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64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15 年 6 月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大鼠补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贾 梅,郑传柱,张 丽*,姚卫峰,宿树兰,唐于平,丁安伟,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目的 比较胶艾汤和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和红细胞膜能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探讨胶艾汤
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功效变化的机制。方法 每天于大鼠眼底静脉丛放血 5 mL/kg,连续放血 12 d,复制大鼠血虚模型;同时
造模大鼠分别 ig 给予不同剂量的胶艾汤、四物汤、胶三汤及胶四汤,复方阿胶浆为阳性对照,各组均给药 12 d;检测各组大
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免疫器官指数、红细胞膜 Ca2+, Mg2+-ATP 和 Na+, K+-ATP
酶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RBC、HGB、HCT、PLT 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膜 Ca2+, Mg2+-ATP 酶和 Na+, K+-ATP
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0.01),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大鼠
RBC、PLT、HCT、HGB(P<0.05、0.01),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 Ca2+, Mg2+-ATP 酶和 Na+, K+-ATP 酶活
力(P<0.05、0.01);四物汤组可明显升高大鼠 RBC、HCT、PLT(P<0.05),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增强 Ca2+,
Mg2+-ATP 酶活力(P<0.05)。四物汤组对 RBC 和 Na+, K+-ATP 酶活力改善作用明显弱于胶艾汤中剂量组。结论 胶艾汤和四
物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补血作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作用具有减弱的趋势。
关键词:胶艾汤;四物汤;血虚模型;补血功效;外周血象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11 - 1640 - 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1.014
Comparison on blood tonic effects of Jiaoai Decoction and Siwu Decoction
o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rats
JIA Mei, ZHENG Chuan-zhu, ZHANG Li, YAO Wei-feng, SU Shu-lan, TANG Yu-ping, DING An-wei, DUAN Jin-ao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CM Formulae and 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Jiaoai Decoction and Siwu Decoction on peripheral hemogram, immune organ, and
energy metabolism enzyme activity i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rats, 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Jiaoai Decoction derived as a
tonic effect of Siwu Decoction after the change. Methods Taking every day on the fundus venous plexus put blood 5 mL/kg, 12 d
continuous bleeding, to establish the rat model of blood deficiency, the red blood cell (RBC), hemoglobin (HGB), hematocrit (HCT),
platelet (PLT), immune organ index, and energy metabolism enzyme activity were detec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RBC, HGB, HCT, and PL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1); Ca2+-Mg2+-ATP and Na+-K+-ATP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0.01) and Spleen, thymus index could also b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in
the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RBC, PLT, HCT, and HGB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0.01), the
spleen, thymus index could be increased (P < 0.05, 0.01), Ca2+-Mg2+-ATP and Na+-K+-ATP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enhanced (P <
0.05, 0.01) in Jiaoai Decoction mid-dose group; RBC, HCT, and PLT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5), the spleen, thymus
index could be increased (P < 0.05, 0.01), Ca2+-Mg2+-ATP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enhanced (P < 0.05) in Siwu Decoc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Jiaoai Decoction mid-dose group, the improvement of Siwu Decoction group on RBC and Na+-K+-ATP enzym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mid-dose group of Jiaoai Decoction. Conclusion Jiaoai Decoction and Siwu
Decoction have the effect of enriching the blood in different degrees, Jiaoai Decoction evolved into Siwu Decoction could decrease the
efficacy of enriching the blood.
Key words: Jiaoai Decoction; Siwu Decoctio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tonic effects; peripheral hemogram
收稿日期:2014-11-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KJA3600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2014)
作者简介:贾 梅(1988—),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机制研究。Tel: 18351895576 E-mail: jiamei19891230@163.com
*通信作者 张 丽,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复方及质量标准研究。Tel: (025)85811509 E-mail: zhangliguanxiong@163.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15 年 6 月 ·1641·
胶艾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1],全
方由阿胶、艾叶、甘草、当归、川芎、生地黄、
芍药 7 味中药组成。四物汤出自唐蔺道人《仙授
理伤续断秘方》[2],由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
甘草 3 味,生地黄易为熟地黄,芍药定为白芍且
增加当归、川芎两味药比例衍化而成。胶艾汤衍
化为四物汤,功效由补血和血衍化为养血活血,
主治病机由冲任虚损衍化为营血虚滞。本实验室
前期已从活血化瘀的角度阐明了胶艾汤衍化为四
物汤后活血作用增强[3]。但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
后补血功效的变化规律尚未见报道,为深入细致
地阐明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功效的变化趋
势,本实验采用“拆方模式”将胶艾汤拆分为胶
三汤、胶四汤,并采用血虚动物模型评价胶艾汤
衍化为四物汤的补血效应,以期为阐明两方衍化
配伍规律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血液细胞分析仪( ABX Pentra XL80 ),
Anke-LXJ-11B 离心机(上海安寿科学仪器厂),
SHANGPING YP601N 型 1/10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PerkinElmer)。
1.2 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国药集团化学试
剂有限公司);肝素(Sigma);水合氯醛(Kermel);
NaCl(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微量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试剂盒(南京建成
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药物
当归、川芎、白芍、甘草、艾叶、生地黄、熟
地饮片(批号分别为 121203、121203、121106、
120908、121106、120908、120908)购于安徽丰源
铜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阿胶(批号 1105234)购
于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限公司;各饮片经南
京中医药大学唐于平教授鉴定,分别为伞形科植物
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伞形
科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
茎、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
根、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干
燥根、菊科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 的
干燥叶、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干燥块根、马科动物驴 Equusa sinus L.
的鲜皮加工制成。复方阿胶浆(批号 1404019,山
东东阿股份有限公司)。
1.4 动物
清洁级雌性 SD 大鼠,体质量 180~220 g,由
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 SCXK(浙)
2014-0001。
2 方法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胶艾汤:按照阿胶-甘草-川芎-艾叶-当归-生地
黄-白芍(6∶6∶6∶9∶9∶12∶12)比例,称取各
组方药味饮片,共计 4.50 kg;四物汤:按照川芎-
当归-熟地黄-白芍(9∶9∶9∶9)比例,称取各组
方药味饮片,共计 0.75 kg;胶四汤:按照川芎-当
归-生地黄-白芍(6∶9∶12∶12)比例,称取各组
方药味饮片,共计 0.90 kg;胶三汤:按照阿胶-甘
草-艾叶(6∶6∶9)比例,称取各组方药味饮片,
共计 0.45 kg。胶艾汤、胶四汤、胶三汤按胶艾汤古
法煎煮[1,4],四物汤按照四物汤古法煎煮[5],各组方
煎出液经浓缩后减压真空干燥,制成粉末。胶艾汤、
四物汤、胶四汤、胶三汤得率分别为 43.33%、
45.07%、37.33%、48.00%。
分别称取四物汤、胶四汤、胶三汤粉末 78.88、
74.66、48.00 g,胶艾汤粉末 260.00、130.00、65.00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 500 mL,制得含生药量分别
为 0.35 g/mL 的四物汤供试品溶液、0.40 g/mL 的胶
四汤供试品溶液、0.20 g/mL 的胶三汤供试品溶液,
以及含生药量 1.20、0.60、0.30 g/mL 的胶艾汤高、
中、低剂量供试品溶液。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大鼠随机分为 9 组,每组 8 只,分别为对照组,
模型组,复方阿胶浆(0.15 g/kg)组,四物汤(7.0
g/kg)组,胶艾汤高、中、低剂量(24.0、12.0、6.0
g/kg)组,胶四汤(8.0 g/kg)组,胶三汤(4.0 g/kg)
组。各给药组按以上给药量(除胶艾汤高、低剂量
组外,各给药组均相当于临床给药量的 2 倍)ig 给
予相应药物,复方阿胶浆组按 12 mL/kg(相当于临
床给药量的 2 倍)ig 给予复方阿胶浆,对照组与模
型组 ig 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 1 次,连
续给药 12 d。造模与给药同步进行。
2.3 模型复制
参照文献方法复制血虚大鼠模型[6]。取 SD 大
鼠,放血量 5.0 mL/kg,连续放血 12 d,复制大鼠血
虚模型。
·164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15 年 6 月
2.4 指标测定
各组大鼠均于造模第 12 天眼底静脉丛采血 1
mL,以 15 mg/mL EDTA 抗凝(1∶9),采用 ABX
Pentra XL80 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主要
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
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4 项指标。静脉
丛采血后的大鼠以 10%水合氯醛麻醉,颈总动脉取
血,以 5 mg/mL 肝素抗凝(1∶9),全血按照超微量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试剂盒说明书
测定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活力(计
数 1×107 个 RBC 中的酶活力单位,U)。大鼠处死
后,迅速摘取脾脏、胸腺,称质量,计算各脏器指数。
脾脏(胸腺)指数=脾脏(胸腺)质量/体质量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双样本 t 检
验及方差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 ±x s 表示。
3 结果
3.1 对血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RBC、HGB、HCT、
PLT 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
中、高剂量组和复方阿胶浆组可明显升高 RBC、
PLT、HCT、HGB(P<0.05、0.01);四物汤组、
胶三汤组可明显升高 RBC、HCT、PLT(P<0.05);
胶四汤组可明显升高 RBC、PLT(P<0.05)。结果
见表 1。
3.2 对血虚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均
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中、
高剂量组以及四物汤组、复方阿胶浆组、胶三汤组
可明显升高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0.01);
胶四汤组和胶艾汤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脾脏指数
(P<0.05、0.01)。结果见表 2。
表 1 各复方对血虚模型大鼠 RBC、HGB、HCT 和 PLT 的影响 ( x ±s, n = 8)
Table 1 Effect of each compound prescription on RBC, HGB, HCT, and PLT i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rats ( x ±s, n = 8)
组别 剂量/(g·kg−1) RBC/(×1012·L−1) HGB/(g·L−1) HCT PLT/(×109·L−1)
对照 — 6.86±0.85 132.0±13.1 0.367±0.040 439.0±54.2
模型 — 4.54±0.50** 95.0± 4.9** 0.273±0.025** 354.0±57.3**
复方阿胶浆 0.15 5.34±0.66## 107.0±13.5# 0.315±0.047# 411.0±62.9#
四物汤 7.0 5.28±0.72# 102.0±10.4 0.296±0.022# 406.0±36.1#
胶艾汤 24.0 6.05±0.60## 104.0±10.2# 0.324±0.055# 440.0±59.3##
12.0 5.66±0.79## 103.0± 9.0# 0.318±0.040## 424.0±41.3##
6.0 5.21±0.81# 101.0± 8.9 0.293±0.051 387.0±44.3
胶四汤 8.0 5.15±0.61# 100.0± 8.8 0.299±0.051 410.0±33.6#
胶三汤 4.0 5.21±0.86# 99.0± 9.5 0.302±0.025# 417.0±46.0#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下同
**P < 0.01vs control group; #P < 0.05 ##P < 0.01vs model group, same as below
表 2 各复方对血虚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x ±s, n = 8)
Table 2 Effect of each compound prescription on spleen, thymus
coefficient i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rats ( x ±s, n = 8)
组别 剂量/(g·kg−1) 脾脏/(mg·g−1) 胸腺/(mg·g−1)
对照 — 2.54±0.28 2.22±0.38
模型 — 2.27±0.21* 1.83±0.37*
复方阿胶浆 0.15 2.65±0.33# 2.35±0.37##
四物汤 7.0 3.04±0.65## 2.08±0.26#
胶艾汤 24.0 3.21±0.20## 2.19±0.29#
12.0 3.19±0.44## 2.18±0.25#
6.0 2.84±0.57# 2.08±0.35
胶四汤 8.0 2.83±0.37## 2.05±0.22
胶三汤 4.0 3.09±0.31## 2.20±0.28#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
*P < 0.05 vs control group, same as below
3.3 对血虚模型大鼠红细胞膜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红细胞膜 Ca2+,
Mg2+-ATP 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和 Na+,
K+-ATP 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
较,胶艾汤高、中剂量组和胶三汤组可明显升高大
鼠红细胞膜 Ca2+, Mg2+-ATP 酶和 Na+, K+-ATP 酶活
力(P<0.05、0.01);胶四汤组、四物汤组、复方阿
胶浆组和胶艾汤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大鼠红细胞膜
Ca2+, Mg2+-ATP 酶活力(P<0.05、0.01)。见表 3。
4 讨论
血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症候群之一,中医理论认
为血虚证即血液亏虚,多因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又失
及时调养而致精血不足,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7]。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15 年 6 月 ·1643·
表 3 各复方对血虚模型大鼠红细胞膜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活力的影响 ( x ±s, n = 8)
Table 3 Effect of each compound prescription on Na+, K+-ATP
and Ca2+, Mg2+-ATP activities of erythrocyte membrane in
blood deficiency model rats ( x ±s, n = 8)
组别
剂量/
(g·kg−1)
Na+, K+-ATP/
U
Ca2+, Mg2+-ATP/
U
对照 — 6.91±0.75 6.36±1.37
模型 — 5.57±1.29* 4.71±0.97**
复方阿胶浆 0.15 6.20±1.22 5.95±1.59#
四物汤 7.0 6.46±1.55 6.07±1.26#
胶艾汤 24.0 7.95±1.11## 6.76±1.81##
12.0 7.07±1.56# 6.60±1.25##
6.0 6.60±1.84 6.19±1.78#
胶四汤 8.0 6.21±1.04 5.81±0.70##
胶三汤 4.0 7.19±1.41# 6.12±1.64#
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
目眩、肢体麻木、失眠多梦、眩晕耳鸣等症状。血
虚证涵盖了现代医学以贫血特征为主要表现的多
种疾病[8],如再生障碍性贫血[9]、失血性贫血、溶
血性贫血等。文献研究表明,目前有关血虚证动物
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有环磷酰胺(CTX)化学损伤
法、60Co 辐射法、乙酰苯肼(APH)溶血法、乙酰
苯肼-环磷酰胺复合法和放血法等。CTX 化学损伤
法虽操作简单易行,但此法对红细胞的损伤作用不
甚明显,且模型动物的血象易自然恢复。APH 溶血
法通过对红细胞进行缓慢性氧化损伤作用造成血
液中红细胞数明显减少,但该方法仅仅能改变模型
动物的外周血象,对模型动物的造血系统基本无影
响。60Co 辐射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辐射程度不宜
控制。放血法通过使实验动物失血而造成动物血虚
模型与中医上血液亏虚所致的血虚理论相一致,是
最接近中医血虚证本质的造模方法。放血法又分为
综合放血法和单纯放血法 2 种,由于综合放血法单
次放血量大,易造成实验动物死亡,且不利于中药
药效的表达[6],故本实验采用单纯放血法复制动物
血虚模型。
复方阿胶浆是在中医“损者益之”“劳者温之”
以及“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
指导原则下遣药组方而成[10],全方由阿胶、红参、
熟地黄、党参、山楂 5 味组成[11]。苗明三等[12]研究
发现,复方阿胶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血细胞数量
及骨髓造血功能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杜先婕等[13]、
李伟霞等 [14]均在血虚模型实验中将复方阿胶浆作
为阳性药,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故本实验选择复
方阿胶浆作为阳性药。
血虚证最直接的病理表现为红细胞数量减少。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红细胞数量减少,
红细胞运输氧能力下降,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从而
导致红细胞膜上重要的酶蛋白 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活力随机体新陈代谢作用减弱而
降低。研究表明,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活力降低程度与血虚轻重程度密切相关,其活性
越低表明血虚症状越严重[14-15]。血虚状态下红细胞
数量减少,血液不足或血液的濡养功能减弱导致机
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器官萎缩而引起免疫器官脏
器指数下降;免疫器官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 B 细胞
和 T 细胞的场所,造血干细胞数量会随着免疫器官
指数下降而减少;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的基础,造血
干细胞数量减少会引起造血障碍,从而进一步加重
血虚症状[16]。本实验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
型组大鼠 RBC、HGB、HCT、PLT、脾脏指数、胸
腺指数明显降低,Na+, K+-ATP 酶和 Ca2+, Mg2+-ATP
酶活力明显减弱,表明血虚模型复制成功。
为考察不同药味、相同药味但不同比例以及同
一药味不同炮制品在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过程中
对补血作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拆方模式”将胶
艾汤拆分为胶三汤(阿胶、甘草、艾叶比例为 6∶6∶
9)和胶四汤(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比例为 6∶
9∶12∶12)。
与模型组比较,胶艾汤与四物汤均能改善血虚
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及红细胞膜能量
代谢酶活力,提示胶艾汤与四物汤均具有较好的补
血作用。与胶艾汤中剂量组比较,四物汤组对血虚
模型大鼠HGB和Na+, K+-ATP酶的改善作用虽没有
显著性差异,但与模型组相比,胶艾汤中剂量组能
明显提高血虚模型大鼠 HGB(P<0.05)和 Na+,
K+-ATP 酶活力(P<0.05),而四物汤仅具有升高血
虚模型大鼠 HGB 和 Na+, K+-ATP 酶活力的趋势,提
示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作用具有减弱的趋
势。胶三汤中阿胶是传统的补血中药,含有人体必
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作用于造血过程的早期阶
段,提高各种贫血模型 RBC、PLT、HGB 水平[17],
而使胶三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补血作用。胶四汤中
当归补血活血,对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均
具有较好的疗效。川芎虽本无补血作用,但文献研
·164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6 卷 第 11 期 2015 年 6 月
究表明[14],当归-川芎药对对血虚模型动物具有明
显的补血作用,且与单一药味比较,补血作用有明
显增强的趋势。白芍也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补血药,
文献研究表明[18],白芍中含有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
是白芍发挥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地黄中含有的地
黄寡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机体组织,特别是造
血微环境中的某些细胞,促进其分泌多种造血增长
因子而增强造血祖细胞的增殖[19],因而胶四汤也具
有一定的补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
胶艾汤中剂量组、胶三汤组、胶四汤组均能改善血
虚模型大鼠外周血象、免疫器官指数及红细胞膜能
量代谢酶,但胶三汤、胶四汤作用略弱于胶艾汤,
推测可能与药味协同煎煮促进了某些不易溶出的
补血成分的溶出,从而增强了复方整体的疗效有
关,这与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一大特色“药味配伍可
以达到增强复方疗效的目的”相一致[20]。四物汤与
胶四汤相比,增加了当归、川芎的比例且生地黄易
为熟地黄,实验结果表明四物汤的补血作用略优于
胶四汤,提示组方药味比例的变化以及同一药味的
不同炮制品可能会影响组方疗效。综上所述,胶艾
汤衍化为四物汤后补血作用具有减弱的趋势,为阐
明两方衍化配伍规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为指
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汉•张仲景, 晋•王叔和.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 [M]. 北
京: 商务印书出版社, 1955.
[2] 唐•蔺道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M].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06.
[3] 郑传柱, 贾 梅, 张 丽, 等.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血瘀
模型大鼠活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J]. 中草药 , 2014,
45(18): 2652-2657.
[4]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附编 [M]. 上海: 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1979.
[5]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6] 史旭芹, 唐于平, 李伟霞, 等. 大鼠慢性失血性血虚模
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3): 437-441.
[7] 刘 艳, 李 毅. 浅论血虚证从“心生血”论治 [J]. 辽
宁中医杂志, 2010, 37(2): 262.
[8] 高 月. 血虚证实质及四物汤反证研究 [J]. 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志, 2003, 9(4): 58-60.
[9] 于敬达, 李玉中, 金 伟, 等. 乙酰苯肼、X 射线和环
磷酰胺联合复制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J]. 解剖
科学进展, 2008, 14(1): 43-46.
[10] 王 琰, 徐瑞荣. 复方阿胶浆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临
床合理用药, 2011, 4(6B): 151-153.
[11] 刘茂玄, 罗 洁, 王东亮, 等. 复方阿胶浆对肾性贫血大
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J]. 中草药, 2014, 45(3): 380-385.
[12] 苗明三, 周立华, 陈纲领, 等. 贞芪扶正颗粒和复方阿
胶浆干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外周血及骨髓象的
变化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15):
2890-2892.
[13] 杜先婕, 宋林奇, 谢人明, 等. 复方阿胶浆对乙酰苯肼
所致小鼠溶血性贫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J]. 中成药 ,
2009, 31(5): 790-793.
[14] 李伟霞, 唐于平, 郭建明, 等. 当归川芎药对及其组成
药味对 3 种血虚模型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中国中
药杂志, 2011, 36(13): 1808-1814.
[15] 郭 平 . 血虚证病理研究进展 [J]. 山东中医杂志 ,
2006, 25(9): 643-645.
[16] 王明训, 潘瑞彭. 淋巴细胞和造血 [J]. 国外医学: 内
科学分册, 1982, 9(12): 593-597.
[17] 赵新年, 刘同祥, 王 伟, 等. 阿胶补血口服液补血升白
作用的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 10(6): 341-342.
[18] 张建军, 黄银峰, 王丽丽, 等. 白芍、赤芍及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对综合放血法致血虚小鼠补血作用的比较
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9): 3358-3362.
[19] 卢端萍, 王 勇. 地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海峡药学, 2004, 16(3): 23-26.
[20] 马 哲, 张 颖, 梁茂新. 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
关节炎减毒增效作用研究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8):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