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Grazing Intensity on Community Character and Aboveground Present Biomass of Alpine Mixed-sown Pasture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全 文 :第20卷 第1期
 Vol.20  No. 1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2年  1月
  Jan.  2012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
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董全民1,赵新全2*,马玉寿1,施建军1,王彦龙1,李世雄1,杨时海1,盛 丽1
(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3;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为探讨高寒牧区牧草生长季放牧强度对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从2003年至
2005年在垂穗披碱草(Elymus na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草地上开展了牦牛放牧控制试验。结
果表明:植被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放牧强度对放牧区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放牧强度
与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多样性指数D(除了第1年)和均匀度指数J′(除了第2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
二次回归,各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与放牧强度成显著负相关(R=-0.9205),说明各放牧区植物
群落朝着远离对照群落的方向演替;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随着放牧强度
的增加,各处理组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小。
关键词:高寒混播草地;牦牛;放牧强度;群落特征;地上现存量
中图分类号:S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2)01-0010-07
Effect of Grazing Intensity on Community Character and Aboveground
Present Biomass of Alpine Mixed-sown Pasture
DONG Quan-min1,ZHAO Xin-quan2*,MA Yu-shou1,SHI Jian-jun1,
WANG Yan-long1,LI Shi-xiong1,YANG Shi-hai 1,SHEN Li 1
(1.Qinghai Academy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Xining,Qinghai Province 810016,China;
2.Northwest Plateau Institute of Bi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Xining,Qinghai Province 810001,China)
Abstract: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for three years were conducted from 2003to 2005in Elymus natans/
Puccinellia tenuflora mixed-sown pastur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razing intensity on community character
and aboveground present biomass of Elymus natans/Puccinellia tenuflora mixed-sown Pasture during for-
age growing season in alpine pasture region.Vegetation coverag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zing in-
tensity(P<0.01)in grazing period.Moderate grazing caused highest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ex
except for diversity index at the first year.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imilarity index
and grazing intensity(R=-0.92),indicating that grazing resulted in succession of plant community com-
pared with no-grazing.Grazi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aboveground present biomass and aboveground pres-
ent biomas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of grazing intensity.
Key words:Alpine mixed-sown pasture;Yak;Grazing intensity;Community character;Aboveground pres-
ent biomass
  人工草地是在人工措施下完全或部分破坏原有
天然草地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的农业培育技术
措施所建立的人工草本群落[1]。从植物生态学的观
点看,人工草地建植是对其所在地顶极或亚顶极植
被的一个大的扰动,人工草地从其建植开始,就存在
着向原有的顶极或亚顶极状态恢复演替的潜力[2],
而要实现人工草地的持续利用与稳定发展,就得采
取必要的利用措施,控制人工草地植被的演替[3]。
放牧强度对人工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国外学
者已较多的研究报道[4~6],国内报道多集中于对温
收稿日期:2011-04-28;修回日期:2011-10-21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30B04)(2009BAC61B0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960074);青海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2009-N-502)资助
作者简介:董全民(1972-),男,甘肃天水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地放牧生态及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研究,
E-mail:dqm850@sina.com,qmDong@qhmky.com;*通信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xqzhao@nwipb.ac.cn
第1期 董全民等: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带和亚热带地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
叶(Trifolium pratense)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的研究[7,8],有关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
高寒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研究较少[9~11]。Reateg-
ui[12]认为,不管任何放牧制度下,载畜量增大将使
丛生禾草向矮生禾草演替,进而导致草地退化。草
地上植物的耐牧性不同,在低放牧压力下,所有植物
的生存不受影响,但强的放牧压力将降低植物的生
存率,降低的程度存在种间差异[13]。放牧强度对植
物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也有很大影响,随放牧强
度的增强,一些适口性高、中生性强、不耐牧的种类
减少,而那些适口性差、耐牧的种类增多[14]。在国
内,许多学者对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地上、地下
生物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4,7,13],但对高寒混播人工
草地的放牧研究相对较少[14,15]。另外,人工草地放
牧生态系统中各因子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如
果过分强调目前利益、增大放牧强度、提高单位草地
面积的畜产品数量,将严重阻碍草地牧草的再生和
生产力的恢复[16]。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保持高寒
人工草地放牧系统的畜-草动态平衡、维持人工草
地群落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稳定,为多年生混播人
工草地的合理放牧提供基础数据,以达到多年生混
播人工草地合理放牧利用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设在青海省果洛州大武乡格多牧委会,
位于N34°17′~34°25′,E100°26′~100°43′,为一山
间小盆地,平均海拔3980m。属高原寒冷气候类
型,年均气温-2.6℃左右,≥0℃年积温914.3℃,
日照时间2576.0h,年均降水量513mm,5-9月降
水437.10mm,占年降水量的85.2%。无绝对无霜
期,牧草生长期110~130d。主要植被类型有高山
嵩草草甸、高山灌丛草甸,土壤类型以高山草甸土和
高山灌丛草甸土为主,黄河的支流格曲发源并流经
这里。放牧试验地为2002年在该牧委会黑土滩退
化草地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atans)/星星
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人工草地。
1.2 草场的管理
在试验期内,每年12月下旬和笠年4月中旬用
D-型生物毒素(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生产)
对各处理区进行灭鼠,主要是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6月下
旬(牧 草 拔 节 期)对 草 地 用 尿 素 进 行 追 肥
(10kg·hm-2)。
1.3 试验设计
在当地牧户牛群内,选取生长发育良好、健康、
阉割过的2.5岁公牦牛16头,体重是(100±5)kg,
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放牧强度按照草场地上
生物量、草场面积和牦牛的理论采食率高低表示:极
轻放牧(牧草利用率为20%)、轻度放牧(牧草利用
率为40%)、中度放牧(牧草利用率为60%)、重度放
牧(牧草利用率为80%)和对照(牧草利用率为0%)
(表1)。试验从2003年开始,2005年结束,每年的
试验期为牧草生长期6月20日-9月20日。
表1 放牧试验设计
Table 1 Design of grazing trial
放牧处理      
Grazing treatment      
牦牛数量
Yak numbers/head
围栏面积
Plot area/hm2
放牧强度
Grazing intensity/head·hm-2
对照Control  0  1.0  0
极轻放牧Extremely light grazing  4  1.52  2.63
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 4  0.76  5.26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4  0.52  8.0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4  0.38  10.52
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在试验期内,每15d用电子秤对牦牛称重一
次,同时沿各处理小区对角线100m样条各取5个
重复样方(1.0m×1.0m),先登记物种数,再齐地
刈割测定草地群落的地上现存量,然后将每个样方
分为4个子样方(0.50m×0.50m),共计20个子
样方,对群落结构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盖度、频度、株
高、地上现存量。
1.5 公式的选用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采用物种数S;
物种多样性采用 Simpson指数(D)和 Shannon-
11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Wiener指数(H′):D=1-∑P2i;H′=-∑PilnPi;
物种均匀度采用Pielou指数(J′):J′= H′/lnS;其
中S为样方中的物种数,Pi为样方中第i种的生物
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
1.6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3.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
ear Model)的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和多元方差分析(Multivariate)进行数据
分析处理,线性回归分析采用Regression中的Lin-
ear过程进行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植被盖度的变化
在3个放牧季内,植被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
而降低(表2),放牧强度对放牧区植物群落盖度的
影响极显著(P<0.01),同一放牧区的年度变化不
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处理植
物群落盖度与放牧强度成显著的负相关(R1=
-0.9882,P<0.01;R2=-0.9692,P<0.01;R3=
-0.9762,P<0.01)。放牧第1年为人工草地建植
第2年(第1年夏季未放牧,冬季放牧),因此在对照、
极轻和轻度放牧下,植物群落盖度主要受植物生长规
律的影响,但在中度和重度放牧、特别是重度放牧下,
牦牛过度采食新生枝叶,植物的有效光合面积过低,
因而影响了植物对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贮存,导致群落
盖度降低。第3年,由于放牧的“滞后效应”和“累积
效应”,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的盖度进一步降低(表
2)。这种差异虽然是3年的放牧经历和气候条件共
同作用的结果,但在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不同放
牧强度则为导致群落盖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2 放牧强度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grazing intensity on vegetation coverage
年度
Year
放牧处理Grazing treatment
对照
Control
极轻放牧
Extremely light grazing
轻度放牧
Light grazing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第1年First year  96.30±12.62Aa  94.00±8.97Aa  76.00±8.12Ab  70.00±6.36Ab  57.00±5.98C
第2年Second year  96.20±13.11Aa  91.80±5.99Aa  83.80±8.21Ab  77.40±7.23Ab  61.60±6.74C
第3年Third year  97.30±9.97Aa  95.00±11.25Aa  81.00±6.97Ab  72.00±6.37Ab  55.00±5.57C
  注:在同一行或列中,大写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capitals within the same row or column deno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different lowercase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the same as below
2.2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由表3可知,经过一个放牧季的放牧,植物群落
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轻度放牧区最高,而
均匀度指数在对照区最高,其次为中度放牧区,3个
指数的排序分别为:物种丰富度为对照<重度放牧
<中度放牧<极轻放牧<轻度放牧,均匀度指数为
重度放牧<轻度放牧<极轻放牧<中度放牧<对
照,多样性指数 H′和D 均为对照<中度放牧<重
度放牧<极轻放牧<轻度放牧。经过3年的连续放
牧,轻度放牧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
富度和均匀度最高,3个指数的排序如下:物种丰富
度为重度放牧<对照<中度放牧<极轻放牧<轻度
放牧,均匀度指数为重度放牧<对照<极轻放牧<
中度放牧<轻度放牧,多样性指数H′为对照<极轻
放牧<重度放牧<中度放牧<轻度放牧,多样性指
数D为对照<重度放牧< 极轻放牧<中度放牧<
轻度放牧。在第2年,多样性指数在极轻放牧区最
小,而在重度放牧区最大,这与第1年和第3年的结
果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多样性指数(D 和H′)是物
种水平上多样性和异质性程度的度量,能综合反映
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总和[17],因此必然与物
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度量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多
样性[18],本试验中的结果也是如此。均匀度反映各
群落中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在不同放牧强度下,
第一个放牧季,对照区的均匀度指数最大,其次为中
度放牧,重度放牧区最小,而经过连续3个放牧季的
放牧后,轻度放牧区最大,其次为极轻放牧区,重度
放牧区最小。
2.3 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
由表4可知,在3个放牧季内,对照区与其他各
放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强而
减小。从年度变化来看,极轻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
群落的相似性系数随放牧时间的延长略有增加,而
21
第1期 董全民等: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其他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随放牧
时间的延长而逐年降低。放牧强度相近的2个放牧
区之间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大,而且放牧强度
越相近,相似性系数越大。这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
强,除了极轻放牧区,其他3个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
群落的相似程度下降,植物群落均朝着偏离对照区
植物群落的方向变化,而且放牧时间越长,各放牧区
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程度越小。相关分析表
明,各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与放
牧强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205),说明
各放牧处理组的植物群落朝着远离对照群落的方向
在演替。
表3 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
Table 3 Changes of community diversity,abundance and evenness index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时间
Time
指标
Index
放牧处理 Grazing treatment
对照
Control
极轻放牧
Extremely light grazing
轻度放牧
Light grazing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第1年
The first year
丰富度(物种数)Species richness(S) 13  22  26  17  14
均匀度指数Even index(J′) 0.822  0.777  0.775  0.813  0.764
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H′) 1.709  2.242  2.376  2.009  2.064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 index(D) 0.697  0.807  0.814  0.760  0.797
第2年
The second year
丰富度(物种数)Species richness(S) 16  15  23  19  17
均匀度指数Even index(J′) 0.813  0.803  0.857  0.864  0.779
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H′) 1.870  1.956  1.869  1.918  2.362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 index(D) 0.715  0.750  0.718  0.722  0.850
第3年
The third year
丰富度(物种数)Species richness(S) 24  30  34  28  23
均匀度指数Even index(J′) 0.688  0.729  0.803  0.762  0.591
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H′) 2.186  2.480  2.578  2.540  2.505
多样性指数 Diversity index(D) 0.774  0.804  0.869  0.863  0.801
表4 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
Table 4 Changes of community similarity index in sown grassland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处理Treatment    时间Time
对照
Control
2003  1.0000
2004  1.0000
2005  1.0000
极轻放牧
Extremely light grazing
2003  0.9241  1.0000
2004  0.9233  1.0000
2005  0.9295  1.0000
轻度放牧
Light grazing
2003  0.9147  0.9001  1.0000
2004  0.8732  0.9120  1.0000
2005  0.8219  0.9297  1.0000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2003  0.8741  0.8436  0.8213  1.0000
2004  0.8232  0.8019  0.7997  1.0000
2005  0.7931  0.7810  0.7820  1.0000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2003  0.7998  0.7369  0.7634  0.8421  1.0000
2004  0.7206  0.7230  0.7322  0.8001  1.0000
2005  0.6120  0.6210  0.6723  0.7214  1.0000
2.4 放牧强度对人工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由表5可知,经过3年的连续放牧,第3年不同
处理组的地上生物量开始阶段先增加之后逐渐下
降,出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这是牧草生长
的一般规律,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同一时期地上
生物量逐渐减小,且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地上生
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这一结果与姚爱兴
等[8]在湖南南山牧场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黑麦草/白
三叶混播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胡民强
等[19]在四川红池坝对不同放牧强度下以红三叶为
主的混播草地的研究结果以及董世魁等[9]人在甘肃
天祝县金强河地区对不同放牧强度下多年生混播禾
草草地初级生产力的研究结果一致。从年度变化来
看,各放牧处理组(除了轻度放牧组)第3年的平均
地上生物量均低于第2年和第1年(表6),且放牧
强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显著(P<0.05),放牧年
31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这与
在该地区披碱草人工草地第3年地上生物量最大
的惯论相悖[20,21],但与胡民强等[19]认为红三叶人
工草地上放牧第2年的产量最高的结论一致。一
方面,可能与该地区第2年牧草生长季节连续阴
雨有关(第2年牧草生长季节的降水量较第1年高
100%,地温低2~3℃),证实了地上生物量更易受
降水和气温的影响[22~24];同时,人工草地-牦牛放
牧系统是一高输出系统,如果输入(包括降水、温
度等自然因素以及施肥、灭鼠、灭除杂草等管理措
施)不足,必然引起该系统的输出(地上生物量)减
少;另一方面,放牧对草地植物影响的“滞后效
应”,可能也与第3年比第1年和第2年地上生物
量低有关,但就每个放牧季而言,在环境条件相同
的情况下,不同放牧强度则是导致此差异的主要
原因[25]。
表5 不同放牧强度下2005年牧草生长季节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
Table 5 Seasonal change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in growing season of 2005 g·m-2
处理
Treatments
日期 Measuring date
6月20日 7月5日 7月20日 8月5日 8月20日 9月5日 9月20日
对照
Control
110.2±21.1A 220.8±18.5Ba 309.7±25.5Bb 390.4±26.9Bb 331.7±36.4Bb 290.7±15.4Bb 230.2±12.5Ba
极轻放牧
Extremely Light grazing
102.5±11.2A 219.6±19.4Ba 245.8±19.9Ba 364.8±25.8Bb 255.9±21.1Ba 261.2±16.9Ba 204.9±14.1Ba
轻度放牧
Light grazing
119.6±18.5A 180.5±16.2Ba 210.4±18.7Ba 283.7±19.7Bb 209.2±12.9Bb 194.0±14.5Ba 168.5±10.8Ba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121.5±11.5Aa 126.9±10.6Aa 150.2±11.2Aa 190.9±15.2Ab 167.4±16.4Aa 107.0±12.8Aa  66.0±6.9B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107.3±13.1A 119.7±9.1A  132.3±11.0A 100.8±7.5A  89.5±9.1A  63.5±13.5B  44.4±4.8B
表6 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生长季节平均地上生物量年度变化
Table 6 Yearly changes of average aboveground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in growing season  g·m-2
时间
Year
处理Treatments
对照
Control
极轻放牧
Extremely light grazing
轻度放牧
Light grazing
中度放牧
Moderate grazing
重度放牧
Heavy grazing
第1年 The first year  608.0±131.1a 413.1±198.1a 257.6±68.9a 162.8±61.0a 88.3±21.3b
第2年The second year  250.2±30.0a 250.4±60.1a 190.7±32.1a 141.5±31.0a 71.8±19.1b
第3年The third year  249.3±25.9a 236.4±42.2a 195.7±30.8a 132.6±21.9a 89.5±15.5b
3 讨论
草地上家畜的放牧强度与植被的相关性研究是
目前放牧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群落盖度和
地上现存量及其植物类群的百分比组成是反应草地
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可判断草地状况和生
产潜力。Elison[26]综述了世界各地250篇有关放
牧对草地群落影响的研究论文,发现由于放牧动物
的选择性采食,草地中优质牧草的比例和生物量大
大降低,最终杂类草将成为优势植物。Miguel Mel-
lado等[27]报道:轻度放牧区(1.5hm2 放牧一只山
羊)的植被盖度远远高于重度放牧区(15hm2 放牧
一只山羊)。本试验中群落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放
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Eddy[28]和王艳芬等[29]
在天然草地上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与董全民
等[30]、胡民强等[19]、王向涛等[31]、张静妮等[32]在天
然草地,以及姚爱兴等[8]和董全民等[33]在人工草地
上的结论一致。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是群落的重要特
征,放牧及其他干扰对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都离不
开物种多样性问题[17,18]。多样性指数是物种水平
上多样性和异质性程度的度量,能综合反映群落物
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总和[17],因此必然与物种丰富
度和均匀度的度量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多样
性[18]。放牧造成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发生变化,但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适度
放牧对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符合“中度干扰
理论”[17,34~36],即中度放牧能维持高的物种多样性。
然而,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的多样性随
放牧强度的提高而升高[18,37],而有些学者认为生物
多样性随放牧强度的增强而降低[32,38]。本试验在3
年的连续放牧期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在轻度和中
41
第1期 董全民等: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及地上现存量的影响
度放牧之间(牧草利用率为40%~60%)最高。经
过连续3个放牧季的放牧试验期内,轻度放牧区群
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
最高。这是因为适度的放牧通过牦牛对垂穗披碱草
和星星草的采食,使一些下繁草品种的数量增加,同
时一些牦牛不喜食的杂草类和不可食的毒杂草类数
量也增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群落结构
的复杂性[18,39]。在重度放牧下,由于牦牛采食过于
频繁,减少了有机质向土壤中的输入,土壤营养过度
消耗,改变了植物的竞争能力,导致植物种的重要值
和多样性的减少。在极轻放牧时,牦牛选择采食的
空间比较大,因而对植物群落的干扰较小,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不高。
对照草地由于没有牦牛的采食干扰,群落由少数优
势种植物所统治,多样性和均匀度最小;各放牧区与
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与放牧强度成显著的
负相关(R=-0.9205),说明各放牧处理组植物群
落朝着远离对照群落的方向演替,这也与董全民
等[11,33,40]在高寒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
和高寒人工草地上的结果一致。
4 结论
在3个放牧季内,植被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强而降
低,放牧强度对放牧区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极显著(P<
0.01);经过连续3个放牧季的放牧,放牧强度与物种丰
富度、多样性指数H′、多样性指数D(除了第1年)和均
匀度指数J′(除了第2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回
归,各放牧区与对照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与放牧强
度成显著的负相关(R=-0.9205),说明各放牧区植物群
落朝着远离对照群落的方向演替;经过3年的连续放牧,
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P<
0.01),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逐渐减
小。这说明高寒人工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在不同放牧强度
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以及多样
性分布格局等方面产生响应,表现出不同的外貌特征和
多样性变化,因此尚需在其作用机理方面进行更加全面、
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生
态系统的研究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更需将各种干扰因子
有机结合起来,对高寒人工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刚,蒋文兰.人工草地种群生态学研究[M].兰州:甘肃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8
[2] 王刚,吴明强,蒋文兰.人工草地杂草生态学研究 Ⅰ杂草入侵
与放牧强度之间的关系[J].草业学报,1995,4(2):75-80
[3] 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人工草地管理
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6,24(8):9-15
[4] McKenzie F R.Influence of grazing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n
tiler apperance and death rates of Lolium perenne L.under
subtropical conditions[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7,48:337-342
[5] McKenzie F R.The influence of grazing frequency and intensi-
ty on the vigour of Lolium perenne L.under subtropical condi-
tions[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6,
47:975-983
[6] Hume D E,Brock J L.Morphology of tal fescue(Festuca
arundinacea)and perennial ryegrass(Lolium perenne)plants
in pastures under sheep and cattle grazing[J].Journal of Agri-
cultural Science,1997,129:19-31
[7] 蒋文兰,李向林.不同利用强度对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组分动
态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3,2(3):1-10
[8] 姚爱兴,王培,樊奋成,等.不同放牧处理下多年生黑麦草/白三
叶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中国草地,1998,20(2):12-16,
24
[9] 董世魁,丁路明,徐敏云,等.放牧强度对高寒地区多年生混播
禾草叶片特征及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1):136-142
[10]董全民.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J].青海
畜牧兽医杂志,2007,37(2):1-3
[11]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放牧强度对混播草地群落数量特征
的影响(简报)[J].草地学报,2007,15(4):394-397
[12]夏景新.放牧生态学与牧场管理[J].中国草地,1993,14(4):
61-65
[13]耿文诚,马宁,马岩德,等.人工草地绵羊系统优化研究Ⅰ人工
草地初级生产力[J].草业科学,2000,17(专集):34-36
[14]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等.牦牛放牧强度对江河源区混播禾
草地上初级生产量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5,
27(2):1-8
[15]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等.不同牦牛放牧强度下江河源区垂
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动态变化[J].中
国草地学报,2005,28(3):5-15
[16]汪诗平,王艳芬,陈佐忠.放牧生态系统管理[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3
[17]汪诗平,李永宏,王艳芬,等.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冷蒿草原
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学报,2001,43(1):89-96
[18]江小蕾,张卫国,杨振宇,等.不同干扰类型对高寒草甸群落结
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479-
1485
[19]胡民强,陈宗玉,王淑强,等.红池坝人工草地放牧强度试验
[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11(5):44-49
[20]王启基,史惠兰,景增春,等.江河源区退化天然草地的恢复及
其生态效益分析[J].草业科学,2004,21(12):35-41
[21]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等.江河源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
建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2,9(9):1-5
51
草 地 学 报 第20卷
[22]McNaughton S I.Ecology of grazing ecosystem:the Serengtis
[J].Ecology Monography,1985,55:259-294
[23]Hunt R,Nichols R O.Stress and coarse control of growth
and root-shoot parting in herbaceous plants[J].Oikos,1986,
47:149-158
[24]Andren O,Paustian K.Barley straw decomposition in the
field:a comparison of models[J].Ecology,1987,43:1-20
[25]王艳芬,汪诗平.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
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7(3):198-202
[26]Elison L.The influence of grazing on plant succession[J].
Botanical Review,1960,26:1-78
[27]Melado M,Valdez R,Lara L M.Stocking rate effects on
goats:A research observation[J].Journal of Range Manage-
ment,2003,56:167-173
[28]Edyy M,Argenta T.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relations in steppes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conditions[J].Oi-
kos,1989,56:364-370
[29]王艳芬,汪诗平.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现存量和
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1999,8(1):15-20
[30]董全民,马玉寿,李青云,等.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
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J].四川草原,2004(2):20-27
[31]王向涛,张世虎,陈懂懂,等.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特
征和土壤养分变化研究[J].草地学报,2010,18(4):510-516
[32]张静妮,赖欣,李刚 等.贝加尔针茅草原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
分对放牧干扰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0,18(2):177-182
[33]董全民,赵新全,马有泉,等.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优化
牦牛放牧强度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8,17(5):16-22
[34]Connel J H.Diversity in tropical rain forests and coral reefs
[J].Science,1978,199:1302-1310
[35]Sousa W P.The role of disturbance in natural communities
[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84,15:
353-392
[36]Tilman D,Downing J A.Biodiversity and stability in grass-
land[J].Nature,1994,367:363-365
[37]Karen R H,David C H,Robert C C,et al.Grazing manage-
ment effects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algrass prairie[J].
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2004,57:58-65
[38]刘发央,徐长林,龙瑞军.牦牛放牧强度对金露梅灌丛草地群
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8,16(6):613-618
[39]杨利民,韩梅,李建东.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
样性的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110-114
[40]董全民,赵新全,马玉寿,等.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高寒草
甸植物群落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5,13(4):334-338
(责任编辑 刘云霞
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櫥

2011年共有156位专家为本刊审稿,值此辞旧迎新之际
特向诸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于 卓 于林清 马 啸 马春晖 方 程 毛培胜 王 赞 王小山 王正文 王兆龙 王成章
王启基 王秀娥 王佺珍 王建光 王金胜 王俊杰 王彦荣 王显国 王晓娟 王铁娟 王赟文
包爱科 史莹华 左 强 巨晓棠 玉永雄 白文明 白史且 石凤翎 石旺鹏 龙明秀 刘长仲
刘国彬 刘建秀 刘录祥 刘晓辉 刘爱军 刘爱萍 吕世海 吕贻忠 孙 彦 孙吉雄 孙启忠
孙洪仁 安 渊 安韶山 师尚礼 戎郁萍 朱志红 朱进忠 朱慧森 毕玉芬 许庆方 邢 福
闫志坚 严学兵 佘建明 吴建国 张卫国 张月学 张世挺 张永明 张永亮 张岁岐 张志飞
张怀刚 张国珍 张学勇 张建国 张金屯 张恩和 张润志 张新全 张德罡 张蕴薇 李 红
李 唯 李连方 李英年 李青丰 李贵桐 李造哲 李菊梅 杜红梅 杜建才 杨允菲 杨春华
杨惠敏 汪诗平 沈新莲 辛国荣 辛晓平 邵 涛 邵新庆 陈文峰 周华坤 周自玮 周志宇
周青平 周道玮 孟 林 易 津 林启美 林洁荣 林慧龙 金 樑 胡良军 赵 祥 赵小蓉
赵世伟 赵国琦 赵桂琴 赵萌莉 郝明德 徐 瑶 徐礼根 柴 琦 海 棠 袁 清 袁庆华
袁学军 贾玉山 贾志宽 郭凤根 郭正刚 郭仰东 郭彦军 郭振飞 郭继勋 崔建宇 崔敏龙
彩万志 梁天刚 梁宗锁 逯晓萍 黄高宝 彭 燕 彭晓邦 曾会明 曾昭海 程积民 董全民
董宽虎 董晓宁 谢应忠 谢英荷 韩永伟 韩国栋 韩雪松 解新明 赖志强 漆智平 樊江文
  潘学标 魏臻武
(以姓氏笔画为序)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