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stablishment of Hairy Root System Mediated by Ri Plasmid and its Advances in Biosynthesis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5ꎬ 33(2): 264~270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 11913 / PSJ􀆰 2095-0837􀆰 2015􀆰 20264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及其在植物
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刘 彤1ꎬ 杨淑慎1∗ꎬ 方荣锋1ꎬ 张广昊2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陕西杨凌 712100ꎻ 2.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ꎬ 辽宁大连 116034)
摘  要: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可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体系ꎬ 该体系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且增殖速度快的特点ꎬ 可用
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研究ꎬ 为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进行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工业化水平的发酵培养开
辟了新途径ꎮ 本文主要综述了发根农杆菌 Ri质粒介导的植物毛状根体系遗传转化机理ꎬ 并对毛状根体系在药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ꎬ 为从基因水平上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提供新思路ꎮ
关键词: 毛状根ꎻ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ꎻ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中图分类号: Q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5)02 ̄0264 ̄07
      收稿日期: 2014 ̄05 ̄26ꎬ 退修日期: 2014 ̄07 ̄04ꎮ
  基金项目: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K01 ̄11)ꎮ
  作者简介: 刘彤(1989-)ꎬ 女ꎬ 硕士ꎬ 研究方向为细胞工程(E ̄mail: tongno􀆰1@163􀆰 com)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mail: yangshushen2002@163􀆰 com)ꎮ
Establishment of Hairy Root System Mediated by Ri Plasmid and its
Advances in Biosynthesis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LIU Tong1ꎬ YANG Shu ̄Shen1∗ꎬ FANG Rong ̄Feng1ꎬ ZHANG Guang ̄Hao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ꎬ Northwest A&F Universityꎬ Yanglingꎬ Shaanxi 712100ꎬ Chinaꎻ 2.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ꎬ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ꎬ Dalianꎬ Liaoning 116034ꎬ China)
Abstract: The hairy roots of plants can be induced by the root inducing plasmid (Ri)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With high growth rate and genetic stabilityꎬ the hairy root system
can be us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s wild ̄type roots. The in vitro hairy
root culture system provides a new process with active medicinal plant ingredients in the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of commercial ̄scale bioreactor techn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hairy roots induced by the Ri plasmid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ꎬ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hairy roots and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ꎬ thereby offering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hairy roots at the level of gene expression.
Key words: Hairy rootsꎻ Ri plasmid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ꎻ Secondary metabolism of
medicinal plants
    1900年 Stewart等[1]第一次提出“毛状根(hairy
root)”这一概念ꎬ 1907年 Smith 和 Townsend 发现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可诱导植
物产生毛状根的现象[2]ꎬ 1982年 Chilton 等[3]指出
发根农杆菌侵染植物的过程中可在感染部位或其附近
产生大量毛状根的现象与发根农杆菌 Ri 质粒有关ꎮ
自此ꎬ Ri质粒遗传转化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4]ꎮ
毛状根因具有生长繁殖速度快、 遗传性状稳
定、 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等特点被用于药用植物代
谢工程的研究ꎬ 尤其是以根为材料提取有效成分的
药用植物毛状根研究成为近 30 年的热点关注内
容ꎬ 主要包括有效成分合成途径机制解析、 毛状根
体系建立条件的探索与完善、 前体诱导子添加及分
子水平上介导表达等[5]ꎮ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中药材最多的国家ꎬ
而其中 80%以上的中药材来自药用植物ꎮ 随着中
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中药产业规模的扩大ꎬ 药用
植物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ꎬ 从而导致中药材与农作
物栽培用地矛盾ꎬ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ꎬ 以毛状根为
药源的研究越来越多ꎮ 到目前为止ꎬ 已建立起多种
药用植物毛状根体系ꎬ 并获得了高产次生代谢产
物ꎬ 如长春碱、 喜树碱、 茄尼醇、 银杏酚、 紫草
素、 葛根素、 吗啡、 类黄酮、 龙胆碱、 核黄素、 积
雪草苷、 丹参酮类等ꎬ 其中紫草 (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长春花(Catharan ̄
thus roseus)、 甜菜 (Beta vulgaris L.)、 胡萝卜
(Daucus carota L.)等植物的毛状根已达到工业化
生产水平ꎬ 甚至达到生物反应器生产水平的研
究[6-8]ꎮ 本文主要综述了发根农杆菌 Ri 质粒介导
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 毛状根体系的诱导技术及毛
状根体系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研究进
展ꎬ 分析了毛状根体系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
产中存在的问题ꎬ 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
望ꎬ 以期为毛状根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ꎮ
1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
1􀆰 1  发根农杆菌及 Ri质粒
1􀆰 1􀆰 1  发根农杆菌
发根农杆菌为根瘤菌科(Rhizobiaceae)农杆
菌属革兰氏阴性菌ꎬ 呈杆状ꎬ 有鞭毛ꎬ 能够诱导大
多数双子叶植物、 少数单子叶植物及个别裸子植物
产生毛状根ꎮ 在转化的植物细胞中可检测到一类特
殊的非蛋白质态的氨基酸—冠瘿碱(opines)ꎬ 根
据冠瘿碱的种类不同可将发根农杆菌分为 4类ꎬ 即
农杆碱型(agropine type)、 甘露碱型(mannopine
type)、 黄瓜碱型(cucumopine type)和异黄瓜碱型
(mikimopine type) [9]ꎮ 实验室常用的发根农杆菌菌
株有 LBA 9402、 ACCC 10060(A4)、 ATCC 15834、
TR 105、 R 1601 等ꎬ 这些菌株中均含有 Ri 质粒ꎬ
是毛状根体系建立的主要应用菌株[10ꎬ11]ꎮ
1􀆰 1􀆰 2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
Ri质粒是独立存在于发根农杆菌细胞染色
体外的双链共价闭环基因组 DNAꎬ 约为 200 ~
800 kbꎬ 并且具有独立的遗传复制能力ꎮ 依据 Ri
质粒行使的不同功能可将其主要分为 4 个区ꎬ 即
T ̄DNA 区 ( Transfer ̄DNA region)、 Vir 区 ( Viru ̄
lence region)、 Ori 区(Origin of replication)和冠
瘿碱代谢功能区(opine catabolismꎬ OPCA)ꎮ 其
中ꎬ T ̄DNA区是可转移的 DNA区ꎬ 可被转移到寄
主植物细胞核基因中进行整合及表达从而形成毛状
根ꎻ Vir区为致病区ꎬ 亦被称作毒性区ꎬ 它在 T ̄
DNA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 该区域的
丢失或突变会导致 Ri质粒致病能力的减弱或丧失ꎬ
从而使被侵染植株不出现病症和毛状根ꎮ 农杆碱型
的 T ̄DNA 分为两个区ꎬ 即 TL ̄DNA(Left ̄hand T ̄
DNA)和 TR ̄DNA(Right ̄hand T ̄DNA) [12ꎬ13]ꎮ
1􀆰 2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毛状根体系建立的遗传
转化是发根农杆菌与植物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ꎮ
发根农杆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ꎬ 其染色体上的 chv
B(chromosomal virulence B gene)基因的表达产物
参与 β ̄1ꎬ2环葡聚糖的合成ꎬ β ̄1ꎬ2环葡聚糖可进入
发根农杆菌的外周胞质并使发根农杆菌菌体吸附到
植物细胞壁上ꎬ 从而植物伤口部位细胞会合成一些
与细菌接合有关的蛋白[14]ꎮ 而 ssT ̄strand(single
strand T ̄strand)的合成与 T ̄strand进入植物细胞主
要与 vir基因转录翻译的蛋白质种类有关ꎬ 其中 vir
D1(virulence D1)基因和 vir D2基因转录的蛋白质
具有专一性切割作用ꎬ 可对松弛状态的 T ̄DNA 两端
25 bp重复序列进行专一性切割ꎬ 从而使 T ̄DNA区
得到激活ꎻ 然后 vir D2基因结合到 T ̄strand 5′端以
避免核酸外切酶对 T ̄strand 的破坏ꎬ vir D2 / T ̄
strand通过 T4SS系统(Type IV Secretion Systemꎬ
包括 11种 vir B转录翻译蛋白和 vir D4 基因)从发
根农杆菌外周胞质中转移出来ꎮ vir B2的表达产物
可使 T ̄DNA 进入植物细胞ꎬ 其 C ̄末端的细胞核定
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ꎬ NLS)可靶向引
导 T ̄DNA结合在植物细胞核上ꎬ T ̄strand进入植物
细胞膜后与植物细胞内的 α 蛋白作用可形成一种超
T ̄DNA结构ꎬ 该结构在靶向定位过程中有重要意义ꎮ
vir F转录翻译的蛋白对超 T ̄DNA结构上的结合蛋白
具有解离作用ꎬ 在 T ̄strand与植物细胞基因组整合的
562  第 2期            刘 彤等: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过程中ꎬ vir E2和α蛋白就在 vir F表达蛋白的作用下
从 T ̄strand上解离下来ꎬ T ̄DNA最后与细胞核中的
植物 DNA基因组进行整合ꎬ 从而转录翻译表达得到
相应的毛状根体系(图 1)[15ꎬ16]ꎮ
2  毛状根体系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
产中的研究进展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 香料、
化妆品、 染料等领域ꎬ 但它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较
低ꎮ 通过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解析ꎬ 在
体外可通过化学合成法或半合成法对其有效成分进
行合成ꎬ 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
题ꎬ 如工艺流程复杂、 成本高昂、 排放物对环境造
成污染等ꎬ 因此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谢工程
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ꎮ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方式主
要有植物细胞培养和植物器官培养两种ꎬ 目前只有
小檗碱等很少种类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工业
化的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ꎮ 制约植物细胞培养的
主要因素是细胞生长缓慢且对生产环境要求苛刻、
生产成本高、 实现大规模化生产困难等ꎬ 迫切需要
改良原有培养方式或探究新的技术ꎬ 其中毛状根的
培养技术发展迅速ꎬ 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与应
用(表 1)ꎮ 毛状根培养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激素自养
型、 生长速度快、 遗传和生化性状稳定且能够产生
并积累植物重要的有效成分ꎬ 因此毛状根被认为是
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极为优良的原材料[6]ꎮ
2􀆰 1  绿色毛状根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暗培养获得的毛状根
能够生产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ꎬ 而针对某些药
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如长春碱和长春新碱)难以
获得的情况ꎬ Yoshimatsu 等发现光照培养条件下
的毛状根会增加相应的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ꎬ 可
激活某些酶的活性及促进光诱导的叶绿体代谢物产
生[43]ꎬ 叶绿素的含量可能与某些药用成分的合成
存在相关性ꎮ 这些在光照条件下培养获得的毛状根
因会逐渐变绿(即产生叶绿素)而被称为绿色毛状
根(green hairy roots) [5]ꎮ 杨睿等通过对水母雪莲
(Saussurea medusa)毛状根在光周期 18 h / d 条
件下进行培养ꎬ 发现其毛状根呈现黄绿色ꎬ 生长量
Plant cell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T4SS
vir E2 vir Avir E3 vir D2 vir G
chv A chv B Importin α VIP1
T-strand
pRi
T-DNA
vir D2/T-strand
Nucleus
Vir region
vir: Virulenceꎻ chv: Chromosomal virulenceꎻ T4SS: Type IV Secretion System.
图 1  发根农杆菌 Ri质粒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机理[15]
Fig􀆰 1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in plants mediated by Ri plasmid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66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表 1  毛状根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应用
Table 1  Research on 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tion in plants using hairy roots culture
植物种类
Plant species
科属
Family and genera
有效成分
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文献来源
References
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茄科曼陀罗属 东莨菪碱、 莨菪碱 孙际薇等(2013) [12]
钝叶决明 Cassia obtusifolia 豆科决明属 可溶性蛋白、 氨基酸等 李素红等(2013) [17]
白花曼陀罗 Datura metel 茄科曼陀罗属 东莨菪碱、 东莨胆碱 张显强等(2012) [13]
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长春碱等总生物碱 杨致荣等(2012) [18]
花生 Arachis hypogaea 豆科花生属 白藜芦醇 姚庆收等(2012) [19]
圆叶牵牛 Pharbitis purpurea 旋花科牵牛属 咖啡酸、 咖啡酸乙酯 徐大卫(2012) [20]
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 紫草科软紫草属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芦韦华等(2012) [21]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紫杉醇 王颖芳等(2012) [22]
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唇形科黄芩属 黄芩苷 齐香君等(2012) [23]
乌桕 Sapium sebiferum 大戟科乌桕属 老鹳草素 黄素梅等(2011) [24]
紫锥菊 Echinacea purpurea 菊科紫松果菊属 多糖 杨世海等(2011) [25]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豆科甘草属 甘草黄酮 卢虹玉等(2011) [26]
Rauwolfia serpentina 夹竹桃科萝芙木属 利血平 Mehrotra等(2013) [27]
印度人参 Withania somnifera 茄科睡茄属 睡茄内酯 A Praveen等(2013) [28]
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五加科人参属 人参皂甙 Kochan等(2013) [29]
金盏花 Calendula offcinalis 菊科金盏菊属 齐墩果酸苷 Długosz等(2013) [30]
Dracocephalum kotschyi 唇形科青兰属 迷迭香酸、 类黄酮 Fattahi等(2013) [31]
菊苣 Cichorium intybus 菊科菊苣属 新木脂素双葡萄糖苷 Malarz等(2013) [32]
大花红景天 Rhodiola crenulata 景天科红景天属 红景天甙 Lan等(2013) [33]
桔梗铃当花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桔梗科桔梗属 植物甾醇、 三萜烯 Kim等(2013) [34]
大红罂粟 Papaver bracteatum 罂粟科罂粟属 吗啡喃类生物碱 Sharafi等(2013) [35]
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菊科水飞蓟属 黄酮木脂素 Rahnama等(2013) [36]
匙羹藤 Gymnema sylvestre 萝藦科匙羹藤属 匙羹藤酸 Nagella等(2013) [37]
Coleus blumei 脣形科鞘蕊花属 酚类物质 Vukovica等(2013) [38]
香青兰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唇形科青兰属 迷迭香酸 Weremczuk ̄Jez􀅰yna等(2013) [39]
鞑靼荞 Tartary Buckwheat 蓼科荞麦属 类苯基丙烷 Thwe等(2013) [40]
高丽参 Panax ginseng 五加科人参属 Rg3人参皂苷 Kim等(2013) [41]
短小蛇根草 Ophiorrhiza pumila 茜草科蛇根草属 喜树碱 Asano等(2013) [42]
是全黑暗培养的 2􀆰 1倍ꎬ 是全光照培养的 1􀆰 2 倍ꎻ
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合成量为 1179 mg / Lꎬ 比全黑
暗培养提高了 160%ꎬ 比全光照培养提高了
20%[44]ꎮ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能够产生
咖啡酸衍生物(caffeic acid derivativesꎬ CADs)ꎬ
包括单咖啡酰酒石酸、 咖啡酸、 绿原酸以及菊苣
酸ꎬ Abbasi等研究显示诱导的紫锥菊毛状根在光
照条件下培养有助于其次生代谢产物咖啡酸衍生物
的合成[45]ꎮ
2􀆰 2  基因过表达在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
中的研究
基因工程中的过表达可被用于研究植物毛状根
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ꎬ 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
的重视ꎮ Rahnama等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矮牵
牛(Petunia hybrida Vilm)花 chsA 基因与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Linn.) Gaertn.)基因组进行
整合获得了转基因水飞蓟毛状根ꎬ 研究了 chsA 基
因的过表达对水飞蓟毛状根中水飞蓟素含量的影
响ꎬ 发现转基因水飞蓟毛状根中水飞蓟素的含量提
高了 10 倍ꎬ 同时证明了矮牵牛花 chsA 基因在水
飞蓟毛状根中的过表达不会引起基因沉默ꎬ 反而使
黄酮木质素的合成量增加[36]ꎮ Sharafi 等对吗啡喃
类生物碱合成途径中 SalAT ( 7 ̄o ̄acetyltrans ̄
ferase)基因的过表达进行了研究ꎬ 结果显示通过
发根农杆菌介导 SalAT 基因的过表达可提高罂粟
毛状根中吗啡喃类生物碱的含量[35]ꎮ 朱宽鹏等为
验证 Fm ̄STS ( Fallopia multiflora ̄Stilbene Syn ̄
thase)基因功能ꎬ 采用 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扩增技术得到 Fm ̄STS 基因的 cD ̄
NA序列ꎬ 再通过构建过表达质粒 pBIN ̄35S ̄STS ̄
GFP(阳性)和双链 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ꎬ
RNAi)重组质粒 pBIN ̄35S ̄正向 ̄反向 ̄GFP(阴性)
762  第 2期            刘 彤等: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对何首乌毛状根进行转化ꎬ 结果表明 Fm ̄STS基因
过量表达与双链 RNA 干扰相结合在植物基因功能
研究中有良好的应用[46]ꎮ 基因的过表达为代谢工
程领域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提
供了新思路ꎮ
2􀆰 3  RNAi 介导毛状根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过程中的研究
基因沉默技术已被应用于植物毛状根功能缺失
的研究中ꎬ 已有很多文献介绍了以模式植物烟草诱
导的毛状根进行 RNAi研究来阐明植物次生代谢产
物的合成途径ꎮ Kajikawa 等通过 RNAi 实现 PIP
(Prolactin Inducible Protein)家族中 A622L 还原酶
基因(A662 ̄like reductases)对烟草中吡啶生物碱
合成的作用[47]ꎮ Hücherig 等通过彩叶草毛状根中
HPPR(Hydroxyphenylpyruvate Reductase)基因、
RAS(Rosmarinic Acid Synthase)基因的 RNAi 抑
制及其过表达来研究迷迭香酸的合成途径ꎬ 结果表
明 RNAi的抑制作用不明显[48]ꎮ 张蕾等利用发根
农杆菌 ACCC 10060 介导丹参牻牛儿基牻牛儿基
焦磷酸合酶 1基因 (Salvia miltiorrhiza geranylger ̄
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 1ꎬ SmGGPS1)的
RNAi重组载体转化丹参叶片ꎬ 产生 SmGGPS1 的
RNAi转基因毛状根ꎬ 获得 SmGGPS1 ̄RNAi2 和
SmGGPS1 ̄RNAi3转基因毛状根 301 根和 399 根ꎬ
平均转化率为 60􀆰34%ꎬ 首次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
导的外源基因转化丹参体系[49]ꎮ
植物毛状根有望成为新的模式体系并用于功能
基因组学的研究ꎬ 通过双元载体的构建来研究目的
基因在毛状根体系中的抑制及过表达ꎬ 从而解析植
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ꎮ
3  展望
毛状根作为一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ꎬ 但绝大多数毛状根药用
成分提取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ꎬ 需通过对植物次
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调控来实现该过
程中关键酶或中间产物合成的调节ꎬ 从而提高其药
用成分含量ꎬ 减少类似物含量或种类ꎬ 进而降低生
产成本ꎮ 因此对毛状根药用成分进行深入的分子生
物学解析将成为以后的研究焦点和发展趋势ꎮ
目前ꎬ 我国对植物毛状根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
体系构建等方面ꎬ 如外植体的选择、 菌株的选择、
侵染条件的探究以及不同理化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等[6ꎬ10ꎬ11]ꎬ 而对于毛状根中有效药用成分的代谢合
成机理研究较少ꎮ 若能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对其进
行表达调控ꎬ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毛状根工业化
生产的进程ꎮ
在今后的研究中ꎬ 植物毛状根体系将从药用成
分的生产走向更宽广的应用领域ꎬ 如将 Ri 质粒介
导的不定根作为污染物降解的新材料ꎻ 同时ꎬ 毛状
根也将成为植物修复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50]ꎻ 毛
状根作为重组药用蛋白表达系统ꎬ 以其生物活性
高、 成本低、 规模化培养技术成熟等优势将在药用
蛋白方面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1]ꎮ 因此ꎬ
Ri质粒介导的植物毛状根体系作为一种基础材料ꎬ
将为植物药用成分的生产及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应用
做出更深远的贡献ꎮ
参考文献:
[ 1 ]   Stewart FCꎬ Rolfs FMꎬ Hall FH. A fruit disease sur ̄
vey of western New York in 1900 [ J] . New York
Agric Exp Sta Bullꎬ 1990ꎬ 191: 291-331.
[ 2 ]   Smith EFꎬ Townsend CO. A plant ̄tumor of bacte ̄
rial origin[J] . Scienceꎬ 1907ꎬ 25(643): 671-673.
[ 3 ]  Chilton MDꎬ Tepfer DAꎬ Petit A. Agrobacterium rhizo ̄
genes inserts T ̄DNA into the genomes of the host
plant root cells[J]. Natureꎬ 1982ꎬ 295: 432-434.
[ 4 ]   雷和田ꎬ 宋经元ꎬ 祁建军ꎬ 张荫麟ꎬ 杨峻山. Ti和 Ri
质粒对栝楼双转化的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01ꎬ 26(3): 162-165.
[ 5 ]   Sharma Pꎬ Padh Hꎬ Shrivastava N. Hairy root cul ̄
ture: a suitable biological system for studying se ̄
condary metabolic pathways in plants[J] . Eng Life
Sciꎬ 2013ꎬ 13(1): 62-75.
[ 6 ]   孙敏. 药用植物毛状根培养与应用[M] . 重庆: 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ꎬ 2011.
[ 7 ]   邱德有ꎬ 宋经元ꎬ 马小军ꎬ 祁建军ꎬ 张荫麟. 丹参毛
状根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的研究[J] . 分子植物育
种ꎬ 2004ꎬ 2(5): 699-703.
[ 8 ]   宋经元ꎬ 祁建军ꎬ 雷和田ꎬ 张荫麟. 丹参的生物技术
[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ꎬ 1999ꎬ 11(4): 86-89.
[ 9 ]   Christey MC. Use of Ri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for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 J] . In Vitro Cell
86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Dev ̄Plꎬ 2001ꎬ 37(6): 687-700.
[10]   宋经元ꎬ 祁建军ꎬ 雷和田ꎬ 任春玲ꎬ 张荫麟. 农杆菌
介导的药用植物的转化[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00ꎬ
25(2): 73-76.
[11]   杨慧洁ꎬ 杨世海.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药用植物遗传
转化研究[J] . 生物技术通报ꎬ 2009(1): 16-21.
[12]   孙际薇ꎬ 张鸿ꎬ 王凤英. 茉莉酸甲酯对曼陀罗毛状根
中主要莨菪烷类生物碱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13ꎬ 38(11): 1712-1718.
[13]   张显强ꎬ 罗正伟ꎬ 张鸿ꎬ 王凤英ꎬ 孙际薇ꎬ 孙敏. 白
花曼陀罗毛状根的诱导及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合成
[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12ꎬ 37(21): 3223-3228.
[14]   Gelvin SB. Plant proteins involved in Agrobacte ̄
rium ̄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J] . Ann Rev
Phytopatholꎬ 2010ꎬ 48: 45-68.
[15]   Chandra S. Natural plant genetic engineer Agrobac ̄
terium rhizogenes: role of T ̄DNA in plant seconda ̄
ry metabolism[J] . Biotechnol Lettꎬ 2012ꎬ 34(3):
407-415.
[16]  Sinkar VPꎬ White FFꎬ Furner LJꎬ Abrahamsen Mꎬ Py ̄
thoud Iꎬ Cordon MP. Reversion of aberrant plants
transformed with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is asso ̄
ciated with the transcriptional inactivation of the TL ̄
DNA genes[J]. Plant Physiolꎬ 1988ꎬ 86(2): 584-
590.
[17]   李素红ꎬ 章艳玲ꎬ 谭燕ꎬ 米瑶ꎬ 黄靖ꎬ 南志奇ꎬ 李关
荣. 决明毛状根、 实生根及决明子的化学成分比较
研究[J]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13ꎬ
38(8): 114-118.
[18]   杨致荣ꎬ 王兴春ꎬ 薛金爱ꎬ 李润植. 发根农杆菌介导
的长春花高效转基因体系的建立[J] . 植物生理学
报ꎬ 2012ꎬ 48(10): 997-1004.
[19]   姚庆收ꎬ 姜吉刚ꎬ 单长民ꎬ 武玉永ꎬ 于敏. 花生毛状
根的高频诱导及 NAA和 2ꎬ4 ̄D对花生毛状根生长和
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J] . 药物生物技术ꎬ 2012ꎬ 19
(6): 507-511.
[20]   徐大卫ꎬ 王倩倩ꎬ 王鹏飞ꎬ 杨世海. 外源激素对圆叶
牵牛毛状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J] . 中
国现代中药ꎬ 2012ꎬ 14(10): 32-36.
[21]   芦韦华ꎬ 陈永芳ꎬ 王芳ꎬ 代宁波ꎬ 郝爱花ꎬ 李翠芳ꎬ
嘉素尔. 理化条件对新疆紫草毛状根培养及紫草素
含量的影响[J]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ꎬ 2012ꎬ 31(1):
50-54.
[22]   王颖芳ꎬ 韩彬ꎬ 李钟ꎬ 贾真ꎬ 陈艳芬ꎬ 胡旭光ꎬ 杨泽
民. 南方红豆杉毛状根诱导体系的建立及毛状根中
紫杉醇的分离纯化研究[ J]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ꎬ
2012ꎬ 32(7): 149-152.
[23]   齐香君ꎬ 李雅ꎬ 施春阳. 光质对黄芩毛状根生长及黄
芩苷含量的影响[J] . 安徽农业科学ꎬ 2012ꎬ 40(6):
3334-3411.
[24]   黄素梅ꎬ 石丸斡二. 乌桕毛状根培养与次生代谢产
物累积研究[J] . 北方园艺ꎬ 2011(22): 103-105.
[25]  杨世海ꎬ毕晓秀ꎬ 杨慧洁. 紫锥菊毛状根诱导及离体培
养[J]. 中国药学杂志ꎬ 2011ꎬ 46(20): 1557-1562.
[26]   卢虹玉ꎬ 刘敬梅ꎬ 张海超. 甘草毛状根诱导培养及其
黄酮含量检测的研究[J] . 中国药学杂志ꎬ 2011ꎬ 46
(11): 814-818.
[27]   Mehrotra Sꎬ Goel MKꎬ Rahman LU. Molecular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lants regenerated
from Ri ̄mediated hairy root cultures of Rauwolfia
serpentina[J] . 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ꎬ 2013ꎬ
114(1): 31-38.
[28]  Praveen Nꎬ Murthy HN. Withanolide A production
from Withania somnifera hairy root cultures with im ̄
proved growth by alter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cro elements and nitrogen source in the medium
[J]. Acta Physiol Plantꎬ 2013ꎬ 35(3): 811-816.
[29]   Kochan Eꎬ Wasiela Mꎬ Sienkiewicz M. The pro ̄
duction of ginsenosides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A ̄
merican Ginsengꎬ Panax quinquefolium L.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J] . In Vitro Cell Dev ̄Plꎬ
2013ꎬ 49(1): 24-29.
[30]   Długosz Mꎬ Wiktorowska Eꎬ Wisniewska Aꎬ Pacz ̄
kowski C. Production of oleanolic acid glycosides
by hairy root established cultures of Calendula offi ̄
cinalis L􀆰[J] . Acta Biochimica Polonicaꎬ 2013ꎬ 60
(3): 467-473.
[31]   Fattahi Mꎬ Nazeri Vꎬ Torras ̄Claveriac L. A new
biotechnological source of rosmarinic acid and
surface flavonoids: hairy root cultures of Draco ̄
cephalum kotschyi Boiss [ J ] . Ind Crop Prodꎬ
2013ꎬ 50: 256-263.
[32]  Malarz Jꎬ Stojakowska Aꎬ Szneler Eꎬ Kisiel W. A
new neolignan glucoside from hairy roots of Cicho ̄
rium intybus[J]. Phytochemistry Lettersꎬ 2013ꎬ 6
(1): 59-61.
[33]  Lan XZꎬ Chang Kꎬ Zeng LJꎬ Liu XQꎬ Qiu Fꎬ Zheng
WLꎬ Quan Hꎬ Liao ZHꎬ Chen Mꎬ Huang WLꎬ Liu
962  第 2期            刘 彤等: Ri质粒介导的毛状根体系建立及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WHꎬ Wang Q. Engineering salidroside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Rhodiola crenulata
based on metabolic characterization of tyrosine de ̄
carboxylase[J]. Plos Oneꎬ 2013ꎬ 8(10): 1-10.
[34]  Kim YKꎬ Kim JKꎬ Kim YBꎬ Lee Sꎬ Kim S Uꎬ Park
SU. Enhanced accumulation of phytosterol and
triterpene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by overexpression of Panax ginseng
3 ̄hydroxy ̄3 ̄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J]. J Agr Food Chemꎬ 2013ꎬ 61(8): 1928-1934.
[35]   Sharafi Aꎬ Hashemi Sohi Hꎬ Mousavi Aꎬ Azadi Pꎬ
Dehsara Bꎬ Hosseini Khalifani B. Enhanced morphi ̄
nan alkaloid production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Pa ̄
paver bracteatum by over ̄expression of salutaridi ̄
nol 7 ̄o ̄acetyltransferase gene via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 J]. 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ꎬ 2013ꎬ 29(11): 2125-2131.
[36]   Rahnama Hꎬ Razi Zꎬ Dadgar MNꎬ Hasanloo T.
Enhanced production of flavonolignans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Silybum marianum by over ̄expres ̄
sion of chalcone synthase gene[ J] . J Plant Bio ̄
chem Biotechnolꎬ 2013ꎬ 22(1): 138-143.
[37]  Nagella Pꎬ Thiruvengadam Mꎬ Jung SJꎬ Murthy HNꎬ
Chung IM. Establishment of Gymnema sylvestre hairy
root cultur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ymnemic acid[J].
Acta Physiol Plantꎬ 2013ꎬ 35(10): 3067-3073.
[38]   Vukovica Rꎬ Bauerb Nꎬ Curkovic ̄Perica M. Genetic
elicitation by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β ̄cryptogein
stimulates secretion of phenolics from Coleus blumei
hairy roots[J]. Plant Sciꎬ 2013ꎬ 199-200: 18-28.
[39]   Weremczuk ̄Jez􀅰yna Iꎬ Grzegorczyk ̄Karolak Iꎬ
Frydrych Bꎬ Królicka A. Wysokińska H. Hairy root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 rosmarinic acid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J] . Acta Physiol
Plantꎬ 2013ꎬ 35(7): 2095-2103.
[40]   Thwe AAꎬ Kim JKꎬ Li XHꎬ Kim YBꎬ Uddin MRꎬ
Kim SJꎬ Suzuki Tꎬ Park Nꎬ Park SU. Metabolomic
analysis and 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 in hairy
root culture of Tartary buckwheat cultivars [ J ] .
Plos Oneꎬ 2013ꎬ 8(6): 1-9.
[41]   Kim OTꎬ Yoo NHꎬ Kim GSꎬ Kim YCꎬ Bang KHꎬ
Hyun DYꎬ Kim SHꎬ Kim MY. Stimulation of Rg3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in ginseng hairy roots
elicited by methyl jasmonate [ J] . 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ꎬ 2013ꎬ 112(1): 87-93.
[42]   Asano Tꎬ Kobayashi Kꎬ Kashihara Eꎬ Sudo Hꎬ
Sasaki Rꎬ Iijima Yꎬ Aoki Kꎬ Shibata Dꎬ Saito Kꎬ
Yamazaki M. Suppression of camptothecin biosyn ̄
thetic genes results in metabolic modification of
secondary products in hairy roots of Ophiorrhiza
pumila[J] . Phytochemistryꎬ 2013ꎬ 91: 128-139.
[43]   Yoshimatsu Kꎬ Satake Mꎬ Shimomura Kꎬ Sawada
JIꎬ Terao T. Determination of cardenolides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Digitalis lanata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J] . J Nat Prodꎬ 1990ꎬ 53
(6): 1498-502.
[44]   杨睿ꎬ 付春祥ꎬ 金治平ꎬ 赵德修. 不同理化因子对雪
莲毛状根生长和总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J] . 生物工
程学报ꎬ 2005ꎬ 21(2): 233-238.
[45]   Abbasi BHꎬ Tian CLꎬ Murch SJꎬ Saxena PKꎬ Liu
CZ. Light ̄enhanced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biosyn ̄
thesis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Echinacea purpurea
[J]. Plant Cell Repꎬ 2007ꎬ 26(8): 1367-1372.
[46]   朱宽鹏ꎬ 赵树进. 芪合酶基因 Fm ̄STS在何首乌毛状
根中的过量表达及 dsRNA 干扰[J] . 中国生物工程
杂志ꎬ 2012ꎬ 32(8): 41-48.
[47]   Kajikawa Mꎬ Hirai Nꎬ Hashimoto T. T6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biosynthesis of tobacco alkaloids[J] .
Plant Mol Biolꎬ 2009ꎬ 69(3): 287-298.
[48]   Hücherig Sꎬ Petersen M. RNAi suppression and
overexpression studies of hydroxyphenylpyruvate
reductase (HPPR) and rosmarinic acid synthase
(RAS) genes related to rosmarinic acid biosynthe ̄
sis in hairy root cultures of Coleus blumei[J] . 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ꎬ 2013ꎬ 113(3): 375-385.
[49]  张蕾ꎬ程义勇ꎬ漆小泉ꎬ高志贤.发根农杆菌介导丹参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 1基因 RNA干扰载体
的转化[J]. 生物技术通讯ꎬ 2009ꎬ 20(6): 786-788.
[50]   Agostini Eꎬ Talano MAꎬ Gonzalez PSꎬ Oller ALWꎬ
Medina MI. Application of hairy roots for phytore ̄
mediation: what makes them an interesting tool
for this purpose [ J] .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ꎬ
2013ꎬ 97(3): 1017-1030.
[51]   潘学武ꎬ 董妍玲ꎬ 韩晓红. 极具潜力的重组药用蛋白
的毛状根表达系统研究[J] . 北方园艺ꎬ 2012(7):
196-198.
(责任编辑: 刘艳玲)
072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