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hibitory effect of quercetin, rutin and puerarin on LDL oxidation induced by Cu2+

槲皮素、芦丁及葛根素抑制LDL氧化修饰作用的研究



全 文 :Αντιτυµ ουρ εφφεχτ οφ τοταλσαπονινσ οφ Ρυβυσ παρϖιφολιυσ ον
µ αλιγναντ µ ελανοµ α
‹∞‘Š «¨ ±2¬¬¤²t o ‹ „‘Š ¬±ª2­∏u o ‹˜„‘Š ≤«¤±ª2¬¬±t o ‹˜„‘Š ±¬¤²2¯¬±ªt o • ∞Œ÷¬¤²2§²±ªt o • ˜ ÷¬2¼¬t o ‹ ’˜ • ¬¨2°¬±v
(t. Ηανγζηου Τηιρδ Ηοσπιταλ, Ζηεϕιανγ , Ηανγζηου vtsss|, Χηινα;
u. Φιρστ ΗοσπιταλΑφφιλιατεδ το ΣχηοολοφΜεδιχινε, Ζηεϕια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sv, Χηινα;
v. Ανιµ αλΕξπεριµ ενταλΧεντερ, Ζηεϕιανγ 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Ηανγζηου vtssxv,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 ¤±·¬·∏°²µ ©¨©¨¦·²©·²·¤¯ ¶¤³²±¬±¶²©Ρ . παρϖιφολιυσ ²± °¤¯¬ª±¤±·°¨¯¤±²°¤q Μετηοδ :
׫¨ «∏°¤± °¤¯¬ª±¤±·°¨¯¤±²°¤„vzx ¦¨ ¯¯¶º µ¨¨ µ¨ª∏¯¤µ¯¯¼ ¶∏¥¦∏¯·∏µ¨§ ιν ϖιτροo ¤±§º µ¨¨ §¬√¬§¨ §¬±·² ©¬√¨ªµ²∏³¶¦²±·¤¬± §¨³²¶¬·¬√¨
¦²±·µ²¯ ªµ²∏³k≤×÷ lo «¬ª«¦²±¦¨±·µ¤·¬²± ks1st °ª# °pt l ¤±§ °¬§§¯¨¦²±¦¨±·µ¤·¬²± ks1sst °ª# °pt l ¤±§ ²¯º ¦²±¦¨±·µ¤·¬²±
ks1sss t °ª# °pt l ·²·¤¯ ¶¤³²±¬±¶²©Ρ . παρϖιφολιυ󪵲∏³¶¤±§± ª¨¤·¬√¨¦²±·µ²¯ ªµ²∏³q …¼ ∏¶¬±ª ×× ¦²¯²µ¬° ·¨µ¬¦° ·¨«²§o ·«¨ ¦¨¯¯
√¬¤¥¬¯¬·¼ º¤¶° ¤¨¶∏µ¨§q …ty °¨¯¤±²°¤¦¨¯¯¶º µ¨¨ ·µ¤±¶³¯¤±·¨§·²°¬¦¨o º«¬¦«º µ¨¨ §¬√¬§¨ §¬±·²³²¶¬·¬√¨¦²±·µ²¯ ªµ²∏³o«¬ª«§²¶¨ ktss
°ª# ®ªpt l ¤±§°¬§§¯¨§²¶¨ kxs °ª# ®ªpt l ¤±§ ²¯º §²¶¨ kux °ª# ®ªpt l ·²·¤¯ ¶¤³²±¬±¶²©Ρ . παρϖιφολιυ󪵲∏³¶¤±§± ª¨¤·¬√¨¦²±·µ²¯
ªµ²∏³q ׫¨ ¬±«¬¥¬·¬²± ©¨©¨¦·²©·«¨ ·∏°²µιν ϖιϖοo ° ¤¨± ¶∏µ√¬√¤¯ ·¬°¨¤±§µ¤·¨ ²© ¬¯©¨ 2¨ ²¯±ª¤·¬²± ²©·«¨ °¬¦¨ º µ¨¨ ²¥¶¨µ√ §¨q ט‘∞
° ·¨«²§º¤¶∏¶¨§·² §¨ ·¨¦··«¨ ¤³²³·²¶¬¶²©…ty °¤¯¬ª±¤±·°¨¯¤±²°¤q Ρ εσυλτ: „±·¬·∏°²µ¤¶¶¤¼ ιν ϖιτρο ¶«²º §¨·«¤··«¨ ¤¥¶²µ¥¨ ±¦¼ ¬±2
¦µ¨¤¶¨§¬± ·«¨ ¦²±¦¨±·µ¤·¬²± ²©s1sto s1sst °ª# °pt º¬·«¶·¤·¬¶·¬¦¤¯ ¶¬ª±¬©¬¦¤±¦¨ kΠ  s1sx √¶± ª¨¤·¬√¨¦²±·µ²tlq „±·¬·∏°²µ¤¶¶¤¼
ιν ϖιϖο ¶«²º §¨·«¤··«¨ ·∏°²µ¬±«¬¥¬·²µ¼ µ¤·¨ ²©«¬ª«§²¶¨ ktss °ª# ®ªpt l ¤±§°¬§§¯¨§²¶¨ kxs °ª# ®ªpt l ²©·²·¤¯ ¶¤³²±¬±¶²©Ρ .
παρϖιφολιυσº µ¨¨ vz1suh ¤±§vs1yth o µ¨¶³¨ ¦·¬√¨¯¼q ²¤§¨ §·∏°²µ°²∏¶¨ ¶∏µ√¬√¤¯ §∏µ¤·¬²± ¦²∏¯§¥¨ ³µ²¯²±ª¨ §q ׫¨ ¤³²³·²¶¬¶¬±§¨ ¬¨ ¶
²© …ty ·∏°²µ¦¨¯¯¶¬± ·«µ¨¨ ·µ¨¤·° ±¨·ªµ²∏³¶º µ¨¨ vu1xh o us1xh ¤±§ x1xh o µ¨¶³¨ ¦·¬√¨ ¤±§ ·«¨ µ¨ º¤¶¶·¤·¬¶·¬¦¤¯ ¶¬ª±¬©¬¦¤±¦¨
kΠ  s1sx √¶± ª¨¤·¬√¨¦²±·µ²tlq Χονχλυσιον: ׫¨ ·²·¤¯ ¶¤³²±¬±¶²©Ρ . παρϖιφολιυ󫤶µ¨°¤µ®¤¥¯¨¬±«¬¥¬·¬²± ²©³µ²¯¬©¨µ¤·¬²± ²©°¤¯¬ª2
±¤±·°¨¯¤±²°¤¦¨¯¯¶ιν ϖιϖο ¤±§ ιν ϖιτρο ¤±§ ¬¨¨ µ·¶¤±·¬·∏°²µ¤¦·¬√¬·¬¨¶·«µ²∏ª«³µ²°²·¬±ª·∏°²µ¦¨¯¯ ¤³²³·²¶¬¶q
[ Κεψ ωορδσ] ·²·¤¯ ¶¤³²±¬±¶²©Ρυβυσ παρϖιφολιυσ~ ¤±·¬·∏°²µ¤¦·¬√¬·¼~ °¤¯¬ª±¤±·°¨¯¤±²°¤~ ¤³²³·²¶¬¶
≈责任编辑 古云侠  
≈收稿日期   ussy2sz2uy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课题 ksv≥Šstt2ssz2tl
≈通讯作者   3 刘瑞 oר¯}ksu{l{xtywsttoƒ¤¬}ksu{l{xtywstvo∞2°¤¬¯} ¬¯∏µ∏¬ysƒ «²·°¤¬¯q¦²°
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抑制 ⁄氧化
修饰作用的研究
刘 瑞 t3 o孟 芳 u o白 怀 v o刘 宇 u o唐承薇 w o刘秉文 u
ktq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类疾病相关多肽研究室 o四川 成都 ytsswt~
uq四川大学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及载脂蛋白研究室 o四川 成都 ytsswt~
vq四川大学 华西第二医院 实验中心 o四川 成都 ytsswt~
wq四川大学 华西医院 消化内科 o四川 成都 ytsswtl
≈摘要   目的 }研究黄酮类中药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 k⁄l氧化修饰的作用 ∀方法 }按
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 ⁄o分别加入 x1s Λ°²¯# pt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与 ⁄温育 v «o然后
利用 ≤∏u n介导体外氧化修饰脂蛋白的方法 o观察 ⁄氧化修饰不同时间 o其 „uvw o相对电泳迁移率 k• ∞ lo硫代巴
#{xs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²¥¨ µo ussz
比妥酸反应物质 kׅ„• ≥l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的动力学改变 o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 }≤∏u n介导 ⁄氧化修饰
时 o在 uowoyo{otuouw «后 o其 „uvw o• ∞ oׅ„• ≥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均逐步增加 ~加入 x1s Λ°²¯ # pt槲皮素 !芦
丁及葛根素的实验组 o≤∏u n介导 ⁄的氧化修饰分别延迟 u ∗ y «ou «和 u «o其 Αuvw o• ∞ oׅ„• ≥及载脂蛋白羰基
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槲皮素实验组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uz1zh ∗ w|1yh ouw1th ∗ v{1yh ot|1{h ∗ vw1vh 及
vy1wh ∗ xy1{h ~芦丁实验组分别降低 tu1{h ∗ v|1vh otx1zh ∗ vu1sh ot|1sh ∗ u{1th及 tu1{h ∗ xs1vh ~葛根
素实验组分别降低 v1vh ∗ t|1uh oz1sh ∗ uu1xh ot|1xh ∗ uu1{h及 {1yh ∗ wz1sh ∀结论 }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
素均可抑制 ≤∏u n诱导的 ⁄的氧化修饰 o且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较芦丁及葛根素强 ∀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槲皮素 ~芦丁 ~葛根素 ~抗氧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   • u{x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t|2usx|2sw
研究表明 o低密度脂蛋白 k ²¯º §¨ ±¶¬·¼ ¬¯³²³µ²2
·¨¬±o ⁄l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 k¤·«¨ µ²¶¦¯ µ¨²¶¬¶o
„¶l 的重要危险因子 o而 ⁄经过氧化修饰 o形
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k’¬2⁄lo则具有更强
的致 „¶作用 ∀ ’¬2⁄可致内皮细胞功能损害 o同
时可被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识别 o引起大量吞噬 o
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 ≈t  ∀因此 o ’¬2⁄是 ⁄致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 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寻找防
止脂蛋白氧化修饰的药物 o特别是天然抗氧化剂 o
对 „¶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
在于蔬菜 ! 水果和药用植物中 o近年研究发现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槲皮素 k ∏´¨ µ2
¦¨·¬±l! 芦丁 kµ∏·¬±l 及葛根素 k³∏¨ µ¤µ¬±l 是一
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o具有抗脂
质氧化 o降低血脂 o降低血压 o抗炎等作用 ≈uov  ∀
本研究利用体外 ≤∏u n介导氧化修饰的手段 o探讨
槲皮素 ! 芦丁及葛根素对 ⁄氧化修饰作用的影
响 o为黄酮类中药防治 „¶提供依据 ∀
1 材料
新鲜健康人血清取自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
琼脂糖 !十二烷基磺酸钠 k≥⁄≥l!totovov2四乙氧基
丙烷 k×∞°l均购于美国 ≥¬ª°¤公司 ~uow2二硝基苯
肼 k⁄‘°‹ l为上海试剂采购站进口分装 ~其余试剂
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均为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照品 o纯度均  |xh ∀
p { p {s 冷冻超速离心机 k… ¦¨®°¤±±o˜≥„l~• ƒ
p xsss型日本岛津荧光分光光度仪和 zxxs型分光
光度仪 ~⁄≠ ≠ p ŒŒŒpy…型稳压稳流电泳仪及水平板
电泳槽 ∀
2 方法
2q1 人血清 ⁄的制备 按张林华等 ≈w 一次性密
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清 ⁄o于 ³‹ z1w °…≥
kts °°²¯# pt l中透析 y «≅ w次 o经琼脂糖凝胶电
泳及圆周免疫扩散鉴定 o纯度合乎要求 o按改良
²ºµ¼法 ≈x 测定其蛋白含量 o并稀释至 s1x ª# pt o
分装于真空小瓶 ow ε 保存 ∀
2q2 ⁄的氧化修饰 将 s1x ª# pt ⁄于 ³‹
z1w °…≥kts °°²¯# pt l中透析 uw «o除去乙二胺四
乙酸 k∞⁄ׄ lo超滤除菌 o加入 ≤∏u n至终浓度 ts
Λ°²¯# pt o在 vz ε 温育 souowoyo{otu及 uw «∀
2q3 氧化修饰脂蛋白的鉴定 ≠ uvw ±°吸光度测
定 }用 zxxs型分光光度仪 o光径 t ¦°石英比色皿 o
在 uvw ±°波长下测定 ts °°²¯# pt ³‹ z1w °…≥稀
释 ts倍的 ⁄及 ’¬2⁄的吸光度 kΑl~脂蛋白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用苏丹黑 …预染 ⁄及 ’¬2⁄o
用 x ª# pt琼脂糖凝胶制成凝胶板 o在电压 zs ∗ {s
∂下 o电泳 us ∗ vs °¬±o计算 • ∞ ~≈ ׅ„• ≥的测
定 ≈y  }在激发光 xus ±°o发射光 xww ±°o狭缝宽 x
±°o高灵敏度条件下置于日本岛津 • ƒ p xsss荧光
分光光度仪测定荧光强度 ~…载脂蛋白羰基的测定 }
参照文献 ≈z 进行 ∀
2q4 分组 实验组 }将 s1x ª# pt ⁄于 °…≥中
透析 uw «o除去 ∞⁄ׄo超滤除菌 o分别加入槲皮素 !
芦丁及葛根素使终浓度为 x1s Λ°²¯ # pt o于 vz ε
温育 v «o然后作氧化修饰 ~对照组 }对照组为不加药
物的 ⁄作氧化修饰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作 uvw
±°吸光度 !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 ≥及载脂
蛋白羰基测定以鉴定其氧化修饰的程度 ∀
2q5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用 ≥°≥≥ tt1x统计软
件分析 ∀结果用 cξ ? σ表示 o差异检验用方差分析和
τ检验 ∀
3 结果
表 t显示 o对照组在 ≤∏u n介导的条件下 o⁄
发生氧化修饰 o随时间延长 o其 Αuvw o• ∞ oׅ„• ≥
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逐渐增加 ouw «达到最大 ∀
x1s Λ°²¯# pt槲皮素组 o≤∏u n介导 ⁄的氧化修
#|xs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²¥¨ µo ussz
饰则延迟 u ∗ y «后才开始 o其 Αuvw o• ∞ oׅ„• ≥
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亦相应降低 o分别较对照组降
低 uz1zh ∗ w|1yh ouw1th ∗ v{1yh ot|1{h ∗
vw1vh及 vy1wh ∗ xy1{h kΠ  s1sstl∀加入 x1s
Λ°²¯# pt芦丁的实验组 o≤∏u n介导 ⁄的氧化修
饰则延迟 u «后才开始 o其 Αuvw o• ∞ oׅ„• ≥及载
脂蛋白羰基含量亦相应降低 o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tu1{h ∗ v|1vh o tx1zh ∗ vu1sh o t|1sh ∗
u{1th及 tu1{h ∗ xs1vh kΠ  s1sstl∀加入 x1s
Λ°²¯# pt葛根素的实验组 o≤∏u n介导 ⁄的氧化
修饰则延迟 u «后才开始 o其 Αuvw o• ∞ oׅ„• ≥及
载脂蛋白羰基含量亦相应降低 o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v1vh ∗ t|1uh kΠ  s1sstloz1sh ∗ uu1xh kΠ 
s1stlot|1xh ∗ uu1{h kΠ  s1sstl及 {1yh ∗
wz1sh kΠ  s1stl∀
4 讨论
表 t 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对 ≤∏u n介导 ⁄氧化修饰时 Αuvw o• ∞ oׅ„• ≥及载脂蛋白羰基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kcξ ? σ, ν € vl
分组
Αuvw r°ª³µ²·¨¬±
s « u « w « y « { « tu « uw «
对照 s1|vw ? s1ssv t1uuz ? s1ssy t1zt{ ? s1stu t1|tt ? s1ss| u1sys ? s1stu u1uyt ? s1ss{ u1t{x ? s1stt
槲皮素 s1|vw ? s1ssv s1{{z ? s1ststl s1{yy ? s1ssxtl t1stu ? s1ssztl t1sxw ? s1ss|tl t1uuu ? s1stvtl t1t{v ? s1ststl
抑制率 rh s p uz1z p w|1y p wz1s p w{1{ p wx1| p wx1|
芦丁 s1|vw ? s1ssv s1{wx ? s1ss{tl t1swv ? s1ss|tl t1wux ? s1ss|tl t1xxu ? s1ststl t1{tz ? s1ststl t1|sy ? s1stut
抑制率 rh s p vt1u p v|1v p ux1w p uw1y p t|1y p tu1{
葛根素 s1|vw ? s1ssv s1||t ? s1ss|tl t1wyz ? s1stttl t1zs{ ? s1stutl t1||u ? s1ss| u1tvu ? s1stutl u1szu ? s1stwt
抑制率 rh s p t|1u p tw1y p ts1y p v1v p x1z p x1u
分组
• ∞
s « u « w « y « { « tu « uw «
对照 t1sss ? s1stv t1vut ? s1stx t1xt{ ? s1sut t1zxz ? s1stv t1{zx ? s1suz u1sx{ ? s1svs u1u|t ? s1st{
槲皮素 t1sss ? s1stv t1ssu ? s1stwtl t1sxy ? s1stttl t1sz{ ? s1ss{tl t1uvu ? s1suytl t1xuv ? s1suutl t1yzy ? s1suvtl
抑制率 rh s p uw1t p vs1w p v{1y p vw1v p uy1s p uy1{
芦丁 t1sss ? s1stv s1||s ? s1ssytl t1tsy ? s1ss{tl t1t|x ? s1stztl t1u|v ? s1st|tl t1zvy ? s1svstl t1{wy ? s1suytl
抑制率 rh s p ux1s p uz1u p vu1s p vt1s p tx1z p t|1w
葛根素 t1sss ? s1stv t1suv ? s1stvtl t1uzs ? s1svstl t1wvt ? s1suxtl t1yyw ? s1su|tl t1|tw ? s1suxul t1|zs ? s1suvtl
抑制率 rh s p uu1x p ty1v p t{1y p tt1u p z1s p tw1s
分组
ׅ„• ≥r±°²¯# °ªpt
s « u « w « y « { « tu « uw «
对照 u{1ssw ? s1wux vx1swu ? s1uss ww1y{| ? s1uws wz1ss| ? s1tzz w{1ztu ? s1tzx xt1wvu ? s1w|{ xw1wut ? s1vuw
槲皮素 u{1ssw ? s1wux u{1s|y ? s1vzwtl u|1y{y ? s1yyxtl vs1{zt ? s1wtxtl vw1tzv ? s1vxytl vx1uut ? s1vxztl vz1zyu ? s1zxttl
抑制率 rh s p t|1{ p vv1y p vw1v p u|1{ p vt1x p vs1y
芦丁 u{1ssw ? s1wux u{1v{| ? s1uvztl vv1t|{ ? s1w{wtl vw1yyw ? s1ut{tl vx1sut ? s1tt|tl v{1wuw ? s1v|{tl wt1sux ? s1usvtl
抑制率 rh s p t|1s p ux1z p uy1v p u{1t p ux1v p uw1y
葛根素 u{1ssw ? s1wux uz1xyu ? s1usytl vy1u{z ? s1tvxtl v{1wtu ? s1us|tl ws1vsw ? s1vtztl ww1v{x ? s1uuxtl wx1wut ? s1t|ttl
抑制率 rh s p t|1x p ut1y p uu1z p uu1{ p t|1x p us1v
分组
载脂蛋白羰基 r±°²¯# °ªpt
s « u « w « y « { « tu « uw «
对照 y1uzx ? s1wux ux1{t{ ? s1|us wu1xsv ? s1{{z w{1uzv ? s1||z xx1zuz ? t1suu y{1t{u ? s1|w{ |y1xwx ? t1sys
槲皮素 y1uzx ? s1wux ty1wux ? s1xvxtl t{1vxw ? s1yzytl uy1y{z ? t1vxztl vu1ss| ? s1zwytl v|1wut ? s1{xstl xv1txx ? t1uzttl
抑制率 rh s p vy1w p xy1{ p ww1z p wu1y p wu1u p ww1|
芦丁 y1uzx ? s1wux ty1v|{ ? t1szwtl ut1tsy ? t1u|ytl vz1{ux ? t1s|vtl w{1ysw ? t1y{ytl xz1w|y ? s1||{tl {v1utu ? s1{{ytl
抑制率 rh s p vy1x p xs1v p ut1y p tu1{ p tx1z p tv1{
葛根素 y1uzx ? s1wux t{1xsv ? s1zsttl uu1xtt ? s1|{ytl vz1xwx ? s1|{ytl xs1|uw ? s1x|y x{1{t{ ? s1ztwtl {u1yut ? s1y|wtl
抑制率 rh s p u{1v p wz1s p uu1u p {1y p tv1z p tw1w
注 }与对照组比较 tl Π  s1sstoul Π  s1st
近年研究发现 o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脂质过氧
化作用 ∀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是一类普遍存在于
自然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槲皮素具有清除氧自由
基及抗氧化作用 !能降低血压 o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
#sys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²¥¨ µo ussz
损伤 o有增强免疫功能及抗癌 !抗菌 !抗病毒和镇痛
等作用 ≈{  ∀芦丁是槲皮素的芸香糖苷 o即芦丁中以
芸香糖基取代了槲皮素 …环中的 t个羟基 ∀芦丁
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o促进细胞增生和防
止血细胞凝聚 o具有抗炎 !抗过敏 !利尿 !解痉 !镇
咳 !降血脂等方面的作用 ≈|  ∀葛根素具有抗氧化 o
降低心肌耗氧量 o增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流量 o缓
解心绞痛 o抗心率失常 o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ts  ∀
本研究探讨了 v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 !
芦丁及葛根素对 ≤∏u n介导 ⁄氧化修饰作用的影
响 o发现这 v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抑制 ≤∏u n介导
⁄氧化修饰的作用 ∀实验组 ≤∏u n介导 ⁄的氧
化修饰延迟 u ∗ y «后才开始 o其对 Αuvw o • ∞ o
ׅ„• ≥及载脂蛋白羰基含量的抑制分别在 u «或 w
«ou «或 y «oy «或 { «及 w «达最大 o且不存在时
间依赖性 ∀陈季武等 ≈tt 的研究表明 o黄酮类化合物
…环上的羟基是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活性基团 o而
„环上的羟基是清除氧自由基的重要基团 o并且 …
环上羟基相邻清除作用就大大增强 ∀槲皮素与芦丁
比较 o在 …环上多 t个羟基 o故槲皮素的抗氧化作
用较芦丁强 ∀葛根素对 ⁄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较弱 o可能与葛根素的结构有关 ∀葛根素属于异黄
酮类 o其 ≤环的 v2对羟基苯基不易形成长共轭 Π
键 o因而决定了其酚羟基形成的自由基的稳定性较
其他两种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的自由基弱 ~葛
根素 {位羟基吡喃环结构 o也不能形成稳定性较强
的酚羟基自由基 o并且具有空间位阻 ∀由此可见 ov
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 ⁄氧化修饰的差异 o与其结
构有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槲皮素 !芦丁及葛根素可
用于临床上抗氧化治疗 ∀
≈参考文献  
≈t  • ¬·½·∏° o ≥·¨¬±¥¨ µª⁄q • ²¯¨²©²¬¬§¬½¨ § ²¯º §¨ ±¶¬·¼ ¬¯³²³µ²2
·¨¬± ¬± ¤·«¨ µ²ª¨ ± ¶¨¬¶≈ q ≤ ¬¯± Œ±√ ¶¨·o t||to{{}tz{xq
≈u  兰 真 o曾凡骏 o曾 里 o等 q生物类黄酮对心血管系统的调
节及作用机理 ≈ q现代预防医学 oussxovukyl}ytvq
≈v  李 荣 o李 俊 q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进展 ≈ q安徽医药 oussxo|kzl}w{tq
≈w  张林华 o刘秉文 q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人血清脂蛋
白 ≈ q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ot|{|outkvl}uxzq
≈x   ¦∞ √¯¨¨ ± o  ¤¦®± ¶¨¶ Œo ≤²¯ ¯¨ ¼ ≤  o ·¨¤¯q ⁄¬¶·µ¬¥∏·¬²± ²©
³¤µ¤²¬²± «¼§µ²¯¼·¬¦¤¦·¬√¬·¼ ¬± ·«¨ ¶¨µ∏° ²©³¤·¬¨±·¶¤©·¨µ°¼²¦¤µ2
§¬¤¯ ¬±©¤µ¦·¬²±≈ q ≤ ¬¯± ≤«¨ °o t|{yovukwl}yztq
≈y  邓祖跃 o刘秉文 o周 静 o等 q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
浆 ∂ ⁄o⁄及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 q四川大学
学报 k医学版 loussvovwkwl}zswq
≈z  傅 强 o刘秉文 q次氯酸与 ≤∏u n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 ≈ q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ousstovvkvl}uyuq
≈{  宋玉乔 o姚凌云 o曹 蔚 o等 q槲皮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
≈ q西北药学杂志 oussuotzkt l}wsq
≈|  孟祥颖 o郭 良 o李玉新 o等 q芦丁的来源 !用途及提取纯化方
法 ≈ q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oussvot|kul}ytq
≈ts  张远荣 o蒋企洲 q葛根素的抗氧化活性作用 ≈ q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 oussxo|kxl}|uq
≈tt  陈季武 o朱振勤 o杭 凯 o等 q八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
化构效关系 ≈  q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k自然科学版 loussuo
ktl}|sq
Ινηιβιτορψ εφφεχτ οφ θυερχετιν, ρυτιν ανδ πυεραριν ον
Λ∆Λ οξιδατιον ινδυχεδ βψ Χυu n
Œ˜ • ∏¬t o  ∞‘Š ƒ¤±ªu o …„Œ‹∏¤¬v o Œ˜ ≠∏u o ׄ‘Š ≤«¨ ±ª2º ¬¨w o Œ˜ …¬±ª2º ±¨u
(t. ∆ιϖισιον οφ Πεπτιδεσ Ρελατεδ ωιτη Ηυµ αν ∆ισεασεσ, Στατε Κεψ Λαβορατορψ οφ Βιοτηεραπψ, Ωεστ Χηινα Ηοσπιταλ, Σιχηυ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ενγδυ ytsswt, Χηινα;
u. Απολιποπροτειν Ρεσεαρχη Υνιτ, ∆επαρτµ εντ οφ Βιοχηεµ ιστρψ ανδ ΜολεχυλαρΒιολογψ, Ωεστ Χηινα Σχηοολοφ Πρεχλινιχαλανδ
Φορενσιχ Μεδιχινε, Σιχηυ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ενγδυ ytsswt, Χηινα;
v. Υνιτ οφ ΛαβορατορψΜεδιχινε, Ωεστ Χηινα Σεχονδ Ηοσπιταλ, Σιχηυ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ενγδυ ytsswt, Χηινα;
w. ∆επαρτµ εντ οφ Γαστροεντερολογψ, Ωεστ Χηινα Σεχονδ Ηοσπιταλ, Σιχηυ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 Χηενγδυ ytsswt,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²µ¼ ©¨©¨¦·²© ∏´¨ µ¦¨·¬±o µ∏·¬± ¤±§³∏¨ µ¤µ¬± ²± ·«¨ ⁄²¬¬§¤·¬²± ¬±§∏¦¨§¥¼ ≤∏u n
¤±§·²¬±√ ¶¨·¬ª¤·¨·«¨ ¬µ¤¦·¬²± ²± ·«¨ ³µ¨√ ±¨·¬²± ¤±§·µ¨¤·° ±¨·²©¤·«¨ µ²¶¦¯ µ¨²¶¬¶q Μετηοδ : ׫¨ ¶¨µ∏° ⁄º¤¶¬¶²¯¤·¨§¥¼ ·«¨ ²±¨¶·¨³
§¨ ±¶¬·¼ ªµ¤§¬¨±·∏¯·µ¤¦¨±·µ¬©∏ª¤·¬²±q ׫¨ ⁄²¬¬§¤·¬²± º¤¶¬±§∏¦¨§¥¼ ≤∏u n ιν ϖιτρο ©²µ§¬©©¨µ¨±··¬°¨ ³¨ µ¬²§¶q ± ∏¨ µ¦¨·¬±o µ∏·¬± ¤±§
³∏¨ µ¤µ¬± ¤·x Λ°²¯# pt º µ¨¨ ¤§§¨ §µ¨¶³¨ ¦·¬√¨¯¼o ¤¶·«¨ ¬¨³¨ µ¬° ±¨·¤¯ ªµ²∏³¶o v «²∏µ¶¥¨ ©²µ¨ ²¬¬§¤·¬²±q ׫¨ ²¬¬§¤·¬²± ²©⁄¬± ¬¨2
#tys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²¥¨ µo ussz
³¨ µ¬° ±¨·¤¯ ¤±§¦²±·µ²¯ ªµ²∏³¶º¤¶¬§¨ ±·¬©¬¨§¥¼ ° ¤¨¶∏µ¬±ªΑuvw o • ∞ o ׅ„• ≥ ¤±§³µ²·¨¬± ¦¤µ¥²±¼¯ ¶¦²±·¨±·o ¤±§·«¨ √¤¯∏¨ ¶º µ¨¨ ¦²°2
³¤µ¨§ ¥¨ ·º¨¨ ± ·«¨ ·º²ªµ²∏³¶q Ρ εσυλτ: ≠ ׫¨ √¤¯∏¨ ¶²©Αuvw o • ∞ o ׅ„• ≥ ¤±§³µ²·¨¬± ¦¤µ¥²±¼¯ ¶©²µ°¤·¬²± ¬±¦µ¨¤¶¨§ªµ¤§∏¤¯ ¼¯ §∏µ¬±ª
⁄²¬¬§¤·¬²± ¬±§∏¦¨§¥¼ ≤∏u n ιν ϖιτροq  ⁄∏µ¬±ª⁄²¬¬§¤·¬²± ¬±§∏¦¨§¥¼ ≤∏u n ιν ϖιτρο ¤±§¬±¦∏¥¤·¬²± º¬·« ¤¨¦«²© ∏´¨ µ¦¨·¬±o µ∏·¬±
¤±§³∏¨ µ¤µ¬±o ·«¨ ®¬± ·¨¬¦¦«¤±ª¨ ¶²©Αuvw o • ∞ o ׅ„• ≥ ¤±§³µ²·¨¬± ¦¤µ¥²±¼¯ ¶©²µ°¤·¬²± ¶«²º §¨ ¤¯ª³«¤¶¨¶²©u2y «o u «¤±§u « µ¨2
¶³¨ ¦·¬√¨¯¼o ¤±§ ·«¨ ¦²µµ¨¶³²±§¬±ª √¤¯∏¨ ¶©²µ ¤¨¦« ²©·«¨ ¤ª¨ ±·¶·µ¨¤·¨§ ªµ²∏³ º µ¨¨ µ¨§∏¦¨§ ¥¼ uz1zh 2w|1yh o uw1th 2v{1yh o
t|1{h 2vw1vh ¤±§ vy1wh 2xy1{h ~ tu1{h 2v|1vh o tx1zh 2vu1sh o t|1sh 2u{1th ¤±§ tu1{h 2xs1vh ~ ¤±§ v1vh 2t|1uh o
z1sh 2uu1xh o t|1xh 2uu1{h ¤±§{1yh 2wz1sh o µ¨¶³¨ ¦·¬√¨¯¼q Χονχλυσιον: ׫¨ ¶¨ µ¨¶∏¯·¶¶∏ªª¨ ¶··«¤·´ ∏¨ µ¦¨·¬±o µ∏·¬± ¤±§³∏¨ µ¤µ2
¬± ¦¤± ¶∏¥¶·¤±·¬¤¯ ¼¯ ¬±«¬¥¬·⁄²¬¬§¤·¬²±o ¤±§ ∏´¨ µ¦¨·¬± «¤¶¤±·¬²¬¬§¤·¬²± ¤¥¬¯¬·¼ ¶·µ²±ª¨ µ·«¤± µ∏·¬± ¤±§³∏¨ µ¤µ¬±q
[ Κεψ ωορδσ] ²¯º §¨ ±¶¬·¼ ¬¯³²³µ²·¨¬±~ ²¬¬§¬½¨ §°²§¬©¬¦¤·¬²±~ ∏´¨ µ¦¨·¬±~ µ∏·¬±~ ³∏¨ µ¤µ¬±~ ¤±·¬²¬¬§¤·¬²±
≈责任编辑 古云侠  
≈收稿日期   ussy2ts2us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kvsuztx{wl~山东省自然
科学基金项目 k≠ussv≤tvl
≈通讯作者   3 丁华 oר¯}tvzs{|vyx{to∞2°¤¬¯}§¬±ª«∏¤ƒ ¶§∏q
§¨∏q¦±
鲜姜有效部位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和
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宋 芸 t o魏欣冰 t o丁 华 t3 o程秀民 u
ktq山东大学 医学院 药理学研究所 o山东 济南 uxsstu~
uq山东大学 药学院 o山东 济南 uxsstul
≈摘要   目的 }研究鲜姜有效部位对离体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力及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和
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o探讨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建立离体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
k∞≤∂ 2vswl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o取健康大鼠每日灌服不同剂量的鲜姜有效部位 kussowsso{ss °ª# ®ªpt l或阳性对
照药洛伐他汀 kws °ª# ®ªpt lo取含药血清作为受试药物 o用孟加拉玫红染色法测定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力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k• ×2°≤• l测定细胞内细胞间黏附分子 2tkŒ≤„ 2tl!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k∂ ≤„ 2tl以及单
核细胞趋化蛋白 k ≤°2tl的 °• ‘„表达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法 k∞Œ≥„l测定  ≤°2t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鲜姜有
效部位能够显著降低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力 o并减低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 Œ≤„ 2to∂ ≤„ 2t及  ≤°2t∀
结论 }鲜姜有效部位可以降低由氧化损伤所引起的 ∞≤∂ 2vsw细胞过度表达 Œ≤„ 2to∂ ≤„ 2t及  ≤°2to阻止单核细
胞向内皮细胞黏附 o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 ∀
≈关键词   鲜姜有效部位 ~过氧化氢 ~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中图分类号   • u{x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t|2usyu2sw
生姜 • «¬½²°¤¬±ª¬¥¨µ¬¶• ¦¨¨±¶是祖国医学中常
用的中药材 ∀近年来 o国内外应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
证实 o生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和姜辣素 ≈t  o具
有调血脂 !抗氧化 o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u  o特别是生
姜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v  ∀鲜
姜有效部位 k ©¨©¨¦·¬√¨³¤µ·¶²©Ζινγιβερ οφφιχιναλo∞°l
是采用先进的提取工艺 o将生姜的主要成分挥发油和
姜辣素合并提取并处理加工成的固体物质 o保留了生
姜的天然活性 o为开发生姜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条件 ∀
本室的前期研究已经证实 o∞°具有调节血脂 !促进
一氧化氮生成 ≈w 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x  o能够减轻高
脂饮食所致的大鼠动脉内皮损伤 ≈y  o具有潜在的抗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本研究利用离体培养的血管内皮
细胞 o进一步探讨鲜姜有效部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
于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
1q1 药品与试剂 鲜姜有效部位为山东莱芜产鲜
#uysu#
第 vu卷第 t|期
ussz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t|
’¦·²¥¨ µ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