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ECOLOGY OF CULTIVATED PLANTS

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 18( 2) : 165~168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彭少麟 张太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ECOLOGY
OF CULTIVATED PLANTS
Peng Shao lin Zhang Taiping
( South China I nst itute of Botany, T he Chinese A cad emy of S cience s Guangzhou 510650)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栽培植物,分子生态学
Key words Germplasm, Cultivat ed plant , Mo lecular ecolog y
在全球变化的压力下和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过分干扰下, 许多物种面临灭绝或严重基因流失的
威胁。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 与人类紧密联系,人类赖以生存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种只有几千种,
它们也同样面临着遗传资源丢失的严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重视,即使现存的物种多样性具有
巨大的满足人类需要的潜力, 人类未来也将难以预料。这一严峻的事实已引起全球性的重视, 植物遗传
资源的研究与保护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由 IBPGR 和 IUCN- WWF 合作, Hoyt 起草出版的《作物野生
亲缘种的保护》为世界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1〕。近年来, 国内外对栽培植物遗传资源的
起源与演化, 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与动态,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些问题
的科学探讨, 为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栽培植物与自然植物种群具有迥然不同的遗传及生态特征。从以下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植物种质资
源其起源演化、地理与历史分布及遗传多样性动态等都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自然植物种群的分
子生态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 而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还刚刚开始。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迅
速发展, 以及在生态学上的应用,分子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在解决栽培植物的起源演化、遗传多样性的
分布与动态、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与生态影响等问题时必将取得突破性
进展, 并将为栽培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栽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长期以来, 植物学家一直在研究探讨农业的由来与发展, 农作物的起源与演化。农业起源于 7 000~
10 000 年以前,最早的农民收集野生植物种子播种培育粮食。由此可见, 栽培植物起源于野生植物。近年
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利用, 在研究野生植物与栽培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
的起源与演化等问题时已取得巨大成绩。
我国水稻的品种资源与野生资源都极为丰富, 至今仍发现有大量的野生稻种群。国内外利用等位
酶、RFLP、RAPD 等分子标记研究了野生稻种群间、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及栽培稻品种之间的相互关

收稿日: 1999-04-05,修回日: 1999-05-24。第一作者:男, 1956年出生,研究员,从事宏观生态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 39899370)、中日美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重大项目资助。
系, 并对水稻的起源与演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证实我国是水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及遗传多样性分布的
中心〔2~4〕。
Garvan 与 Weeden( 1994)利用等位酶标记技术研究了宽叶菜豆( Phaseoius acutif olis Latifo lius )的
地理起源, 探测到乌头酸酶的两种等位酶 ACO- 1 和 ACO- 2, 前者为单态, ACO- 2 受 F、S 两个等位
基因控制。引种驯化的宽叶菜豆 F 基因频率为 0. 997,而野生的宽叶菜豆 S 基因频率为 0. 96, 说明了这
种驯化栽种的宽叶菜豆起源于单一地区 ,并预计其引种驯化的遗传瓶颈, 证实对宽叶菜豆种质资源的调
查及开发利用应更多的集中在其野生类型上〔5〕。邱丽娟等利用 RAPD 标记对中国及美国大豆种质资源
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其互补性并提出引种对丰富我国大豆遗传基础的意义〔6〕。
南美人工栽种的一种茄科植物 PEPINO ( S olanum Mur icatum , So lanaceae)在世界果品市场很风行,
过去不太清楚其起源如何,也未发现其野生类型。Anderson 等利用叶绿体 DNA 与核糖体 DNA 的限制
性酶切技术研究证实其多元起源的特征, 发现现在栽培的 PEPINO 不同品种至少起源于 3 种不同的植
物〔7〕。国内外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探讨栽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的例子越来越多。Luro 等 DNA 扩增指纹技
术对柑橘属植物的遗传起源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8〕; Cer ver a等利用 RFLP 标记技术对葡萄遗传资源的
研究〔9〕。
柚(Citrus grandis Osbeck)最早为美国植物分类学家 P. Osbeck 于 1757年确定为柑桔属的一个种。
Scor a 研究也指出, 柑桔亚属有 3 个基本种, 即枸橼 (C . med ica)、柚( C . grandis )和宽皮柑桔 (C . reti-
culata) 〔10〕。但其分类地位素有争议, 在 Sw ingle的“大种”和 T anaka 的“小种”分类系统中柚的种的地位
不同。前者认为来檬(C . Aurantif olia)是枸橼和柚的杂种,而后者认为来檬沿着两个方向分别衍生出枸
橼和柚, 目前前者得到更多的支持〔11〕。也有人对其品种的分类地位提出异议,利用同工酶研究发现其品
种间差异比 Sw ingle的“大种”系统中金柑属的种间差异更大〔12〕, 曾勉也曾将柚独立划分为一属〔13〕。柚
的起源中心也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在印度,也有人认为在东南亚或中国。虽然在我国还没有发现柚的野
生种, 但有柚的古老先头近缘种红河大翼橙的分布, 以及我国柚类遗传资源的高度多样化,是我国作为
柚类起源中心的重要佐证。在柚的长期传播过程中, 日本、印度、东南亚成为种质起源的次级中心。从演
化趋势来看, T anaka 将柚类分为内陆性系统和海洋性系统,前者为原始类群,后者为进化类群〔14〕, 但这
些假设还缺乏分子生态学证据。
柚类同工酶具有多型性。T or res 在研究中发现,柚 GOT 同工酶谱仅有 A 类型, 其 GOT-1和 GOT -
2 各仅一条酶带, 分别为FF 和M M 基因型〔15〕。而在中国特有柚类种质中的研究发现, 另外两种GOT 同
工酶新类型, 即 B 类型和 C 类型。方德秋对柑桔类 GOT、PGI、PGM、M E、POX、SOD、T O 7 种同工酶的
研究发现,不同生物型都有其特异的同工酶基因型, 反映了它们之间明显的遗传差异〔16〕。Fang 等利用
ISSR (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标记研究了柑桔属的系谱关系,发现两个柚的品种遗传差异明显,
2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相对其他柑桔类 4 个与7 个特异的 ISSR 片段。二者的相似性值为 0. 53,低于其他
柑桔类品种间的相似性值, 说明柚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7〕。
利用分子标记对栽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遗传和变异的研究, 不但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植
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奠定了基础。
2 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历史与地理分布
栽培植物有一个人工驯化与引种迁移的过程, 所以其遗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自然植物有很大的
不同。
Harkes ( 1983)的综述表明农业起源于 4个主要地区: 中国北部、亚洲西南部、墨西哥南部、秘鲁;农
作物的多样化中心有 10 个主要地区和 8 个次要地区〔18〕。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引种迁移已在全世
界范围内进行。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历史与地理分布进行研究,将更具体有效地反
映这些问题。
N`Go ran 等利用RAPD、RFLP 标记技术研究可可树( T heobroma cacao L . )在南美洲的分布,二者相
互映证, 客观评价了可可树在南美的分布及引种迁移状况, 并对其部分类型的分类失误提出了质疑〔19〕。
166 武汉 植 物学 研究               第 18卷  
Hormaza等利用 RAPD标记研究了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来源不同的 15 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
性, 通过聚类分析, 并结合历史与地理记录, 结果证实了阿月浑子起源于其当前的自然分布区并通过引
种栽培而分布到中东的地中海区域的假说〔20〕。
仍以柚为例,我国栽培的柚类品种 (系)达 100 个以上,遍及我国十几个省、市,特别是华南、西南分
布较多。除此以外, 在我国还分布有柚的野生近缘种红河大翼橙, 广泛分布的野生杂树( w eedy plant )酸
柚, 以及柚类与其他柑桔属植物的杂种〔21〕。但其遗传资源的系谱关系及历史与地理分布还不清楚,各地
引种盲目, 制约柚类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追踪调查与研究, 将有大量的工
作要做。
3 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动态
栽培植物在人类的引种驯化过程中 ,由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其形态与遗传特性发生根本的变
化。Mayr 曾指出,遗传上的大变革可能会发生在仅带有亲代物种基因的有限样本的创建种群中〔22〕。虽
然栽培植物在人为条件下不一定完全符合创建者原则,但至少也有这种倾向。栽培植物也与野生种之间
不断发生基因交换(基因流) , 栽培品种之间的基因交换更是普遍。基因交换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可能丰富栽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另一方面又可能影响品种的优良属性。利用遗传标记研究栽培植物的
遗传多样性的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Wilson 等利用等位酶标记研究了葫芦科一野生种与栽培植物 Cucurbita agy r osp erma Huber 之间
的基因交换,而使其变苦〔23〕。实际上这种通过花粉传播的种间杂交而发生基因渗入现象在葫芦科植物
中非常普遍。
Arias 等利用 RAPD 标记研究了向日葵的栽培种与其野生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现 RAPD 的遗传
一致度非常高( I= 0. 976到 I= 0. 997) ,从而推测向日葵的现代栽培品种是由老的品种与向日葵的野生
地理宗通过种间杂交形成的〔24〕。
4 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与利用
植物分子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对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与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不管是野生稻还是野生番茄, 都含有丰富的遗传资源, 如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基因。在我国野生稻
的分布区发现其旱生类型, 在旱生稻的育种上已发挥作用。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预防水稻草丛短缩
病, 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一个野生稻变种 Ory z a niv ara 的一个种群中筛选出 3 个抗性植株, 获得一个抗性
基因, 通过育种导入 IR36 中,在 70年代初期育成了著名的水稻品种 IR36。野生亲缘种中利用最多要数
番茄的野生亲缘种, 如 Ly cop ersicon p eruviunw n 是遗传变异最大的番茄野生亲缘种, 它能抗各种害虫,
是最丰富 Vc潜在源; L . p ennellii原产秘鲁西部, 喜干旱,具有抗旱基因和提高 Va、Vc及含糖量的基因。
没有野生遗传资源的利用, 现代番茄是不会存在的。
随着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 DNA 重组技术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为野生遗传资源的
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但这有赖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对特异
基因进行摸底调查和定位, 以利于特异基因的筛选利用。
5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与生态影响
随着基因工程植物的不断涌现, 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安全性成为一个全新的问题, 特别是转
基因的环境释放与生态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问题的监控与评价为植物
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
研究发现, 转基因植物的工程基因能够通过作物与杂草之间的杂交而逃逸,甚至通过细菌或病毒而
传播〔25〕。
转基因植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 : ( 1)产生新的有毒或变态性物质; ( 2)植物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或
类病毒的变异来源; ( 3)除草剂抗性传播给杂草或转基因植物本身成为杂草。为了排除或降低这些影响,
167 第 2期            彭少麟等:栽培植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概况
应制订严格的转基因植物栽种规则, 控制转基因植物的随意丢弃; 随时监测工程基因的传播〔26〕。
6 结论
随着微观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分析手段的提高及在栽培植物研究上的应用,栽培植物分子生态
学在近期将有长足的发展。以栽培植物及其相关的野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复杂的起源、演化,遗传
多样性的分布与动态, 特异基因的发掘、鉴定、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与影响等问题为研究内容 ,栽培植
物分子生态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全新的学科。这对于栽培植物的生产 ,野生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
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Hoyt E. Conservin g the wild relat ives of crops . IBPGR-IUCN-WWF. 见:植物物种保护战略.袁以苇译.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 1990. 71~112
2 王振山,陈洪,朱立煌等.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分析的 RAPD 研究.植物学报, 1996, 38( 9) : 749~752
3 Cao D, Oard J H. Pedigree and RAPD-based DNA an alysis of commercial U. S. rice cult ivars . Crop S ci, 1997, 37:
1 630~1 635
4 谭光轩,盛腊红,何光存等.野生稻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8, 16( 4) : 359~365
5 Garvin D F Weeden N F. Is oz yme eviden ce support ing a sing le geographic origin for dom est icated tepary bean.
Cr op S ci , 1994,34: 1 390~1 395
6 邱丽娟, Nelson R L, Vodkin L O.利用RAPD标记鉴定大豆种质.作物学报, 1997, 23( 4) : 408~417
7  Ander son G J, Jans en R K, Kim Y. T he origin and relat ionship s of the PEPINO, S olanum muricatum
( Solanaceae) : DNA res t rict ion fragment eviden ce.E conomic Botany, 1996, 50( 4) : 369~380
8 Luro F, Laigret F, Bove J M et al . DNA am plif ied f ingerprint ing, a usefu l tool for determinat ion of genet ic origin
and d iversity analysis. H ort sc ience, 1995, 30( 5) : 1 063~1 067
9 Cervera M T , Cabezas J A, Sancha J C. Appl icat ion of AFLPs to the characterizat ion of grapevine Vi tis v inif e ra L.
Genet ic res ources. A case s tudy w ith access ions fr om Rioja ( Spain) . T heor App l G enet , 1998, 97: 51~59
10 Dawson I K, Simons A J, Waugh R et al . D ivers ity and g enet ic dif f erent iat ion among su bpopulat ion of G li rid ia
sep ium revealed by PCR-based ass ays . H ered ity , 1995, 74: 10~18
11 朱立武.中国柑橘数量化学分类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1988, 26( 3) : 353~361
12 周志钦,蒋聪强.柑橘属植物若干分类群的分支分析.中国果树, 1994, 23( 1) : 3~6
13 曾勉.对柑橘分类的认识体会和整理意见.中国果树, 1960( 2) : 31~37
14 叶荫民.柚 Citr us g randi s ( L. ) Osb eck 种质多样化中心的探讨.中国南方果树, 1997, 26( 1) : 3~5
15 Torr es A M . Leaf is oz ymes as genet ic markers in Citr us. Amer J Bot, 1978, 65( 18) : 869
16 方德秋,章文才,肖顺元.应用同工酶进行柑橘分类和进化研究.植物分类学报, 1993, 31( 4) : 329~352
17 Fang D Q, Krueger R R, Roose M L . Phylogenet ic r elat ionsh ips among selected Cit rus Germplasm access ions
revealed b y inter-simp le sequen ce repeat ( ISSR) markers. J A mer H ort S ci , 1998, 123( 4) : 612~617
18 Haw kes J G. Th e Diversity of Crop plan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 niv. Pres s, 1983. 184.
19 NGoran JAK, Laurent V, Ris terucci A M et al . C omparat ive genet ic diversity s tudies of Theobr oma cacao L. us ing
RFL P and RAPD markers. H e red ity. 1994, 73: 589~597
20 Hormaza J I, Dollo L, Polit o V S . Determinat ion of relatedn es s and geogr aph ical m ovements of Pistacia v era
( Pi stachio; Anacardiaceae) germ plasm by RAPD analysis . Economic B otany. 1994, 48( 4) : 349~358
21 贺善文.柑橘类种质资源中心问题的初步探讨.园艺学报, 1979, 9( 6) : 19~24
22 Merrel D J 著.生态遗传学.黄瑞复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23 Wilson H D, Lira R, Rod riguez I. Crop /w eed g ene f low : Cucu rbi ta ar gy rosp erma Huber and C. Fraterna L . H.
Bailey ( Ccu curbitaceae) . Economic B otany, 1994, 48( 3) : 293~300
24 Arias D M, Rieseberg L H. Genet ic relat ionships amon g domes t icated and w ild sun flow ers ( H el inthus annuus,
Asteraceae) .E con B ot , 1995, 49( 3) : 239~248
25 Arriola P E . Risks of escape and sp read of engineered g enes f rom tr ans genic crops to w ild relat ives. A gBi New s
I nf or , 1997, 9( 7) : 157~160
26 Ondrej M .E ffect s of t ransgenic plants on th e natu ral environment . Prin T ran Roet P rir o, 1997, 24( 4) : 145~152
168 武汉 植 物学 研究               第 1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