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xtrac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Viscum coloratum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全 文 :∆ετερµ ινατιον οφ φλαϖονεσ ιν Ελσηολτζια βοδινιερι βψ ΗΠΛΧ
≤‹∞‘‹¤¬2¼∏± t o ƒ„‘¬¤± u o ≤„’ ¬¤±2¬¬± u
(t. ∆επαρτµ εντ οφΧηεµ ιστρψ ανδ Βιοτεχηνολογψ, Ψυνναν Μινοριτψ Υνιϖερσιτψ, Κυνµ ινγ yxssvt, Χηινα;
u. Κυνµ ινγ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Κυνµ ινγ yxss|v,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²³¤± ‹°≤ ° ·¨«²§©²µ·«¨ ° ¤¨¶∏µ¨° ±¨·²©©¯¤√²± ¶¨¬± Ελσηολτζια βοδινιεριq Μετηοδ : „±¤¯¼¶¬¶
º¤¶¦¤µµ¬¨§²∏·²± ≥«¬°¤§½∏≤ 2usts„ ‹ °≤ ¶¼¶·¨°q ׫¨ ¶¨³¤µ¤·¬²± º¤¶³¨ µ©²µ° §¨²± „ª¬¯¨ ±·∞¬·¨±§2• ° ≤t{ ¦²¯∏°± kw1y °° ≅ uxs
°°ox Λ°loº¬·«° ·¨«¤±²¯ 2¤¦¨·²±¬·µ¬¯¨ 2s1uh ³«²¶³«²µ¬¦¤¦¬§¤¶°²¥¬¯¨ ³«¤¶¨o¤±§·«¨ ©¯²º µ¤·¨º¤¶t1s °# °¬±pt ¤±§·«¨ §¨ ·¨¦·¬√¨
º¤√¨¯ ±¨ª·«º¤¶u{s ±°q Ρ εσυλτ: „ ª²²§ ¬¯± ¤¨µµ¨ ¤¯·¬²±¶«¬³ ¤±§·«¨ ° ¤¨± µ¨¦²√ µ¨¼ º¤¶©²∏±§ º¬·«¬± ·«¨ µ¤±ª¨ q Χονχλυσιον: ׫¬¶
° ·¨«²§¬¶µ¤³¬§o¶¬°³¯¨¤±§¤¦¦∏µ¤·¨q
[ Κεψ ωορδσ] ©¯¤√²± ¶¨~ Ελσηολτζια βοδινιερι~ ‹ °≤
≈责任编辑 牛泽宇  
≈收稿日期   ussy2tu2u{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ksvŽ⁄vxssuyl
≈通讯作者   3 王俊 oר¯}ksxttlxyv|y|zo∞2°¤¬¯}º¤±ª­∏±­¶ƒ
·²°q¦²°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王 俊 3 o朱一凡
k江苏科技大学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o江苏 镇江 utust{l
≈摘要   目的 }对国产槲寄生中的有效成分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方法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槲寄
生多糖 o超滤膜分离 2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 ~槲寄生多糖经苯酚 2硫酸显色后 o在 w|s ±°处进行比色测
定 ∀结果 }槲寄生药材 !槲寄生粗多糖 ≤∂ °≥2¶和槲寄生精制多糖 ≤∂ °≥2¶ 2≤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 w1|vh k• ≥⁄
t1swh oν € vlowv1u{h k• ≥⁄ t1v|h oν € vl和 y|1xxh k• ≥⁄ t1yuh oν € vlo平均回收率为 |y1szh k• ≥⁄ u1xwh o
ν € xl∀结论 }该法简便 !快速 !准确 !灵敏度好 ∀
≈关键词   槲寄生 ~多糖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 u{wq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zluu2uv{z2sw
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槲寄生 ςισχυµ
χολορατυµ kŽ²°ql ‘¤®¤¬的干燥带叶茎枝 o性平 !味
苦 o具有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作用 o用于治
疗风湿痹痛 !腰膝酸软 !胎动不安 ∀在欧洲 o白果槲
寄生 ς. αλβυµ 是古代的民间药物 o有神奇药草之
称 o其水提取物被用于治疗癌症 !高血压 !肝炎 !精神
抑郁症等疾病 o市场上已开发有 Œ¶¦¤§²µo∞∏µ¬¬²µo‹ 2¨
¬¯¬²µoŒ¶²µ¨ 等¯多种槲寄生提取物制剂 ≈t  ∀随着研究
的深入 o分离得到的槲寄生多糖主要有高度酯化半
乳糖聚合物 ≈uov  ! ∂ „≈w  !中性多糖 k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约 v万 l及酸性多糖 ≈x  !∂ °≥≈y 等多糖 o由阿拉
伯糖 !半乳糖 !葡萄糖 !鼠李糖 !糖醛酸组成 o并含有
少量木糖和甘露糖 ≈x  ∀
药理研究表明 o白果槲寄生多糖提取物具有保
护动物免受放疗或化疗损伤的作用 ≈z  ~白果槲寄生
多糖 k∂ °≥l及其中性组分 k∂ °≥2tl与小鼠腹腔巨噬
细胞共同培养 o均可显著增强其 בƒ2ΑoŒ2t的分
泌 ≈y  ~白果槲寄生多糖还具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作用 o且与凝集素类毒蛋白的抗癌活性有关 o其作用
机制在研究中 ≈wox  ∀我国槲寄生资源丰富 o但其生
化类药物开发基础薄弱 o因此加大我国本土槲寄生
活性成分的应用基础研究尤为迫切 ∀本研究首次对
#z{vu#
第 vu卷第 uu期
ussz年 t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u
‘²√ °¨¥¨ µo ussz
国产槲寄生多糖 k简称 ≤∂ °≥l的提取分离及其含量
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o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槲寄生多糖新药提供了基础数据 ∀
1 仪器与材料
1q1 仪器
˜∂ p uwxs分光光度计 k日本岛津公司 l~
…• ˜Ž∞• ×∞‘≥’• uz红外分光光度计 k德国 …µ∏®¨ µ
公司 l~• p uss型旋转蒸发器 k瑞士 …|¦«¬公司 l~实
验用膜分离装置 k上海亚东核级树脂有限公司 l~
vŽtx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k美国 ≥¬ª°¤公司 l~自动色
谱系统 k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 l~ƒ„utsw‘电子天平
k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l∀
1q2 试剂与材料
槲寄生产自辽宁 o购于镇江江扬国药有限公司 o
经江苏大学欧阳臻副教授鉴定为 ς. χολορατυµ o在
zs ε 下干燥 tu «o粉碎 o过 ws目筛 o备用 ∀苯酚为
重蒸酚 o蒽酮 !硫酸 !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葡萄
糖对照品 k批号 s{vv2|xswl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 ∀
2 方法与结果
2q1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取干燥粉碎后的
槲寄生粉 {us1s ªo在水浴温度 |x ε 下 o按料液比
tΒuy热水提取 v «o获得槲寄生多糖提取液 k≤∂ °≥l∀
抽滤去残渣 o取上清液离心 k{ sss µ# °¬±pt l除杂 o
用重蒸水稀释至 t万 °o依次过截流相对分子质量
为 x万和 t万的内压式中空毛细管超滤膜组件 o过
膜压力 s1t  °¤o获得 t万以下 k≤∂ °≥2´ lot万 ∗ x
万 k≤∂ °≥2µ lox万以上 k≤∂ °≥2¶ lv个级分的多糖
水提液 ∀
将 ≤∂ °≥2¶浓缩 o向浓缩液中加入 |xh 乙醇 o
直至溶液中乙醇浓度为 {sh o置 w ε 冰箱中过夜 o
次日除去乙醇 o用蒸馏水将沉淀物复溶 o向其中加入
xsh的三氯乙酸 k×≤„l溶液直至其浓度为 tsh o随
后离心 kw sss µ# °¬±pt l去沉淀 o得槲寄生脱蛋白多
糖水提液 o用氨水调 ³‹至 z∀再向槲寄生多糖水提
液中加入 s1xh的活性炭 o|s ε 水浴脱色 t «o抽滤
除活性炭 o得无色透明槲寄生多糖水提液 ∀再次醇
沉 o离心 kw sss µ# °¬±pt l取沉淀 o加入少量丙酮 o挥
去沉淀物中残余的少量水分和乙醇 o即得白色槲寄
生粗多糖 ≤∂ °≥2¶粉末 ∀
槲寄生多糖 ≤∂ °≥2¶在 uss ∗ wss ±°的紫外扫
描结果表明 o槲寄生多糖 ≤∂ °≥2¶中不含蛋白 !核
酸 ∀
称取 ≤∂ °≥2¶ t1s ªo对白色槲寄生粗多糖粉末
≤∂ °≥2¶进行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 k⁄∞2xul的离子
交换色谱分离纯化 o依次用 tss °双蒸水 otss °
s1t °²¯# pt氯化钠溶液 otss °s1u °²¯ # pt氯
化钠溶液 otxs °s1v °²¯# pt氯化钠溶液洗脱 o洗
脱速度 zu °# «pt o每管 v °∀
根据图 t相对准确的收集 ≤∂ °≥2¶ 2„ ks1su{
ªlo≤∂ °≥2¶ 2…ks1swu ªlo≤∂ °≥2¶ 2≤ ks1tw{ ªl和
≤∂ °≥2¶ 2⁄ks1sst ªlo即将槲寄生多糖 x万以上级
分分为 w个多糖组分 o其中 ≤∂ °≥2¶ 2„o≤∂ °≥2¶ 2…o
≤∂ °≥2¶ 2≤等前 v个多糖组分中多糖含量相对较
多 o而 ≤∂ °≥2¶ 2⁄中多糖含量较少 o这与文献 ≈x 的
报道一致 ∀
图 t 槲寄生多糖 ≤∂ °≥2¶的 ⁄∞2xu离子交换色谱图
选取含量最多的槲寄生多糖 ≤∂ °≥2¶ 2≤ 上
≥ ³¨«¤§¨ ¬Š2uss柱 o验证其纯度 o洗脱色谱图 o见图
u∀根据图 u的单一对称峰 o表明 ≤∂ °≥2¶ 2≤是一个
相对较纯的多糖组分 ∀对 ≤∂ °≥2¶ 2≤再次醇沉 o静
置后抽滤 o沉淀用无水乙醇 !丙酮反复洗涤多次 oys
ε 以下低温干燥 o得到白色无定形粉末 o即为精制槲
寄生多糖 ∀称重 o计算得率 o备用 ∀
图 u 槲寄生多糖 ≤∂ °≥2¶ 2≤的凝胶色谱图
槲寄生多糖 ≤∂ °≥2¶ 2≤在 w sss ∗ wss ¦° pt的
红外光谱图证实具有糖醛酸结构 o为酸性多糖 o与文
献 ≈x 报道一致 ∀
2q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配制
2q2q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
#{{vu#
第 vu卷第 uu期
ussz年 t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u
‘²√ °¨¥¨ µo ussz
葡萄糖 us1s °ªo用重蒸水定容至 tss °o配成质量
浓度为 uss Λª# °pt的储备液 ∀储备液分别稀释 o
配成质量浓度为 usovsowsoxsoysozso{s Λª# °pt
的稀释液 ∀
2q2q2 苯酚试液的配制 称取 x1s ª重蒸苯酚 o用
重蒸水定容至 tss °o置于棕色试剂瓶中 ow ε 下在
冰箱中保存 ∀
2q2q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文献 ≈{ o精密吸取
上述系列稀释液各 s1u °o置 ts °试管中 o每个
质量浓度的稀释液 v个平行 ∀随后向每支试管中加
入 xh苯酚溶液 s1w °o混合后 o迅速加入 u °浓
硫酸 o混合均匀后 o室温放置 vs °¬±o在波长 w|s ±°
测定吸光度 o空白对照以蒸馏水代替糖溶液 o苯酚和
浓硫酸的加入量不变 ∀以吸收度 kΨl对葡萄糖含量
kΞl回归 o得回归方程 Ψ € s1svw yΞ p s1sw| |oρ€
s1||t {∀在 w ∗ ty Λª葡萄糖的含量与吸光度呈良
好线性关系 ∀
2q3 样品中槲寄生多糖含量的测定
2q3q1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ws目槲寄生粉
t1s ªo用 {sh 乙醇浸泡过夜 o在索氏提取器中用
{sh乙醇回流 x «o残渣挥去溶剂 o用蒸馏水按料液
比 tΒuy加入 o|x ε 水浴回流提取 v «o重复 v次 o合
并提取液 o趁热过滤 o滤液离心 k{ sss µ# °¬±pt lo取
上清液置 tss °量瓶中 o用蒸馏水定容 o摇匀备用 ∀
精密称取 wxε 干燥至恒重的槲寄生粗多糖
≤∂ °≥2¶和精制槲寄生多糖 ≤∂ °≥2¶ 2≤各 ts1s °ªo
置于 xs °量瓶中 o加重蒸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o超
声增溶 o摇匀 o制得槲寄生粗多糖 ≤∂ °≥2¶和精制槲
寄生多糖 ≤∂ °≥2¶ 2≤样品液 o摇匀备用 ∀
2q3q2 样品中槲寄生多糖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样
品溶液 s1u °于刻度试管中 o按照 2q2q3下的方法
测定吸光度 o由回归方程计算供试液中槲寄生多糖
含量 ∀
以同批槲寄生粉为样品测得槲寄生药材中多糖
含量为 w1|vh o• ≥⁄ t1swh kν €vl~以槲寄生粗多糖
≤∂ °≥2¶为样品测得槲寄生粗多糖 ≤∂ °≥2¶中多糖含
量为 wv1u{h o• ≥⁄ t1v|h kν € vl~以精制槲寄生多
糖 ≤∂ °≥2¶ 2≤为样品测得精制槲寄生多糖 ≤∂ °≥2¶ 2≤
中多糖含量为 y|1xxh o• ≥⁄ t1yuh kν €vl∀
2q4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 v份 t1s ª槲寄生粉末 o制备样品溶
液 ∀精密移取各样品 s1u °o按样品中多糖含量测
定方法测定吸光值 o计算槲寄生多糖含量分别为
w1|wh o w1{zh o w1|zh o平 均 值 w1|vh o • ≥⁄
t1swh kν €vlo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
2q5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槲寄生提取液 s1u °o每隔 vs °¬±按
样品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吸光值 o连续 w «∀结
果表明 o样品溶液在 w «内显色稳定 o• ≥⁄ t1z|h
kν € {lo该方法稳定性良好 o在 w «内可进行测定 ∀
2q6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槲寄生粉末 uxs °ªo葡萄糖标准品 x
°ªo按 2q3q1制备样品 o按多糖含量测定方法计算
槲寄生多糖含量 o测得平均回收率为 |y1szh o• ≥⁄
u1xwh kν €xl∀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了改良的苯酚 2硫酸法 o将糖转变为
糖醛衍生物进行测定 o在 w|s ±°有最大吸收 o且吸
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实践证明 o该方法简单 !
灵敏 !重复性好 o但要注意防止苯酚被氧化及腐黑物
的出现 ∀作者在实验中发现 o苯酚溶液的配制 o浓硫
酸的加入方式对测定都有影响 ∀由于苯酚容易被氧
化 o故操作必须迅速 o配好的苯酚溶液应置棕色试剂
瓶中于冰箱中避光保存 ∀在滴加浓硫酸时 o应缓慢
沿试管壁加入 o避免出现腐黑物及分层现象 o该现象
是由于葡萄糖与浓硫酸共热后产生 x2羟甲糠醛 o易
溶于酸 o且不挥发 o能受热与酸进一步分解成乙酰丙
酸 !甲酸和暗色的不溶缩合物 k即腐黑物 l≈|  ∀由于
缺少糠醛 o不发生颜色反应 o从而形成苯酚溶液层 ∀
近年来 o多糖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糖生物学和
糖工程学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组对槲寄生多糖
k≤∂ °≥l的初步药理实验已经证明其具有抗氧化 !抗
菌等活性 o其他活性筛选正在进行中 ∀我国具有丰
富的槲寄生天然植物资源 o开发国产槲寄生制剂的
意义重大 ∀因此 o今后对槲寄生多糖进行深入研究
的方向有槲寄生多糖提取方法及工艺的优化 o槲寄
生多糖的分离及纯化方法与工艺 o槲寄生多糖的药
理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等 ∀
≈参考文献  
≈t  王 俊 o王国基 o颜 辉 o等 q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q时珍国医国药 oussxotykwl}vssq
≈u  ²µ§¤± ∞o • ¤ª± µ¨‹ q ≥·µ∏¦·∏µ¨ ¤±§³µ²³¨ µ·¬¨¶²©³²¯¼¶¤¦¦«¤µ¬§¨ ¶
©µ²° ςισχυµ αλβυµ kql≈ q ’±¦²¯²ª¼o t|{yowvk¶∏³³¯ tl}{q
≈v  Š µ¨² ¨± º¨ ¬¨·o ⁄¬¨·«¨ °¯ ƒµ¶¨o Ž¤µ¯ Š • ²¨ ¶± µ¨o ·¨¤¯q ≥«¨ ¤µ
§¨ ªµ¤§¤·¬²± ¤±§§¨ ©²µ°¤·¬²± ²©³²¯¼¶¤¦¦«¤µ¬§¨ ¶¬± ·«¬± ¬¯´∏¬§©¬¯°
#|{vu#
第 vu卷第 uu期
ussz年 t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u
‘²√ °¨¥¨ µo ussz
©¯²º ²± ¤ µ²·¤·¬±ª§¬¶®≈ q °²¯¼° µ¨⁄ ª¨µ¤§¤·¬²± ¤±§ ≥·¤¥¬¯¬·¼o
usssozs}u{vq
≈w  ≥·¨¬± Š  o ∞§¯∏±§˜o °©∏¯¯¨µ˜o ·¨¤¯q Œ±©¯∏¨ ±¦¨ ²©³²¯¼¶¤¦¦«¤2
µ¬§¨ ¶©µ²° ∂ ¬¶¦∏° ¤¯¥∏° ²± «∏°¤± ¼¯°³«²¦¼·¨¶o°²±²¦¼·¨¶¤±§
ªµ¤±∏¯²¦¼·¨¶ιν ϖιτρο≈ q „±·¬¦¤±¦¨µ• ¶¨o t|||ot|kx…l}v|szq
≈x  ∞§¯∏±§˜o ‹ ±¨¶¨¯„o ƒµ²¶¨ ⁄o ·¨¤¯q °²¯¼¶¤¦¦«¤µ¬§¨ ¶©µ²° ςισ2
χυµ αλβυµ q ¥¨ µµ¼ ¬¨·µ¤¦·¤±§·«¨ ¬µ¬±·¨µ¤¦·¬²± º¬·« ςισχυµ αλ2
βυµ ¤ªª¯∏·¬±¬±´ ≈  q „µ½± ¬¨°¬·¨ ©¯²µ¶¦«∏±ªo usssoxs kzl}
ywxq
≈y  吴 勇 o何承敏 o王 雅 o等 q槲寄生多糖对巨噬细胞分泌
בƒ2Α和 Œ2t的影响 ≈ q湖北中医杂志 oussvouxkwl}w{q
≈z  ‘¤µ¬°¤±²º „ „q ׫¨ ¬±­∏µ¼ ²©µ¤§¬²·«¨ µ¤³¼ ¤±§¦«¨ °²·«¨ µ¤³¼}
µ²¯¨²©³²¯¼¶¤¦¦«¤µ¬± ¬¨·µ¤¦·²©ςισχυµ αλβυµ q≈ q • ¤§¬²¥¬²¯²2
ª¬¤o t||uovu}{y{q
≈{  董 群 o郑丽伊 o方积年 q改良的苯酚 2硫酸法测定多糖和寡糖
含量的研究 ≈ q中国药学杂志 ot||yovtk|l}xxsq
≈|  王镜岩 o朱圣庚 o徐长法 q生物化学 ≈   qv版 q上册 q北京 }高
等教育出版社 oussu}tzvqq
Εξτραχτιον ανδ χοντεντ δετερµ ινατιον οφ πολψσαχχηαριδεσ ιν ς ισχυµ χολορατυµ
• „‘Š ∏±o ‹˜ ≠¬2©¤±
(Χολλεγε οφ Βιολογψ ανδ Ενϖιρονµ ενταλΕνγινεερινγ , ϑιανγσυ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Ζηενϕιανγ utust{,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 ·¨«²§©²µ ¬¨·µ¤¦·¬²± ¤±§¦²±·¨±·§¨ ·¨µ°¬±¤·¬²± ²©³²¯¼¶¤¦¦«¤µ¬§¨ ¬± ςισχυµ χολορατυµ q
Μετηοδ : °²¯¼¶¤¦¦«¤µ¬§¨ º¤¶ ¬¨·µ¤¦·¨§¥¼ «²·º¤·¨µo ¶¨³¤µ¤·¨§¥¼ ∏¯·µ¤©¬¯·µ¤·¬²± ¤±§¬²±2¨ ¬¦«¤±ª¨ ¦«µ²°¤·²ªµ¤³«¼q ׫¨ ¦²±·¨±·§¨ ·¨µ2
°¬±¤·¬²± º¤¶³¨ µ©²µ° §¨¤·º¤√¨¯ ±¨ª·«w|s ±° º¬·«³«¨ ±²¯ 2¶∏¯©∏µ¬¦¤¦¬§¤¶¤¦«·²°²2ª¨ ±¬¦¤ª¨ ±·q Ρ εσυλτ: ׫¨ ¦²±·¨±·²©³²¯¼¤¦¦«¤µ¬§¨
¬± ς. χολορατυµ o ≤∂ °≥2¶ o ¤±§ ≤∂ °≥2¶ 2≤ º µ¨¨ µ¨¶³¨ ¦·¬√¨¯¼ w1|vh k• ≥⁄ t1swh o ν € vlo wv1u{h k• ≥⁄ t1v|h o ν € vlo
y|1xxh k• ≥⁄ t1yuh o ν € vlo ¤±§·«¨ ¤√ µ¨¤ª¨ µ¨¦²√ µ¨¼ º¤¶|y1szh k• ≥⁄ u1xwh o ν € xlq Χονχλυσιον: ׫¨ ° ·¨«²§º¤¶¶¬°2
³¯ o¨ µ¤³¬§o ¤±§¤¦¦∏µ¤·¨q
[ Κεψ ωορδσ] ςισχυµ χολορατυµ ~ ³²¯¼¶¤¦¦«¤µ¬§¨ ~ ¬¨·µ¤¦·¬²± ¤±§¶¨³¤µ¤·¬²±~ ¦²±·¨±·§¨ ·¨µ°¬±¤·¬²±
≈责任编辑 牛泽宇  
k上接第 uvw{页 l
Οϖερϖιεω πηαρµ αχοκινετιχ αβουτ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µ εδιχινε ιν
ρεχεντ ts ψεαρσ
Œ˜ ‹∏¤2ª¤±ªo ‹˜„‘Š ‹∏¬2¬∏¨
(Γυανγξι ΜεδιχαλΥνιϖερσιτψ, Ναννινγ xvssut,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µ·¬¦¯¨¶∏°°¤µ¬½¨ §·«¨ ³µ²ªµ¨¶¶¨¶²©³«¤µ°¤¦²®¬± ·¨¬¦¤¥²∏··µ¤§¬·¬²±¤¯ ≤«¬± ¶¨¨ ° §¨¬¦¬±¨k×≤ l ¬± µ¨¦¨±·ts
¼¨ ¤µ¶q • ³¨²µ·¶¬±§¬¦¤·¨§·«¤··«¨ ¶·∏§¬¨¶²©³«¤µ°¤¦²®¬± ·¨¬¦¤¥²∏·×≤ º µ¨¨ ¬± ·«¨ ¶·¤ª¨ ²© ¬¨³¯²µ¤·²µ¼q  ¤±¼ ©¤¦·²µ¶µ¨¶·µ¬¦·¨§·«¨
³µ²ªµ¨¶¶¨¶²©³«¤µ°¤¦²®¬± ·¨¬¦¶∏¦«¤¶¦²°³¯ ¬¨¬·¼ ²©° §¨¬¦¬±¨¦²°³²± ±¨·¶o °∏¯·¬2·¤µª¨·²©§µ∏ª ©¨©¨¦·¤±§¬°³¨ µ©¨¦·²© √¨¤¯∏¤·¬²± ° ·¨«2
²§¶q • ¬·«·«¨ §¨ √¨¯²³¬±ª²©°²§¨ µ± ¤±¤¯¼·¬¦¤¯ ·¨¦«±¬´∏¨ ¶¤±§¬±§¬¦¤·¬²± ²©×≤ ·«¨ ²µ¬¨¶o º¨ ¥¨ ¬¯¨√¨·«¤··«¨ ³«¤µ°¤¦²®¬± ·¨¬¦¶·∏§¼
º¬¯¯ ¥¨ ¦²±¶·¤±·¯¼ ∏³§¤·¨§¤±§¬°³µ²√ §¨q
[ Κεψ ωορδσ] ·µ¤§¬·¬²±¤¯ ≤«¬± ¶¨¨ ° §¨¬¦¬± ~¨ ³«¤µ°¤¦²®¬± ·¨¬¦
≈责任编辑 刘  
#s|vu#
第 vu卷第 uu期
ussz年 t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qvuo Œ¶¶∏¨ uu
‘²√ °¨¥¨ µo us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