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Leaves of Salix matsudana Koidz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ipolysis

旱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全 文 : ‹ „‘Š • ¬¨2§²±ªt o≤ ‹∞‘ • ¤±2¶«¨ ±ªt o• „‘Š ≠²±ª2«²±ªt oŒ˜ • ±¨2¼²±ªt oŽ’‘Š ⁄¨ 2¼∏±u oŒ ‹∏¬2·¬±ªu
kt q≤²¯¯¨ ª¨ ²© °«¤µ°¤¦¼ o≥ ¦¨²±§ ¬¯¬·¤µ¼  §¨¬¦¤¯ ˜±¬√ µ¨¶¬·¼ o≥«¤±ª«¤¬ usswvv o≤«¬±¤~
u q≥«¤±ª«¤¬Œ±¶·¬·∏·¨ ²© °«¤µ°¤¦¨∏·¬¦¤¯ Œ±§∏¶·µ¼ o≥«¤±ª«¤¬ usssws 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¼ ·«¨ ¦«¨ °¬¦¤¯ ¦²±¶·¬·∏¨ ±·¶²© Εριγερον βρεϖισχαπυσqΜετηοδ : ׫¨ ¦²±2
¶·¬·∏¨ ±·¶º µ¨¨ ¶¨³¤µ¤·¨§¤±§ ³∏µ¬©¬¨§ ¥¼ ¦²¯∏°± ¦«µ²°¤·²ªµ¤³«¼ º¬·«¶¬¯¬¦¤ ª¨¯o¤±§¬§¨ ±·¬©¬¨§ ¥¼ Œ• o  ≥ o
‘ • ¤±§ ³«¼¶¬¦¤¯ §¤·¤qΡεσυλτ : ƒ¬√¨ ¦²°³²∏±§¶ º µ¨¨ ¬¶²¯¤·¨§ ¤±§¬§¨ ±·¬©¬¨§ ¤¶ v ox oy owχ2·¨·µ¤«¼§µ²¬¼2z2
° ·¨«²¬¼ ©¯¤√²±²¬§k ´l ~x oz owχ2·µ¬«¼§µ²¬¼ ©¯¤√²±²¬§k µl ~v ox oy oz owχ2³¨ ±·¤«¼§µ²¬¼ ©¯¤√²±²¬§k ¶l ~¶¦∏·¨¯ ¤¯µ¨¬±
k ·l ¤±§x oz owχ2·µ¬«¼§µ²¬¼ ©¯¤√¤±²±¨ k ∏l qΧονχλυσιον :≤²°³²∏±§¶ ´ o¶ ¤±§ ∏ º µ¨¨ ¬¶²¯¤·¨§©µ²° ·«¬¶³¯¤±·
©²µ·«¨ ©¬µ¶··¬°¨q
[ Κεψ ωορδσ] Εριγερον βρεϖισχαπυσ~¦«¨ °¬¦¤¯ ¦²±¶·¬·∏¨ ±·¶~©¯¤√²±²¬§
≈责任编辑 徐美珍 
旱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
张 晶t o郑毅男u o韩立坤v
kt q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 o吉林 长春 tvstt{ ~
u q大连大学 医学院 o辽宁 大连 ttyyuu ~
v q日本爱媛大学 医学部 第二生化室 o日本l
≈摘要  目的 }研究旱柳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脂肪细胞质脂分解的影响 ∀方法 }用化学和光谱方法进行了化学
成分的研究 ~用正常大鼠附睾处脂肪细胞观察化学成分对由去甲肾上腺素k‘∞l诱导的脂肪分解作用 ∀结果 }分离
出 v种单体 o为芹黄素 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o木樨草素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和木樨草素2vχ2甲醚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前 u种可增加由 ‘∞促进的脂解过程中脂肪酸的释放量 ∀结论 }v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
柳属植物叶片中获得 ~芹黄素 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和木樨草素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可促进由 ‘∞诱
导的脂解作用 o木樨草素2vχ2甲醚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无明显作用 ∀
≈关键词  旱柳叶 ~芹黄素 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木樨草素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木樨草素2vχ2
甲醚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脂肪分解
≈中图分类号  • u{w qt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2sxv{2sw
旱柳叶是杨柳科柳属植物旱柳的叶片 o是5中药
大辞典6kt|zz 年版l收载的药用植物品种 ∀具散
风 !祛湿 !清湿热 !治黄疸型肝炎 !风湿性关节炎 !湿
疹 !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功效≈t  ∀但对旱柳叶的化学
成分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寻找能
够有效抑制脂类合成 o促进由去甲肾上腺素k‘∞l诱
导的脂类分解代谢的单体化合物 o开发减肥新药物
为目的 o对旱柳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 !鉴定和药
理活性测试的研究 ∀
≈收稿日期  t|||2s{2uw
1 化学成分研究
1 q1 仪器与材料
÷2w型显微熔点测定仪k未校正l oƒ„…2  ≥ 光
谱用 ∂ Š2±∏¤··µ²四极串联色2质联用仪测定 ot ‹
‘ • otv≤ ‘ • 光谱用 ∂¤µ¬¤ ˜±¬·¼2wss测定 o高效
薄层板k德国  µ¨¦®公司l o葡聚糖凝胶 ‹2usk瑞典
产l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旱柳 Σαλιξ µ ατσυδανα Ž²¬§½叶 x月中旬采集
于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 o采后室温阴干 o由吉林农业
大学樊绍钵副教授鉴定 ∀
1 q2 提取
#{vx#
第 ux卷第 |期
usss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
≥ ³¨qousss
干燥柳叶乙醚脱脂 o|x h乙醇浸提 o减压浓缩乙
醇浸提液得乙醇浸膏 o溶于少量水中 o依次用苯 !二
氯甲烷 !乙酸乙酯 !正丁醇 !水萃取 ∀正丁醇部分浓
缩 o溶于少量甲醇中 o甲醇上清液过葡聚糖凝胶 ‹2
us柱 o甲醇洗脱 o׏≤ 检验 o合并相同部分 o得到 v
个单体化合物k ´ oµ o¶l ∀
1 q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 黄色颗粒状结晶k甲醇l o°³vut ∗
vuu ε o易溶于水及甲醇 o‹≤ 2¯  ª反应k n l o‘¤’ ‹
反应k n l o„ ≤¯ v¯ 的纸斑反应在紫外灯下显黄色荧
光 ~提示为典型的黄酮化合物 ∀ ƒ„…2  ≥ }w{vk  n
Žp u‹l o分子量 wwy o分子式 ≤ut ‹t{ ’tt ∀t ‹ ‘ •
k⁄ ≥’2§yl∆}v qtx ∗ v quwkw‹ o° o糖上羟基l ov quy
∗ v q{skw‹ o° o糖质子l ox qszkt‹ o§o€ y q| ‹½oΒ2
∆葡萄糖 o‹2tδl oy qv{kt ‹ o§o€ t q{ ‹½ o‹2yl o
y qztwkt‹ o¶o‹2vl oy qzuxkt‹ o§o€ t q{ ‹½o‹2{l o
y q{xku‹ o§o€ { qx‹½o‹2vχ oxχl oz qz{ku‹ o§o€
{ qx ‹½o‹2uχ oyχl otu q|vk³«2’ ‹l ∀tv ≤ ‘ • 谱图显
示 t|个信号 o其中有黄酮化合物特征信号 ∆ yw qt
k≤2ul o∆tsu qyk≤2vl和 ∆t{t q{yk≤2wl ~且在 ∆tzu qv
处有 ≤ ’ ’ ‹ 信号 o所以糖部应为葡萄糖醛酸 ∀由
⁄∞°× 谱可知 o有 | 个季碳 ots 个亚甲基碳 ∀tv ≤
‘ • 信号归属见表 t o与文献值一致≈v  ∀鉴定为芹
黄素 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k¤³¬ª¨ ±¬±z2 Ο2Β2
∆2ª¯∏¦²³¼µ¤±¶¬§¨ o„’⁄Š°l ∀
化合物 µ 淡黄色颗粒状晶体k甲醇l o°³
vws ε o易溶于水及甲醇 o‹≤ 2¯  ª反应k n l o‘¤’ ‹
反应k n l ~提示为黄酮类化合物 ∀ ƒ„…2  ≥ }w||k 
p Žn ul o分子量 wyu o分子式 ≤ut ‹t{ ’tu ∀t ‹ ‘ •
k⁄ ≥’2§yl∆}v qty ∗ v qvwkw‹ o° o糖上羟基l ov qv|
∗ v q{ykw‹ o° o糖质子l ox qs{kt‹ o§o€ z ‹½o‹2
tδl oy qv| kt‹ o§o€ t q{ ‹½o‹2yl oy qyykt‹ o¶o‹2
vl oy qzwkt‹ o§o€ t q{‹½ o‹2{l oy q{xkt‹ o§o€
{ qx ‹½o‹2xχl oz qwskt‹ o§o‹2uχl oz q{xkt‹ o´ o€
{ qx ‹½o ‹2yχl otv qtsk³«2’ ‹l ∀ ⁄∞°× 谱显示有 ts
个季碳 ∀tv ≤ ‘ • 与化合物 ´相比较 o除 ≤2vχ的化
学位移值不同外 o其余非常相近k见表 tl o与参考文
献值一致≈v  ∀结合t ‹ ‘ • 和  ≥图谱 o确定是木
樨草素2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k¯ ∏·¨¯¬²±2z2 Ο2Β2
∆2ª¯∏¦²³¼µ¤±¶¬§¨ o’⁄Š°l ∀
化合物 ¶ 淡黄色晶体k甲醇l o°³us{ qx ∗ uts
ε o易溶于水及甲醇 o‹≤ 2¯  ª反应k n l o‘¤’ ‹ 反应
k n l o提示为黄酮类化合物 ∀根据  ≥图谱可知分
子量 为 wzy o分 子 式 为 ≤uu ‹us ’tu ∀t ‹ ‘ •
k⁄ ≥’2§yl∆}v quykw‹ o° o糖上羟基l ov qvx ∗ v qy{
kw‹ o° o糖质子l ov q|zkv‹ o¶o’≤ ‹vl ox qtzkt‹ o§o
€ z qu ‹½o‹2tδl oy qxvkt‹ o§o€ u qv ‹½o‹2yl oy q|v
kt‹ o§o€ u qv ‹½o‹2{l oz qsxkt‹ o¶o‹2vl oz qsy
kt‹ o§o € | ‹½o‹2xχl oz qyvkt‹ o¶o‹2yχl oz qyy
kt‹ o§o€ |‹½o‹2uχl otv qstk³«2’ ‹l o显示 …环为
邻位取代 o且存在 t个 ’≤ ‹v ∀tv≤ ‘ • 谱显示有 uu
个碳 o与化合物 ´比较 o除 ≤2uχ ovχ owχ的化学位移因
≤2vχ被 ’≤ ‹v 取代而受影响外 o其余均相近k见表
tl o且与文献值一致≈w  ∀确定为木樨草素2vχ2甲醚2
z2 Ο2Β2 ∆2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k ∏¯·¨¯¬²±2vχ2° ·¨«¼¯
·¨«¨ µ2z2 Ο2Β2 ∆2ª¯∏¦²³¼µ¤±¶¬§¨ o ⁄Š°l ∀
表 t 化合物 ´ ∗ ¶的tv≤ ‘ • 数据k⁄ ≥’2§yl
‘²q ´ µ ¶ ‘²q ´ µ ¶
u tyw qt tyw qx tyv qu vχ ttx qz twy qs txt qz
v tsx qu tsx qu tsx qw wχ tys q| txs qz twv qv
w t{t q{ t{t qz t{u qt xχ ttx qz tty qs tty qs
x tyu qs tys q| txz qt yχ tu{ qu tt{ q| tut qs
y || qx || qx || q| tδ || qw || qx || q{
z tyu q| tyu q| tyw qw uδ zu q| zu q| zv qt{
{ |w qw |w qw |w q| vδ zv q{ zv qz zv q|v
| txy q{ txy q{ tyt qu wδ zt q| zt q| zu qty
ts tsu qx tsu qy tsv qv xδ zy qw zy qw zy qz
tχ tus qt tus qx tus qz yδ tzu qv tzu qt tzu qt
uχ tu{ qu ttv qv tts qw vχ’≤ ‹v xy qt
2 药理活性研究
2 q1 材料
• ¬¶·¤µŽ¬±ª系雄性大鼠 otxs ∗ uss ª~化合物
´ oµ o¶ 用 ‹¤±®. ¶缓冲液溶解为 ts °ª# °¯ p t的溶
液 ∀
2 q2 对大鼠脂肪细胞中脂类分解的影响
2 q2 q1 测定方法
取大鼠附睾脂肪 o参照 • ²§¥¨¯¯ 方法 o除去血管
等 o用 ‹¤±®. ¶缓冲液清洗后 o称重 o置于缓冲液中 o
用胶原酶消化 ovz ε 培养 t «o过滤 o离心kxss µ#
°¬±p tl得脂肪细胞 ∀取上述制备好的脂肪细胞 ux
Λ¯ o置于试管中 o加 w h …≥„ku ª牛血清白蛋白加 xs
°¯ ‹¤±®. ¶缓冲液luss Λ¯ ~‹¤±®. ¶缓冲液 ux Λ¯ o或
待测样品 ux Λ¯ o分别加入 ‘∞ ux Λ¯ ~反应液总体积
为 uxs Λ¯ ∀一组做对照 o其余各组 vz ε 培养 vs
°¬±o反应液用 v °¯ 含 u h甲醇的氯仿2正己烷ktΒtl
萃取 o加铜试剂振荡 ts °¬±o离心 ts °¬±kuxss µ#
#|vx#
第 ux卷第 |期
usss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
≥ ³¨qousss
°¬±p tl o用 ⁄²¯¨方法判断游离脂肪酸kƒƒ„l的释放
量 ∀
2 q2 q2 结果
v种化合物经测试 o化合物 ´和 µ可在不同程
度上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由 ‘∞诱导的脂类分解产生
促进作用k见图 tl o而化合物 ¶的作用不明显 ∀从
图 t可以看出 o„’⁄Š°和 ’⁄Š°在单独使用时 o
对脂类分解的促进作用较明显 ∀
图 t 化合物 ´和 µ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由 ‘∞诱导的脂类分解的影响
t q样品 u q样品 n s qsx Λ¯# °¯ p t‘∞ v q样品 n s qst Λ¯# °¯ p t‘∞
v种化合物分别加入到 ‘∞中 o化合物 ´和 µ均在
不同程度上较单独使用 ‘∞时 ƒƒ„的释放量增多 ∀
在 s qsx Λª# °¯ p t水平的 ‘∞诱导脂类分解过程中 o
„’⁄Š°为 ts oxs otss Λª# °¯ p t时 o分别使 ƒƒ„ 的
释放较单独使用 ‘∞时增加 u qx h otu qv h o
t{ qv h ∀在 s qst Λª# °¯ p t水平的 ‘∞诱导脂类分
解过程中 o’⁄Š°为 ts oxs otss Λª# °¯ p t时 o分别
使 ƒƒ„的释放量增加 { qy h ott qt h ots h ∀当 ‘∞
为 s qsx Λª# °¯ p t水平时 o ⁄Š°分别为 t ots oxs o
tss Λª# °¯ p t时 o分别使 ƒƒ„的释放量增加 tt qz h o
tv qt h otx qt h out qzu h ∀
3 讨论
3 q1 对 3 种单体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 }在由 ‘∞诱
导的脂类分解过程中 o„’⁄Š° !’⁄Š°均可明显促
进由 ‘∞诱导的脂类分解过程 o当 ‘∞为 s qsx Λª#
°¯ p t水平时 o„’⁄Š° 为 t Λª# °¯ p t时即有明显作
用 o而 ’⁄Š°在浓度为 ts Λª# °¯ p t时有明显作用 o
它们的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当 ‘∞为 s qst
Λª# °¯ p t水平时 o’⁄≤°为 ts Λª# °¯ p t时可产生明
显的效果 o其作用强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
3 q2  ’⁄Š°对由 ‘∞诱导的脂类分解无明显的
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其 ≤ 环 ≤2vχ位置上有一 ’≤ ‹v
取代的结果 ∀
3 q3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 o„’⁄Š° o’⁄Š°虽然均
属天然产物 o而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减肥功
效 o但要将其制成防治肥胖症的安全 !有效药物还需
进一步进行整体动物实验 ∀
≈参考文献 
≈t  李时珍 q本草纲目 q下册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t|{u qusvt q
≈u  肖崇厚 q中药化学 q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t|{z quvx q
≈v  ° Ž „ªµ¤º¤¯ q≤¤µ¥²±2tv ‘ • ²© ƒ¯ ¤√²±²¬§¶q∞¯¶¨√¬¨µ≥¦¬¨±¦¨
°∏¥¯¬¶«¨µ¶… ∂ ot||x qvus ovu| q
≈w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 q黄酮体化合物
鉴定手册 q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ot|{t qut q
Στυδιεσ ον Χηεµιχαλ Χονστιτυεντσ οφ Λεαϖεσ οφ Σαλιξ µ ατσυδανα Κοιδζ
ανδ τηειρ Ινφλυενχε ον Λιπολψσισ
‹„‘Š ¬±ªt o ‹ „‘Š ≠¬2±¤±u o‹ „‘¬2®∏±v
kt q≤«¬±¨ ¶¨  §¨¬¦¤¯ ¤·¨µ¬¤¯ ≤²¯ ª¯¨ ²©¬¯¬± „ªµ¬¦∏¯·∏µ¤¯ ˜±¬√ µ¨¶¬·¼ o≤«¤±ª¦«∏± tvstt{ o¬±¬±o≤«¬±¤~
#swx#
第 ux卷第 |期
usss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
≥ ³¨qousss
u q⁄¨ ³¤µ·° ±¨·²© ×µ¤§¬·¬²±¤¯ ≤«¬±¨ ¶¨  §¨¬¦¬±¨ o⁄¤¯¬¤± ˜±¬√ µ¨¶¬·¼ o⁄¤¯¬¤± ttyyuu o¬¤²±¬±o≤«¬±¤~
v q≥ ¦¨²±§ ⁄¨ ³¤µ·° ±¨·²©  §¨¬¦¤¯ …¬²¦«¨ °¬¶·µ¼ o≥¦«²²¯ ²©  §¨¬¦¬±¨ o∞«¬°¨ ˜±¬√ µ¨¶¬·¼ o¤³¤±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ײ¶·∏§¼·«¨ ¦«¨ °¬¦¤¯ ¦²±¶·¬·∏¨ ±·¶²©·«¨ ¯¨ ¤√ ¶¨ Σαλιξ µ ατσυδανα ¤±§·«¨¬µ¬±©¯∏2
±¨¦¨ ²± ±²µ¨³¬±¨ ³«µ¬±¨ 2¬±§∏¦¨§ ¬¯³²¯¼¶¬¶qΜετηεδ : ׫¨ ¦«¨ °¬¦¤¯ ¦²±¶·¬·∏¨ ±·¶º µ¨¨ ¶·∏§¬¨§¥¼ ° ¤¨±¶²©¦«¨ °¬¦¤¯
°²·«²§¶¤±§¶³¨¦·µ¤¯ ¤±¤¯¼¶¬¶q• ¤·. ¶ ³¨¬§¬§¼°¤¯ ¬¯³²¦¼·¨¶º µ¨¨ ∏¶¨§·²²¥¶¨µ√¨·«¨ ©¨©¨ ¦·²©·«¨ ¶¨ ¦²±¶·¬·∏¨ ±·¶²±
·«¨ ¬¯³²¯¼¶¬¶³µ²°²·¨§¥¼ ±²µ¨³¬±¨ ³«µ¬±¨ k‘∞l qΡεσυλτ : ׫µ¨¨¦²±¶·¬·∏¨ ±·¶º µ¨¨ ¬¶²¯¤·¨§©µ²° ·«¨ ¯¨ ¤√ ¶¨²© Σ .
µ ατσυδαναo¤±§¬§¨ ±·¬©¬¨§¤¶¤³¬ª¨ ±¬±2z2 Ο2Β2 ∆2ª¯∏¦²³¼µ¤±²¶¬§¨ o¯∏·¨²¯¬±2z2 Ο2Β2 ∆2ª¯∏¦²³¼µ¤±²¶¬§¨ o¯∏·¨²¯¬±2vχ2
° ·¨«¼¯ ·¨«¨ µ2z2 Ο2Β2 ∆2ª¯∏¦²³¼µ¤±²¶¬§¨ o²© º«¬¦«·º²¦¤±¬±¦µ¨¤¶¨ ·«¨ µ¨¯¨ ¤¶¨ ²©©µ¨¨©¤··¼ ¤¦¬§¶k ƒƒ„ l ¬± ·«¨
³µ²¦¨¶¶¬¯³²¯¼¶¬¶³µ²°²·¨§¥¼ ‘∞qΧονχλυσιον : „¯¯ ·«¨ ·«µ¨¨¦²±¶·¬·∏¨ ±·¶º µ¨¨ ¬¶²¯¤·¨§©µ²° ·«¨ ¯¨ ¤√ ¶¨²© Σαλιξ
¶³³q©²µ·«¨ ©¬µ¶··¬°¨q
[ Κεψ ωορδσ] ¯¨ ¤√ ¶¨²© Σαλιξ µ ατσυδανα ~¤³¬ª¨ ±¬±2z2 Ο2Β2 ∆2ª¯∏¦²³¼µ¤±²¶¬§¨ ~¯∏·¨²¯¬±2z2 Ο2Β2 ∆2ª¯∏¦²³¼2
µ¤±²¶¬§¨ ~¯∏·¨²¯¬±2vχ2° ·¨«¼¯ ·¨«¨ µ2z2 Ο2Β2 ∆2ª¯∏¦²³¼µ¤±²¶¬§¨ …~±²µ¨³¬±¨ ³«µ¬±¨ 2¬±§∏¦¨§ ¬¯³²¯¼¶¬¶
≈责任编辑 徐美珍 
水蜡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周立新 o丁怡
k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xsl
≈摘要  目的 }研究水蜡树的化学成分 ∀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o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 ∀
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z个化合物 o鉴定了其中 y个 o分别为木犀草素 o木犀草素2wχ2 Ο2葡萄
糖苷 o松脂素 o松脂素2wχ2 Ο2葡萄糖苷 ok n l2° §¨¬²µ¨¶¬±²¯ ok p l2²¯¬√¬¯∀结论 }木犀草素 o木犀草素2wχ2 Ο2葡萄糖苷 o松
脂素 ok n l2° §¨¬²µ¨¶¬±²¯ ok p l2²¯¬√¬¯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
≈关键词  水蜡树 ~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2wχ2 Ο2葡萄糖苷 ~松脂素 ~k n l2° §¨¬²µ¨¶¬±²¯ ~k p l2²¯¬√¬¯
≈中图分类号  • u{w q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s|2sxwt2sv
水蜡树 Λιγυστρυ µ οβτυσιφολιυ µ ≥¬¨¥q ·¨∏¦¦q
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 o落叶灌木 o主要分布于山东 o
江西 o安徽 o江苏 o湖南 o陕西等地 ∀其同属植物女
贞 o白蜡树 o苦茶叶等均可入药 o它们的枝叶大多具
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功效 o用于治疗火眼 !口疮 !
牙痛 !咽喉痛 !烫伤 !乳痈 !肿毒等疾病≈t  ∀为了合理
开发利用资源及寻找新药 o我们对水蜡树的枝叶进
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从乙酸乙酯部分中分得 z个化
合物 o根据理化数据及光谱分析确定了其中 y个化
合物的结构 o分别为木犀草素k¯ ∏·¨²¯¬±otl o木犀草素
2wχ2 Ο2葡萄糖苷k ∏¯·¨²¯¬±2wχ2 Ο2ª¯∏¦²³¼µ¤±²¶¬§¨ oul o
松脂素≈k n l2³¬±²µ¨¶¬±²¯ ov  o松脂素2wχ2 Ο2葡萄糖苷
≈收稿日期  t|||2s|2s|
≈k n l2³¬±²µ¨¶¬±²¯2wχ2 Ο2ª¯∏¦²³¼µ¤±²¶¬§¨ ow  ok n l2
° §¨¬²µ¨¶¬±²¯kxl ok p l2²¯¬√¬¯kyl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²¨ ·¬∏¶熔点测定仪k未校正l o° µ¨®¬±2∞¯ ° µ¨uwt
型旋光仪 o„…2uƒ 型  „× 和 „∏·²¶³¨¦2˜ ·¯¬°¤
∞× ’ƒ型质谱仪 o≤ „ • ’ ∞• …„2ttsy 型元素分析
仪 o岛津 ˜ ∂2uws 型紫外光谱仪 o° µ¨®¬±2∞¯ ° µ¨y{v
型红外光谱仪kŽ…µ压片l o„  xss型和  µ¨¦∏µ¼vss
核磁共振仪 ∀实验所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
产 o• „ 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北京化工七厂产 o
≥ ³¨«¤§¨ ¬ ‹2us为 °«¤°¤¦¬¤上海化学试剂厂进口
分装 ∀
水蜡树 Λ . οβτυσιφολιυ µ ≥¬¨¥q ·¨∏¦¦q枝叶采
自湖南张家界地区 o胡文言鉴定 ∀
#twx#
第 ux卷第 |期
usss年 |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
≥ ³¨q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