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黑麦草种群及分蘖的数量特征(简报)



全 文 :第 4 卷
V o l
.
4 N o
第 2 期
2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A
1 9 9 6 年
1 9 9 6
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黑麦草种群及
分孽的数量特征 ‘ (简报)
杨允菲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 , 长春 1 3 0 0 2 4)
傅林谦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黑麦草江汉iu m Per e n ne )为丛生型禾草 , 具有细弱根茎 , 生长快 、再生性强 、营养生长期
长 、质地柔嫩 , 为各种家畜所喜食 。 可放牧 、XlJ 割青饲或调制干草 , 是世界温带地区最重要的
禾本科牧草之一 。本项研究是在种群和分萦丛两个水平上进行的 , 旨在通过对特定立地条件
下栽培黑麦草的生长 、生产 、繁殖和生殖等诸数量性状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 借以揭示其自
我调节的功能与机理 , 为黑麦草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和种子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本项研究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牧场进行 。 该场位于北纬 3 0 O 3 0’ , 东经
1 1 0 4 仪 , 海拔 1 8 0 0 m 。 种群的调查样地为 1 9 9 2 年播种的黑麦草种子田 ,分萦丛调查样地为
1 9 9 2 年单播黑麦草割草地 。 1 9 9 4 年 6 月 17 和 19 日分别对种群和分雍丛取样 , 两样地的黑
麦草均处于开花末期至乳熟期 。 按 (0 . 25 x 0 . 25 m )样方随机取样 ,重复 20 次 , 后者共取 20
个大小不等的独立分萦丛 。 测试丛径时齐地面剪下 ,分别计数各样方和分秦丛的生殖雍数 、
营养萦数和枯死萦数 , 再分别称量生殖萦和营养萦的干重 。
2 结果与分析
黑麦草种群与分萦丛诸数量性状的最大 、最小观测值与统计值见表 1 ,性状之间相关程
度最高的统计模型及其显著性检验见表 2 。 结果表明 , 在黑麦草的种群中 , 萦密度与单秦重
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但种群的总生产量则随着萦密度的增加呈变形双曲线形式增长 ; 枯死靡
和死亡率与萦密度之间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此时种群尚未达到环境容纳量 , 但已具有
自然稀疏的调节机能 。 两个样地黑麦草的抽穗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以相同的速率呈直线
下降 , 结果表明抽穗率已经受到密度的制约 , 分萦丛和种群同样具有调节其生殖力的功能 。
黑麦草分靡丛诸数量性状与丛径之间有着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 黑麦草
分萦丛在生长 、生产等过程中是极其有序的 。
二 国家“八五 ”科技攻关项目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部分内容 。
第 2 期 杨允菲等 :亚热带中山人工草地黑麦草种群及分萦的数量特征 1 6 3
表 i 黑麦草种群 (P n 一 2 0 , 0 . 2 5 x 0 . z sm )及分获丛 (T n = 2 0 )的数 t 特征
T a ble 1 T h e q u a n tita t iv e e h a ra e te r s o n the p o p u la tio n (P n = 2 0
,
0
.
2 5 X 0
.
2 5 m )
a n d th e tille r t u fts (T n = 2 0 ) o f ry e g r a ss
最大值 平均值
M
a x
最小值
M in M
e a n
标准差
S D
标准误
S E
5 2 8 2 0 9 3 9 3
.
4
1 1 1
.
2
8 0
.
2 0 1 7
.
9 0
6 2
.
7 0 1 4
.
0 0
2 2
.
9 8
.
8 6 9 8
八JO八j
心.上
分萦密度
T ile
r d e n s itie s
分雍丛密度
T uf t de n 滋ties
丛径
T u ft s让e (e m )
生殖菜数
反盆 u al t ile r s
营养菜数
V e g et at iv e til e rs
生产量
Y id d s (g )
生殖萦产量 (g )
Y ie ld s o f se x u al tille r s
营养雍产量 (g )
Yie lds of v e罗 ta tiv e tille r s
抽称率
Ea
rin g p e r e e n t (% )
枯死雍数
1关a d tille r s
死亡率 (% )
P e r e en t o f d e a d tille r s
3 0 2
5 1
T l2 1
.
5
1 1 3
6
.
7 2
.
9 7
2 4 3
7 5
3 7 4
3 2
.
0 4
1 9
.
2 5
7 7
.
0 0
22 8 4 9
.
5 0
J任”bl了1一OJ,1
5 6
.
5 1 4
.
3 9
.
7 2
4 2
.
5 3
.
9
1 1 6

4
4 0
.
9
2 1 6
.
9
7 0

3
3 5
.
1
1 8
.
8 1 0
.
7 1
4 5
.
6 1 2
.
4 8
.
0 4
3 8

6
1 0
.
9
3
.
4
2 9
.
5
1 5

8 9
.
3 5
1
.
4 5

6 2
.
5 0
9
.
8 0
.
4 3
.
0 2
.
4 2
6 3
.
3 4 6
.
3 1 0
.
1 2了月b
6 3

6 3 9
.
9 1 1
.
8 7
6 7 2 6
.
6 1 5
.
8 2
0
.
6 6
7
.
1 6
4
.
3 0
1 7
.
2 0
1 1
.
1 0
2
.
1 7
2
.
4 0
1
.
8 0
2
.
0 9
0
.
5 6
0
.
5 4
2
.
2 6
2
.
6 5
3
.
5 4
0
.
6 1
t.
月了一吕,l?曰,l
PT
1 1
.
3 0
.
5 5
.
8 2
.
7 1
1 6 4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表 2
T a b le
黑麦草种群 (P )与分获丛 (T )诸数t 性状之间的相关模型及其显著性检验
2 Co
r r e la tio n m od
e ls a m o n g q u a n t ita tiv e e h a ra e te rs a n d th e sig n ifie a n ee
tes ts o n th e Po P u la tio n (P ) a n d tlle tu ft (T ) o f ry eg r a s s
方程 E q u a tio n
萦密度
T ille r
d e n sitie s
生产量
Y ie ld s (g )
生殖萦产量
Y ie ld s o f se x ua l
t ille r s (g )
营养粟产量
Yield s o f v e g et a
-
tiv e tille r s (g )
抽穗率
E a ri n g p e r e e n t (% )
枯死萦数
De
a d til e rs
死亡率
P e r e e n t o f
d e a d t il er s (% )
粟密度
1无 n sitie s
o f tiUe r s
生殖莫数
Se x
u a l t ille r s
营养萦数
V e g e t a tiv e tille r s
生产量
Y ie ld s (g )
生殖萦产量
Y ie ld s o f se x u al
tille r s (g )
营养粟产量
Y ie ld s o f v eg e t a tiv e
tille r s (g )
Y = 5 7
.
9 4 5 5 一 8 5 4 3 . 5 7 5 / x
Y = 6
.
9 7 4 0 + 0
.
1 0 6 2 x
Y = 4 5
.
5 0 1 4 一 5 9 7 4 . 7 3 9 / x
Y = 6
.
9 8 9 1 + 0
.
0 7 8 9 x
一 0 . 6 1 7 6
0
.
6 2 1 6
一 0 . 5 2 2 1
1 1
.
1 0
1 1
.
3 3
6

7 4
0
.
5 2 9 0 7
.
0 0
P Y = 0
.
6 1 7 6 e (0
.
0 0 5 3 ) x
T Y ~ 一 0 . 0 1 5 0 + 0 . 0 2 7 3x
0
.
7 7 9 8
0
.
7 0 7 9
2 7
.
9 3
1 8
.
0 8
P Y = 8 3
.
0 1 9 0 一 0 . 0 9 3 4 x
T Y = 5 0
.
3 5 2 2一 0 . 0 9 3 8 x
一 0 . 7 3 9 3
一 0 . 4 9 5 9
21
.
6 9
5

85
P Y = 2
.
5 6 6E 一 0 9 x (3 , 8 2 5 9 ) 0 . 8 6 2 9 5 2 . 4 8
P Y ~ 一 4 . 7 1 4 3 + 0 . 0 2 6 9 x 0 . 7 9 4 9 3 0 . 8 5
丛径
T u ft
T Y 二 一 4 . 6 2 4 4 + 1 7 . 2 1 0 2 x 0 . 8 1 5 4 3 5 . 7 2
(e m ) T Y = 4
.
6 1 6 6 + 5
.
3 9 1 3 x 0
.
8 3 1 7 4 0
.
3 8
T Y 一 一 9 . 2 4 1 0 十 1 1 . 8 1 8 9 x 0 . 7 0 8 9 1 8 . 1 9
T Y = 一 2 . 4 6 7 1 + 3 . 1 5 8 2 x 0 . 8 7 5 5 5 9 . 0 9
T Y = 一 1 . 5 4 3 5 + 2 . 5 7 1 8 x 0 . 8 1 6 8 3 6 . 0 9
T Y - 一 0 . 9 2 3 6一 0 . _ 汉 0 . 7 1 9 9 1 9 .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