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urvey of research o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oix L.in China

我国薏苡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全 文 :中草黄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293·
steroidalglycosidesfromaKoreanmarinetwo——spongeasso i—-
ationEJ3.71以rahedron,1999,55:13171—13178.
L29]WatanabeK,TsudaY,YamaneY,eta1.StrongylodiolsA,
BandC,neweytotoxicacetylenicalcoholsisolatedfromthe
OkinawanmarinespongeofthegenusStrongylophoraaseach
enantiomeriemixturewithadifferentatio[J].1krahedron
Le“,2002,41:9271-9276.
[30]ZampellaA,GianniniC,DebitusC,ela1.Amphiasterins:a
newfamilyofcytotoxicmetabolitesfromthemarinesponge
Plakortisquaslamphiaster口].Tetrahedron,2001,57:257—
263.
[31]SataNU,FusetaniN.AmaminolsAandB,newbicyclic
aminoalcoholsfromanunidentifiedtunicateofthefamily
Polyctinidae[J].TetrahedronLett,2000,41:489—492.
[323FenicalW.Chemicalstudiesofmarinebacteria:developinga
newresourceLJJ.(?hemR∞,1993,93:1673—1683.
我国薏苡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高微微,赵杨景,何春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摘要:薏苡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现对我国近20年来薏苡种质资源的分类、收
集、整理、分布变化及相关的遗传、种质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由于经济和环境变化等原因,我国薏苡的
分布地区发生很大变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加强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并尽快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品
质、抗病、抗逆性等方面的鉴定与评价,以加速优异种质生产上的应用。另外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命名也应统一。
关键词:薏苡属;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R2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6)02—0293—03
SurveyofresearchongermplasmresourcesofCoixL.inChina
GAOWei—wei,ZHAOYang—jing,HEChun—nian
(InstituteofMedicinalPl 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Union
MedicalCo lege,Beijing100094,China)
Keywords:CoixL.;germplasmresources;diversity;evaluation
薏苡为禾本科薏苡属(CoixL.)植物,药食兼用,入药部
位为种仁,民间亦将根、叶作为药用。薏苡仁性味甘、淡、微
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健胃
解痉等功效,中医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肺痈、
肠痈、扁平疣。其中含有多种脂肪、蛋白质、甾体衍生物、淀粉
及氨基酸等。早期药理学研究表明薏苡仁具有解热、镇痛、镇
静作用[1],近年来中外学者陆续报道了薏苡抗肿瘤、免疫调
节、降血糖、降压、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活性皿’3]。我国具有丰
富的薏苡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评价和保护对于
薏苡的合理应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本草考证及现代分类学研究
薏苡在古籍中记载及地方用别名包括:薏苡(《本草
经》),玉秫(《杨氏经验方》),草菩提(《草木便方》),薏珠子
(《图以本草》),回回米(《救荒本草》),解蠡(《神农本草经》),
起实,感米(《千金·食治》),薏珠子(《本草图经》),草珠儿、
菩提子、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实(《本草纲目》),薏米(《药
品化义》),米仁(《本草崇原》),薏仁(《本草新编》),苡仁(《临
证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草珠子(《植物名汇》),六谷米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珠珠米(《贵州民间方药集》),胶
念珠(《福建民I可草药》),尿塘珠、老鸦珠(《广西中兽医药植
物》),菩提珠(《江苏植物志》),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东
北药用植物志》),尿端子、尿珠子、催生子、蓼茶子(《湖南药
物志》),益米(《闽东本草》)等。(《本草纲目》)谓之“有二种:
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
饭及磨面食,也可同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
也,其米少,即粳感也。”前者即现代的药用薏苡。
薏苡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10个种,我国以往报道薏苡
属有1种1变种[4J,即川谷和薏苡。庄体德等[51广泛收集了
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53个地方居群的薏苡,根据遗传变
异性及核型演化特性,将我国薏苡属植物分为3种4变种。
陆平等口3收集了分布于广西的139份薏苡种质,首次发现了
薏苡属中最原始的水生薏苡种,提出广西薏苡包括4个种7
个变种。《中国植物志》将我国薏苡属植物定为5种4变
种[7],其中的薏米C.chinensisvar.chinensisTod.和台湾薏
苡C,lacryma—jobivar.formosana0hwi种壳较薄,是食用
和药用的主要种类。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中作为药用的种为C.1acryma—jobivar.mayuen(Ro—
man.)Stapf,即《中国植物志》中的薏米。
收稿日期:2005—06—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lDEA200lO)
作者简介:高微微(1963~),女,辽宁省绥中县人,研究员,博士,主持多项国家攻关、“863”有关药用植物资源、病害防治以及天然抗菌、
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分子生态学。 E—mail:wwga0411@sina.corn
万方数据
·294·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
表1我国薏苡属植物的分类
Table1 ClassificationofplantsofCoixL.inChina
分类情况 种及变种名称
1种1变种[1]川谷Coixagrestls
3种4变种[5]
4种7变种[8]
5种4变种[7]
薏苡C.1acryma一柚ivat.frumentacea
栽培薏苡C.1acryma一弘所
薏苡C.1acryma-jobivar.1acryma—jobi
菩提子C.肠cryma—job,vat.monilifer
薏米C.肠cryma—jobivar。mayuen
台湾薏苡C.肠cryma—jo/nL.var.formosana
小果薏苡C.puellarum
长果薏苡C.咖noc口r户n
栽培薏苡
珍珠薏苡C.1acryma一础var.peHaHum
大果薏苡C.1acryma一弘断var.inflatum
菩提子
球果薏苡C.肠cryma—jotnvat.strobilaceum
扁果薏苡C.1acryma—J施var.compressum
薏米
台湾薏苡
小果薏苡
长果薏苡
水生薏苡C.aquatica
水生薏苡
小珠薏苡C.puellarum
薏米C.chinensis
薏米C.chinensisvar.chinesisTod.
台湾薏苡
薏苡C.1acryma一脚iL.
薏苡
念珠薏苡C.1acryma—jobivat.maxima
窄果薏苡C.stenocarpa
2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遗传特性
薏苡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南北各省,多为栽培品种。中国
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从1985--1995年,对国内的薏苡种
质资源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除青海、宁
夏等省未见报道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野生薏苡多
生于河边、溪涧或阴湿山谷中;栽培薏苡则在海拔30~2500
m的地区都有种植。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及栽培条件的差异
造成了我国薏苡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形成了众
多地方品种。
黄享履等[91收集了17个省、市、自治区的薏苡种质资源
250余份,将我国薏苡分为南方、长江中下游和北方3个生
态型中心:1)南方晚熟生态型: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云贵高原、湖南南部与西藏南部,即N28。以南,全年日
平均气温10℃的积温5000℃以上,年日照时数2000h以
下的种质。2)长江中下游中熟生态型:包括苏、浙、皖、赣、川、
鄂、陕西南部、湖南北部等地,即N28。~30。,全年日平均气温
10℃的积温在4500℃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000~2400h
的种质。3)北方早熟生态型: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
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新疆等省、市、区、即N33。以
北,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400℃以下,年日照时数
为2400h以上的种质。不同生态型的薏苡,形态差别很大,
主要表现在生育期、株高、种子大小、颜色明显不同,南方晚
熟型薏苡在北方不能正常结实。
薏苡花单性,雌雄小穗共同组成总状花序,雌穗先成熟,
其上的雄穗散粉时雌蕊柱头早已枯萎,完全避免了同序授
粉,属异花受粉,包括同株异序授粉和异株授粉。不同种之间
极易杂交形成可育杂种,增加了薏苡各类型的遗传杂合性。
庄体德等[53对收集到的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8
个居群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数量2n=20,根据小果
慧苡和长果薏苡染色体的平均臂比和长度比具有最小值,认
为它们代表属中较为原始的类群。马建霞等[10]利用垂直板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薏苡6个居群、念珠薏苡3个
居群、薏米2个居群的5个酶系统6个等位酶位点上的9个
等位基因,发现薏苡、念珠薏苡、薏米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普遍
较低,聚类分析不能从遗传上将以上的2种1变种区分开。
杜维俊等[1”比较了薏苡和川谷的染色体核型。二者具有统
一的核型公式2n一20—18m(2SAT)+2sm,但形态、大小相
似的染色体在位次上不完全一致,薏苡的核型更为原始。以
上研究表明薏苡属内遗传多样性水平普遍较低,以形态作为
依据的分类尚待探讨。另外,韩永华等Ct2]通过醋酸洋红压片
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广西水生薏苡为一种6倍体类型,
不能正常结实,为无性繁殖类型。
3种质资源的现状及鉴定评价
根据1985—1995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薏苡
主要的产区有辽宁、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
川、贵州、云南等地n“。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结构的
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山东、
江苏等地,薏苡的种植大量减少;河南由于对外出口量减少,
以往传统种植的地区现已很少。另外,薏苡属于湿生作物,北
方降水量的减少也对薏苡的栽培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产量
较大的主要在广西、贵州、云南、浙江、河北等地。陈成斌报
道[141我国野生及水生野薏苡资源的原生地破坏日益严重,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广西已有70%左右的野生薏苡原生
地受到破坏,薏苡资源的保护已十分必要与紧迫。
我国虽然在薏苡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整理方面有过
一定的基础工作,但由于薏苡是小作物,长期以来未能被充分
利用与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种质
库保存登记的薏苡种质有284份,其中产于广西的121份占
42.6%,贵州27份占9.5%,安徽22份占7.7%,江浙地区
27份占9.5%,其他地区共占30.7%,来源广泛性有限。目前
对各地收集的种质资源的评价仅限于部分种质在形态学、产
量和营养品质方面,如对株高,茎杆颜色,柱头颜色,果实大
小、形状、颜色等差异进行观察,蛋白和脂肪的测定,而在农艺
性状、抗逆性和药用质量方面的评价报道极少。赵杨景等[15]
比较了12份不同产地薏苡的经济和质量性状;黄享履等m]
对黔南山区65份薏苡种质的形态特征及粗蛋白、氨基酸和脂
肪酸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高微微等报道4个不同产地的
薏苡品种对黑粉病的抗性差异与黑粉菌侵染时植株内苯丙氨
酸解氨酶(PLA)的活性高低有关。目前大部分产区薏苡产量
较低,黑粉病发生普遍,迫切需要在资源收集、整理的同时加
万方数据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295·
强品质、抗病和抗逆性的鉴定与评价,为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
育奠定基础,以加速优异种质在生产上的应用。
4结语
目前我国有关薏苡属的分类尚有分歧,特别是《中国药
典》与植物学分类著作中的名称尚不一致,应尽快加以统一,
将有利于种质的评价研究和交流利用。
另外,我国西南地区是薏苡的原产地,应加强对重点地
区种质资源考察,以往收集的地区主要在广西、贵州、安徽和
江浙地区,而其他省市相对较少。近两年,我们对云南西双版
纳地区的薏苡资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该地区薏苡资源的
多样性极其丰富,同时由于植被的破坏,抢救野生种质的任
务也十分紧迫。
我国在薏苡抗病、抗逆性方面研究非常薄弱。薏苡属于湿
生植物,北方干旱气候严重影响薏苡的高产、稳产;南方薏苡
生产中黑穗病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尽快加
强对薏苡种质抗性的评价研究,在收集保存期间同时进行农
艺性状、产量、品质、抗逆性和抗病虫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
批优异种质资源,提供育种与生产上利用。在质量评价方面,
由于薏苡是药食兼用的作物,有关质量标准的建立应将营养
成分和药用成分相结合,关键是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同工酶、醇溶蛋白、限制性核酸片
段多态性(RFLP)、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
DNA(SSR)等进行种质指纹图谱的绘制和重要性状基因的
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从众多的地方品种(农家种)
及野生种中发掘抗病虫基因、抗逆基因、优质基因,将形态
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相结合,为薏苡种质资源
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快速有效的途径。
References:
[1]JiangsuNewMedicalCo lege.DictionaryofChi eseMateria
Medica(中药大辞典)[M].Shanghai:ShanghaiPeople
7
s
PublishingHouse,1977.
[2]ZhangYM,YangJS,ZhaoYJ,eta1.Advanceson hem—
icalconstitutentsandpharmacologicalact vityof Coix
lachrma—joln[J].ChinPharm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
(1):8—11.
[3]ZhaoSX,ChengZX,LiLZ,eta1.Advancesonpharma—
cologyofCoixlachrma一如断[J].HenanJTraditChinMed
(河南中医),2004,24(2):83—84.
[4]JinSB,ZhuangQS,LiJX。eta1.nFChinaAgricultural
Encyclopaedia:theRollofCrop(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
卷)[M].Beijing:AgriculturePublishingHouse,1991.
[5]ZhuangTD,PanZH,YaoXH.Geneticvariabilityand
nucleusmodelvolvementofCoixL.generic[J].JPlant
ResourEnvir(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2):16—21.
r6]LuP,ZuoZM.ClassifytudyonresourceofGuangxiCoix
L.[J].GuangxiAgricS i(广西农业科学),1996(2):81—
84.
[7]DelectisFloraeR ipublicaePopularisS nicae,Agendae
AcademiaeSinicaeEdita.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
(中国植物志)[M].Tomus10(2).Beijing:SciencePress,
1997.
[8]LuP,ZuoZM.DiscoverandidentifyofGuangxiCoizaquat—
icaRoxb.口].GuangziAgricS (广西农业科学),1996
(1):18—20.
[9]HuangXF,LuP,ZhuYX,eta1.Ecotype,varietyand
valueinuseofCb如lachrma—ioninChi aJI.JCrop
GermplResour(作物品种资源),1995(4):4-8.
[10]MaJX,PanzH,LiuXT,eta1.Analysisofgeneticd ver—
sityandtaxonomicrelationsamongtwospeciesandonerarity
ofCoixL.[J].JPlantResourEnvir(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8(4):11—16.
[11]DuWJ,LiGQ,ZhaoXM.Studyonchromosomenucl us
modelofCoixL.inChina[J].JShanxiAgricUniv:Nat
Sci(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2):97—
100.
[12]HanYH,LiDY,LiYC,eta1.Cytogeneticident fication
ofanewhexaploidC xaquaticacyto—type[J].ActaBotSin
(植物学报),2004,46(6):724—729.
r13]ChinaMedicinalMaterialsP rentCompany,ChineseAcad —
myofSurveyingandMapping.ChinaMedicinalMaterials
ResourceAtlas(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M].Beijing:Science
Press,1996.
[14]ChengCB.Protectionandutilizationofjob’stearsesources
inGuangxi[J].GuangxiAgricS i(广西农业科学),2003。
(3):10—13.
[15]ZhaoYJ,YangJS,ZhangYM,eta1.Studyoneconomy
figureandqualitycomparativeofCoixlachrma—joininvary
producingarea[J].ChinaJChinM terMed(中国中药杂
志),2002,27(9):694—697.
[16]HuangXF,CuiS,GaoJY,eta1.EvaluatevarietyofCoix
lachrma—joinresourceinsouthofQin’smountainousarea
I-J].GuizhouAgricSci(贵州农业科学),1995,23(Suppl):
22—27.
蚓激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闰峻1,汤立达2
(1.天津中医学院,天津300193;2.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300193)
摘要:蚓激酶作为中药地龙(即蚯蚓)的主要抗凝、溶栓成分,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具有良好的纤溶、抗凝、
溶栓和改善血流变等药理作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与同类药物比较,蚓激酶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
较显著、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国内外的学者对蚓激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蚓激酶基本的理化性质、生化方面、作
用机制、临床应用等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作出展望,以期能有助于今后对蚓激
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抗凝活性;蚓激酶;蚯蚓
中圈分类号:R28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6)02—0295—04
收稿日期:2005—06—28
作者简介:闫峻(1979一),女,天津市人,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学药理专业。
Tel:(022)81396699E—mail:bobbie—yan@163.corn
万方数据
我国薏苡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作者: 高微微, 赵杨景, 何春年, GAO Wei-wei, ZHAO Yang-jing, HE Chun-nian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6,37(2)
被引用次数: 9次

参考文献(16条)
1.Jiangsu New Medical College 中药大辞典 1977
2.Zhang Y M;Yang J S;Zhao Y J Advances on chemical constitut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Coix lachrma-jobi[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2(01)
3.Zhao S X;Cheng Z X;Li L Z Advances on pharmacology of Coix lachrma-jobi[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4(02)
4.Jin S B;Zhuang Q S;Li J X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1991
5.Zhuang T D;Pan Z H;Yao X H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nucleus model evolvement of Coix L.generic
1994(02)
6.Lu P;Zuo Z M Classify study on resource of Guangxi Coix L[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 1996(02)
7.Delectis Florae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Agendae Academiase Sincae Edits 中国植物志 1997
8.Lu P;Zuo Z M Discover and identify of Guangxi Coiz aquatica Roxb[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 1996(01)
9.Huang X F;Lu P;Zhu Y X Ecotype,variety and value in use of Coix lachrma-jobi in China 1995(04)
10.Ma J X;Pan Z H;Liu X T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taxonomic relations among two species
and one rarity of Coix L 1999(04)
11.Du W J;Li G Q;Zhao X M Study on chromosome nucleus model of Coix L.in China 1999(02)
12.Han Y H;Li D Y;Li Y C Cyto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hexaploid Coix aquatica cyto-type[期刊
论文]-植物学报 2004(06)
13.China Medicinal Materials Parent Company,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国药材资源地
图集 1996
14.Cheng C B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job s tears resources in Guangxi[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科学
2003(03)
15.Zhao Y J;Yang J S;Zhang Y M Study on economy figure and quality comparative of Coix lachrma-jobi
in vary producing area 2002(09)
16.Huang X F;Cui S;Gao J Y Evaluate variety of Coix lachrma-jobi resource in south of Qin s
mountainous area 1995(Suppl)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杨万仓.Yang Wancang 中国薏苡遗传改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
2. 陈成斌.梁云涛.徐志健.陆宇明.曾华忠.赖群珍.梁世春.罗毓喜.CHEN Cheng-bin.LIANG Yun-tao.XU Zhi-jian.
LU Yu-ming.ZENG Hua-zhong.LAI Qun-zhen.LIANG Shi-chun.LUO Yu-xi 广西薏苡种质资源考察报告[期刊论文]-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3)
3. 李国华.彭建明.马洁 良种薏苡在西双版纳引种栽培技术[期刊论文]-热带农业科技2004,27(2)
4. 张聿梅.杨峻山.赵杨景.李先恩 薏苡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
5. 杨志清.何金宝.农丕忠.YANG Zhi-qing.HE Jin-bao.NONG Pi-zhong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评价[期
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2)
6. 李玉昌.李桂芝.Li Yuchang.Li Guizhi 薏苡繁殖及栽培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林副特产2005(2)
7. 李学俊.舒志明.Li Xuejun.Shu Zhiming 薏苡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16)
8. 吕峰.姜艳梅.杨彩霞.黄一帆.L(U) Feng.JANG Yan-mei.YANG Cai-xia.HUANG Yi-fan 不同产地薏苡仁资源营养
成分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营养学报2008,30(1)
9. 李厚聪.刘圆.李莹.LI Hou-cong.LIU Yuan.LI Ying 薏苡非种仁部位及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茎中多糖的含量测
定[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
10. 王贞.徐增莱.史云云.汪琼 不同居群薏苡生物学与经济学性状分析比较[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2009(2)

引证文献(9条)
1.杨念婉.李艾莲.陈彩霞 种植密度和播期对薏苡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13)
2.王贞.徐增莱.史云云.汪琼 不同居群薏苡生物学与经济学性状分析比较[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09(2)
3.姚根宏.张国栋.栾建凤.叶东.严京梅.朱培元.雷千红 薏苡仁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期刊论文]-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4)
4.杨红亚.王兴红.彭谦 薏苡仁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7(8)
5.李戈.彭建明.高微微.李荣英.赵俊凌.王志安 我国南方薏苡种质资源对黑粉病的抗病性鉴定[期刊论文]-中国中
药杂志 2010(22)
6.张华锋.邢冰玲.陈剑威.季彪俊 福建野生薏苡与农家栽培薏苡的生物学特征比较[期刊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2)
7.杨志清.何金宝.农丕忠 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形态和经济性状评价[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2)
8.童应鹏.朱虹.李珊.程舟 不同产地栽培薏苡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11(10)
9.彭建明.高微微.彭朝忠.何春年.张琪.毕武 西双版纳野生薏苡种质资源的性状比较[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10(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60205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