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槲树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1140·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
槲树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周应军1,李 波2,梁建宁2,徐绥绪3,孙启时3,郭虹1,吴 璐1,曾光尧1
(1.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长沙‘410013;
3.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24)
槲树QuercusdentataThunb.为壳斗科栎属植
物,在中国分布有100余种,某些品种作为民间中草
药被广泛应用,并且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唐本草》
以及以后的历代本草都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痢疾、
恶疮等症n]。槲叶、槲皮、槲实仁均作为药用。国内科
研工作者已将槲树叶开发成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
药。但是,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见少数报
道[2]。本实验从槲树叶中分离纯化得到5种酚性成
分,并且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解析等手段确定
其化学结构分别为:槲皮素(I)、槲皮素3一O—a—L一
吡喃阿拉伯糖苷(Ⅱ)、槲皮素3一O—pD一吡喃半乳糖
苷、即金丝桃苷(Ⅲ)、异鼠李素3一O—pD一吡喃葡萄
糖苷(Ⅳ)、芦丁(V)。
1仪器与试剂
日本产Yanaco一53显微熔点测定仪(未校
正);1H—NMR、13C—NMR为BrukerARX一300型;
FAB--MS为VG—ZAB—HS型;ESI—MS用Finni—
ganLC—MS联用仪测定。岛津265分光光度计;
SephadexLH一20为Pharmacia产品;硅胶来自青岛
海洋化工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槲树叶自辽宁省
丹东市采集。
2提取与分离
槲树叶(5.0kg)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提取液合并浓缩至无醇味,用CHCl。萃取,母液浓
缩后通过预先处理好的D。。。大孔树脂,分别用水、
40%乙醇、80%乙醇洗脱,得到3个部分。80%洗脱
部分通过硅胶柱色谱,甲醇一氯仿(7:93)洗脱,再经
SephadexLH一20反复纯化得到化合物I。40%洗脱
部分通过硅胶柱色谱,甲醇一氯仿(12:88)洗脱,再
经SephadexLH一20、RP—HPLC反复纯化得到化合
物Ⅱ、Ⅲ、Ⅳ;甲醇一氯仿(30:70)洗脱经过相似的分
离步骤,得到化合物V。
3结构鉴定
化合物I:黄色针晶,mp310~312‘C,Mg—HCl
反应阳性。UVA牌Hnm:255、305(sh.)、372,显示为
黄酮类成分。在1H—NMR谱中,低场的3个质子艿:
7.00(1H,d,,一9.oHz),7.69(1H,d,,一9.0Hz)
和7.81(1H,br.S),示B环为3’,4’一二取代,而较高
场2个质子艿:6.27(1H,d,J一2.0Hz),6.53(1H,
d,t,一2.0Hz)表明A环为5,7一二取代。该化合物与
对照品槲皮素共薄层色谱Rf值一致,故鉴定化合物
I为槲皮素。
化合物Ⅱ:黄色粉末,Mg—HCl反应阳性,Mol—
ish反应阳性。UVA脚Hnm:255、298(sh.)、359,表
明化合物Ⅱ为一黄酮苷类化合物。在1H—NMR谱中,
艿:12.6(1H,S)示黄酮母核5—0H;较低场的3个质
子艿:7.61(1H,dd,J一8.4,2.1Hz),7.55(1H,d,
J一2.1Hz)和6.82(1H,d,,一8.4Hz)分别为B环
C一6’H,C一27一H与C一57一H,较高场的一组二重峰艿:
6.36(1H,d,J一2.0Hz),6.15(1H,d,J一2.0Hz)
分别为A环C一8一H,C一6一H;艿:5.24(1H,d,J一5.1
Hz)示糖的端基质子。在13C—NMR谱中,苷元部分数
据与槲皮素13C—NMR谱数据相似,除了C一3向高场
位移约d:2-3,C一2向低场位移约d:10,示C一3一OH
被苷化,提示化合物Ⅱ的苷元为槲皮素,且C一3一OH
成苷。酸水解反应检出槲皮素和阿拉伯糖。且碳谱
数据与文献中槲皮素3一O—a—L一吡喃阿拉伯糖苷数
据基本一致D],故鉴定化合物Ⅱ为槲皮素3一O—a—L一
吡喃阿拉伯糖苷。
化合物Ⅲ:黄色结晶,Mg—HCl反应阳性,Mol—
ish反应阳性,UVA鬻Hnm:256、311(sh.)、359,表
明化合物Ⅲ为一黄酮苷类化合物。在1H—NMR谱中,
艿:12.6(1H,S)示黄酮母核C一5一OH;较低场的3个
质子d:7.57(1H,d,J一9.0Hz),7.57(1H,br.S)和
6.83(1H,d,J一9.0Hz)分别为B环C一6-H,C一27一
H与C一57H,较高场的一组二重峰艿:6.39(1H,d,
。厂一2.0Hz),6.19(1H,d,t,一2.0Hz)分别为A环
C一8一H,C一6一H;艿:5.37(1H,d,J一7.2Hz)示糖的端
收稿日期:2005—03—22
作者简介:周应军,博士。副教授。Tel:(0731)2650372E—mail:yingjunzhou@hotmail.com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1141·
基质子。在13C—NMR谱中,苷元部分数据与槲皮素
13C—NMR谱数据相似,除了C一3向高场位移约艿:2—
3,C一2向低场位移约艿:10,示C一3一OH被苷化。糖部
分的6个碳信号与文献中甲基p伊吡喃半乳糖苷
的化学位移基本一致[4],提示化合物_的苷元为槲
皮素,且C一3一OH成苷。酸水解反应检出槲皮素和半
乳糖,且化合物I碳谱和氢谱数据与文献中槲皮素
3—0一pD~吡喃半乳糖苷基本一致[s],故鉴定化合物
Ⅲ为槲皮素3一。一pD一吡喃半乳糖苷,即金丝桃苷。
化合物Ⅳ:黄色结晶性粉末,Mg—HCI反应阳
性,Molish反应阳性。UV拙Hnm:254,表明化合
物IV为一黄酮苷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酸水解反应
给出了葡萄糖。在1H—NMR谱中,艿:12.6(1H,S)示
黄酮母核5一OH;较低场的3个质子艿:7.95(1H,d,
J=2.0Hz),7.50(1H,dd,t,一2.0,8.1Hz)和6.92
(1H,d,J一8.1Hz)分别为B环C一27一H,C~6’一H与
C一5-H,较高场的一组二重峰艿:6.45(1H,d,J一
2.0Hz),6.22(1H,d,c厂一2.0Hz)分别为A环C一8一
H,C一6一H;艿:5.58(1H,d,t,一7.2Hz)示糖的端基质
子。苷元部分数据与异鼠李素13C—NMR谱数据相
似[3],但是C一3向高场位移约艿:2-3,C一2向低场位
移约艿:10,示C一3一OH被苷化。糖部分的6个碳信
号与文献中甲基B—D一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学位移基
本一致[6]。提示化合物IV的苷元为异鼠李素,且C一3一
OH成苷。且碳谱数据与文献中异鼠李素3一O—p—D一
吡喃葡萄糖苷数据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Ⅳ为异
鼠李素30pD一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V:黄色粉末,Mg—HCl反应阳性,Mol—
ish反应阳性。UV恐掣am:257、359,表明化合物V
为一黄酮醇3一D一糖苷类化合物,用6%HCI水解检
出槲皮素、葡萄糖和鼠李糖。该化合物的13C—NMR
数据显示3位羟基与糖部分成苷。它的糖部分
”C—NMR谱数据与文献中芦丁糖基基本一致口]。将
该化合物与芦丁对照品共薄层色谱,Rf值一致。因
此鉴定该化合物为芦丁。
References:
[13JiangsuNewMedicalCo lege.DictionaryofChi eseMateria
Medica(中药大辞典)[M].Shanghai:ShanghaiScientific
andTechnicalPub ishers,1977.
[2]SunFX,SunXQ.Studiesin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
leavesof吼grcu$dentataThunb.[J].ChinTrad tHerb
Drugs(中草药),1998,29(12):802.
[3]MarkhamKR,TernaiB,StanleyR,eta1.Carbon一13NMR
studiesof lavonoids一-naturallyoccurringflavonoidsglyco—
sidesandtheiraeylatedderivatives口].Tetrahedron,1978,
34:1389—1397.
[4]XiaCH.ChemistryofChineseHerbalMedicine(中药化学)
[M].Shanghai:ShanghaiScientificandTechnicalPub ish-
ers,197n.
[5]ChengMH,LiuFS.Studiesonthesedativeconstituentsof
leavesofApocynumvenetum口].ChinaJ MaterMed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609—611.
[6]YuDC.HandbookofAnalysisChemistry(分析化学手册:第
五分册)[M].Fascicle5.Beijing:ChemicalIndustryPress,
1989.
ET]WangQ,LiLQ,LiMY.Studiesofchemicalconstituents
ofMacroso如ncochinchinensis(Lour)BL.LJ].ChinTradit
HerbDrugs(中草药),1996,27(9):518—520.
五指毛桃化学成分研究
江滨,刘占强,曾元儿。,徐鸿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五指毛桃又名南芪、五爪龙、五指牛奶、土北芪,
为桑科植物粗叶榕FicushirtaVahl.的干燥根,具
有健脾利湿、益肺止咳、舒筋通络的功效[1|,临床上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肝炎、风湿痹痛、
肺痨咳嗽等症,原植物分布在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地
区,为华南地区较常用药用植物。有关五指毛桃化学
成分的研究报道极少,本实验针对五指毛桃的氯仿
及醋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其乙醇
提取物的氯仿及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
物,分别为补骨脂素(I)、佛手柑内酯(Ⅱ)、13-谷甾
醇(Ⅲ)、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Ⅳ)。
1仪器与材料
BruckerAM一400MHz核磁共振仪;岛津
5050A型质谱仪;美国Analectrfx65A型红外光谱
仪;SpectronicG2紫外分光光度计;柱色谱用吸附
剂为硅胶G(100~2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薄层
色谱用硅胶GF254(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余试剂均
为分析纯。五指毛桃药材2002年10月采自广东河
收稿日期:2004~12-21
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2001·BAT01A23—23)
*通讯作者曾元儿Tel:(020)36585402E—mail:zengyuaner@21en.eom
万方数据
槲树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 周应军, 李波, 梁建宁, 徐绥绪, 孙启时, 郭虹, 吴璐, 曾光尧
作者单位: 周应军,郭虹,吴璐,曾光尧(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李波,梁建宁(湖南省药
品监督管理局,湖南,长沙,410013), 徐绥绪,孙启时(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24)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8)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7条)
1.Jiangsu New Medical College 中药大辞典 1977
2.Sun F X;Sun X Q Studies i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leaves of Quercus dentata Thunb 1998(12)
3.Markham K R;Ternai B;Stanley R Carbon-13NMR studies of flavonoids- Ⅲ naturally occurring
flavonoids glycosides and their acylated derivatives[外文期刊] 1978
4.Xia C H 中药化学 1977
5.Cheng M H;Liu F S Studies on the sedative constituents of leaves of Apocynum venetum 1991(10)
6.Yu D C 分析化学手册 1989
7.Wang Q;Li L Q;Li M Y Studie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BL
1996(0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周立红.孙启时.乔丽川.刘靖.Zhou Lihong.Sun Qishi.Qiao Lichuan.Liu Jing 栓皮栎叶抗炎活性部位中化学
成分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3)
2. 周应军.梁建宁.李波.徐绥绪.孙启时.郭虹.吴璐.曾光尧.ZHOU Ying-Jun.LIANG,Jian-Ning.LI Bo.XU Sui-Xu.
SUN Qi-Shi.GUO Hong.WU Lu.ZENG Guang-yao 槲树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2)
3. 李钦.沈月毛.李萍.LI Qin.SHEN Yue-mao.LI Ping 黄背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28(1)
4. 韩伟.徐子芳.宋小妹.吴立军.李娆娆.龚千锋.原思通 芫花药材成分研究[会议论文]-2010
5. 李钦.沈月毛.李萍.LI Qin.SHEN Yue-mao.LI Ping 黄背栎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8,43(5)
6. 徐宝国.陶淑娟.刘晶莹.李惠芝 槲叶中化学成分抑制一水草酸钙结晶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医药工业
2003,22(6)
7. 吴建文.李冰.李琳 栎皮酮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期刊论文]-食品科学2002(6)
8. 史国安.郭香凤.Shi Guo-an.Guo Xiang-feng 槲叶加工过程中色素和酚类物质的变化[期刊论文]-特产研究
2000,22(2)
9. 王素娟.裴月湖 白桦叶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期刊论文]-中草药2001,32(2)
10. 周应军.徐绥绪.孙启时.张培成.吴立军.Zhou Yingjun.Xu Suixu.Sun Qishi.Zhang Peicheng.Wu Lijun 巴东
栎中的黄酮类成分[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4)

引证文献(3条)
1.赵琳.赵彩丹.才谦.赵焕君 槲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研究[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0(2)
2.南海娟.莫海珍.颜振敏.张磊.王伟 槲树叶黄酮的抗氧化特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2)
3.罗侠.孙艳辉.刘文娟.刘克忠 麻栎叶黄酮的大孔树脂分离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斥[期刊论文]-食品
工业科技 2012(2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800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