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erfect Harmful Bi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Promoting Grass for Sustained Development

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7-0435( 2002) 04-0313-05
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
施大钊1, 杨爱莲2
( 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94; 2.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北京 100026)
摘要: 分析我国草地有害生物治理面临的形势和预警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制定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以扭
转我国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制订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原则: ( 1)草地植被的基本生产力得以保持, 具有持续
发展的基本功能; ( 2)草地生物多样性指数, 特别是有花植物和野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 3)草地畜
牧业生产水平与草地生产力相适应; ( 4)草地经济效益与全国农业效益的平均水平处于同一发展阶段; ( 5)地方制
定的法律、法规与国家基本国策相配套,有利于保护草地环境和牧业生产。有害生物持续控制能力( FA )的迭加计
算: FA= ∑WkW jⅠ。式中Wk 为一级标准, W j为二级标准, Ⅰ为属性参数。
关键词: 有害生物; 预警系统;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12. 6   文献标识码: A
Perfect Harmful Biological Early Warning System
Promoting Grass for Sustained Development
SHI Da-zhao 1, YANG Ai-lian2
( 1.C hina Agr icultur al Un iversi ty, Beijing 100094, China; 2. Nat ional S tat 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 arian, Beijing 100026, Chin 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 ses about the pest management and for ecast sy stem which is facing on grassland
and the problem ex ist ing in early warning sy stem. We suggest to prepare ecolog ical environmental
appraisement standard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r esto re the gr assland ecolog ical env ir onment , situat ion.
Work out the principle of ecolog ical env ironmental appraisement standar d: ( 1 ) Keeping the basic
pr oduct ivity of vegetation on grassland, and play ing the basic skill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 ; ( 2) Keeping
gr assland biodiversity index , especially plants and w ild animals, to be in r elat ive steady state; ( 3) T he grass
pr oduct ion lev el of animal husbandry suit ting w ith g rass pr oduct ivity; ( 4) The average level o f grass
economic benef it s is in a same stage and nat ion-wide agricultural benefit ; ( 5) Local rules and regulation
pr epared set t ing w ith nat ional basic nat ional policy is helpful to pr otect the g rassland product ion of animal
husbandry . T he abil ity pest management is obtained by add calculat ion repeatedly: fundment abil ity ( FA) =
∑WkW jⅠ. Wk is f irst standard, W j is second standard, I is at t ribute parameter.
Key words : Harmful org anisms; Early w arning sy stem ; Sustained development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且对
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
草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造成草地退化、沙
化以及生产力的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害生物的
侵扰。鼠害、虫灾、毒害杂草蔓延以及人工草地的植
物病害等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是草场管理
收稿日期: 2002-03-14;修回日期: 2002-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970492)
作者简介:施大钊( 1951-) ,男,中国草原学会植保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鼠害防治及其数量监测的教学与研究,已发表论文 40余篇
第 10 卷 第 4 期
 Vol. 10  No . 4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 IA SINICA
 2002 年 12月
Dec.  2002
中的突出问题。如何在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同时, 有效
地保护草地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可持续稳定利用的
资源, 并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是我国草地管理中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尽快制定我国草地生态环
境评价标准, 完善草地有害生物预警系统是实现草
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1 我国草地有害生物治理面临的形势
我国天然草地面积为 274. 22km2 ,分布在内蒙
古、新疆、西藏、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陕
西、山西、河北、辽宁等省。其中退化面积 137. 77万
km
2
,占 50. 24%。退化草地中鼠虫害发生频繁, 有毒
有害及劣等草种比例上升,且随着栽培牧草面积的
扩大,也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牧草病害问题, 这些有害
生物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a, 而且对生态
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若干年。有害生物严重发
生的原因,除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外,基础设施薄
弱、技术手段落后以及气候异常等方面的因素外。一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有害生物的发生规模、损失
大小缺少必要的衡量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以被动救
灾为主,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有些地方连年采用灭杀手段控制,但不仅没有
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出现了“越灭越多”的现象。在这
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吸取几十年的经验, 从环境的
整体思路出发,建立草地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 对有
害生物可能发生的规模及其对生态环境、生产危害
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已是改变现状的客观需要。
1. 1 草地有害生物发生与数量变动特征
1. 1. 1 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及其控制方
法已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基本掌握了有害生物的
分布、数量变动规律以及各区域的灾害特点。如草地
鼠害在内蒙古东部以布氏田鼠(M icrotus brabdti )为
主;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主要是长爪
沙 鼠 ( M eriones unguiculatus ) 和 甘 肃 鼢 鼠
( Myospalax gansus ) 或 草 原 鼢 鼠 ( Myospalax
asp alax ) ,新疆则为黄兔尾鼠( L agurus luteus)和柽
柳沙鼠(M eriones tamariscinus) ,在青海和四川西部
是高原鼠兔 ( Ochotona curz oniae ) 和高原鼢鼠
( Myosp alax bailey i )危害[ 2]。在鼠害严重的地方不
仅草场植被遭到破坏而且地下土层受到扰动,植被
生产力和植物群落质量下降, 其恢复则需要相当长
的时间。草地虫害以非迁飞性蝗虫(土蝗)、草地螟
( L oxosteg e sticti catis ) 和草地毛虫 ( Gynaephor a
spp. )为代表的虫害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其
发生频率和成灾规模正趋于加重。虽然这些害虫个
体竞争力弱,存活寿命短(一般仅几个月) ,但种群繁
殖力强,数量波动剧烈。一旦环境出现适宜存活的条
件时,数量就会形成“爆发”, 其虫口达数千只/ m2。
草地毒草的滋生, 如狼毒 ( S tell era chamaej asme )、
醉马草 ( A chnatrun inebrians ) 以及毒芹 ( Cicuta
v irose )等恶化了草场质量,对家畜的毒害作用突出。
这些有害生物给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巨大,是草地持续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是持续生
态治理中难度最大的类群。而另一方面,有害生物种
群又是很脆弱的。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竞争力较弱,
只是当原地的优势物种衰弱, 生物群落自我调控功
能下降的情况下才可能“爆发”。天敌、流行病以及气
候乃至植被、地形环境因素等可使其数量很快下降。
因此,掌握有害生物的数量变动规律做到预防灾害
的大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1. 1. 2 目前,大多地区对有害生物的控制方法尚处
于被动应对的阶段。当有害生物数量较低时, 其成害
性容易被忽略, 而大量出现时就投入人力、物力加以
控制。这往往又需多方面组织、协调,以致诒误战机,
不仅减少了对灾害的补偿而且施用化学药物对生态
环境也终将产生不利影响。实践证明,有害生物的滋
生与草地生态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生态越脆弱, 有
害生物的发生机率越高, 造成的损失越严重, 而灾情
过后生态恢复的过程越缓慢。如果能够掌握各地的
环境质量状况, 并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规模、造成的经
济损失提前做出比较客观的估计,根据草地生态功
能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和放牧强度就能够更加科学,
有效地减少危害损失,也有利于恢复草地生态系统
的调控能力。因此,关键在于对我国各地的草地生态
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价,并依此制定具体的对策。
1. 2 草地有害生物预警系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 1 就全国范围而言,有害生物预警网络的运转
尚未形成规模。相当数量的测报站未发挥应有的作
用。县级测报站普遍缺少必要的测报设备和具备预
警专业技术人员。一些测报站尚未设立必要的调查
样地。
314 草 地 学 报 第 10卷
1. 2. 2 调查的随意性, 往往注重已发生灾害的地
段。而对于大多数地区则很少关注。调查方法不统
一,各地的数据难以比较,甚至同一地点的调查数据
也由于人为因素而失去可比性。
1. 2. 3 预测预报站布局不合理。由于缺少必要的交
通和食宿条件,县、地区级的测报站调查的地段大多
靠近市和县周边。使得测报人员无法完成必要的面
上调查和防治指导。
1. 2. 4 部门之间协作不力,未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
渠道。草原有害生物的预警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和
通报资料,而长期的部门管理体制制约了资料的合
理应用和资源的使用, 如气象、畜牧、草原管理、卫生
防疫、环保等各部门的许多工作内容相互重复。可对
公众公开的资料或被不恰当的列为保密资料或收费
过高,而难以发挥其时效作用。
1. 2. 5 各地灾情通报制度尚需完善。由于有害生物
灾情多发生于较大区域,涉及不同的行政范围。各地
相互沟通情报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必要的沟
通渠道(如公示制度) , 仅仅单纯依靠上级机关通报
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
1. 2. 6 缺少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测报人
员的积极性。当前,各级技术人员普遍不稳定, 缺少
学习技术和进修提高的必要条件。使得测报工作长
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调查。
造成以上状况的因素主要是相当一些地方的专
业管理部门或政府没有把测报作为预防有害生物发
生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灾情调查监测覆盖面积不
广,监测手段和测报技术落后, 信息传递不及时,不
能有效地发挥测报站的职能。而改变上述状况的根
本途径是从管理入手, 制定相应的制度。
2 从维护草地健康的高度,制定草地
生态评价标准
面对严峻的草地生态形势, 加强有害生物治理
及其预警网络的建设已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将有害
生物预警系统与草地生态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
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全局来认识维护草地生态环
境健康的重要性。
2. 1 衡量草地生态环境健康的基本标准应包括:
2. 1. 1 草地植被的基本生产力得以保持,具有持续
发展的基本功能;
2. 1. 2 草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别是有花植物和野
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 1. 3 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与草地生产力相适应;
2. 1. 4 草地经济效益与全国农业经济效益的平均
水平处同一发展阶段;
2. 1. 5 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基本国策相配套,
有利于保护草地环境和牧业生产。
在制定我国草地实际的生态评价标准时, 可借
鉴国际上已有的环境评价标准。如蒙特利尔进程
( The Montreal Process )、赫尔辛 基进程 ( T he
Helsinki Pr ocess )、塔拉波托倡议 ( The Tarapoto
Proposal for Amazon)等。这些标准的共性是将有害
生物控制置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其评价
标准体系均包括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
康、活力和生产能力等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评分衡
量该地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 并依此制订相应的治
理措施。
2. 2 具体制定标准遵循的原则
2. 2. 1 科学性和整体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标准和
指标体系的有关定义、计算等不能独立或脱离持续
发展的总体框架,各项标准间相互协调。整体性是指
综合多学科的系统性,体现多元性同时还应包括社
会、经济和管理等指标,体现真正的“结合”。
2. 2. 2 控制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原则 不能只注
重即时或实时效果, 要注重持续效应。如化学控制措
施,不能只强调即时的防治效果,还得注意对生物多
样性以及对土壤、水资源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有害
生物的天敌和植被的长期作用,避免因此造成的生
态自控因子控制能力的降低, 而引发恶性循环。
2. 2. 3 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 在可持续发的标准
和指标体系下, 采用相适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充分
考虑标准的现实可能性, 选择主要或基本具有代表
性的指标,以便能及时地取得有关数据。
标准应更多地反映产生灾害的原因及内在因
素,并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因此,它既是实施生态
治理的决策工具, 又是对环境科学评价和反馈的依
据。草地可持续控制能力( fundament abil ity , FA)的
标准构成可按以下公式表示: FA = WkW jI 式中
W k为一级标准, W j 为二级标准, I为属性参数
315第 4期 施大钊等: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
表 1 草地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Table 1 T he standard for ecolog ical envir onment in g rassland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属性参数
Firs t standrd S econd stand ard At tr ibute parameter
系数( coef ficient ) W k 系数( coef f icient ) Wj 好( good)  中( middle)  差( bad )
生态系统稳定性   0. 40 草地类型   0. 40 顶级群落 Climax community
Ecosystem T ype of gras sland 中度退化 Mid- degenerat ion
s tabili ty 重度退化 Over degenerat ion
生物多样性  0. 40 > 80
Bio-diversity 60~80
< 60
利用强度   0. 20 中等 Suit
U sed in tensi ty 利用不够不足 No enough
过度利用 Over
控制水平 0. 20 生态调控   0. 25 充分 Suf f iciency
Cont rol level E cological con tr ol 中等 Middl ing
监测预警 0. 25基本丧失 Basic loss
Forecast 准确、及时 Nicety and in t ime不够准确、及时 No ver y w el l
未发挥作用 In ef fi cien cy
生物防治   0. 35 效果显著 Pr om inen ce
Bio-cont rol 效果中等 Middlin g
无具体措施 In ef fi cien cy
化学防治   0. 15 极少使用 Few u sing
C hem ist ry cont rol 大量使用 Slather
过量使用 Over commit
社会经济状况 0. 2 行政法规   0. 35 贯彻得力 Carr y out
S ocial-economy A dminist rat ive law 贯彻需改进 Need im prove on
s tatus 很少关注生态环境Need intensity
投入保障   0. 25 有稳定资金 Richnes s
行政与技术管理 0. 2 S afeguard devotion 资金缺 Im perfect
Admin ist ration and 无资金来源 Lack
technology 产值     0. 40 效益好 Profit
management Produ ct ion value 中等 Middl ing
效益差 Sus tain loss es
机构运转   0. 35 健全 Sanity
Org an movem ent 运转中等 Middlin g
不健全 No S anity
基础设施   0. 30 齐备、运转良好 all ready
Basic establis hment 具备基本条件 Pos tu late r eady
短缺 No enough
技术构成   0. 35 技术力量胜任 Technology competence
T echnology s tr ucture 技术力量一般 Technology no en ou gh
缺少技术人员 Technology los s
3 有害生物预警系统是实现草地健康
的基础
3. 1 草地有害生物灾害本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紊
乱。草地生态的调节功能衰退愈显著,其紊乱的程度
则愈严重。若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调节能力, 灾害规模
和波及的范围就小,反之则大。因此,防止灾害的根
本对策在于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而生态稳定性
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结构复杂性、生物种群间紧密性
及对灾害的补偿复原能力。
制定预防草地有害生物成灾的具体技术措施应
从改善草地自我调控能力入手,并将其纳入有关标
准和畜牧业整体建设规划。与此有关的草原建设、养
殖技术等应相互协调,以达到建设稳定草地生态系
统的目的。搞好预警工作是实现草地有害生物可持
316 草 地 学 报 第 10卷
续控制,保证草地生态健康的基础。当务之急是树立
科学的治理理念, 全面调整思路和工作重点。有害生
物的预警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强化
草地保健意识和综合治理意识, 把提高草地生产力
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出发点。为此, 应建设好
监测预警,综合治理,以草定畜服务体系, 抓好草地
建设和退耕还草。启动以预警网络系统建设,无害化
试验示范和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草地健康工程:
3. 1. 1 在有一定基础和素质较高的站点逐步推广,
以期达到覆盖全国的预警系统网络;
3. 1. 2 落实无害化试验示范区的“十五”规划目标;
3. 1. 3 对突发性草地鼠虫害,以应急减灾为主。
各级草地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的方案
论证及检查验收。畜牧生产部门也应为草地管理部
门提供条件。
3. 2 畜牧业生产要与草地生态建设相结合。某些对
畜牧业可行的措施对草地生态的影响则可能是负面
的。如牧民定居后居民点周围的草地不可避免要发
生退化。为此草地管理部门需要提出相应的轮牧制
度和改良措施与之配套。又如草种流通量逐年增加
而缺少必要的检测,客观上为病虫的传播、蔓延创造
了机会。对此草地管理部门应加大预警力度,及时制
定相应的对策防止灾害发生。
3. 3 加大预警工作力度,防止有害生物的爆发和蔓

加大草地退化的管理力度, 加大科学技术含量、
建立稳定的测报队伍, 形成一个快速准确的信息采
集、完善草地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尽快建立草地
有害生物分布与基础信息库系统, 加快开发重大草
地有害生物监测预报软件、中心处理系统和空间决
策支持系统。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预测预报
工作由传统的人工调查向高新技术监测与人工调查
相结合,以高新技术监测为主转变;测报手段由传统
统计分析向系统分析计算机模拟相结合, 以计算机
模拟为主的转变;测报结果由定性预报向定性与定
量预报相结合以定量预报为主的转变。近期笔者对
内蒙古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所做的预测即为此方面的
成功尝试。
3. 4 加强领导,建立新的投入机制
草地有害生物的治理经费不仅需要国家财政的
支持。同时也要根据“谁管理、谁受益、谁防治”的原
则,进一步理顺预警体系和防治投入体制,拓宽经费
投入渠道。要依照草地性质、资源管理权属、经营范
围和草地分类经营的要求, 逐步建立公益性有害生
物治理基金和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重大危险性灾
害治理机制。在各项草地建设投资中,应提取一定比
例的份额作为草地有害生物治理基金, 实行统一掌
握,专款专用,用于预防和治理。各级政府广泛动员
全社会筹措防治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治
投入。对于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的建设,在发生危害
时根据当地的承受力向受益者收取一定的防治经
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害生物治理要通过草地
产权制度和草地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调动经营者防
治的积极性以经营者投入为主。各级草地部门要积
极争取外援项目,力争取得到更为广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 1]  张知彬, 王祖望.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 M ] .北
京:海洋出版社, 1998. 1~6
[2] 施大钊,钟文勤. 2000年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 J] .草地学报, 2001, 9( 4) : 248~252
[3] 许志信,赵萌莉,韩国栋.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 J] .中国草地, 2000, ( 5) : 59~63
[ 4]  甘肃草原总站.甘肃草地蝗虫[ M ] .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7. 1~8
[ 5] 史志诚.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 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2~15
[ 6 ]   Zhong Wenqin, Meng jum Wang, Xinrong Wan . Ecological
manag ement of Brandt s vole in In ner M on golia[ A] In: Grant
S, Lyn H , Zhibin Z. Ecologically-based rodent management
[ C ] . Aust ralian Cent re for Intern at ional Agricu ltural
Research 1999. 199~214
[7] 樊乃昌,周文扬,施银柱.青海高寒草甸重要害鼠的生物学及其
控制对策[ A] .见张知彬、王祖望主编,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
及控制对策[ C]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 239~264
[ 8 ]   Sh i Dazh a, Wan Xinr on g, S tephen D, Roger P, Zh ibin Z.
Simu lation of lethal cont rol and fert ilit y cont rol in a
dem ograph ic model for Bran dt s vole(M icrotus brand ti ) [ J ] . J.
Appl. Eco. 2002, 42( 2)
317第 4期 施大钊等: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