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第26卷 第3期 作 物 学 报 V ol. 26, N o. 3
2000 年5月 A CTA A GRONOM ICA S IN ICA M ay, 2000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X
熊 洪 冉茂林 徐富贤 洪 松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 四川泸州, 646100)
提 要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资料, 综述了近30年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这些结果包括: 水稻地上
部分有5~ 6个节, 每个节上均有1个休眠芽, 条件适宜均可萌发成穗。其萌发的适宜日均温度为26. 5
℃, 相对湿度为83% , 抽穗开花日均温度≥22 ℃。生育期上位芽穗较下位芽穗短, 头季稻根系和低位
芽发生的新根吸收的养份, 以及头季稻后期功能叶制造的光合产物分配到不同节位芽比例不同, 因而
不同节位芽成穗的大小不同。适宜蓄留再生稻的主要品种有冈优22、汕优多系1号、K 优5号、˚ 优7
号、汕优63、协优63、两优培特等, 再生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种好头季稻基础上, 头季稻齐穗10~ 15天每
公顷施促芽肥尿素300 kg, 见芽收割头季稻, 留桩高度20~ 50 cm , 收后每公顷施发苗肥尿素150 kg,
再生稻始穗每公顷喷施赤霉素30 g。最后指出了再生稻进一步高产还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作为研究
再生稻和指导再生稻生产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 生理生态;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Ach ievemen ts and D evelopmen ts of Ra toon ing R ice in South of Ch ina
X ION G Hong RAN M ao2L ing XU Fu2X ian HON G Song
(R ice and S orghum R esearch Institu te, S ichuan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 and S ciences, L uzhou, S ichuan, 646100)
Abstract In th is article, ach ievem en ts about ratoon ing rice during last 30 years w ere summ a2
rized. T he results w ere show as fo llow : T here w ere 5~ 6 nodes w ith 1 dorm an t bud, th is bud
could sp rout, grow and develop a pan icle under good conditions, w h ich sp routing suitable tem 2
perature w as 26. 5 ℃, relative hum idity w as 83% , H eading and flow ering temperature should be
≥22 ℃. Grow th period of ep igynous bud w as sho rter than hypogynous bud′s. T he dorm an t
buds go t the nutrien t′ratio that roo ts of m ain crop and new roo ts of ep igynous bud abso rbed and
the pho tosyn thate the leaves m ade during m ain crop m aturing w ere differen t, therefo re, the
sp ikelet num ber of pan icle cam e from differen t node′bud w ere differen t. Shanyou 63, Gangy2
ou22, Shanyouduox i 1, K you 5, ˚ you 7, X ieyou 63 and L iangyoupeite etc. w ere suitable fo r
ratoon ing rice farm ing, the key techn iques of ratoon ing rice con tained that the m ain crop should
be p lan t w ell, 300 kg urine as p romp ting fertilizer w as used after heading 10~ 15 days, the m ain
crop w as cut w hen the dorm an t bud cam e out from the leaf sheath, 20~ 50 cm stem w as left 150
kg urine should be used after harvesting m ain crop, 30 g GA 3 w ere sp rayed during heading of ra2
toon ing rice. at last, m ain study area that the ratoon ing rice go t h igh yield w ere po in ted in fu2
ture. W h ich can be used as basis in ratoon ing rice farm ing and ratoon ing rice studying.
Key words R atoon ing rice; V arieties; Physio logy and Eco logy; Cultural techno logy; Study ar2
eas
X 本项目为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 1998208212, 接收日期: 1999206212
再生稻是采用一定栽培措施, 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
季水稻; 农民称之为“抱孙谷”或“秧孙谷”。汉末郭义恭所著《广志》[ 1 ]、张湛著《养身要术》[ 2 ]
和明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中均有记载。由于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调
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优点; 是南方稻区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又
不足的地区及双季稻区只种一季中稻的稻田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稻田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
济收入的措施之一。
历史上南方稻区把蓄留再生稻作为一项补欠增收的措施, 随着水稻生产和技术的不断发
展, 正日益形成一种水稻耕作制。对水稻蓄留再生稻技术的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杨开渠教授
最早, 先后对头季稻秧田播种量、每窝栽插苗数、成熟期、留桩高度等与再生稻产量, 再生稻
穗分化过程和再生稻品种间重要性状的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 3 ]。之后, 再生稻的研究基本处
于相持阶段。70年代以来, 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水稻栽培技术的进步, 在再生稻研究上取得了
较大的成就。
1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
据已报道的资料,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 1 再生稻的生理生态
1. 1. 1 再生稻的生理 再生稻是头季稻茎节上休眠芽萌发成穗的, 其养分来源与头季稻
有一定差异。湖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对不同节位休眠芽养分来源用14C 标记研究表明, 头季稻
老根吸收的养分50% 左右贮存在老茎中, 40% 左右供给低位芽伸长萌发, 仅10% 左右供给高
位芽。低位芽发生的新根吸收的养分只20% 贮存于老茎中, 70% 则首先供给低位芽本身, 仅
10% 左右养分输送给高位芽。老茎中贮存养分的40. 03% 供给高位芽, 只有20. 5% 供应低位
芽。表明高位芽养分主要来自头季稻稻桩本身在上一季贮存的营养物质[ 4 ]。孙晓辉等用32P 示
踪研究, 留桩越高, 所留节位愈多, 积累的干物质和磷量大, 再生稻穗部性状改善, 产量提
高[ 5 ]。王化新等用14C 研究不同节位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分配, 结果表明: 倒1叶与倒2、
3、4叶光合速率达极显著差异 (叶序由上往下为: 剑叶、倒1、2、3、4, 下同) ; 光合产物分配
到稻株各器官的比率不同, 分配到主穗的比率较高, 分配到分蘖穗比率较少; 主茎下位叶 (倒
2、3、4、叶)光合产物分配到分蘖穗、茎叶、根的比率比上位叶 (剑叶、倒1叶)高[ 6 ]。黄友钦等
用14C 研究汕优63中后期 (孕穗、齐穗和齐穗15天) 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各期光合产物均以穗部最多, 茎内次之, 鞘内再次, 芽内最少; 但随籽粒充实度的增加, 茎、
鞘和芽内积累的光合产物增加, 从而促进了休眠芽的伸长[ 7 ]。刘保国等用14C 于头季稻齐穗、
齐穗15天、头季收后15天、30天、45天5次标记研究结果,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一半以上运往
头季稻穗, 仅8%~ 10% 分配到再生稻穗部; 而分配到头季稻倒2、3节位的光合产物最多, 主
要是茎和鞘。再生稻的光合产物主要运往稻穗, 并以倒2、3、4节位穗的分配比例最大[ 8 ]。吴
文彬等研究发现, 水稻后期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 可延缓稻株衰老, 减缓光合强度、呼吸强
度和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 促进再生芽的生长发育, 为再生稻高产奠定物质基础[ 9 ]。徐富贤
等也研究了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分配与休眠芽伸长萌发的关系[ 10 ]。上述研究表明, 只有当头
季稻后期光合产物分配转向茎鞘时, 休眠芽才开始伸长; 这一研究结果为再生稻的施肥提供
了依据。
1. 1. 2 再生稻的生态 再生稻休眠芽的萌发和产量形成与头季稻分蘖发生和结实一样需
要适宜环境条件。熊洪等在沙壤土条件下研究, 再生稻休眠芽在头季稻收前15天对土壤水分
892 作 物 学 报 26卷
的敏感性大于收后, 此期土壤水分不足, 严重影响休眠芽伸长和萌发, 水分胁迫导致头季稻
因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下降而减产; 再生稻则主要是有效穗严重不足而减产。此类稻田再生稻
受旱的土壤水分临界值为21% [ 11 ]。黄友钦等用中壤土研究高温干旱对再生稻休眠萌发影响,
试验期土壤平均含水量为34. 3% , 稻株冠层和2 ö 3高处日均温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
关, 头季稻熟期提早, 再生稻成苗率、成穗率、活芽利用率和穗茎比低[ 12 ]。熊洪等研究头季
稻后期稻株间生态表明, 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降低湿度, 可提高稻株光合能力, 增加物
质积累, 促进休眠芽伸长。同时研究再生稻休眠芽萌发与环境条件关系表明, 休眠芽萌发适
宜的日均温为26. 5 ℃左右, 相对湿度为82. 9% 左右, 两者必需同时适宜才有利于休眠芽多萌
发, 且发苗期要求较多日照时数, 有利于提高稻株光合作用和养分转移, 促进休眠芽快发、
多发。再生稻抽穗开花, 以≥22 ℃为临界值, 四川再生稻安全齐穗期应在9月10日前, 其结实
率和保证率均可达80% [ 13 ]。任天举等用7个品种, 温度17. 4~ 26. 3 ℃, 研究再生稻结实与日
均温关系, 结果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其中汕优63的耐寒性高于其它供试种; 汕优63结实率≥
75% 的日均温理论值为≥19 ℃[ 14 ]。黄友钦等在人工气候箱和自然条件下试验, 认为再生稻
抽穗开花期雨日、雨量多, 日照少, 也是影响再生稻结实的重要因素; 同时认为汕优63结实
稳定在70% 以上, 21 ℃日均温是可靠的[ 15 ]。虽然籼稻抽穗开花的临界日均温为22 ℃, 但不
同研究者所用品种不同和要求的结实率高低不同, 得出的再生稻抽穗开花的临界日均温也各
异。张洪、王贵学和陈国惠等根据再生稻休眠芽伸长萌发和产量形成的生态条件, 采用主成
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 选取25 (四川)、28 (云南)、21 (湖北)、10 (贵州) 和22 (安徽) 个气象
因子研究再生稻的区划, 结果四川为5个, 云南为3个, 湖北为3个, 贵州为3个, 安徽为4个气
候生态区[ 16~ 20 ]。方文等用23个气象指标, 把四川蓄留再生稻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发展
区, 蓄留再生稻面积达53万公顷 (含重庆市) [ 21 ]。这些研究结果为指导水稻生产上, 再生稻的
合理布局起了较好效果。
1. 2 再生稻稻穗生育特点及品种选育
1. 2. 1 再生稻稻穗生育特点 水稻地上部分有5~ 6个节, 每个节均有1个休眠芽, 条件适
宜都可萌发, 但因其部位不同, 伸长萌发早迟、生长发育进程各异。黄友钦等和王家兴对汕
优63幼穗分化发育规律研究发现, 休眠芽穗分化早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已开始, 节位高者分
化早且整齐, 节位低者分化迟且多有未分化者。再生稻各节抽穗期与分化有关, 节位高 C ö N
大, 生育期短、抽穗早, 稻穗小; 节位低C ö N 小, 生育期长、抽穗迟, 稻穗大[ 22、23 ]。苏祖芳等
研究结果, 再生稻休眠芽幼穗分化始期在头季稻的雄雌蕊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约离
头季稻抽穗20天左右。不同类型品种, 其伸长节间各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始期有差异, 多数
品种基部节上再生芽幼穗分化早, 停滞期也早而长, 上部节上的再生芽幼穗分化迟, 停滞期
晚而短。头季稻收后不同品种再生芽幼穗分化出现两种类型, 一种是茎秆中间节上再生芽发
育快, 两头节上再生芽发育慢, 另一种是随着伸长节间上升, 各节位再生芽的幼穗分化进程
也逐节相应加快[ 24 ]。休眠芽萌发成蘖后, 不同节位上的蘖叶片数不同, 一般有2~ 9叶[ 25 ]; 出
叶速度亦不同, 变幅在2. 8~ 7. 3天[ 26 ]; 头季稻主茎倒2、3、4、5节再生芽穗分化至再生稻齐
穗所需天数在35~ 53天[ 22 ]。上述研究由于所用研究品种不同, 再生芽幼穗分化停止期长短也
不同, 不同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始期有些差异, 但就不同节位再生稻抽穗期的结论是一致
的, 即头季稻中上部节再生稻较下部早抽穗。再生稻稻穗生长发育过程的研究, 为再生稻栽
培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9923期 熊 洪等: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1. 2. 2 再生稻的品种选育 水稻品种间再生力差异很大, 即有的品种再生力强, 有的品
种则几乎没有再生力。选育头季稻产量高, 再生力又强的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的主攻目标。
70年代再生稻品种选育多在已育成品种中和杂交后代选种圃筛选鉴定。广东选出广二矮、广
二矮5~ 2、IR 24和 IR 661等品种, 再生稻小面积每公顷可达4500~ 5250 kg [ 27 ]。同期四川筛选
出泸双1011和南京11等早、中稻品种, 头季稻每公顷产量可达7350~ 8280 kg, 再生稻每公顷
产量1500~ 2250kg【28】。尔后福建、湖南又提出团结1号和盐籼203 [ 29 ]。80年代, 湖北育成4021,
再生力强、产量高、米质好, 但孕穗期不抗白叶枯病[ 30 ]。与此同时, 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
农业科学院即着手杂交稻再生力的利用研究, 先后鉴定出再生力较强的矮优1号、2号、汕优
63和D 优63等组合, 其中汕优63, 头季每公顷产量达7500~ 9000 kg, 再生稻每公顷产量3000
~ 3750 kg, 成为四川当时蓄留再生稻的主要组合; 四川农业大学还成功地育成再生力较强杂
交稻再生优。进入90年代后。四川经筛选, 用新育成再生力较强、产量高的冈优22、汕优多系
1号、K 优5号和˚ 优多57等组合代替了汕优63[ 31 ]。南方稻区其它各省蓄再生稻的主要杂交稻
组合以汕优63为主, 搭配种有协优63、威优64、特优63、两优培特、丝优63、湘中籼3号等中
籼中、迟熟组合[ 32~ 34 ]。熊洪[ 13 ]、李义珍、王永雄、吴登等[ 35~ 37 ]研究再生稻产量性状和产量的
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表明, 有效穗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 其次是穗实粒数, 再次是千粒重。
为再生稻攻高产提出了主攻方向。
1. 3 再生稻的栽培技术
在种好头季稻, 培育健壮个体的基础上, 再生稻的栽培技术包括: 头季稻的收割期、留
桩高度, 促芽肥施用量与时期和再生稻的化学调控等。
1. 3. 1 头季稻的收割期 头季稻收割期的早迟直接影响头季稻产量的高低, 再生稻发苗
多少及其能否安全抽穗开花, 对其研究较多, 而且观点也不一致。广东研究结果, 早收影响
头季稻, 迟收损伤再生力, 认为九成熟 (90% 籽粒黄熟) 左右收有利于休眠芽的伸长萌发。白
宗绪也主张九成黄收头季稻[ 38 ]。苗昌泽认为九成五黄 (95% 籽粒黄熟)收头季较好[ 39 ]。罗文质
认为十成熟 (籽粒100% 黄熟)左右收割头季稻, 休眠芽萌发的苗数多[ 40 ]。孙晓辉等研究认为,
头季稻收割期应根据从收割头季稻到再生稻齐穗所需日数和再生稻安全抽穗开花的终止期确
定[ 41 ]。前述以籽粒黄熟度确定头季收期, 目测不易掌握; 孙晓辉的观点则侧重考虑保证再生
稻抽穗开花。后来熊洪等研究, 当田中间稻株上休眠芽从头季稻叶鞘伸出 1 cm 后收割头季
稻不但休眠芽萌发多, 而且可缓解高温伏旱对发苗的影响, 以实现再生稻多穗高产[ 42 ]。梁栋
芳等对头季稻收期的观点与熊洪等相同, 认为休眠芽破鞘现青收割头季才为适时[ 43 ]。这种方
法可较好协调头季产量、休眠芽萌发和再生稻抽穗开花三者的关系, 易获高产。
1. 3. 2 头季稻的留桩高度 不同品种和不同温度地区要求的留桩高度各异, 且留桩高度
与休眠芽伸长萌发多少和生育期关系密切。广东用广二矮5711试验, 留桩超过5 cm 有利于地
上休眠萌发, 而地上休眠芽没有独立根系, 芽发育不良, 穗小穗部性状差, 主张留桩1~ 2
cm , 利用低位芽。福建宁德县用四优二号试验, 留桩3 cm 再生稻每公顷7365 kg, 而留桩10
cm 每公顷产量仅4357 kg [ 44 ]。泰宁县对留桩高度试验, 齐泥割缺蔸严重, 留桩3~ 7 cm 再生稻
能安全齐穗, 农艺性状也好[ 45 ]。罗文质认为早稻留桩5~ 7 cm , 中稻留桩13~ 17 cm 以保留发
达的3、4节位休眠芽[ 40 ]。孙晓辉等研究杂交稻汕优63留桩高度, 认为高留桩 (33 cm )可提高倒
2节保留率, 生育期缩短, 成熟期提早, 且缺株率低, 有效穗多增产效果显著[ 41 ]。继此之后,
李义珍、施能甫、刘圣全、陈国梁、褚家艮、黄芳福、熊褚让、胡建平、林瀚昕、李安健和马静
等研究头季稻留桩高度一致认为30~ 50 cm , 保住倒2节 (保护段2~ 3 cm ) , 再生稻有效穗多,
003 作 物 学 报 26卷
产量高[ 46~ 56 ]。从上述研究结果看出, 头季稻收后季节紧的地区再生稻留桩高度应达30~ 50
cm , 再生稻生育期短, 能安全抽穗开花, 穗子稍小, 但可以穗多夺高产。相反, 头季稻收后季
节充足地区, 留桩高度宜在20 cm 内, 再生稻生育期虽较长, 由于头季收后, 季节充足, 温光
条件好, 抽穗开花有保证, 仍能利用低位芽结合肥水促控形成大穗夺高产; 这一技术路线在
头季稻成熟前和收后的田间水份管理应采用浅水间隙灌溉或湿润灌溉, 以保证休眠芽的成活
与萌发。
1. 3. 3 再生稻的施肥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试验, 头季收后3~ 4天每公顷施硫酸铵150~
225 kg, 再生稻每公顷4500~ 5250 kg [ 57 ]。广东认为头季稻收前7天至收后3天薄施肥 (45~ 60
kg ö hm 2) , 收后12天重施肥 (150 kg ö hm 2) , 可起到提高成穗率, 增加有效穗的效果。孙晓辉等
对促芽肥施用量和时间进行多点试验, 结果头季齐穗后15天每公顷施尿素150 kg, 可增强头
季稻后期光合和氮素代谢作用, 促进休眠芽早发多发, 增加有效穗数, 肯定了促芽肥的作
用[ 41 ]。江世华、李义珍、刘圣全、徐俊人、周宗汉和赖波平等研究头季稻施肥、再生稻促芽肥
和发苗肥与再生稻产量关系表明, 头季稻在氮、磷、钾配合基础上, 齐穗后10~ 20天每公顷
施尿素112. 5~ 225 kg 作促芽肥, 头季收后每公顷立即施尿素75~ 150 kg 作发苗肥, 再生稻
有效穗多, 易获得高产[ 48、58~ 62 ]。徐富贤等研究认为, 促芽肥不能提高倒2、倒3节位活芽率,
可提高倒4、倒5节位活芽率。促芽肥的作用与母茎鞘干物重有关, 当母茎鞘干物重过大或过
小时, 促芽肥的作用极小[ 10 ]。笔者认为, 再生稻促芽肥和发苗肥的施用, 应根据头季稻抽穗
后的长势看苗决定施与不施或施多施少; 对那些长势旺, 稻株含氮高的田块, 应少施或不施
氮肥; 相反, 对那些长势差, 稻株含氮量低的田块, 应重施氮肥; 这样才能提高对肥料的利用
率, 使促芽肥和发苗肥起到以氮肥调节稻株氮素水平作用, 从而促进休眠芽的伸长与多萌
发。
1. 3. 4 再生稻的田间管理 再生芽的萌发率还与头季稻后期根系活力有密切关系, 试验
证明, 通透性差的冷烂田, 再生稻发苗差; 相反, 排水良好, 土壤通透性好的稻田, 再生稻发
苗多。因此, 水份管理多数研究者认为, 冷浸湿烂稻田头季稻于分蘖高峰期和齐穗后两次烤
田, 稻田实行干湿交潜灌溉, 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起到养根、护叶、壮芽、促进休眠芽伸长
萌发的作用[ 34~ 62 ]。但头季稻收后灌水方式上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福建宁德县进行灌水深
度试验, 结果以露田的休眠芽萌发最多[ 44 ]。以后的研究则主张头季稻收后田间灌水1~ 7 cm ,
保证稻桩上部湿润, 促进休眠芽萌发。孙晓辉等提出, 以半旱式栽培法协调防旱与排水透气
增强根系活力的矛盾[ 41 ]。笔者认为, 头季稻收后留低桩的应浅水间隙或湿润灌溉, 高留桩的
稻田可灌水7~ 10 cm。对病虫防治的研究结果较一致, 均要求在防治螟虫、飞虱和稻瘟病等
基础上, 强调在水稻分蘖高峰期和孕穗期防治纹枯病, 达到既培育健壮个体, 又保护休眠芽
的效果, 为再生稻的多发苗奠定基础。
1. 3. 5 再生稻的化学调控 在研究农艺措施对促进休眠芽多发的同时, 科技工作者也探
索化学调控对促进再生稻发苗的效果。江世华、林瀚昕、陈基清、施能甫、何锦星、梁栋芳、
黄芳福、褚家艮等对多效唑、赤霉素、喷施宝、核酸制剂、绿旺、绿宝、磷酸二氢钾等作了研
究, 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赤霉素可促进休眠芽伸长, 增加再生稻发苗数, 其中赤霉
素还能促进再生稻早抽穗开花。但赤霉素施用时期各研究不同, 有的认为结合施促芽肥喷
1033期 熊 洪等: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施, 可起到延缓头季早衰, 促进休眠芽伸长的作用。有的认为在再生稻发苗期喷施, 可增加
发苗数。还有的认为在再生稻始穗期喷施, 能促进下部分蘖早抽穗开花, 提高结实率。笔者
研究三个时期施用赤霉素的效果显示, 再生稻始穗期施用赤霉素的增产作用大于其它两个时
期[ 43, 47, 50, 51, 54, 58, 63, 64 ]。微肥喷施宝、核酸制剂、绿旺、绿宝和磷酸二对促进休眠芽萌发, 改
善再生稻性状都有一定效果。核酸制剂在头季齐穗20天施, 其它微肥在再生稻发苗期施效果
较好。
王贵学等从头季稻齐穗15天至收后15天排水造成高温干旱条件, 在头季收后第2天采用
农艺措施、喷施植物生长调剂和微肥等14种措施进行补救, 结果高温干旱条件下14种处理再
生稻均比有水对照显著减产; 但实施植保素、喷施宝、种子剂和万农乐的处理, 再生稻产量
比无水对照显著增产, 增产原因是增加了再生稻有效穗数。其余处理再生稻产量虽比无水对
照增产, 但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 头季收后常有高温干旱的地区, 喷施某些植物生长调节
剂和微肥, 可缓解高温干旱对再生稻发苗的影响, 增加再生稻有效穗数, 从而达到稳定再生
稻产量的目的[ 65 ]。
2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方向
经南方稻区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在再生稻的生理生态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
展, 部分地区小面积两季每公顷可超过15 t, 但应该看到对再生稻的认识仍停留在是一种秋
季增收或灾后补欠措施; 就大面积而言, 产量不稳不高, 徘徊在每公顷1. 5 t 左右。要形成一
种稳定的耕作制度, 进一步提高单产, 笔者认为需继续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2. 1 选育强再生力, 熟期配套的新品种
品种是蓄留再生稻的基础。近年南方稻区蓄留再生稻的主要品种是汕优63和冈优22, 其
它还有协优63、特优63等, 这些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再生力中等, 离再生稻高产要求
尚有较大差距; 二是生育期偏长, 限制了再生稻面积和单产的稳定性。从整个南方稻区生产
和生态条件看, 再生稻要成为一种耕作制度, 品种除头季要高产、优质外, 同时要求具有强
再生力, 生育期既要有中籼迟熟种, 又要有中籼中熟种, 达到熟期与生态条件配套, 以提高
再生稻单产和稳产性, 实现面积北扩和高移 (向海拔500 m ) , 使之成为一种稳定的耕作制度。
李实贲等对水稻品种再生力特性的遗传研究表明, 再生力基因效应存在加性效应; 认为选育
具有强再生力新品种或杂交稻是可能的, 而正确选配亲本和采用适当配组方式具有重要意
义[ 66 ]。胡慧英等研究了429个品种再生稻与主作主要性状的相关性, 为再生稻品种选育提供
了选择重点[ 67 ]。罗文质曾提出“看头季选再生”的品种选育方法[ 40 ]。现在生产上再生稻品种的
选用, 是从已育成的组合中筛选鉴定再生力较好的; 水稻育种工作者对选育强再生力品种缺
乏主观能动性和预见性。要培育强再生力品种,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需深入研究再生
力的基因、遗传规律, 选用强再生力资源, 有目的地杂交配组, 采用合理的选育方法, 才能育
成强再生力品种。
2. 2 研究促进再生稻多发苗的栽培技术
生产上再生稻产量不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有效穗不足。据陈国梁研究, 威优64再生稻每
公顷有效穗550万穗, 产量达4. 5 t [ 49 ]。李义珍等试验, 汕优63再生稻每公顷有效穗450万穗,
产量可超过4 t [ 46 ]。说明除选用强再生力品种外, 研究促发苗的栽培技术, 是进一步提高再生
稻产量关键。栽培技术中施肥技术是重点; 现有施肥技术强调头季有机肥与无机肥, 氮肥与
磷、钾肥结合, 但促芽肥和发苗肥只施氮肥, 一些地方再生稻的施氮量已超过头季稻, 造成
203 作 物 学 报 26卷
磷钾和微肥相对短缺, 再生稻产量仍上不去。因此, 要在分析研究头季稻后期母茎形态结构、
营养条件和稻田土壤养份结构与再生芽伸长萌发的关系基础上, 深入研究促芽肥氮磷钾配合
对提高再生稻产量的效应, 微量元素对增加氮磷钾肥肥效的作用, 提出再生稻高产的合理施
肥技术。其次是研究协调头季稻群体与个体, 分蘖与主穗, 穗数与穗粒数的栽培技术, 不但
头季个体健壮, 穗数足, 产量高, 而且能为再生稻提供较多的茎节数, 为其高产奠定基础。
2. 3 系统研究再生稻的化学调控技术
据管康林等对 IR 6和 IR 8测定, 再生稻抽穗期叶面积分别仅为头季稻73. 6% 和55. 6% [ 68 ]。
由此可以看到, 影响再生稻结实率的因素除品种耐寒性、日均温、降雨日、日照等外, 也与其
光合面积有密切关系。已有的研究证明,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对促进再生稻发苗和提
高结实有效果[ 44, 51~ 52, 55, 57, 61~ 64 ]。在前人的基础上, 广泛收集已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
筛选对促进发苗和提高光合能力促进早熟有显著效果的产品, 进行复配; 或有目的研究开发
具有上述效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新产品, 积极示范推广, 将大大提高对再生稻的化学
调控能力, 实现再生稻增苗、增穗、增粒、早熟、稳产、高产。
总之, 南方稻区生产和生态条件是可以蓄留再生稻的, 其产量水平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 北亚热带。只要积极研究解决技术和生产上本身存在的问题, 面积将北扩高移, 单产和成
功率将不断提高, 最终会成为一种增加水稻产量的耕作制度。
参 考 文 献
1 蔡农. 湖北农业科学, 1987, (4) : 2~ 5
2 浙江农业大学主编. 实用水稻栽培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98~ 107
3 杨开渠. 农业学报, 1958, (2) : 107~ 133
4 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理化系. 湖北农业科学, 1976, (7) : 21~ 23
5 孙晓辉, 田彦华, 杨火伦等. 原子能农业应用, 1984, (4) : 1~ 12
6 王化新, 李实贲, 陈翼伯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9, 7 (3) : 142~ 154
7 黄友钦, 张洪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1 (3) : 270~ 273
8 刘保国, 张修清, 王光明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5 (5) : 378~ 381
9 吴文彬, 黄友钦, 王贵学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 (6) : 486~ 488
10 徐富贤, 洪松, 熊洪. 作物学报, 1997, 23 (3) : 311~ 317
11 熊洪. 生态学杂志, 1995, 14 (3) : 7~ 9
12 黄友钦, 刘仕琳, 王贵学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 (6) : 481~ 485
13 熊洪, 方文. 生态学报, 1994, 14 (2) : 161~ 167
14 任天举, 彭山. 西南农业学报, 1989, 2 (3) : 27~ 31
15 黄友钦, 刘仕琳, 张洪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1 (5) : 505~ 508
16 张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5 (6) : 480~ 488
17 王贵学, 张洪, 陈国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 (3) : 202~ 206
18 王贵学, 张洪, 陈国惠.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 (3) : 207~ 211
19 陈国惠, 张洪, 王贵学.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6 (4) 390~ 394
20 陈国惠, 张洪, 王贵学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0: 32~ 35
21 方文, 罗文质, 江世华等. 西南农业学报 1994, 17 (3) : 15~ 18
22 黄友钦, 张洪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11 (1) : 97~ 101
23 王家兴. 农业科技通讯, 1989, 10: 8~ 9
24 苏祖芳, 张洪程, 侯康平等.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8, 9 (3) : 17~ 22
25 宁德地区农科所栽培组. 福建农业科技, 1982, 4: 11~ 20
3033期 熊 洪等: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26 水稻生理生态研究室.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78, 2: 13~ 16
27 佛山地区农科所. 广东农业科学, 1979, 1: 11~ 15
28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技通讯, 1977, 11: 10~ 11
29 水稻生理生态研究室. 湖南农业科学, 1982, 4: 11~ 19
30 陈孝之. 湖北农业科学, 1986, 2: 4~ 8
31 熊洪. 杂交水稻, 1996, 5: 22~ 24
32 敖瑞初, 胡衍华, 邹盛满. 江西农业科技, 1992, 3: 19~ 20
33 熊绪让. 湖南农业科学, 1995, 6: 8~ 9
34 熊绪穰, 廖瑞清. 湖南农业科学, 1996, 5: 10~ 12
35 李义珍, 黄育民, 陈子聪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学报, 1991, 6 (1) : 1~ 12
36 王永雄, 莫家让. 广西农业科学, 1991, 2: 56
37 吴登, 徐世宏, 游建华. 广西农业科学, 1996, 1: 1~ 3
38 白宗绪. 杂交水稻, 1995, 1: 44
39 苗昌泽. 江西农业科技, 1996, 3: 1~ 2
40 罗文质. 农业科技通讯, 1978, 9: 16~ 17
41 孙晓辉. 四川稻作,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57~ 482
42 熊洪, 方文, 姚文力等. 杂交水稻, 1990, 3: 8~ 10
43 梁栋芳. 广西农业科学, 1997, 3: 111~ 112
44 宁德地区农科所栽培组. 福建农业科技, 1978, 2: 13~ 14
45 泰宁县农业局, 农科所. 福建农业科技, 1978, 2: 10~ 12
46 李义珍, 黄育民, 蔡亚港等. 福建稻麦科技, 1991, 6 (1) : 1~ 12
47 施能甫. 福建稻麦科技, 1994, 12 (3) : 6~ 12
48 刘圣全. 杂交水稻, 1997, 12 (2) : 18~ 20
49 陈国梁, 江西农业科技, 1990, 3: 10~ 11
50 褚家艮.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4: 28~ 29
51 黄芳福. 江西农业科技, 1995, 2: 2~ 3
52 熊绪让. 杂交水稻, 1995, 3: 4~ 5
53 胡建平. 耕作与栽培, 1991, 5: 23~ 24
54 林瀚昕, 张励志, 南菊生等, 江西农业科技, 1994, 1: 1
55 李安健. 广西农业科学, 1992, 1: 11~ 12
56 马静. 江西农业科技, 1996, 2: 13~ 17
57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杂交水稻组. 闽北农业科技, 1997, 2: 13~ 19
58 江世华, 方文, 罗文质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7 (3) : 189~ 192
59 李义珍, 黄育民, 蔡亚港等. 福建稻麦科技, 1993, 11 (2) : 9~ 12
60 徐俊人. 福建农业科技, 1991, 2: 8
61 周宗汉.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3: 3
62 赖波平. 江西农业科技, 1990, 5: 25~ 27
63 陈基清. 广西农业科学, 1992, 1: 13~ 14
64 何锦星. 福建稻麦科技, 1991, 1: 19~ 21
65 王贵学, 吴文斌, 黄友钦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0: 6~ 8
66 李实贲, 陈廷文.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21 (2) : 39~ 45
67 胡慧英, 赵世英. 江西农业科学, 1987, 7: 3~ 5
68 管康林.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6: 9~ 14
403 作 物 学 报 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