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Contents of Flavon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Pollen of Typha angustifolia L. and Its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蒲黄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析



全 文 :蒲黄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分析
席先蓉t o李寿星u
kt q贵阳中医学院 药学系 o贵州 贵阳 xxsssu ~u q贵州省神奇制药厂 o贵州 龙里 xxtussl
摘要 目的 }探讨蒲黄炮制与其有效成分总黄酮 !多糖含量的关系 ∀方法 }分光光度法 ∀结果 }蒲黄及各炮制
品中总黄酮含量按如下顺序减少 }生蒲黄 酒炒蒲黄 醋炒蒲黄  tws ε 烘蒲黄 炒蒲黄  t{s ε 烘蒲黄 焦蒲
黄  uus ε 烘蒲黄 炭蒲黄 o除酒炒蒲黄外 o各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与生蒲黄相比差异极显著 ~醋炒蒲黄 !tws ε 烘
蒲黄 !炒蒲黄 !t{s ε 烘蒲黄和焦蒲黄中多糖含量与生蒲黄相比明显增加 o炭蒲黄则显著降低 o酒炒蒲黄和 uus ε 烘
蒲黄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炮制温度 !辅料黄酒和米醋能使蒲黄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产生变化 ∀
关键词 蒲黄 ~炮制 ~总黄酮 ~多糖 ~含量测定
蒲黄系香蒲科香蒲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o药用历
史悠久 ∀汉代5神农本草经6列为上品 ∀具有止血 !
化瘀 !通淋的功效 ∀用于血瘀所致经闭 !痛经 !产后
瘀滞腹痛 !跌打损伤等 ∀对崩漏 !吐血 !衄血 !尿血 !
便血等症有止血作用 ∀在临床应用时 o除直接用生
品外 o还广泛用其炮制品 ∀其炮制前后临床药效的
改变 o首栽于宋大明日华子5诸家本草6 }/破血消肿
者 o生用之 ~补血止血者 o须炒用0 ∀现代对炮制作用
的认识与古代基本相同 o认为生品偏于活血行瘀 o止
痛 o炮制后偏于止血 ∀有文献≈t 报道 o生蒲黄具有
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和较大剂量下的促纤溶活性 o而
炒蒲黄和炭蒲黄则能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o无促
纤溶活性 ∀另据文献≈u  o蒲黄水煎液及提取物总黄
酮 !有机酸 !多糖等对 „⁄° !花生四烯酸及胶原诱导
家兔体内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o其
中黄酮类化合物为蒲黄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 ∀
Š¬¥¥¶等≈v 从蒲黄中分离得到一种多糖 o此多糖既
具有抗凝血活性 o又具有促凝血活性k活性和浓度有
关l ∀因此选择蒲黄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多
糖为指标 o测定蒲黄及不同炒制品 o不同烘制品中含
量变化 o以探讨蒲黄炮制的意义 ∀
1 仪器 !药品及试剂
˜ ∂2uws型分光光度计k日本岛津l ozut2…型分
光光度计k上海分析仪器三厂l ∀
对照品芦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其
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
收稿日期 }t|||2st2tv
生品蒲黄经药学系中药鉴定教研室刘芃副教授鉴定
为香蒲科香蒲属植物水烛香蒲 Τψπηα ανγυστιφολια
q的干燥花粉 ∀
2 蒲黄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 !多糖含量测定
2 q1 药品炮制
生蒲黄 }揉碎结块 o过 t{s目筛 ∀
炒蒲黄 }取净蒲黄置热锅中 o用文火炒至橙黄
色 o取出 o放凉 ∀焦蒲黄 }取净蒲黄置热锅中 o用文武
火炒至褐色 o取出 o放凉 ∀炭蒲黄 }取净蒲黄置热锅
中 o用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 o间见少许均匀的棕黄色
星点者 o喷淋清水少许 o熄灭火星 o取出 o晾干 ∀酒炒
蒲黄 }取净蒲黄 o按 tsΒu加入黄酒 o喷匀 o文火炒干 ∀
醋炒蒲黄 }取净蒲黄 o按 tsΒt qx加米醋 o喷匀 o文火
炒干 ∀蒲黄 x个炒品的得率依次分别为 |x qsv h o
{z qsy h oz{ qws h o|z qwy h和 |z q{| h ∀
分别取净蒲黄 o平摊于搪瓷盘内 o入电热恒温烘
箱 o各于 tws ε ot{s ε 和 uus ε 烘 ts °¬±o取出放
凉即得 ∀v种烘制品的颜色分别为浅褐 !褐色和黑
褐色 o得率则依次分别为|v q{x h o{y qut h 和
{s qu{ h ∀
2 q2 样品溶液制备
取生蒲黄及各炮制品各约 u ªo精密称定 o用滤
纸包好 ∀分置于索氏提取器中 o用石油醚kys ∗ |s
ε l水浴回流脱脂 u次k每次 u «l ∀弃石油醚提取
液 ∀蒲黄挥干石油醚后 o加入 {s h乙醇 o水浴回流 v
«o提尽黄酮 ∀另用少量 {s h乙醇多次洗涤蒲黄 o并
入提取液中 o定量转移入 tss °¯ 容量瓶中 o加 {s h
#xu#
第 ux卷第 t期
usss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qousss
乙醇至刻度 o摇匀 o即得测总黄酮之各蒲黄样品液 ∀
提尽黄酮后之蒲黄 o用 {s h乙醇继续提取以除
去单糖及一些甙类 ∀弃提取液 ∀取出蒲黄残渣 o挥
干乙醇后 o转移入烧杯中 o加入适量蒸馏水 o水浴煎
煮 v次k每次 y «l ∀减压抽滤 o各次滤液合并 ∀水浴
浓缩后 o用蒸馏水定容至 uss °¯ o即为测多糖之各
蒲黄样品液 ∀
2 q3 总黄酮含量测定≈w 
2 q3 q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 s qs os qx ot qs o
t qx ou qs ou qx和v qs °¯ 芦丁{s h 乙醇对照液
ks qtsw °ª# °¯ p tl o分置于 ts °¯ 容量瓶中 o各加入
s qu °²¯#p t三氯化铝溶液 u qx °¯ ot °²¯#p t醋酸
钾溶液 w qs °¯ o{s h 乙醇稀至刻度 o摇匀 o放置 x
°¬±∀以第 t管作空白 o在波长 uzu ±°处测定吸收
度 Α值 ∀以浓度 Χ对吸收度 Α进行直线回归 o得
回归方程 Α € s .sx|tz n u .zsz Χ, ρ€ s q|||x ∀
2 q3 q2 样品测定 分别将测总黄酮之各样品液定
量稀释 x倍后 o再精密吸取各稀释液适量于 ts °¯
容量瓶中 o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操作 o测定吸收
度 o由回归方程求出各稀释液中总黄酮浓度 o然后计
算百分含量 ∀结果见表 t ∀
表 t 蒲黄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与多糖含量 h
样品
总黄酮
ξ ΡΣ∆
多糖
ξ ΡΣ∆
生蒲黄 t q|yx t qyv x qxv| u qvw
炒蒲黄 t qyys s qzx x q|wt t qtw
焦蒲黄 t quz{ t q{s x q{xw t qsv
炭蒲黄 s q{zs t qx| x qtxx t qsu
酒炒蒲黄 t q|xx s qvu x qx|u u quz
醋炒蒲黄 t q{y{ s qv{ x q{t{ u qwu
tws ε 烘蒲黄 t qy|s s qww x q|u{ t qut
t{s ε 烘蒲黄 t qxt{ s qyt z qtz{ t qzu
uus ε 烘蒲黄 s q|ss s qxs x qxsx s qwy
注 }ν € v
2 q3 q3 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生蒲黄适量 o加入芦丁
对照品适量 o按样品液制备和样品测定方法操作 o测
得平均回收率为 |y q{z h oΡΣ∆ € t .yv%( ν € v) ∀
2 q3 q4 稳定性考察 按样品测定方法操作 o测定同
一供试液在不同时间吸收度 ∀结果表明 o吸收度值
在 x ∗ vs °¬±内基本不变 ∀因此测定应控制在 vs
°¬±内完成 ∀
2 q4 多糖含量测定≈x 
2 q4 q1 样品测定 以葡萄糖作对照品 o用硫酸2苯
酚法测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Α € v .|u| ≅ tsp w n
t .zys ≅ tsp v Χ, ρ€ s .|||v( ν € {l ∀然后用蒲黄精
制多糖k自制l测定换算因子为 t qz{v ∀在此基础上
测定各样品中多糖含量 ∀结果见表 t ∀
2 q4 q2 稳定性试验 用硫酸2苯酚法测定同一样品
液在不同时间吸收度 o吸收度值至少在 w{ «内不
变 ∀
2 q4 q3 回收率测定 精密称取生蒲黄适量 o加入精
制蒲黄多糖适量 o按样品液制备和多糖含量测定方
法操作 o测得多糖平均回收率为|{ qw{ h oΡΣ∆ €
t .wy%( ν € v) ∀
3 数据统计分析
分别对各样品液总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测定数
据作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o以检验各样品液的总
黄酮含量或多糖含量间有无显著差异 o方差分析结
果见表 u ∀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o在显著水平 Α€ s qssx下 o
炮制方法不同 o对蒲黄中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影响均
极显著 ∀为了具体了解各样品间总黄酮及多糖含量
差异是否显著 o进一步作多重 θ检验 ∀比较结果列
于表 v ∀
4 小结与讨论
4 q1 未加辅料的蒲黄不同炒制品或烘制品总黄酮
含量分别按生蒲黄 !炒蒲黄 !焦蒲黄 !炭蒲黄或 tws
ε 烘蒲黄 !t{s ε 烘蒲黄 !uus ε 烘蒲黄次序依次减
少 ∀数据经统计分析后显示它们的含量有极显著差
异 ∀这应当与黄酮类化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 o结构
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有关 o而且温度越高 o破坏性
越大 o含量减少越多 ∀正常人体内血液凝固和纤维
蛋白溶解这两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 o即血液在生理
功能上存在凝血抗凝血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过
程 o二者相辅相成 ∀血小板聚集性与血液凝固性紧
密相关 ∀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之一是明显抗血小板
聚集 o其终极结果是改善器官的血液循环 o使血流通
达 ∀蒲黄中总黄酮具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作用≈u  o是
蒲黄活血化瘀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蒲黄经过炮制
后 o活血化瘀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减少 o则止血作用
相对增强 ∀这说明蒲黄/生则能行 o熟则能止0是有
一定道理的 ∀
#yu#
第 ux卷第 t期
usss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qousss
表 u 方差分析
样品 方差来源 离差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Φ值 临界值 结论
总黄酮 组间 w quyy| { s qxvvw uvt| qt Φs .ssx € w .tw Π s .ssx
组内 s .sswt t{ s .sssu
总和 w .uzts uy
多糖 组间 tv .{x{s { t .zvuv t{w .u| Φs .ssx € w .tw Π s qssx
组内 s qty|x t{ s qss|w
总和 tw qsx{s uy
表 v 各样品液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多重 θ检验
两两样品液 总黄酮tl Π 多糖tl Π
生蒲黄 o炒蒲黄 s qvsx  s qst s qwsv  s qst
生蒲黄 o焦蒲黄 s qy{z  s qst s qvtx  s qsx
生蒲黄 o炭蒲黄 t qs|x  s qst s qv{w  s qst
生蒲黄 o酒炒蒲黄 s qsts s qsxv
生蒲黄 o醋炒蒲黄 s qs|z  s qst s quz|  s qsx
生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uzx  s qst s qv{|  s qst
生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wwz  s qst t qyv|  s qst
生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t qsyy  s qst s qsvw
炒蒲黄 o焦蒲黄 s qv{u  s qst s qs{z
炒蒲黄 o炭蒲黄 s qz|s  s qst s qz{y  s qst
炒蒲黄 o酒炒蒲黄 s qu|x  s qst s qvw|  s qst
炒蒲黄 o醋炒蒲黄 s qus{  s qst s qtuv
炒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svs s qstv
炒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twu  s qst t quvz  s qst
炒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zys  s qst s qwvy  s qst
焦蒲黄 o炭蒲黄 s qws{  s qst s qy||  s qst
焦蒲黄 o酒炒蒲黄 s qyzz  s qst s quyu  s qst
焦蒲黄 o醋炒蒲黄 s qx|y  s qst s qsvy
焦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wtu  s qst s qszu
焦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uws  s qst t qvuw  s qst
焦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vz{  s qst s qvw|  s qst
炭蒲黄 o酒炒蒲黄 t qs{x  s qst s qwvz  s qst
炭蒲黄 o醋炒蒲黄 s q||{  s qst s qyyv  s qst
炭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us  s qst s qzzv  s qst
炭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yw{  s qst u qusv  s qst
炭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svs s qvxs  s qst
酒炒蒲黄 o醋炒蒲黄 s qs{z  s qst s quuy
酒炒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uyx  s qst s qvvy  s qsx
酒炒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wvz  s qst t qx{y  s qst
酒炒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t qsxy  s qst s qs{z
醋炒蒲黄 otws ε 烘蒲黄 s qtz{  s qst s qtts
醋炒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vxs  s qst t qvys  s qst
醋炒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y{  s qst s qvtv  s qsx
tws ε 烘蒲黄 ot{s ε 烘蒲黄 s qtzu  s qst t quxs  s qst
tws ε 烘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z|s  s qst s qwuv  s qst
t{s ε 烘蒲黄 ouus ε 烘蒲黄 s qyt{  s qst t qyzv  s qst
注 }tl为两两样品液中总黄酮或多糖百分含量差值之绝对值
4 q2 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 }t{s ε 烘蒲黄 炒蒲黄
 tws ε 烘蒲黄 焦蒲黄 醋炒蒲黄 酒炒蒲黄 
生蒲黄  uus ε 烘蒲黄 炭蒲黄 ∀炒蒲黄 !焦蒲黄 !
醋炒蒲黄或 tws ε 烘蒲黄 !t{s ε 烘蒲黄 o其花粉经
过短时间加热 o细胞壁破裂 o有利于多糖的溶出 o因
此含量较生蒲黄明显增加 ∀特别应指出的是 ot{s
#zu#
第 ux卷第 t期
usss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qousss
ε 烘品多糖含量最高 o这可能是在 t{s ε 烘 ts °¬±o
蒲黄花粉的细胞壁破裂得最彻底 o而多糖结构在此
条件下又未遭到破坏 o故多糖含量最高 ∀炭蒲黄可
能是由于受热温度高 o药材部分炭化 o多糖结构破坏
剧裂 o而造成含量显著降低 ∀ Š¬¥¥¶等人的研究表
明 o蒲黄中的多糖浓度低于 tss Λª# °¯ p t时 o可加速
血浆复钙时间 o较高浓度时则抑制血浆复钙时间 ∀
生蒲黄及炒蒲黄等多糖含量高 o炭蒲黄含量低 o也说
明了蒲黄/生则能行 !熟则能止0是有一定依据的 ∀
当然从多糖含量这个角度来说 o/熟0指的是将蒲黄
炒炭 ∀
4 q3 酒炒蒲黄与生蒲黄相比 o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均
无显著性差异 o而醋炒蒲黄与生蒲黄相比 o总黄酮含
量显著减少k Π s .st) ,多糖含量明显增加( Π
s qsxl ∀此外 o酒炒蒲黄与醋炒蒲黄都经过一定时间
的加热 ∀这一实验结果提示 o炮制时加酒或醋均对
蒲黄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产生影响 o而且产生的影
响各不相同k如测定结果显示炮制时加酒抵消了加
热对总黄酮 !多糖的影响 o加醋则不能l ∀
4 q4 用烘法和炒法炮制蒲黄 o前者易于操作 o温度
容易控制 o受热均匀 o能再现实验结果 o成品得率高 o
有效成分损失少 ∀
参考文献
≈t  刘 斌 o陆蕴如 o孙建宁 q蒲黄不同炮制品药理活性比较研究 q
中成药 ot||{ ouskvl }tvx
≈u  尹玉良 o俞腾飞 o贾世山 q中药蒲黄的药理研究进展 q中国中药
杂志 ot||u otzkyl }vzw
≈v  Š¬¥¥¶„ oŠµ¨ ±¨ ≤ o⁄²¦·²µ∂  o ·¨¤¯ qŒ¶²¯¤·¬²± ¤±§ „±·¬¦²¤ª∏¯¤±·
°µ²³¨µ·¬¨¶ ²© °²¯¼¶¤¦¦«¤µ¬§¨¶ ²© Τψπηα ανγυστατα ¤±§ ∆αε2
µ ονοροπσ ≥³¨ ¦¬¨¶q׫µ²°¥ • ¶¨ot|{v ovukul }uz
≈w  孟宪纾 o陈发奎 q中成药分析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t||s qvuv
≈x  ⁄∏¥²¬¶  oŠ¬¯¯ ¶¨Ž„ o ‹¤°¬¯·²± Žo¨·¤¯ q„±¤¯ ≤«¨ ° ot|xy ou{ }
vxs
Αναλψσισ ον Χοντεντσ οφ Φλαϖονοιδσ ανδ Πολψσαχχηαριδεσ
ιν Πολλεν οφ Τψπηα ανγυστιφολια Λ . ανδ Ιτσ ∆ιφφερεντ Προχεσσεδ Προδυχτσ
÷Œ ÷¬¤±2µ²±ªt oŒ ≥«²∏2¬¬±ªu
kt q⁄¨ ³¤µ·° ±¨·²© °«¤µ°¤¦¼ oŠ∏¬¼¤±ª ≤²¯¯¯ ª¨¨ ²© × ≤  oŠ∏¬½«²∏ Š∏¬¼¤±ª xxsssu o≤«¬±¤~
u qŠ∏¬½«²∏°µ²√¬±¦¬¤¯ ≥«¨ ± ¬´°«¤µ°¤¦¨∏·¬¦¤¯ ƒ¤¦·²µ¼ oŠ∏¬½«²∏²±ª¯¬ xxtuss o≤«¬±¤l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 ¬¨³¯²µ¨ ·«¨ µ¨ ¤¯·¬²±¶«¬³ ¥¨·º¨¨ ± ³µ²¦¨¶¶¬±ª²©·«¨ ³²¯¯¨ ± ²© Τψπηα ανγυστιφολια
k× „l¤±§·«¨ ©¯∏¦·∏¤·¬²± ²©¦²±·¨±·¶²©¬·¶ ©¨©¨ ¦·¬√¨¦²°³²±¨ ±·¶) ) ) ©¯¤√²±²¬§¶¤±§³²¯¼¶¤¦¦«¤µ¬¨§¶qΜετηοδ :׫¨
¦²±·¨±·¶²©©¯¤√²±²¬§¶¤±§³²¯¼¶¤¦¦«¤µ¬§¨¶¬± × „ ¤±§¬±·«¨ §¬©©¨ µ¨±·³µ²¦¨¶¶¨§³µ²§∏¦·¶²© × „ º µ¨¨ §¨·¨µ°¬±¨ §
¥¼ ¶³¨¦·µ²³«²·²° ·¨µ¼ q Ρεσυλτσ:׫¨ ¦²±·¨±·¶²©©¯¤√²±²¬§¶¬± × „ ¦«¤±ª¨ §¤¶©²¯ ²¯º¶}∏±³µ²¦¨¶¶¨§ × „ktl  × „
¶·¬µ©µ¬¨§ º¬·« ¼¨ ¯¯²º º¬±¨ kul  × „ ¶·¬µ©µ¬¨§ º¬·«√¬±¨ ª¤µkvl  × „ §µ¬¨§¤·tws ε kwl  ³¤µ¦«¨ § × „kxl  × „
§µ¬¨§¤·t{s ε kyl ¶¦²µ¦«¨ § × „kzl  × „ §µ¬¨§¤·uus ε k{l  ¦«¤µ¦²¤¯ × „k|l q׫¨ ¶·¤·¬¶·¬¦§¤±¤¯¼¶¬¶¶«²º §¨
·«¤··«¨ ©¯¤√²±²¬§¦²±·¨±·¶¬±µ¤º × „ º µ¨¨ ¶¬ª±¬©¬¦¤±·¯¼ §¬©©¨ µ¨±·©µ²° ·«²¶¨ ¬±·«¨ §¬©©¨ µ¨±·³µ²¦¨¶¶¨§³µ²§∏¦·¶
k Π s qstl²© × „ ¬¨¦¨³·u q׫¨ ³²¯¼¶¤¦¦«¤µ¬¨§¦²±·¨±·¶¬±¦µ¨¤¶¨§¬± w ox oy ¤±§z ¶¬ª±¬©¬¦±·¯¼ k Π s qst ²µΠ
s qsxl oº«¬¯¨ §¨¦µ¨¤¶¨§¬± | ¶¬ª±¬©¬¦¤±·¯¼k Π s qstl q„¶¦²°³¤µ¨§ º¬·«·«¨ ³²¯¼¶¤¦¦«¤µ¬§¨ ¦²±·¨±·¶¬± t o±²¶¬ª2
±¬©¬¦¤±·¦«¤±ª¨¶²¦¦∏µ¨§¬±·«²¶¨ ¬± u ¤±§{ qΧονχλυσιον :°µ²¦¨¶¶¬±ª·¨°³¨µ¤·∏µ¨ o¼¨ ¯¯²º º¬±¨ ¤±§√¬±¨ ª¤µ¦²∏¯§
¶·¬°∏¯¤·¨·«¨ ¦²±·¨±·¦«¤±ª¨ ²©¦«¨ °¬¦¤¯ ¦²±¶·¬·∏¨ ±·¶¬± × „ o¬±©¯∏¨ ±¦¬±ª©¯¤√²±²¬§¶¤±§³²¯¼¶¤¦¦«¤µ¬§¨¶¬± §¬©©¨µ2
±¨·§¨ ªµ¨ ¶¨q
Κεω ωορδσ ³²¯¯¨ ± ²© Τψπηα ανγυστιφολια~§µ∏ª2³µ²¦¨¶¶¬±ª~©¯¤√²±²¬§¶~³²¯¼¶¤¦¦«¤µ¬§¶~¦²±·¨±·§¨·¨µ°¬±¤2
·¬²±
≈责任编辑 袁桂京 
#{u#
第 ux卷第 t期
usss年 t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q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