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on forage loss caused by the Gomphocerus sibiricus(L)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trol Criterion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全 文 :第 4 卷 第 1 期
N o
.
1
草 地 学 报
A C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 A
1 9 9 6 年
1 9 9 6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乔 璋 乌麻尔别克 熊 玲
巴哈提亚尔 木合亚提
(新粗蝗虫鼠害测报防治中心站 , 乌鲁木齐 8 3。。01 )
赵 勇 张生祥 觉惠才
(昌吉州木垒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 , 木垒 8 3 1 9 0 0)
摘要 : 西伯利亚蝗是新疆山地草原的主要害虫 。研究其对牧草的危害程度 , 确定防治指标
对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于 1 9 9 2 年 5 ~ 8 月进行本项研究 , 结果如下 : 1 . 西伯利亚蝗的
体重 、食量和掉落毁损量三者间呈正相关 。2 . 该蝗在野外和室内测定个体一生所造成的牧草损
失量分别为 3 . 0 6 2 6 和 5 . 0 6 7 2 克 /头 . 3 . 该蝗在山地草原的防治指标为 2 6 . 8 头 /m Z 。
关链词 : 西伯利亚蝗 ; 食量 ; 掉落毁损量 ; 防治指标
1 前言
蝗虫是草场的主要害虫 , 不仅啃食牧草造成严重损失 , 而且影响其开花结实 , 抑制草地
的更新复壮 。 蝗虫在取食的同时亦造成大量枝叶 、花蕾的掉落 。 据测定 , 掉落毁损量与食物
消耗量基本相同 。研究牧草损失量对掌握蝗虫的危害程度 , 预测其发生等级 , 确定防治指标 ,
找出防治经济闭值具有重要意义 。
西伯利亚蝗 G om Phoc e。: :赫ic us 不L . )是新疆山地草原的主要危害种 ,分布广 、数量大 ,
严重危害草场 , 因而影响该地区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 根据张爱国 、李鸿昌(1 9 9 1 )在内蒙
古典型退化草场采用野外自然条件下吊笼和罩笼并结合室内恒温饲养的研究方法 , 于 1 9 9 2
年 5 ~ 8 月在新疆木垒县研究西伯利亚蝗对牧草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 。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区在新疆木垒县平顶山山地草原西伯利亚蝗发生区 ,海拔 1 50 。~ 2 3 70 米 。 主要植
被为针叶苔草(Ca re x :ten ap h少lle l’d e: L . ) 、 羊茅 (Fe st u ca a~ )和天 山蒲公英 (Ta ~ ac
u m
tia ns c ha n ic u m )等 。
2
.
1 食性研究
在西伯利亚蝗发生地采集各种牧草 , 并保持其新鲜 , 随机排列于 1 /4 m , 的罩笼内 , 再放
入蝗虫 50 头 , 从 10 ~ 19 时连续观察蝗虫对各类牧草的取食频次 , 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相对
频数 R ela tiv e fr e q u e n ey (李鸿昌等 1 9 8 3 ) 。
相对频数(R F N )一书匕
艺 x
x 一蝗虫对某一种植物的全部取食次数
n一供试植物种类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当 R FN > 0 . 5 为嗜食 ; R FN = 0 . 5 ~ 0 . 2 5 为喜食 ; R FN < 0 . 2 5 为少食 ; R FN < 0 . 0 0 3 一
0
.
0 2 5为偶食 ; R FN = o 为不食 。
2
.
2 食量与掉落毁损量浏定
食量与掉落毁损量测定采用野外自然条件下吊笼和室内生化培养箱内恒温 (27 ℃ )饲养
两种方法 。 吊笼为 0 . lm 2 圆柱形 , 每笼养虫 50 头 , 分龄期和雌雄饲养 。 各龄饲养天数按其发
育历期平均值而定 。 每日根据食性研究结果充分供给喜食植物 , 24 小时后统计取食量与掉
落毁损量 , 分别测定牧草鲜重与干重 , 同时换入新鲜牧草饲喂 。
2
.
3 不同龄期休重与食物消耗童 的关来
在各龄期捕捉 1 0 头 , 称量干重 , 计算平均个体重 ,与同期食物消耗量做相关比较 。
2
.
4 自然条件下罩笼浏定牲草损失量
采用 1 /4 m 之 的圆型罩笼 , 共设 5 个处理 , 分别放养 2 、 4 、 8 、 1 6 、 32 头蝗虫 , 雌雄各半 ,并设
空白对照组 , 每组重复 10 次 。每隔 3 天检查一次 , 发现死虫后即刻补入笼内相同数量的同月
龄的试虫 , 秋末待观察试虫全部死亡后 ,剪草测产 ,计算不同密度下牧草的损失量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食性选择
食性选择结果见表 1 , 除针叶苔草为嗜食外 , 其余均为少食 , 根据西伯利亚蝗栖息生境
地牧草出现的多度 , 选择针叶苔草 、羊茅 、天山蒲公英为饲喂植物 。
表 1 西伯利亚蝗食性选择
T a ble 1 Fe ed e o lle e tio n o f Gom Phocer
u s sib ir ic公 (L )
频次
频数
R T
R F
针叶苔草
Ca
r e‘r st -
e , Zo Phy l
-
le ld es L
羊茅
矛涟stuc a
天山
蒲公英
冰草
A g ro Py ro n
总计
T o ta l
7运r a x a c u m
tia 尹巧ha 护z ic u m
r钻亡以 u m
针茅
S tiP
a
c a P汀la ta
三叶草
7

r
ifo lia m
刀王O 护Zt口n U 刀之
L
.
R T 合计
T o ta l
R F 0
.
5 4 9 0
.
0 9 8 0 7 0
.
0 6
3
.
2 食物消耗量浏定
3
.
2
.
1 蝗虫各龄期平均历期计算
L一平均历期天数
i一个体历期天数
N i一历期为 i天时个体数
N t一参加测试个体数
艺i · N i
L (历期天数’少计一
根据 以往发育历期资料计算结果 : 西伯利亚蝗 3 龄平均历期 〔3 一 8( 天 ) 、 4 龄 〔4 一 8
(天 ) 、成虫 〔= 3 0 (天 ) 。
3
.
2
.
2 食物消耗量的测定
(1) 个体平均 日食量 图 1 为蝗虫 3 龄至成虫期个体平均 日食量在野外条件下吊笼测
定结果 。 由图 1 可看出 , 3一 4 龄雌雄虫平均 日食量基本相同 , 后期雌虫稍高 。 在成虫期雌虫
第 1 期 乔 璋等 :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的取食量则明显高于雄虫 , 且在前、后期出现较显著的取食高峰 。
图 2 为室内恒温 (2 7 ℃ )条件下蝗虫 3 龄至成虫期个体平均日食量测定结果 。 3 龄后期
雄虫的食量高于雌虫 , 4 龄雌雄间有不同程度的起伏 。 成虫期雌虫食量则明显高于雄虫 。
0
.
14
0

1 2
一 雌虫食t
+ 雄虫食t
Fcx 月 犯m a le
F以xl In a le
0.
(加)
层山 0 . 0 8
04060..
(祖ˆ酬解
0
.
0 2
3 1/ 5 1 0 / 6 2 0 / 6成虫
A d u lt
3 0 / 6 1 0 / 7
门, 刁 日期
1 9 / 7 D a te
三龄 四龄又r d 4 th
图 1 野外条件下平均 日食 t
Fig 1 A v e r ag e d a ily fe e d in t a ke in th e f ie ld
0
.
2
十雌虫食量 Fc K月 fem al e
(灿)勺只†肠
ƒ帜„喇够
3 1 / 5 1 0 / 6三龄 四龄 成虫
3 rd 4 th A d u lt
2 0 / 6 3 0 / 6 1 0 / 7
日期
D a t e
图 2 室内恒温条件下平均 日食 t
Fig 2 A v e r a g e d a ily fe e d in t a ke in th e e o n s t a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 in the L a b
.
)
室内外结果 比较 , 蝗虫在室内饲养条件下个体平均 日食量高于野外 。
(2 )个体平均累计食量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贬a = 艺亘i
Qa一个体平均累计食量
n一实验种群个体平均寿命
Qi一实验种群中个体在平均寿命范围内第 i天 日食量
表 2 、表 3 的数据表明 , 该蝗平均日食量随着虫龄的增大而增加 , 其中雌虫的食量增大
较快 。 室内日食量大于野外 。
表 2 西伯利亚蝗野外亲件下食t (克)
T ab le 2 Fee d in ta ke o f G o m Phoc
erus
sib i厂沦uS (L ) in the fie ld (g )
三 龄 四 龄 成 虫
组别
G r o u P
T hird Fo u rth A d u lt
平均日食量
A v e r a g e d a ily
累计食量
C u m u la te
平均 日食量
A v er a g e d a ily
累计食量
Cu m u la te
平均 日食量
A v e r a g e d a ily
累计食量
C u m u la te
总计
T o ta l

平均
A v e r a :
0
.
0 0 7 53
0
.
0 0 8 2 0
0
.
0 60 2
0
.
0 6 53
0
.
0 6 2 8
0
.
0 140
0
.
0 115
0
.
113 0
0
.
0 92 2
0
.
1 0 2 6
0
.
0 560
0
.
0 3 0 7
1
.
6 735
0
.
9 20 0
1
.
2 9 6 8
1
.
84 6 7
1
.
0 7 7 5
1
.
4 6 2 1
表 3 西伯利亚蝗室内恒湿条件下t t (克)
T a b le 3 Fee d in t a ke o f G o m Ph
ocme
: 滋瓦r交u : (L ) in th e eo n st a n t te m p r e t u r e in the la b . (g )
三 龄 四 龄 成 虫
组别
G r o u P
T h ird Fo u r th A d u lt
平均日食量 累计食量 平均日食量 累计食量
A v e r a g e d a ily C u m u late A v e r ag e d a ilv C u m u la te
平均日食量
A v e r a g e d a ily
累计食量
C u m u la te
总计
T o ta l
早 0 . 0 1 2 0 0 . 0 9 6 0 0 . 0 2 9
舍 0 . 0 1 4 4 0 . 1 153 0 . 0 57
平均 0 . 1 0 5 7
一鱼竺业泣-
0
.
2 9 1 9
0
.
4 557
0
.
3 4 3 8
0
.
0 7 1 0
0
.
0 5 1 2
2
.
1 2 9 6
1
.
5 3 5 4
1
.
8 3 2 5
2
.
4 5 7 5
2
.
10 6 4
2
.
2 8 2 0
3
.
3 体重与食物消耗蚤的关系
3
.
3
.
1 从图 3 可以看出 , 该蝗体重的增长在 1 ~ 2 龄 (干重 )很小可以从略 , 从 3 龄~ 4 龄~
成虫初期~ 成虫中、后期虫体增重趋势显著 ,且雌虫较雄虫增重速度更快 , 表明此时雌虫已
逐渐积累能量为生殖产卵做准备 。
3
.
3
.
2 食物消耗量与体重增长的相关分析
以个体平均食物消耗量 (干重)为纵座标(y ) , 以各龄期体重 (干重 )为横座标(x) , 进行回
归分析 , (见图 4 ) 。 结果表明 , 蝗虫体重与食物消耗量的变化呈线性相关 , 且相关性极显著 ,
食物消耗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大 。 回归方程如下 :
y = 0
.
0 0 0 9 3 6 4 6十 0 . 4 7 4 0 1 x
r = 0
.
9 9 62
F = 5 2 7
.
2 9 0 4 > F
o
. 。1
= 2 9
.
5 (F 检验 )
可根据蝗虫体重以此方程计算对应龄期的食物消耗量 。
第 1 期 乔 璋等 :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0
.
1 4
雌雄混合 m ix fe ma ie & Ina le
雌虫
雄虫
fe m a le
m ale
.图口0 . 12
0
.
0 8
0
.
0 6
ƒ.„衬q.乞冬·认一名山
0
.
0 4
0
.
0 2
(祝„侧续
一龄
ls t
二龄
Zn d
三龄
3r d
四龄
4th
成虫 1
A d u lt
公尸闷目尸
成虫 2
A d u lt Z
图 3 西伯利亚蝗体三增长
Fig 3 B仪ly一w e ig h t in e r e a s e o fGo m Phoc ~
sib ir ic u s (L )
(Jpo
。匕
ƒ祝„嘶邻
0
.
0 2 0
.
0 4 0
.
0 6 0
.
0 8 0
.
1 0
.
1 2
科叮咐吼撤训.砂。0..0.0
体重 (克 ) 致刃y一 , 厂e ig t h ( g )
图 4 食物消耗t 与体重增长相关分析
Fig 4 Co r r e la t e d a n a lys is o f fe e d e o n s u m p t io n a n d b od y
一 w e ig h t in e r e a s e
3
.
4 牡草掉落毁损量浏定
结果见图 5 、图 6 、表 4 和表 5 。 在野外 自然条件下 3 、 4 龄雌虫和雄虫的牧草掉落毁损量
基本相近 , 成虫期雌虫大于雄虫 ,这与雌虫在成虫期食量较大相一致 。 室内与野外的结果基
本一致 。 室内食量大于室外 , 其掉落毁损量亦相应增大 。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0
.
1 4
尸、 n l ,
O0 ,
. 1 ‘
、护
fe m ale
m a le
0.
doŽQ
0
.
0 8
0
.
0 6
0
.
0 4
0
.
0 2
ƒ祝ˆ喇乌攘部址
0望比里生一二一。‘一占一一‘‘一、、3 1 / 5 1 0 / 6 2 0 / 6 3 0 / 6三龄 四龄 成虫3 rd 4 th A d u lt 1 0 / 7 而盟图 5 野外条件下平均日掉落毁损l
F 19 5 A v e r a g e d a ily e u t o ff in th e fie ld
(切ˆd。Ž口
ƒ祝„喇察条浓紫
3 1 / 5 1 0 / 6 2 0 / 6三龄 四龄 成虫
3 rd 4 t h A d u lt
3 0 / 6 10 / 7 品昙翼
图 6 室内恒温条件下平均日掉落毁损l
F19 6 A v e r a g e d a ily e u t o ff i n t h e e o n s t a n t t e m p r e t u r e in t he L a b
.
3
.
5 食物 消耗量与掉落毁损量相 关分析
从图 1 、 2 、 5 、 6 的实验结果分析 ,该蝗造成的牧草掉落毁损量与食物消耗量的波动性较
为一致 。 以野外饲养雌虫数据为例进行食物消耗量与掉落毁损量的回归分析 , 结果如下 :
回归方程为 y = 0 . 0 1 2 9 3 3 + 10 . 6 6x
第 1 期 乔 璋等 :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4 5
表 4 西伯利亚蝗野外条件下掉落毁损 t (克 )
T a b le 4 C u t o ff o f Go m Ph oc
e
rus
sib irl’c us (L ) in th e fie ld (g )
三 龄 四 龄 成 虫
组别 T h ird Fo u rth A d u lt 总计
G ro u p 平均日掉落 累计掉落 平均 日掉落 累计掉落 平均日掉落 累计掉落
A v er a g e d a ily C u m u la te A v e r a g e d a ily C u m u la te A v er ag e d a ily C u m u la te
T o ta l

平均
A v e r a l
0
.
0 0 8 7
0
.
0 0 9 0
0
.
0 6 9 6
0
.
0 7 2 1
0
.
0 7 0 9
0
.
0 1 6 1
0
.
0 1 2 5
0
.
1 2 8 8
0
.
1 0 0 0
0
.
1 1 4 4
0
.
0 58 9 6
0
.
0 3 5 4 0
1
.
7 6 88
1
.
0 6 1 3
1
.
4 1 5 1
1
.
9 6 7 2
1
.
2 3 3 4
1
.
6 0 0 3
表 5 西伯利亚蝗室内恒温条件下掉落毁损盖(克 )
T a ble 5 C u t o ff o f G o , n Phoc e r u s slb ir ic u s (L ) in the eo n sta n t tem p r etu re in th e la b
.
(g )
三 龄 四 龄 成 虫
组别
G r o u P
T hir d F
o u r th A d u lt
平均日掉落
A v er ag e d a ily
累计掉落
C u m u la te
平均日掉落
A v e r a g e d a ily
累计掉落
C u m u la te
平均日掉落
A v er ag e d a ily
累计掉落
Cu rn 、、la re
总计
T o ta l

平均
0
.
1 1 0 5
0
.
0 1 4 6
0
.
0 9 9 5
0
.
1 1 7 0
0
.
1 0 7 3
0
.
0 3 0 5
0
.
0 6 2 1
0
.
2 4 4 2
0
.
4 9 7 7
0
.
3 7 1 0
0
.
0 7 9 8
0
.
0 7 4 0
2
.
3 9 4 5
2
.
2 2 0 0
2
.
3 0 7 2
2
.
7 3 5 7
2 8 3 4 7
2
.
7 8 5 2
A v er a
r = 0
.
5 3 8 4
F = 17
.
5 5 2 > F
o
. 。5
= 9
.
2 8
结果表明 ,该蝗食物消耗量与掉落毁损量呈显著相关 。并可根据上述结果推算其食物消
耗量或掉落毁损量 。
3
.
6 估算西伯利亚蝗个休一生的牲草损失量
根据不同发育阶段个体日食量和掉落毁损量及其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可估算个体蝗虫一
生的牧草损失量 (L ) 。
L = 艺 (C i十D i) · T i
1 ~ 1
其中 : Ti 一各发育阶段历期
已 、画一各发育阶段个体平均 日食量 、 日掉落毁损量
n一发育阶段
L 野 外 - (鱼旦旦旦2士9
竺~旦旦巨旦

0
.
0 6 9 6 + 0
.
0 7 2 1
十—乙 , 0 . 1 1 3 + 0 . 0 9 2 2) 十 L—乙 0 . 1 2 8 8 + 0 . 1 、十— , 十乙, 1 . 6 7 3 5 + 0 . 9 2 . 1 . 7 68 8 + 1 . 0 6 1 3 、又—十— )乙 乙一 3 . 0 6 2 6 克 /头一 一 , 0 . 0 9 6 + 0 . 1 1 5 3 . 0 . 0 9 7 5 + 0 . 1 1 7 、 . , 0 . 2 3 1 9 + 0 . 4 5 5 7 . 0 . 2 4 4 2 + 0 . 4 9 7 7 、L 室 内 一 (翌少竺 日 里竺 三 些i些竺+ 兰竺兰生尘立上二全匕土土二 ) + (兰二竺竺三二上竺二匕二止 +一 ) +- 一 「 · 、 2 · 2 ’ ‘ 、 2 ’ 2, 2 . 1 2 9 6 + 1 . 5 3 5 4 , 2 . 3 9 4 + 2 . 2 2气—十—乙 乙一 5 . 0 6 7 2 克 /头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
3
.
7 测定 自然条件下革笼的牲草损失童
表 6 的结果说明 , 随着该蝗种群密度的增加 , 牧草损失量亦随之加大 , 其加大趋势十分
明显 。
表 6 野外革笼测定西伯利亚蝗牧草损失t (克 · m , )
T a ble 6 M
e a su r e fo r a g e 10 5 卯r 阅 u a r e m ete r d u e to
G o m Phoc eru
s s必ir
lcus (L )
u sin g e ag e (o n the g r o u n d ) in th e fe ild (9
.
m Z he a d )
OU八己八‘O‘1‘.4A
几叹U月hŽ,自曰住口 自d卜U内口.上目二虫 口密度 (头/ m , )
De
n s ity ( he ad / m
Z )
牧草损失量 4 . 2 7 7 2 4 . 1 8 3 0 . 2 0 7 2 . 1 7 9 6 . 3 4
L o s s
该蝗在野外吊笼与罩笼饲养条件下测定牧草损失量 , 结果表明 , 吊笼高于罩笼 。 由于吊
笼损失量为 日食量和掉落毁损量推算而得 , 其取食是在充足供应喜食牧草的条件下进行的 ,
而罩笼下虽然牧草边吃边长 , 但在高密度下后期笼内的喜食牧草逐渐减少 , 因而影响其取
食 , 但后者则更接近 自然状况 。
3
.
8 关于防治指标的评定
制订防治指标 旨在解决经济闭值问题 ,其简单分式为 : D ) T , 既通过防治降低虫口密
度 , 挽回牧草损失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应等于或大于防治费用的投入 。
3. 8
.
1 虫 口密度与牧草损失量的关系
根据野外罩笼的牧草损失量计算虫 口密度与牧草损失量关系式 :
2 3 4
y一 l+ 2 2 . z g l se 一 。· 。2 ; ; ·
r = 0
.
9 6 1 ) 0
.
9 5 8 7
F = 3 6
.
2 4 ) F
o
. 。,
= 2 9
.
5
y一牧草损失量
x 一虫口密度
r一回归系数
3. 8
.
2 防治指标的制订
在新疆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西伯利亚蝗所需费用为每公顷 19 . 5 元 。
按山地草原每千克干草价值 0 . 10 元计算 , 每公顷防治费 19 . 5 元可析合干草 1 95 千克 ,
则每平方米为 19 . 5 克 ,代入虫口密度与牧草损失量关系式 , 用求反函数法求得虫口密度为 :
1 9
.
5 =
2 3 4
1 + 2 1
.
1 9 1 5e
一 “· “, 4 4 x
则 x 一 26 . 8 头 / m ,
既 3 龄前调查西伯利亚蝗平均虫口密度在每平方米> 2 6 . 8 头时 , 应该实施防治措施 。
4
.
1
小结与讨论
西伯利亚蝗的体重 、食量和掉落毁损量三者间呈正相关 、即食量随着体重的增大而增
加 , 其掉落毁损量亦相应增加 。
4
.
2 西伯利亚蝗在 1 ~ 2 龄时个体很小 ,食量亦小 , 因而对草场危害不大 , 所以在研究中将
其排除 。
第 1 期 乔 璋等 : 西伯利亚蝗对草原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的研究
4
.
3 野外罩笼和室内饲养测定牧草损失量有所不同 , 牧草在 自然条件下具有再生能力 , 其
不同草地类型与牧草种类再生能力的大小 , 即牧草 自身抗逆能力的强弱等则有待进一步研
究 。
4
.
4 蝗虫对草场的危害 , 除取食与掉落毁损造成减产外 , 严重危害时则使牧草难以正常开
花结实 ,抑制草地更新复壮 , 反之 , 牧草被轻度啃食后 , 可刺激其分萦使之长势更为良好 。 以
上分析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4
.
5 计算防治指标的方法很多 , 我们采用草地初级产品 (牧草 )价值换算 , 该法可减少采用
次级产品 (畜产品)换算中由于草地利用方式、放牧技术等的不同 , 而出现初级产品到次级产
品转换率水平各异而造成的误差 。
4
.
6 防治指标的制订受到草地类型 、利用方式 、蝗虫种类 、种群数量的消长和种间竞争以及
牧草受害后的自我补偿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本文制定的防治指标是
在一定类型草地上对西伯利亚蝗单个种群而言 , 而对其他因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 并根据各
种不同条件制订动态防治指标 。
参 考 文 献
李鸿昌 、王征 、陈永林等 , 1 9 8 7 , 典型草原上 三种蝗虫成虫期食物消耗量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 生态学
报 , 7 (4 ) : 3 31 ~ 3 38
李鸿昌、 席瑞华 、陈永林等 , 1 9 83 , 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食性的研究 1 罩笼供食下的取食特性 , 生态学
报 , 3 (3 ) : 2 1 4 ~ 2 2 8
陈永林 、刘举鹏 、黄春梅 、孙立邦等 , 1 9 7 9 , 新疆的蝗虫及其防治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57 ~ 67
关敬群 、魏增柱 , 198 9 , 亚州小车蝗食量测定 , 昆虫知识 , 2 6 (1 1 ) : 9 ~ 10
李鸿昌 、陈永林 , 1 985 , 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食性的研究 I 一 优势种蝗虫在自然植物群落中的取食特
性 , 草原生态系统研究 , (1 ) : 1 5 4~ 1 6 5
本文承蒙中科院动物所李鸿昌 、邵星辉 、范伟民先生亲自指导 , 特此致谢 !
草 地 学 报 1 9 9 6 年48
R e se a r ch o n fo r a g e 10 55 c a u sed by th e G om Phoce ru
s
sibiri c u s (L ) a n d D eter m in a tio n o f C o n tr o l C r ite r io n
Q ia o Z ha n g W u m a r bie k e X io n g Lin Ba h
a t iy a r M u he y a ti
(X in ji
a n g Ce
n tr e S t a tio n o f Fo rec a st a n d Co
n t r o l d n L oc
u st a n d R od
e n t , U r u m u q i 8 3 0 0 0 1 )
Z ha o Y o n g Z ha n g S he n g x ia n g Da
n g H u ie a i
(C h a n ji P
re fe etu re M
u le i Sta tio n o fF o rec a st a n d Co
n tr o l o n L oc
u st a n d R od
e n t , M
u le i 8 3 1 9 0 0 )
A bs t
r a et : T h e Go m Ph oc erus
sib i泊配us (L ) 15 th e m o s t h a rm fu l pe s t fo u n d in th e m o u n ta in g ra ssla n d o f
X in ji
a n g
.
It 15 im p o r ta n t to r e se a rc h fo ra g e 10 5 ea u se d by th e G o m 神
ocerus
sib i护众“s (L ) an d d e term in e d c o n
-
tr o l e ri te rio n
.
1
.
T h e G om Ph oc 浏5 sib ir ic 心(L ) b阅y w e ig h , f以月 a m o u n t a n d e u t o ff a re p o sit iv ely eo r re la ted .
2
.
L ifet im e fo ra g e 10 5 c a u se d b y the G o m Ph oc erus
s必ir众公 (L ) 15 5 . 0 672 9 / h e a d in the la bo ra to ry a n d 3 .
0 6 26 9 / h
e a d in th e fie ld
.
3
.
Co n t r o l e rite rio n o f th e
K ey w o r d s : G 。从Ph
ocrus
G o 功Ph oc erus
s必£r ic us (L ) in X in jia n g m o u n ta in g r a s lan d 15 1 7 . 5 h e a d /m , .
sib以1’c 必 (L ) ; In ta ke ; C u t o ff; Co n tro l er iter i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