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Utiliza tion and Accumulation Dynamics of Spring Soil 15 N-ureaApplication in Apple Orchard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09, 36 (12) : 1805 - 1809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 : 2009 - 09 - 03; 修回日期 : 2009 - 11 - 02
基金项目 : 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 ( nyhyzx 072024) ; 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8BADA4B05)3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 E2mail: ym jiang@ sdau1edu1cn)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赵 林 1 , 姜远茂 13 , 彭福田 1 , 张 序 2 , 房祥吉 1 , 李洪波 1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山东泰安 271018; 2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山
东烟台 265500)
摘  要 : 以 7年生嘎拉苹果 /平邑甜茶为试材 , 利用 15N示踪技术 , 研究了苹果生产体系中氮素年周期
的利用、残留、损失及在土壤中的迁移动态。结果表明 , 对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率盛花期较低 , 为
11138% , 至采收后达到最高。土壤氮素残留率盛花期最高 , 为 57110% , 果实采后残留率最低。年周期中
各土层氮素残留量不同 , 盛花期 20~40 cm土层残留量最高 , 采收后最低 , 0~20 cm土层在新梢旺长期残
留量最高 , 果实成熟期最低 , 而 40~60 cm土层在果实膨大期残留量达到最高 , 在采收后 0~20 cm土层残
留有所增加 , 其余各土层残留量均达到最低值。氮素损失与土壤残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 氮素损失率在盛
花期最低为 31153% , 随物候期的推迟逐渐升高 , 在果实采后高达 58140%。
关键词 : 苹果 ; 尿素 ; 15N; 利用 ; 残留 ; 损失
中图分类号 : S 66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9) 1221805205
Stud ies on Utiliza tion and Accum ula tion D ynam ics of Spr ing So il 15 N2urea
Applica tion in Apple O rchard
ZHAO L in1 , J IANG Yuan2mao13 , PENG Fu2tian1 , ZHANG Xu2 , FANG Xiang2ji1 , and L I Hong2bo1
(1 S ta te Key L abora tory of C rop B iology, College of Horticu ltu re Science and Eng ineering, S handong A g ricu ltura l U n iversity,
Ta ipian, Shandong 271018, Ch ina; 2 Yanta i A g ricu ltu ra 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cadem y, Yan ta i, S handong 265500,
Ch ina)
Abstract: The utilization, residue, loss and transport dynam ics of nitrogen on orchard via soil in early
sp ring by seven2year2old‘Gala’app le trees (M alus dom estica) /M alus hupehensis were studied, using tracer
technique of 15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 fertilizer was low. A t full2bloom stag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 fertilizer was lower (11138% ). After fruit harves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 fertilizer was
the highest. A t full2bloom stage,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was the highest ( 57110% ). After fruit
harvest,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was the lowest. The residue rates of different phenophase are different.
A t full2bloom stage,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of 20 - 40 cm layer was the highest and, after fruit harvest,
it was the lowest. A t the new shoot growth stage,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 0 - 20 cm layer) was the
highest and, at fruit maturity stage, it was the lowest. However,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40 - 60 cm
layer) was up to the highest at fruit rap id2swelling stage. After fruit harvest,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0
- 20 cm layer)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fruit maturity stage and the residue rate of N fertilizer (other layers)
was the lowest. On the contrary, the loss rate of N fertilizer was imp roved gradually with the p rocess of phe2
nophase. A t full2bloom stage, it was the lowest to 31153% , and after harvest, the tip top was 58140%.
Key words: app le; 15 N; urea; utilization; residue; loss
园   艺   学   报 36卷
  为提高苹果产量实际生产中往往使用大量氮素化肥 , 目前我国果园纯氮施用量已达 400~600 kg
·hm - 2 , 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高超 等 , 2002; 彭福田和姜远茂 , 2006)。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使氮
肥利用率 (NUE) 逐渐下降 (易镇邪 等 , 2008) , 而且导致果实生理性病害和环境污染加重 (W eav2
er, 1993; 范可正 , 2001)。因此 , 阐明果园生产体系中氮素输入、输出、利用与损失情况对改善果
树生产体系氮素管理方式 , 提高氮素资源利用率 , 减轻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前人已经对玉米、小
麦、水稻等生产体系中氮素去向、土壤迁移及淋失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张福珠 等 , 1984; 刘吉
涛 , 1988; 易时来 等 , 2004) , 但在果园生产体系方面的报道较少 , 难以制定精确施肥措施。为此 ,
作者利用 15 N 示踪技术 , 以烟台苹果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 , 研究了苹果园生产体系中氮素的利用、残
留及土中迁移特性 , 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果园生产体系氮素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08年在山东烟台市莱山区莱山镇官庄村 7年生嘎拉 (嘎拉 /平邑甜茶 ) 苹果园进行 ,
试验地为沙壤平地。试验树的平均株高、冠幅和地径 (距地面 30cm处主干直径 ) 分别为 218 m、219
m和 11110 cm, 株行距为 3 m ×4 m, 2007年产量为 40 61819 kg·hm - 2。试验地有机质含量为 8 g·
kg- 1 , 硝态氮为 24112 mg·kg- 1 , 铵态氮为 55128 mg·kg- 1 , 速效磷为 32148 mg·kg- 1 , 速效钾为
218141 mg·kg- 1 ; 0~20、20~40、40~60、60~80、80~100、100~120、120~140 cm土层的容重
分别为 1113、1128、1137、1141、1143、1144与 1143 g·cm - 3 ; 试验地 2008年 3—10月每月降水量
为 31150、14170、101110、40150、386170、258150、30140和 7100 mm, 分别在 4月 27日和 6月 12
日进行大水漫灌 , 每次灌水量为 300 m3 ·hm - 2。
选取生长势基本一致 , 无病虫害的植株 15株 , 于 2008年 3月 7日进行处理 , 施肥方法是距中心
干 60 cm处挖深和宽均为 25 cm左右的环状沟 , 在沟内每株均匀施 15N -尿素 (上海化工研究院生产 ,
丰度 10122% ) 15 g, 同时施入普通尿素 277150 g, 硫酸钾 266146 g, 磷酸氢二铵 150100 g, 施肥后
立即浇水 4 L。
分别于盛花期 (4月 20日 )、新梢旺长期 (5月 24日 )、果实膨大期 (6月 26日 )、果实成熟期
(8月 25日 )、采收后 (10月 12日 ) 进行整株采样分析 , 每次 3株 , 每株为 1次重复。每个时期在
采样单株所占面积内均匀布 12个采样点 , 避开施肥沟 , 以 20 cm为一个土层取样 , 取至 160 cm; 随
后将每层 12点土样均匀混合 , 按四分法取样。
112 测定项目
整株解析法将各个器官分离 , 样品按清水 →洗涤剂 →清水 →1%盐酸 →3次去离子水顺序冲洗后 ,
105 ℃下杀青 30 m in, 随后在 80 ℃下烘干至恒重 , 电磨粉碎后过 60目筛装袋待测。土样取回后自然
风干、研磨、过筛、装袋待测。
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 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 , 15N丰度用 ZHT203 ( 北京分析仪器厂 ) 质
谱计测定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计算公式为 : Ndff (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
的 15 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 , % ) = [样品中 15 N丰度 ( % ) - 15 N自然丰度 ( % ) ] / [ (肥料
中 15 N丰度 ( % ) - 15 N自然丰度 ( % ) ] ×100; 氮肥利用率 ( % ) = [Ndff ×器官全氮量 ( g) ] /
施肥量 ( g) ×100; 土壤质量 ( kg) =土壤体积 (m3 ) ×土壤容重 ( kg·m - 3 ) ; 土层全氮量 ( g) =土
壤质量 ( g) ×全氮 ( % ) ; 氮肥残留率 ( % ) =Ndff ×土层全氮量 /施肥量 ( g) ×100; 土壤损失率
= 100% -氮肥利用率 -氮肥残留率。
数据采用 SAS 911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6081
 12期 赵  林等 :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物候期的春施 15 N -尿素利用、残留和损失
春季土施 15 N -尿素 , 可被树体快速吸收利用。盛花期氮肥利用率为 11138% , 随着物候期的推
移 , 利用率逐渐提高 , 在采收后达最高 , 为 27154% (图 1)。
土施 15 N -尿素的土壤残留率盛花期为 57110% , 之后逐渐降低 , 在果实采收后 , 残留率最低 , 为
16147%。
氮素损失与土壤残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 至果实采后 , 氮素损失率高达 58140% (图 1)。
图 1 氮素当季在不同物候期的利用、残留和损失
F ig. 1 N itrogen use eff ic iency, rema in s and loss of
d ifferen t key phonolog ica l pha se
212 春季土施 15 N -尿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动态
春季土施尿素 , 盛花期 20~40 cm土层残留量最高为 6193 g, 占总残留量的 80197% ; 以下各土
层逐渐降低 , 120 cm以下仅残留 0102 g, 占 0128% , 表明氮素下渗缓慢。新梢旺长期 0~20 cm土层
积累迅速增加 , 达 3153 g, 占 44167% , 表明根系的吸收作用、地表蒸腾以及土壤的毛细作用等因素
对氮素移动有较大影响 ; 20~40 cm土层 15N残留量迅速下降 , 较盛花期降幅达 50183% ; 40 cm以下
各土层 15N含量均有所增加 ,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果实膨大期 0~20 cm土层残留量急剧下降为
1119 g, 占总残留量的 25164% ; 20~40 cm土层残留量下降减缓 , 残留量为 2132 g, 占总残留量的
49186% ; 40 cm以下各土层 15 N残留量均有所增加。果实成熟期 , 各土层 15 N残留量均呈减少趋势。
采收后 , 0~20 cm土层残留量较上期有所增加为 0197 g, 占总残留量的 39135% ; 20~40 cm土层残
留量仅有 0175 g, 占总残留量的 3012% , 40~60 cm土层残留量为 0154 g, 占 22104%。年周期内 60
cm以下各土层残留量很少 (图 2)。
春季土施尿素后 , 0~20 cm土层残留量在新梢旺长期便达到最高为 3153 g, 然后随物候期的进
行依次降低 , 到果实成熟期最低为 0179 g, 采收后略有升高 , 变幅为 346184% ; 20~40 cm土层残留
量在第一次测定 (盛花期 ) 最高为 6193 g, 然后随物候期的进行依次降低 , 到采收后最低为 0175 g,
变幅为 824100% ; 40~60 cm土层残留量在果实膨大期最高为 0175 g, 盛花期最低为 0143 g, 变幅为
74142% ; 60 ~80 cm 土层残留量在新梢旺长期最高为 0123 g, 年周期最低为 011 g, 变幅为
7081
园   艺   学   报 36卷
130100% ; 80~100 cm 土层残留量在新梢旺长期最高为 0109 g, 年周期最低为 0105 g, 变幅为
80100% ; 100~120 cm土层残留量年周期最高为 0111g, 最低为 0101 g; 120 cm以下土层残留量年周
期最高为 0107 g, 最低为 0102 g。可见 0~20、20~40 cm土层的氮素残留在整个生长季变化比较剧
烈 , 40~60 cm土层次之 , 60 cm以下的土层中氮素残留量波动较小 (图 2)。
图 2 不同土层剖面的氮素残留动态
F ig. 2 N itrogen tran sference of d ifferen t so il depth
3 讨论
Khem ira (1995) 报道苹果土施 N利用率在 25% ~35%之间 , 本试验结果表明嘎拉苹果对春施氮
肥 (113 kg·hm - 2 ) 的当季利用率为 27150% , 土壤残留率为 16147% , 而损失率高达 58140% , 如
果按照果农的施肥量 (400~600 kg·hm - 2 ) 则利用率可能更低 , 因此生产中果园土壤施氮利用率
低、损失大 ,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是减少损失。
果园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为气态损失 (氨挥发、硝化和反硝化 )、地面径流和渗漏等 (M ilkha &
B ijay2Singh, 1997)。吴永成等 (2005) 研究表明土壤硝态氮在 0~60 cm土层较高 , 60~120 cm土层
较低 , 120~200 cm土层略有升高 ; 氮随水分移动 , 施肥层上层土硝态氮浓度高于施肥层下层是地表
蒸发水分向上移动的结果 (李辉桃 等 , 1996) , 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渐趋稳定氮趋于
稳定 (李巧珍 等 , 2007)。本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层 (20~40 cm ) 向上 0~20 cm土层的氮素累积量
显著多于 40~60 cm土层 , 60 cm以下土层的氮素累积量很少 , 且与降雨灌溉关系不大 , 表明在苹果
体系中渗漏损失较少 , 氮损失可能以其它方式为主。年周期中表层土壤氮累积量变化剧烈 , 在施肥两
个多月后 0~20 cm土层中 15N累积量超过施肥层 , 但随后的 3个多月 0~20 cm土层中 15 N累积量显著
低于施肥层 , 直到采收后表层才重新高于施肥层 , 分析原因可能与灌溉和降雨 (全年约 90%的水量 )
引起地表径流损失有关 , 这需进一步试验证实。
References
Fan Ke2zheng. 2001. China fertilizer manual. Beijing: China National Chem ical Information Center. ( in Chinese)
范可正. 2001. 中国肥料手册. 北京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8081
 12期 赵  林等 :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Gao Chao, Zhang Tao2lin, Sun Bo, W u W ei2dong, Lu Ru2kun. 2002. N itrogen management in Chinese agriculture since early 1980 s: Status and
p roblem s.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38 (5) : 716 - 721. ( in Chinese)
高 超 , 张桃林 , 孙 波 , 吴蔚东 , 鲁如坤. 2002. 1980年以来我国农业氮素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8 (5) : 716 - 721.
Khem ira H. 1995. N itrogen partitioning and remobilization in field2grown app le trees [ Thesis]. Corvallis, OR, USA: O regon State University.
L i Hui2tao, Zhou J ian2bin, Zheng Xian2feng, Dang Tao, Ma W en2zhe, Lei Zheng2xian. 1996. Nutrient diagnosis and fertilization in soils in Fuji
app le orchards in rainfed land.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 rid A reas, 14 (2) : 45 - 50. ( in Chinese)
李辉桃 , 周建斌 , 郑险峰 , 党 涛 , 马文哲 , 雷正贤. 1996. 旱地红富士果园土壤营养诊断和施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4
(2) : 45 - 50.
L i Q iao2zhen, Hao W ei2p ing, Gong Dao2zhi, W ang Q ing2suo. 2007.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patterns on soil water dynam ics, water use and
yields in an app le orchard.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 rid A reas, 25 (2) : 128 - 133. ( in Chinese)
李巧珍 , 郝卫平 , 龚道枝 , 王庆锁. 2007. 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5
(2) : 128 - 133. ( in Chinese)
L iu J i2tao. 1988. A study on the nitrogen dynam ics within the ecosystem of a cotton field by using isotope 15N. Rural Eco2environment, 1: 43 -
46. ( in Chinese)
刘吉涛. 1988. 应用 15N研究棉田生态系统中氮素动态. 农村生态环境 , 1: 43 - 46.
M ilkha S Aulakh, B ijay2Singh. 1997. N itrogen losses and fertilizer N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porous soils.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 s,
47: 197 - 212.
Peng Fu2tian, J iang Yuan2mao. 2006. Characteristics of N, P, and K nutrition in different yield level app le orchards.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2
ca, 39 (2) : 361 - 367. ( in Chinese)
彭福田 , 姜远茂. 2006. 不同产量水平苹果园氮磷钾营养特点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39 (2) : 361 - 367.
W eaver M A L. 1993. Changing farm p ractice to meat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of nutrient loss to Oyster Harbour. Fertilizer Research, 36: 177 -
184.
W u Yong2cheng, Zhou Shun2li, W ang Zhi2m in, Luo Yan2qing. 2005. Dyanm ics and residue of soil nitrate in summer maize field of North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5 (7) : 1620 - 1625. ( in Chinese)
吴永成 , 周顺利 , 王志敏 , 罗延庆. 2005. 华北地区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动态与残留. 生态学报 , 25 (7) : 1620 - 1625.
Yi Zhen2xie, W ang Pu, Chen Ping2p ing, Tu Nai2mei. 2008.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nitrogen absorp 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ummer maize ( Zea m ays L. ) .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 14 (3) : 472 - 478. ( in Chinese)
易镇邪 , 王 璞 , 陈平平 , 屠乃美. 2008. 氮肥类型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4 (3) : 472 - 478.
Yi Shi2lai, Shi Xiao2jun, W en M ing2xia, L i Xue2p ing, Huo Q in2jian. 2004. N itrogen transference and leaching loss in growth period of wheat in
purp le soil. Journal of S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18 (4) : 46 - 49. ( in Chinese)
易时来 , 石孝均 , 温明霞 , 李学平 , 霍沁建. 2004. 小麦生长季氮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和淋失. 水土保持学报 , 18 (4) : 46 - 49.
Zhang Fu2zhu, Xiong Xian2zhe, Dai Tong2shun, Han Shu2hua. 1984. A study on the dynam ics of nitrogen leaching loss within soil2p lant system
by using isotope 15N. Environmental Science, 5 (1) : 21 - 24. ( in Chinese)
张福珠 , 熊先哲 , 戴同顺 , 韩淑华. 1984. 应用 15N研究土壤 -植株系统中氮素淋失动态. 环境科学 , 5 (1) : 21 - 24.
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