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vestigation on anticancer activity of nanoparticles loaded lactosyl-norcantharidin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纳米粒的肝靶向抗癌活性研究



全 文 :药理与临床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纳米粒的肝靶向抗癌活性研究
胡展红, 周  奕,张学农*
收稿日期: 2010030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 ( 2006BAI09B00) ; 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 07C26223201333) ; 江
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江苏省卫生厅招标项目 ( H 200630)
作者简介:胡展红( 1983 ∀ ) ,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
T el : ( 0512) 65884912  Email: huzhan hong1983@ yah oo. com. cn
* 通讯作者  张学农  T el: ( 0512) 65880030  Email: zhangxuenong@ 163. com
(苏州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教研室,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目的  研究新型的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纳米粒 ( L acNCTDNPs) 的体内外抗癌活性。方法  通过 MTT
法考察去甲斑蝥素 ( NCTD)、乳糖化去甲斑蝥素 ( LacNCTD) 及 LacNCTDNPs 对肿瘤细胞株 H epG2、SMMC
7721 和 SGC7901 的细胞毒作用和半乳糖化小牛血清 ( GalFBS) 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采用 H PLC 法评价肝肿瘤
细胞 SM MC7721 对 LacNCT D 的摄取效果;通过 H 22荷瘤小鼠模型考察药物体内对肝癌的抑制作用。结果  体
外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对 H epG2 和 SMMC7721 细胞,培养 48 h 时 LacNCTDNPs 的 IC50最低, 细胞毒作用最
强,其次是 LacNCTD ,且均能显著地被 GalFBS 抑制; 对 SGC7901 细胞, L acNCTDNPs 和 LacNCT D 的细胞
毒作用并不比 NCT D 强,且不受 GalFBS 的影响; 培养 12 h 后 SMM C7721 对 LacNCTD 的摄取量为 3 89 g
( 7. 02 # 10- 3 mol, 1 # 106个细胞) ; 小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 LacNCT DNPs 中剂量的抑瘤率为 63 9% ,显著
高于相同浓度的 NCT D 和 LacNCTD。结论  LacNCTDNPs 能有效地靶向于肝肿瘤组织,抑制肿瘤的生长, 是
一种强的具有体内外抗癌活性的新型肝靶向性制剂。
关键词:乳糖化去甲斑蝥素; 纳米粒; 抗癌活性; 肝靶向
中图分类号: R286 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10) 12 2005 06
Investigation on anticancer activity of nanoparticles loaded lactosylnorcantharidin
HU Zhanhong , ZHOU Yi, ZHANG Xuenong
(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Co lleg e of Pharmac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 igate the ant icancer act iv ity o f the novel lacto sy lnorcantharidin nano
part icles ( LacNCTDNPs) in vivo and in v it ro . Methods  The M TT method w as used to study the cy to
to xic effects of LacNCTD and LacNCTDNPs on HepG2, SMMC7721, and SGC7901 cell lines for 12
and 48 h, respectiv ely , and the inhibitor y effects of GalFBS; LacN CT D accumulated in SMMC7721 cells
w as assayed by HPLC; T he in vivo ant icancer act ivity w as evaluated by the tumo rg row th inhibit ion in H 22
tumo r bear ing m ice. Results  The in vi tr o studies show ed that the cytoto xic effects of LacNCT DNPs
against HepG2 and SMMC7721 cells w ere the most pow erful, as w ell as the IC50 was the low est, then
LacNCT D, and they w ere inhibited remarkably by GalFBS; As for SGC7901 cell line, the cy totoxic
ef fects of LacNCT DNPs and LacN CT D were not st ronger than that of NCTD, and GalFBS had no inf lu
ence on them at all; T he amount o f LacNCTD accumulated in SMMC7721 cel ls w as 3. 89 g ( 7 02 # 10- 3
mol, 1 # 106 cell) af ter t reatment fo r 12 h; T he results of the ant itumor act ivity in vivo suggested that the
inhibitory rate of LacNCTDNPs on tumor w eight w as 63. 9%, w hich w as signif 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CTD and LacN CT D g roups at the same mo lar concentrat ion. Conclusion  The tumorg row th is inhibited
ef fectively by LacNCTDNPs which may be a kind of novel livertarg eting agents and could st rongly
inhibit the tumorgrow th.
Key words: lacto sy lnorcantharidin ( LacNCTD ) ; nanopart icles ( NPs ) ; ant icancer act iv ity;
livertarget ing
  去甲斑蝥素 ( norcantharidin, NCT D) 为斑蝥
素的合成衍生物,是由我国首先开发的治疗肝癌的
新药,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N CT D 临床应
用时体内消除较快,且对泌尿系统毒性较大,临床用
药剂量受到严格限制 [ 1]。因此, 国内外学者期望采
用先进技术, 制备 NCTD 的新的抗癌衍生物,以提
2005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高 NCTD 肝靶向性,降低不良反应和延长药效[ 2]。
新型的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纳米粒 ( lactosy l
no rcantharidin nanopart icles, LacNCT DN Ps) 内
包裹的新化合物乳糖化去甲斑蝥素 ( LacNCTD)
上的半乳糖残基能被体内肝细胞膜表面的无唾液酸
糖蛋白受体 ( ASGPR) 特异性识别,达到主动肝靶
向性[ 3] ,同时结合纳米粒自身的被动靶向,实现药物
在体内的双重肝靶向性 [ 4] , 提高药物的体内外抗癌
活性,降低毒性。
本研究通过 LacNCT D 及其纳米粒对不同肿
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 研究 LacNCT D 及其纳米
粒的体外抗癌活性, 同时通过细胞对 LacNCT D 的
摄取实验初步探讨药物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通过
体内移植肝肿瘤 H22 小鼠模型研究药物的体内抗
肿瘤活性。
1  材料
1 1  仪器: JC ∀ 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 ,
ODS 柱 ( 250 mm # 4. 6 mm, 5 m, 大连依利特公
司) , Model ELx 808 全自动定量绘图酶标仪 ( Bio
Tek Intr uments)。
1 2  药品与试剂: N CT D (质量分数 99 21% ,批号
20060508,苏州市苏瑞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 Lac
NCTDNPs (本实验室自制) ,三聚磷酸钠 ( T PP, 化
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壳聚糖 (相对
分子质量 8 000~ 10 000, 脱乙酰度 91 2%, 黏度
2 95 mPa  s) , MT T、小牛血清 ( FBS )、RPMI
1640、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 (苏州八八金实验
器材有限公司) , 半乳糖化小牛血清 ( GalFBS )
( Sigma 公司)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 3  动物和细胞: C57BL/ 6 小鼠 (苏州大学实验动
物中心) ,体质量 ( 20 ∃ 2) g ,雌雄各半; 人肝癌细胞
HepG2、SMMC7721 和胃癌细胞 SGC7901 (苏州
大学药理教研室提供) ;小鼠肝癌细胞 H22 (复旦大
学生物细胞库提供)。HepG2、SMMC7721、SGC
7901 细胞用含 10% 小牛血清 ( 56 % 水浴 30 m in
灭活) ,青霉素 ( 100 U/ mL) 和链霉素 ( 100 U / mL)
的 RPM I 1640 培养液在 37 % 、5% CO 2培养箱内
常规培养。
2  方法与结果
2 1  LacNCT DN Ps 的制备: 依据文献方法 [ 56] 制
备,即称取壳聚糖 0 1 g, 溶解于 0 2% 醋酸水溶液
中,制得 2 g / L 壳聚糖高分子溶液,加入 0 1 g Lac
NCTD 后,置 35 % 水浴中, 4 000 # g 搅拌溶解, 逐
滴加入 1 2 mg / mL T PP 水溶液 21 mL, 继续搅拌
10 m in, 0 45 m 滤膜滤过,得乳白色溶液。所制得
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 ( 142 10 ∃ 2 71) nm ,包封率
为 ( 81 01 ∃ 0 85) % ,载药量 ( 10 23 ∃ 0 17) %。
2 2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 x ∃ s 表示, 采用 SPSS
13 0统计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组间采用
Dunnett 方法比较。
2 3  细胞毒性实验和 GalFBS 抑制实验 [ 7] : 取对
数期生长的 HepG2、SMMC7721、SGC7901 细胞
于 96 孔培养板上 (每孔 1 # 104个细胞) , 在 37 % 、
5% CO 2培养箱内让其贴壁 24 h, 更换 10% FBS
RPM I 1640 培养基,并加入 LacN CT D系列质量浓
度 ( 27 5、82 5、165、330、495、660、989 9 g / mL) 的
药物溶液, 同时设置对照和空白孔, 分别培养 12、
24、48、72 h。实验终止前,每孔加入 5 g / L MT T 溶
液 ( MT T 溶于 0 01 mol/ L、pH 7. 2的 PBS中) 10
L,继续置培养箱中孵育 4 h,终止培养,每孔加入
100 L SDS, 震荡 10 min, 4 h 后使结晶充分溶解。
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波长 570 nm 处测定各孔吸光
度 ( A ) 值, 以空白孔调零, 计算细胞存活率及药物
对细胞的抑制率: 细胞存活率= 实验组 A 值/对照
组 A 值# 100% ,抑制率= ( 1- 实验组 A 值/对照组
A 值 ) # 100% , 并计算 药物作 用的 IC50 值。
LacNCTD 对 HepG2、SMMC7721、SGC7901 的
细胞毒作用见图 1,结果显示 LacNCTD 的细胞毒
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按上法操作, 加入相同浓度的 NCT D、Lac
NCT D和 LacNCT DN Ps的药物溶液,按 MT T 法
对 3 种细胞分别在介质 RPM I 164010% FBS 和
RPM I 164010% GalFBS 中培养 24、48 h,比较相
同浓度的 3 种药物对 3 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差
异, 并考察 GalFBS 对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
NCT D、LacN CT D 和 LacNCT DNPs 对各种细胞
的 IC50 (以 mmol/ L 为单位) 及 GalFBS 对 IC50的
影响见表 1~ 3,结果显示孵育 24 h 时, LacNCTD
对 HepG2 和 SMMC7721 细胞的 IC50 值低于
NCT D 和 LacNCTDNPs, 而孵育 48 h 时 Lac
NCT DNPs 的 IC50是最低的, 其次是 LacNCTD;
而对 SGC7901, LacNCTD 的 IC50 值并 不比
NCT D 低, 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甚至还高于
NCT D。同时, 细胞用 GalFBS 预处理后, Lac
NCT D 和 LacN CT DNPs 对 HepG2 和 SMMC
7721 的 IC50升高, 对 SGC7901 则不变; 而 NCTD
对 3 种细胞的 IC50都不变。因此, 对于 HepG2 和
SMMC7721 细胞而言, 当给予相同物质的量的药
2006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图 1  LacNCTD 对 HepG2 ( A)、SMMC7721 ( B)、
SGC7901 (C) 的细胞毒性 ( x∃ s, n= 5)
Fig. 1 Cytotoxicity of LacNCTD on HepG2 ( A) ,
SMMC7721 (B) , and SGC7901 (C)
cell lines ( x∃ s, n= 5)
物时, LacNCTD 的抗癌效果要明显优于 NCTD。
而 LacNCTDNPs 对细胞处理 24 h 时, 它的抗癌
活性不如 LacNCTD, 甚至 NCT D, 但当孵育 48 h
时, LacNCTDNPs 的抗癌活性则远强于 Lac
NCTD和 NCTD,且能被 GalFBS 抑制;而对 SGC
7901 的抗癌活性则不如 NCT D。NCTD、Lac
NCTD 和 LacNCT DN Ps 对两种细胞株 (一种是
表面表达 ASGPR 的肝癌细胞株, 另一种是表面不
表达 ASGPR 的胃癌细胞株) 的细胞毒作用的差
异,证实了部分药物是通过与肝细胞表面 ASGPR
结合而发挥抗癌活性的。
2 4  SMMC7721 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实验[ 8]
2 4 1  HPLC 色谱条件: ODS 色谱柱 ( 250 mm #
4. 6 mm, 5 m) ; 流动相:乙腈pH 3. 2 磷酸水溶液
( 10& 90) ; 体积流量: 0 8 mL/ min; 柱温: 25 % ; 检
测波长: 221 nm; 进样量: 20 L。在上述色谱条件
下, LacNCTD 的保留时间约为 5 m in, 样品峰尖
锐,对称性良好,杂质对有效成分的测定无干扰, 方
法专属性好,见图 2。
表 1  NCTD、LacNCTD 和 LacNCTDNPs 作用 24 和 48 h
对 HepG2 细胞的 IC50值 ( x∃ s, n= 5)
Table 1  IC50 Value of NCTD, LacNCTD, and LacNCTD
NPs on HepG2 cells at 24 and 48 h ( x∃ s, n= 5)
药  物
24 h
10% FBS 10% GalFBS
48 h
10% F BS 10% GalFBS
NCT D 0732 ∃ 012 0 734∃ 0 08 0 439∃ 0 06 0 429 ∃ 011
LacNCT D 0602 ∃ 013# 0 734∃ 0 04* 0 300∃ 0 08# 0 456 ∃ 005* *
LacNCT DNPs 0786 ∃ 009 ∋ ∋ 0 801∃ 0 06 0 219∃ 0 05∋ ∋ 0 311 ∃ 003* *
  与 NCTD 比较: # P< 0 05  # # P< 0 01;  与同组 10% FBS
比较: * P< 0 05  * * P< 0 01;  与 L acNCT D 比较: ∋ P < 0 05
∋ ∋ P < 0 01;表 2、3同
  # P < 0 05  # # P< 0 01 v s NCT D;  * P < 0 05  * * P < 0 01
v s 10% FBS of s ame group;  ∋ P < 0 05  ∋ ∋ P < 0 01 v s Lac
NCT D; Tables 2 and 3 are same
表 2  NCTD、LacNCTD 和 LacNCTDNPs 作用 24 和 48 h
对 SMMC7721 细胞的 IC50值 ( x∃ s, n= 5)
Table 2  IC50 Value of NCTD, LacNCTD, and LacNCTD
NPs on SMMC7721 cells at 24 and 48 h (x∃ s, n= 5)
药  物
24 h
10% FBS 10% GalFBS
48 h
10% F BS 10% GalFBS
NCT D 0893 ∃ 007 0 890∃ 0 07 0 378∃ 0 06 0 377 ∃ 005
LacNCT D 0815 ∃ 004# 0 901∃ 0 10* 0 285∃ 0 07# # 0 369 ∃ 004* *
LacNCT DNPs 0899 ∃ 005 ∋ 0 945∃ 0 06 0 121∃ 0 05∋ ∋ 0 214 ∃ 003* *
表 3  NCTD、LacNCTD 和 LacNCTDNPs 作用 24 和 48 h
对 SGC7901 细胞的 IC50值 ( x∃ s, n= 5)
Table 3  IC50 Value of NCTD, LacNCTD, and LacNCTD
NPs on SGC7901 cells at 24 and 48 h (x ∃ s, n= 5)
药  物
24 h
10% FBS 10% GalFBS
48 h
10% F BS 10% GalFBS
NCT D 0987 ∃ 011 0 996∃ 0 13 0 499∃ 0 05 0 490 ∃ 011
LacNCT D 0998 ∃ 013 0 999∃ 0 14 0 584∃ 0 08# 0 581 ∃ 005
LacNCT DNPs 0965 ∃ 009 0 962∃ 0 11 0 419∃ 0 05∋ ∋ 0 417 ∃ 002
A空白细胞匀浆液  BLacNCTD 对照品
C加入 LacNCT D 的细胞匀浆液  * LacNCTD
Ablank cell homogenate  BLacNCT D reference substance 
Ccell homogen ate sample with LacNCTD  * LacNCT D
图 2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在 SMM7721 细胞中 HPLC图
Fig. 2  HPLC Chromatogram of LacNCTD
in SMMC7721 cells
2 4 2  线性范围:精密称取 LacNCT D 对照品 10
mg,置 10 mL 量瓶中,用 PBS定容后将其稀释不同
的倍数, 得系列质量浓度的对照品储备液。将处于
2007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对数生长期的 SMMC7721 细胞用细胞刮取器刮
下,并用适量 PBS 冲洗后, 匀浆, 得空白细胞匀浆
液。分别在空白匀浆液中加入系列质量浓度的
LacNCT D 对照品储备 液, 涡旋混合 2 m in,
250 000 # g 离心 15 min,上清液过 0 45 m 微孔滤
膜,取 20 L 进样,以峰面积对药物质量浓度作图,得
到 LacNCTD 的线性范围为 10~ 1 000 g/ mL,线性
方程为 Y= 5 324+ 3 468. 9 X , r= 0 999 1, 线性关
系良好。
2 4 3  回收率和精密度:在空白细胞匀浆液中分别
加入已知质量浓度的对照品储备液, 配制成高、中、
低 3个质量浓度的供试液, 按 2 4 2 线性范围项处
理样品,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得到回收率分别为
( 98 88 ∃ 1 73) %、( 102 46 ∃ 1 06) %、( 101 01 ∃
1 38) %; 一日内各质量浓度供试液重复测定 5 次
得日内精密度分别为 0 913%、2 110%、2 613% ;
连续测定 5 d, 得日间精密度分别为 1 051%、
2 456%、3 119%;均符合样品的测定要求。
2 4 4  药物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研究: 将适量
LacNCT D 溶于 RPMI 164010% FBS 中, 在
37 % 、5% CO 2培养箱中培养 6 d, 于不同时间点取
样, 250 000 # g 离心 15 min,上清液过 0 45 m 微
孔滤膜, 取 20 L 进样, 测定, 结果见图 3。可见
LacNCT D在细胞培养基中的稳定性不是很好, 半
衰期约 3 82 d, 但在本实验所研究的摄取时间 ( 12
h) 内, LacNCT D 基本保持原型,故不影响摄取实
验结果。
图 3  LacNCTD 在 RPMI 164010% FBS中的半衰期
(x ∃ s, n= 3)
Fig. 3  Halflife of LacNCTD in RPMI 164010% FBS
(x ∃ s, n= 3)
2 4 5  SMMC7721 细胞摄取实验:取对数期生长
的 SMMC7721细胞于 6孔培养板上 (每孔 1 # 106
个细胞) , 37 % 、5% CO 2培养箱内,让其贴壁 24 h,
更换培养基 RPMI 164010% FBS, 并加入 Lac
NCTD, 使其终质量浓度为 100 g/ mL,继续置培养
箱中培养 12 h 后,去除培养基,并用 PBS 轻轻冲洗
3 遍, 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质, 用细胞刮取器刮下细
胞,用适量 PBS 冲洗细胞后, 进行细胞计数, 并转移
至具塞离心管, 制备匀浆, 按 2 4 2 线性范围项继
续处理样品,进样得细胞摄取药物质量浓度,根据标
准曲线方程,在 RPM I 164010% FBS 培养基中培
养 12 h 后, SMMC7721 细胞对 LacNCT D的摄取
量为 3 89 g ( 7. 02 # 10- 3 mo l, 1 # 106个细胞)。
2 5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9] : H 22肝癌细胞复苏,
离心,除去上清液,用生理盐水稀释重悬细胞,无菌
条件下注射入小鼠腹腔, 连续传代培养。肿瘤细胞
传代培养 7 d 后, 选取肿瘤腹水生长良好、腹部膨隆
明显的小鼠,在无菌条件下, 颈椎脱臼处死; 75% 乙
醇浸泡 0 5 h,切开腹部皮肤, 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经腹壁刺入腹腔, 抽取腹水, 腹水呈乳白色,用生理
盐水稀释腹水肿瘤细胞悬液, 调整细胞浓度为 1 #
10
7
/ mL。于每只实验小鼠右侧腋部皮下接种 0 1
mL/ 10 g,接种后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 NCT D ( 2 0
mg/ kg) 组, LacNCT D 高、中、低剂量 ( 3 3、6 6、
13 8 mg/ kg ) 组, LacNCTDNPs 高、中、低剂量
( 3 3、6 6、13 8 mg/ kg ) 组, 每组 10 只。Lac
NCT D与 LacNCT DN Ps 相应剂量组的摩尔浓度
相同, NCT D组的药物浓度与 LacNCTD 中剂量组
一致。次日起每日定时 ip 给药 1次,每日用游标卡
尺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肿瘤体积= d1 # d2 2 # 0. 5,
d1 为长径, d2 为短径) , 连续给药 8 d。给药结束次
日,将每组动物称体质量后颈椎脱臼处死,剥离小鼠
皮下肿瘤、胸腺和脾脏,进行各指标的检测。
抑瘤率= ( 1- 给药组瘤质量/模型组瘤质量) # 100%
脏器指数= 脏器质量/体质量# 100%
以各组小鼠每日肿瘤平均体积为纵坐标,时间
为横坐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部分结果见图 4。可
见, NCTD、LacNCT D 和 LacNCT DNPs 均能有
效抑制肿瘤生长, 在相同剂量下, LacNCT DNPs
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最为明显 ( P< 0 01)。
  抑瘤结果见表 4,与肿瘤生长曲线结果一致,在
相同剂量下, LacNCT DN Ps 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最
为明显,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LacNCT D 和 Lac
NCT DNPs 抑瘤率亦增加。
  脏器指数结果 (表 5) 表明, LacN CT DNPs 3
个剂量组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增加, 说明其有
保护脏器和促进免疫的功能, 而 LacN CT D 只有高
剂量组的胸腺和脾脏指数显著增加, 说明其对免疫
系统的影响没有 LacN CT DNPs 大。
2008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图 4  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曲线 ( x∃ s, n= 10)
Fig. 4 Curve of tumor growth of H22 tumor bearing mice
( x ∃ s, n= 10)
表 4 NCTD、LacNCTD 和 LacNCTDNPs 对 H22荷瘤小鼠的
抑瘤作用 ( x ∃ s, n= 10)
Table 4  Inhibition of NCTD, LacNCTD, and LacNCTDNPs
on tumor weight of H22 tumor bearing mice
( x∃ s, n= 10)
组  别 剂量 /
( mg kg- 1 )
体质量/ g
给药前 给药后
肿瘤质量/
g
抑瘤率 /
%
模型 - 19 4∃ 1 0 294 ∃ 34 1 44 ∃ 029 -
NCT D 20 18 7∃ 1 3 280 ∃ 35 1 01 ∃ 012* 29 8
L acNCTD 33 19 0∃ 1 1 285 ∃ 29 1 05 ∃ 021* 27 1
66 18 9∃ 0 9 279 ∃ 32 0 84 ∃ 014* 41 7∋
138 20 0∃ 1 2 289 ∃ 31 0 67 ∃ 017* * 53 5∋ ∋
L acNCTDNPs 33 19 3∃ 0 9 284 ∃ 29 0 98 ∃ 026* 31 9
66 18 4∃ 0 9 276 ∃ 29 0 52 ∃ 021* * 63 9∋ ∋
138 18 9∃ 1 4 293 ∃ 37 0 43 ∃ 010* * 70 1∋ ∋
  与模型组比较: * P< 005  * * P< 0 01
  与 NCT D 组比较: ∋ P < 0 05  ∋ ∋ P < 0 01
  * P< 0 05  * * P < 0 01 v s model gr ou p
  ∋ P< 0 05  ∋ ∋ P < 0 01 v s NCT D group
表 5  NCTD、LacNCTD 和 LacNCTDNPs 对 H22荷瘤小鼠
脏器指数的影响 ( x∃ s, n= 10)
Table 5  Ef fects of NCTD, LacNCTD, and LacNCTD
NPs on organ indexes of H22 tumor bearing mice
(x ∃ s, n= 10)
组  别 剂量/
( mg kg - 1)
胸腺指数/
( # 10- 3)
脾脏指数/
( # 10- 3)
模型 - 1 02 ∃ 0 09 6 92 ∃ 1 22
NCTD 2 0 1 04 ∃ 0 10 7 91 ∃ 1 25*
LacNCTD 3 3 1 09 ∃ 0 11 7 19 ∃ 1 34
6 6 1 02 ∃ 0 14 7 22 ∃ 2 01
13 8 1 03 ∃ 0 10 7 43 ∃ 1 78
LacNCTDNP s 3 3 1 34 ∃ 0 17 8 75 ∃ 2 13*
6 6 1 47 ∃ 0 20* 8 99 ∃ 2 00* *
13 8 1 59 ∃ 0 19* * 9 39 ∃ 2 33* *
  与模型组比较: * P< 005  * * P< 0 01
  * P< 0 05  * * P < 0 01 v s model gr ou p
3  讨论
  H epG2 和 SMMC7721 是人肝癌细胞株,其细
胞表面表达 ASGPR, A SGPR 能专一性识别末端
含有半乳糖或乙酰氨基半乳糖的糖蛋白, 而 SGC
7901 则是人胃癌细胞株, 不表达 ASGPR; GalFBS
是 ASGPR 的竞争性抑制剂。HepG2 和 SMMC
7721 表面的 A SGPR 能识别 LasNCTD 上的半乳
糖残基,而达到主动肝靶向性, 因此 LacNCT D 和
LacNCTDNPs 对 HepG2 和 SMMC7721 的细胞
毒性比 NCTD 强, 且这种主动靶向作用能被 Gal
FBS 抑制, 而对 SGC7901 的细胞毒性则稍差于
NCT D; NCTD 的作用与 ASGPR 的识别无关, 因
此,其对 3 种肿瘤细胞的毒杀作用不受 GalFBS 的
影响。而 LacNCTDNPs 对细胞处理 24 h 时, 它
的细胞毒性不如 LacNCT D,但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LacNCTDNPs 的细胞毒性则远强于 LacNCTD
和 NCTD,原因可能是药物从纳米粒中缓慢的释
放, 持续作用于细胞, 避免了 HepG2 和 SMMC
7721 表面的 ASGPR 的饱和现象, 而体现出较强
的抗癌活性。SMMC7721 对 LacNCTD 的摄取实
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部分药物是通过 ASGPR 的
识别吞噬作用而发挥抗癌效果的。
体内实验则进一步验证了 LacNCTDNPs 强
的抗癌活性, LacNCT DN Ps 进入体内后一部分
LacNCTD 不断从纳米粒内缓慢的释放,被血液中
的酶和蛋白质等破坏或降解,部分则到达肝肿瘤的
表面,而与 ASGPR 结合,发挥抗癌活性;另一部分
药物则仍包裹在纳米粒内,由于纳米粒的被动靶向
性,而聚集在肝脏部位,纳米粒 (粒径< 200 nm) 穿
过肝脏肿瘤的窦状隙上的孔径 [ 10] , 到达肝细胞表
面,释放原型药物 LacNCTD 与其表面的 ASGPR
结合,而发挥作用。同时体内实验的脏器指数还表
明纳米粒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活性, 保护脏器。Lac
NCT DNPs 结合了药物的主动靶向性和纳米粒自
身的被动靶向性, 在体内被肝细胞 ASGPR 特异性
识别,达到药物在体内的双重肝靶向作用, 减少毒
性,增加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 1]  Liu X H , Blazs ek I, Comis so M , e t al . Ef fect s of n orcan
tharidin, a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2A in hibitor, on the
grow th of n ormal and malignant haemopoiet ic cells [ J ] Eur
J Canc er , 1995, 31A( 6) : 953963
[ 2]  陈晓艳, 刘  扬, 张  玮, 等 去甲基斑蝥素纳米粒肠道吸
收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J] 中草药, 2009, 40 ( 12 ) :
19301935
[ 3]  Bet t inger T , Remy J S , Erb acher P S ize redu ct ion of galac
t os ylated PEI/ DNA com plex es improves lectinm ediated g ene
t ran sfer into hepatocytes [ J] B ioconj ug Chem, 1999, 10
( 4) : 558561
[ 4]  Xu Z H , Chen L, Gu W W, et al . Th e performance of
docetaxell oaded solid l ipid nanopart icles targeted to h epato
200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cellu lar carcinoma [ J] B iomaterial s, 2008, 30( 2) : 226232
[ 5]  胡展红, 章  良, 周  奕, 等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修饰物的
合成及其纳米粒的制备 [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 9) :
679685
[ 6]  张  玮, 刘  扬, 张学农, 等 低分子量壳聚糖去甲基斑蝥
素纳米粒的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 [ J] 中草药, 2008, 39
( 10) : 14771482
[ 7]  Yosh ie M , Kumi K, Kazuy o Y, e t al . Ef f icien cy of liposomes
surfacemodified w ith s oyb eanderived s terylglu coside as a
l iver target ing car rier in HepG2 cel ls [ J ] J Con tr ol l ed
R elease , 2001, 75( 3) : 381389
[ 8]  T eng B S , Lu Y H, Wan g Z T , et al . I n v i tr o ant itum or ac
t ivit y of is orhamnet in isolated f rom H ip p op hae r hamnoid es
L. against BEL7402 cells [ J] Pharm Re s, 2006, 54 ( 3 ) :
186194
[ 9]  范  锋, 孙晓飞 去甲斑蝥素半乳糖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癌
活性 [ J ] 药学学报, 2008, 42( 8) : 157161
[ 10]  James D B, T ania B, Lisa B P Act ive targetin g schem es for
nanopart icle sy stems in cancer th erapeu tics [ J] A d v Drug
De l Rev , 2008, 60( 15) : 16151626
虎杖苷对脑出血性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脑组织
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  铭1 ,刘  华2 ,张国平2 ,张宇燕3 ,万海同3 ,杨洁红3 *
收稿日期: 201004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873430, 30973933) ;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 ( 2007CA061)
作者简介:刘  铭( 1968 ∀ ) ,男,主任医师,主要开展中医临床基础研究。Email: yann oo7376@ 126. com
* 通讯作者  杨洁红  Email: yannoo7376@ sin a. com
(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6;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9;
3 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大鼠脑出血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 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
血,建立脑出血模型, 观察虎杖苷对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活力、丙二醛 ( MDA ) 水
平,脑组织 Bcl2 蛋白表达, 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 IL1) 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 虎杖苷
( 25、50、100 mg / kg)可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脑组织 SOD 活力、降低 M DA 水平, 增加 Bcl2 蛋白
表达,降低血清中 IL1水平,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虎杖苷通过对抗自由基损伤,抗凋亡及抗炎等作用,
发挥对大鼠脑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虎杖苷; 脑出血; ( 型胶原酶; Bcl2 蛋白; 白细胞介素1
中图分类号: R28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10) 12 2010 04
Effect of polydatin on IL1 in serum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Bcl2 in brain tissu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jured rats
LIU M ing 1 , LIU Hua2 , ZHA NG Guoping2 , YANG Jiehong3 , ZHANG Yuyan3 , WAN Haitong3
( 1 Sir Run Run Shaw H ospital of Medical Co lleg e, Zhejiang Univ ersity , H ang zhou 310053, China; 2. Second Affiliated
H ospital o f Medical Colleg e, Zhejiang Univer sity, Hang zhou 310053, China; 3. Institute of Cardio vas cular Diseases,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 sity, H ang 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 fects and mechanisms of polydatin on rats w ith brain hemo r
r hag ic injur y. Methods  The cerebral hemorrhage model in rats w as induced by local inject ion of type (
col lag enase and they w er 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The t reated g roups w er e t reated w ith polyda
t in and N aoxuekang; The normal and control groups w ere only t reated w ith w ater. The changes of neuro
logical defect w ere observ ed. The act ivity of SOD, the content of MDA,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Bcl2 in
brain t issue, and the contents of IL1 in serum were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 ith the cerebral
hemo rrhage model g roup, polydat in ( 25, 50, and 100 mg/ kg) could signif icant ly reduce the symptoms of
neurolog ical deficit s of cer ebral hemor rhage rats, raise the act iv ity of SOD, r educe the content of MDA,
increase the pro tein expressions of Bcl2, and decr ease the contents of IL1 in ser um. Its effects w ere pos
it ively cor related w ith the doseef fect . Conclusion  Polydat in has therapeut ic ef fect on rats o f cerebral
hemo rrhage, through against free radical damage and inhibit ing neuronal apoptosis and inf lammatory .
Key words: polydat in; cerebral hemo rrhage; collagenase ( ; Bcl2 protein; interleukin1
201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