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pecies Evolution of Chinese Flos Dendranthematis

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



全 文 :部分成熟时有裂缝 o黑色
tv扭果苏木, , , , , ,
t q小叶片互生 o长 z ∗ tv°° ~荚果倒卵形 o背缝线直 o具狭翅 o
革质 o无刺 o开裂 tw小叶云实, , , , , , , , ,
3 讨论
3 q1 调查发现肉荚云实 Χ. διγψνα仅产海南 ,
云南西双版纳所产为扭果苏木 Χ. τορτυοσα∀刺
果苏木 Χ. βονδυχ分布于低海拔的沿海地带 ,
而资料中有将其与华南云实 Χ. χριστα混淆的 ,
应予纠正 ∀海拔高度有较大突破 ∀
3 .2 除苏木 !云实皮 !苦石莲为各级药品标
准[ z ,{]收载的中药材外 ,其余均为民间用药 ,须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扭果苏木 Χ. τορτυοσα果
的功用为调查所得 ∀
4 参考文献
t ¤µ¶¨± Žo¤µ¶¨± ≥ ≥ o∂¬§¤¯ ∞qƒ¯ ²µ¨ §∏≤¤°¥²§ª¨ §∏¤²¶
·¨§∏ ∂¬¨·2‘¤° q∂ ²¯ t{ q°¤µ¬¶} ∏¶¨∏° ‘¤·¬²±¤¯ ⁄. ‹¬¶·²¬µ¨
‘¤·∏µ¨¯¯¨ °µ¨¶¶ot|{s qt|
u ‹²∏o¤µ¶¨± o¤µ¶¨± qƒ¯ ²µ¤  ¤¯ ¶¨¬¤±¤q≥ µ¨t q∂ ²¯ tu q¨¬§¨ ± }
¨¬§¨ ± ˜±¬√ µ¨¶¬·¼ °µ¨¶¶ot||y qxvx
v ‹∏¤±ª × ≤ o’«¤¶«¬‹ qƒ¯ ²µ¤²© פ¬º¤± qu §¨q ∂ ²¯ v qt||v q
tzx
w 郑师章 1 中国植物志 1 第三十九卷 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o
t|{{1|y
x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1 新华本草纲要k第二册l1 上海 }上海
科学出版社 ot||t1tsu
y 中国药材公司 1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1 北京 }科学出版社 o
t||w1xxw
z 贵州省卫生厅 1 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kt|{{年版l1 贵
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ot||s1uy ozx
{ 中国药典 1 一部 1t||x1tv|
t|||2st2sy收稿
中国药用菊花的品种演变 3
王德群 梁益敏 刘守金 k安徽中医学院 合肥 uvssv{l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药用菊花主产地及品种的历史和现状 ∀方法 }实地调查 !栽培观察和文献研
究 ∀结果 }弄清并比较了贡菊 !杭菊 !滁菊 !亳菊 !怀菊 !济菊各栽培品种的形态特征 o并对这些品种历史
演变进行了考证 ∀结论 }贡菊与杭菊有亲缘关系 o亳菊 !怀菊 !济菊及祁菊有亲缘关系 o滁菊是独立类型 ∀
通过研究为栽培和发展生产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
关键词 药用菊花 品种演变 形态特征
菊 ∆ενδραντηε µ α µοριφολιυ µ k • ¤°¤·ql
×½√¯ q的药用类群经过长期人工栽培 o优质 !高
产 !稳产的品种不断被选育出来 o同时也有一些
品种在消失 ∀我们根据 us年来对产地的调查
研究 o将了解的品种演变情况介绍于下 ∀
1 各产地的品种调查
1 q1 贡菊 贡菊主产于安徽歙县 o栽培山区 o
头状花序的舌状花白色 o中心管状花少或无 ∀
贡菊于清#光绪 uu年k公元 t{|y年l由徽商从
浙江德清引入≈t  ∀ / 德菊0建国后逐渐失种 o
t|{u年实地调查时 o已无种植 o访问原主产地
德清县塘栖k今属余杭县lys岁老人 o也未见当
地种过茶菊了 ∀据 t|vu 年罗迪先5德清新县
志6≈u 载 }/菊 o绿心白瓣 o气香味甘 o历久不变 o
下舍 !雷甸多种之 o今名德菊 ∀0绿心与贡菊相
似 o而与现今杭菊的黄心k管状花多l显然不同 ∀
t|{t年调查中了解到 o歙县岔口在 xs年
代曾种有/银菊0 o花心绿色 o花瓣全部带淡绿 o
叶比贡菊大而厚 o产地收购价高于通常的贡菊 o
后因花农地归集体而失种 ∀该品种可能保留了
早期/德菊0的较多特征 ∀
t|{t年调查还发现 o贡菊产地普遍混栽一
种/资菊0 o资菊产量略高 o生长期短 o作为补苗
3 国家/九五0重点科技项目k攻关l课题 ‘²q|y2|sv2
su2sv
#w{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s期
之用 o但头状花序内有绿褐色鳞片 o色次质差 o
收购价低 ∀t||z年调查了解到 o产区的资菊早
已全部淘汰 o菊田内为品种统一的/贡菊0 o质量
稳定 ∀
1 q2 杭菊 杭菊是以茶菊开始种植 o其中的
/德菊0演变成了/徽菊0k即贡菊l ∀清朝时 o茶
菊在浙江就有诸多品种 o产于余杭良渚的黄者
有/ 高脚黄0 !/ 紫蒂盘桓0 o白者有 / 千叶玉玲
珑0 ~产于海宁的白者还有 / 金井玉栏杆0≈v  ∀
后来主产地逐渐向北推移 o在桐乡形成全国最
大的药用菊花基地 ∀
t|{u年在海宁调查见到的杭白菊的 v个
品种 }小白菊k当地原始种l !湖菊和大白菊k又
称/洋菊0l o据说大白菊引入当地才数年 ∀当时
调查未见杭黄菊种植 ∀t||z年到杭菊主产地
桐乡市调查 o杭白菊 v个品种均有种植 o湖菊 o
当地称 /软杆0 o种植面积最大 o被认为品质最
好 ~小白菊 o当地又称/硬杆0 !/小洋菊0 o种植也
较多 ~大白菊 o当地称 /洋菊花0 o仅零星种植 ∀
花农们介绍 o洋菊花大 o采摘方便 o但品质差 o难
以出售 o往往混入湖菊或小白菊中 ∀调查中发
现杭黄菊的小黄菊因价格低于杭白菊 o已不再
种植 o只在田头埂边留了一点种苗而已 o而大黄
菊未收集到标本 ∀
关于大白菊来源 o查阅5增订伪药条辨6≈w 
白菊条中云 }/厦门出者曰洋菊 o朵大而扁 o心亦
大 o气浊味甘 o更次 ∀0此处的洋菊与大白菊从名
称 !花的特征 !品质均吻合 ∀从调查得知 o大白
菊在杭菊产区虽有花大易采 !产量高等优点 o但
产地一直排斥 o可能是近代才引入的品种 o与曹
炳章介绍的厦门洋菊也许有密切关系 ∀
1 q3 滁菊 滁菊原产于滁州 !定远 o解放初 o主
产地迁移至全椒县马厂一带 ∀xs年代的滁菊
品种为 /老滁菊0 o特征为植株散伏 o头状花序
大 o舌状花稀疏 o开花少 o产量低 o亩产仅 tx ∗
ux®ª∀ys年代被选育出的/新滁菊0代替 oys年
代滁菊主产地已在全椒县 o所以也有称新滁菊
为/全菊0 ∀新滁菊植株直立 o头状花序略小 o舌
状花稠密 o花朵多 o亩产可达 zs ∗ {s®ª∀从 ys
年代起 o在滁菊主产地全椒就再也未见过老滁
菊 ∀t|{t年到滁县 !全椒调查 o走访了老产区 o
已无法寻找到老滁菊的踪影 ∀
zs年代滁菊产地出现了品种退化 o退化的
植株茎 !花均变紫 o舌状花减少 o质量与产量显
著下降 o尤其在连作的地中更易出现 ∀{s年代
该退化的品种逐渐淘汰 ∀t||z年和 t||{年两
次深入产区调查 o现在的滁菊花色纯白 o品种单
纯 o商品质量稳定 ∀
1 q4 亳菊 亳菊产地主要种植的品种为/ 亳
菊0 o特征是头状花序小 o舌状花多 o管状花少 o
花序内有鳞片 ∀另外 o产区还有一种大花的品
种 o当地称/大马牙0 o又叫/臭花子0 o特征是头
状花序大 o有较多的管状花 o花序内也有鳞片 ∀
该品种一直被视为劣质品种 o医药公司和药商
均不收购 o近年来在亳州药材市场上经常可见 o
但售价极低 ∀
关于亳菊的质量 o古今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o
如5百草镜6≈v 云 }/甘菊即茶菊 o出浙江 !江西
者佳 o形细小而香 o产于亳州者不可用 o白而微
臭 ∀05本草正义6≈x 菊花条亦云 }/杭产白色之
小花 o则气味醇静 , ,若白色大花产于古亳者 o
气味殊觉辛烈 ∀0现代普遍种植的亳菊花小 o气
清香 o被认为在药菊中品质最佳≈y oz  ∀不同的
质量可能是不同时期栽培的品种不同 o早期为
大而微臭 !气味辛裂的/大马牙0品种 o近年则为
气味清香 !花小的/亳菊0 ∀
1 q5 怀菊 河南的药用菊花可能栽培最久 o早
期的邓州黄 !邓州白可能是药用菊花后期选育
出来的品种的始祖 ∀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 o久
负盛名 ∀t||z年到怀菊产地武陟县调查 o了解
到怀菊有两年品种 o一曰/小怀菊0 o花序小 o色
白 o管状花少 o被认为质量好 o其性态与亳菊相
同 ot||{ 年与亳菊同地栽培观察也得到了证
实 ~另一品种为/大怀菊0 o花序大 o中心管状花
多 o舌状花先黄后白 o不同于其它品种 o是 t个
独立的品种 ∀
1 q6 济菊 济菊主产山东嘉祥县 ∀t||z年到
产地调查 !收集样品并引菊苗栽培观察 o与/亳
菊0形态特征相同 ∀当地医药公司介绍 o嘉祥的
菊花是清朝时引自亳州 ∀
#x{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s期
1 q7 祁菊 祁菊主产河北安国 ot|{| 年和
t||z年两次收集药材样品 o通过观察 o与 / 亳
菊0一致 ∀
1 q8 川菊 川菊主产四川中江 o近年来已失
种 ∀
2 现存品种比较
通过产地调查 !药材样品收集及栽培观察 o
将现存药用菊花各品种特征比较于下k见表
tl ∀
表 t 药用菊花品种特征
品种 植型
平均株高
长度 ¦° 叶色
头状花序
平均直径
¦°
管状花盘
平均直径
¦°
花序内
鳞片
舌状花
颜色 层数
外层平均
长度 ¦°
内层平均
长度 ¦°
贡菊 半直立 zw qw 绿 w qyu s qvs 无 先微黄后白 tx t q|s t qss
小黄菊 匍匐 tsx qu 绿 w qv{ t qst 无 黄色 x t qzz t qzu
湖菊 匍匐 |z qy 绿 w q{u t qxt 无 先微黄后白 z ∗ { t q|s t q|s
小白菊 半直立 tst qy 绿 w q{w t qus 无 白色 x u qss t q|s
大白菊 直立 tu{ qs 深绿 x q{s t qys 无 白色 z ∗ | u qus u qts
滁菊 直立 tsu qu 深绿 x qwu t qxz 无 白色 z ∗ { u qvs t qxs
大马牙 直立 zt qy 绿 z qux t qyu 有 先微黄后白 { v qux v qss
亳菊 半直立 {t q{ 淡绿 w quy s qzt 有 先微黄后白 ts ∗ tu t q{x t qyx
小怀菊 半直立 z{ qs 淡绿 w qty s q{u 有 先微黄后白 ts t q{u t qzx
大怀菊 半直立 tsx qw 绿 x qxu t q|v 有 先淡黄后白 x u qxs u qvs
济菊 半直立 z| qv 淡绿 w qus s q{t 有 先微黄后白 ts t q{x t qzx
注 }祁菊只观察了药材 o未进行栽培研究 o故未能列入
3 讨论
3 q1 品种关系 亳菊 !小怀菊 !济菊三者的头
状花序直径均在 w qu¦°左右 o管状花盘直径也
都在 s qz ∗ s q{¦° o花序内均有鳞片 o株高 !株
型 !叶色 !叶型均相似 ov者应是同一品种 o只是
栽培地区不同而已 ∀菊花的其它药用品种 o如
贡菊 !小黄菊 !大白菊 !小白菊 !湖菊 !滁菊 !大马
牙 !大怀菊均各具特征 o区别明显 o应是不同的
品种 ∀从地理分布看 o分布淮河以南品种花序
内无鳞片 o而分布淮河以北品种均有鳞片 o这是
与分布有关的特征区别 ∀
3 q2 花色变异 产地调查中发现 }亳菊 !大马
牙 !湖菊 !贡菊的舌状花均有黄变现象 o如湖菊
变成橘黄色的植株第 u年栽培观察 o花色仍为
橘黄色 o大马牙变黄的植株第 u年分栽后 o大多
数均保持黄色 o其中有一株上有数个花序出现
了半白半黄现象 ∀这种黄变现象早有记载 o宋#
史正志5菊谱6≈{ 曰 }/白菊 o一 !二年多有黄变
者 o余在三水植白菊百余株 o次年尽变为黄花 ∀0
大白菊 !小白菊 !滁菊未见变黄现象 o这几个品
种花初开时即为纯白色 o而易黄变的品种初开
时多为微黄色 o盛开后才变成白色 ∀在药用白
色菊花品种中 o还发现红变现象 o如滁菊在 zs
年代有很多植株茎变紫红 !舌状花变为紫红 o尤
以舌状花背面更为明显 o花序蕾完全是紫红色 ∀
在产区 o黄变和红变的植株一旦发现 o即时被淘
汰 o保持了品种的单纯 ∀另外 o白色品种的菊花
在盛开后期或经寒冻之后 o舌状花冠由白逐渐
变红 o尤其是北方的亳菊 !小怀菊 !济菊红变较
早 ∀当经霜后 o花色变红 o严重影响花的质量 ∀
因此对北方菊花产区 o培育早熟品种是提高质
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3 q3 劣质品种 北方菊区 o大马牙被认为品质
最差 ∀调查发现 o大马牙在亳菊产地栽培 o怀
菊 !济菊 !滁菊产地均发现过有引入栽培 o如滁
菊产地前几年发现有人种大马牙 o但无人收购 o
也就自然淘汰了 ∀杭白菊的 v个品种 o产区花
农及收购部门均认为湖菊质量最佳 o小白菊次
之 o大白菊最差 o近来研究也证实了 o如邢振荣
等测定桐乡产的小洋菊k小白菊l !湖菊 !大洋菊
k大白菊l中挥发油 !总糖 !木犀草素 !氨基酸的
含量 o湖菊最高 o小白菊次之 o大白菊最差≈|  ∀
#y{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s期
但产区部分花农仍混栽 o加工时掺在一起 o降低
了菊花的质量 o影响了地道药材的声誉 o这是有
待解决的问题 ∀
3 q4 纯化品种 t||z年在产地调查中发现 o
在菊花产区对品种管理有的很好 o有的较乱 ∀
滁菊 !贡菊产区品种管理好 o保持着地道药材的
特色 o滁菊产区只栽滁菊 o劣质品种一旦发现及
时淘汰 ~贡菊产区只栽贡菊 o以前曾出现的资菊
早已淘汰 o黄变植株及时剔除 o品种保持纯一 ∀
而杭菊产区的杭白菊 v个品种并存 ~怀菊产区
栽有小怀菊 !大怀菊 o近年来又栽了大马牙 o并
且占了优势 ~济菊产区基本上种植是济菊 o有个
别花农引入大马牙 o但无法出售也就淘汰了 ~亳
菊产区在菊田中既有成片的当地品种亳菊 !大
马牙 o还有外地品种滁菊 !小白菊等 o品种严重
混杂 ∀这种品种混乱现象严重影响质量 o破坏
地道药材的声誉 o各产区应重视品种管理工作 ∀
4 参考文献
t 安徽省医药管理局 1 安徽省医药志 1 合肥 }黄山书社 o
t||w1xu
u 罗迪先 1 德清新县志 1t|vu1uw
v 赵学敏 1 本草纲目拾遗 1 第 u 版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ot|{v1uyu
w 郑肖岩 o曹炳章 1 增订伪药条辨 1 上海 }上海科技卫生出
版社 ot|x|1vs
x 张山雷 1 张山雷医集 k上l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
t||x1uyz
y 江苏新医学院 1 中药大辞典 1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o
t|zz1uss|
z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1 中华本草k精选本l1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t||{1t|vs
{ 汪灏 1 广群芳谱 1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ot|{x1ttyy
| 邢振荣 o马全民 o沈雁书 o等 1 不同品种及产地的杭菊成分
测定 1 中草药 ot||u ouvkvl }tu|
t|||2st2sy收稿
浅谈中药质量问题
周富荣 赵惠萍 k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北京 tsssvxl
中药是用来防病治病 o以增进和恢复人体
健康的物质 ∀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威望 o如果
质量不好 o临床疗效就差 o这不仅会损害中医药
威望 o而且也达不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o甚
至危及人的生命 ∀ 5增订伪药条辨6谓 }/以救人
之药品而至于损人戕人 o其害不为细 o而实由一
伪字阶之厉 o吁 o其可骇也夫 , ,虽有良医 o而
药肆多伪药 o则良医仍无济于事 ∀0
所谓中药质量 o不外乎 /真伪优劣0w个方
面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6第三十三 !
三十四条 o对假药 !劣药分别作如下规定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
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
省 !自治区 !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
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
种药品的 ∀此外尚规定 o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药
品按假药处理 }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
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 ∀
变质不能药用的 ∀
被污染不能药用的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为劣药 }
药品成分的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 !
自治区 !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 ∀
超过有效期的 ∀
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
虽然5药品管理法6作了上述规定 o但伪 !劣
中药仍与日俱增 o质量有所下降 o不能不引起广
大中医药工作者严重关注 ∀中药质量问题不解
决 o就无法保证人民用药安全与有效 ∀
伪 !劣中药自古就有 ∀就近 ts余年来发现
的伪 !劣中药来说 o其主要原因除采收 !加工炮
制 !贮藏保管不当外 o尚有少数谋财图利 o不顾
人民健康的药贩与药商 o乘开放市场 o搞活经济
#z{x#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ts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