ¨¨§¨¦µ¨¤¶¨§~kxl ׫¨
µ¤·¬²²©µ²²··² º«²¯¨·µ¨¨¤¯ °²¶·¤¯º¤¼¶º¤¶¶¤°¨o¤¥²∏·us h ~kyl ±¤¦¦²µ§¤±¦¨ º¬·«·«¨ §¬¤° ·¨¨µªµ¤§¨ §¬¶·µ¬¥∏2
·¬²± ²©¥¬²°¤¶¶o·«¨ §¬¤° ·¨¨µªµ¤§¨ ²©¥¬²°¤¶¶°¤¬¬°∏° º¤¶¤¯º¤¼¶¯ ¤µª¨µ²±¨ §¬¤° ·¨¨µ¦¯¤¶¶·«¤±·«¤·²©±∏°¥¨µ
°¤¬¬°∏° q
Κεψ ωορδσ: Φο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³¯¤±·¤·¬²±o
¬²°¤¶¶o°µ²§∏¦·¬√¬·¼o±¬¬≤²∏±·¼¬± ƒ∏¬¤± °µ²√¬±¦¨
福建柏k Φοκιενια ηοδγινσιι ±¨µ¼ ετ ׫²°¤¶l为我国二类重点保护树种 o其树形优美 o主干通直 o适
应性强 o木材性质优良 o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的树种 ∀由于人为破坏 o福建柏天然纯林被毁殆尽k张炳
荣 ot|{ul ∀自 xs !ys年代 o福建省开始营造福建柏人工林 o不少已进入中成龄阶段 o成为重要的森林资
源 ∀但对其进行的研究还很少 ∀t||z年我们对安溪半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结构进
行了研究 o以期对福建柏人工林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o也为了解福建柏人工林的生产力 o以对其进行合
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选在安溪半林国有林场 o属戴云山系东南延伸 o自然条件较好 o气候温和 o雨量充沛 o日照时
间长 o平均气温 tz1w ε o最高极温 vw1{ ε o最低极温 p x1w ε o∴ts ε 的年积温 yxsv1z ε o年平均日照时
数 u{{w«o年均相对湿度 {t h o年均降雨量 t|v|1x °° o全年无霜期 vww§∀试验样地海拔 w{x ∗ yts ° o
立地类型为 类 o土壤为黄红壤 o花岗岩成土母质 o经过 t ∗ u次机械间伐 o郁闭度 s1y ∗ s1{ o林下植被
主要为芒萁骨k ∆ιχρανοπτερισ διχηοτοµ αl o盖度在 {s h以上 ∀
2 研究方法
u qt 样地的设置和调查 在连续坡面上 o选择不同年龄的福建柏人工林 w块 o顺坡从下而上设置等距
离的连续样地 o林分调查采用常规方法 o共调查生物量样本 wxw株 ∀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 t ∀
表 1 各样地概况及主要测树因子
Ταβ .1 Συρϖεψ οφ σαµ πλε πλοτσανδ µαιν ινϖεστιγατεδ φαχτορσ
样地号
∏°¥¨µ
²© ³¯²·
样木数
∏°¥¨µ²©
¶¤°³¯¨·µ¨¨
林龄
k¤l
现实密度
Ν
k×µ¨ r¨«°ul
郁闭度
≤µ²º±
§¨ ±¶¬·¼
平均树高
Ηk°l
平均胸径
⁄
k¦°l
坡度
≥¯ ²³¨
坡向
¶³¨ ¦·
海拔
∞¯ √¨¤·¬²±
k°l
样地面积
µ¨¤²© ³¯²·
k°ul
|zst tut ts tvww s1{ y1wv {1x| uwβ 西南 w{x ys ≅ tx
≥²∏·«2º ¶¨·
|zsu utx us tt|w s1z {1zw tw1zx usβ 西南 xus tus ≅ tx
≥²∏·«2º ¶¨·
|zsv zw vs |{y s1y tu1v| ut1w| uy1wβ 西北 xxs xs ≅ tx
²µ·«2º ¶¨·
|zsw ww vz zvv s1y tw1tt uv1tt uv1uβ 西北 yts us ≅ vs
²µ·«2º ¶¨·
u qu 标准木选择 在全林范围内 o以径阶中值为标准 o每径阶选取 t株径阶平均标准木 o伐倒进行树
干解析和生物量测定 ∀共选取标准木 tz株 ∀
u qv 生物量测定k林业部科技司 ot||wl 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分层切割法 o分别实测各层的树
干 !树枝 !树叶的鲜重并采样 o样品带回测定其含水率 o以将各部分鲜重换算成干重 ~树皮生物量是根据
解析木资料和实验室测定的单位体积树皮重量来换算 ∀地下根系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全挖法 ∀按主根 !
u¦°侧根 !t ∗ u¦°侧根 !s1x ∗ t¦°细根 o s1x¦°毛细根分级 o实测各部分鲜重并采集样品带回测定
其含水率 ∀
u qw 生物量模型拟合及林分估计 样品在 tsx ε 条件下烘干到恒重 o计算含水率 ∀然后依据鲜重计算
各部分干重 o将各部分干重累积得到标准木单株生物量 ∀然后用各标准木的胸径 !树高及各部分生物
量实测值 o运用回归方程式 Ω α∆β和 Ω α( ∆u Η) β拟合生物量模型 o再用所拟合的模型估计各林
分的生物量 ∀
3 研究结果
v qt 相对生长关系的建立 运用
相对生长法 o利用 tz株标准木的胸
径 !树高和单株生物量实测数据 o分
别选用 Ω α∆β和 Ω α( ∆u Η) β
两个模型进行拟合 o计算得出福建
柏人工林各部分及单株生物量的回
归方程k表 ul ∀经过 Φ检验均为极
显著相关 ∀因此 o利用 Ω α∆β和
Ω α( ∆u Η) β 两个模型均能很好
地估计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量 o且
精度较高 ∀
表 2 福建柏人工林回归模型及检验
Ταβ .2 Ρεγρεσσιον µ οδελσ οφ Φ. ηοδγινσιι πλαντατιον ανδ τεστ ρεσυλτ
组分
≤²°³²±¨ ±·
模型 Ω α∆β
²§¨¯ Ω α∆β
ρ 模型 Ω α( ∆u Η) β
²§¨¯ Ω α( ∆u Η) β
ρ
树干 ×µ∏±® Ω s1suyw ∆u qytxs s1|zzs33 Ω s1stxzk ∆u Ηls q||t| s1|z{t33
树枝
µ¤±¦« Ω s1svsx ∆u qs{zw s q|{su33 Ω s1sutvk ∆u Ηls qz{wy s q|zuu33
树叶 ¨¤© Ω s1sz{w ∆t qxvxy s q|xxz33 Ω s1sxzyk ∆u Ηls qx{u| s1|xzw33
树皮
¤µ® Ω s1stv{ ∆u qty|z s1||wz33 Ω s1ss|xk ∆u Ηls q{tvu s1|{u|33
树根 ²²· Ω s1sutv ∆u qvy|{ s q|z|t33 Ω s1sxtwk ∆u Ηls q{{t| s q|zzu33
全树 • «²¯¨·µ¨¨ Ω s1szy| ∆u qw|ww s q|{sy33 Ω s1sytwk ∆u Ηls q|tt| s q|{xv33
tut 专刊 t 杨宗武等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v qu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k叶功富 ot||y o林 鹏等 ot||{l 连续坡面上福建柏人工林生
物量的分布k以 us年生福建柏为例l见图 t ∀图 t表明 o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在坡面下部具有最大值 o
随着坡位的上升 o林分及各部分生物量逐渐降低 o至 tus°以上k近坡面顶部l时 o林分及各部分生物量
急骤下降 otus ∗ tvs°坡位上的全树生物量仅为 s ∗ us°处的 xx h ∀
为了解林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 o我们对 ts !us年生平均木各部分生物量进行分层测定
k表 vl ∀从表 v可以看出 ots龄和 us龄福建柏林木树干和树皮生物量由树体下部往上逐渐明显减少 o
呈宝塔形分布 ∀ts龄的林木 o其树枝生物量的 |s h几乎均匀分布于 x1v°以下的树干上 o不到 ts h的
枝生物量分布在 x1v°以上 o而叶生物量的 {y h分布于树干的中上部 o即 u1v ∗ y1v°的区间内 o上 !下
部分布量较少 ~us龄的林木 o由于自然整枝的作用 o树干 t1v°以下已没有枝叶分布 o大部分的枝生物
量仍分布于树干中下部 t1v ∗ z1v°的区间内 o占枝生物量的 |s h以上 o而 {|1u h的叶生物量则分布于
树干中上部 o即 w1v°以上 ots1{ h的叶生物分布于 t1v ∗ w1v°的区间内 ∀由此可见 o枝叶在树干上的
分布并不成比例 o这可用枝r叶比来说明 ∀由表 v可知 o对两种林龄的福建柏来说 o枝r叶比从树体下部
往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ous龄林木表现更为明显 ∀
图 t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在连续坡面上的分布
ƒ¬ªqt
¬²°¤¶¶§¬¶·µ¬¥∏·¬²± ²© Φ. ηοδγινσιι ³¯¤±·¤·¬²± ²±·«¨ ¦²±·¬±²∏¶¶¯²³¨
全树 • «²¯¨·µ¨¨~ 树干 ×µ∏±®~ 树根 ²²·~ 树枝
µ¤±¦«~υ树叶 ¨ §¨¯¨~τ 树皮
¤µ®q
表 3 福建柏林木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
Ταβ .3 Τηεϖερτιχαλ δ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βιοµασσφορ Φ. ηοδγινσιι τρεε k®ªl
高度
¬¨ª«·
k°l
ts年生
ts2¼ ¤¨µ2²¯§k Η }z qx°l
干
×µ∏±®
k h l
皮
¤µ®
k h l
枝
µ¤±¦«
k h l
叶
¨¤©
k h l
枝r叶
¤·¬² ²©
¥µ¤±¦«
·²¯¨ ¤©
高度
¬¨ª«·
k°l
us年生
us2¼ ¤¨µ2²¯§k Η }ts qx°l
干
×∏µ±®
k h l
皮
¤µ®
k h l
枝
µ¤±¦«
k h l
叶
¨¤©
k h l
枝r叶
¤·¬²²©
¥µ¤±¦«
·²¯¨ ¤©
|1v ∗ ts1x s1su s1u s1uv v1x s1s|
{1v ∗ |1v s1tv s1w s1sssu s1w s1ts s1{ s1vu w1| s1vt
z1v ∗ {1v s1wz t1w s1sss{ t1{ s1wx v1z s1xw {1u t1{v
y1v ∗ z1x s1tz t1w s1sssu s1| s1sx t1u s1s{ v1s s1yv y1v ∗ z1v t1vu v1{ s1ssu w1w t1xw tu1y t1zs ux1| s1|t
x1v ∗ y1v s1us t1{ s1sssz v1v s1vs y1| s1ys uu1z s1xs x1v ∗ y1v u1ss x1{ s1ssv y1y t1ss {1u s1zy tt1y t1vu
w1v ∗ x1v s1|z {1x s1sst| |1s s1z| t{1w s1{{ vv1s s1|s w1v ∗ x1v v1{u tt1s s1sswv |1x w1ww vy1w u1vt vx1u t1|u
v1v ∗ w1v t1v{ tu1t s1ssvt tw1y s1{w t|1v s1xt t|1v t1yx v1v ∗ w1v x1tw tw1{ s1ssxz tu1y u1uy t{1y s1xy {1x w1sv
u1v ∗ v1v t1|v tz1s s1ssvx ty1x s1|y uu1t s1u| tt1s v1vt u1v ∗ v1v x1wy tx1{ s1ssyz tw1{ s1|s z1w s1sy s1| tx1ss
t1v ∗ u1v u1w| ut1| s1sswu t|1{ s1xy tu1| s1tv w1{ w1vt t1v ∗ u1v y1tz tz1{ s1ss{z t|1u t1wz tu1t s1s| t1w ty1vv
s ∗ t1v w1uw vz1v s1sszy vx1| s1{w t|1v s1ty y1u x1ux s ∗ t1v ts1u u|1u s1stv| vs1z
≠ h为某部分在树体某高度区间内生物量占该部分生物总量的百分数 ∀
h ¬¶·«¨ ³¨µ¦¨·¤ª¨ ²©¦¨µ·¤¬± ³¤µ·²±·«¨ ¦¨µ·¤¬±¬±·¨µ2«¨¬ª«··²·«¨ ·¤·²¯ ¥¬²°¤¶¶²±·«¨ ¦²µµ¨¶³²±§¬±ª¬±·¨µ2«¨¬ª«·q
uut 林 业 科 学 vy卷
us年生福建柏人工林单株根系生物量为 tz1zu®ªo其中以主根的生物量最大 o为 tu1zt®ªo占根系
生物量的 zt1z{ h o u¦°的侧根为 v1w|®ªo占 t|1zs h o u¦°的侧根生物量则仅为根系总生物量的
{1x{ h k表 wl ∀可见 o福建柏 |s h以上的根系用于支撑和稳定树体 o不到 ts h的根系用于水分和养分
的吸收 ∀
表 4 福建柏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分配
Ταβ .4 Τηε βιοµασσ διστριβυτιον οφ ροοτ σψστεµ ιν Φ. ηοδγινσιι πλαντατιον
生物量
¬²°¤¶¶
主根
פ³µ²²·
u¦°侧根
u¦° ¤·¨µ¤¯ µ²²·
t ∗ u¦°侧根
t ∗ u¦° ¤·¨µ¤¯ µ²²·
s1x ∗ t¦°侧根
t1x ∗ t¦° ¤·¨µ¤¯ µ²²·
s qx¦°侧根
s qx¦° ¤·¨µ¤¯ µ²²·
合计
≥∏°
®ª tu qzt v qw| s q{u s qvu s qv{ tz qzu
° µ¨¦¨±·¤ª¨ k h l zt qz{ t| qzs w qyv t q{t u qtw tss
v qv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与年龄的关系k陈存根 ot||wl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积累因林龄而异k表
xl ∀从表 x可以看出 ots龄和 us龄福建柏人工林各部分生物量的大小为树干 树根 树枝 树叶
树皮 o而 vs龄和 vz龄福建柏人工林的则为树干 树根 树枝 树皮 树叶 ∀林龄不同 o各部分生物
量所占比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ts龄时 o树干所占比重在各林龄中最小 o而树枝 !树皮 !树叶所占比重
最大 ∀随着林龄的增大 o树干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o从 ts龄时的 wu1zw h增至 vs龄的 xw1sw h ~而树皮 !
树叶所占比重逐渐减小 o其中以叶的减小尤为明显 o从 ts龄时 tu1wy h降至 vs龄时的 x1{x h ~vs龄以
后 o各部分生物量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o但各部分生物量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ovz龄时树干 !树枝 !树
皮 !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分别是 vs龄时的 t1vy !t1vt !t1vt !t1ux和 t1vv倍 ∀可见 ovs龄前 o随着林龄的
增大 o福建柏人工林的光合产物用于树干建成的比率逐渐增加 o而用于枝 !叶 !皮等器官的比率逐步减
少 ovs龄后 o这一比率基本趋于稳定 ∀
表 5 不同年龄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产量 ≠
Ταβ .5 Βιοµασσ οφ Φ. ηοδγινσιι πλαντατιον ωιτη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σ k®ªr«°ul
年龄
k¤l
树干
×µ∏±®
h 树枝
µ¤±¦«
h 树皮
¤µ®
h 树叶
¨¤©
h 树根
²²·
h 全树
• «²¯¨·µ¨¨
ts ttz|x1y wu1zw wv{t1z tx1{{ uvyy1w {1xz vwvz1{ tu1wy xyty1z us1vx uyxs|1y
us vvtwv1x w|1x| |vxy1w tv1{x xuuy1x z1{u xv{|1t {1sy tv{uu1x us1y{ y|z{x1x
vs x{|z|1{ xw1sw tvxsx1x tu1vz z{yx1yw z1ut yv{{1x x1{x uuwu|1v us1xx tt{yzw1z
vz z||zs1x xw1{x tzyvu1u tu1s| tsvux1w z1s{ {ss{1y x1w| u|{zw1y us1w| tx|xsy1w
≠ h为各部分生物量占全树生物量的百分数 ∀
׫¨ ¶¼°¥²¯ h ¬¶·«¨ ³¨µ¦¨±·¤ª¨ ²©·«¨ ¥¬²°¤¶¶²© ¤¨¦«³¤µ··² º«²¯¨·µ¨¨q
根在各个林龄阶段均具有大致相同的比例 o为 us h略强 ∀表明根系在各个生长时期具有同等的生
长速率 o根系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
v qw 不同林龄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径阶分配k翟保国 ot||{l 本研究福建柏尽管为人工林 o但各林
木个体由于自身的遗传特性和所处局部环境条件的不同 o胸径生长产生了一定差异k图 ul o这种差异造
成生物量的不同k图 vl ∀从图 u !图 v可以看出 ov种林龄的福建柏林分生物量径阶分配均呈偏右正态
分布 o生物量最大值出现的径阶 ots龄林分为 ts径阶 ous龄林分为 ty径阶 ovs龄林分为 uy径阶 o均比
各林龄林分相应株数峰值出现的径阶高 o且相差一个径阶 ∀这是由株数的径阶分布和各径阶单株生物
量的大小决定的 ∀
w 结论与讨论
用 Ω α∆β与 Ω α( ∆u Η) β均能很好地估计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 ∀由于胸径较树高测量方便 o
度量精确 o因此我们建议在生产实践中运用 Ω α∆β模型来估计福建柏人工林的生物量 ∀
连续坡面上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表明 o在研究区内的坡面顶部立地上福建柏生长最
差 o生物量最小 o全树生物量仅为坡面下部 s ∗ us°处的 xx h o因此 o尽管福建柏适应性强 o较杉木等树
种耐瘠薄 o但在土层薄 !土壤贫瘠的坡面顶部立地上对其生长不利 o不宜栽培 ∀
各林龄的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从树体下部往上逐渐明显减小 o呈宝塔形分布 ~枝 !叶生物量在树体上
vut 专刊 t 杨宗武等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图 u 不同林龄林分的株数径阶分配 图 v 不同林龄林分生物量的径阶分布
ƒ¬ªqu ⁄¬¤° ·¨¨µªµ¤§¨ §¬¶·µ¬¥∏·¬²± ²©·µ¨¨±∏°¥¨µ¬±¶·¤±§¶ ƒ¬ªqv ⁄¬¤° ·¨¨µªµ¤§¨ §¬¶·µ¬¥∏·¬²± ²©¥¬²°¤¶¶¬±¶·¤±§¶
º¬·«§¬©©¨ µ¨±·¤ª¨¶ º¬·«§¬©©¨ µ¨±·¤ª¨¶
) τ ) ts龄 tsª¨ ~ p p ρ p p us龄 usª¨ ~ p # ≅ # p vs龄 ~vsª¨ q
的分布并不成比例 o枝r叶比从树体下部往上逐渐降低 ∀据此 o我们建议在福建柏的经营中 o应适时地
打去下部枝r叶比较大的枝条 ∀这样 o不仅可以节省用于该部分枝条生长的养分 o同时也不会对叶量产
生较大的影响 o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无节或少节良材 ∀
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积累因林龄而异 ∀ts龄和 us龄福建柏人工林各部分生物量的大小为树干
树根 树枝 树叶 树皮 o而 vs龄和 vz龄福建柏人工林的则为树干 树根 树枝 树皮 树叶 ∀林
龄不同 o各部分生物量所占比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vs龄前 o随着林龄的增大 o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逐
渐增大 o而树皮 !树叶和树枝所占比重逐渐减小 o其中以叶的减小尤为明显 ~vs龄以后 o各部分生物量所
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根在各个林龄阶段均具有大致相同的比例 o为 us h略强 ∀
不同林龄福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径阶分配均呈偏右正态分布 o生物量最大值出现的径阶都大于相
应株数峰值出现的径阶 o且相差一个径阶 ∀由此可见 o按一定株行距建立的福建柏人工林分经过 t ∗ u
次适时的机械间伐 o对林分径阶株数的分布影响很小 o仍能遵循一般的分布规律 o而且还使生物量的峰
值推后一个径阶 o至今 vz年生的人工林仍呈现勃勃生机 ∀因此 o对福建柏人工林实施集约度较高的经
营管理 o不仅能满足福建柏人工林生长时期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o而且还会对培育福建柏人工林大径材
起着重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陈存根 q秦岭华山松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q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q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ot||w ow{v ∗ w|u
林 鹏等 q深圳福田白骨壤红树林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q林业科学 qt||{ ovwktl qt{ ∗ ux
林业部科技司编 q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方法 q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qt||w ovx ∗ x{
翟保国 q太岳林区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q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q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ot||w oxs| ∗ xtx
叶功富 q木麻黄林生产力动态变化的研究 q防护林科技 qt||y o专辑 }tz ∗ ut
张炳荣 q福建柏天然林组成结构与生长规律的调查 q武夷科学 qt|{u okul }w| ∗ xw
wut 林 业 科 学 vy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