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seven constituents and fingerprint research on Inula cappa by UPLC

UPLC法测定羊耳菊中7种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3 •
UPLC 法测定羊耳菊中 7 种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田妍妍 1, 2,周桂荣 2,霍志鹏 2,何 毅 2,郭宝林 3,余丽莹 4,魏升华 5,李海涛 6,李 萍 1*
1.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9
2.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10
3.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4.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广西分所,广西 南宁 530002
5.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6.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云南分所,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摘 要:目的 建立 UPLC 法同时测定羊耳菊 Inula cappa 中 7 种化学成分(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
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5-O-咖啡酰基奎宁
酸)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建立羊耳菊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 0.1%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为 30 ℃,样品温度为 4 ℃,体积流量为 0.4 mL/min,检
测波长为 329 nm。结果 测定了广西、贵州、云南 3 个省份共 20 批羊耳菊样品中 7 种成分的量,建立了羊耳菊药材指纹图
谱,共确定了 20 个共有峰,除样品 18(S18)外,样品相似度均在 0.900 以上。以羊耳菊中 7 种成分的量及与对照指纹图
谱的相似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仅 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宁
酸的量在产地间有显著差异,20 批样品被聚为 2 类,广西壮族自治区羊耳菊质量均一性较贵州、云南省高。结论 所建立
的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羊耳菊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羊耳菊;UPLC;指纹图谱;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5-O-咖啡酰基奎宁酸
中图分类号:R28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6)13 - 2353 - 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6.13.025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seven constituents and fingerprint research on
Inula cappa by UPLC
TIAN Yan-yan1, 2, ZHOU Gui-rong2, HUO Zhi-peng2, HE Yi2, GUO Bao-lin3, YU Li-ying4, WEI Sheng-hua5,
LI Hai-tao6, LI P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e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itical Technology in Innov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Tasly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410, China
3.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193, China
4. Botanical Garden of Guangxi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Nanning 530002, China
5. Guiy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25, China
6. Botanical Garden of Xishuangbanna South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Xishuangbanna 66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at developing an U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1, 3-O-dicaffeoylquinic
acid, 1,5-O-dicaffeoylquinic acid, 3,5-O-dicaffeoylquinic acid, 4,5-O-dicaffeoylquinic acid, 3-O-caffeoylquinic acid,
4-O-caffeoylquinic acid, and 5-O-caffeoylquinic acid and fingerprint analysis of Inula cappa. Methods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column with gradient elution of 0.1% acetic acid-acetonitrile at a flow rate of 0.4 mL/min was employed for analysis of 20
batches of samples from three provinces or autonomous region. The detected wavelength was set at 329 nm.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30 and the sample solutions were maintained at 4 before analysis. ℃ ℃ Results Twenty peaks were selected as

收稿日期:2016-01-09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402202)
作者简介:田妍妍(1992—),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药分析。Tel: 13163080370 E-mail: TianYansq@163.com
*通信作者 李 萍,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群发现与质量控制研究。E-mail: liping2004@126.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4 •
the common peaks in fingerprint and the similarity of samples was above 0.900 except S18. The variance analysi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employed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seven
components and fingerprint similar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1,3- and 1,5-O-dicaffeoylquinic aci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ree provinces or autonomous region. The cluster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20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classes and the quality of samples from Guangxi provinves were more stable than those from Guizhou and Yunnan.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could be rapid and accurat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I. cappa.
Key words: Inula cappa (Buch. -Ham.) DC.; UPLC; fingerprint; 1,3-O-dicaffeoylquinic acid; 1,5-O-dicaffeoylquinic acid;
3,5-O-dicaffeoylquinic acid; 4,5-O-dicaffeoylquinic acid; 3-O-caffeoylquinic acid; 4-O-caffeoylquinic acid; 5-O-caffeoylquinic acid

羊耳菊 Inula cappa (Buch. -Ham.) DC. 为菊科
(Compositae)旋覆花属 Inula L. 植物,亚灌木,分
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1]。云南、
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羊耳菊
为全草或地上部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收载山白
芷为羊耳菊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风散寒、解毒消
肿、行气化滞、利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热风寒
感冒、咽喉肿痛、食积不化、胸膈痞闷、风湿疼痛
等[2-5]。
羊耳菊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及民族用药使
用较多,但研究比较薄弱,文献报道数量较少,多
为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6-9]及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类
单成分或总黄酮的测定[10-11]。侯靖宇等[12]建立了
UPLC-MS/MS同时测定羊耳菊药材中6种成分量的
方法。本实验采用 UPLC 法测定了羊耳菊药材(地
上部分)中 7 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的量,并结
合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的药材进行分析,建立一种
快速全面便捷的羊耳菊药材分析方法,也为含有羊
耳菊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CQUITY 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 Waters
公司,包括二元梯度泵、真空脱气机、自动进样器、
柱温箱、TUV 检测器、Empower2 工作站),XS205
电子天平(瑞士 Mettler Toledo 公司),粉碎机
(MF10,德国 IKA 公司),ST16R 高速冷冻离心机
(美国 Thermo 公司),Milli-Q 超纯水系统(美国
Millipore 公司),KQ-500DV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
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乙腈、甲醇(色谱纯,北京欧姆尼科技有限公
司),乙酸(色谱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
超纯水(Milli-Q 制备),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中
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 201402,质量分数
94.5%),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天津士兰科技
有限公司,批号 2015104,质量分数 98.6%),3,5-O-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
号 201405,质量分数 92.0%),4,5-O-二咖啡酰基奎
宁酸(天津一方科技有限公司,批号 AB051C,质
量分数 98.9%),3-O-咖啡酰基奎宁酸(中国食品药
品检定研究院,批号 201415,质量分数 96.2%),
4-O-咖啡酰基奎宁酸(天津士兰科技有限公司,批
号 20150401,质量分数 98.3%),5-O-咖啡酰基奎宁
酸(天津士兰科技有限公司,批号 20150104,质量
分数 98.7%)。
1.3 药材样品采集
20 批羊耳菊药材地上部分于 2013—2015 年野
外采集于广西、贵州、云南 3 个省,采集后阴干即
得,置于 20 ℃,相对湿度小于 40%的环境中避光
保存,分别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
分所余莉莹研究员、贵阳中医学院汪毅教授和中国
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李海涛研究员
鉴定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羊耳菊 Inula cappa
(Buch. -Ham.) DC. 的干燥地上部分。药材编号、产
地与采收时间见表 1。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
柱(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 0.1%乙酸
水溶液(A)-乙腈(B),体积流量 0.4 mL/min,梯
度洗脱程序见表 2,检测波长 329 nm,柱温 30 ℃,
样品管理器温度 4 ℃,进样量 2 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各化合物于 25 mL 棕色量瓶中,加入
40%甲醇配制成含 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145.0
mg/L、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513.9 mg/L、3,5-O-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683.1 mg/L、4,5-O-二咖啡酰基
奎宁酸 624.8 mg/L、3-O-咖啡酰基奎宁酸 639.0
mg/L、4-O-咖啡酰基奎宁酸 155.6 mg/L、5-O-咖啡
酰基奎宁酸 163.5 mg/L 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5 •
表 1 20 批羊耳菊药材信息
Table 1 Twenty batches of I. cappa samples
编号 产地 采收时间 编号 产地 采收时间
S1 广西田东县 2014-12-05 S11 贵州雷山县 2014-12-09
S2 广西都安县 2013-11-21 S12 贵州雷山县 2014-12-26
S3 广西宾阳县 2014-12-09 S13 贵州独山县 2013-10-20
S4 广西凤山县 2014-07-25 S14 贵州荔波县 2013-10-20
S5 广西乐业县 2014-07-29 S15 贵州三都县 2013-10-20
S6 广西龙州县 2013-10-30 S16 云南丘北县 2015-01-13
S7 广西兴宁区 2014-12-09 S17 云南勐海县 2015-01-12
S8 广西宁明县 2013-10-30 S18 云南罗平县 2015-01-13
S9 广西那坡县 2013-11-21 S19 云南景洪市 2015-01-12
S10 贵州龙里县 2015-01-14 S20 云南师宗县 2015-01-13

表 2 UPLC 梯度洗脱程序
Table 2 UPLC gradient elution procedure
t/min A/% B/%
0.0 90.0 10.0
1.0 90.0 10.0
1.5 87.0 13.0
2.0 86.5 13.5
3.5 86.0 14.0
4.5 85.0 15.0
9.0 85.0 15.0
10.0 80.0 20.0
11.0 75.0 25.0
15.0 65.0 35.0
17.0 50.0 50.0
18.0 90.0 10.0
20.0 900 10.0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0 批羊耳菊药材粉碎,取每批样品粉末(过四
号筛)各 500 mg,精密称定,置于 25 mL 量瓶中,
加入甲醇、0.1%乙酸水(甲醇与 0.1%乙酸水体积比
为 2∶3)的混合溶液 20 mL,超声提取 30 min(功
率 500 W,频率 40 kHz),放至室温,用提取溶液
稀释至刻度,摇匀,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
清液,即得。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储备液和羊耳菊供试品(S10)溶液,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检测,记录色谱图,见图
1。供试品中 7 种成分的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 6 000,
分离度大于 1.5,说明本实验方法系统适用性良好。



1-5-O-咖啡酰基奎宁酸 2-3-O-咖啡酰基奎宁酸 3-4-O-咖啡酰基
奎宁酸 4-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5-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6-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7-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1-5-O-caffeoylquinic acid 2-3-O-caffeoylquinic acid 3-4-O-caffeoylquinic
acid 4-1,3-O-dicaffeoylquinic acid 5-1,5-O-dicaffeoylquinic acid
6-3,5-O-dicaffeoylquinic acid 7-4,5-O-dicaffeoylquinic acid
图 1 混合对照品 (A) 和羊耳菊样品 (S10, B) UPLC 图
Fig. 1 UPLC of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s (A) and I. cappa
(S10, B)
2.5 羊耳菊药材 7 种成分测定
2.5.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2.2”项下的混
合对照品储备液,加 40%甲醇稀释 2、5、10、20、
50、100 倍,得到 6 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对照品
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
积。以 7 种成分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
为纵坐标(Y)进行标准曲线回归,计算标准曲线
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 3。
2.5.2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1”
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 6 次,供试品中 7 种待测成
分峰面积的 RSD 值范围为 1.2%~1.6%,表明本方
法精密度良好。
1 4 7
0 4.0 8.0 12.0 16.0 20.0
t/min
2
3
5
6
A
B
0 4.0 8.0 12.0 16.0 20.0
t/min
1
2
34
5
6
7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6 •
表 3 7 种成分线性方程
Table 3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of seven constituents
化合物 线性方程 线性范围/(mg·L−1) R2
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Y=5 763.2 X-1 183.9 1.450~72.50 0.999 2
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Y=6 288.0 X+12 034 5.139~257.0 0.999 7
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Y=7 536.9 X-1 515.2 6.831~341.6 0.999 3
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Y=4 475.9 X+5 673.1 6.248~312.4 0.999 0
3-O-咖啡酰基奎宁酸 Y=13 854 X-89 473 6.390~319.5 0.999 5
4-O-咖啡酰基奎宁酸 Y=4 174.4 X-12 315 1.556~77.80 0.999 0
5-O-咖啡酰基奎宁酸 Y=11 446 X-38 490 1.635~81.75 0.999 8

2.5.3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6
份,各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得 6 份
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计
算供试品中 7 种成分的量,其 RSD 值范围为 2.2%~
2.9%,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5.4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1”
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 0、1、2、3、4、6、8、12 h
进样,计算供试品中 7 种成分峰面积的 RSD 值,其
范围为 1.2%~2.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4 ℃时于
12 h 内稳定。
2.5.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定(S10)
的羊耳菊样品 6 份,各 250 mg,置于 25 mL 量瓶中,
分别精密加入 7 种对照品溶液适量,按照“2.3”项
下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
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 7 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
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宁
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
宁酸、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
5-O-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92%、
102.35%、98.44%、101.86%、100.82%、101.68%、
99.28%;RSD 值分别为 2.9%、2.3%、2.1%、1.7%、
1.5%、0.92%、2.9%。
2.5.6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 20 份羊耳菊样品,
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1”
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
计算 7 种成分在药材中的量。各样品测定结果见
表 4。
表 4 羊耳菊中 7 种成分的量
Table 4 Contents of seven constituents in I. cappa
质量分数/(mg·g−1)
编号 1,3-O-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
1,5-O- 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
3,5-O- 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
4,5-O- 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
3-O-咖啡酰基
奎宁酸
4-O-咖啡酰基
奎宁酸
5-O-咖啡酰基
奎宁酸
S1 0.487 1.881 5.704 6.799 2.296 0.558 0.404
S2 0.315 0.383 2.886 4.668 1.259 0.486 0.308
S3 0.448 2.106 14.543 7.071 3.372 0.668 0.747
S4 0.114 0.609 7.907 3.455 1.186 0.358 0.343
S5 0.306 1.318 10.770 6.171 1.405 0.602 0.406
S6 0.461 2.448 9.537 8.196 3.332 0.763 0.619
S7 0.424 2.671 15.398 7.554 4.035 0.804 0.799
S8 0.192 1.504 13.282 5.167 2.615 0.536 0.493
S9 0.199 4.896 12.887 21.185 7.205 1.725 1.076
S10 0.191 1.598 3.969 3.152 1.081 0.376 0.335
S11 0.569 4.842 5.393 3.231 2.896 0.770 0.746
S12 0.946 5.430 7.108 6.528 6.144 1.828 1.410
S13 0.067 0.966 6.405 10.398 3.000 0.907 0.697
S14 0.523 1.061 7.162 5.777 2.306 0.531 0.501
S15 1.032 3.166 6.771 7.964 5.753 1.307 0.978
S16 0.602 3.529 2.937 5.034 2.801 1.090 0.984
S17 1.860 8.794 14.680 10.029 5.809 1.249 1.312
S18 0.638 8.859 4.171 3.796 3.023 0.923 1.178
S19 0.771 3.715 5.983 3.887 1.672 0.483 0.469
S20 0.694 5.321 4.686 4.251 2.418 0.656 0.70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7 •
2.6 羊耳菊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2.6.1 羊耳菊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分别称取 20
批羊耳菊药材,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
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检测,指纹图谱色谱图
见图 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2004A 版”软件对羊耳菊指纹图谱进行处理,确定
20 个共有峰,按中位数法生成对照指纹图谱,见图
3。选择 13 号峰(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参
比峰,计算 20 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
积。20 批羊耳菊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
似度见表 5。



图 2 20 批羊耳菊的 UPLC 指纹图谱
Fig. 2 UPLC fingerprints of 20 batches of I. cappa


图 3 羊耳菊对照指纹图谱
Fig. 3 Reference fingerprint of I. cappa
表 5 20 批羊耳菊 UPLC 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Table 5 Similarity of UPLC fingerprint and reference
fingerprint of 20 batches of I. cappa
编号 相似度 编号 相似度
S1 0.986 S11 0.953
S2 0.934 S12 0.927
S3 0.963 S13 0.934
S4 0.912 S14 0.983
S5 0.917 S15 0.945
S6 0.993 S16 0.914
S7 0.973 S17 0.986
S8 0.934 S18 0.829
S9 0.953 S19 0.964
S10 0.946 S20 0.935
2.6.2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2.1”
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 6 次,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
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2%,表明仪器精密度
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2.6.3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6
份,各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得 6 份
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各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2%,
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2.6.4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羊耳菊药材(S10)
500 mg,按“2.3”项下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
“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 0、1、2、3、4、6、
8、12 h 进样,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
面积的 RSD<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4 ℃时于
12 h 内稳定。
2.7 数据分析
2.7.1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分析羊耳菊中化学成
分差异是否与产地有关,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
将产地作为观测变量,将羊耳菊中 7 种成分的量及
与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共 8 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水平 α 为 0.05
时,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
宁酸 2 种成分量在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 6 个
因素受产地的影响不显著。
2.7.2 聚类分析 以20批羊耳菊中7种成分的量及
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共 8 个因素为变量,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以组间平
均链锁距离(Between groups linkage)及欧氏距离
(Euclidean distance)作为样品测度,采用 Q 型聚类
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树状图见图 4。

图 4 20 批羊耳菊聚类分析
Fig. 4 Cluster analysis of 20 batches of I. cappa
0 2.90 5.80 8.70 11.60 14.50 17.39 20.29
t/min
S20
S1
0 2.90 5.80 8.70 11.60 14.50 17.39 20.29
t/min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 5 10 15 20 25
S3
S7
S5
S8
S17
S1
S14
S4
S2
S10
S11
S20
S19
S16
S12
S15
S6
S13
S18
S9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8 •
根据聚类树状图,S9 为异常数据点,将其排出,
因此可将其余 19 批样品分为二类,S3、S5、S7、
S8、S17 为一类,其余样品为一类,如要得到更加
全面的聚类结果,需要增加羊耳菊样品的数量。
2.7.3 主成分分析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
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 2个主成分 PC1、PC2,
2 个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 51.86%、22.53%,累计贡
献率为 74.39%。PC1 主要代表羊耳菊中 4,5-O-二咖
啡酰基奎宁酸、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O-二咖
啡酰基奎宁酸的量,PC2 主要代表羊耳菊中 1,3-O-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5-O-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量。根据 2 个主成分的得分系
数,计算 20 个样品的 PC1、PC2 得分变量的变量值,
并以 PC1、PC2 得分变量值为横纵坐标作散点图,
见图 5。根据图 5 中信息,广西壮族自治区样品分
布比较集中,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样品均一性强。


图 5 样品主成分得分变量散点图
Fig. 5 Score plot of variable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3 讨论
考察了不同比例的提取溶剂(20%、40%、
60%、80%、100%甲醇和 20%、40%、60%、80%、
100%乙醇),不同的提取方式(回流、超声、索
氏提取),不同的提取时间(30、45、60 min)
对指纹图谱的影响,以色谱峰数、峰分离度和基
线平稳程度为主要因素,同时在考虑节约能源的
基础上,初步选择 40%甲醇超声提取 30 min 作
为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在方法学的稳定性考
察中,使用此制备方法所得的样品,其色谱图中
约 10.2 min 处色谱峰峰面积随着进样时间的延
长逐渐减小,这可能是由于待分析成分不稳定造
成的,考虑到待分析成分多为酸性物质,在样品
制备过程中加入酸可以抑制其解离,提高稳定
性,因此将配制 40%甲醇的溶液由二纯水改为不
同比例的酸水(0.1%甲酸水、0.2%甲酸水、0.1%
乙酸水、0.2%乙酸水),在不减少色谱峰数的基
础上,经过稳定性考察,最终选择甲醇、0.1%乙
酸水(体积比为 2∶3)的混合溶液超声提取 30
min 作为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考察了不同有机相(乙腈、甲醇),不同水相
(0.1%磷酸、0.2%磷酸、0.1%甲酸、0.2%甲酸、0.1%
乙酸、0.2%乙酸),不同的色谱柱温度(30、35、
40 ℃),不同的样品管理器温度(4、10 ℃、不控
温)对指纹图谱的影响,最终选择乙腈为有机相,
0.1%乙酸为水相进行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为 30
℃,样品管理器温度为 4 ℃,此条件下基线较平稳、
色谱峰峰数较多,峰形较好,分离效果较佳,样品
稳定性更好。采用 PDA 检测器对样品进行全波长
扫描,比较各波长下指纹图谱的峰数、基线及响应
值,最终选择 329 nm 为检测波长,此条件下,羊
耳菊中所测 7 种成分的响应均较高,且指纹图谱的
峰数较多,基线较平稳。
本实验采用 UPLC 法测定了 20 批羊耳菊药材
中 7 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的量,并进行了指纹
图谱研究。结果显示,20 批样品中 1,3-O-二咖啡酰
基奎宁酸、1,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
酰基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
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5-O-咖啡酰基
奎宁酸的范围分别为 0.067~1.860、0.383~8.859、
2.886~15.398、3.152~21.185、1.081~7.205、
0.358~1.828、0.308~1.410 mg/g。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有 2 种成分的量在 3 个
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与产地的药效
差异相关可通过后续药效实验验证。聚类分析的结
果显示,样品的分类存在产地交叉现象,此结果可
为扩大羊耳菊产区提供参考。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
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羊耳菊样品均一性强。本实验所
做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未
将样品的采收时间作为变量考察,如要得到数据结
果与采收时间的关联性,后续可收集不同采收时间
的样品量,并结合地理位置进行分析。
本实验进行羊耳菊地上部分的研究,避免药材
的破坏性采集,有利于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本方
法在 20 min 内完成,提高了分析效率,可为羊耳菊
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林 镕. 中国植物志 (第 75 卷) [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79.
3.000
2.000
1.000
0.000
−1.000
−2.000
−2.000 0.000 2.000 4.000
PC1
PC
2
广西
贵州
云南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 卷 第 13 期 2016 年 7 月

• 2359 •
[2] 云南省中药材标准 (彝族药) [S]. 2007.
[3] 广西中药材标准 [S]. 1990.
[4]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标准 (第 11 卷) [S]. 2003.
[5]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 (第一册) [S]. 2004.
[6] 胡 琳 , 贺正山 . 羊耳菊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进 展 [J]. 中 国 现 代 应 用 药 学 , 2012, 29(10):
889-894.
[7] 郭启雷, 杨峻山, 刘建勋. 羊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成药, 2007, 29(6): 887-889.
[8] 谢红刚, 张宏武, 张 江, 等. 羊耳菊的化学成分 [J].
中国天然药物, 2007, 5(3): 193-196.
[9] 何 迅, 王爱民, 李勇军, 等. 羊耳菊药材中 4,5-O-二
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测定 [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9(12): 1084-1086.
[10] 田妍妍, 周桂荣, 霍志鹏, 等. 羊耳菊药材中 3,5-O-二
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测定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 36(10): 66-68.
[11] 黄 勇, 郑 林, 李勇军, 等. 羊耳菊中总黄酮含量测
定研究 [J]. 陕西中医, 2008, 29(10): 1391-1392.
[12] 侯靖宇, 陆 苑, 潘 洁, 等. UPLC-MS 法测定羊耳菊
中 6 种成分的含量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
27(11): 19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