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nstruction of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 for Pooling High Yield Genes and Their Selection

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创建及其选择



全 文 :Vol. 30 , No. 11
pp. 1080 - 1085  Nov. , 2004
作  物  学  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第 30 卷 第 11 期
2004 年 11 月  1080~1085 页
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创建及其选择
金骏培 张天真 Ξ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棉花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95)
摘  要  构建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基础群体的亲本材料包括皖杂 40 的亲本 I40006 和 I40007、湘杂棉 2 号的亲本
I40001 和 I40005、中杂 028 的亲本中 4133 以及优良种质中棉所 23 和苏棉 12。将源于长江流域的材料和源于黄河流域的
材料分别互交 ,其后代自交后分别再在长江流域材料和黄河流域的材料内进行株与株间的选择交配 ,得基础群体一
(Q10 )和基础群体二 (Q20 ) 。共进行两轮选择 ,每轮同时进行群体间的优良组合测交。基础群体与其亲本群体大部分性状
平均数间无显著差异 ,但基础群体变异系数比亲本群体大 ,且基础群体产量及大部分相关性状方差显著大于亲本群体相
同性状的方差 ,表明两个基础群体是优良的。本试验的轮回选择方法属于群体间相互全同胞方法的衍生方法 ,总体上所
有性状组合行区间的遗传方差都极显著大于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 ,说明在轮回选择群体中 ,以组合行为单位进行父母本
控制是有效的。
关键词  陆地棉 ;轮回选择 ;变异系数 ;方差
中图分类号 : S562
Construction of Recurrent Selection Population for Pooling High Yield Genes and
Their Selection
J IN Jun2Pei , ZHANG Tian2Zhen 3
(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 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5 , Jiangsu , Chi2
na)
Abstract  Xiangzamian 2 ,Wanza 40 and Zhongza 028 hybrids were extensively planted for their F2 instead of F1 in the
Yangtze River cotton growing valley and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Every hybrid of these three was produced by a variety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one variety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mprove yield traits and
to create new parental materials for new hybrids using marker2assisted recurrent selection (MAS) . Two initial populations
(Q10 and Q20) were combined with seven parents by pyramiding crosses , in which four parents (Pi )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were used for Q10 and three ( PJ )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for Q20 . These seven parents included two parents of
Xiangzamian 2 ( I40001 ×I40005) , two parents of Wanza 40 ( I40006 ×I40007) , one parent of Zhongza 028 ( Zhong
4133) and two elite cultivars , Su12 and Zhong 23(Fig. 1) . Two cycles of selection were completed while testing the best
lines was conducted in every population every cycle. The initial populations were successful because their means were simi2
lar as their parents’while their variances were significantly bigger than those of their parents , overall (Table 1 , 2 and 3) .
The method sele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variation of full2sib inter2population of recurrent selections. The parents
controlling in every cycle cross was limited to a line while the typical full2sib recurrent selection to an individual plant . It is
testified that in our recurrent selection , the genetic variation for all characters in inter2lines is greatl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in intra2lines. So it is clear that it is effect to control the parent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s in recurrent se2
lec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Table 4) .
Key words  Upland cotton ;Recurrent selec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ariance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 (30025029)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
作者简介 : 金骏培 (1968 -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博士 ,从事植物分子遗传育种研究 ,现工作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局。3 通讯作者 :张天真。
Tel : 025284395311 ; Fax : 025284397307 ; E2mail :cotton @njau. edu. cn
Received(收稿日期) :2003208222 ,Accepted (接受日期) : 2004202220.

  印度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为全国棉田面积的
40 % ,而产量却占到 50 %[1 ] 。中国杂交棉的种植面
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比例从 1990 年的 0. 3 %到 1999
年的 10. 8 %。目前 ,中国杂交棉的种植面积在世界
上仅次于印度 ,居第二 ;在国内继杂交玉米、水稻和
油菜之后 ,居第四。杂交棉的种植面积仍在继续扩
大。湘杂棉 2 号、皖杂 40、中棉所 28 是目前我国长
江、黄河流域棉区广泛种植的以利用 F2 为目的的杂
交种。分析上述杂交种系谱 ,发现它们都是源于长
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品种间杂交。因此 ,通过将湘杂
棉 2 号、皖杂 40、中棉所 28 以及其他优良杂交组合
中源于长江流域的亲本进行互交形成互交群体 ,源
于黄河流域的亲本也进行互交形成互交群体 ,两个
群体分别进行产量形成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累加 ,结合常规的系统选择 ,选出一些优异的单株与
另一个群体杂交 ,通过杂种的产量比较试验 ,选出部
分最优组合 ;用于配置这些优异组合的单株进一步
互交 ,累积更多的产量形成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
择与常规的特殊配合力轮回选择相结合 ,然后设法
将其纯合 ,产生优良亲本 ,通过这些亲本杂交可预期
创造优良杂交种。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试验材料包括皖杂 40[2 ] 亲本 I40006 (低酚棉 8
号 ,黄河流域品种)和 I40007 (泗棉 3 号选系 ,长江流
域典型品种 ,很多杂交种和品种的亲本) 、湘杂棉 2
号[3 ]的亲本 I40001 (黄河流域品种) 和 I40005 (长江
流域品种) 、中杂 028[4 ] 的亲本中 4133 (长江流域品
种 ,另一亲本为 I40001) ,以及中棉所 23[5 ] (以下称中
23 ,黄河流域典型品种) 和苏棉 12[6 ] (以下称苏 12 ,
长江流域典型品种 , 为很多杂交种和品种的亲
本)等。
1. 2  轮回选择群体的创建
1. 2. 1  基础群体的创建   图 1 为本研究的设计
流程示意图 ( 3 为海南种植 , i 为 1 或 2 , j 为任意自
然数) 。
年份      长江流域材料    黄河流域材料
1998     A1 ×A2   A3 ×A4    B1 ×B2   B3
(苏 12 ×I40007)  ( I40005 ×中 4133) (中 23 ×I40001)   ( I40006)
       ↓        ↓
1999      A12 ×A34       B12 ×B3
       ↓        ↓
1999 3       A1234        B123
       ↓        ↓
2000       自交选择       自交选择
       ↓        ↓
2000 3       互交累加       互交累加
       ↓        ↓
2001      a11 ,a12 ,a13111
a11 ×b11 ,b12 ,b13111
a12 ×b11 ,b12 ,b13111
a13 ×b11 ,b12 ,b13111111111      b11 ,b12 ,b13111b11 ×a11 ,a12 ,a13111b12 ×a11 ,a12 ,a13111b13 ×a11 ,a12 ,a13111111111
       ↓        ↓
2001 3      a21 ,a22 ,a23111
a1 ×b1 ,b2 ,b3111
a2 ×b1 ,b2 ,b3111
a3 ×b1 ,b2 ,b3111111111      b21 ,b22 ,b23111b21 ×a21 ,a22 ,a23111b22 ×a21 ,a22 ,a23111b23 ×a21 ,a22 ,a23111111111
       ↓        ↓
2002    单株选择 (产量比较试验)    单株选择 (产量比较试验)
       ↓        ↓
2003      a i1 ×a i4 ×a i7111      b i1 ×b i5 ×b i8111
       ↓        ↓
200324    加倍单倍体 (优良亲本 a ij)    加倍单倍体 (优良亲本 b ij)

优良杂交种
图 1 轮回选择流程图
Fig. 1 Flow diagram of recurrent selection
  长江流域群体 (以下称群体一) :1998 年夏于南 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配组合苏 12 ×I40007 以及
1801 11 期 金骏培等 :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创建及其选择    

I40005 ×中 4133 (即将长江流域的亲本品种进行聚
合杂交的第一步 ,开始创建轮回选择群体的基础群
体) ,1999 年夏于江浦将两个组合后代杂交 ,当年冬
季于海南中棉所野生棉种植园自交 ,收 9 株 ,2000
年于江浦种植其株行 ,每株自交 ,按行分单株收种
子。2000 年冬季根据结铃性、株型等性状表现分别
每行选择若干单株种植于海南中棉所种植园 ,再根
据结铃性、株型等性状表现分别选优株互交 ,收获互
交种子 ,得基础群体 Q10 。
黄河流域群体 (以下称群体二) :1998 年夏于南
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配组合中 23 ×I40001 ,1999
年夏于江浦将其后代与 I40006 杂交 ,当年冬季于海
南中棉所野生棉种植园自交 ,收 13 株 ,2000 年于江
浦种植其株行 ,每株自交 ,按行分单株收种子得基础
群体 Q20 。2000 年冬季根据结铃性、株型等性状表
现分别每行选择若干单株种植于海南中棉所种植
园 ,根据结铃性、株型等性状表现分别选优株互交 ,
收获互交种子 ,得基础群体 Q20 。Q10 和 Q20 合称
Q10 + 20 。
2000 年冬季于海南中棉所种植园 ,同时根据结
铃性、株型等性状表现在两个群体间分别选优株互
交 ,收获互交种子 ,记作 Q10 ×Q20 。保存备用。
来自长江流域的材料 I40005、I40007、中 4133 和
苏 12 形成的亲本群体以下称为 Pi ,来自黄河流域的
材料 I40001、I40006 和中 23 形成的亲本群体以下称
为 Pj 。所有 7 个亲本统称为 Pi + j 。以后用于产量试
验的亲本间的半双列杂交称为 Pi ×j 。
1. 2. 2  两轮选择群体的获得  2001 年夏 ,将 Q10 、
Q20分别随机留下部分种子备用后 ,在群体内按组合
种植于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根据结铃性、株
型等性状表现 ,群体内分别选优行优株互交 (父、母
本分别控制到组合行) ,收获互交种子 ,得第一轮选
择群体 Q11 和 Q21 ;同时群体间分别选择优株互交
(父、母本分别控制到组合行) ,得第一轮互交群体
Q11 ×21 ,种子留下备用。2001 年冬季 ,将 Q11 、Q21分别
随机留下部分种子备用后 ,在群体内按组合种植于
海南。根据结铃性、株型等性状表现 ,在群体内分别
选优行优株互交 (父、母本分别控制到组合行) ,收获
互交种子 ,得第二轮选择群体 Q12和 Q22 ;同时群体间
分别选择优株互交 (父、母本分别控制到组合行) ,得
第二轮互交群体 Q12 ×22 。Q11和 Q21合称 Q11 + 21 ,Q12和
Q22合称 Q12 + 22 。
1. 2. 3  群体比较试验   群体比较试验安排在南
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 (代表长江下游棉区)和江苏
省灌云试验点 (代表黄淮棉区) 。试验材料包括聚合
杂交的 7 个亲本 Pi + j (7 个小区) 、亲本半双列杂交
Pi ×j (21 个小区 ,按组合种植) ,另外随机抽取 Q10 (3
个小区 ,群体内混种) 、Q20 (3 个小区 ,群体内混种) 、
Q10 ×Q20 (3 个小区 ,群体内混种) 、Q11 (40 个小区 ,按
组合种植) 、Q21 (40 个小区 ,按组合种植) 、Q11 ×Q21
(14 个小区 ,按组合种植) 、Q12 (40 个小区 ,按组合种
植) 、Q22 (40 小区 ,按组合种植) 和 Q12 ×Q22 (14 小区 ,
按组合种植)组成 225 个小区。简单格子设计 ,单行
区 ,2 次重复。两试验点试验设计相同。
1. 2. 4  产量性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灌云试验点
除以小区为单位进行考察外 ,每行还随机取 5 株进
行单株性状的调查 ,涉及的性状有皮棉产量、籽棉产
量、霜前花产量 (10Π20 之前籽棉产量) 、单株结铃数、
衣分、单铃重和籽指。江浦试验点由于 2002 年 5、6
月遭受严重长期低温和连阴雨天气 ,棉花发育受影
响 ,环境误差较大 ,因而只调查了小区数据 ,未对单
株性状进行考查。
群体间平均数比较 ,采用 t 测验方法 ;方差的比
较用χ2 检验 (用于 3 个及 3 个以上群体方差的比
较)和 F 测验 (用于两个群体的比较) 方法[7 ] 。采用
SAS 6. 12 进行方差分析 ,其他数据处理在 Excel 中
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 1  基础群体产量性状评价
  对两试验点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
明 ,各产量性状在材料间的差异都达显著或极显著
水平 ,区组间差异一般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而重
复间两点所有性状值都不显著。这说明在材料较多
(比如大于 200) 情况下 ,通过本试验设计控制田间
误差是可行的。将江浦试验点和灌云试验点有关性
状的误差方差进行 F 测验 ,发现各性状的误差方差
均不同质 ,因而两试验点无法进行联合分析。
本文对轮回选择基础群体的评价主要考察群体
平均数和变异度两个指标 ,而变异度的考察通过各
群体方差和各性状变异系数的比较。与普通方差分
析中用标记字母法比较材料间的差异不同 ,由于各
群体间的方差常不同质 ,太多的材料在一起比较时
标记字母易混乱 ,各分析表中相互比较的群体与另
2801    作   物   学   报 30 卷  

外的群体用线隔开。
表 1、表 2 和表 3 列出了灌云试验点和江浦试验
点各亲本群体产量性状与基础群体各产量性状间的
比较 (表 2 中给出了各群体的变异系数 ,而标记字母
表示各栏间各群体方差差异的显著性) 。
表 1 灌云试验点亲本材料与基础群体产量性状的比较
Table 1 Measurements of parents for yield and component traits in Guanyun
材料
Material
皮棉产量
Lint yield
(g)
籽棉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g)
霜前花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before frost
(g)
结铃数
Boll No.
衣分
Lint percent
( %)
单铃重
Boll size
(g)
籽指
Seed index
(g)
Pi 52. 83 ±8. 31 a 126. 4 ±14. 4 a 114. 0 ±16. 3 a 26. 29 ±3. 23 a 41. 7 ±4. 0 b 4. 91 ±0. 74 a 9. 95 ±1. 14 a
Q10 52. 32 ±12. 91 a 119. 2 ±29. 3 a 109. 5 ±26. 8 a 23. 21 ±4. 92 b 44. 0 ±2. 6 a 5. 13 ±0. 62 a 8. 99 ±0. 68 b
P j 50. 34 ±6. 68 a 124. 6 ±19. 1 a 117. 4 ±19. 0 a 22. 93 ±4. 08 a 40. 6 ±2. 4 a 5. 48 ±0. 63 a 10. 15 ±0. 74 a
Q20 51. 21 ±13. 61 a 125. 6 ±32. 7 a 121. 0 ±29. 8 a 24. 22 ±5. 21 a 40. 8 ±1. 5 a 5. 18 ±0. 74 a 9. 89 ±1. 07 a
P i + j 51. 72 ±7. 69 a 125. 6 ±16. 7 a 115. 5 ±17. 5 a 24. 81 ±4. 00 a 41. 2 ±3. 4 b 5. 16 ±0. 75 a 10. 00 ±0. 98 a
Q10 + 20 51. 78 ±13. 15 a 122. 4 ±30. 9 a 115. 1 ±28. 7 a 23. 71 ±2. 29 a 42. 4 ±2. 7 a 5. 16 ±0. 68 a 9. 43 ±1. 00 b
P i ×j 56. 19 ±19. 70 a 132. 1 ±43. 8 a 121. 9 ±48. 9 a 24. 67 ±6. 94 a 42. 4 ±2. 6 a 5. 21 ±0. 75 a 9. 35 ±1. 00 a
Q10 ×20 55. 18 ±14. 01 a 129. 8 ±31. 9 a 119. 4 ±28. 0 a 26. 5 ±6. 96 a 42. 5 ±2. 0 a 4. 93 ±0. 54 b 9. 09 ±0. 97 a
  注 :各栏内相同字母表示其标注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 ,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下同。
Notes :The same alphabet within a column represents no significant in difference of means which followed by the letters ,the different alphabet indicates signifi2
cant or highly significant in difference of the means. The same below.
表 2 灌云试验点亲本材料与基础群体产量性状变异系数和方差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yield traits’CV and variance between parents and Qi0 in Guanyun
材 料
Material
皮棉产量
Lint yield
籽棉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霜前花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before frost
结铃数
Boll No.
衣分
Lint percent
单铃重
Boll size
籽指
Seed index
P i 0. 157 b 0. 114 b 0. 143 b 0. 123 b 0. 096 a 0. 151 a 0. 115 a
Q10 0. 247 a 0. 245 a 0. 245 a 0. 212 a 0. 059 b 0. 121 a 0. 075 b
P j 0. 132 b 0. 154 b 0. 162 b 0. 178 a 0. 059 a 0. 115 a 0. 073 a
Q20 0. 266 a 0. 260 a 0. 247 a 0. 215 a 0. 037 b 0. 144 a 0. 109 a
P i + j 0. 149 b 0. 133 b 0. 151 b 0. 161 a 0. 083 a 0. 145 a 0. 098 a
Q10 + 20 0. 254 a 0. 252 a 0. 249 a 0. 213 a 0. 063 a 0. 132 a 0. 106 a
P i ×j 0. 350 a 0. 332 a 0. 401 a 0. 275 a 0. 061 a 0. 144 a 0. 106 a
Q10 ×20 0. 254 b 0. 246 b 0. 234 b 0. 263 a 0. 047 a 0. 110 b 0. 106 a
  灌云试验点在平均数水平上 ,Q10与其亲本群体
Pi 的皮棉产量、籽棉产量、霜前花产量单铃重无显
著差异 ,衣分、结铃数和籽指 3 个性状差异显著 ;Q20
与其亲本群体 Pj 各性状的平均数差异均不显著。
在变异度方面 ,Q10 和 Q20都与其亲本群体有较大差
异 ,其中 Q10除衣分、单铃重和籽指外 ,其他性状的变
异系数都大于 P i 且方差差异显著 ;Q20 的表现与此
类似 ,但方差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的性状增加了一个
结铃数。
若综合考察 Q10和 Q20 (即 Q10 + 20 ) 与全部亲本群
体 Pi + j的差异 ,其表现与它们分别单独比较时不完
全一样 ,在平均数水平上 ,基础群体 Q10 + 20 的衣分显
著高于其亲本群体 Pi + j ,而 P i + j 的籽指显著高于
Q10 + 20 ;在变异度上 ,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和霜前花产
量等性状 ,基础群体的变异系数大于亲本群体 ,方差
差异显著 ,其余性状方差差异不显著。
Q10与 Pi 比较 ,Q20与 Pj 比较 ,Q10 + 20与 Pi + j比较 ,
总体上各性状平均值差异不大 ,但由于基因分离和
基因重组 ,变异系数相差较大 ,且大部分性状的方差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 i ×j反应了亲本间的配合力 ,Q10 ×20反应了基础
群体间的配合力。Pi ×j 和 Q10 ×20 在皮棉产量等主要
经济性状上表现均较好 ,虽然总体上亲本群体稍优 ,
但在平均数水平上考察 ,只有单铃重显著高于基础
群体 ,其他性状差异均不显著。在变异系数上 ,所有
考察的性状表现大致相当 ,除单铃重外 ,相互间方差
均无显著差异。
总体上 ,Pi ×j与 Q10 ×20在变异度上的表现趋势与
群体内基础群体与亲本群体相互比较 (Q10 与 Pi 比
较 ,Q20与 Pj 比较 ,Q10 + 20与 Pi + j )的表现趋势相反 ,即
各亲本间互交的变异系数比基础群体间互交的大。
这是由于 Pi ×j中包含了 3 个高优势的杂交组合 (皖
杂 40、湘杂棉 2 号和中杂 028) ,因而其表现极性更
强 ;而 Q10 ×20群体由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各亲
本材料群体内已初步融合 ,但优良基因还没有通过
3801 11 期 金骏培等 :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创建及其选择    

多轮选择累积到较集中的一些材料中 ,优良基因互
补材料还没有形成 ,表现出的高优势组合没有 P i ×j
的多。同样 ,由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材料在群体内
已初步融合 ,原来一般配合力较差的亲本材料 ,其一
般配合力有所提高 ,导致各材料杂交后的低产组合
也比较少 ,所以总体上表现出 Q10 ×20比 Pi ×j的变异系
数大。但从各性状变异系数的绝对值看 ,Q10 ×20群体
除衣分外 ,其他性状仍能提供足够的变异用于选择。
随着轮回选择的进行 ,群体内各优良基因逐步累积 ,
群体间杂交互补的高优势组合必将逐渐增加。
江浦试验点由于只进行了以小区为单位的调
查 ,所以不能对上述相关的性状进行有关测验。表
3 显示 ,总体上江浦试验点表现与灌云试验点一致 ,
群体一的一般经济指标较群体二略好 (包括基础群
体和亲本群体) ,基础群体及亲本配合力表现均
较好。
总的来说 ,两试验点基础群体与其亲本群体在
平均水平上的差异不大 ,但总体上基础群体各性状
变异系数比亲本群体大 ,说明两个基础群体是优
良的。
表 3 江浦试验点亲本与基础群体产量性状的比较
Table 3 Measurements of parents for yield and component traits in Jiangpu
材料
Material
皮棉产量
Lint yield
(g)
籽棉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g)
霜前花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before frost
(g)
结铃数
Boll No.
衣分
Lint percent
( %)
籽指
Seed index
单铃重
Boll size
(g)
P i 19. 60 46. 71 35. 0 10. 67 41. 7 9. 22 4. 44
Q10 19. 45 44. 97 35. 1 10. 37 43. 4 9. 16 4. 37
P j 17. 15 42. 81 31. 1 8. 97 40. 1 9. 68 4. 86
Q20 18. 40 44. 62 32. 8 10. 73 41. 3 9. 44 4. 39
P i + j 18. 55 45. 04 33. 3 9. 94 41. 1 9. 41 4. 62
Q10 + 20 18. 92 44. 79 33. 9 10. 55 42. 4 9. 30 4. 38
P i ×j 22. 89 54. 27 40. 7 12. 00 42. 2 9. 16 4. 81
Q10 ×20 21. 49 52. 25 40. 4 11. 25 41. 8 9. 08 4. 68
2. 2  轮回选择方法的评价
在灌云试验点 ,以亲本各品种内单株方差加权
均值作误差估计 ,计算各轮回选择群体组合行区间
遗传方差和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 ,并作 F 测验 ,比
较组合行区间与组合行区内的遗传变异程度 ,以评
价本试验以组合行为单位进行父母本控制的有效
性。
表 4 给出了所有各轮群体总体上的组合行区间
与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的 F 测验结果 ,各性状组合
行区间的遗传方差都大于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 ,且都
达到 99 %的显著水平。说明总体上 ,在本试验轮回选
择中 ,以组合行为单位进行父母本控制非常有效。
3  讨论
若将本试验的轮回选择方法进行归类 ,应属于
群体间相互全同胞方法的衍生方法。典型的全同胞
轮回选择对父母本同时控制到单株 ,测交鉴定父母
本也控制到单株 ,侧重于特殊配合力的选择。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聚合优良基因进一步培
育优良亲本品系 ,然后配置优良杂交组合 ,因而在充
分考虑特殊配合力选择的同时要兼顾一般配合力的
选择 ,所以每轮组合父母本的选配控制到上一轮杂
表 4 轮回选择群体组合行区间遗传方差与
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 F 测验
Table 4 F test of genetic variance of all the recurrent popula2
tions for intercross to intracross and the vice versa
性状
Trait
组合行区间均方
MS t
组合行区内均方
MS e
FtΠe FeΠt
皮棉产量
Lint yield 424. 5 264. 4 1. 61 0. 62
籽棉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2 567. 6 1 545. 4 1. 66 0. 60
霜前花产量
Seed cotton yield
before frost
2 308. 4 1 320. 5 1. 75 0. 57
结铃数
Boll No. 121. 70 60. 70 2. 00 0. 50
衣分
Lint percent 102 29. 7 3. 43 0. 29
单铃重
Boll size 0. 46 0. 16 2. 78 0. 36
籽指
Seed index 3. 08 1. 78 1. 73 0. 58
  注 : df t (组合行区间自由度) = 187、df e (组合行区内自由度) =
1476 , MS t 、MS e 分别表示组合行区间和组合行区内遗传方差 , FtΠe 、
FeΠt分别表示组合行区间对组合行区内的 F 值和组合行区内对组合
行区间的 F 值 , F0. 05 、F0. 01分别为表中自由度下的 95 %和 99 %显著
水平的 F 测验临界值。
Notes : df t and df e represent free degree of intercross and that of in2
tracross , MS t and MS e represent genetic variance of intercross and that of in2
tracross , FtΠe and FeΠt represent F value of intercross versus intracross and
vice versa , F0. 05 and F0. 01 represent the F value are at significant 5 % and
1 % probability levels. F0. 05 = 1. 26 , F0. 01 = 1. 38.
交组合的组合行 ,测交的父母本也控制到组合行。
4801    作   物   学   报 30 卷  

这与典型的全同胞轮回选择相比除了考虑提高一般
配合力的因素之外 ,还能提供大量的种子以用于产
量试验。
轮回选择群体的基础群体一般有两个基本要
求 ,一是经济性状的起点高 ,包含多种优良基因 ;二
是要有足够大的遗传变异基础[8 ,9 ] 。本试验包含 7
个轮回选择亲本 ,5 个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皖杂
40 杂交组合、湘杂棉 2 号杂交组合和中杂 028 杂交
组合的亲本 ,其他两个为广大育种者普遍接受的优
良种质苏 12 和中 23。追根溯源 ,7 个亲本中 ,3 个来
自黄河流域棉区 ,4 个来自长江流域棉区。本试验
所用亲本符合上述两个要求。结果表明 ,在不增加
外来种质的前提下 ,经过几轮选择 ,群体基数将很快
提高到预期的高度。但作为育种群体 ,应综合考虑
各方面的情况 ,本试验未考虑抗虫、抗病和优质的指
标 ,是一大欠缺 ,在以后的交配和选择过程中 ,应适
当地引入综合基础较高的抗虫、抗病和 (或) 优质的
优良种质。
References
[1 ] Zhang T2Z(张天真) ,Yuan Y2L (袁有禄) ,Pan J2J (潘家驹) . Genetics
and breeding research of cotton heterosis. In : Liu H2L (刘后利) ed.
Progress of Genetics and Crop Breeding.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Uni2
versity Press , 1999(in Chinese)
[2 ] Lu X2J (路曦结) ,He T2J (何团结) ,Kan H2C(阚化春) ,Jin X2J (金秀
菊) ,Li Z2X(李正喜) . Biological characters and cultivar technology of
Wanmian 13. J Anhui Agr Sci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 (4) :27 - 30
[3 ] Li Y2Q(李育强) ,Zeng Z2Y(曾昭云) ,Jin L (金林) , Yang F2Q(杨芳
荃) ,Wan Y2L (万益林) .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Xiangza 2 in
cotton. Crop Research (作物研究) ,1997 , (4) :27 - 30
[4 ] Yang S2R(杨士荣) , Yao Z2T(姚在梯) , Yao Y2P (姚以平) ,Li M2X
(李明秀) . The research on super high yield cultivar density , fertilizer
mathematic model of Zhongza 028. China Cottons (中国棉花) ,1997 ,
(8) :9 - 10
[5 ] Ma J2Z(马家璋) ,Lu H2J (鲁黄均) ,Liu B2Y(刘宝玉) . Brief intro2
duction of high yield variety of Zhongmiansuo 23 and its cultural technolo2
gy. China Cottons (中国棉花) ,1995 , (10) :27 - 28
[6 ] Liu Z2L (刘正銮) ,Jiang W2C(姜维臣) ,Su J2Q(苏锦其) ,Xu Q2S(许
勤生) . New cotton variety( G. hirsutum) —Sumian 12. Jiangsu J Agr
Sci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4 (13) :198
[7 ] Ma Y2H(马育华) . Experiment Statistics (试验统计方法) . Beijing :
Agriculture Press ,1982(in Chinese)
[8 ] Pan J2J (潘家驹) . General Course of Plant Breeding(植物育种学总
论) .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e Press ,1994(in Chinese)
[ 9 ] Zhang T2Z(张天真) . General Course of Plant Breeding(植物育种学总
论) .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e Press ,2003(in Chinese)
欢迎订阅 2005 年《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玉琛担任主编。2000 年创刊 ,2003 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 CN 1124996ΠS ,国际统一刊号 ISSN 16722
1810。
报道内容 :大田、园艺作物 ,观赏、药用植物 ,林用植物、草类植物及其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植物遗传资源
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 ,种质资源的考察、收
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 ;以及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 ;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
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
读者对象 :从事植物遗传资源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 ,各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 ,农业行政和推广人员。
季刊 ,大 16 开本 ,2005 年由 96 页扩版至 108 页。定价仍为 10 元 ,全年 40 元。各地邮局发行 ,邮发代号 :
822643。
本刊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如需邮挂每期另加 2 元。
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 (邮编 :100081) 。
电话 :010262186657 62180257 62180279(兼传真)
E2mail :zwyczyxb2003 @sina. com ; zwyczyxb2003 @163. com
5801 11 期 金骏培等 :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创建及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