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olecular Tagging of ISSR and Conversion of SCAR Maker Linked to a Mutant Dwarf Gene in Cucumber

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ISSR标记及其SCAR转换


以黄瓜矮生品系D8与蔓生品系JIN5杂交并自交得到的124株F2代为试材,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混合群体分组分析法)法寻找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从80条ISSR引物中筛选到一个黄瓜矮生性状特异的多态性引物UBC818,经F2代单株验证,UBC818的扩增片段在蔓生黄瓜JIN5植株中稳定出现,而在矮生黄瓜D8植株中没有。连锁关系分析表明,标记与黄瓜矮生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11.1 cM。根据对该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重新设计了1对引物,将ISSR标记成功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UBC818-S。


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08, 35 (11) : 1627 - 1634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 : 2008 - 05 - 05; 修回日期 : 2008 - 10 - 10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农业高技术项目 (BG2004313)3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 E2mail: xhchen@yzu1edu1cn)
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 I SSR标记及其 SCAR转换
嵇 怡 1 , 徐 强 1 , 缪 珉 1 , 梁国华 2 , 陈学好 13
(1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 江苏扬州 225009; 2 扬州大学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重点实验室 , 江苏扬州
225009)
摘  要 : 以黄瓜矮生品系 D8与蔓生品系 J IN5杂交并自交得到的 124株 F2代为试材 , 应用 ISSR分子标
记技术和 BSA (混合群体分组分析 ) 法寻找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从 80条 ISSR引物中筛选到
一个黄瓜矮生性状特异的多态性引物 UBC818。经 F2代单株验证 , UBC818的扩增片段在蔓生黄瓜 J IN5植
株中稳定出现 , 而在矮生黄瓜 D8植株中没有。连锁关系分析表明 , 标记与黄瓜矮生基因间的遗传距离为
1111 cM。根据对该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重新设计了 1对引物 , 将 ISSR标记成功转化成了 SCAR标记 , 并命
名为 UBC8182S。
关键词 : 黄瓜 ; 矮生基因 ; ISSR; SCAR
中图分类号 : S 642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8) 1121627208
M olecular Tagg ing of I SSR and Conversion of SCAR M arker L inked to a
M utan t D warf Gene in Cucum ber
J I Yi1 , XU Q iang1 , M IAO M in2m in1 , L IANG Guo2hua2 , and CHEN Xue2hao13
(1 School of Horticu lture and Plan t Protection, Yangzhou U niversity, Yangzhou, J iangsu 225009, China; 2 Key L aboratory of
Education M inistry for the Plan t Function Genom ics, Yangzhou U niversity, Yangzhou, J iangsu 225009,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124 of F2 p lants from the cross combination of the dwarf cucumber D8 and the
vine p lant J IN5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molecular marker linked to the dwarf mutant gene in cucumber with
ISSR molecular tagging and BSA ( 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method. UBC818, a specific p rimer of poly2
morphism, was obtained from eighty ISSR p rimers screening for a cucumber dwarf traits specific in the dwarf
line. The marker from the results of PCR with UBC818 was tested in individualDNA s reaction for the F2 popu2
lation and the UBC818 amp lified fragment could only be detected in the vine p lants. L ink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specific marker and the cucumber dwarf mutant gene was 1111 cM.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 fragment analysis, one pair of p rimers had been designed. The ISSR marker
was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a SCAR marker which was named UBC8182S.
Key words: cucumber; dwarf mutant gene; ISSR; SCAR
黄瓜 (Cucum is sa tivus L. ) 矮生品种类型具有早熟、雌花节率高、结果集中、生长期短等特性
(孙小镭 等 , 1990)。因此 , 矮生黄瓜适于进行简易覆盖设施栽培 , 可通过成倍提高种植密度而提高
产量 (马国斌 等 , 2004)。研究黄瓜矮生性状的分子标记对黄瓜株型辅助选择及品种矮化的遗传改
良具有重要意义。
对矮生黄瓜与蔓生黄瓜杂交后代的研究表明 , 黄瓜植株高度是由单基因体系和多基因体系共同作
用决定的 ( Knavel, 1980)。Kauffman和 Lower ( 1979) 根据极矮生品系 P I308916、有限生长品系
园   艺   学   报 35卷
PG57和正常蔓生品种之间杂交的后代表现 , 认为极矮生株型由一隐性基因控制 , 它对另一矮生基因
为上位 , 有限生长为隐性。据报道 , 黄瓜蔓生 ×矮生的 F1为蔓生 , F2呈 3∶1分离。Fazio等 ( 2003)
选用有限生长、全雌性和普通大小叶片的黄瓜品种 G421和蔓生、雌雄同株、小叶的黄瓜品种 H219
构建遗传连锁图 , de (有限生长 ) 与一个 SSR标记位点 CSWCT28的遗传距离为 510 cM。Nam 等
(2005) 在构建基于黄瓜近交系两个 BAC文库的基础上运用 4个 SCAR标记 , 4个 SSR标记 , 一个
RAPD标记 , 获得了 de的基因位点。
本研究中以黄瓜 ‘D8’ (矮生 ) 和 ‘J IN5’ (蔓生 ) 为亲本 , 通过杂交获得 F2代 , 通过 ISSR
(Hemmat et al. , 1994; 王佳 等 , 2006) 和 BSA法 (M ichelmore et al. , 1991) 相结合 , 筛选与矮生
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 , 并将其转化为 SCAR标记 , 以期为矮生黄瓜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亲本 1: 矮生黄瓜品种 ‘D8’, 2002年从美国引进 , 植株矮小 , 茎杆粗壮 , 节间短 , 植株长到 12
节时顶端开花封顶而停止生长。亲本 2: 蔓生黄瓜品种 ‘J IN5’, 从 ‘津春 5号 ’经 5代选育而得 ,
蔓生 , 节间长。
ISSR2PCR反应所用的 Taq酶、dNTPs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ISSR标记的引
物序列参照哥伦比亚大学 (UBC) 的序列并略有改动 ,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
胶回收试剂盒由 Takara提供。
112 分离群体的构建
2006年 8月 30日 , 将 D8、J IN5和 F2的种子播于穴盘中 , 各播 36粒、36粒和 250粒 , 12 d后将
苗移至大棚中 , 移苗 30 d后测量植株的高度、总节数 , 计算平均节间距离 (株高 /总节数 )。从 F2中
剔除死苗、病苗后随机取 124株作为分离群体 , 分单株取叶片 , 用改良 CTAB 法 ( Clark et al. ,
1998) 提取 DNA。2007年 3月 14日 , D8、J IN5和 F2各播 150粒、150粒和 400粒 , 随机取 F2的 378
株作为分离群体 , 分单株提取 DNA。
113  ISSR分析
ISSR的 PCR总反应体系共 25μL, 其中 25 mmol·L - 1 MgCl2 115μL, 20 mmol·L - 1 dNTPs 118
μL, DNA (20 ng·μL - 1 ) 210μL, Primer Pair (2μmol·L - 1 ) 210μL, Taq (5 U ) 012μL, 10 ×PCR
Buffer 215μL, ddH2 O 15μL。
ISSR的 PCR反应条件为 : 95 ℃预变性 5 m in; 95 ℃变性 30 s, 52~58 ℃退火 30 s, 72 ℃延伸
75 s, 共 35个循环 ; 72 ℃延伸 10 m in。PCR产物在含有 015μg·mL - 1 EB的 2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1 h, UVP凝胶成像进行拍照分析。
114 引物筛选与标记验证
用 D8和 J IN5两个亲本对 80条 ISSR引物进行筛选。随机选取 F2群体中的 5株蔓生单株和 5株极
端矮生单株 , 分别等量混合 DNA , 构成蔓生和矮生 DNA池 , 用亲本间有差异的多态性引物对 DNA池
进行筛选。用在两个亲本和相应 DNA池间表现相同差异的引物在对 10株矮生植株和 5株蔓生植株进
行鉴定的基础上再对 124株 F2单株进行验证并确定标记。
115 连锁关系分析
分别以 1和 0记录植株的蔓生、矮生及电泳谱带的有无 , 由筛选出的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扩增结
果 , 建立 ISSR数据库 , 将 F2单株的矮生、蔓生田间调查结果与分子标记相结合 , 使用 JoinmapV310
8261
 11期 嵇  怡等 : 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 ISSR标记及其 SCAR转换  
计算遗传距离。
116 特异片段的回收、克隆和测序以及 SCAR标记分析
用凝胶回收试剂盒 ( Takara) 回收目的片段 , 经过与 T载体的连接、转化及质粒的 PCR鉴定后 ,
送上海生工进行测序。
利用 Primer p rem ier 510软件设计 SCAR引物 , 由上海生工合成引物 , 以扩大群体以后的 F2代单
株验证 SCAR引物的特异性。SCAR2PCR扩增体系为 25μL, 除引物分上下游各加 2μL外 , 其余用量
同 ISSR, 不足部分由 ddH2O补齐。扩增程序为 : 95 ℃预变性 5 m in; 95 ℃变性 30 s; 53 ℃退火 30 s;
72 ℃延伸 75 s; 共 35个循环 ; 72 ℃延伸 10 m in。
扩增产物在含有 015μg·mL - 1 EB的 2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40~60 m in, UVP凝胶成像进行拍
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1 D8和 J IN5之间的株高遗传
D8的平均节距为 (6124 ±1125) cm , ‘J IN5’为 (11187 ±1144) cm, F1为 (9173 ±0185) cm,
偏向于蔓生亲本 J IN5。由图 1可知 , F2世代平均节间距离的分布呈偏态分布 , 结合亲本、F1及 F2的
调查结果 , 平均节间距小于 715 cm归为矮生植株 , 大于 715 cm归为蔓生植株 , 其矮生植株和蔓生植
株的分离比例符合 1∶3 (X2 = 01041, P > 0105) , 可以推断 , 植株节间距离与 1对基因的分离有关。
图 1 D8与 J IN5杂交的 F2平均节间距离
F ig. 1 The average d istance of nodes in F2 popula tion
212  ISSR引物的筛选
用 80条 ISSR随机引物对两亲本进行 PCR扩增 , 有 26条可以在两亲本间扩出多态性条带 , 占总
引物数的 3215%。用在两亲本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对 DNA池进一步筛选 , 只剩下 2条引物 (UBC818
和 UBC814) 在亲本和 DNA池之间有相同的可重复的多态性片段 , 初步认为这两个特异性条带有可
能与 ‘D8’的矮生基因连锁。将这两个多态性引物在 10个随机挑选的 F2代矮生植株和 5个蔓生植株
中重复验证 , 结果仅有引物 UBC818在蔓生植株中稳定出现 , 在 10株矮生植株中有 8株不出现 , 因
此初步确定这个片段可能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
进一步用引物 UBC818在 124株 F2分离群体中进行重复验证 (表 1) , 在 32株矮生植株中 , 有 27
株扩增出的电泳条带带型与矮生性状鉴定一致 , 标记与表型之间的吻合度达 84%。
9261
园   艺   学   报 35卷
表 1 UBC818在 F2 群体带型统计表
Table 1 The electrophoresis c ingulum of F2
popula tion w ith UBC818
株型
Phenotype
株数
Number of
p lants
UBC818扩增片段
The segment of UBC818
有带 Banded 无带 No band
矮生 Dwarf 32 5 27
蔓生 Long vine 92 86 6
图 2、图 3、图 4是引物 UBC818分别对亲本
和 DNA池、部分矮生和蔓生单株及部分 F2群体
PCR扩增后的电泳图谱。
图 2 UBC818在亲本和 D NA池间 PCR电泳图谱
D. 表示矮生 DNA池 ; H. 表示蔓生 DNA池 ; P1. 矮生亲本 ;
P2. 蔓生亲本 ; 箭头表示蔓生中出现的特异条带。
F ig. 2 The electrophoresis c ingulum w ith
UBC818 between paren ts and D NA pools
D. Dwarf pool; H. Long vine pool; P1. Dwarf parent; P2. Long
vine parent; The arrow shows the specific band from long vine p lant.
0361
 11期 嵇  怡等 : 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 ISSR标记及其 SCAR转换  
213  ISSR标记与矮生基因的连锁分析
用 JoinmapV310分析软件进行分子标记连锁分析 , 计算 UBC818与黄瓜矮生基因之间的遗传距
离 , 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连锁关系 , 连锁距离为 1111 cM。
214 特异片段的序列测定及 SCAR引物的设计
对引物 UBC818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 , 其结果如图 5所示。从上下游找
到了引物 UBC818自身及其互补碱基序列的位置 , 除去接头部分序列后 , 所得特异片段长度为 273
bp, 与引物 UBC818扩增产生的回收片段的大小一致 (引物 UBC818的序列为 : CACACACACACACA2
CAG)。将该序列输入 NCB I核酸数据库中用 B lastN和 FASTA检索未见同源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运用
软件 Primer p rem ier 510设计了 SCAR引物。正链引物 : 5′2TTCTTTCGTATTTCCCTTTA23′; 负链引物 :
5′2AGAAAAGGGGAGGTCAAA23′。初步命名为 UBC8182S。
图 5 矮生性状特异片段的全序列
下划线部分为 ISSR引物 UBC818的序列 ; 加框部分为 SCAR标记引物序列。
F ig. 5 The whole sequence of the spec if ic D NA fragm en t in dwarf line
The underlined show the sequence of the p rimer UBC818; The letters bolded show the p rimer of SCAR marker.
215 SCAR引物在亲本、D NA池及 F2群体中的
验证
利用 UBC818和 UBC8182S标记分别对亲本、
DNA池进行 PCR扩增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见图 6。UBC818、UBC8182S在蔓生亲本和蔓生
DNA池间扩增出一条特异性条带 , 矮生亲本和矮
生 DNA池间则无此条带。
对扩大的群体共 378株 F2单株进行了 PCR扩
增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 7。引物
UBC818在 378株 F2分离群体中检测得到 80株与
矮生植株表型鉴定一致的电泳谱带带型。运用
Joinmap V 310软件进行分子标记分析 , 进一步计
算 UBC818标记与黄瓜矮生基因的遗传距离 , 得
到 UBC818与黄瓜矮生基因之间的距离为 1019
cM , 遗传距离有所缩短。
用 UBC818转化的 SCAR标记对上述 F2 单株
进行了扩增 , 扩增结果与 ISSR引物 UBC818扩增
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 8) , 表明已成功地将与黄瓜
矮生基因连锁的 ISSR标记转化为 SCAR标记 , 将
其正式命名为 UBC8182S。 图 6 UBC818、SCAR标记 UBC8182S在亲本、D NA池间扩增的电泳图谱D. 矮生 DNA池 ; H. 蔓生 DNA池 ; 上箭头表示 UBC818扩增的特异条带 ; 下箭头表示 UBC8182S扩增的特异条带。F ig. 6 The electrophoresis c ingulum of UBC818 and UBC8182Sbetween the paren ts and D NA poolsD. Dwarf pool; H. Long vine pool; The upper arrow showsthe specific band of UBC818; The below arrow showsthe specific band of UBC8182S.
1361
园   艺   学   报 35卷2361
 11期 嵇  怡等 : 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 ISSR标记及其 SCAR转换  
3 讨论
ISSR标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 多用于品种指纹图谱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
绘制等方面的研究 , 在小麦 (张立荣 等 , 2004)、水稻 (景润春 等 , 2003) 中已有相关方面的报
道 , 在黄瓜上的报道较少。
虽然对于黄瓜株高性状的鉴别在进入花期后可从表型上进行判断 , 但这一过程需要大约 30 d的
时间。如果能在幼苗期利用简单、可靠的手段和方法鉴别株型 , 将可避免人力和物力的严重浪费。本
研究中利用 ISSR技术成功获得了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 (相距 1111 cM ) 的标记 UBC818, 其与黄瓜矮
生性状的田间鉴定吻合度较高 , 达到了 84%。因此 , 利用这一标记进行辅助选择黄瓜矮生性状是可
行的。
SCAR标记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已获得的标记片段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 , 揭示多态性 , 当标记
片段在 150~300 bp范围 , 不容易设计合适的 SCAR特异引物 (王彩虹 等 , 2002)。目前在黄瓜一些
性状如全雌性 (娄群峰 等 , 2005)、抗白粉病 (杜胜利 等 , 2005) 等的研究中 , 有关于与黄瓜性状
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将其成功转化为 SCAR标记的报道 , 对黄瓜植株高度的 SCAR标记的转化尚未见报
道。本研究中 , ISSR标记的片段仅为 273 bp, 为了防止多态性消失 , 根据其序列的特点 , 没有将
PCR特异引物设计在片段的末端 , 而是向片段内移动了一段距离 , 从而保证了引物中一定的 G、C碱
基含量 ,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非特异性的扩增。SCAR引物扩增的结果与 UBC818扩增的结果基本一
致 , 表明已成功将与黄瓜矮生基因连锁的 ISSR标记转化为 SCAR标记 , 命名为 UBC8182S。运用此
SCAR标记可以在苗期快速、准确、简便地鉴别出长矮生植株 , 为黄瓜矮生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基础。
References
ClarkM S. 1998. Experimental manual of p lant molecule biology∥Gu Hong2ya translation. Beijing: H igher Education Press: 427. ( in Chinese)
Clark M S. 1998. 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顾红雅译.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427.
Du Sheng2li, Zhang Gui2hua, L i Shu2ju, W angM ing. 2005. Development of a SCAR marker linked to cucumber powdery m ildew resistance gene
from an AFLP marker.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32 (6) : 1095 - 1097. ( in Chinese)
杜胜利 , 张桂华 , 李淑菊 , 王 鸣. 2005. 黄瓜抗白粉病基因 AFLP标记的 SCAR转换. 园艺学报 , 32 (6) : 1095 - 1097.
Fazio G, Staub J E, StevensM R. 2003. Genetic mapp ing and QTL analysis of horticultural traits in cucumber (Cucum is sa tivus L. ) using recom2
binant inbred lines. Theor App l Genet, 107 (5) : 864 - 874.
HemmatM, W eeden N F, Manganaris A G. 1994. Molecular marker linkage for app le. Hered, 85: 4 - 11.
J ing Run2chun, He Yu2qing, Huang Q ing2yang, Zhu Ying2guo. 2003. Analysis of the fertilily restorer gene in the wild abortive (WA) type cyto2
p lasm ic male sterility (CMS) system with the ISSR and SSLP markers.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33 (2) : 10 - 15. ( in Chinese)
景润春 , 何予卿 , 黄青阳 , 朱英国. 2003.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 ISSR和 SSLP标记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33
(2) : 10 - 15.
Kauffman C S, Lower R L. 1979. Genetic analysis on extreme dwarf type in cucumer. Amer Soc Hort Sci, 101 (2) : 150 - 151.
Knavel D E. 1980. Inheritance of short2internode mutant of mainsteampimuskmelon. HortScience, 25 (10) : 1274 - 1275.
Lou Qun2feng, Chen J in2feng, Molly Jahn, Chen Long2zheng, Geng Hong, Luo Xiang2dong. 2005. Identification of AFLP and SCAR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gynoecious loci in Cucum is sativus 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32 (2) : 256 - 261. ( in Chinese)
娄群峰 , 陈劲枫 , Molly Jahn, 陈龙正 , 耿 红 , 罗向东. 2005.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 AFLP和 SCAR分子标记. 园艺学报 , 32
(2) : 256 - 261.
Ma Guo2bin, Chen Hai2rong, Xie Guan2xing, Zhang Hui. 2004.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dwarf watermelon. Acta Agriculturae Shanghai, 20
(3) : 58 - 61. ( in Chinese)
马国斌 , 陈海荣 , 谢关兴 , 张 辉. 2004. 矮生西瓜的研究与利用. 上海农业学报 , 20 (3) : 58 - 61.
M ichelmore R W , Paranand I, Kessali R V. 1991. Identification of markers linked to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by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a rap id
3361
园   艺   学   报 35卷
method to detect marders in specific genom ic regions using segregation populations. Prw Nat Aca Sci, 88: 9829 - 9832.
Nam Y W , Lee J R, Song K H. 2005. Construction of two BAC libraries from cucumber (Cucum is sativus L. ) and identification of clones linked
to yield componen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Theoretical and App lied Genetics, 111: 150 - 161.
Sun Xiao2lei, W u Shu2tong, Song Xu2e. 1990. Studies on characters and genetic effects of determ inate cucumber.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17
(1) : 59 - 64. ( in Chinese)
孙小镭 , 邬树桐 , 宋绪峨. 1990. 中国矮生刺黄瓜品系特性研究初报. 园艺学报 , 17 (1) : 59 - 64.
W ang Cai2hong, W ang Q ian, Dai Hong2yi, Tian Yi2ke, J ia J ian2hang, Shu Huai2rui, W ang B in. 2002. Development of a SCAR marker linked to
Co gene of app le from an AFLP marker.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29 (2) : 100 - 104. ( in Chinese)
王彩虹 , 王 倩 , 戴洪义 , 田义轲 , 贾建航 , 束怀瑞 , 王 斌. 2002. 苹果柱型基因 Co的一个 AFLP标记的 SCAR转换. 园艺学
报 , 29 (2) : 100 - 104.
W ang J ia, L iang Guo2hua, M iao M in2m in, Chen Xue2hao. 2006. Op tim ization for ISSR reaction system in Cucum is sa tivus L.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olecular Plant B reeding, 4 (3) : 439 - 442. ( in Chinese)
王 佳 , 梁国华 , 缪 珉 , 陈学好. 2006. 正交设计优化黄瓜 ISSR体系. 分子植物育种 , 4 (3) : 439 - 442.
Zhang L i2rong, Xu Da2qing, Yang W en2xiang, L iu Da2qun. 2004. ISSR molecular markers for the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 L r37 in wheat. Jour2
nal of Agricultural B iotechnology, 12 (1) : 86 - 89. ( in Chinese)
张立荣 , 徐大庆 , 杨文香 , 刘大群. 2004. 小麦抗叶锈基因 L r37 ISSR分子标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12 (1) : 86 - 89.
“第四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
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了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 促进我国植物种
苗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分会决定举办第四届 “全国植物组培 , 脱毒快
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国家经济林木种苗快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 2009年 8月中旬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二、征文内容 : 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 ;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 ; 植物脱毒、快繁 ; 植物种苗工厂化生产 ; 植物单倍体及无
融合生殖育种 ; 植物种苗运输、保鲜、物流 ; 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装备及工程 ; 植物种苗产业化。
三、论文要求 : 1. 要求未曾公开发表 , 经同行专家审评合格后收入论文集 ,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 每篇
论文收取审稿及版面费 600元 , 请同时提交电子文稿 (word格式 , 发送至编委会 ) 和打印文稿 (寄至组委会 ) 各一
份。论文接受截止日期 2009年 2月 20日 (以邮局邮戳为准 )。2. 每篇限 5 000字以内 , 请按如下顺序撰写 : 题目 ;
作者姓名 ; 作者所在单位、城市、邮编 ; 中文摘要 (300字以内 ) ; 中文关键词 (3~5个 ) ; 英文摘要 (300字以内 ,
如有困难编委会可以协助编写 ) ; 英文关键词 (必须对应中文关键词 ) ; 正文 (中文 )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姓名、
性别、出生年、职称、职务、研究领域、联系方式 ) ; 项目来源及项目编号 (如果没有则不填此项 )。3. 页面设置 :
A4纸 , 上下页边距 3 cm、左右页边距 215 cm。宋体 , 115倍行距 , 标题用 4号字 , 摘要用 5号字 , 正文用小 4号字。
4. 参考文献项目如下。书 : 作者名 , 书名 , 出版社 , 年 , 起止页码。期刊 : 作者名 , 年 , 文章名 , 刊名 , 卷号 , 期
号 , 起止页码。5. 请注明论文联系人的 E2mail地址、手机号码、电话号码。
四、联系方式 :
1. 组委会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邮政编码 : 100081 联系人 : 连  勇 电话 : (010) 82109891; E2mail: ivflianyong@1261com
2. 编委会地址 : 山东省乐陵市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 : 253619 联系人 : 徐  涵 电话 : (0534) 6835106; E2mail: xxuhan@ yahoo1cn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植物组培快繁脱毒技术分会   2008年 9月 18日
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