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Overview of cold-heat nature study on Fructus Evodiae-Rhizoma Coptidis and its thoughts and methods

萸黄连寒热药性研究概况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



全 文 :[ 6 ]  王喜军 , 张 宁 , 孙 晖 , 等1 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对
氢化可的松致大鼠肾虚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 [J ]1 中国实验
方剂学杂志 , 2008 , 14 (2) : 332371
[ 7 ]  程星烨 , 石 钺 , 孙 虹 , 等1 延胡索活性部位入血成分的
LC2MS/ MS 研究 [J ]1 药学学报 , 2009 , 44 (2) : 16721741
[ 8 ]  陈 旭 , 雍克岚 , 吕敬慈 , 等1 龙血竭小鼠灌胃给药后血中
移行成分的分析 [J ]1 中草药 , 2009 , 40 (3) : 35223551
[ 9 ]  贾丹兵 , 王立强 , 范玉玲1 越桔口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生物
活性研究 [J ]1 中医药研究 , 2000 , 16 (5) : 482491
[ 10 ]  宋金春 , 曾俊芬 , 胡传芹 , 等1 生化汤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J ]1 中国药学杂志 , 2005 , 40 (13) : 99729991
[ 11 ]  张 梁 , 徐德生 , 冯 怡1 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
归属分析研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 32 ( 17 ) :
1789217911
[ 12 ]  阳长明 , 陈玉平 , 石任兵 , 等1 醒脑滴丸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Ⅰ) [J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 , 29 (9) : 62126231
[ 13 ]  窦志华 , 丁安伟 , 王陆军 , 等1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物化
学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6 , 37 (8) : 1137211401
[ 14 ]  丁安伟 , 窦志华 , 罗 琳 , 等1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
研究 ( Ⅱ) [J ]1 中草药 , 2008 , 39 (9) : 1285212881
[ 15 ]  张 梅 , 邱 丰 , 谢学军 , 等1 葛根血中移行成分高效液相
色谱分析 [J ]1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8 , 23 (3) : 21522171 [ 16 ]  王福刚 , 刘 斌 , 王 伟 , 等1 降脂宁血中移行成分归属研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 33 (8) : 91229141[ 17 ]  金 慧 , 王 彦 , 阎 超1 葛根芩连汤入血成分的归属 [J ]1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 33 (22) : 2687226911[ 18 ]  曹 艺 , 朱丹妮 , 林志宏 , 等 1 归芩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Ⅰ) [J ]1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2007 , 38 (6) : 51925221[ 19 ]  吴秀君 , 肇丽梅1 脑血宁注射液血清药物化学及药动学研究[J ]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2008 , 19 (5) : 37623791[ 20 ]  李仪奎1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若干问题 [J ]1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1999 , 10 (2) : 952981[ 21 ]  吴端生 , 张 健1 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 [ M ]1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1[ 22 ]  贺石林 , 葛金文 , 贺 蓉 , 等1 质疑血清药理学 , 加强多层次半体内实验研究 [J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05 , 21 ( 3) :27722791[ 23 ]  袁 莹 , 冯 怡 , 徐德生1 大川芎方效应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D]1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 20081[ 24 ]  黄 熙 , 任  平 , 张  莉 , 等 1 HPLC 直接测定血清阿魏酸—方剂血样预处理新方法 ( Ⅰ) [J ]1 中草药 , 1999 , 30(3) : 17521791[ 25 ]  张 莉 , 黄 熙 , 王骊丽1 中药药动学血样预处理方法回顾与展望 [J ]1 中草药 , 2000 , 31 (10) : 79227941
萸黄连寒热药性研究概况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
蒋  俊1 ,2 ,高成林1 ,2 ,贾晓斌1 ,2 3 ,陈  彦1 ,蔡宝昌3 ,吴  皓3 3
(1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 ,江苏 南京  210028 ;
21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 3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 要 :萸黄连是“以热制寒”的经典药物 ,充分体现了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从寒热药性的本质入手 ,总结
了寒热药性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在整理了中药药性研究的现有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 ,根据萸黄连寒热药
性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萸黄连寒热药性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萸黄连 ;寒热药性 ;思路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8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09) 0921492204
Overvie w of cold2heat nature study on F ructus Evodiae2Rhizoma Coptidis
and its thoughts and methods
J IAN G J un1 ,2 , GAO Cheng2lin1 ,2 , J IA Xiao2bin1 ,2 , CH EN Yan1 , CA I Bao2chang3 , WU Hao3
(11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Chinese Meteria Medica , J 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210028 , China ; 21 School of Pharmacy , Jiangsu University , Zhenjiang 212013 , China ; 31 Key Laboratory
of Processing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 210029 , China)
Key words : Fruct us Evodi ae2R hi z om a Copti dis ; cold2heat nat ure ; t hought s and met hods
  萸黄连是取吴茱萸汁炮制黄连 ,去萸不用 ,去药存性。炮
制目的是用药性辛热的吴茱萸来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 ,使黄连
寒而不滞的同时又增强黄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功效 ,主
要用于积滞内阻、胸膈痞闷、胁肋胀满、下痢脓血等症[1] 。萸黄
连是“以热制寒”的“反制”炮制经典 ,充分体现了中药炮制对中
药药性的影响 ,但迄今萸黄连炮制前后药性差异的研究较少 ,且
与其药性相关的物质基础仍不明确 ,亟待解决。
1  寒热药性本质研究
药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通常所说的药性主要是指中药
的四种性气 ,即寒、热、温、凉 ,这是中药最基本的属性 [1 ] 。徐
·294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9 期 2009 年 9 月
3 收稿日期 :2009204210                      
基金项目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ZYPZ002)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专项 (2006)
作者简介 :蒋 俊 (1986 —) ,男 ,江苏镇江人 ,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新技术和中药炮制、制剂分析等方面研究。曾参与“神阙穴给药2可
塑性胶贴膏的研制和国家 2010 版药典“炙淫羊藿的质量标准研究”。 E2mail :xuyan9323 @126. com3 通讯作者 贾晓斌 Tel : (025) 85637809  E2mail :jxiaobin2005 @hot mail . com
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所谓“入腹则知其性”和《素问》中
论述 :“所谓寒热温凉 ,反从其病也”,都说明药性的寒、热、
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总结出来的 ,
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的 [2 ] 。寒热药性是历代医
家的经验总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开始了对中药寒
热药性本质的探讨。
1. 1  寒热药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研究 :附子、乌头、细辛、吴
茱萸、川椒、高良姜、丁香等都属于温热药 ,实验发现它们均
含有去甲乌药碱 ,并证明去甲乌药碱具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
剂样作用 ,与祛寒药作用相符 ,认为去甲乌药碱是温热药的
物质基础之一 [3 ] 。有人认为具有共同药理效应的一些有效
成分均为药性的物质基础 ,如寒凉性中药一般具有解热、镇
静、降压、抗菌作用 ,黄芩苷、小檗碱等成分都不同程度具有
这种作用 ,从而认为这些成分为中药寒凉性的物质基础。
严永清 [4 ,5 ]对 460 味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分
析 ,结果显示 ,辛温药大多含有挥发油成分 ,占含这类成分药
物的 44. 9 %。苦寒药的化学成分复杂 ,以生物碱为主要活
性成分的药物中 ,苦寒药约占 1/ 3 ,特别是清热药和具抗肿
瘤作用的药物多为苦寒药 ,并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 ;苦寒药
中含有苷类成分者 ,也较其他气味药物为多 ,包括蒽醌苷、强
心苷、皂苷、黄酮苷等。甘平药的化学成分除含糖类较多外 ,
相对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类成分较多。
许多文献报道 ,中药的寒热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有一
定关系 [6 ,7 ] 。有学者分析了铁、锰、铜、锌 4 种元素的量及比
例与药性的相关性 ,发现中药药性与铁、锰元素的量有密切
关系 [8 ] 。盛良 [9 ]认为中药的四性与其所含化学元素具有的
寒、热、温、凉四性有关。一般而言给出电子的为碱 ,属寒凉 ,
接受电子的为酸 ,属温热 ;酸碱有强弱之分 ,故有四性 ;酸碱
平衡者即为平性。黎晓敏等 [10 ] 检测了 368 味中药中 11 种
无机元素 ,其中寒凉药 169 味 ,温热药 125 味 ,平性药 74 味 ,
并借助计算机分析比较了被无机元素与中药寒凉、平、温热
间的关系 :富含无机元素 ,尤其是高铁、低锰是寒凉类中药的
元素基础 ;含元素总量低 ,尤其是低铁、高锰是温热类中药的
共同属性 ;低钾可能是平性药的元素谱征。有研究者认为 ,
含锌高的中药寒性 ,如羚羊角、牛黄含锌量均较高。
基于上述研究 ,不难看出中药药性与中药中各种成分、
组分及其组成比例相关 ,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应该是其复杂
体系中各类成分、组分作用机体的综合体现。萸黄连炮制前
后的药性物质基础差异性必然与黄连和吴茱萸中的各类成
分、组分的变化密切相关 ,即萸黄连炮制前后组成成分差异
性是其药性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1. 2  寒热药性与生理反应相关性研究 :临床研究发现 ,温热
药作用于人体后 ,人体自主神经平衡指数升高 ,如体温、心
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增
快 ,唾液量减少 ,尿内儿茶酚胺、172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迅
速增加 ;兴奋交感2肾上腺系统 [11 ] ;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
的重要酶 ———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增加 ,促进体内儿茶酚
胺的生物合成 ;脑内兴奋性递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
巴胺的量逐渐增多 ,作用缓慢而持久 [12 ] ;第二信使 cAMP 升
高 ,c GMP 与 cAMP 比值下降 [13 ] 。寒凉药物作用于人体后 ,
产生的效应与温热药呈相反的趋势 ,提示寒热药可在人体某
些方面表现为明显的对抗性生物效应。
1. 3  寒热药性与生物热力学相关性研究 :有学者认为中药
四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机体对物理热变
化的一种生理或病理感受 ,可从生物热动力学角度 ,开展中
药四性研究。寒凉药作用于机体一般表现为功能的抑制 ,即
消耗能量较少或抑制产热 ;反之 ,温热药作用于机体一般表
现为功能的亢奋 ,即消耗能量较多或产生热量。另一方面 ,
不同药性的药物蕴涵着不同形式或不同量值的能量物质 ,这
些物质进入人体后经代谢或病、生理反应发生热量转移 ,从
而表现出寒热性质 ;凡是能为机体释放热能的药物为热性
药 ,能为机体吸收并带走热能的药物为寒性药 [14 ] 。
通过对药性本质的研究发现 ,中药的寒热药性是中药中
特有的成分、组分经过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一系列
过程中 ,能够有选择的改善机体的寒证或热证偏性的特性。
2  萸黄连药性分析
黄连、吴茱萸分别是经典的寒、热药性代表药物 ,因此萸
黄连是中药药性研究的首选。目前 ,对萸黄连炮制前后药性
差异性研究主要是采用微量热法 [15~17 ] ,根据细菌生长过程
中的热焓变化来探讨其药性差异。
周韶华等 [18 ]采用微热量法测定大肠杆菌在正常生长条
件下及给予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液后的生长热谱图。通过大
肠杆菌的生长热谱曲线以及大肠杆菌生长速率常数、生长抑
制率和半抑制率浓度、传代时间和全谱的热焓、最大发热功
率等参数分析认为 ,萸黄连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生黄连
强 ;萸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产热量较生黄连、醋黄连、胆黄连
大 ,说明黄连经吴茱萸炮制后 ,寒性降低。此结论与本草文
献基本吻合。
左金丸是以黄连和吴茱萸按 6 ∶1 的比例配伍而成。孔
维军等 [19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甘露
散、茱萸丸和反左金丸水煮液中的生长热谱曲线 ,获得相应
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经分析发现 :寒凉药方左金丸使细菌
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 ,发热功率降低 ;温热药反
左金丸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增大 ,生长代谢过
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 ;寒热性能介于两方之间的甘露散和
茱萸丸对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和热量释放的影
响不明显。
廖庆文等 [20 ]采用 HPLC 测定了黄连 6 种炮制品 ,并对
样品进行聚类与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
的 HPLC 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 ,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
有差异 ,聚类分析将黄连不同炮制品分为 2 类 ,盐黄连、醋黄
连 ,胆黄连为一类 ,萸黄连、酒黄连、姜黄连为一类 ,这与传统
中医药理论的“从制”及“反制”的分类特点一致。
从萸黄连热药性的研究现状来看 ,对萸黄连寒热药性的
认识已经从传统中医药理论层面上升到实验验证阶段 ,并经
实验证明黄连经吴茱萸汁制后寒性降低。由于中药药性理
·3941·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9 期 2009 年 9 月
论的复杂性和药性研究思路、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 ,萸黄连
的药性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应加快引入新的研究技术和
方法 ,综合多学科、多人才的力量 ,继续对萸黄连的药性进行
深入研究。
3  萸黄连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萸黄连是取吴茱萸汁炮制黄连而得 ,苦寒的黄连和辛热
的吴茱萸均有其独特的药性物质基础 ,萸黄连中必然含有与
黄连和吴茱萸相关的物质 ,因此 ,研究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
需要从黄连和吴茱萸的药性物质基础入手。
3. 1  黄连、吴茱萸药性物质基础 :生物碱类成分是黄连的主
要化学成分 ,其中小檗碱约占 5. 20 %~7. 69 % ,其他成分还
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 (又名巴马汀) 、棕榈碱、
药根碱、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木兰花碱和阿魏酸 ,尚含黄
柏酮、黄柏内酯 [21 ] ;吴茱萸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 ,包括生
物碱、苦味素、萜类、黄酮、香豆素、甾体、挥发油、木脂素等 ,
其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和吴茱萸内酯等
苦味素类成分是主要活性成分 [22 ] 。生物碱是黄连、吴茱萸
的主要成分 ,二者配伍后所含生物碱的量发生变化 ,这可能
影响甚至改变其药性 [23 ] 。
3. 2  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 :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是亟待解
决的问题 ,对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的探讨是通过对比吴茱萸
和黄连配伍前后主要成分或主要药效物质的变化情况 ,间接
反映或推测萸黄连的药性物质基础。
王浴铭等 [24 ]在探讨了吴茱萸汁炙黄连对黄连主要化学
成分的影响后 ,认为吴茱萸炮制黄连后 ,可降低黄连中生物
碱类成分的溶出率 ;进一步研究发现黄连配伍吴茱萸后黄连
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的溶出率下降 ,1 ∶1 配伍时下降 37 % ,
6 ∶1 配伍时下降 11. 84 % ,认为可能是黄连中的生物碱与吴
茱萸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所致 [25 ] ;叶富强
等 [26 ]发现黄连配伍吴茱萸后水煎液中黄连生物碱有损失 ,
1 ∶1配伍的损失率高达 74. 4 % ,8 ∶1 配伍也有 18 %的损
失 ,损失率与吴茱萸的配伍剂量呈良好线性相关。徐艳春
等 [27 ]对吴茱萸配伍黄连后吴茱萸生物碱进行了研究 ,发现
配伍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量明显降低 ,但二者的配伍
比例对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不大。王显著等 [28 ]报道黄连吴
茱萸6 ∶1配伍后所得挥发油的量约是单味药的 10 倍 ;赵贤
芳等 [29 ]通过实验发现两者在配伍前后水煎液中均含有人体
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 Zn、Fe、Mn、Cu、Cr、Se 等 ,除 Cr 外
的大多数微量元素在配伍后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下降
程度与吴茱萸用量有关 ,用量越大 ,微量元素煎出量越低。
潘浪胜等 [30 ]采用 HPLC 对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
伍后的各色谱峰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未见新的色谱峰产
生 ,说明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伍后没有发生化学反
应 ,由此推测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黄连生物碱溶出率的下降
可能是由于在吴茱萸溶出物存在的条件下 ,黄连生物碱溶解
度降低引起的 ,并不是由黄连生物碱与吴茱萸黄酮发生化学
反应所致。何丽仙等 [31 ]分别对黄连、吴茱萸进行水提 ,合并
二者水煎液 ,产生大量黄色沉淀物 ,进一步对产生的沉淀进
行研究 ,首次从沉淀物中分离得到 7 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
为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N2甲基2邻氨基苯甲酰胺、吴茱萸
酰胺、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
吴茱萸和黄连相伍为用后 ,黄连中的主要成分与吴茱萸
中的主要成分的量都有降低 ,且黄连中的主要成分的降低与
吴茱萸用量成正比 ;生物碱类物质的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吴
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抑制了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
这与用吴茱萸与黄连配伍可以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的理论
是一致的。
4  寒热药性研究思路与方法
国家“973”计划中医专项投入了巨资研究中药药性理论 ,
很多专家提出了药性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中药药性研究
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也为萸黄连药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肖小河 [32 ]提出出“寒热为纲 ,还原整合 ,模而不行 ,背景
求同”的中药药性研究策略 ,形成了“中医药热力学观”,建立
了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和技术平
台 ,初步探明了中药寒热药性客观的参考生物热力学规律和
特点。杜建强等 [33 ]基于 B/ S 架构和大型数据库设计开发了
基于 J2 EE 的中药药性实验数据共享平台 ,为中药药性研究
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共享平台。王厚伟 [34 ]选用 10 味典型寒、
热性中药的水提物作为对照抗原 ,并制备相应的寒、热性对
照抗原抗体 ,以之与其他中药水提物进行斑点免疫印迹 ,对
照抗原抗体对不同药性中药水提物抗原产生免疫识别作用 ,
根据杂交信号的有、无和强、弱 ,平行比较不同药性中药之间
物质基础的相似度。应用凝胶分析软件对杂交信号进行轨
迹定量扫描分析 ,根据同一中药与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的
杂交信号进行聚类分析 ,并做出中药药性寒、热程度的距离
图谱。梁琦 [35 ]认为对中药药性的研究应重视“性效关联”、
“药证相关”,提出了将药性与效用关系以及药与证相互关联
的研究结合起来 ,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的理
论。胡胜全等 [36 ]把细胞凋亡学应用于中药四性的研究 ,定
性定量地刻画中药四性的生物学效应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提
出从细胞分子水平建立一个中药四性的模式识别系统。
刘培勋 [37 ]等认为中药药性在四维空间对特定生物体的
作用是中药中发挥特定药性作用的分子集合 ,即中药药性物
质组。根据中药药性的特点 ,中药药性物组 (学)又可分为四
气物组 (学) 、五味物组 (学) 、归经物组 (学) 、毒性物组 (学)和
比较药性物组 (学) 。中药药性物组学以中医药学等相关学
科为理论基础 ,以中药药性物质组为研究对象 ,以数据库、高
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为技术支撑 ,对药性物质组在特定
生物体内四维空间的变化进行全息分析和海量数据挖掘 ,用
科学语言表征其组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变化规律及其关
联事件 ,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的本质。
刘树民 [38 ]提出在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下 ,基于系统
生物学尤其是代谢组学方法 ,以机体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规
律为主线 ,进行中药性味实质及“性效”关联性的深入研究 ,
实现对临床“证候”的生物学特征、性味实质及其中药干预机
制的科学阐释。在中药“性味相合、药证相应”理论指导下 ,
·494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9 期 2009 年 9 月
以“证”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变化规律为切入点 ,采用一种针对
复杂分析对象的非线性研究方法 ,通过机体代谢后生物小分
子的变化规律来表征传统中药性味本质及与功效的关联性。
贾晓斌等 [39 ]认为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是一个由无机离
子有机大分子和有机小分子等组成的有序整体 ,具有“三个
结构层次多维结构”。三个结构层次一是单体成分 ,是组成
物质基础最基本的单元 ;二是同类成分有机组合成的组分 ,
同类成分内各单体成分之间存在配伍和配比关系 ;三是由多
组分构成的整体 ,其各组分间存在配伍和配比关系 ,这些成
分、层次间彼此交互构成多维结构。中药炮制的实质就是改
变了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的这种有序的“三个层次多维结
构”,从而改变了它们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性 ,最终导
致药性的改变。
萸黄连的炮制应该属于“反佐制”范畴 ,黄连经吴茱萸制
后 ,苦寒之性降低的同时 ,吴茱萸中的有效成分必将能辅佐
黄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药
药性是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功能的一种反应 ,研究药性物
质基础 ,必须强调“药性2证2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证”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对某一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归纳
性认识 ,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中药“药性”只有在“证”的病理
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如果药性研究脱离“证”的前提 ,
即失去了其理论基础 ,中药药性就无从谈起。中药药性的物
质基础应该包含中药本身的物质基础以及在经过吸收、分
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与生物体发挥相互作用而表现功效的
物质基础 ,其中间过程涵盖了中药药性的生物学基础的内
涵。因此 ,对萸黄连的药性研究 ,应该采用“药性2证2功效”
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5  结语
根据萸黄连寒热药性的研究现状以及中药药性研究的
现有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认为对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必须强调“药性2证2功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要从萸黄连的
“三个结构层次多维结构”的组分结构理论入手 ,通过体内药
效学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来系统研究 ,仅仅通过
对比炮制或配伍前后黄连中主要成分和药效物质的量来讨
论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是片面的。后续文章中将根据“三层
次多维结构”的组分结构理论 ,研究黄连、吴茱萸炮制前后药
性物质基础结构变化、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吸收、分布、代
谢、排泄特性的变化以及各种药理效应等指标的变化 ,以阐
明萸黄连药性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
[ 1 ]  龚千锋1 中药炮制学 [ M ]1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51
[ 2 ]  姜开运 , 于彩娜 , 房景奎 1 药性理论的产生与演变—四气
[J ]1 辽宁中医杂志 , 2008 , 35 (5) : 70227041
[ 3 ]  赵兴业1 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 D]1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071
[ 4 ]  严永清 , 吴建新1 药物的辛味与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
系 [J ]1 中药通报 , 1987 , 12 (1) : 532561
[ 5 ]  严永清 , 吴建新1 药物的甘味归经、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关系
[J ]1 中药通报 , 1988 , 13 (5) : 522531
[ 6 ]  曾治权1 微量元素与中医药 [ M ]1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31
[ 7 ]  管竞环 , 李恩宽 , 汤学军 , 等1 药性阴阳消长、转化与稀土元
素的关系 [J ]1 中草药 , 1995 , 26 (6) : 32123251
[ 8 ]  管竟环 , 李恩宽 , 薛 沙 , 等1 植物类中药四性与无机元素
关系的初步研究 [J ]1 中国医药学报 , 1990 , 5 (5) : 402431
[ 9 ]  盛 良1 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论中药四性与现
代化学的统一 [J ]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3 , 9 (1) :
142151
[ 10 ]  黎晓敏 , 贾仁勇 , 王 健 , 等1 中药不同药性与无机元素关
系的研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 , 22 (8) : 5021
[ 11 ]  梁月华 , 王传社 , 章云津1 寒凉和温药药复方及知母对交感
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机理探讨 [J ]1 中药通报 , 1988 , 13
(11) : 481
[ 12 ]  梁月华 , 李薪萍 , 任 红1 寒证热证时中枢、内脏、尿内儿茶
酚胺及 52羟色胺的变化 [J ]1 中医杂志 , 1991 ,32 (12) : 7421
[ 13 ]  赵国求1 中医证实质研究释疑与解惑 [J ]1 医学与哲学 ,
1999 , 20 (11) : 471
[ 14 ]  代春美 , 肖小河 , 王 迪 , 等1 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
性研究 [J ]1 锦州医学院学报 , 2004 , 25 (3) : 481
[ 15 ]  Fan D L , Xiao X H , Ma X J1 Calorimet ric study of t he effect
of protoberberine alkaloids in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on
S taphy lococcus aureus growt h [J ]1 T hermochi mica A cta ,
2008 , 480 : 492521
[ 16 ]  Yan D , Jin C , Xiao X H , et al1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berberines alkaloids in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by microcalo2
rimet ry [J ]1 B iochem B iophys Methods , 2008 , 70 : 84528491
[ 17 ]  周韶华 , 潘五九 , 肖小河 , 等1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
究———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微量热学比较 [J ]1 中草药 ,
2004 , 35 (11) : 1230212321
[ 18 ]  周韶华1 主要基于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学基础2黄连炮制与配
伍的药性变化及其物质基础 [ D]1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
物药物研究所 , 20041
[ 19 ]  孔维军 , 赵艳玲 , 山丽梅1 左金丸及类方药性差异的生物热
动力学研究 [J ]1 药物生物技术 , 2008 , 15 (5) : 35923641
[ 20 ]  廖庆文 , 樊冬丽 , 肖小河1 不同黄连炮制品 HPL C 指纹图谱
研究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 32 (3) : 21022131
[ 21 ]  兰 进 , 杨世林 , 郑玉权 , 等 1 黄连的研究进展 [J ]1 中草
药 , 2001 , 32 (12) : 1139211411
[ 22 ]  崔晓秋1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 D]1 长春 : 吉林农业大
学 , 20041
[ 23 ]  周红祖 , 余 惠 , 彭求贤1 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化
学成分、药理及药性研究进展 [J ]1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08 , 14 (9) : 752771
[ 24 ]  王浴铭1 吴茱萸汁炙黄连对黄连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J ]1
中药饮片 , 1990 , 31 (4) : 781
[ 25 ]  王浴铭 , 张君增 , 朱凤云 , 等1 黄连配伍吴茱萸对黄连中主
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J ]1 中国中药杂志 , 1994 , 19 (2) : 1151
[ 26 ]  叶富强 , 徐倾芬 , 陈蔚文 , 等1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例对黄
连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J ]1 河北中医 , 2000 , 22 ( 5 ) :
39723981
[ 27 ]  徐艳春 , 魏璐雪 , 周玉新 , 等1 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与吴茱
萸配伍前后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 [J ]1 中国中药杂
志 , 2001 , 26 (12) : 84628471
[ 28 ]  王显著 , 武 侠1 左金汤与吴茱萸中的挥发油对比研究 [J ]1
陕西中医 , 1999 , 20 (4) : 1831
[ 29 ]  赵贤芳 , 徐艳春 , 汪文莱1 黄连配伍吴茱萸前后微量元素含
量变化的研究 [J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3 , 18 (4) : 33323351
[ 30 ]  潘浪胜 , 吕秀阳 , 许海丹 , 等1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连生
物碱与吴茱萸黄酮配伍时成分含量的变化 [J ]1 色谱 , 2006 ,
24 (2) : 16821701
[ 31 ]  何丽仙 , 黄忠京1 黄连吴茱萸单煎后配伍沉淀物的化学成分
研究 [J ]1 中草药 , 2007 , 38 (4) : 51525171
[ 32 ]  肖小河1 中药药性研究概况 [J ]1 中草药 , 2008 , 39 (4) : 4812
4831
[ 33 ]  杜建强 , 廖春华 , 李智彪1 基于 J2 EE 的中药药性实验数据
共享平台的研究 [J ]1 计算机应用研究 , 2008 , 25 ( 10) :
3195231971
[ 34 ]  王厚伟1 斑点免疫印迹法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策略 [J ]1
辽宁中医杂志 , 2008 , 35 (10) : 1503215041
[ 35 ]  梁 琦 , 谢  鸣 1 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
[J ]1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7 , 41 (12) : 452461
[ 36 ]  胡胜全 , 周红祖 , 余惠旻 , 等1 基于细胞凋亡表达的生晒参、
红参和西洋参四性研究展望 [J ]1 中草药 , 2008 , 39 ( 6) :
80128041
[ 37 ]  刘培勋 , 龙 伟1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J ]1 中国中
药杂志 , 2008 , 33 (14) : 1769217701
[ 38 ]  刘树民 , 卢 芳1 基于系统生物学阐述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
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J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
化 , 2008 , 10 (2) : 122161
[ 39 ]  贾晓斌 , 陈 彦 , 李 霞 , 等1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
路和方法 [J ]1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8 , 23 (5) : 42024241
·5941·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9 期 2009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