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测定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



全 文 :HPLC测定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
朱燕飞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 诸暨 311800)
[收稿日期] 20080105
[通讯作者] 朱燕飞,13661389723
  小青龙汤为始载于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
《伤寒论》的经典名方,其现代剂型有颗粒剂、片剂、
合剂等,其中颗粒剂为药典收载品种,05版药典只
是对方中芍药苷进行了质量控制[1],并未对君药麻
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进行定量控制,文
献报道中仅见采用胶束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小青龙颗
粒中麻黄碱的含量[2],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保
证产品的疗效,作者建立了专属性好、简便可行的麻
黄碱、伪麻黄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含量的方
法,适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Series),TGL-
16A冷冻离心机(长沙平凡仪器仪表有限公司),Si
noChromODS(46mm×250mm,5μm)色谱柱,盐
酸麻黄碱(批号 171242200403)及盐酸伪麻黄碱
(批号171235200504)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小青龙颗粒(北京首儿制药厂,批号060213,
060215,060217)。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磷
酸、氧化铝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制备 对照品液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
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 2026,1013mg,置 100
mL量瓶中,用001mol·L-1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
至刻度,制成02026mg·mL-1麻黄碱和01013
mg·mL-1伪麻黄碱的溶液,摇匀,即得母液。取母
液100μL用甲醇定容于1mL量瓶,得到含麻黄碱
2026μg·mL-1和伪麻黄碱1013μg·mL-1的对
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小青龙颗粒适量,研
细,精密称取4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5mL,
称重,超声30min,放冷补足质量,过滤,取续滤液1
mL,过15g氧化铝柱,50%甲醇冲洗,接取9mL洗
脱液,用磷酸定容至10mL,摇匀,用045μm微孔
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及工艺,制备
缺麻黄药材的阴性样品,再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
法制备不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的阴性对照溶液。
2.2 色谱条件 SinoChrom-ODS(46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65∶
935);检测波长207nm;流速1mL·min-1;柱温为
室温。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及专属性考察 分别吸取对
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各10μL注入
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1。
图1 小青龙颗粒HPLC图
A.对照品;B.样品;C.阴性对照;a.盐酸麻黄碱;b.盐酸伪麻黄碱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2,6,
10,14,18μL,进样,记录色谱峰面积。对质量浓度
和其相应的峰面积进行回归。麻黄碱、伪麻黄碱的
回归方程分别为A=4146C+387,r=09999和A
=3895C+107,r=09999,表明在004052~0
36468μg,002026~018234μg麻黄碱、伪麻黄
碱线性关系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
(002mg·mL-1),重复进样 5次,记录色谱峰面
积,其峰面积RSD为015%。取盐酸麻伪黄碱对照
品溶液(001mg·mL-1),重复进样5次,记录色
谱峰面积,其峰面积平均值RSD为012%。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1批号样品,按样品溶液的
制备方法平行制备5份,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
并计算,平均含量的RSD分别为14%,12%。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样品溶液,于室温下放
置,分别于0,1,2,4,8,12,24h进样,每次进样20
·848·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
μL,按同一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峰面积,麻黄
碱、伪麻黄碱的峰面积 RSD分别为 051%和
054%,表明样品在24h内稳定。
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4g5
份,各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
品,依法测定含量并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麻黄碱、伪麻黄碱回收率试验(n=5)
对照品
取样量
/g
样品中
含量/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麻黄碱  4237 4382 6827 992 991 025
  4126 4260 6706 992    
  4201 4341 6793 993    
  4120 4257 6669 987    
  4125 4263 6715 993    
伪麻黄碱 4237 2040 3198 987 986 033
  4126 1993 3145 985    
  4201 2031 3185 986    
  4120 1991 3163 991    
  4125 1994 3136 982    
  注:麻黄碱加入量均为2500mg,伪麻黄碱均为1200mg
2.9 样品测定 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每个批号
平行制备3份;同法制备对照品溶液,测定。按外标
法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本实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根据药典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3)
批号 成分 含量/mg/袋 RSD/%
060213 麻黄碱  6232 095
  伪麻黄碱 2853 025
060215 麻黄碱  6154 026
  伪麻黄碱 2961 056
060217 麻黄碱  5895 092
  伪麻黄碱 2813 087
05版中麻黄药材项测定麻黄碱方法[1]中供试品制
备方法修改而得。经证实,此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小
青龙颗粒中诸多杂质,能够得到无干扰、分离良好的
麻黄碱、伪麻黄碱色谱峰。曾在碱性条件下用氯仿
提取盐酸麻黄碱,氯仿提取液再用001mol·L-1盐
酸溶液提取。结果样品在用氯仿提取的过程中乳化
严重,操作困难,回收率低。而直接超声提取、过氧
化铝柱净化,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曾使用了甲醇水不同比例的流动相,但在测试
成药时,有干扰不能去除,后采用乙腈水系统可成
功去除干扰峰,加入磷酸可改善形。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S]一部.2005:353,223.
[2] 魏 红,李振志,王尚云.小青龙颗粒中麻黄碱的胶束薄层扫
描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1):23.
[责任编辑 鲍 雷]
[收稿日期] 20080220
[通讯作者] 张为亮,Tel:(020)87200410,Email:zhangweil
iangbys@163.com
浅谈中药提取的出膏率控制
张为亮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515)
  出膏率是指按照规定的提取工艺生产,100单
位质量的中药材所产出的流浸膏或干浸膏的质量。
它是中成药制药行业提取工序一个特有的名词和重
要的生产管理指标,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关系密切,
故历来为中药生产企业、车间甚至制药机械企业所
重视。当今中成药质量标准多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
定,而出膏率的高低波动对含量有极大影响,但这又
是中药的特殊性所不可避免的,由此造成原材料、生
产、质量、工艺、设备等诸多管理上、观念上的麻烦。
1 合理出膏率的意义
广义来讲,浸膏是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提取
车间或工序生产活动的成果,看得见的产品。在无
成分含量测定只有粗略定性鉴别的年代,生产中出
膏率高通常意味着提取完全、煮得透,由此使得浸膏
的单位成本较低;但出膏率过高也有弊端,会导致浸
膏内有限的被检测成分的相对含量降低,浸膏过多
则在规定的制剂单位剂量中用不完,影响实际药量,
·948·
第33卷第7期
2008年4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7
April,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