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Pathogen of the Medicago stativa Leaf Spot in Gansu Province

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18 卷 第 3 期
Vol. 18  No. 3
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0 年 5 月
 May   2010
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王婷 , 王生荣*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草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 近年来甘肃省苜蓿( Med icago stativa L . )发生一种叶部病害 斑点病, 严重地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和饲用
价值。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害对苜蓿的危害, 在室内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
明:苜蓿斑点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A l ternar ia alter nata ( F r. : F r) Keissler ) , 该病原菌能很好地利用麦芽糖、蔗
糖、甘氨酸; 其生长最适温度为 25  , 最适 pH 为 6. 0- 7. 0,最适宜的 RH 为 98%以上, 最适培养基为 5% AL 和
PSA。在上述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快, 菌丝茂盛,产孢量大, 孢子萌发率高。
关键词:苜蓿; 斑点病;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S431. 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10) 03-0372-06
The Pathogen of the Medicago stativa Leaf Spot in Gansu Province
WANG Ting, WANG Sheng-rong
*
.
( Col lege of Prataculture, Gansu Agricu ltural U nivers ity, Key Laboratory of Gras sland Ecosystem, Minist ry of Edu cation,
S ino-U . S Centers for Graz ingland E cosystem Sustainabi lit y, Lanzh ou, Gansu Province 730070, China )
Abstract: Leaf spo t is a serious leaf disease in alfalfa, w hich have been in Gansu Prov ince in r ecent years.
The disease reduced yield and forage value of alfalfa. In or der to effect 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of alfalfa,
the morpho logy and bio logical characterist ics o f the pathogen w as made in laboratory. T he results indica-
ted that it w as caused by A l ter nar ia alter nata ( F r. : F r) Keissler. The Pathogen can ut ilize sucrose, malt-
o se, g lycin Well. T he optimum temperatur e, pH value and r elat ive humidity ( RH ) o f the pathogen are
25 , 6. 0- 7. 0, above 98% respect ively. U nder such condit ions the pathogens gr ow quickly, the aerial
mycelium of colony is abundant , the conidia g erminate w ell.
Key words: M edicago stati va, Leaf spot , A l ter naria alter nate , Biolog ical characters
  苜蓿( M edicago stati va L. )是世界上分布最
广、最古老的栽培豆科收草,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
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1]。苜蓿病害对牧草产
量有很大影响, 而且牧草营养成分降低, 适口性下
降,严重的还会引起牲畜中毒,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
和饲用价值[ 2]。在美国, 苜蓿已成为继小麦( T r it i-
cum aesti vum )、玉米( Zea may s )之后的第 3 大农作
物,但苜蓿的病害一直是制约其高产优质的主要因
素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作物和牧草病虫及
杂草等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 35% [ 3] 。我国已发现
有 36种真菌对苜蓿造成危害[ 4]。关于苜蓿叶部斑
点病的种类较多多, 国内外均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
有褐斑病( Common leaf spot )、苜蓿小光壳叶斑病
( Lepto leaf spot o f alfalfa)、霜霉病 ( Downy mi-l
dew )、黑茎与叶斑病( Black stem and leaf spot )匐
柄霉叶斑病( Stemphylium leaf spo t )等[ 4~ 6]。其病
原菌分别为假盘菌( P seudop ez iz a medicagini s )、苜
蓿小光壳 ( L ep tosphaer ul ina br iosiana )、霜霉菌
( P er onosp ora t ri f ol ior um )、茎点霉( Phoma medi-
cagini s)、匍柄霉( S temphy ll ium botry osum )。近年
来,甘肃省苜蓿上发生了一种叶部病害斑点病, 严重
的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和饲用价值, 为了明确甘肃发
生的苜蓿叶部病害, 本研究对甘肃省苜蓿斑点病的
病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以期为苜蓿的病害防治工
作和获得优质高产的草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病菌分离鉴定
病害标本采集自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地苜蓿叶片,
收稿日期: 2009-11-30;修回日期: 2010- 04-06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70733003)资助
作者简介:王婷( 1982- ) ,女,汉族,甘肃临洮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学, E-mail: lz _w angt@ 163. com ;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 resp on dence, E- mail: w angsr@ gsau. edu. cn
第 3期 王婷等: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对典型病叶在室内进行常规组织分离、纯化。在无
菌操作条件下, 选择新近发病的病叶,取其病健交界
处作为分离材料, 切取 2 mm 的小块病组织, 先用
75%酒精进行消毒, 再用 0. 1%升汞消毒 1 m in, 最
后用灭菌水漂洗 3次, 移置在 PDA 培养基平板上,
置于 25 培养箱中培养。分离病菌经纯化和单孢
分离进一步纯化 [ 7, 8] ,用作致病性测定和室内研究。
1. 2致病性测定
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离体叶片鉴定。盆栽接种
选用无病甘农 3 号紫花苜蓿 (M edicag o stat iv a L.
cv. Gannong No. 3)种子, 在直径为 20 cm 塑料花
盆中栽培,在温室培养一月后叶片展开时,采用刺伤
喷雾法、无刺伤喷雾法(接种孢子浓度为 4. 1  105
个 mL- 1 )、刺伤菌饼法和无刺伤菌饼法接种(菌饼
直径均为 5 mm) ,并设对照。
离体测定按照刘博等人所用的方法 [ 9] , 在室内
将离体叶片经 0. 5%的吐温- 20处理后用脱脂棉包
裹保湿,采用菌饼法接种,每处理 20个叶片, 重复 3
次。同时设对照。每天观察并记载发病情况。
上述处理待病害症状稳定后采集病样, 并用常
规方法进行再分离培养。病原鉴定按照柯赫氏法
则,在确定致病性后,将接种的病斑上分离出的病原
菌制成玻片,镜检,观察测定分生孢子的大小,色泽,
喙的形状等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 7]。
1. 3病原菌生物学测定
1. 3. 1温度对菌落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取保存菌种, 置于 PDA 平板培养基培养 5 d, 用打
孔器沿菌落边缘切取直径为 5 mm 菌饼, 接于直径
为 90 mm 的 PDA 平板上, 每个平板中央接菌饼 1
块,设 5 、10、15、20、25、30 、35 7个温
度处理,每一处理重复5次。5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
径及产孢量[ 10, 11]。菌落直径采用长宽平均数表示,
产孢量采用纽鲍( Neubauer)血球计数板计数 [ 7] , 比
较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同时将孢子悬浮液在上述温度下用悬滴法[ 7] 做
孢子萌发试验, 每一处理设置 2个培养皿, 每皿放 3
个玻片,每个玻片滴 2滴孢子悬浮液。每 4 h、8 h、
12 h、24 h镜检,每次镜检 100个孢子。检查孢子萌
发数,计算孢子萌发率。
1. 3. 2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按
上述方法接菌于 PSA (马铃薯蔗糖琼胶培养基)、
PCA(马铃薯胡萝卜琼胶培养基)、OMA(燕麦片琼
胶培养基)、CMA(玉米琼胶培养基)、CA(胡萝卜琼
胶培养基)、Czapek 培养基、5% AL(健康苜蓿叶片
50 g、葡萄糖 18 g、琼脂 18 g、蒸馏水 1000 mL) 7种
培养基平板上,置于 25下培养, 5 d后测量菌落生
长直径及产孢量, 比较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和产
孢的影响[ 7]。
1. 3. 3光照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按前法接
菌于 PDA 平板上。设定全光照、全黑暗、自然光
照、12 h 光暗更替 4种光照条件, 置 25下培养,
5 d 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及产孢量[ 10, 11]。
1. 3. 4 pH 值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用 1N 的
HCL 和 1N 的 NaOH 溶液调节 pH , 配制成不同
pH 的 PDA 平板。按前述方法分别接菌于 pH 4. 0
- 9. 0 的 PDA平板上, 25下培养, 5 d后测量菌落
生长直径及产孢量。
1. 3. 5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以蒸馏水和不
同的盐饱和溶液控制小环境相对湿度为 100%、95%、
90%、80%、70%。将孢子悬浮液滴于玻片上风干后,
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 25下培养。并以孢子
在水滴中培养作对照,计算孢子萌发率[ 10, 11] 。
1. 3. 6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以 Czapek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其中碳源分别用蔗糖、葡萄
糖、麦芽糖、乳糖、淀粉、D-甘露糖代替,以 Czapek培
养基中 30 g 蔗糖含碳量为标准, 按上述方法接菌,
置 25下培养, 5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及产孢量,
比较不同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1. 3. 7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以 Czapek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其中氮源分别用硝酸钠、硝酸
钾、硫酸铵、氯化铵、甘氨酸代替, 以 Czapek 培养基
中 2 g 硝酸钠含氮量为标准, 按上述方法接菌, 置
25 下培养, 5 d后测量菌落生长直径及产孢量,比
较不同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1. 4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用 SPSS 17. 0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
ANOVA 方差分析,并用 Duncan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症状
苜蓿斑点病在甘肃省栽培区多在成株期发生,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 初期叶片正面产生针尖大小黑
褐色圆形、近圆形病斑,少见不规则形,无轮纹。温
湿度适宜时,病叶上密布黑褐色小点,严重时造成叶
片黄化,脱落,同时茎部也发生黄化, 发病时自下部
叶片逐渐向上部蔓延, 从叶片缘处或从叶片中部开
始发生。叶斑正反面都呈黑褐色。病斑一般直径大
373
草地学报 第 18卷
小为 0. 1- 0. 3 mm, 刈割后新叶片上初无病斑, 20 d
左右后,田间才开始零星发病,随后发病日趋严重。
苜蓿斑点病与苜蓿褐斑病往往混合发生, 易被误诊
为褐斑病,在田间可以通过两点来区别诊断: 1、斑点
病病斑表面平滑,病斑用手触摸无突出感,而苜蓿褐
斑病病斑中央有子囊盘微凸, 手摸有突出感; 2、斑点
病病斑中央呈褐色, 而褐斑病后期颜色较浅, 中央呈
灰色。(图 1-A、图 1-B)
2. 1病原及致病性测定
接种鉴定表明, 该病原菌对苜蓿具有致病性, 接
种后的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基本一致,但人工
接种的症状病斑较大, 易引起叶枯。盆栽试验中刺
伤喷雾法发病率较其它处理相对较高, 平均为 9%,
且最快的约 5 d 就出现症状,而无刺伤喷雾法发病
率为 4. 3% ,发病时间约 13 d;刺伤菌饼法发病率为
8. 3%, 无刺伤菌饼法发病率为 4%, 均为 5 d出现症
状。对照未发病。离体测定发病率为 8. 7%, 3 d就
出现发病症状。(图 1-F、图 1-G)
对发病叶片分离、纯化,在 PDA 平板培养基上,
菌落墨绿色、橄榄色, 后期黑褐色, 少有絮状气生菌
丝。(图1- E)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直或向一侧弯
图 1  苜蓿斑点病症状及病原
Fig. 1  The symptom and the pathogen of alfalfa leaf spot
A苜蓿斑点病的田间发病症状B 苜蓿斑点病叶片症状C 病原菌分生孢子( 400 ) ; D病原菌分生
孢子梗( 400 ) ; E 病原菌落形态; F 离体致病性测定; G、H 盆栽致病性测定( H:对照)
A The symptom of alfalfa leaf spot in field; B The symptom of alfalfa leaf spot in foliage;C Conidia( 400 ) ; D Conidiophore( 400 ) ;
E Isolat ion and culture of pathogen; F Pathogenicity test in vit ro culture; G, H Pathogenicity test in pot culture ( H :CK)
374
第 3期 王婷等: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曲,浅褐色, 有分隔。分生孢子大小为( 16. 1- 33. 6)
 ( 7. 4- 13. 2) m, 平均为 27. 8 10. 4 m,倒棍棒
形,长卵圆形,梭形等,初色浅,后呈黄褐色,深褐色,
有2- 5个横隔, 0- 3个纵隔, 分隔处有缢缩, 喙长短
不等,短的柱状大小为( 2. 6- 4. 7)  ( 2. 1- 3. 8) m,
长的可达 1/ 4孢身到 1个孢身,大小为( 8. 3- 31. 2)
( 3. 9- 6. 1) m,无分隔或 1个分隔(图1-C、图 1-D)。
根据以上形态特征, 查阅相关文献 [ 12] , 将其确
定为 链 格 孢 A lter nar ia alter nata ( F r. : F r )
Keissler。
2. 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2. 2. 1温度对菌落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菌落
在 5- 35间均可生长, 20- 25为生长最适温度,
产孢量也最多, 15- 30之间菌落生长较好, 温度低
于 10菌丝不能很好的生长, 在高于 35或低于
10下,很少产孢(表 1)。说明该菌不宜在较高和
较低温度环境下生长。
表 1  温度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s o f temperature on g row th and
sporulation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a
温度
Temperature(  )
菌落直径
Mycelial diam eter( mm)
产孢量
Sporulat ion(  105)
5 8. 20 0. 37fF 0. 14 0. 07eE
10 13. 8 0. 37eE 0. 64 0. 08dD
15 34. 4 0. 75dD 1. 2 0. 09cC
20 56. 8 0. 66bB 1. 82 0. 16bB
25 62. 4 0. 75aA 3. 06 0. 12aA
30 51. 0 0. 84cC 1. 32 0. 11cC
35 13. 6 0. 24eE 0. 04 0. 04eE
  注:同列不同大写字母间差异极显著( P < 0. 01) ,不同小写字母
间差异显著( P < 0. 05) ,下同;表中数据均为 5 d时测量
Note: m eans with dif f erent small or capital let ters in the sam e
column are signi ficant ly dif ferent at 0. 05 or 0. 01 level, respectively,
sam e as below ; Data w ere measured at 5th day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 温度可显著
影响病原菌孢子萌发,且每4h镜检不同温度下孢子
萌发的趋势相同。以 12 h为例, 在 5- 35病原菌
孢子均可萌发,以 20- 30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
低于 10 或高于 30 萌发率明显降低(图 2)。
2. 2. 2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该
病原菌在这 7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和产孢, 其中以
5% AL 和 PSA上菌落生长较好,在 Czapek上菌落
生长较差; 在 PSA 上产孢量最多, Czapek产孢量最
小(表 2)。这表明苜蓿斑点病病原菌生长对营养要
求不严格,但对 Czapek 培养基的利用较差。
图 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 h)
F ig . 2  The effects of differ ent temperatur e
on conidia g ermination ( 12 h)
表 2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Table 2  The effect o f different media on gr ow th and
spo rulation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a
培养基
Cultur e medium
菌落直径
Mycel ial diameter( mm)
产孢量
Sp oru lat ion(  105 )
PSA 61. 7 0. 34aA 14. 84 0. 45aA
AL 62. 6 0. 29aA 4. 52 0. 19dD
PCA 43. 5 0. 39eD 6. 32 0. 28bBC
Czapek 43. 4 0. 51eD 1. 56 0. 12fF
CA 52. 7 0. 51bB 5. 38 0. 15cCD
OMA 50. 8 0. 90cB 3. 44 0. 19eE
CMA 47. 3 0. 37dC 6. 48 0. 20bB
2. 3. 3光照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完全光照
条件下菌落生长最快, 产孢量最少;但在完全黑暗条
件下产孢量最大, 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产孢量下
降,这表明黑暗可促进该菌产孢(表 3)。而在 12 h
光暗交替和自然光照处理下无显著差异。
表 3 光照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T able 3 T he effects of lig ht on t he g rowth and
spo rulation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a
处理       
T reatmen t       
菌落直径
Mycelial
diam eter( mm)
产孢量
Sporulat ion
(  105)
完全光照 L ight 62. 4 0. 24aA 4. 04 0. 21cC
完全黑暗 Dark 58. 6 0. 24bB 8. 32 0. 33aA
12 h光暗交替 12 h dark / 12 h ligh t 56. 6 0. 51cC 5. 26 0. 14bB
自然光照 Nature l ight 57. 4 0. 40cBC 5. 08 0. 18bB
2. 3. 4 pH 值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病原菌
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从 pH 4. 0- 10. 0均可
生长,但在 pH 4. 0时生长最差(表 4)。生长的最适
宜 pH 值为 6. 0,而在 pH 7. 0 时产孢最多, pH 4. 0
和 pH 10. 0产孢很少, 这说明, 生长的适宜酸碱度
和产孢的不完全一致。
2. 3. 5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水滴中病原
菌的孢子萌发情况最好, 以 12 h 为例,水滴中孢子
萌发率达到 41%左右,如果不在水滴中, 即使相对
湿度达 100%, 孢子萌发率也仅为 10. 1% ,随着相对
375
草地学报 第 18卷
湿度的降低, 萌发率显著减少, 在相对湿度 80%左
右以下,分生孢子几乎不能萌发; 在相同湿度条件
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萌发率也有提高(图 3)。
表 4 pH值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Table 4 The effects of pH value on g rowth
and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a
pH 值
pH va lue
菌落直径
M ycelial diameter( mm)
产孢量
Spo rulation (  105 )
4. 0 26. 2 0. 20gG 0. 4 0. 09efC
5. 0 52. 4 0. 60cC 1. 76  0. 10dB
6. 0 60. 6 0. 81aA 3. 12  0. 07bA
7. 0 57. 6 0. 24bB 3. 44  0. 13aA
8. 0 47. 4 0. 51dD 2. 10  0. 09cB
9. 0 41. 4 0. 51eE 0. 48  0. 07eC
10. 0 30. 2 0. 84 fF 0. 18  0. 05 fC
图 3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 h)
Fig. 3 The effiects of humidity on conidia germination ( 12 h)
2. 3. 6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病原菌在
不同碳源中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以麦芽糖和蔗糖最
为理想,其次为淀粉和葡萄糖,乳糖最差。在供试的
碳源中病原菌均可产孢, 其中以麦芽糖最适, 其次为
蔗糖和淀粉,乳糖最差(图 4)。
图 4  碳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F ig . 4  The effect o f C- source on g rowth and
spo rulation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e
注: 1. 蔗糖, 2. 麦芽糖, 3. 淀粉, 4. 葡萄糖, 5. D-甘露糖, 6. 乳糖
Note: 1. Sucrose, 2. Maltose, 3. Starch, 4. Glucose, 5. D-Inannose, 6. Lactose
2. 3. 7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病原菌在
不同氮源中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其顺序是甘氨酸﹥
硝酸钾﹥硝酸钠﹥尿素﹥氯化铵﹥硫酸铵。在供试
的氮源中病原菌均可产孢, 其中以甘氨酸最适, 其次
为硝酸钠和硝酸钾(图 5)。
图 5 氮源对菌落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F ig . 5  The effect o f nitride on g rowth and sporulation
of A lternar ia alter nate
注: 1. 硝酸钠, 2. 硝酸钾, 3. 尿素, 4. 氯化铵, 5. 甘氨酸, 6. 硫酸铵
Note: 1. Sodium nit irate, 2. Potassium n iti rate, 3. Urea,
4. Ammonium chloride, 5. Glycine, 6. Ammonium sulphate
3 讨论
3. 1由链格孢菌引起的苜蓿病害,国内最早在吉林
有记载[ 13] ,贾菊生等 [ 14]对由链格孢菌( A . al ternata
( F r. : Fr) Keissler)引起的苜蓿叶斑病进行了记载,
包括症状和分布等,南志标等[ 15] 先后对紫花苜蓿种
传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他们在苜蓿种子上分离
到少量链格孢菌( A l ter naria al ternate ) , 致病性测
定表明 Al ternar ia alter nate 对苜蓿种子的萌发和
幼苗的生长具有致病性 [ 16]。奚启新[ 17] 对苜蓿感病
品种种子进行检测, 结果也鉴定到病原物中有细链
格孢( A . tenuis)。郭玉霞等[ 18] 从不同生育期苜蓿
侧根根部分离到的 23种真菌中包括链格孢( A . al-
ter nate) ,并测定对苜蓿的种子和幼苗有一定的致病
力。Naseri等[ 19] 2000年在 Kheirabad 对生长期有
症状的苜蓿叶、茎、根分离时得到 A l ter nar ia sp. 并
证明其可产生真菌毒素降低草料质量。U ndi
等[ 2 0] , Koper等 [ 21] , Bijeli c等[ 22] 等人都曾报道在苜
蓿种子或叶片上也分离得到 A l ter nar ia sp. 。综上
所述,链格孢菌作为苜蓿斑点病的病原菌的描述记
载较多,但系统研究的文献不多见, 特别是在国内,
有关苜蓿链格孢叶斑病的系统研究文献没有,其中
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叶斑病以前发生较轻,对其
376
第 3期 王婷等:甘肃苜蓿斑点病的初步研究
造成的损失低估,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
足够重视。
3. 2在苜蓿斑点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与
詹文平[ 23]对黑斑病病原菌( A. alter nate )生物学特
性研究结果一致。与孙仲平等[ 24] 对叶枯病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A . al ternate)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仅在
光照条件下有差异,苜蓿斑点病病原菌菌丝在完全
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黑暗条件下最利于产孢,而杨
树叶枯病病原在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与王
宏[ 25]对梨黑斑病病原菌( A. al ter nate )生物学特性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仅在 pH 条件下有差异,苜蓿斑
点病病原菌菌丝在 pH6. 0条件下生长最快,而梨黑
斑病病原菌在 pH 7. 0- 8. 0条件下生长最快, 但均
在 pH7. 0条件下利于产孢。这可能是由于寄主植
物特性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说明这个种在不同的寄
主植物上可能产生不同的寄生适应性, 在一些生物
学特性上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别。另一方面从该病原
菌适宜的光照条件和 pH 范围以及碳氮源的利用等
情况来看,该菌适应环境能力极强,这对该病害的流
行与防治有很大影响。
3. 3本文对苜蓿斑点病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但对于温度对病原菌的生长及产孢的影响及对病原
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比较粗, 还应在 20- 30之
间做进一步试验,以明确病原菌的最佳生育温度; 在
碳源和氮源试验中, 所使用的碳源和氮源范围较窄,
而且菌丝生长对碳源和氮源需求程度如何, 在无碳
源和氮源和有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是否存在
差异,差异是否显著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 4对苜蓿斑点病进行致病性测定中植株发病率较
低,这可能与试验中的环境条件与自然条件差异造成
的,其中盆栽接种测定的湿度条件有着不稳定性,离
体叶片测定中由于苜蓿叶片表面覆有蜡质层对叶片
表面保湿和病原菌的侵入造成一定影响。有关该病
侵染和发生的条件、侵染规律、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
影响以及产毒特性[ 26]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4. 1甘肃苜蓿上严重发生的这种叶部病害经致病
性测定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苜蓿斑点病的
病原菌为链格孢菌( A . alter nate )。它可以侵染叶
片和茎干,典型症状为小斑点,黑褐色, 圆形或不规
则形,直径大小为 0. 1- 0. 3 mm 左右, 表面平滑, 无
突起,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发病严重时可以多个
病斑相互愈合, 造成叶片黄化,脱落,同时茎部也发
生黄化。
4. 2苜蓿斑点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 完全
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 黑暗条件利于产孢。该
病原菌能很好的利用麦芽糖、蔗糖、甘氨酸。生长最
适温度为 25 , 最适 pH 为 6. 0 - 7. 0, 最适宜的
RH 为 98%以上,最适培养基为 5%A L 和 PSA。在
上述环境条件下, 菌丝生长快,菌丝茂盛, 产孢量大,
孢子萌发率高。
参考文献
[ 1]  耿华珠.中国苜蓿[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114- 130
[ 2]  袁庆华.我国苜蓿病害研究进展[ J] .植物保护, 2007, 1(33) : 6-11
[ 3]  南志标.建立中国的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体系[ J ] .草业学报,
2000, 9( 2) : 19
[ 4]  南志标,李春杰.中国牧草真菌病害名录[ J] . 草业科学, 1994,
(增刊) : 1-160
[ 5]  H ollin gsw orth C R, Gray F A, Koch D W. Alfalfa Dis ease
Manag ement [ M ] . Wyomi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2003,
13-22
[ 6]  Donald L S, Donald C E. Compedium of Alfalfa Diseas e [ M ] .
T 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Press. 1990, 13-47
[ 7]  方仲达. 植病研究法[ M ] . 第 3 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2: 122-125
[ 8]  雷玉明, 张建文. 草本植物三种真菌新病害[ J ] .草地学报,
2006, 14( 3) : 284-286
[ 9]  刘博,傅俊范. 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鉴定 [ J] . 植物病理学报,
2008, 38( 4) : 425-428
[ 10] Allen S J, Brow n J F, Kochman J K. Effect s of temperature
dew period and l ight on the grow th and development of A l ter-
naria hel ianthi [ J ] . Phytopath ology, 1983, 73: 893-896
[ 11] 郑莉,黄俊斌,向培建,等.高羊茅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
性[ J] .草地学报, 2006, 14( 4) : 315-318
[ 12] 张天宇.中国真菌志链格孢属[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8-42
[ 13] 戚佩坤. 吉林经济植物真菌病害志[ M ] . 辽宁:吉林人民出版
社, 1965, 234- 238
[ 14] 贾菊生,胡守智.新疆经济植物真菌病害志[ M ] . 新疆:新疆科
技卫生出版社, 1994, 73-81
[ 15] 南志标.陇东黄土高原栽培牧草真菌病害调查与分析[ J] .草业
科学, 1990, 7( 4) : 30-34
[ 16] 李春杰,南志标.苜蓿种带真菌及其致病性测定[ J] .草业学报,
2000, 9( 1) : 27-36
[ 17] 奚启新.苜蓿种子检测及处理分析 [ J ]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 1) : 43-48
[ 18] 郭玉霞,南志标,李春杰,等.黄土高原区苜蓿与小麦轮作系统
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J] .生态学报, 2004, 24( 3) : 486-494
[ 19] Naseri B, Marefat A R. S easonal dynamics and prevalence of
al falfa fungal pathogen s in Zanjan provin ce, Iran[ J ] . Interna-
t ion al Jou rnal of Plant Production , 2008, 2( 4) : 327-340
[ 20] Undi M , Wit tenb erg K M, Holl iday N J. Occur rence of fu ngal
species in stored alfalfa forage as influen ced by moistur e con-
tent at baling and temperatu re du ring s torage [ J ] . Canadian
Journ al of Anim al Science, 1997, 77( 1) : 95- 103
[ 21] Wilczek M, Kop er R, Cw in tal M . Germ inat ion capacity an d
health status of hybrid alfalfa seeds after laser t reatment [ J ] .
Internat ional Ag rop hysics , 2005, 19: 257-261
[ 22] Bijel ic Z, Krnjaja V, T omic Z, et al . Ident ifi cat ion and quan t-i
ficat ion of fungi in grass-legumin ou s silage[ J ] . Biotechn ology
in Animal Hu sbandry, 2009, 25( 5-6) : 1209-1216
[ 23] 詹文平,朱建兰,李晓玲.红豆草黑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产毒
与侵染条件的研究[ J] .草原与草坪, 2008, 9: 54-58
[ 24] 孙仲平,马文海,王占斌. 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
究[ J] .中国森林病害, 2007, 26( 1) : 4-7
[ 25] 王宏.梨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化学协同控制技术的
研究[ D] : [学位论文]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25- 42
[ 26] 郭霞,黄晓亚.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和产毒培养条件的优
化[ J] .草地学报, 2009, 17( 2) : 255-258
(责任编辑 米 佳)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