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pidemic Pattern of Ryegrass Rust(Puccinia coronate)

黑麦草冠锈病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5 卷
V o l
.
5 N o
草 地 学 报
ACT A A G R ESn A SIN CA
19 7 年
19 7
黑麦草冠锈病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
赵美琦 肖悦岩 陈合明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10( X) 94 )
刘太勇 黄风禄
(南山牧场草场站 , 湖南省城步县 4 2 2 5 12 )
摘要 : 黑麦草冠锈病是 由禾 冠柄 锈菌 所致 , 除 危害黑 麦草 外还 可侵 染多 种禾 本科 牧 草 。 经
1卯2 一 19 4 年 系统调查 , 初步明确冠锈病 的田 间流行有 明显的季 节性变化 , 全年有两个发 病高峰 。
在带菌寄主大量存在和雨量充沛多雾 少 日照的环境条件下 , 温度是 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
关链词 : 黑麦草 ; 冠锈病 ; 流行 ; 主导因素
1 前育
湖南省城步县南山牧场位于我国湘桂交界的五岭 山脉越城岭北麓 , 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
山地气候 。 全场草地面积 15 30 h扩 , 其 中人工草地 53 0 h扩 , 是我 国南方最大的国营牧场之
一 。 黑麦草 (肠li u m 那re n ne L . ) 是该场目前广泛种植的优 良牧草 , 产草量高 , 放牧时间长 。 但
近年来由于锈病的危害 , 尤其是 19 2 年 , 早春 阴雨低温持续 时间长 , 夏季气温偏低 , 致使锈病
严重发生且发病时间长 , 一直到 10 月 31 日病叶率仍高达 41 % 。 由于该病的发生不仅对鲜草
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 而且对牧草品质和草籽生产也带来很大影响 。 因此 , 在 19 2 一 19 4 年 , 对
冠锈菌的致病特点 、寄生特性和黑麦草冠锈病的发生规律及影响流行因素等问题进行 了研究 ,
拟为冠锈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治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现报道取得的初步结果 。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自然概况
全年降水量 20 18 ~
, 其 中 50 % 以上集 中在 4 一 6 月 。 年均气温 1 1 . 5 ℃ , 其 中一月平均
4
.
3℃ , 七月平均 19 . 1℃ , 极端最低温度为 一 1 ℃ , 极端最高温度为 27 ℃ 。 无霜期 180 天 。 全年
日照时数 9 (X 】小时 。 阴 、雨 、雾天为 2 05 天 , 占全年的 2 / 3 。 相对湿度 为 87 % 。 冰雪期长达 9 8
天 。
2
.
2 试验材料
以黑麦草和 已成为人工草地主要侵人植物的绒毛草 (Ho 交。 认na to U n . )作为试验材料 ,
在 19 2 、 19 3 和 1994 连续三年进行田间系统调查 。 19 92 年在 白岩塘 、老水库二地分别选长势
均匀的地块 ,每块定五个样点 , 每点 1衬 , 用铁框框住 (防牛 、羊啃食 )。 从 8 月 5 日开始调查 , 每
隔 10 天一次 , 至 10 月 31 日止 , 每点固定 10 片叶片 , 调查发病叶片数 , 同时观测记录有关的气
象数据 。 19 3 年在大 坪 、紫阳峰定点调查 , 从 3 月 1 日始至 1 月 24 日止 (方法 同 19 2 年 ) 。
19 9 4 年在大坪学校的北侧和矿泉水厂附近定点调查 , 从 4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止(方法同 19 2
本项 研究为八五国家科技攻 关项 目(8 5 一 11一02 , 0 2 ) , 在工作中得到王 培先生的帮助 , 仅此致谢
草 地 学 报 1卯7 年
年 )。 在上述两个地点分别选取施肥和不施肥的两块地 , 从 8 月 10 日开始进行系统调查 , 比较
不同长势绒毛草的发病情况 。
3 绪 . 与分析
3
.
1 病原物观察及流行挽律
黑麦草冠锈病由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的禾冠柄锈菌 (乃叱c‘碗 co 。加自 )引起 。 该菌主要危
害叶片 , 也可侵染叶鞘和茎杆 。 夏抱子堆散生在叶脉间 , 初期为黄色小点 , 逐渐变成桔黄色至
黄揭色疮状突起 , 以后抱子堆破裂 , 散生桔黄色粉沫状夏抱子 , 夏抱子球形或卵圆形 , 壁外有细
刺 。 病情严重时病斑连接 , 形成大斑 , 叶片从叶尖 向下逐渐干枯死亡 。 10 月下旬在病斑背面
可产生黑色冬抱子堆 , 冬抱子棍棒状 , 双抱 , 深揭色 , 顶端有多个指状突起 (在燕麦和其它禾本
科牧草上发现 ) 。 未发现锈抱子和性抱子 。
黑麦草冠柄锈菌可寄生侵染多种禾本科牧草 , 但在不同寄主植物和同一寄主的不 同品种
上寄生性差异明显 。 从 19 2 、 19 3 年 田间调查结果看出 , 该病原菌可侵染下列植物 , 其危害顺
序依次为 : 燕麦 、李氏禾 > 绒毛草 、狗尾草 、苇状羊茅 > 鸭茅 > 黑麦草 > 野古草 > 拂子茅 、芒 ,但
不危害三芒草和马唐 (见表 1 )。
裹 1 禾冠柄份蔺奋主范圈及发演程度
Tab l
e I T卜e n 切堪e of h佣加 朋d se ve ri ty of 八吹认如 ~ 翻目

寄 主植物名称 N。~ of l翔tS 授害 l硒阮tio n 发病程度 ‘ 阮ve ri ty
+ + + +
十 十 十 +
+ + +
十 + 十
+ + +
十 十 +
丫寸Š了x燕麦 月优加 阅自优
李 氏禾 之吮r 3如 户洲山“奋口 Sw ‘tZ
黑麦草 乙月‘, 尸陀~ L
.
绒毛草 Ho 趾玛 如. “。 U朋 .
鸭茅 ( 鸡脚草 )。叱盆刃自砂祝曲 L .
野古草 月门翔点配如 人奋如
狗尾草 义加话必 g 如~
苇状羊茅 凡J t~ 明习山山~拂子茅 C以助码尹喇自 甲电妙“
芒 形如囚叻公 :二、奋
鹅观草 R创著配na 叩
三芒草 材众。不侧氏。 sP
马唐 坏砂冲必 , .
. 发病程度分级 :0 不发生 : + 零 星发生 ; + + 发生 , 有危害 ; 十 +
生 , 危害严重 。 De g 氏沈 of ill丘沈 6on : O :献 i n丘犯ted ; 十 : 8c魏击 i证比ted ;
+ + 十 + :叱对ou sly in 五沉: ted
+ 普追发生 , 危害较重 : + + + + 严重发
+ + : inf 阮ted ; + 十 十 : co ~
d y 1.血 e ted ;
从三年连续系统调查结果 (见表 2) 可初步看 出 , 该病在 当地牧草的整个生长季均可 侵染
发病 。 在田间 , 当 3 月初牧草开始生长时 , 即可查到病 叶 , 以后病害逐渐加重 , 到 6 月中旬至 7
月下旬 , 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 。 8 月份病害明显下降 , 且有一段平缓期 。 9 月上中旬至 10 月上
中旬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 且病情重于前一高峰 。 以后随着牧草生长的减弱 , 病害也逐渐停止
扩展 (见图 1 ) 。
第 3 期 赵 美琦等 黑麦草冠锈病 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二 令 二 9 4年黑麦草 Lol 爪加脚陀”” e l .
~ - . - - 19 3年然麦草 乙。, iu 。钾陀川 : e L .
- ‘.- !卯 4 年绒毛草 Ho lc us la , ,口 , ,‘5 1一一 例 一 19 9 3年绒毛草 Ifo lc u.f lo n a , , ‘多 L ·
00CnUO0,16
七J月,内j‘-
ƒ攀丫.习。‹pJOu.-Ul锌古镶
4 / 1 511 6 / 1 711 8 / 1 9 / 1 10/ 1 1 1/ I
日期 (月l日) D a te ( :11o n th/d ay)
田 1 熟安草冠拐病 田间流行示宜圈
Fi g
.
1 压
~
p功乡℃明
~ es of
Puc 认如 口m 几囚她 in 侧” t眠
从图 1和表 1 还可看出 , 绒毛草比黑麦草易感病 , 而且 比黑麦草发病早 、发病重 。 19 3 年 3
月中旬就查到了绒毛草病叶 , 黑麦草迟至 5 月 20 日才查到 ;第一个发病高峰时绒毛草病叶率
为 5 5 % , 第二个高峰时病叶率 为 73 % , 而黑麦草则分别 为 24 % 和 38 % , 两者病 叶率相差近 1
倍 。 199 4 年 5 月 ro 日绒毛草病 叶率已达 14 % , 而黑麦草仅为 2 % ;第一个发病盛期 时绒毛草
发病达 60 % , 黑麦草为 巧 % ;第二个高峰时 , 绒毛草是 75 % , 黑麦草是 39 % 。
另外 , 在连续三年的调查中 , 在黑麦草的病斑上看见的一直都是夏抱子 , 但在绒毛草 、野古
草上采到过冬抱子 。 由此 , 可 以初步推断 : 黑麦草冠锈病在该地是以夏抱子不断进行再感染 ,
而冬抱子或是不发生或是在感染循环中作用不大 。 这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 。
3
.
2 流行 因素的初步分析
通过三年的系统调查和 对该病历史发生趋势 , 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气象资料 ( 19 80 一 19 2
年 )分析 , 初步认为影响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 :
3. 2
.
1 广泛存在的感病寄主 从调查 中已经明确 , 草地中人工种植或 自然生长的很多禾木科
牧草都较易感病 , 如人工草地黑麦草 、燕麦 、鸭茅和绒毛草 , 自然草地的李氏禾 、狗尾诊 、鹅冠草
等 。 这就为病菌的繁殖和菌量的积累提供了病源 。
3
.
2
.
2 栽培管理和寄主的长势 19 4年以绒 毛草 为对象 , 对不同管理条件下 , 长势有明显差
异的地块进行了系统调查 , 结果可以看出管理粗放 、长势差的寄主易感病 , 发病重 , 相反则病害
轻 (见图 2 ) 。
3. 2
.
3 气象因素 由于存在大量的感病寄主 , 而且放牧不甚合理 , 草场退化 , 牧草长势普遍下
降等 , 在这些构成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经常具备的情况下 , 气象因素就成了影响病害流行的主
导因素 。
该场地处南亚热带地区 , 海拔较高 , 雾多雨多空气潮湿 . 冬无严寒 , 夏无酷热的特点 。 全年
草 地 学 报 19 7 年
气候温润凉爽 , 极有利该病原的发生 。 从这一特点来分析病害流行的季节性变化原因 , 不难看
出 , 在一定范围内的温度起着的决定作用 。 用 19 92 年气象资料分析 :早春温度偏低 , 病菌虽能
侵人 ,但潜育所需有效积温的时间长 , 病害发展缓慢 。 5 月下旬后 , 日最低温开始超过 10 ℃ , 病
害扩展也开始加快 , 到 6 月 中下旬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 。 7 月底到 8 月份是全年温度最高期 ,
如 8 月份超过 20 ℃ 以上的高温有 18 天 , 月均高温为 21 . 4 ℃ , 而且雨量也是全年相对较少的季
节 , 不利于病菌侵害 , 病害下降且 呈停止状态 。 进 入 9 月后气温下降 , 雨量适宜 , 病害扩展迅
速 , 病情 明显 回升 , 一直到 ro 月中下旬 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 , 加之这段时间病菌较少受雨水冲
洗 , 病情 比第一个高峰时重 。 fl 月气温继续下降 , 月均高温 12 . 2 ℃ , 月均低温只 有 2 . 4 ℃ , 同时
绝大部分牧草开始停止生长 , 叶片干枯 , 病害也停止发展 , 病菌进人越冬期 。
衰 2 1卯2 一 1卯 4 年冠锈病的系统调查结果
T a ble Z 扮ste m ati e surv e y m o ni to ri n g dat Of P讹e ina co 。翻时口 d~ 9 19 2
一 19 4
黑麦草病叶率%调查 日期
In v e stigat i
o n
d a te
(m
o n
th/ d叮)
In e id e n e e o f 肠11哪 那陀刀肥
绒毛草病叶率 %
In ci d e nc
e of 石rO众心 勿矛“从1“
白岩糖
B aiyan tan g
19 9 2
紫 阳峰
Z iyan gf6
n g
19 3
大坪
D a pe ng
19 4
白岩塘
Bai yan 恤昭
19 9 2
紫阳峰
乙yan gfe ng
19 3
大坪
D ape ng
19 9 4
0OC
Ž勺2645738
4 / l
4 / 10
4 / 20
4 / 30
5 / 10
5 / 20
5 / 30
6 / 10
6 / 20
6 / 30
7 / 10
7 / 20
7 / 30
8 / 10
8 / 20
8 / 30
9 / 10
9 / 20
9 / 30
10 / 10
10 / 20
10 / 30
1 1/ 1 0
1 1/ 2 0
1 1/ 3 0
10
.
0
7
.
5
8
.
5
12
.
5
16
.
5
3 8
.
5
3 6
.
5
3 4 5
2
.
0
5
.
0
1 3
.
0
20
.
5
24
.
0
20
.
0
14
.
5
5
.
5
1
.
0
1
.
0
2 3
.
0
3 0
.
5
3 7
.
0
3 6
.
0
3 2
.
0
2 8
.
0
24
.
0
2 1
.
0
2 0
.
0
2
.
0
2
.
0
3
.
5
4
.
0
6
.
0
10
.
0
15
.
5
7
.
0
5
.
5
6
.
0
15
.
0
16
.
0
34
.
0
4 2
.
0
2 6
.
5
2 1
.
0
19
.
0
2 2
.
0
2 3
.
5
3 3
.
5
1
.
0
2
.
0
10
.
0
10
.
5
1 8
.
0
29
.
0
30
.
0
35
.
0
4
.
0
5 5
.
0
4
.
0
3 0
.
0
3 0
.
0
2 9
.
0
65
.
0
6 3
.
0
6 1
.
0
印 . 0
60
.
0
14
.
0
2 3
.
0
2 8
.
0
3 6
.
0
46
.
0
5 1
.
0
60
.
0
4 5
.
0
29
.
5
2 3
.
5
2 0
.
0
5 2
.
5
7 5
.
0
4 5
.
0
3 6
.
0
3 0
.
5
3 0
.
5
2 0
.
0
00工f”八曰3740658
第 3 期 赵美琦等 黑麦草冠锈病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 ‘- - 长势好 g ro w in g g o o d
- . - 长势差 g ro w ing n o g o o d
7065432100
ƒ岁„。招s”PJou‹ul哥古懊
8 / 10 10 / l 1 1门
日期 (月/ 日 ) D a te ( n , o n tl, /d ay )
圈 2 绒毛草不 同生长势的病情比较
Fi g
.
2 Co m 砰In so n of 山一 p ro脚85 c urv es of d汪re re nt g 旧w i n g pe ri 记5 of H . 肠丹以 .“
4 结论与讨论
4
.
1 黑麦草冠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禾冠柄锈菌 ( 尸讹c i碗 co ro na ta ) 引起的 。 该病菌
可侵染多种禾本科的牧草 , 但不同寄主之间寄生性差异 明显 , 具有明显生理分化的专化型 。
4
.
2 经过三年连续系统调查 , 发现黑麦草冠锈病的 田间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变化 , 全年有两个
发病高峰 , 后一高峰的病情高于 前一高峰 。 由于当地感病寄主大量存在 , 加之全年雨量充沛 、
多雾 日照少的特点 , 所以温度就成了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
4 .3 本研究只是对冠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认识 , 其侵染过程和侵染循环的机制
及其病害流行程度与影响因素的数量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 还有待进一步深人研究 。
参 考 文 献
1 屠敏仪 , 19 男〕, 南 方草 山草坡开发利用与生态问题 . 四 川草原 , ( 1 ) :42 一 45
2 屠敏仪 、郑明高 , 19 3 , 南方山地草地发展草食动物综合技术 . 北京 :农业 出版社 , 89 一 9
3 富俊才 、王培 、刘太勇 、解励德 、刘少祀 、戴训蒙 , 1卯 2 . 南方 山 区牧草引种栽培 试验报告 . 见 :黄文 惠 、王 培主
编 , 亚 热带中高山地 区草地 开发研究 . 北京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5 ~ 23
4 韩金声 , 1987 , 中国牧草病害 . 北京 : 农业 出版社 , 2 8 1 ~ 284
草 . 地 学 报 19 7 年
A Pr e lim in a r y Stu d y o n th e E Pid e m ie Pa tte rn
o f
Ry
e g ras R us t (Pu
e e in 勿 eo ro n a te )
Z ha o M e iq i 兀ao Yu eyan Che n H e而n g
(Chin a A护e u ltu耐 U n iv e rs ity , B eiji鳍 l(Xx刃4 )
U u T ai yo n g H u an g F e n gl u
(Gras
s S tat io n of Nan shan Stat e Farln
,
Che n gh u 4 2 2 5 12 )
Abs tra
et : Th
e 刁e脚5 5 ru s t (尸配‘£川洒 co ro ~ ) m a y illfe c t man y g ra ss e s , part ie过arl y 叮e gr as s
.
A
、yste lr 以tlc in v e s tig a tio n fro m 19 9 2 to 19 94 has ma d e elearl y th at th e re gul ar
se
aso
n pat
ern 初s ted in fi eld
o f 叮e g拍5 5 ru s t an d th e re w e re two d ise as e p eak s in a year
.
Te m pe rat
u re an d hu而di ty are th e m aj o r e p i-
de而e fa e to rs w he n ab u n dan t 面 n an d h u而d ity an d low s u n shin e , th e d ise as e 15 eP id e而 e .
K ey wo
rds
: R ye gr
a s s ; 尸正优〔in 认 e o ro刚e ; E Pid e而 e ; M可o r ePid e而 e fac to r
书 讯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韩建国著的(实用牧草种子学 )已于 19 7 年 9 月 由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出版 , 全书在注重牧草种子的形态 、解剖结构 、化学组成 、形成及发育 、休眠 、萌发 、活
力和寿命等基础理论的前提下 , 加强 了牧草种子分类 、牧草种子打破休眠的方法 、牧草种子质
量检验 、牧草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牧草种子生产 、牧草种子审定和牧草种子贮藏等操作和实践
部分 的内容 , 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 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师 、研究人员 、研究生和本科
生的参考书和 教 材 , 又可 作为牧草种子生产 、流通和 运用中广大科技干部 、推广人员 和技术员
的工具书 。
书中展示 了 25 年来牧草 、草坪草 、饲用植物和 水土保持植物种子研究 的新成果 , 具有很高
的参考价值 。 该书为平装 16 开本 , 43 万字 , 定价 28 . 0 元 , 有需要者请与中国农业大学牧草种
子室联系 , 邮寄或银行汇款均可 , 开发票 。
地址 :北京海淀 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邮编 : l《X X为4 联 系人 : 杜光璞 电话 : o ro 一 62 8 9 2 7 93
银行汇款单位 : 中国农业大学 用途 : C3
开户行 : 北京工商银行海淀分理处 帐号 : 04 5 一 89 13 06 一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