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5 卷
V ol
.
5 N o
第 4 期
4
草 地 学 报
A口该 AG 刊夔皿了、SINC A
1卯 7 年
1卯7
葛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周 泽 敏
(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 , 南昌 3 (X抖5 )
摘要 : 赣饲 5 号葛薯是从野葛藤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 , 具有高产优质 , 抗逆性强 , 叶片
无毛等优点。 块根 、青草的产量分别为 26 176 和 引权抖 千克/ 公顷 ·年 , 比野葛藤 (对照 )增产 145 . 9 %
和 17 . 4 % 。 块根的晒干率 , 出粉率和出渣率分别为 32 . 5 一 37 . 2 % 、20 一 24 . 4 % 和 8 . 2 % 。 块根的粗蛋
白 、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分别占干物质的 5 . 37 、如 . 以 和 2 . 麟% 。 推广葛薯 , 对于开发利用红壤
丘陵荒山 , 解决我国红壤地区能量饲料之不足 , 发展持续农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
关键词 : 葛薯 ; 品种 ; 选育
1 前言
葛薯 (乃记~ sP
.
)是一个新概念 , 是一种有前途的多年生豆科葛属类饲料作物 , 其种名 尚
有待进一步鉴定 。 葛薯的花器大 , 花冠长 2 . sc m , 肉眼不易发现叶片两面的短柔毛 , 块根 的形
状似甘薯 , 产量高 , 富含淀粉 , 粗纤维含量占干物质的 3 % 以下 。
该研究于 1981 一 1983 年采集葛属种质群体资源 , 自 19 84 一 1夕火i年 , 从 印 份野葛藤优 良单
株中选育成赣饲 5 号葛薯新品种 (原编号 斜 一 05 )。 已建立原种繁育基地 1 . 05 公顷 , 正在江西
推广 。
为了开辟饲料用粮和蛋白质饲料的新途径 , 本题选择我国的宝贵资源—野葛藤 , 利用其自然变异 , 选育豆科葛类饲料作物新品种 , 以便开发利用红壤荒山丘陵和石质山地种植葛薯 ,
在不用灌溉 、灭虫 、中耕除草 、少施肥料和免耕的条件下生产优质饲料 。 葛薯的块根可供食用 ,
制淀粉和酿酒 , 葛粉在食品工业利用的前途广 阔 , 经济价值很高。 种植葛薯可以保持水土 , 改
良土壤 , 因此 , 很有发展前途 。
2 材料与方法
2
.
1 选育指标
块根产量在 15以X)千克/ 公顷 ·年 以上 , 晒干率 30 % 以上 , 出粉率 20 % 以上 , 粗蛋 白 、无氮
浸出物含量分别占干物质 的 5 % 和 80 % 以 上 , 粗纤维含量 占干物质的 3 % 以下 。 鲜草产量
45 《x x〕k留公顷 ·年以上 , 叶片无毛 , 适 口性好 。 块根外形似甘薯 , 入土较浅 。
2
.
2 株选和株行试验
2
.
2
.
1 198 1 一 198 3年从江西省弋阳 、吉安 、乐平 、横峰等地采集农家栽培 的野葛藤 (当地群众
称家葛)10 份 ,在弋阳县西山牛场试种 。 1984 年移栽到弋阳县圭峰林场试验地 。 同时发 动当
地群众挖取野葛藤卖给林场种植 , 共 30 亩 , 从中选择 印个优良单株 , 并分别编号 。
2
.
2
.
2 采用无性繁殖 的方法进行株行 试验 , 每个入选单株栽一行 , 每行 ro 株 , 行距 Zm , 株距
lm
, 每隔9行种 1行野葛藤群体(以下简称野葛藤 )作对照 。栽前挖穴 , 每穴施0 . skg 猪粪做底肥 。
2
.
2
.
3 株选标准 块根肥厚 , 淀粉多 , 粗纤 维少 , 外形整齐似甘薯 , 人土较浅。 叶片无毛或少
毛 , 宽大浓绿 , 无病虫害 。
草 地 学 报 1卯7 年
2
.
3 品系比较试验
198 5
一 198 6年在弋阳县圭峰林伤进行 。 参试 品系 : 84 一 05 , 84 一 16 , 84 一 38 , 以野葛藤作对
照 。 小区面积 5衬 , 重复 3 次 , 随机排列 。 用 S R 法检验品系间的差异显著性 。 试验 区为新开
垦的第四纪红壤坡地 ,有机质含量 0 . 97 9 % 。 每小区施厩肥 7 . skg , 钙镁磷肥 0 . 3 7 kg , 石灰 0 .
75 kg
,炉渣 3 . 75 kg 作底肥 。 深翻 30c m , 耙平作畦 ,用老莞(株 )分株移栽 , 每小区栽 12 株 。 两年
为一个采挖周期 ,栽培当年在 田间越冬 , 翌年冬季挖取块根 。 观察物候期 , 测试鲜草和块根产
量及风干率 。
2
.
4 区域试验
1986 一 19 89 年分别在赣东北 (弋阳 、圭峰 ) , 赣中南 (吉安 、烟源 ) , 赣北 (南昌省饲料研究所 )
进行 , 其中
2
.
4
.
1 圭峰位砖 东经 1 70 巧 ‘ , 北纬 28 ” 16 ’ , 海拔高 5 0 m , 年均气温 18 . 1℃ , ) ro ℃ 的积 温
57 4 8
.
3℃ ,年均降水量 181 6 . 2~
,无霜期 2醉 天 。 试验地为新开垦的第四纪红壤荒山 , 有机质
含量 0 . 97 9 % 。
2
.
4
.
2 烟源 村位砖 东经 1巧叹 , , 北 纬 27 “ l0’ , 海拔 62 m , 年 均气温 18 . 5℃ , ) 10 ℃ 的积 温
57 70
.
2℃ , 年降水量 1480 . 5~
, 无霜期 2 83 天 。 , 试验地为第四纪红壤早地 ,前作为甘薯 , 土壤有
机含量 1 . 8% 。
2
.
4
.
3 省饲料研究所位砖东经 1巧05 0 ‘ , 北纬 28 045 ‘ , 海拔 62 m , 年均气温 17
.
7℃ , 〕 10 ℃ 的积温
5 78
.
2℃ , 年均降水量 15 89 ~
, 无霜期 27 6 天 。 试验地为第四纪红壤旱地 , 前作是多花黑麦草 ,
有机质含量 1 . 35 % 。
上述三个试验点的降水量虽然较多 ,但分布不均 , 经常出现夏秋高温干旱天气 。
2
.
4
.
4 供试材料 赣饲 5 号葛薯 , 以野葛藤为对照 。 小 区面积 5澎 , 重复 3 次 , 顺序排列 。 用 t
值检验品种间差异显著性 。 施肥数量 ,栽培方法 , 观察及测定项 目同品系试验 。
2
.
5 生产试验
2
.
5
.
1 19 86 一 19 8 7在弋阳县圭峰林场进行 , 面积 0 . 14 公顷 。
2
.
5
.
2 19 4 一 19 6 年在省饲料研究所进行 , 累计面积 0 . 28 公顷 。 参试品种为赣饲 5 号葛薯 ,
以野葛藤为对照 。 用对角线法选择 3 个点测试鲜草和块根产量 , 每点 5扩 。 以 t 值检验品种间
的差异 。 生长期间进行一般 田间管理 。
2
.
6 化验分析
2
.
6
.
1 按国家标准局 1986 一 05 一 20 公布的方法分析常规营养成分 。
2
.
6
.
2 按芸香贰比色法分析块根 、葛粉和葛叶的黄酮含量 。
2
.
6
.
3 用常规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 、氮 、磷 、钾含量 。
2
.
6
.
4 用简化寇氏法对葛薯食用安全性进行急性毒性评价 , 如经口服葛薯粉颗粒饲料的剂量
达到 10岁kgh . W ·时 , 小白鼠仍不死亡 , 则不再测定小白鼠的 山阅 ,改用 7 天饲养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株选和株行试验
按块根淀粉含量和主要形态特征将 印 个株系的块根分为三个类型
3
.
1
.
1 薯型块根 块根肥厚似甘薯 , 形状较整齐 , 表皮光滑 , 横切面白色 , 粉性足 , 同心环层 由
少量纤维和较多的淀粉相间组成 , 易折断 。 叶片无毛或少毛 , 很少开花或花而不实。 属于该型
第 4 期 周泽敏 葛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2 99
者有 84 一 05 、 84 一 16 和 84 一 38 。
3
.
1
.
2 树根型块根 块根似树根 , 本质化程度较高 , 用刀 切块根时费力 , 横切面淡黄色 , 纤维
多 , 淀粉少 , 因此同心环层不够明显 。 叶片密生黄色长硬毛 , 花多 , 果硕大 , 种籽产量较高 , 如
84
一 0 1 等 45 个株系 。
3
.
1
.
3 中间类型 块根外形变化较大 , 似树根 , 似手臂 , 横切面灰 白色 , 同心环层明显 , 由相对
较多的纤维和较少的淀粉组成 。 叶片有毛 , 但少于树根型 , 开花结实 , 但花果稀疏 , 如 84 一 02 、
斜 一 03 等 12 个株系 。
3
.
1
.
4 由于84 一 05 、84 一 16 和 84 一 38 符合即定选育 目标 , 具有 甘薯型的块根 , 每株块根重分
别为 1 . 7 、 1 . 61 和 1 . 5 吨 , 分别比对照提高 5 80 % 、 54 % 和 520 % , 因此选择上述 3 个株系参加
品系比较试验 。
3
.
2 品系比较试验 (见表 l)
表 1 葛著品系比较试验 (1男5 一 1旦翻i)千克 ·公顷 ·年
毛山l。 l 仆。加。 tes t of 尸uero 印
.
(1955
一 19肠) (k岁耐 . vear )
品 系 鲜草
Fres h fo m ge 块根(Fre sh to )
产量
Yield
(k盯ha . yr )
百分率 显 著性
(F
一 te st )
百分率 显著性
段m in
0
.
05 0
.
0 1
产量
Yie ld
(kg/ h
a
. ”)
F 一 tes t
% 0
.
05 0
.
01
AB
.
0LUC6824田
赣饲 5 号葛薯(84 一 05 )
G ans 卜5
84 一 16
84
一 38
CK
43 68 0
.
2 10
.
0 巧以X) . 10 . 0
3男目〕. 2
38吞如 . 2
377印 . 2
A B
A B
14 1(X)
.
1 88
14() 30
.
1 88
B 65 30
.
0 4 1
t
hLULO2气乙叩84
表 2 赣饲 5 号葛薯区域试验《l夕圈i 一 1男9 )千克 / 公顷
1习卫e Z Th e re gi o n 习 tes t of 84 一 05 5咖 n ( 1986 一 19 89 ) ( k岁hln2 . ”)
对 照
年限
Ye a l
.
地点
】众 at io n
产量
FO 庄喝e yie ld
( k岁肠矛 . yr )
增减百分率
Re 祀e n tag e o v e r
e
ac al
s t n lln
显著性
F 一 tes t
野葛藤
e k
W ild
s tra ln
产量
Y ie ld
19 86 一 1987 弋阳
Y iyan g
青草
Fres h fo m g
e
块根
F代sh n x )t
46 10 1
.
0 + 19
.
8 3 P < 0
.
0 1 384 7 0
‘
5
平均 A此 m g e 168 0 . 0 十 124 . 叨 P < 0 . 0 1 747 0 . 0
1988 一 19 89 吉安
平均玩珑唱e Ji an
青草
Fres h fo rag
e
块根
F此sh n x 〕t
6 103 0
.
5 + 1 6
.
54 P < 0
.
0 1 52370
.
3
37 330
.
5 + 1 8 1
.
32 P < 0
.
0 1 132的 . 8
1卯3 一 11洲〕4 南昌 青草Fres h fo m g e
块根
Fr e sh n 洲〕t
5 68 团 . 5 + 1 6 . 28 P < 0 . 0 1 48 以X) . 0
平均 击e n 堪e Nanc ll出唱 24 3卯 . 8 + 117 . 86 P < 0 . 0 1 1 1 1卯 . 8
总平均 青草
Fres h fo ra g
e
块根
F暇h l、洲〕t
5 46 6 4
.
0 + 17
.
35 P < 0
.
0 1 拓580 . 3
A re 晓Ig e 26 176
.
8 + 14 5
.
87 P < 0
.
0 1 (万拓 . 5
草 地 学 报 l卯7 年
赣饲 5 号 (84 一 05 )葛薯的鲜草产量为每公顷 4 3 680 . Zk g , 比 84 一 16 和 84 一 38 增产达显著
水平 (p < 0 . 0 5 )( 见表 l) , 比 CK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 < 0 . 01 )。 其块根产量为每公顷 15侧刃 .
Ik g
, 比 84 一 16 和 84 一 38 增产达显著水平 , 比 CK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
虽然 84 一 16 和 84 一 3 8 两个品系的块根产量与 CK 比较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 但鲜草产量间
差异不明显 。
3
.
3 区域试验
赣饲 5 号葛薯在各试点的青草和块根产量与对照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 0 . 01 ) , 因
此可 以在同类生态环境地区推广种植 。 由于各试点的 自然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不 同 , 因此地
区之间的产量相差较大 。 吉安试点用熟地种植 ,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 栽前施以较多的有机
肥 , 并进行搭棚和整枝等增产措施 , 因此块根产量高 , 年均每公顷 37 330 . skg 。 弋阳试点试验地
是新开垦的红壤荒坡 , 土壤瘩薄 , 有机质含量是吉安点 的 50 % , 且 田间管理较粗放 , 因此块根
产量仅为吉安点的 45 % 。 可见搭棚整枝增施有机肥料等技术措施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葛薯的
产量 (见表 2)
3
.
4 生产试验
从表 3 的数据可以看出 , 赣饲 5 号葛薯在一般栽培条件下 , 一个采挖周期为 2 一 3 年 , 鲜草
和块根年产量分别为 51 仪刃 和 21 (x x〕k岁公顷左右 。 圭峰和省饲料科研所的施肥量和田间管理
虽然大致相同 , 但圭峰为新垦的红壤荒坡 , 土壤清薄板结 , 栽前没有挖种植沟 , 而省饲料科研所
是在旱地 , 又挖了种植沟 , 因此每公顷块根产量达 2 61 13 . skg , 而圭峰为 168 0 kg 。 因此创造深
厚疏松的土壤条件是葛薯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 。
表 3 翰饲 5 号葛 . 生产试验(公斤/ 公顷 ·年)
灿l。 3 仆。 p刘u eti o。 tes t of G ans i一 5 伽n (K娜hIn2 ·厂 )
年限
Y段 ir
地点
1」x {a ti o n
产量
Y ied
(k岁hmz
.
yr )
增减百分率
Re 祀e n 加唱e
o v e r
the
wi ld stm ln
显著性
F一 tes t
野葛藤
W ild
stra ln
e k
产量 yield
k盯Iunz
.
vr
1986
一 19 8 7 圭峰 青草
Fre sh fo rag
e
块根
Fr esh n 洲〕t
青草
F此 sh fo哪e块根
Fr esh n )o t
青草
Fre sh fo lag
e
块根
46 10
.
3 + 19
.
8 P < 0
.
0 1 384 7 0
.
5
平均 A ve 屁喝〔 Gal Fe ng 168 0 . 0 + 124 . 9 P ( 0 . 0 1 74 70 . 0
1卯4 一 1夕灭i 江西省饲料所
尹仆e in‘b tu te of
56373
.
0 十 20
.
8 P < 0
.
0 1 粼拓以) . 5
平均 A ve 晓喀e Jian gx l fo 哪e
~
h 26 1 13
.
5 + 152
.
7 P < 0
.
0 1 103 33
.
5
平均 5 1236 . 6 + 20 . 4 P < 0 . 0 1 425 65 . 5
灿e 斑唱e
Fres h
2 14 56
.
8 + 14 1
.
0 P < 0
.
0 1 8以)1 . 8
r l℃S n r. 】)t
-
~ ~ ‘ ‘
目. 目
- - 一
~ 一一 . 目- . 目‘- 一~ 一目 ~ ‘-
-
.
.一- -一 , ~ 月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 . . ‘ . 电. 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3 . 5 硒于率和 出粉率块根的晒干率和出粉率随着采挖季节 、气候和 田间持水量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 。 虽然块根在地里越冬不腐烂 , 一年四季均可采挖利用 , 但以冬季收获的块根出粉率高 。 冬季块根的
第 4 期 周泽敏 葛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晒干率 、出粉率和出渣率分别为 32 . 5 一 37 . 2 % 、20 一 27 . 6 % 和 8 . 16 % 。 鲜草风干率为 19 . 5 -
3 1
.
1%
。
3
.
6 饲用价值
葛薯和野葛藤的饲用价值较高 , 其茎 、叶和块根均可做饲料 。 块根甘甜 , 是优良的多汁饲
料 , 牛 、羊 、兔 、猪和家禽均喜食 。 由于野葛藤的叶片密生长硬毛 , 因此适 口性较差 , 而葛薯的叶
片则无毛 ,奶牛喜食其鲜草 。 其常规营养成分见表 4 。
表 4 葛, 营养成分 (占千物质 % ) 兆卡 /千克
毛山le 4 Nu tri e n t an al ysis of vari ous stn ”ns
磷P钙Ca品种
段面 n
样品
压叨详e
粗蛋白
CP
粗脂肪
E E
粗纤维
CF
无氮浸
出物
NFE
粗灰分 消化能
D E
(兆卡 / 千克 )
赣饲 5 号葛薯
Gans i
一 5
赣饲 6 号葛薯
晓山i一 6
野葛薯
W ild
s廿田 n
赣饲 5 号葛薯
悦比 i一 5
块根 (R o t) 5 . 37 0 . 3 2 . 研 叨 . 以 62 3 . 77 0 . 26 0 . 17
块根 (R o t) 8 . a7 0 . 71 3 . 的 84 . 98 3 . 20 0 . 14 0 . 2
块根(R o t) 4 . 82 0 . 37 ‘ 2 . 59 67 . 7 8 4 . 4 2 . 11 0 . 85
叶片(1元af ) 27 . 18 4 . 47 18 . (X) 39 . 57 1 0 . 7 8 39 0 . 29
从表 4 可以看出 , 野葛薯通过多年系统选育及栽培管理 , 其粗纤维减少 , 无氮浸出物和粗
蛋白明显增加 , 块根的粗纤维含量由选育前的 2 . 59 % 减少到 2 . 64 , 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 由 4 .
82 % 和 67 . 78 % 分别提高到 8 . m % 和 叩 . 以% 。
3
.
7 药用价值
中药葛根(尸 . 肠加勿 )具有解痉镇痛 , 消热解毒 , 增加脑和冠脉血流作用 , 临床上用 于高血
压头晕 , 头痛 , 颈项强痛 ,冠心病 , 心绞痛等症 , 疗效确切 , 服用安全 , 其主要有效药用成分是葛
根黄酮 (陈迪华等 , 19 5 年) 。 赣饲 5 号葛薯的块根 、葛粉和叶片分别含黄酮 0 . 21 % 、 0 . 26 % 和
3
.
4 7 %
, 具有与葛根类似的药用价值 。
3
.
8 食用急性中毒评价
现代民间食葛者较多 , 均来 自野葛和家葛 , 但从未有食葛中毒的报道和传说 。
3
.
8
.
1 测定 山, 1 组 食人块根粉 6岁kg b . w . , 未引起小 白鼠死亡 ; 2 组 食人块根粉 8岁
kg b
.
W
. 未引起小白鼠死亡 ; 3 组 食入块根粉 10岁kg b . w . , 未引起小 白鼠死亡 。 由于食人的
剂量已达 10酬kg b . w . , 因此停止测定 山, 。
3
.
8
.
2 小 白鼠喂养试验 9 月 6 日 一 9 月 12 日的食人量分别为 4O 『kg b . w 、 10 岁k g b . w . 、
印岁k g b . w . 、8 0 g/ kg b . w . 、 50岁k g b . w . 、7 0 g/ kg b . w 、 8 8 . 6 g/ kg b . w , 平均 为 69 . 8岁kg b . w , 仍未
见小 白鼠死亡 , 但精神欠佳 。 在 自由采食葛薯块根粉的条件下 , 平均剂量达到 69 . 8岁kg b . w . ,
仍未引起死亡 (食人量达小 白鼠体重的 6 . 98 % ) ,说明食人葛薯不会引起急性 中毒 。 但仍有待
进行富集毒性试验 , 为适宜食人量提供科学依据 。
3
.
9 保水保土和改 良土壤效果
3
.
9
.
1 葛薯 有固定土壤 , 防止冲刷等水土保持功能 。 据观察 , 4 月初定植的葛薯苗 , 7 月中旬
复盖度达 10 % , 草层高 50c m 左右 , 因此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基本被控制 , 从葛薯地里流 出的
草 地 学 报 1卯7 年
水较清 , 而未种葛薯的裸露地面被暴雨 冲刷 , 带走大量泥沙 , 水流变成黄浊 。
3
.
9
.
2 葛薯根瘤发达 , 固氮能力强 , 生物产量高 , 因此种植 2 年后 , 地表形成 1 一 Zc m 厚的枯枝
落叶 ,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见表 5 )。
3
.
10 植物学特征
赣饲 5 号葛薯为豆科葛藤属 (乃记ra ria le bo 灿 (Wild ) Ollw l)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 茎粗壮 ,
长数米到十几米 , 有稀疏短茸毛或无毛 , 表皮绿色 ,髓质 白色 , 茎干枯 中空 ,木质化程度较低 , 甸
甸地表 , 每节着地生根或攀援 , 缠绕它物向上 , 或互相缠绕形成 60 一 lo c m 高的茂盛草层 。 多
分枝 , 第一层分枝从根颈长出 , 分枝数 6 一 20 条 , 第二层分枝以上的各层分枝是从各茎节 的叶
腋间萌发 。
三出羽状复叶 , 表面浓绿色 ,底面天兰色 , 叶肉较厚 , 叶片两面有稀疏的短柔毛 。 叶柄长 2
一
29
c m
, 有疏毛 , 基部膨大呈钟形 。 托叶背着 , 左右对称 , 上部盾形 。 小托叶 2 枚 , 线状披针形 。
总状花序 , 蝶形花 , 腋生 , 紫红色 。 花器较大 , 花冠长 2 . s c m , 每个花序轴着生小花 10 一 团
朵 , 平均 286 朵 。 苞片披针形 , 长 5~
, 有锈色的毛 。
根系发达 , 有肥大的块根 , 发达的侧根和支根 。 在高温多雨的季节 ,茎节上萌发 10 一 30 条
白色气根 , 有些扎人土中膨大形成块根 。 块根似甘薯 , 外形较整齐 , 表面淡黄色 , 较光滑 , 横切
面白色 , 粉性较多 , 对同心环层的观察可 以初步鉴定葛薯的年龄和淀粉含量 。 在南昌地 区 , 一
年形成 2 个同心环层 , 淀粉环的面积占横切面积 95 % 以上 , 而纤维环的面积不足 4 % 。 根瘤发
达 , 呈深褐色。
表 5 弋阳圭峰林场种植葛. 改良红坡的效果
毛山le 5 lm Pm v~ nt of 喇 50 1 场 c ul tiv 如an of P~
sP
.
at K o u Fe n fo re st in yi
一
Y a llg coun ty
采样深度
红壤
Red 50 1
采样 日期
D ate eo lled ~ Pli ng in
d e口y of so il
全氮 速效磷
% (pp
n l
)
T
.
N A
.
P
速效钾
(1滩〕m )
A
.
K
种葛薯前
玫肠此 e u ltiva tio n
种葛薯后
A丑e r eul ti v面o n
19 86
.
3 0 ~ 2() 5
.
4 1
19 57
.
12 0 一 20 3
. 盯
0
. 叨9
1
.
557
3
.
85
4
.
10
0
.
43( 刃 3 . 5 40 . 0
0
.
m 6 5 9
.
0 5 2
.
5
3
.
n 生物学特性
生长起点温度较高 , 喜高温 多雨的气候 。 在 3 月 中下旬 , 日均气温达 12 ℃左右时开始萌
发 ,适宜生长的日均气温为 20 一 3 ℃ 。 5 月至 9 月 为生长旺季 , n 月中旬停止生长 , 下霜后枯
萎 ,越冬率 10 % 。 据 19 6 年 7 、 8 月观察 , 昼夜气温 23 一 38 ℃时 , 雷阵雨较多 , 生长速度最快 ,
茎平均每天伸长 14c m 。
喜光植物 , 向光性强 , 较耐荫 。 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 , 生长势极强 , 茎粗壮 , 分枝极多 , 而光
照不足时分枝减少 , 叶小而稀 。 在树阴下生长较好 , 多缠绕向上 , 挂满枝头 。
对高温干旱 、酸性瘩薄的红壤和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 。 19 5 年发生伏旱 , 8 月至 9 月上旬
持续高温干旱 35 天 , 昼夜气温 27 一 36 ℃ , 最高气温达 40 . 5℃ ,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 , 葛薯并无
旱象 , 日增长 7 . 2c m , 而红薯的叶片则萎缩发黄 , 日增长 3 . sc m 。 19 2 年持续冰冻 12 天 , 最低气
第 4 期 周泽敏 葛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温达 一 12 . 5℃ , 柑桔和樟树被冻死 , 而葛薯越冬率 10 % 。 十多年来 , 葛薯未发生严重病虫害 ,
有的年份虽然出现蝗虫危害 , 如进行防治 , 仍可获得丰收 。
很少开花或花不结实 。 连续观察 12 年 ,其中有 2 年开 了花 , 19 3 年开 了 l 序花 , 19 6 年开
了 7 序花 。 每序花 10 ~ 59 朵 , 开花顺序是从下至上 , 每天开 1 一 9 朵小花 。 开花时间是从上午
8 时至下午 4 时 。 ro 月 12 日现蕾 , ro 月 20 日开花 , 开花后第 2 一 3 天脱落 , 不结荚 , 不结籽 。
4 讨论与结语
4
.
1 通过对葛藤种资源及块根类型的研究 , 将野葛藤 的块根划分为薯型块根 、树根型块 根和
中间型块根 。 具有薯型块根的野葛藤种质资源是选育葛薯品种的理想育种材料 。
4
.
2 葛薯块根产量高 , 形状似甘薯 , 无氮浸 出物和粗纤维含量分别 占干物质 的 85 % 以上 和
3 % 以下 , 全株无毒 , 食用安全 。
4
.
3 葛薯具有高产优质 ,抗逆性强 , 经济价值高 , 可利用荒山荒地种植 , 栽培省工省肥等优点 。
块根 、鲜草和干草的年平均产量分别为每公 顷 2以x x〕、 5粼I 幻和 n 仪x〕kg 。 块根的晒干率 、 出粉
率 、出渣率分别为 32 . 5 一 37 . 2 % 、20 一 27 . 6 % 和 8 . 16 % , 粗蛋 白、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分别
占干物质 的 5 . 37 % 、卯 . 以% 和 2 . 64 % 。 叶片的粗蛋 白含量占干物质的 27 . 18 % 。 推广赣饲 5
号葛薯对综合开发利用红壤荒山丘陵 ,保护生态环境 , 开辟新的饲料来源 , 发展三高持续农业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
4
.
4 无性繁殖作物往往出现有利芽变和不利芽变 , 其有利芽变一旦出现 , 通过选择即可用无
性繁殖方法迅速稳定下来 ,培育成新品种(赵洪璋等 , 1叨9 年 )。 葛薯是无性 繁殖作物 , 在育种
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和善于发现有利芽变 , 并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 固定下来 。 这是葛薯进行 系
统选育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周泽敏 , 1夕矢5. 葛薯研究初报 .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3) 期 : 19 一 2
赵洪璋等 , 1卯9 . 作物育种学 . 北京 :农业出版社 , 9 一 31
李时珍 , 198 2 . 本草纲 目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304 草 地 学 报 1卯 7 年
A stu d y o n Se lec ti o n a n d Cul tu r e of
比gh 一 q u a l ty B re ds of G es hu
Zh ou Ze 而 n
(Ins titu te o f Ji出lgX i fo 兀唱e Re s e~ h
,
Nan c h出19 3 3以又5 )
A加tr ac t : 皿le co nc eP t of Ge sh u an d th e stan d耐 fo r its de te耐nat ion 毗 Pu t fo 侧a rd fo r the first
ti me
. 仆七 tt止屺r rad ieal e o f th e wi ld ku d zu vines ha v e th re e kin ds , Th e yam kin d . th e 恻 kind an d th e而d di e 一 of 一 th e 一 kind . Th e W ild qU al ity vi n e wh ieh has tul 犯r rad ieal e of th e y出n ki nd 15 th e l祀st
me tari al
s
wh ic h th
e hi gh
一
qu ali ty bre eds of Ge sh
u c an be c ul tu找d fro m
.
Th
e Gans i NO
.
5 is a ~ hi gh
一 卿al ity brec d whi eh we 二 sys te n la tlc al ly eul tu 庆月 fro m th e wi ld k u d z li vin es
.
It has so
IT 阳刀y
men
ts
, s u eh
sa hi gh p耐u c ti o nl , hi gh qu al ity , s tro llg o is tan ce , no d~ on leaf an d so o n .仆e ir ou tPuts of tul犯r耐 -
ie al e 笋e n g ra ss an d h即 are 2 6 1肠 . 7 5 叼腼罕, 5今贫讲 k岁hIn2 详r ”ar 咖 eh are 14 5 . 5 7 % , 17 . 3 5 %
hi gh er th an th at of wi ld k
u d双 1 vi ne res pe vti ve ly
.
Th
e 听 rat e , nour rate an d 硫9 rate of its tube r m d i-
eal
~
3 2
.
5 一 3 7
.
2 %
,
2 0 一 24
.
4 % an d 8
.
16 %
.
Th
e eru de Pro te in
,
ni 加罗n fre e ext rac t an d eru de fi bre
of it tt止屺r are 5
.
3 7 %
,
90
.
04 % an d 2
. 以% in th e 听 tna te r . Th ere fo二 po p以izat io n of ges hu has 脚at
prac ti
eal Val
u e an d a c a d e而 e 5 1邵五fi eanc e in e x p lo iti飞 明d u tili五嗯 喇 50 11 hil s , 1几永i嗯 u p th e d efi -
e iene y Of raw
n坦teri al s fo r e n e卿 企洲」, Pm tein fe ed adn s欧h .
旋y wo 川 s : 乃记ra ria sP ; V ari e ty; Bre汕ng
(上接 3 13 页)
Stu山es o n th e A PPlica tion of T ria 山m efo n fo r Co n tro l of G r a ss R us t
Zh ao M
e iq i
(Chi
n a A gri
eul ttlral U
n ive o ity
,
Be iji
n g l以x 刃4 )
瓦u Tai yo ng H uang Fe ngl
u
(H
u
na Nans l
lal l Fo n 堪e s Sta io n , Che n gh u 4 2 2 5 12)
A加七aC t : Se ed d re ss in g Tri ad im efo n (0 . 0 3 % ) an d sp哪嗯 Tri 汕m efo n (7 一 10岁仅为扩 ) o n th e
time of g 旧wi 嗯 Pe ri记 eoul d eon tro l o f g n 玛 5 ru st o n HO le璐 阮na t尚 wi th o u t han to th e g 习5 5
.
K e y wo
rd s : Tri ad ime fo
n ; R u st ; D res
sed s e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