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1261·
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与甘草品质改良的研究概况
鲁守平,孙群,王建华,孙宝启’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摘要:甘草是我国常用和重要的中草药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等。甘草的人工规范化栽培要求相应的甘
草品质育种研究工作为基础,但目前对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和甘草品质育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影响甘草品质的
一些重要因素如品种、栽培技术、产地、生态环境等进行综述,概括了近年来学者们在甘草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
源、杂交育种、辐射诱变、抗病性育种、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等方面与甘草品质改良的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期望对
甘草品质的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甘草;甘草酸;品质改良
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5)08—1261一03
Researchesoninfluencefa torsandimprovementofRadixGlycyrrhizaequality
LUShou-ping,SUNQun,WANGJian—hua,SUNBao—qi
(CollegeofAgronomyandBiotechnology,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Beijing100094,China)
Keywords:RadixGlycyrrhiza;glycyrrhizicacid;qual tymprovement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Linn.)多年生草本植
物,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以新疆、内蒙古、宁夏
和甘肃为中心产区。中药材甘草是指乌拉尔甘草G.uralen—
sisFisch.、胀果甘草G.inJlataBat l.、光果甘草G.glabra
Linn.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等三
萜类和甘草素等类黄酮物质。根据中医药理论,甘草性平、味
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功效。甘草除了药用价值外,其地上部
分也可饲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甘
草地上部分常呈群丛状,地下根和根茎发达,具有抗寒、耐
热、抗盐碱、耐沙埋等优良特性,适生性强,生命力旺盛,可起
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是维护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
生态环境的重要植物之一;此外,甘草及其提取物也作为添
加剂广泛地用于食品和日用化工等行业[I]。甘草的年销量为
3万多吨,是目前需求最大的中药品种,随着野生资源的日
渐匮乏,其市场供不应求。
到目前为止,有关甘草品质改良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
主要原因可能是以前的商品甘草主要靠野生甘草的采挖,对甘
草的研究也仅限于甘草的植物学研究,化学成分的分析,甘草
酸的提取、精制工艺,应用开发及甘草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对
栽培甘草的品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野生甘
草资源的匮乏和国家保护野生资源的政策力度加大,人工栽培
甘草成为获取商品甘草的必然手段,才陆续有一些关于如何提
高栽培甘草品质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概述了影响甘草品质的
一些重要因素及与甘草品质改良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希望能
为甘草的品质育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甘草品质的分级标准与有效成分量的关系
传统的商品甘草主要以外观粗细来评定品质,大致分为
5个等级:大草、条草、毛草、节草、疙瘩头或特级、甲级、乙
级、丙级和丁级,分别要求直径在0.6~2.6cm,长度在25~
45em,草头与草尾直径相差不超过一个等级,《中国药典》规
定商品甘草的甘草酸不应低于2%。一般来说,甘草的等级
规格与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量具有对应关系,即甘草的
等级越高,含甘草酸的量也越高。但是,不同产地来源的甘草
表现不一致,如东北和新疆来源的高等级甘草对应关系较
好,而内蒙古、甘肃来源的甘草则对应关系不明显[2]。来自内
蒙古杭锦旗和鄂托克前旗的丙级草含甘草酸量最高,其次为
乙级、丁级、甲级和节草、毛草[3]。因此,学者们提出甘草质量
标准应以含内在有效成分的量为主,结合外观品质进行
评定。
2影响甘草品质的一些重要因素
目前对影响甘草品质的内外在因素研究报道的较少。概
括来讲主要包括品种、产地、生长期、部位、栽培技术和生态
环境等。
2.1 品种:甘草品种实际上是甘草属的不同的种的差别。米
慕真等考察发现甘草的6个品种(实际为种)包括乌拉尔甘
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刺果甘草的甘草
酸的量差异很大。张继等[4]测定了同一生境条件下3年生和
4年生的5种甘草含甘草酸的量,发现乌拉尔甘草的甘草酸
最高,其次为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粗毛甘草、刺果甘草。
收稿日期:2004—12—31
作者简介:鲁守平(1972一),男,山东l临邑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作物的遗传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Tel:(010)62732775E—mail:lsping@sohu.corn
*通讯作者孙宝启Tel:(010)62732775
万方数据
·1262·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
2.2产地:是影响药用植物含有效成分量的重要因素,中国
历代医家均讲究药材的“道地性”。对来自于不同产地的甘草
含甘草酸量的报道相对较多。刘凡岩等[5]测定了来源于内蒙
古、宁夏、新疆和河北产的胀果甘草的甘草酸,结果表明内蒙
古产的甘草酸的量最高。谷会岩等[6]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测定了14个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的甘草
酸,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产地的甘草产品中含甘草酸的
量有较大的差异,黑龙江省肇东区栽培甘草的甘草酸最高,
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赤峰和杭锦旗地区栽培甘草的甘草酸
依次降低。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量的差异有不同种的原
因,也有不同种群的遗传变异,还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如
气候、土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相关的报道较少。刘艳华
等[73分析了内蒙古、吉林、新疆和黑龙江等6个乌拉尔甘草
主产地的土壤类型,含甘草酸的量高低依次为栗钙土>棕钙
土>风沙土>盐碱化草甸土>次生盐碱化草甸土>碳酸盐
黑钙土。
2.3 生长期:甘草生长期不同所造成的甘草根粗度可能与
甘草酸的量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随栽培年限(1~
4年)的增加,甘草中的甘草酸的量逐渐提高,但当栽培年限
超过4年后,甘草酸量反而下降。
2.4 部位:同一生长年限甘草根中不同深度不同部位所造
成的根粗度也可能会影响到甘草酸的量,但是研究较少。孙
志蓉等[83研究了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不同的分布格局对甘
草酸的影响,发现2年生以下水平地下茎含甘草酸的量较
低;直径0.5cm以下的不定根甘草酸较低;水平地下茎和不
定根与垂直地下茎之间甘草酸存在显著差异。
2.5 栽培技术:目前对甘草栽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甘
草的人工驯化、高产栽培技术和甘草种子的处理等方面。如
张应昌[91对甘草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做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田茂忠等[10]研究了盐碱地种植甘草的生物学特性和
甘草在盐碱地上的种植技术,为盐碱地栽培甘草提供了依
据;甘草种皮厚实是其发芽困难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研究总
结了提高甘草种子发芽率的方法:高温浸种、增温复浸、砂磨
浸种、碾末、硫酸浸种、氢氧化钠溶液浸种、热水浸种法等,这
些研究为甘草的种子繁殖及播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2.6生态环境:是影响甘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李琳等研
究了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等对甘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廖
建雄等[1¨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于旱胁迫有利于提高甘草中
甘草酸的量。刘长利等研究发现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根皮颜色浅,相反在水分亏缺的条件下,根皮颜色较深,并且
亏缺的越严重,颜色越红。甘草皮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
草的品质,以皮细红棕者为佳,这也是传统经验鉴定甘草品
质的方法。关于栽培条件和生态环境所引起的根系粗度变化
及与甘草酸量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
3与甘草品质改良相关的研究进展
目前甘草的栽培品种主要来自于野生驯化,还没有一般
栽培作物品种意义上的研究报道。但陆续有学者在甘草的生
物学、种质资源、杂交育种、辐射诱变、抗病性及组织培养等
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蔡雪等于1992年对甘草进行了胚胎学的研究,发现甘
草成熟胚囊有多种形式的变异,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有各种形
式的败育,认为雌雄配子体发育不正常很可能是导致结实率
低的根本原因,为甘草的生殖生物学研究以及单倍体育种和
常规育种提供了参考资料。孙红等[1幻对甘草属的各个种进
行了染色体的核型研究,表明不同种的甘草体细胞染色体数
均为2n一16。
通过对同种不同产地种质和近源种质的研究,然后进行
杂交育种是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有效方法。甘草属不同种
之间的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各种之间的酶谱也具有明显区
别‘”]。同一甘草内存在遗传变异,吴霞等‘“3用RAPD技术
分析了新疆6个乌拉尔甘草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
果表明产地相距越远,群体问相似性程度越低。张新玲等对
新疆甘草属的不同种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蜜腺甘草与乌拉
尔甘草的杂交亲和性最高;光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的杂交亲
和性相对最低。
诱变育种是创造变异材料的常用方法。苟克俭[15]采用
60Co对甘草种子进行了辐射,5~6kGy的射线,M。世代部分
植株产生了矮化、花期提早和育性降低的效应,并且获得了
品质优良的植株。
甘草病害一直是影响甘草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感染甘草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锈病、褐斑病、猝倒病、白粉
病等。蒋永喜等[163经过系统的研究发现甘草种间抗锈病的
差异显著,光果甘草抗锈性较强,乌拉尔甘草次之,胀果甘草
较易染病。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植物的细胞工程育种(单倍体、多倍
体、体细胞人工变异、体细胞杂交、转基因等)的基础;也是药
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次生代谢成分的重要途径。学者们
对甘草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无论
是甘草的子叶、胚根,还是下胚轴均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但
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十分困难,分化再生率仅为2.5%~
5%[1“。苟克俭等(1993)在甘草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方面也进
行了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甘草愈伤诱导再生体
系,限制了组织培养技术在甘草育种上的应用。甘草的体细
胞培养具有产生次生有效成分的能力。管延英等[183测定了
甘草组织培养物和毛状根的有效成分,发现主要为甘草酸和
甘草次酸;在研究甘草愈伤组织培养的条件时,梁玉玲等发
现激素的组合和光照对甘草细胞产生甘草酸有较大影响。
毛状根培养是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也是合成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非常有前途的培养方法。陈士云(1991)、
杜曼(2001)等用发根农杆菌转化甘草子叶和下胚轴获得了
毛状根;张荫麟[1胡用发根农杆菌15834菌株感染甘草无菌
实生苗的下胚轴或子叶后,诱导出发状根,发现发状根中含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量高于正常根培养物。Kazuki等
(1990)利用含有双元载体系统的发根农杆菌15834菌株诱
导乌拉尔甘草产生发状根,发现含有嵌合基因(neo和gus)
的T—DNA整合到甘草的基因组中并在甘草根的韧皮部表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8期2005年8月·1263·
达。董金兰等[2叩建立了甘草的Ri质粒毛状根转化系统,并
培养再生了植株,但未见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报道。
4提高甘草品质的途径和方向
与常规的农作物育种工作相比,甘草和其他药用植物一
样,其品质改良和育种工作非常滞后,导致甘草人工栽培生产
上有许多问题;用种来源不清,种子市场混乱;种子质量较差,
发芽率低,种子带病严重,生产的甘草质量不稳定;栽培技术
粗放,病害、虫害严重,缺乏抗病、抗虫方面的育种工作,导致
商品甘草农药残留超标等。因此,需要借鉴农作物培育优良品
种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甘草的品质育种工作。
4.1 由于甘草野生种质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加快
和加强甘草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借助现代的分子标记等技
术手段,调查甘草主要产区的适应性种群的种质特性,从中选
择含甘草酸量高、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的优良种质,同时加
强对甘草属其他种的研究,通过种间杂交等技术手段导入优
良的基因。
4.2加强对甘草的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如甘草成花机制,
不耐重茬和“自然”死亡的机制的研究,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
发育关系的研究,通过遗传改良,提高甘草的丰产稳产性。
4.3 由于甘草从播种到自然开花年限比较长(3~4年),通
过常规杂交育种选育良种比较费时。因此需要采用现代的各
种育种方法如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人工诱变、体细胞杂
交等手段,人工创造适应性强、含有效成分量高、性状优良的
种质。加强对甘草愈伤再生体系的研究,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扩大繁殖系数。
4.4加强对甘草酸等有效成分形成的生理基础和代谢调控
机制以及甘草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的认识和研究,借
助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手段来研究控制甘草酸生物合成的功
能基因和调控基因。
4.5 由于甘草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优质的牧草,因此在甘
草育种目标的选择上可以考虑饲用型和药用型两种不同的选
育方向。饲用型倾向于茎叶生长量大,含粗蛋白量高,适口性
好,抗病性、抗逆性强;而药用型则要求根系发达,主根粗壮且
生长迅速,含药用有效成分量高,遗传稳定,抗逆性强。
4.6 目前对甘草酸等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比较繁琐且价格
昂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草品质改良的研究,因此需
要发展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仪器及试剂盒等技术手段以
利于研究。
5结语
借鉴农作物品质栽培和育种方面成功的经验,研究与甘
草内在品质相关的各种遗传基础、生育生理特性、有效成分
代谢调控以及生态因子和栽培因素的影响,运用现代遗传育
种和生物技术手段,培育优良甘草品种,配以科学的栽培管
理措施,有效地提高甘草的有效成分含量,不仅可以提高甘
草的药效价值,还可以明显降低提取甘草有效成分进行精细
深加工和开发的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人工栽培甘草的经济效
益,有利于保护我国的甘草资源和甘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References:
[1]WangzL,DuJC,YuLQ.Theutilizationvalue,current
researchandproblemsofGlycyrrhiza[J].GrassChina(中国
草地),2002,24(1):73—76.
[2]XuBH,HuangJM.HPLCanalysisofglycyrrhizicacidcon—
tentinlicorice[J].ResPractChinMed(现代中药研究与实
践),1998,12(3):33.
[3]CaoAL,ChangSM,DuWJ.Qualityanalysisofdifferent
commercialgradewildlicoriceproducedinNeimongolregion
口].ModTraditChinMed(现代中医药),2003,1:69.
[4]ZhangJ,YangYL.Comparingstudiesonthecomponentsof
glycyrrhizininfivekindsofGlycyrrhizaunderthesameCOD
dition[J].ActaBotBoreal--OccidentSin(西北植物学报),
1997,17(6):111—114.
r5]LiuPY,HuHF,YanZ,eta1.Colorimetricestimationof
glycyrrhizincontenti Glycyrrhizainflataproducedinfour
provinces[J].JHebeiUniv(河北大学学报),1998,18(4):
369—374.
[6]GuHY,GongLD,YuJH.Measurementandcomparison
ofglycyrrhizicacidcontentsinrootoflicorice(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fromdifferentcul ivationreas[J].JFor
estRes(林业研究),2002,13(2):141—143.
[7]LiuYH,FuKZ.Contentofmainchemicalomponentsof
GlycyrrhizauralensisFi ch.ind fferentsoilenvironment
[J].ChinJVeterD ug(中国兽药杂志),1996,30(4):26—
27.
E8]SunzR,WangWQ,MaCH,eta1.Theundergroundpart
growthdistributionpatternofGlycytthizauralensisandits
effectsOnglycyrrhizinicac dcontent[J].ChinaJ Chin
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305—309.
[9]ZhangYC,Manualplantingtechnologynlicorice[J].Chin
TraditHerbDrugs(中草药),1995,26(6):314-318.
[10]TianMZ.Plantingechnologyonlicoricensaline—alkaline
soil[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1996,27(3):
175—177.
[11]LiaoJX,WangGX.Possiblefunctionofglycyrrhizicac dto
licoricelivingi desertenvironmentLJ].PlantPh3rsiolC mm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67—370.
[12]KongH,ChenQ,JiaoCJ,eta1.Astudyonkaryotypesof2
speciesnGlycyrrhiza[J].ActaBotBoreal—OccidentS n(西
北植物学报),2003,23(6):lOl4-1016.
[13]zuJ,CaiWC,YuW,eta1.Studyonisozymesofperoxi
daseandesteraseinGlycyrrhizalinon[J].JFudanUmv:
NatSci(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2):225—
229.
[14]wuX,LiuQH,MaYH,ela1.RAPDanalysisofgenetic
relationshipamongdifferentpopulationsof Glyc≯rrhiza
uralensisFisch.exDC.fromsixgrowingareainSinkiang
口].ChinJBiochemPharm(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24
(4):191一193.
[15]GouKJ,RenQ.StudiesonradioactivebreedingofGD—
cyrrhizaur lensis[J].ActaBotYunn n(云南植物研究),
1993,15(2):214—216.
[16]JiangYX,CaiDz.Thefirstreportontherust—resistance
amongthekindsoflicoriceI-J].JTarlmAgriReclUniv(塔
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4,5(1):22—25.
[17]AnLJ,LiFX,ZhangJM,ela1.Studyontissuecultures
oflegumeplants[J].ActaBotSin(植物学报),1992,34
(10):743—752.
[18]GuanYY,TengZC,LiangYL.Themedicinalcomposition
analysisoftheculturedtissueofGlycyrrhizainflateBat.
[J].JAgricUnivHebei(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
(4):34—37.
[19]ZhangYL,ZhouXH,YangL,eta1.Hairyrootcultureof
GlycyrrhizauralensisFi ch.口].ChinTraditHerb])rugs
(中草药),1990,21(12):23.
[203DongJL,LiHQ,LiHW.DNAtransferencebyi troduc—
tionofRiplasmidanregenerationplantfromGlycyrrhiza
hairyrootsrJ].Biotechnolgoy(生物技术),1991,1(1 :21—
28.
万方数据
影响甘草品质的因素与甘草品质改良的研究概况
作者: 鲁守平, 孙群, 王建华, 孙宝启, LU Shou-ping, SUN Qun, WANG Jian-hua, SUN
Bao-qi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8)
被引用次数: 8次
参考文献(20条)
1.Wang Z L;Du J C;Yu L Q The utilization value,current research and problems of Glycyrrhiza[期刊论文
]-中国草地 2002(01)
2.Xu B H;Huang J M HPLC analysis of glycyrrhizic acid content in licorice 1998(03)
3.Cao A L;Chang S M;Du W J Qua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grade wild licorice produced in
Neimongol region[期刊论文]-现代中医药 2003(01)
4.Zhang J;Yang Y L Comparing studies on the components of glycyrrhizin in five kinds of Glycyrrhiza
under the same con dition[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1997(06)
5.Liu P Y;Hu H F;Yan Z Colorimetric estimation of glycyrrhizin content in Glycyrrhiza inflata
produced in four provinces 1998(04)
6.Gu H Y;Gong L D;Yu J H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glycyrrhizic acid contents in root of
licorice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 from different cultivation areas[外文期刊] 2002(02)
7.Liu Y H;Fu K Z Content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in different
soil environment 1996(04)
8.Sun Z R;Wang W Q;Ma C H The underground part growth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lycytthiza uralensis
and its effects on glycyrrhizinic acid content[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4(04)
9.Zhang Y C Manual planting technology on licorice 1995(06)
10.Tian M Z Planting technology on licorice in saline-alkaline soil 1996(03)
11.Liao J X;Wang G X Possible fun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to licorice living in desert environment
[期刊论文]-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04)
12.Kong H;Chen Q;Jiao C J A study on karyotypes of 2 species in Glycyrrhiza[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3(06)
13.Zu J;Cai W C;Yu W Study on isozymes of peroxi dase and esterase in Glycyrrhiza linon 1990(02)
14.Wu X;Liu Q H;Ma Y H RAPD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ex DC. from six growing area in Sinkiang [J][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3(04)
15.Gou K J;Ren Q Studies on radioactive breeding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期刊论文]-云南植物研究
1993(02)
16.Jiang Y X;Cai D Z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rust-resistance among the kinds of licorice 1994(01)
17.An L J;Li F X;Zhang J M Study on tissue cultures of legume plants 1992(10)
18.Guan Y Y;Teng Z C;Liang Y L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cultured tissue of
Glycyrrhiza inflate Bat[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19.Zhang Y L;Zhou X H;Yang L Hairy root cultur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1990(12)
20.Dong J L;Li H Q;Li H W DNA transference by introduction of Ri plasmid and regeneration plant from
Glycyrrhiza hairy roots[期刊论文]-生物技术 1991(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甘草次酸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24(2)
2. 李硕.李成义 甘肃省地产甘草的品种分布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2006,8(11)
3. 058甘草中抗溃疡作用的主要成分[期刊论文]-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1)
4. 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ZHAO Shi-yuan.NONG Zhi-xin.ZHONG Zhen-guo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期刊论文]-广西医学2006,28(9)
5. 张莉.李海生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甘草多糖肠溶片中多糖的含量[会议论文]-2004
6. 李成义.李硕.杨春梅.LI Cheng-yi.LI Shuo.YANG Chun-nei 甘肃省金塔县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的比较研究[期
刊论文]-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9)
7. 李亚.吴春荣 祁连山东段浅山区荒漠化扰动因素分析[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2010(6)
8. 郑秀云.楚孔利.郑秀财 试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期刊论文]-林业勘查设计2002(2)
9. 李成义.李硕.姚望禄.LI Cheng-yi.LI Shuo.YAO Wang-lu 甘肃酒泉地区三种甘草的品质研究[期刊论文]-中华
中医药学刊2007,25(10)
10. 魏昭智.李剑中.WEI Zhao-zhi.LI Jian-zhong 采挖期和采挖深度对人工甘草品质和产量效益的影响[期刊论文
]-草业科学2006,23(8)
引证文献(8条)
1.李贝宁.南博.刘春生.周应群.刘娟 道地产区甘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2)
2.周应群.余华.李滢.孙素琴.赵润怀.陈士林 基于无机元素特征的甘草药材分型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
析 2010(4)
3.贺润平.翟明普.王文全.孙志蓉 水分胁迫对甘草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7(3)
4.张志峰.夏婷婷.廖秋萍 新疆野生胀果甘草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4)
5.王连喜.李剑萍.李琪.张晓煜 乌拉尔甘草研究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9(3)
6.李守谦 甘肃省甘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期刊论文]-甘肃农业科技
2013(11)
7.曹海禄.周应群 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09(2)
8.赵莉 产地及栽培条件对甘草多糖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08058.aspx