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黄芩苷 !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局灶脑缺血大鼠
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张占军t o汪丽娅u o王 忠v 3 o李澎涛w o王永炎t ov
kt1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 生物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o北京 tss{zx ~
u1 北京师范大学 图书馆 o北京 tss{zx ~v1 中国中医科学院 o北京 tsszss ~
w1 北京中医药大学 o北京 tsssu|l
≈摘要 目的 }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 !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 ∀方法 }线栓
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o应用 ××≤染色 !神经功能检查法 !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 !栀子苷及其
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 o• ∞≥×∞ 2
×法测定 ®·2°
o≤ ∞
o°≤ ∞
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 }黄芩苷
与栀子苷配伍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 o其功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 o并且对脑海马组织 ®·r°
o
≤ ∞
o°2≤ ∞
蛋白表达有影响 o其脑保护的药效加和作用与信号转导 °v2®·2°
2
⁄2≤ ∞
2°≤ ∞
途径有关 ∀
≈关键词 黄芩苷 ~栀子苷 ~脑缺血 ~信号转导
≈中图分类号 u{x1x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yltt2s|sz2sw
≈收稿日期 ussx2tu2ty
≈基金项目 国家博士后基金 kussxsv{vuvl ~国家 {yv 课题
kussvuusuul
≈通讯作者 3 王忠 oר¯ }kstslx{{suu{{2|us{ o∞2°¤¬¯}½«²±º
tyv q¦²°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危重病 o占脑卒
中总数的 zx h ∗ {x h ≈t ∀中药治疗脑缺血发挥着
巨大作用 o由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o揭示其
配伍的科学内涵及作用机制上存在很多困难 ∀因
此 o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成为当
今学术界瞩目的焦点问题 ∀黄芩苷 !栀子苷作为清
开灵 u个有效组分 o对于脑缺血后一些细胞因子有
影响 o并且可以减轻脑缺血后的梗死面积≈u2w ∀本研
究进一步揭示黄芩苷 !栀子苷组分配伍治疗脑缺血
的作用机制 o为深入研究中药复方清开灵治疗脑缺
血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动物 健康雄性 ≥⁄大鼠 tus只 o体重 vss ∗
vxs ªo由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11112 药物 选择清开灵注射液有效组分栀子苷 !
黄芩苷制成 u个注射液 o分别是栀子苷注射液kux
°ª#°ptl !黄芩苷注射液kx °ª#°pt o北京中医药
大学药厂l ~尼莫地平注射液ks1u °ª#°pt o天津金
耀氨基酸有限公司l ∀
11113 试剂 高分子质量标准蛋白 !碱性磷酸酶显
色试剂盒 ok
≤ 公司l ~碱性磷酸酶显色试剂盒 !
¦°应答元件结合蛋白 k¦° µ¨¶³²±¶¨ ¨¯ °¨¨ ±·
¥¬±§¬±ª³µ²·¨¬±l !蛋白质激酶
k³µ²·¨¬± ®¬±¤¶¨
o ®·2
°
l o°2≤ ∞
k≥× ≤ 公司l ∀
112 方法
11211 分组 健康雄性 ≥⁄大鼠 tus只 o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 !模型组 !栀子苷治疗组 !黄芩苷治疗组 !尼
莫地平治疗组 !黄芩苷加栀子苷组分配伍治疗组 ∀
假手术组 ts只大鼠 o其他各组 uu只大鼠 ∀
11212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 模型
制作过程参照 ¤¨²±ª¤方法≈x o术毕 o缝合大鼠皮
肤 ∀大鼠脑缺血 t1x «后拔线 o进行再灌注处理 ∀
11213 给药方式及途径 所有药物均于线栓后 t1x
«再灌前尾静脉注射给药 o尼莫地平注射液根据临
床治疗用药剂量换算 o给药剂量为体重 u °ª#®ªpt o
栀子苷 !黄芩苷给药剂量分别为体重 tx °ª#®ªpt ~栀
子苷与黄芩苷治疗组分别为 z1x °ª#®ªpt栀子苷与
z1x °ª#®ªpt黄芩苷调配成与单一组分治疗组等体
积的注射液尾静脉给药 o模型组与假手术组除注入
等量的生理盐水外 o其他处理与各组相同 ∀
11214 缺血动物模型的行为评价 参照 t|{y年
#zs|#
第 vt卷第 tt期
ussy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 tt
∏±¨ oussy
¨ §¨µ¶²±等≈y 对 ≥⁄大鼠进行分组实验建立的神经
功能检查法k姿势反射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l ∀分别
对实验大鼠进行 u次评分 o大鼠脑缺血 t «从术中
清醒未给药前 o进行第 t次评分 ~再灌注 uw «后进
行第 u次评分 o对神经缺损程度进行 s ∗ v分的等级
记分标准 ∀
11215 缺血面积的计算k××≤ 染色l 大鼠经行为
学评分后 o取 ts只断头取脑 o取出的脑组织立即置
p us ε 冰箱 us °¬±o然后放入切脑模具中间隔 u °°
连续冠状切片再将脑片放入 u h ××≤ ku ov ox2·µ¬³«2
±¨¼¯·¨·µ¤½²¯¬∏° ¦«¯²µ¬§¨l o°
≥k³ z1wl溶液中 ovz ε
恒温避光孵育 vs °¬±o正常组织染成粉红色 o梗死灶
染成白色 o摄像 o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梗死体积占大
脑半球体积的比例≈z o{ ∀
11216 电镜超微组织观察k×∞l 大鼠进行神经
行为学评分后 o取 u只行腹腔麻醉灌注 ∀完整取出
鼠脑 o由四叠体中部向前倾斜 vsβ剖开脑组织 o暴露
海马 o取海马 ≤t区 o切成 t °°v组织块投入 u1x h
戊二醛中固定 u «o待组织块下沉 os1st °²¯#pt °
≥
洗 v次 o保存在 s1st °²¯ #pt°
≥中 ow ε 保存 o待
检 ∀进行固定 !脱水 !包埋 !修整 ∀半薄切片kt Λ°l o
天青2美蓝染色 o普通光镜下定位 ∀超薄切片 o醋酸
双氢钠 !枸橼酸铅染色 o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及突触
数目 !形态改变 ∀
11217 • ∞≥×∞ 2
× 实验 实验大鼠进行神经
行为学评分后 o取 v只行腹腔麻醉灌注 ∀将处于麻
醉状态中的大鼠右心室快速快速灌注生理盐水 o于
冰上剥离海马 o称重后加入组织裂解液kxs °²¯#pt
×µ¬¶2≤¯ 缓冲液 ³ z1w otxs °²¯#pt ¤≤¯ ot °²¯#pt
°≥ƒ os1x °²¯#pt ∞⁄× os1tx °²¯#pt抑蛋白酶肽 o
s1ux °²¯#pt脱氧胆酸钠l进行组织匀浆 otu sss ≅ γ
w ε 离心 vs °¬±o留上清分装 op us ε 冻存待用 ~并
用美国
¬²2 ⁄公司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总蛋白
量 ∀按 / 分子克隆0记载的方法进行免疫印迹和
• ∞≥×∞ 2
× 分析 ∀一抗分别用抗 ≤ ∞
ktΒ
usssl o°2≤ ∞
ktΒussl o®·ktΒusssl o显色用 ∞≤发
光试剂盒 ∀用数字化凝胶成像分析仪进行杂交带扫
描 o¨ 2¯°µ²±¤¯¼½¨ µk°¨ §¬¤ª¼¬¥¨µ±¨·¬¦¶l软件对条带灰
度进行定量分析 ∀
113 统计方法
采用 ≥°≥≥ts1s 软件 o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²±¨
º¤¼ ∂ l o对各组均数进行多重比较 ∀对于行为
学评分 o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ª¨ ±¨ µ¤¯ ¬¯±¨ ¤µ°²§¨ 2¯
µ¨³¨ ¤·¨§ °¨ ¤¶∏µ¨¶l ∀
2 结果
211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行
为学评分结果显示 o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治疗组治
疗前后比较 o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 o说明其提高了实
验大鼠的神经功能活动k Π s1stl ~与模型组大鼠
比较 o动物行为有所改善k Π s1sxlk表 tl ∀
表 t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
变化的影响kcξ ? σ, ν tu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模型 u qvy ? s qyz u qt{ ? s qw
栀子苷 t qz ? s qyz t qx ? s qxv
黄芩苷 t qyu ? s qzw t qx ? s qxv
尼莫地平 u qs| ? s qz t qx ? s qx
黄芩苷 n栀子苷 u qvx ? s qxu t qwx ? s qzt oul
注 }与治疗前比较tl Π s qsx ~与模型组比较ul Π s qst
212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 结
果显示 o黄芩苷 o栀子苷 o尼莫地平治疗组可以减轻
脑缺血后脑梗塞面积 o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kΠ s1sxl o黄芩苷与栀子苷组分配伍合方组对脑
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塞面积的影响较为明显k Π
s1stlk表 ul ∀
表 u 脑缺血后 ××≤染色脑梗塞面积测定kcξ ? σ, ν tsl
组别 梗塞灶面积r全脑面积r h
模型 uw qy| ? x qxz
黄芩苷 tx qyy ? v qsvtl
尼莫地平 ty qww ? v qtztl
栀子苷 tx q{| ? w qtvtl
黄芩苷 n栀子苷 tv qsy ? v qsvul
注 }与模型组比较tl Π s1sx oul Π s1stk表 v同l
213 超微组织观察k×∞l 正常大鼠海马神经元
细胞核形态规则 o核膜光滑 o细胞器丰富 o粗面内质
网分布规则 ∀模型大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胞体和轴
突均呈水肿状态 o轴突排布稀疏 ~细胞器结构有不同
程度损坏 o线粒体肿胀 !增生并有空泡变性 o血管壁
周围水肿明显 ∀尼莫地平治疗组小血管血管间隙较
小 o水肿减轻 ∀黄芩苷 o栀子苷治疗组神经元轴突有
轻度水肿 ~栀子苷与黄芩苷治疗组神经细胞接近正
常 o血管周围未见水肿 o轴突轴浆线粒体丰富 o线粒
体嵴明显 o线粒体放大 o嵴清楚 ∀
214 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海马神经元相关蛋
白的影响 脑缺血后脑海马组织 ®·r°
o≤ ∞
o°2
≤ ∞
表达减少 o黄芩苷 o栀子苷 o尼莫地平治疗组
脑海马组织 ®·r°
o≤ ∞
o°2≤ ∞
蛋白表达有增
#{s|#
第 vt卷第 tt期
ussy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 tt
∏±¨ oussy
加趋势 o黄芩苷与栀子苷组分配伍组脑海马组织
®·r°
o≤ ∞
o°2≤ ∞
蛋白表达增加 o重复 v次结
果基本一致 o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k Π
s1sxlk表 vl ∀
表 v 蛋白印迹实验 ≤ ∞
表达灰度分析值kcξ ? σ, ν vl
组别 °2≤ ∞
≤ ∞
®·
模型 tz q{u ? u qtw { q|u ? t qw| v q|u ? s q{|
黄芩苷 t| qvu ? v qt| { q|| ? v qtu w qtx ? s q|y
栀子苷 uv qtx ? x qt{ tt qy{ ? u qzu v q|{ ? s q{{
尼莫地平 us qsy ? w qtw | qyv ? t qyu w qvu ? s qx{
黄芩苷 n栀子苷 {s qvy ? ts qt{tl ww qwx ? x qytl z q{u ? t qsxtl
3 讨论
早在 t|{y年 o有人提出对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
进行 ××≤ 染色 !行为学 !组织病理学几个方面的综
合评价 o方可准确无误得判定药效 o提高其在临床前
期试验中的价值≈y ∀本研究发现 o经 ××≤ 染色 !行
为学评分以及电镜超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的综合评
价 o黄芩苷与栀子苷组分配伍后药效优于单一组分
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 o也表现出了脑保护作用 o
其对于急性缺血大鼠皮层神经元 !毛细血管 !内皮细
胞 !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有良好的保护作用≈u ov ∀
不仅对脑血管疾病本身多个病理环节均有不同程度
的干预作用 o而且还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及机体
代谢起到对脑血管病合并症的辅助疗效 o从而提高
对脑出血血管疾病整体的疗效 ∀因此客观准确评价
黄芩苷 !栀子苷组分及其配伍后治疗脑缺血大鼠药
效及作用机制是由简单到复杂 o揭示清开灵活性药
效团的重要环节 ∀
蛋白印迹实验结果阐明了这种组分药效加和作
用的部分机制 o神经原在正常情况下 o需要多种神经
存活因子 o包括各种神经营养因子 !雌激素 !胰岛素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tkƒ2tl的支持而存活和发
挥正常功能 o存活因子通过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控
制 神 经 原 凋 亡≈| ots ∀ °v2®·2°
2
⁄2≤ ∞
2
°≤ ∞
途径是神经元存活的主要途径之一 o在中枢
神经系统中 oƒ等神经营养因子与受体结合后 o启
动 °v信号转导通路 o从而使神经元存活≈| o黄芩
苷 n栀子苷能促进脑海马细胞存活信号通路中 ×r
°
o°≤ ∞
的表达 o×r°
o°≤ ∞
是 °v通
路中的重要成分 o®·2°
表达的增加一方面促进
⁄磷酸化 o另一方面也使 ≤ ∞
磷酸化增加 o这与
实验结果 °2≤ ∞
表达增加是相吻合的 o°2≤ ∞
表
达增加将促进细胞的存活 ∀尼莫地平是钙离子通道
拮抗剂 o其对抗脑缺血损伤的重要作用机制是通过
阻断钙通路 o减轻钙超载来发挥治疗作用 o对于
°v2®·2°
2
⁄2≤ ∞
2°≤ ∞
途径的影响与模型
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o可能是因为尼莫地平对此
神经元存活途径影响较小 o在治疗脑缺血 o发挥脑保
护作用方面与栀子苷与黄芩苷配伍组有着一定的差
异 o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而中药组分栀子苷与黄
芩苷配伍后治疗脑缺血起到的增加神经保护功能的
作用 o与激活 °v2®·2°
2
⁄2≤ ∞
2°≤ ∞
途径
密切相关 ∀
≈参考文献
≈t 蒲传强 o郎森阳 o吴卫平 q脑血管病学 q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
社 ot|||1tzx1
≈u 徐丽荣 o马世彬 o李澎涛 o等 q清开灵有效组分对 ≤大鼠脑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q中药材 oussw okuzlx }vw{ q
≈v 钟相根 o李澎涛 o王永炎 q清开灵有效组分对大鼠缺血脑组织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q中国医药学报 oussw okt|ly }vv{ q
≈w «¤±ª o • ¤±ª o • ¤±ª ≠ ≠ q ¨ ±¨ ¬¨³µ¨¶¶¬²± ³µ²©¬¯¨ ¬±§∏¦¨§¥¼
²µ¤¯ ¤§°¬±¬¶·µ¤·¬²±²©¥¤¬¦¤¯¬±¤±§ª¤µ§¨±¬±¤©·¨µ©²¦¤¯ ¥µ¤¬±¬¶¦«¨ °¬¤¬±
µ¤·¶q Αχτα Πηαρµαχολ Σιν , ussx ouykvl }vsz q
≈x ¤µ∏² o¤ª¤¶¤º¤o¼∏¼¤q≤²µµ¨ ¤¯·¬²± ¥¨·º¨¨ ± ¦¨µ¨¥µ¤¯ ¥¯²²§©¯²º
¤±§«¬¶·²¯²ª¬¦«¤±ª¨¶¬± ¤ ±¨ º µ¤·°²§¨¯ ²© °¬§§¯¨¦¨µ¨¥µ¤¯ ¤µ·¨µ¼ ²¦2
¦¯∏¶¬²±q Στροκε , t|{| ousk{l }tsvz q
≈y
¨ §¨µ¶²±
o°¬·¶ o׶∏¬ o ετ αλq ¤·¶¬§§¯¨¦¨µ¨¥µ¤¯ ¤µ·¨µ¼
²¦¦¯∏¶¬²± √¨¤¯∏¤·¬²± ²©·«¨ °²§¨¯ ¤±§§¨ √¨ ²¯³° ±¨·²©¤ ±¨ ∏µ²¯²ª¬¦ ¬¨2
¤°¬±¤·¬²±q Στροκε , t|{y otz }wzu q
≈z
¨ §¨µ¶²±
q∞√¤¯∏¤·¬²± ²©u ov ox2·µ¬³«¨ ±¼ ·¨·µ¤½²¯¬∏° ¦«¯²µ¬§¨ ¤¶¤
¶·¤¬±©²µ§¨·¨¦·¬²± ¤±§ ∏´¤±·¬©¬¦¤·¬²± ²© ¬¨³¨µ¬°¨ ±·¤¯ ¦¨µ¨¥µ¤¯ ¬±©¤µ¦·¬²±
¬±µ¤¼¶q Στροκε , t|{y oktzl }tvsw q
≈{ × ±¨ªo≠²±ª ≠ oµ¤¦¨ • o ετ αλ. ∞©©¨¦·²©¥µ¤¬± §¨¨ °¤²±¬±2
©¤µ¦·√²¯∏°¨ ¬±¤©²¦¤¯ ¦¨µ¨¥µ¤¯ ¬¶¦«¨ °¬¤ °²§¨¯¬±µ¤·¶q Στροκε ,t||v ouw
ktl }ttz q
≈| ²¯ª¤§²2 o ²¶¦¤·¨¯ ²¯ ⁄ o ∞°¯ ·¨⁄ o ετ αλ. µ¥u2¤¶¶²¦¬¤·¨§
¥¬±§¨µ2t °¨ §¬¤·¨¶³«²¶³«¤·¬§¼¯¬±²¶¬·²¯ v2®¬±¤¶¨ ¤¦·¬√¤·¬²± ¤±§·«¨ ³µ²2
°²·¬²± ²©¶∏µ√¬√¤¯ ¥¼ ±¨ µ√¨ªµ²º·«©¤√·²µq Προχ ΝατλΑχαδ Σχι ,t||z o|w
kuvl }tuwt| q
≈ts ≠∏¤± o≠¤±®±¨ µ
q ³²³·²¶¬¶¬± ·«¨ ±¨ µ√²∏¶¶¼¶·¨° q Νατυρε ,
usss owsz }{su q
#|s|#
第 vt卷第 tt期
ussy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 tt
∏±¨ oussy
Πηαρµαχολογιχαλ εϖαλυατιον οφ βαιχαλιν ανδ ϕασµινοιδιν ανδ τηειρ
χοµ βινατιον ον φοχαλ χερεβραλισχηεµια2ρεπερφυσιον ινϕυρψ
«¤±2∏±t o • ¬2¼¤u o • «²±ªv o °¨ ±ª2·¤²w o • ≠²±ª2¼¤±tov
(t1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Προτεχτιον ανδ Υτιλιζατιον ιν Βειϕινγ Νορµ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 tss{zx , Χηινα ;
u1 Λιβραρψ οφ Βειϕινγ Νορµ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Βειϕινγ tss{zx , Χηινα ;
v1 Χηινα Αχαδεµψ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αλ Σχιενχεσ, Βειϕινγ tsszss , Χηινα ;
w1 Βειϕι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 Βειϕινγ tsssu| ,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 ײ ¨¯∏¦¬§¤·¨·«¨ ·«¨µ¤³¨ ∏·¬¦ ©¨©¨¦·¤±§·«¨ ¬±©¯∏¨ ±¦¨ ²± °v2®·2°
2
⁄2≤ ∞
2°≤ ∞
³¤·«º¤¼ ¬± ©²¦¤¯
¦¨µ¨¥µ¤¯ ¬¶¦«¨ °¬¤µ¤·µ¨¶³²±¶¨¶¥¨©²µ¨ ¤±§¤©·¨µ·µ¨¤·° ±¨·º¬·«¥¤¬¦¤¯¬± ¤±§¤¶°¬±²¬§¬± ª¬√ ±¨ ¤¯²±¨ ²µ¬± ¦²°¥¬±¤·¬²±q Μετηοδ : ¤·°²§¨¯²©
¬¶¦«¨ °¬¤µ¨³¨µ©∏¶¬²± º¤¶ ¶¨·¤¥¯¬¶«¨ §º¬·«·«µ¨¤§q¨ ±¨ µ¤¯ ¼¯ ¤¦¦¨³·¨§° ·¨«²§¶º µ¨¨ ∏¶¨§o¬±¦¯∏§¬±ª××≤ ¶·¤¬±¬±ªo¥¨ «¤√¬²µ·¨¶·o¤¶º¨¯¯¤¶°¬2
¦µ²¤±§∏¯·µ¤ °¬¦µ²¶¦²³¼ º«¬¦«¦¤± §¼±¤°¬¦¤¯ ¼¯ ¤±§¤¦¦∏µ¤·¨¯¼ °²±¬·²µ³¤·«²¯²ª¬¦¤¯ ¤±§³«¼¶¬²¯²ª¬¦¤¯ ¦«¤±ª¨¶¤©·¨µ¦¨µ¨¥µ¤¯ ¬¶¦«¨ °¬¤²± ¤¨µ¯¬¨µ
³¨µ¬²§o·² √¨¤¯∏¤·¨ ·«¨ ¥µ¤¬± ¬±∏µ¼ ¬±§∏¦¨§¥¼ ¬¶¦«¨ °¬¤ ¤±§·«¨ ¤·¨ ±∏¤·¬²±¶¥¼ ·«¨ §µ∏ª¶q ׫¨ §¬©©¨µ¨±¦¨ ²© °v2®·2°
2
⁄2≤ ∞
2
°≤ ∞
¬¨³µ¨¶¶¬²± º¤¶§¨·¨¦·¨§¥¼ º ¶¨·¨µ±2¥¯²··¨¦«±²¯²ª¼qΡεσυλτ ανδ Χονχλυσιον : ׫¨ ¦²°¥¬±¤·¬²± ²©¥¤¬¦¤¯¬± ¤±§¤¶°¬±²¬§¬±¦²°³²¶¬·¬²±
¦¤± ¥¨ ³²·¨±·¬¤¯ ±¨ ∏µ²³µ²·¨¦·¬√¨¤ª¨ ±·q××≤ ¶·¤¬±¬±ª·¨¦«±²¯²ª¼ ¦²°¥¬±¨ §º¬·«¥¨«¤√¬²µªµ¤§¨ ¤±§∏¯·µ°¬¦µ²2¶·µ∏¦·∏µ¨ ²¥¶¨µ√¤·¬²± ²± ¥µ¤¬±·¬¶2
¶∏¨ ¬¶ ©¨©¨¦·¬√¨ ° ·¨«²§·² √¨¤¯∏¤·¨ ³µ²·¨¦·¬√¨¤ª¨ ±·oº«¬¦«¬¶µ¨ ¤¯·¨§·²¶¬ª±¤¯ ·µ¤±¶§∏¦·¬²± °v2®·2°
2
⁄2≤ ∞
2°≤ ∞
³¤·«º¤¼q׫¨
µ¨¶∏¯·¶³µ²√¬§¨ ¥¨ ±²©¬¦¤¯ ¥¤¶¬¶©²µµ¨√ ¤¨¯¬±ª·«¨ ¦²°³¯ ¬¨ ²©·«¨µ¤³¨ ∏·¬¦° ¦¨«¤±¬¶° ²©·µ¤§¬·¬²±¤¯ ≤«¬±¨ ¶¨ ° §¨¬¦¬±¨ ±¬±ª®¤¬¬±ªk±l q
[ Κεψ ωορδσ] ¥¤¬¦¤¯¬±~¤¶°¬±²¬§¬±~¦¨µ¨¥µ¤¯ ¬¶¦«¨ °¬¤~¶¬ª±¤¯ ·µ¤±¶§∏¦·¬²±
≈责任编辑 刘
≈收稿日期 ussx2s|2tu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vsvzstx{l
≈通讯作者 3瞿伟菁 oר¯ }ksutlyuuvust| oƒ¤¬}ksutlyuuvvzxw o∞2°¤¬¯}º´ ∏ ¥¬²q¨¦±∏q¨§∏q¦±
蒺藜皂苷对大鼠小肠 Α2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张素军 o瞿伟菁 3 o周淑云
k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o上海 usssyul
≈摘要 目的 }研究蒺藜皂苷k≥××l对大鼠小肠 Α2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对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 }提
取大鼠小肠 Α2葡萄糖苷酶 o测定 ≥××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 ~一次性灌胃蔗糖ku ª#®ªp tl或葡萄糖ku ª#®ªp tl o同时灌
胃 ≥××ktss °ª#®ªptl o测定 ys °¬±后血糖水平的变化 ~每天一次性灌胃 ≥××ktss °ª#®ªp tl o连续 tw §o测定小肠 Α2葡
萄糖苷酶活性以及灌胃蔗糖ku ª#®ªp tl ys °¬±后血糖水平的变化 ∀结果 }s1t ot ots °ª#°pt的 ≥××能够显著抑制 Α2
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活性k Π s1sstl o抑制率分别为kus1{v ? t1yyl h okwv1zv ? u1v|l h和kxu1yu ? u1y|l h ~≥××显著
抑制大鼠一次性灌胃蔗糖 ys °¬±后血糖水平的升高k Π s1stl o变化幅度为对照的kxu1yt ? y1uwl h o但对灌胃葡萄
糖没有作用 ~连续灌胃 ≥×× tw §后 oΑ2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k Π s1sxl o为对照的kx{1tz ? v1uwl h o灌胃蔗
糖 ys °¬±后血糖变化幅度为对照的ky|1xs ? w1u{l h k Π s1sxl ∀结论 }≥×× 抑制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 o是由其
对小肠 Α2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实现的 ∀
≈关键词 蒺藜皂苷k≥××l ~Α2葡萄糖苷酶 ~阿卡波糖 ~餐后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 u{x1x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yltt2s|ts2sw
#st|#
第 vt卷第 tt期
ussy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 tt
∏±¨ o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